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 第5章 与人相处的基本技巧(5)
- 6 第6章 平安快乐的要诀(1)
- 7 第7章 平安快乐的要诀(2)
- 8 第8章 平安快乐的要诀(3)
- 9 第9章 平安快乐的要诀(4)
- 10 第10章 平安快乐的要诀(5)
- 11 第11章 平安快乐的要诀(6)
- 12 第12章 平安快乐的要诀(7)
- 13 第13章 平安快乐的要诀(8)
- 14 第14章 平安快乐的要诀(9)
- 15 第15章 平安快乐的要诀(10)
- 16 第16章 平安快乐的要诀(11)
- 17 第17章 如何使人喜欢你(1)
- 18 第18章 如何使人喜欢你(2)
- 19 第19章 如何使人喜欢你(3)
- 20 第20章 如何使人喜欢你(4)
- 21 第21章 如何使人喜欢你(5)
- 22 第22章 如何赢得他人的赞同(1)
- 23 第23章 如何赢得他人的赞同(2)
- 24 第24章 如何赢得他人的赞同(3)
- 25 第25章 如何赢得他人的赞同(4)
- 26 第26章 如何赢得他人的赞同(5)
- 27 第27章 如何赢得他人的赞同(6)
- 28 第28章 如何赢得他人的赞同(7)
- 29 第29章 如何更好地说服他人(1)
- 30 第30章 如何更好地说服他人(2)
- 31 第31章 如何更好地说服他人(3)
- 32 第32章 如何更好地说服他人(4)
- 33 第33章 让你的家庭生活幸福快乐(1)
- 34 第34章 让你的家庭生活幸福快乐(2)
- 35 第35章 让你的家庭生活幸福快乐(3)
- 36 第36章 如何使你变得更加成熟(1)
- 37 第37章 如何使你变得更加成熟(2)
- 38 第38章 如何使你变得更加成熟(3)
- 39 第39章 如何使你变得更加成熟(4)
- 40 第40章 如何使你变得更加成熟(5)
- 41 第41章 如何使你变得更加成熟(6)
- 42 第42章 如何使你变得更加成熟(7)
- 43 第43章 走出孤独忧虑的人生(1)
- 44 第44章 走出孤独忧虑的人生(2)
- 45 第45章 走出孤独忧虑的人生(3)
- 46 第46章 走出孤独忧虑的人生(4)
- 47 第47章 走出孤独忧虑的人生(5)
- 48 第48章 走出孤独忧虑的人生(6)
- 49 第49章 走出孤独忧虑的人生(7)
- 50 第50章 走出孤独忧虑的人生(8)
- 51 第51章 走出孤独忧虑的人生(9)
- 52 第52章 走出孤独忧虑的人生(10)
- 53 第53章 不要为工作和金钱而烦恼(1)
- 54 第54章 不要为工作和金钱而烦恼(2)
- 55 第55章 不要为工作和金钱而烦恼(3)
- 56 第56章 不要为工作和金钱而烦恼(4)
- 57 第57章 不要为工作和金钱而烦恼(5)
- 58 第58章 防止疲劳,永葆活力(1)
- 59 第59章 防止疲劳,永葆活力(2)
- 60 第60章 防止疲劳,永葆活力(3)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5章 平安快乐的要诀(10)
第15章 平安快乐的要诀(10)
费尔浦教授继续说:“这个服务员之所以这样吃惊,是因为我对后面那些黑人厨师也是平等看待。一般人所要的,只是希望别人把他们当人来看待。并且,我还常常和那个帮我搬行李的“红帽子”握手,这会让他觉得很开心,整天都能精神焕发地工作。还有一次我在英国碰见一个牧羊人,我非常真诚地赞美了他那只又大又聪明的牧羊犬。我还请他告诉我是如何训练那只狗的。当我离开以后,回头去看时,看见那只狗两只前脚竖起搭在牧羊人的肩膀上,牧羊人正拍着它。我对那个牧羊人和他的狗只表示了一点点兴趣,就使牧羊人很快乐,也使那条狗很快乐,而我自己也很快乐。而且,每次当我在街上看到一个人牵着一条漂亮的狗时,我总是夸那条狗漂亮,然后,继续往前走。当我再回过头去时,通常都会看到那个人正用手拍他的那条狗表示喜欢。我的赞美使他更加喜欢他的狗。”
像这样一个会对在闷热的厨房里做饭的厨师表示同情、会跟“红帽子”握手,还告诉别人他多么喜欢他的狗的人,怎么会满怀忧虑,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呢?这正如一句老话所说的那样:“把玫瑰送给别人,你的手上总能沾点余香。”
如果你想消除忧虑,获得平和与幸福的心境,那么,就学会对别人感兴趣,忘掉你自己;每天都做一件能为别人带来快乐、微笑的好事吧。
小结:
1.当我们试着使别人高兴的时候,就不再会只想到自己。如果只想到我们自己,就会产生忧虑和恐惧,以及抑郁症。
2.当你善待别人的时候,就是善待你自己。
12 懂得欣赏他人对自己的批评
卡耐基成功金言
1.即使有人欺骗了我们,出卖了我们,甚至在背后捅了我们一刀,或我们被最亲近的密友背叛,那也不要坠入自怜的深渊。相反,我们正好可以提醒自己,这些事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2.长久以来,我发现既然无法避免不公的批评,那我起码可以做一些更重要的事,也就是决定自己是否要受这些批评的干扰。
3.我要交代清楚,我并非对所有的批评都置之不理,而仅仅是忽略恶意的责难。
有一次,我访问了美国海军陆战队最多彩多姿的少将——斯梅德利·巴特勒。
他告诉我,在他年轻的时候,急切地想要成名,渴望给每个人都留下良好的印象。那时,只要有一点点批评都会让他感到很难过。不过,他承认这30年的海军陆战队生活已经把他磨炼得坚强多了。他说:“我曾经被人批评像条狗、蛇,甚至是臭鼬,我也曾被诅咒专家诅咒过。所有英文词汇中最不堪的字眼,都被人用来骂过我。现在,当我听到有人骂我,连头都懒得回。”
也许巴特勒少将对批评太无动于衷了,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却把它看得太过严重。记得几年前,有一位《纽约太阳报》的记者来参观我的成人授课班,然后他写了一篇报道,对我的工作以及我个人多有攻讦。当时我真的气坏了,我认为这是对我个人的侮辱,我打电话给《纽约太阳报》的执行委员会主席,我要求他刊登一篇陈述事实,而非嘲讽攻击的文章。我要他为自己的错误受到惩罚。
现在想起我当时的行径,我感觉很惭愧。我现在才了解,可能有一半的读者根本没看到那篇文章,而阅读到的另一半读者可能也只是抱着随意的心情看它。而看过的读者中又有一半会在几周内忘得一干二净。我该了解到,没有人真正关心别人的事,他们关切自己轻微的头痛,可能比关切你我的死讯还要多。
即使有人欺骗了我们,出卖了我们,甚至在背后捅了我们一刀,或我们被最亲近的密友背叛,那也不要坠入自怜的深渊。相反,我们正好可以提醒自己,这些事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长久以来,我发现既然无法避免不公的批评,那我起码可以做一些更重要的事,就是决定自己是否要受这些批评的干扰。
我要交代清楚,我并非对所有的批评都置之不理,而仅仅是忽略恶意的责难。我请教了罗斯福总统夫人,她是如何处理恶意的责难的。当然,谁都知道她受尽了这类批评。她可以算是一个拥有最多朋友和最多敌人的白宫“第一夫人”。
她告诉我,在少女时期,她非常害羞,害怕人们的闲言碎语,非常恐惧别人的批评。有一天,她去请教罗斯福总统的姐姐,她问:“我想做一些事,但却怕被人批评。”
罗斯福总统的姐姐看着罗斯福夫人说:“只要你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那就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你。”
罗斯福夫人告诉我,这句话一直是她在白宫岁月中的支柱。她说:“做你认为正确的事,反正你会受到批评,会因为做了某些事被骂,也会因为什么都不做而被骂。结果都是一样的。”
美国国际公司总裁马休·布鲁斯曾接受我的访问,问到他对别人的批评是否敏感的时候,他说:“没错,在我年轻的时候确实对别人的批评非常敏感,当时我渴望全公司的人都认为我是完美的。如果他们不这样认为,那我就会很烦恼。为了取悦第一个有反对意见的人,我往往会得罪了另一个人。于是我又得去安抚第二个人,结果搞得一群人都有意见。最后我发现,为了避免别人对我批评,我试图安抚的人越多,同时得罪的人也就越多。我告诉自己:‘如果你身居领导地位,那就注定要被批评,想办法习惯它吧!’这句话对我很有助益,从那以后,我只管尽力而为,然后撑起一把伞,让批评之雨顺着伞滑落,而不再让它滴到脖子里,让自己难过。”
美国作曲家迪姆斯·泰勒干得更彻底,他不但不会受到批评的伤害,还可以在公开场合一笑置之。在周日下午的广播音乐节目中,他作了评论,一位女士写信给他,称他为“骗子、叛徒、毒蛇、白痴”。泰勒在他的著作《人与音乐》中提到这段往事说:“我怀疑她可能是随意说的,于是,在下周的广播节目中,我向所有的听众念出了这封信,几天后,我收到同一位女士的来信,坚持她对我的想法,说我仍是骗子、叛徒、毒蛇与白痴。”我实在佩服泰勒处理别人攻讦的态度,佩服他的真诚、镇定以及高度的幽默感。
美国企业家查尔斯·施瓦伯在普林斯顿大学向学生团体发表演说的时候,坦白地提到他所学到的最重要的教训,那是钢铁厂中的一位德国老工人教他的。这个德国工人跟另一位钢铁工人卷入了一场激烈的争辩,结果别人把他丢到了河里。“当他来到我办公室的时候,满身都是泥泞,我问他到底说了什么,会让别人把他丢到河里,他说:‘我什么都没说,只是一笑置之。’”
施瓦伯把这个德国老工人的话——“一笑置之”,当作座右铭。
在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总统如果没有学会不理会排山倒海的各种攻讦的本领,恐怕他早就崩溃了。林肯应付恶意批评的方法已经成为经典。麦克阿瑟将军把那段话挂在指挥总部的办公桌上,丘吉尔同样也有一份放在书房里。
林肯是这样说的:“只要我不对任何的攻讦作出反应,那这件事就只有到此为止。我尽力而为,将继续如此直到生命结束。到最后,结果证明我是对的,所有的责难都不具有任何意义。反之,如果结果证明我错了,那么即使有10位天使作证说我是正确的,也没有用。”
像这样一个会对在闷热的厨房里做饭的厨师表示同情、会跟“红帽子”握手,还告诉别人他多么喜欢他的狗的人,怎么会满怀忧虑,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呢?这正如一句老话所说的那样:“把玫瑰送给别人,你的手上总能沾点余香。”
如果你想消除忧虑,获得平和与幸福的心境,那么,就学会对别人感兴趣,忘掉你自己;每天都做一件能为别人带来快乐、微笑的好事吧。
小结:
1.当我们试着使别人高兴的时候,就不再会只想到自己。如果只想到我们自己,就会产生忧虑和恐惧,以及抑郁症。
2.当你善待别人的时候,就是善待你自己。
12 懂得欣赏他人对自己的批评
卡耐基成功金言
1.即使有人欺骗了我们,出卖了我们,甚至在背后捅了我们一刀,或我们被最亲近的密友背叛,那也不要坠入自怜的深渊。相反,我们正好可以提醒自己,这些事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2.长久以来,我发现既然无法避免不公的批评,那我起码可以做一些更重要的事,也就是决定自己是否要受这些批评的干扰。
3.我要交代清楚,我并非对所有的批评都置之不理,而仅仅是忽略恶意的责难。
有一次,我访问了美国海军陆战队最多彩多姿的少将——斯梅德利·巴特勒。
他告诉我,在他年轻的时候,急切地想要成名,渴望给每个人都留下良好的印象。那时,只要有一点点批评都会让他感到很难过。不过,他承认这30年的海军陆战队生活已经把他磨炼得坚强多了。他说:“我曾经被人批评像条狗、蛇,甚至是臭鼬,我也曾被诅咒专家诅咒过。所有英文词汇中最不堪的字眼,都被人用来骂过我。现在,当我听到有人骂我,连头都懒得回。”
也许巴特勒少将对批评太无动于衷了,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却把它看得太过严重。记得几年前,有一位《纽约太阳报》的记者来参观我的成人授课班,然后他写了一篇报道,对我的工作以及我个人多有攻讦。当时我真的气坏了,我认为这是对我个人的侮辱,我打电话给《纽约太阳报》的执行委员会主席,我要求他刊登一篇陈述事实,而非嘲讽攻击的文章。我要他为自己的错误受到惩罚。
现在想起我当时的行径,我感觉很惭愧。我现在才了解,可能有一半的读者根本没看到那篇文章,而阅读到的另一半读者可能也只是抱着随意的心情看它。而看过的读者中又有一半会在几周内忘得一干二净。我该了解到,没有人真正关心别人的事,他们关切自己轻微的头痛,可能比关切你我的死讯还要多。
即使有人欺骗了我们,出卖了我们,甚至在背后捅了我们一刀,或我们被最亲近的密友背叛,那也不要坠入自怜的深渊。相反,我们正好可以提醒自己,这些事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长久以来,我发现既然无法避免不公的批评,那我起码可以做一些更重要的事,就是决定自己是否要受这些批评的干扰。
我要交代清楚,我并非对所有的批评都置之不理,而仅仅是忽略恶意的责难。我请教了罗斯福总统夫人,她是如何处理恶意的责难的。当然,谁都知道她受尽了这类批评。她可以算是一个拥有最多朋友和最多敌人的白宫“第一夫人”。
她告诉我,在少女时期,她非常害羞,害怕人们的闲言碎语,非常恐惧别人的批评。有一天,她去请教罗斯福总统的姐姐,她问:“我想做一些事,但却怕被人批评。”
罗斯福总统的姐姐看着罗斯福夫人说:“只要你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那就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你。”
罗斯福夫人告诉我,这句话一直是她在白宫岁月中的支柱。她说:“做你认为正确的事,反正你会受到批评,会因为做了某些事被骂,也会因为什么都不做而被骂。结果都是一样的。”
美国国际公司总裁马休·布鲁斯曾接受我的访问,问到他对别人的批评是否敏感的时候,他说:“没错,在我年轻的时候确实对别人的批评非常敏感,当时我渴望全公司的人都认为我是完美的。如果他们不这样认为,那我就会很烦恼。为了取悦第一个有反对意见的人,我往往会得罪了另一个人。于是我又得去安抚第二个人,结果搞得一群人都有意见。最后我发现,为了避免别人对我批评,我试图安抚的人越多,同时得罪的人也就越多。我告诉自己:‘如果你身居领导地位,那就注定要被批评,想办法习惯它吧!’这句话对我很有助益,从那以后,我只管尽力而为,然后撑起一把伞,让批评之雨顺着伞滑落,而不再让它滴到脖子里,让自己难过。”
美国作曲家迪姆斯·泰勒干得更彻底,他不但不会受到批评的伤害,还可以在公开场合一笑置之。在周日下午的广播音乐节目中,他作了评论,一位女士写信给他,称他为“骗子、叛徒、毒蛇、白痴”。泰勒在他的著作《人与音乐》中提到这段往事说:“我怀疑她可能是随意说的,于是,在下周的广播节目中,我向所有的听众念出了这封信,几天后,我收到同一位女士的来信,坚持她对我的想法,说我仍是骗子、叛徒、毒蛇与白痴。”我实在佩服泰勒处理别人攻讦的态度,佩服他的真诚、镇定以及高度的幽默感。
美国企业家查尔斯·施瓦伯在普林斯顿大学向学生团体发表演说的时候,坦白地提到他所学到的最重要的教训,那是钢铁厂中的一位德国老工人教他的。这个德国工人跟另一位钢铁工人卷入了一场激烈的争辩,结果别人把他丢到了河里。“当他来到我办公室的时候,满身都是泥泞,我问他到底说了什么,会让别人把他丢到河里,他说:‘我什么都没说,只是一笑置之。’”
施瓦伯把这个德国老工人的话——“一笑置之”,当作座右铭。
在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总统如果没有学会不理会排山倒海的各种攻讦的本领,恐怕他早就崩溃了。林肯应付恶意批评的方法已经成为经典。麦克阿瑟将军把那段话挂在指挥总部的办公桌上,丘吉尔同样也有一份放在书房里。
林肯是这样说的:“只要我不对任何的攻讦作出反应,那这件事就只有到此为止。我尽力而为,将继续如此直到生命结束。到最后,结果证明我是对的,所有的责难都不具有任何意义。反之,如果结果证明我错了,那么即使有10位天使作证说我是正确的,也没有用。”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