目录
- 62 062章 据点
- 63 063章 望氏
- 64 064章 半弦之箭
- 65 065章 一马之力
- 66 066章 我真盗也
- 67 067章 将军之问
- 68 068章 只是近黄昏
- 69 069章 太丘之美
- 70 070章 一滴血
- 71 071章 独宠
- 72 072章 乡邑
- 73 073章 何为匪
- 74 074章 可战否
- 75 075章 荒天下之大谬
- 76 076章 以一敌五百零七
- 77 077章 人马
- 78 078章 无可奉告
- 79 079章 大丈夫当如是
- 80 080章 剿匪
- 81 081章 子时榻上见
- 82 082章 绝望
- 83 083章 黑暗中的一束光亮
- 84 084章 飞蛾扑火
- 85 085章 几不能为巴
- 86 086章 不能为你穿红
- 87 087章 赤足墨衣
- 88 088章 少阴
- 89 089章 剑神之笑
- 90 090章 上岸
- 91 091章 选择之间
- 92 092章 真善美
- 93 093章 一家四口
- 94 094章 无一不是蝼蚁
- 95 095章 列传
- 96 096章 董清来
- 97 097章 大造物之物
- 98 098章 云山不知处
- 99 099章 缇衣
- 100 100章 鬼屋
- 101 101章 刀剑之别
- 102 102章 谎言
- 103 103章 血轮妖人
- 104 104章 首位
- 105 105章 血街
- 106 106章 正邪
- 107 107章 事态
- 108 108章 召唤流本无极
- 109 109章 巨巨
- 110 110章 娇娇
- 111 111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 112 112章 纯纯
- 113 113章 阳光正暖人
- 114 114章 血池
- 115 115章 妖刀
- 116 116章 美得不可方物
- 117 117章 嫁裳
- 118 118章 画狐
- 119 119章 宗师高人
- 120 120章 湖面
- 121 121章 为出卖计时
- 122 122章 红妆相衬的红
- 123 123章 自己杀死自己
- 124 124章 六月十四
- 125 125章 彼可取而代之
- 126 126章 将近
- 127 127章 阴物
- 128 128章 王孙之后
- 129 129章 意外
- 130 130章 禁地
- 131 131章 媵
- 132 132章 太阴掌向日
- 133 133章 谁
- 134 134章 新婚之夜
- 135 135章 太阴狂妄
- 136 136章 不同的太阴法门
- 137 137章 希望
- 138 138章 外君
- 139 139章 儿之父
- 140 140章 剑气
- 141 141章 恶人相
- 142 142章 约定
- 143 143章 一人负弓
- 144 144章 少阴残篇
- 145 145章 阴毒之掌
- 146 146章 一击不中远遁千里
- 147 147章 道左
- 148 148章 王之刺
- 149 149章 花颜凋谢
- 150 150章 赫赫凶名
- 151 151章 去
- 152 152章 风尚
隐藏
显示工具栏
072章 乡邑
072章 乡邑
望乡邑中当中国田三十余亩,分散有十三处之多,殷水流细细勘察过后,确认望氏本部国田为二十五亩。
除去望氏本部,被望氏占据的其他三里国田约有三十二亩,这三里之民除了鄙隶之民,国人早已经在戎狄匪祸里死伤殆尽,经北鄙窦氏下令,由望乡其他氏族分摊国人代耕。
四里国田,合计六十余亩,分作四地,所幸这个位面的匪流除了戎狄氏族,商殷之匪多是仁义假盗,而且不通国田耕作之术,亦不愿长居壶口之地,不然凭望氏假脉国人居多的一师之卒,想要完全独占四里国田,实在是痴人说梦。
当然,匪流们到了望乡,向望氏索粮,也是四倍之数。
“主上,望乡六里国田近九十亩,我们挑选的候补扑火卒人数现在为一千七百八十三人,再加之其他三里之丁,人数会只怕会超过一师之众。”
冉赴有些愁眉苦脸,以区区望乡不到百亩的三等国田,怎能养得起一师之卒,何况他们现在便有五百盗首贼卒,更有五十匹战马,每日耗粮便已经是一笔让人头疼不已的数目,若是不时加以战事,那耗粮数目之巨,在北鄙氏族中,唯有邑宰窦氏方能承担得住。
“邑仓当中的现有精米,可维持多少时日?”
一行人随着殷水流望邑门望楼处走去,亦步亦趋的冉赴打开望氏粮仓时,便仔细算过消耗之数,当即沉声回道:“主上,若一个月之后,入选扑火卒的人数有四旅之数,只怕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邑仓之粮便会被全部耗尽。”
殷水流微微一顿:“三个月?”
三个月时间,候补扑火卒中再有天资的人,纵使有假《向日秘典》的《扑火》,至多也不过堪堪筑基开脉,还远远达不到立即投入战场的要求。
抢!
继续抢!
在三个月期限来临前争取抢出乡门,而他还有蕴育小丹之效的马肉。
“见过将军。”
负责乡邑内政主要事宜的岩建看到殷水流这一行,按捺不住便宜岳父的上进之心,撇下一众忙活中的鄙隶之民,意图混入其中。
望氏经营的望邑和其他乡里并无二致,以乡寺为权力中心延伸开去的国人宅院重重,尽显国人阶层应有的奢侈浮华,而鄙隶之民所居多是不能起到多少遮风挡雨作用的棚房,四季当中每遇隆冬,不需氏族国人打杀,仅是棚房便能带走不少暴毙者。
殷水流以鄙隶之丁为扑火卒,加之两里之民迁入乡邑,内政事宜当中岩建负责督促的便是民居事。
“地基夯实打牢,不要因为进度而匆匆为之。”
“唯!”
殷水流让跪拜一地的鄙隶之民散去。
走至邑门,沿着阶梯往上,负责其他三里事宜的吾山道:“将军,一百之卒已经挑选而出,由吾其副旅率领,只待将军令下,便可出发三里。”
将军占据望乡的种种举止,实在让人不解,和北鄙其他匪众大不同,吾其此次前去三里,是要将三里鄙隶之民迁入邑中。
望见就三里事宜补充道:“望全十二人可先行前往三里,将不从者皆杀之,以辅佐吾其副旅行事。”
望氏驻守其他三里的甲卒,以望氏地脉族人的乡吏为首,在狭道之战里伴随乡宰一同遭伏,如今三里剩余的望氏假脉甲卒实在不堪一击。
“门还没关,狗还未打,三里之事暂缓些时日。”
居高而望乡邑,墙垣迤逦而行,望氏在此处经营多年,而今全赠与了殷水流,成为他窃国路上的第一个据点。
◇
远处太丘山雾弥漫,进出望乡的壶口便在数里外,殷水流率领众人登至望楼高处,于北风当中远眺着葱葱郁郁的悬崖峭壁。
壶口处地势之恶,更胜致以望氏败亡的狭道,两壁危崖直上入雾,令人望之生畏。
“果真如望族长所言,进出壶口之人,若是在白昼,便是再遮掩行迹,也休想逃出此处的监察。可惜望氏建此望楼,多数作用只是用于辨敌,而本将军则不同,如此可用于拒外灭内的大门,岂能不加以利用。贼刺听令,给本将军开凿大岗重石,堵住壶口进出之路,只需留下一条缝隙可和外面互通消息即可。”
大岗石是本方世界的坚固重石,青铜器具凿裂不开,临山城的狼牙棒配合脉力能够勉强为之,不过需得耗费不少精米。
狭道之战,自崖上滚落堵住望氏的巨石,便是大岗重石。
王刺应唯,派人前去,其他人则是一脸愕然。
这便是将军所说的关门么?
那狗在何处?
望见悄然咽下一口唾液,他知道狼牙棒之利,对于将军要以大岗重石堵路之举,犹豫再三仍是在旁小心翼翼地进言。
“将军,若是以石堵路,内外皆不可通,我们在壶口之中虽能自给自足,但终是北鄙乡邑之一,邑宰窦氏怎会无视这几十亩国田,必会派遣邑使前来调查,若是他们从其他险雾之道冒险进入壶口,便可知道是我们所为,而且流入乡内的贼匪若是不能从壶口出外,将军要如何去安顿他们?”
殷水流进入壶口,便是迷路在太丘稀雾之内,一度认为难以走出山区。望见更是好奇将军是到底是在何时率卒入的壶口,以望氏的侦探竟无半点消息在前。
“望族长顾虑得极是,纵是以石堵住壶口之路,望乡生变之事也瞒不了外人一年半载之久,壶口之外的岱氏与望氏有联姻喜事将近,倘若此路长久不通,岱氏定然会上报窦氏介入调查。所以封住的路口处,需得每日都要遣人去故弄玄虚,匪流便也罢了,若是岱氏来人,告知他们,望乡来了大宗师高人,要暂居此处多日,因不喜人打搅,故而以石封之,待他人去了,始会路通。”
殷水流在众人面前伸出三个手指。
“封路时间不会超过三个月,在这段时间内,不论是扑火贼卒的筛选,还是其他事宜,本将军拒绝任何意外进入壶口,壶口当中也不允许发生任何意外。”
众人轰然应是。
“至于已经流入壶口的匪流,他们也不需再想着外出壶口了,若是不能为本将军所用,尽数将他们剿杀在壶口之内,此举为代天子剿匪!”
望见给天子两字惊得瞠目结舌,壶口为门,匪流为狗,关门打狗,原来将军先前的门、狗是分指这两样。
只是将军,您自个都是大匪一枚。
咱能换个说法不?
而且此举对于其他匪流而言,将军代天子剿了也就剿了,那即日便要离开望乡的满奎贼,需得向将军谏言三思而为之,实因满奎贼太过凶悍势大。
吾山却是大喜过望,满奎贼抢他精粮,伤他地脉昆仲,如今将军代天子剿匪,定可让他大仇得报。
他对于将军,已有了一些盲目的崇拜。
除去望氏本部,被望氏占据的其他三里国田约有三十二亩,这三里之民除了鄙隶之民,国人早已经在戎狄匪祸里死伤殆尽,经北鄙窦氏下令,由望乡其他氏族分摊国人代耕。
四里国田,合计六十余亩,分作四地,所幸这个位面的匪流除了戎狄氏族,商殷之匪多是仁义假盗,而且不通国田耕作之术,亦不愿长居壶口之地,不然凭望氏假脉国人居多的一师之卒,想要完全独占四里国田,实在是痴人说梦。
当然,匪流们到了望乡,向望氏索粮,也是四倍之数。
“主上,望乡六里国田近九十亩,我们挑选的候补扑火卒人数现在为一千七百八十三人,再加之其他三里之丁,人数会只怕会超过一师之众。”
冉赴有些愁眉苦脸,以区区望乡不到百亩的三等国田,怎能养得起一师之卒,何况他们现在便有五百盗首贼卒,更有五十匹战马,每日耗粮便已经是一笔让人头疼不已的数目,若是不时加以战事,那耗粮数目之巨,在北鄙氏族中,唯有邑宰窦氏方能承担得住。
“邑仓当中的现有精米,可维持多少时日?”
一行人随着殷水流望邑门望楼处走去,亦步亦趋的冉赴打开望氏粮仓时,便仔细算过消耗之数,当即沉声回道:“主上,若一个月之后,入选扑火卒的人数有四旅之数,只怕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邑仓之粮便会被全部耗尽。”
殷水流微微一顿:“三个月?”
三个月时间,候补扑火卒中再有天资的人,纵使有假《向日秘典》的《扑火》,至多也不过堪堪筑基开脉,还远远达不到立即投入战场的要求。
抢!
继续抢!
在三个月期限来临前争取抢出乡门,而他还有蕴育小丹之效的马肉。
“见过将军。”
负责乡邑内政主要事宜的岩建看到殷水流这一行,按捺不住便宜岳父的上进之心,撇下一众忙活中的鄙隶之民,意图混入其中。
望氏经营的望邑和其他乡里并无二致,以乡寺为权力中心延伸开去的国人宅院重重,尽显国人阶层应有的奢侈浮华,而鄙隶之民所居多是不能起到多少遮风挡雨作用的棚房,四季当中每遇隆冬,不需氏族国人打杀,仅是棚房便能带走不少暴毙者。
殷水流以鄙隶之丁为扑火卒,加之两里之民迁入乡邑,内政事宜当中岩建负责督促的便是民居事。
“地基夯实打牢,不要因为进度而匆匆为之。”
“唯!”
殷水流让跪拜一地的鄙隶之民散去。
走至邑门,沿着阶梯往上,负责其他三里事宜的吾山道:“将军,一百之卒已经挑选而出,由吾其副旅率领,只待将军令下,便可出发三里。”
将军占据望乡的种种举止,实在让人不解,和北鄙其他匪众大不同,吾其此次前去三里,是要将三里鄙隶之民迁入邑中。
望见就三里事宜补充道:“望全十二人可先行前往三里,将不从者皆杀之,以辅佐吾其副旅行事。”
望氏驻守其他三里的甲卒,以望氏地脉族人的乡吏为首,在狭道之战里伴随乡宰一同遭伏,如今三里剩余的望氏假脉甲卒实在不堪一击。
“门还没关,狗还未打,三里之事暂缓些时日。”
居高而望乡邑,墙垣迤逦而行,望氏在此处经营多年,而今全赠与了殷水流,成为他窃国路上的第一个据点。
◇
远处太丘山雾弥漫,进出望乡的壶口便在数里外,殷水流率领众人登至望楼高处,于北风当中远眺着葱葱郁郁的悬崖峭壁。
壶口处地势之恶,更胜致以望氏败亡的狭道,两壁危崖直上入雾,令人望之生畏。
“果真如望族长所言,进出壶口之人,若是在白昼,便是再遮掩行迹,也休想逃出此处的监察。可惜望氏建此望楼,多数作用只是用于辨敌,而本将军则不同,如此可用于拒外灭内的大门,岂能不加以利用。贼刺听令,给本将军开凿大岗重石,堵住壶口进出之路,只需留下一条缝隙可和外面互通消息即可。”
大岗石是本方世界的坚固重石,青铜器具凿裂不开,临山城的狼牙棒配合脉力能够勉强为之,不过需得耗费不少精米。
狭道之战,自崖上滚落堵住望氏的巨石,便是大岗重石。
王刺应唯,派人前去,其他人则是一脸愕然。
这便是将军所说的关门么?
那狗在何处?
望见悄然咽下一口唾液,他知道狼牙棒之利,对于将军要以大岗重石堵路之举,犹豫再三仍是在旁小心翼翼地进言。
“将军,若是以石堵路,内外皆不可通,我们在壶口之中虽能自给自足,但终是北鄙乡邑之一,邑宰窦氏怎会无视这几十亩国田,必会派遣邑使前来调查,若是他们从其他险雾之道冒险进入壶口,便可知道是我们所为,而且流入乡内的贼匪若是不能从壶口出外,将军要如何去安顿他们?”
殷水流进入壶口,便是迷路在太丘稀雾之内,一度认为难以走出山区。望见更是好奇将军是到底是在何时率卒入的壶口,以望氏的侦探竟无半点消息在前。
“望族长顾虑得极是,纵是以石堵住壶口之路,望乡生变之事也瞒不了外人一年半载之久,壶口之外的岱氏与望氏有联姻喜事将近,倘若此路长久不通,岱氏定然会上报窦氏介入调查。所以封住的路口处,需得每日都要遣人去故弄玄虚,匪流便也罢了,若是岱氏来人,告知他们,望乡来了大宗师高人,要暂居此处多日,因不喜人打搅,故而以石封之,待他人去了,始会路通。”
殷水流在众人面前伸出三个手指。
“封路时间不会超过三个月,在这段时间内,不论是扑火贼卒的筛选,还是其他事宜,本将军拒绝任何意外进入壶口,壶口当中也不允许发生任何意外。”
众人轰然应是。
“至于已经流入壶口的匪流,他们也不需再想着外出壶口了,若是不能为本将军所用,尽数将他们剿杀在壶口之内,此举为代天子剿匪!”
望见给天子两字惊得瞠目结舌,壶口为门,匪流为狗,关门打狗,原来将军先前的门、狗是分指这两样。
只是将军,您自个都是大匪一枚。
咱能换个说法不?
而且此举对于其他匪流而言,将军代天子剿了也就剿了,那即日便要离开望乡的满奎贼,需得向将军谏言三思而为之,实因满奎贼太过凶悍势大。
吾山却是大喜过望,满奎贼抢他精粮,伤他地脉昆仲,如今将军代天子剿匪,定可让他大仇得报。
他对于将军,已有了一些盲目的崇拜。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