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2 第22章 证据
- 23 第23章 和局
- 24 第24章 打架
- 25 第25章 成长
- 26 第26章 出头
- 27 第27章 轻薄
- 28 第28章 踩痛脚
- 29 第29章 各怀心事
- 30 第30章 禁足
- 31 第31章 远客
- 32 第32章 旧事
- 33 第33章 顾二夫人
- 34 第34章 悸动
- 35 第35章 提醒
- 36 第36章 帮助
- 37 第37章 珠玉在侧
- 38 第38章 红颜祸水
- 39 第39章 解开
- 40 第40章 找麻烦
- 41 第41章 原谅
- 42 第42章 药引
- 43 第43章 拆招
- 44 第44章 怀疑
- 45 第45章 点心
- 46 第46章 试探
- 47 第47章 同日
- 48 第48章 闹剧
- 49 第49章 随行
- 50 第50章 准备
- 51 第51章 出发
- 52 第52章 委屈
- 53 第53章 想起
- 54 第54章 救美
- 55 第55章 疗伤
- 56 第56章 师父
- 57 第57章 偏心
- 58 第58章 进城
- 59 第59章 闹场
- 60 第60章 指证
- 61 第61章 对立
- 62 第62章 认清
- 63 第63章 云深
- 64 第64章 不要脸
- 65 第65章 交换
- 66 第66章 菩萨帮忙
- 67 第67章 有我
- 68 第68章 小胡
- 69 第69章 说明
- 70 第70章 接人
- 71 第71章 迷雾
- 72 第72章 反常
- 73 第73章 忘记
- 74 第74章 和离
- 75 第75章 一半
- 76 第76章 偶遇
- 77 第77章 真话
- 78 第78章 觊觎
- 79 第79章 常可
- 80 第80章 吃醋
- 81 第81章 现世报
- 82 第82章 套近乎
- 83 第83章 暗涌
- 84 第84章 忽悠
- 85 第85章 苦心
- 86 第86章 心照不宣
- 87 第87章 酒后
- 88 第88章 拦路
- 89 第89章 救人
- 90 第90章 示好
- 91 第91章 耍赖
- 92 第92章 试探
- 93 第93章 朝堂
- 94 第94章 难民
- 95 第95章 得救
- 96 第96章 迂回
- 97 第97章 装糊涂
- 98 第98章 知己
- 99 第100章 又见面了
- 100 第100章 缘起何时
- 101 番外一:十年之前(上)
- 102 番外一:十年(下)
- 103 第101章 差一点
- 104 第102章 禁锢
- 105 第103章 默契
- 106 第104章 黄雀
- 107 第105章 各自打算
- 108 第106章 好心
- 109 第107章 倒霉人
- 110 第108章 洗洗澡
- 111 第109章 拿回
- 112 第110章 扯平
- 113 第111章 诚意
- 114 第112章 烦恼
- 115 番外二:祖孙(上)
- 116 番外二:祖孙(下)
- 117 第113章 兔子
- 118 第114章 赴宴
- 119 第115章 偷听
- 120 第116章 中毒
- 121 第117章 安心
- 122 第118章 好命
- 123 第119章 好奇
- 124 第120章 安抚
- 125 第121章
- 126 第122章
- 127 第123章
- 128 第124章
- 129 第125章
- 130 第126章
- 131 第127章
- 132 第128章
- 133 第129章
- 134 第130章
- 135 第131章
- 136 第132章
- 137 第133章
- 138 第134章
- 139 第135章
- 140 第136章
- 141 第137章
- 142 第138章
- 143 第139章
- 144 第140章
- 145 第141章
- 146 第142章
- 147 第143章
- 148 第144章
- 149 第145章
- 150 第146章
- 151 第147章
- 152 第148章
- 153 第149章
- 154 第150章
- 155 第151章
- 156 第152章
- 157 第153章
- 158 第154章
- 159 第155章
- 160 第156章
- 161 第157章
- 162 第158章
- 163 第159章
- 164 第160章
- 165 第161章
- 166 第162章
- 167 第163章
- 168 第164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32章 旧事
第32章 旧事
李氏去福寿堂的时候,苏雅晴刚给苏氏念上一会儿。
要说苏雅晴的声音确实挺适合念书的,语速不疾不徐,声音不温不火,让苏氏听着听着就眯上了眼睛。
这两天苏氏的身体有些不爽利,专爱听一些神仙志怪类的故事,比如说某人一生行善,儿孙满堂,死后位列仙班了,又比如某人在山里救了一只狐狸,狐狸报恩盗取仙丹送给恩人啊……等等这样的故事。
见李氏进来,苏氏并没有睁眼,苏雅晴见状也没有停下来,而是边念边起身给李氏行了礼。
这就让李氏心生不爽了,不过是个妾,架子倒挺大,还以为自己是原来的表小姐吗?
不过当着苏氏的面,李氏也没出声,只是点点头,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她可不是为了听苏雅晴絮叨来的,于是眼睛便紧紧盯着苏雅晴和她的肚子。
李氏看着苏雅晴并不明显的小腹,琢磨着这孩子大概在腊月出生,还属羊,若是男孩还好,女孩的话命就真不怎么样了。哪儿像自己的宝贝儿子弘树,是生在三月的小马驹。
清明之时,云开雨散,势有千里之途,志气凌云,谋事大成,凡试莫不先登。
这是当初祝弘树出生之后找护国寺的高僧批的命,李氏就牢牢记在心上了。
苏雅晴本不想在意李氏,但李氏盯着自己的目光实在让人无法忽略,看得她有些发毛,一走神,便读错了。
苏氏皱了下眉,这才睁开眼睛,扫了一眼,发现了李氏:“什么时候过来的?”
李氏笑:“刚到一会儿,我这是借着您的光听苏姨娘念书呢。”
听到苏姨娘这个称呼,苏雅晴还是面上一紧,起身道:“既然三夫人有事找老夫人,婢妾就先告退了,改日再来为老夫人念。”
反正今天也算开了个好头,倒是不急在这意识,苏雅晴不想操之过急,让苏氏起疑,让舒眉警惕。
“到时候我让人叫你过来。”苏氏点点头,她过几天会有些忙,估计也没空听了。
苏雅晴放下书便出去了。
李氏这才凑到苏氏跟前提起自己要回趟娘家的事情,理由自然如实相告,只说回去借两个厨子去。
老护国公也就是李氏的父亲,在吃上面可是相当讲究,也搜罗了几位名厨养在家中,就连皇上都对其家厨的手艺赞赏有加。现在就算老护国公不在了,护国公的名号没法世袭,但国公府私房菜依旧远近闻名。
现在李氏要为了自己的寿辰回家借厨子,苏氏心里只觉得没白疼李氏,哪里会不让她出门。
李氏回去之后径直找到自己的母亲,“娘,您还记得当年陈阁老家的女儿吗?”
李老夫人见女儿回来以为出了什么事,被这么问也有些懵:“你怎么想起问这个了?”
“您先别管我为什么问这个,当年到底她和常家有什么恩怨?”
虽然不明白自己女儿怎么想起这件事,李老夫人还是把自己当年知道的告诉了李氏。
这要从三十年前说起了。
常家老太爷是跟着太祖打天下的武将,他的四个儿子有三个都是战死沙场的,只有二儿子活了下来。小常将军也是战功彪炳,不过却是耽误了婚姻,待太祖得了天下之后,便做主将陈大人的女儿赐婚给了小常将军。
本来也是美事一桩,但忽然在小常将军出征边关前,陈家和常家退婚了,陈家女儿远嫁肃州顾家,而小常将军也永远留在了泗金关,再也没回来。
据说当年陈氏出嫁的时候,小常将军的妹妹,也就是现在的常夫人,曾经去大闹过,后来老常将军来了才把她带回去。
李氏听完,心里有了个主意。
从陈氏出嫁后已经有快三十年没回来过了,要是常夫人知道她回来了,应该会很想见见她吧。这要是在苏氏的寿宴上两人碰上,可就有戏看了,她倒要看顾氏还怎么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
###
随芳院收拾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舒眉这才有工夫去福寿堂。
在吴婆子来过之后,舒眉就开始准备,做了点开胃又简单的山楂糕。老年人口都有些淡,这东西最是开胃。
山楂糕做好了,舒眉便带上去找苏氏了。
苏氏那么多疑一个人,自己若是派人过去打探肯定犯了她的忌讳,不如自己带点东西过去,既表现了孝心,还能名正言顺的看看苏雅晴读的什么书。
到了福寿堂,正赶上苏氏这边摆膳了,但苏氏见了那些半点胃口都没有,准备让丫鬟都撤下去。
见舒眉带了山楂糕来,苏氏倒是吃了两块,觉得这东西挺合心的,“我都不知道你原来还会做这个。”
舒眉谦逊的表示,“祖母不嫌弃就好,我这是小打小闹,登不了大雅之堂。”
她虽然自信厨艺不错,但才不会傻到自夸厨艺多好。
这回做的时候舒眉并没有用全力,连糕点的形状都故意弄得不太规整。若是让苏氏吃上瘾了,以后她的一日三餐都要自己负责那就得不偿失了。
况且舒眉半点不想伺候这个自私自利永远不知感恩的老婆子。
吃过山楂糕,苏氏有了点胃口,问过舒眉也没吃晚饭呢,便让她跟自己一起。
饭后,舒眉扶苏氏去内间歇着,看到了炕上的小桌上放着一本书,估摸就是苏雅晴今天读的了。
舒眉拿起书,道:“列仙传,我很喜欢看这类书,祖母也喜欢吗?”
“今天雅晴拿过来念给我听的,倒是有些意思,你若是喜欢先拿回去看吧。”
“那就谢谢祖母了,我这几天看完就还回来。”舒眉拿起书交给了立夏,接着道,“苏妹妹是个细心的,我这几天都没过来,实在是不孝。”
“我知道你孝顺,这都忙了一天还不忘来看看我。”
这几天苏氏虽然没怎么出面,但祝家哪儿有她不知道的事情,顾氏在她身边这么多年,她什么样苏氏还能不知道。但是这次顾氏办事井井有条,显然是舒眉从旁协助的功劳。
苏氏倒是觉得舒眉谦逊低调,在自己面前都只字未提,把功劳算在了顾氏头上,很知分寸。
舒眉又陪着苏氏说了会儿话,见她有些倦了才告退。
要说苏雅晴的声音确实挺适合念书的,语速不疾不徐,声音不温不火,让苏氏听着听着就眯上了眼睛。
这两天苏氏的身体有些不爽利,专爱听一些神仙志怪类的故事,比如说某人一生行善,儿孙满堂,死后位列仙班了,又比如某人在山里救了一只狐狸,狐狸报恩盗取仙丹送给恩人啊……等等这样的故事。
见李氏进来,苏氏并没有睁眼,苏雅晴见状也没有停下来,而是边念边起身给李氏行了礼。
这就让李氏心生不爽了,不过是个妾,架子倒挺大,还以为自己是原来的表小姐吗?
不过当着苏氏的面,李氏也没出声,只是点点头,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她可不是为了听苏雅晴絮叨来的,于是眼睛便紧紧盯着苏雅晴和她的肚子。
李氏看着苏雅晴并不明显的小腹,琢磨着这孩子大概在腊月出生,还属羊,若是男孩还好,女孩的话命就真不怎么样了。哪儿像自己的宝贝儿子弘树,是生在三月的小马驹。
清明之时,云开雨散,势有千里之途,志气凌云,谋事大成,凡试莫不先登。
这是当初祝弘树出生之后找护国寺的高僧批的命,李氏就牢牢记在心上了。
苏雅晴本不想在意李氏,但李氏盯着自己的目光实在让人无法忽略,看得她有些发毛,一走神,便读错了。
苏氏皱了下眉,这才睁开眼睛,扫了一眼,发现了李氏:“什么时候过来的?”
李氏笑:“刚到一会儿,我这是借着您的光听苏姨娘念书呢。”
听到苏姨娘这个称呼,苏雅晴还是面上一紧,起身道:“既然三夫人有事找老夫人,婢妾就先告退了,改日再来为老夫人念。”
反正今天也算开了个好头,倒是不急在这意识,苏雅晴不想操之过急,让苏氏起疑,让舒眉警惕。
“到时候我让人叫你过来。”苏氏点点头,她过几天会有些忙,估计也没空听了。
苏雅晴放下书便出去了。
李氏这才凑到苏氏跟前提起自己要回趟娘家的事情,理由自然如实相告,只说回去借两个厨子去。
老护国公也就是李氏的父亲,在吃上面可是相当讲究,也搜罗了几位名厨养在家中,就连皇上都对其家厨的手艺赞赏有加。现在就算老护国公不在了,护国公的名号没法世袭,但国公府私房菜依旧远近闻名。
现在李氏要为了自己的寿辰回家借厨子,苏氏心里只觉得没白疼李氏,哪里会不让她出门。
李氏回去之后径直找到自己的母亲,“娘,您还记得当年陈阁老家的女儿吗?”
李老夫人见女儿回来以为出了什么事,被这么问也有些懵:“你怎么想起问这个了?”
“您先别管我为什么问这个,当年到底她和常家有什么恩怨?”
虽然不明白自己女儿怎么想起这件事,李老夫人还是把自己当年知道的告诉了李氏。
这要从三十年前说起了。
常家老太爷是跟着太祖打天下的武将,他的四个儿子有三个都是战死沙场的,只有二儿子活了下来。小常将军也是战功彪炳,不过却是耽误了婚姻,待太祖得了天下之后,便做主将陈大人的女儿赐婚给了小常将军。
本来也是美事一桩,但忽然在小常将军出征边关前,陈家和常家退婚了,陈家女儿远嫁肃州顾家,而小常将军也永远留在了泗金关,再也没回来。
据说当年陈氏出嫁的时候,小常将军的妹妹,也就是现在的常夫人,曾经去大闹过,后来老常将军来了才把她带回去。
李氏听完,心里有了个主意。
从陈氏出嫁后已经有快三十年没回来过了,要是常夫人知道她回来了,应该会很想见见她吧。这要是在苏氏的寿宴上两人碰上,可就有戏看了,她倒要看顾氏还怎么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
###
随芳院收拾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舒眉这才有工夫去福寿堂。
在吴婆子来过之后,舒眉就开始准备,做了点开胃又简单的山楂糕。老年人口都有些淡,这东西最是开胃。
山楂糕做好了,舒眉便带上去找苏氏了。
苏氏那么多疑一个人,自己若是派人过去打探肯定犯了她的忌讳,不如自己带点东西过去,既表现了孝心,还能名正言顺的看看苏雅晴读的什么书。
到了福寿堂,正赶上苏氏这边摆膳了,但苏氏见了那些半点胃口都没有,准备让丫鬟都撤下去。
见舒眉带了山楂糕来,苏氏倒是吃了两块,觉得这东西挺合心的,“我都不知道你原来还会做这个。”
舒眉谦逊的表示,“祖母不嫌弃就好,我这是小打小闹,登不了大雅之堂。”
她虽然自信厨艺不错,但才不会傻到自夸厨艺多好。
这回做的时候舒眉并没有用全力,连糕点的形状都故意弄得不太规整。若是让苏氏吃上瘾了,以后她的一日三餐都要自己负责那就得不偿失了。
况且舒眉半点不想伺候这个自私自利永远不知感恩的老婆子。
吃过山楂糕,苏氏有了点胃口,问过舒眉也没吃晚饭呢,便让她跟自己一起。
饭后,舒眉扶苏氏去内间歇着,看到了炕上的小桌上放着一本书,估摸就是苏雅晴今天读的了。
舒眉拿起书,道:“列仙传,我很喜欢看这类书,祖母也喜欢吗?”
“今天雅晴拿过来念给我听的,倒是有些意思,你若是喜欢先拿回去看吧。”
“那就谢谢祖母了,我这几天看完就还回来。”舒眉拿起书交给了立夏,接着道,“苏妹妹是个细心的,我这几天都没过来,实在是不孝。”
“我知道你孝顺,这都忙了一天还不忘来看看我。”
这几天苏氏虽然没怎么出面,但祝家哪儿有她不知道的事情,顾氏在她身边这么多年,她什么样苏氏还能不知道。但是这次顾氏办事井井有条,显然是舒眉从旁协助的功劳。
苏氏倒是觉得舒眉谦逊低调,在自己面前都只字未提,把功劳算在了顾氏头上,很知分寸。
舒眉又陪着苏氏说了会儿话,见她有些倦了才告退。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