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07 第一章(14)
- 308 第一章(15)
- 309 第一章(16)
- 310 第一章(17)
- 311 第一章(18)
- 312 第一章(19)
- 313 第一章(20)
- 314 第一章(21)
- 315 第一章(22)
- 316 第一章(23)
- 317 第一章(24)
- 318 第一章(25)
- 319 第一章(26)
- 320 第一章(27)
- 321 第一章(28)
- 322 第一章(29)
- 323 第一章(30)
- 324 第一章(31)
- 325 第一章(32)
- 326 第一章(33)
- 327 第一章(34)
- 328 第一章(35)
- 329 第一章(36)
- 330 第一章(37)
- 331 第一章(38)
- 332 第一章(39)
- 333 第一章(40)
- 334 第一章(41)
- 335 第一章(42)
- 336 第一章(43)
- 337 第一章(44)
- 338 第一章(45)
- 339 第一章(46)
- 340 第一章(47)
- 341 第一章(48)
- 342 第一章(49)
- 343 第一章(50)
- 344 第一章(51)
- 345 第一章(52)
- 346 第一章(53)
- 347 第一章(54)
- 348 第一章(55)
- 349 第一章(56)
- 350 第一章(57)
- 351 第一章(58)
- 352 第一章(59)
- 353 第一章(60)
- 354 第一章(61)
- 355 第一章(62)
- 356 第一章(63)
- 357 第一章(64)
- 358 第一章(65)
- 359 第二章(1)
- 360 第二章(2)
- 361 第二章(3)
- 362 第二章(4)
- 363 第二章(5)
- 364 第二章(6)
- 365 第二章(7)
- 366 第二章(8)
- 367 第二章(9)
- 368 第二章(10)
- 369 第二章(11)
- 370 第二章(12)
- 371 第二章(13)
- 372 第二章(14)
- 373 第二章(15)
- 374 第二章(16)
- 375 第二章(17)
- 376 第二章(18)
- 377 第二章(19)
- 378 第二章(20)
- 379 第二章(21)
- 380 第二章(22)
- 381 第二章(23)
- 382 第二章(24)
- 383 第二章(25)
- 384 第二章(26)
- 385 第二章(27)
- 386 第二章(28)
- 387 第二章(29)
- 388 第二章(30)
- 389 第二章(31)
- 390 第二章(32)
- 391 第二章(33)
- 392 第二章(34)
- 393 第二章(35)
- 394 第二章(36)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章(24)
第一章(24)
副省长的下面,是一帮子省政府的秘书长、副秘书长和办公厅的主任、副主任们。省政府办公厅是为省长和副省长服务的办事机构。秘书长、副秘书长和办公厅的主任、副主任,一家伙设了十几个,秘书长是伺候省长的,兼着省政府办公厅的主任。也有的秘书长不兼任办公厅的主任,而是另有其他人做。下面每个副省长都有一个专职配合自己工作的副秘书长,副秘书长都兼着办公厅的副主任。但是,有些办公厅的副主任却是专职的,不兼任副秘书长。在这里,能混到办公厅副主任的,最少都是副厅级干部了,在省里也算是高干了,都配有专车的。所以说,现在的省政府机构庞大,叠床架屋,比解放初期不知道膨胀了多少倍,官多兵少,真正在这里干活的,是一些处级以下的干部。
办公厅下面还有几十个处级机构。什么省长办,人事处,外事处,文电处,财务处,督查处,还有那直接对应各个省长工作的第一、第二、一直到第八秘书处。再加上工会、团委、机关事务管理局等等,临时工,聘任制人员,一般的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再加上那些非领导职务的副调研员,调研员,巡视员,副巡视员。林林总总,有三百多号人。这些人各人有各人的来头,各人有各人的后台,能够进入省政府这个大院子里工作的,就是一个临时工,也都是有关系的。
省政府大院子里现在也是一个大的停车场,从各个车子的档次上,你一眼就可以看出,这里是等级森严的一个小社会。
省长楼前的停车场上,画了专门的停车位。最中间停了一辆黑色的新的奥迪A8,宽宽大大,看着就是豪华气派,比着旁边停着的那些黑色的别克、进口的丰田佳美,显然高出一个档次。那辆奥迪是省长李耀的座驾。而那几辆别克和丰田佳美,是各个副省长的座驾。
再往边上看,是十几辆广州本田、帕萨特,不用问,这些都是那些秘书长、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的车辆。
其他的处级干部就没有公车了,有的家庭条件好,就自己买了帕萨特、广州本田之类的车,但是更多的都是价钱在十万左右的车子,也有五六万的微型车,他们的车是没有资格停放在省长楼前的停车场里的,只能横七竖八的停放在树林里,或者在通道的两边。省政府大院有七八十亩地,原来到处是花草树木,当时设计的有绿色的草坪,花坛、养鱼池。但随着人员的增长,车辆的迅速增加,许多草坪铺上了瓷砖,上面停满了车辆。就那省政府会议楼开会的时候,下面各个厅局的厅长、局长来开会,司机们有时候转了几圈,还找不到停车的地方,只好开走,等会议结束的时候,再开车进来接自己的老板。
范志鹏的工作关系已经正式调进了省政府办公厅,在江城市的时候,他已经是江城市委办公厅的副秘书长,正处级。现在刚进省政府,才发现,这里也是官多为患,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副巡视员、巡视员,加在一起,二十多个。都是副厅级以上干部,个个都比他资历老。范志鹏在这里跟他们一比,显然成了小字辈。
徐万春为了范志鹏的工作安排,专门向李耀汇报了一次,他问:“老板,你看小范的工作怎么安排好?”
李耀反问他了一句:“你说呢?”
徐万春说:“还是先安排他当省长办公室的副主任吧,等过一段时间,就提拔他做省政府办公厅的副主任算了,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的,先把级别给他解决了,升个副厅级,等有了机会就放到下面的市里去,当副市长什么的,最好是戴着一个市委常委的帽子,这样三年内就上去了,像石卫东一样,现在不是混到副省长了吗!自己人要赶快提拔,越快越好。”
李耀点了点头,说:“好吧,就先这样安排吧。小范这下子还是挺有眼色的,脑子也好使,有培养前途。”
徐万春拍马屁地说:“省长看上的人哪里会有错啊!再说了,小范家教好,也有从政的渊源,他老爸范凌云就是省委办公厅的秘书出身,后来做到副秘书长才退休的吗!”
范志鹏的父亲范凌云解放后参加工作,在省委办公厅从一个端茶递水的工勤人员做起,后来做了后勤处的副处长,处长,办公厅的副主任,副秘书长。范志鹏大学毕业,靠着父亲的关系进了省委办公厅,七八年之后也熬成秘书处的副处长。等李耀从W省调到西江省,出任省委副书记,没有秘书,就选了范志鹏做自己的秘书。
跟上李耀做秘书是范志鹏仕途上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特别是李耀后来到了江城市,以省委副书记的身份兼任了江城市委书记,范志鹏一下子在秘书帮里炙手可热起来。随着李耀出任了省长,未来他的发展更是不可限量,随随便便混到正厅级是早晚的事。
每天早上,范志鹏走在省政府大院子里,迎面碰到的人不管他认识和不认识的,一律对他笑脸相迎。那些人他虽然不熟悉,但是他们却特别留意过他。特别是那些办公厅里的处长、副处长们,个个见了他都是客气得不得了。办公厅里女人很多,那些处长、副处长,大多都是在四十岁左右,相貌平平的有,但是颇有姿色的也不少。那些科级干部,特别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女秘书,更是花枝招展,在省长楼上,上下穿行,像是一只只好看的蝴蝶。她们在这个戒备森严、气氛压抑的环境里出现,青春靓丽,浑身上下充满了活力,在一帮老男人堆里出现,确实是一道特别亮丽的风景,令人赏心悦目,让那些老男人的荷尔蒙陡然间也活跃了起来。
中国的官场上讲究的是论资排辈,你就是再有能力,也要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混,二十多岁做到科级,三十多岁做到处级,四十多岁做到厅级,五十多岁做到省级,六十多岁进入国家级领导人的行列,这在当今的中国是基本的政治游戏规则。所以,能够做到省部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基本上都是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的年纪了。况且在这个群体里,女性只占很少一部分,从根本上说,是一大帮子老男人在主导着中国的一切,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各个方面。做决策的是他们,负责具体执行的也是他们,他们才是中国实际的控制者。中国的一切社会乱象都和这批人有关系。
每逢五四、六一,青年人和孩子们都要一遍又一遍地背诵康有为的《少年中国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其实梁启超他错了,在中国的政治游戏规则中,哪一朝那一代不是老年人说了算呢!关少年、青年何事?!他们很多人长大了,连一个吃饭的岗位都谋不到,买不起房,结不起婚,整天栖栖遑遑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所谓的理想、信念,到如今只剩下挣钱、挣钱还是挣钱了。他们连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还有什么资格考虑国家大事呢!
所以,老年才是当今中国真正的脊梁。今日之责任,全在老年。老年智则国智,老年强则国强,老年独立则国独立,老年自由则国自由,老年昏聩则国事肯定一塌糊涂,老年不争气则国民肯定受外人欺负。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君主昏聩,国将不国。所以中国的老男人们,你们不能再推卸自己的责任了。老少爷们都看着你们的啊!
省长楼是一栋灰色的小楼,五层高,建于八十年代末,位于整个省政府大院子的中央。这里的四周都是高大的树木,和机关大院里的另外十几栋楼都拉开了一段距离,显得闹中取静。一年四季,这里都可以听到鸟叫声。推开窗户,就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往远处眺望,可以看到花草树木、假山怪石,尽收眼底。
省政府秘书长徐万春的办公室就在省长楼的三楼,在省长李耀的办公室斜对面。上午十点钟,虽然窗外不时传来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徐万春却没有心情理会它们,一大堆事情正在等着他处理呢!
办公厅下面还有几十个处级机构。什么省长办,人事处,外事处,文电处,财务处,督查处,还有那直接对应各个省长工作的第一、第二、一直到第八秘书处。再加上工会、团委、机关事务管理局等等,临时工,聘任制人员,一般的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再加上那些非领导职务的副调研员,调研员,巡视员,副巡视员。林林总总,有三百多号人。这些人各人有各人的来头,各人有各人的后台,能够进入省政府这个大院子里工作的,就是一个临时工,也都是有关系的。
省政府大院子里现在也是一个大的停车场,从各个车子的档次上,你一眼就可以看出,这里是等级森严的一个小社会。
省长楼前的停车场上,画了专门的停车位。最中间停了一辆黑色的新的奥迪A8,宽宽大大,看着就是豪华气派,比着旁边停着的那些黑色的别克、进口的丰田佳美,显然高出一个档次。那辆奥迪是省长李耀的座驾。而那几辆别克和丰田佳美,是各个副省长的座驾。
再往边上看,是十几辆广州本田、帕萨特,不用问,这些都是那些秘书长、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的车辆。
其他的处级干部就没有公车了,有的家庭条件好,就自己买了帕萨特、广州本田之类的车,但是更多的都是价钱在十万左右的车子,也有五六万的微型车,他们的车是没有资格停放在省长楼前的停车场里的,只能横七竖八的停放在树林里,或者在通道的两边。省政府大院有七八十亩地,原来到处是花草树木,当时设计的有绿色的草坪,花坛、养鱼池。但随着人员的增长,车辆的迅速增加,许多草坪铺上了瓷砖,上面停满了车辆。就那省政府会议楼开会的时候,下面各个厅局的厅长、局长来开会,司机们有时候转了几圈,还找不到停车的地方,只好开走,等会议结束的时候,再开车进来接自己的老板。
范志鹏的工作关系已经正式调进了省政府办公厅,在江城市的时候,他已经是江城市委办公厅的副秘书长,正处级。现在刚进省政府,才发现,这里也是官多为患,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副巡视员、巡视员,加在一起,二十多个。都是副厅级以上干部,个个都比他资历老。范志鹏在这里跟他们一比,显然成了小字辈。
徐万春为了范志鹏的工作安排,专门向李耀汇报了一次,他问:“老板,你看小范的工作怎么安排好?”
李耀反问他了一句:“你说呢?”
徐万春说:“还是先安排他当省长办公室的副主任吧,等过一段时间,就提拔他做省政府办公厅的副主任算了,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的,先把级别给他解决了,升个副厅级,等有了机会就放到下面的市里去,当副市长什么的,最好是戴着一个市委常委的帽子,这样三年内就上去了,像石卫东一样,现在不是混到副省长了吗!自己人要赶快提拔,越快越好。”
李耀点了点头,说:“好吧,就先这样安排吧。小范这下子还是挺有眼色的,脑子也好使,有培养前途。”
徐万春拍马屁地说:“省长看上的人哪里会有错啊!再说了,小范家教好,也有从政的渊源,他老爸范凌云就是省委办公厅的秘书出身,后来做到副秘书长才退休的吗!”
范志鹏的父亲范凌云解放后参加工作,在省委办公厅从一个端茶递水的工勤人员做起,后来做了后勤处的副处长,处长,办公厅的副主任,副秘书长。范志鹏大学毕业,靠着父亲的关系进了省委办公厅,七八年之后也熬成秘书处的副处长。等李耀从W省调到西江省,出任省委副书记,没有秘书,就选了范志鹏做自己的秘书。
跟上李耀做秘书是范志鹏仕途上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特别是李耀后来到了江城市,以省委副书记的身份兼任了江城市委书记,范志鹏一下子在秘书帮里炙手可热起来。随着李耀出任了省长,未来他的发展更是不可限量,随随便便混到正厅级是早晚的事。
每天早上,范志鹏走在省政府大院子里,迎面碰到的人不管他认识和不认识的,一律对他笑脸相迎。那些人他虽然不熟悉,但是他们却特别留意过他。特别是那些办公厅里的处长、副处长们,个个见了他都是客气得不得了。办公厅里女人很多,那些处长、副处长,大多都是在四十岁左右,相貌平平的有,但是颇有姿色的也不少。那些科级干部,特别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女秘书,更是花枝招展,在省长楼上,上下穿行,像是一只只好看的蝴蝶。她们在这个戒备森严、气氛压抑的环境里出现,青春靓丽,浑身上下充满了活力,在一帮老男人堆里出现,确实是一道特别亮丽的风景,令人赏心悦目,让那些老男人的荷尔蒙陡然间也活跃了起来。
中国的官场上讲究的是论资排辈,你就是再有能力,也要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混,二十多岁做到科级,三十多岁做到处级,四十多岁做到厅级,五十多岁做到省级,六十多岁进入国家级领导人的行列,这在当今的中国是基本的政治游戏规则。所以,能够做到省部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基本上都是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的年纪了。况且在这个群体里,女性只占很少一部分,从根本上说,是一大帮子老男人在主导着中国的一切,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各个方面。做决策的是他们,负责具体执行的也是他们,他们才是中国实际的控制者。中国的一切社会乱象都和这批人有关系。
每逢五四、六一,青年人和孩子们都要一遍又一遍地背诵康有为的《少年中国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其实梁启超他错了,在中国的政治游戏规则中,哪一朝那一代不是老年人说了算呢!关少年、青年何事?!他们很多人长大了,连一个吃饭的岗位都谋不到,买不起房,结不起婚,整天栖栖遑遑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所谓的理想、信念,到如今只剩下挣钱、挣钱还是挣钱了。他们连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还有什么资格考虑国家大事呢!
所以,老年才是当今中国真正的脊梁。今日之责任,全在老年。老年智则国智,老年强则国强,老年独立则国独立,老年自由则国自由,老年昏聩则国事肯定一塌糊涂,老年不争气则国民肯定受外人欺负。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君主昏聩,国将不国。所以中国的老男人们,你们不能再推卸自己的责任了。老少爷们都看着你们的啊!
省长楼是一栋灰色的小楼,五层高,建于八十年代末,位于整个省政府大院子的中央。这里的四周都是高大的树木,和机关大院里的另外十几栋楼都拉开了一段距离,显得闹中取静。一年四季,这里都可以听到鸟叫声。推开窗户,就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往远处眺望,可以看到花草树木、假山怪石,尽收眼底。
省政府秘书长徐万春的办公室就在省长楼的三楼,在省长李耀的办公室斜对面。上午十点钟,虽然窗外不时传来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徐万春却没有心情理会它们,一大堆事情正在等着他处理呢!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