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9 第十九章 锻炼
- 20 第二十章 百年庆典
- 21 第二十一章 晚会开始
- 22 第二十二章 后台
- 23 第二十三章 换人?
- 24 一些话 2017/4/26
- 25 第二十四章 揭穿!
- 26 第二十五章 再换人!
- 27 第二十六章 改编!
- 28 第二十七章 怎么不是我表弟?
- 29 第二十八章 洪水决堤
- 30 第二十九章 打脸?
- 31 第三十章 《后桌的你》?
- 32 第三十一章 眼色
- 33 第三十二章 橄榄枝
- 34 第三十三章 “顽石”是你?
- 35 第三十四章 徐婉的处境
- 36 第三十五章 解决
- 37 第三十六章 狙击
- 38 第三十七章 录音【求收藏,求推荐!】
- 39 第三十八章
- 40 第三十九章 陶陶
- 41 第四十章 随堂练习?(加更求支持!)
- 42 第四十一章 主打【求收藏,求推荐!】
- 43 第四十二章 妥协【求收藏啊!】
- 44 第四十三章 造势
- 45 第四十四章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 46 第四十五章 好气哦,但还是要保持微笑!
- 47 第四十六章 用心
- 48 第四十七章 理想永远都年轻
- 49 第四十八章 变化
- 50 第四十九章 加码【三更求支持!】
- 51 第五十章 群星推荐
- 52 第五十二章 罩着你,带你飞
- 53 第五十二章 他不在
- 54 第五十四章 《洁仪有约》
- 55 第五十四章 广告(三更求支持!)
- 56 第五十五章 蹭热点
- 57 第五十六章 “AAAA级风景区”
- 58 第五十七章 声明
- 59 第五十八章 坏习惯【求支持!】
- 60 第五十九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61 第六十章 两周
- 62 第六十一章 惜败
- 63 那就小题大做一次吧
- 64 第六十二章 组合
- 65 第六十三章 选择困难症
- 66 第六十四章 听听再说【求收藏推荐】
- 67 第六十五章 不成熟的小建议
- 68 第六十六章 含着泪也要吞下去!
- 69 第六十七章 后会总是有期
- 70 第六十八章 第三主打歌
- 71 第六十九章 奇效
- 72 第七十章 乐评
- 73 第七十一章 你来我往
- 74 第七十二章 ***
- 75 第七十三章 虚伪
- 76 第七十四章 约会
- 77 第七十五章 观影
- 78 第七十六章 坦白
- 79 第七十七章 电话
- 80 第七十八章 演唱会
- 81 第七十九章 双簧
- 82 第八十章 心里苦
- 83 第八十一章 开场
- 84 第八十二章 套路
- 85 第八十三章 完美合唱
- 86 第八十四章 薛冰姬
- 87 第八十五章 庆功宴
- 88 第八十六章 何德何能
- 89 第八十七章 过不去
- 90 第八十八章 hope-plan
- 91 第八十九章 秀肌肉
- 92 第九十章 天作之合
- 93 第九十一章 过来人
- 94 第九十二章 村网通
- 95 第九十三章 想得美
- 96 礼物
- 97 第九十四章 校园民谣
- 98 第九十五章 《最强唱作人》
- 99 第九十六章 史无前例
- 100 第九十七章 同意
- 101 第九十八章 《恋恋风尘》
- 102 第九十九章 看够了吗?
- 103 第一百章 内幕
- 104 第一O一章 微妙
- 105 第一O二章“至高”景晨
- 106 第一O三章 圈子(第一更)
- 107 第一O四章 决定
- 108 第一O五章 动态(第三更!求支持!)
- 109 第一O六章 会议
- 110 第一O七章 老夫老妻
- 111 第一O八章 回响
- 112 第一O九章 开场
- 113 第一一O章 首秀
- 114 第一一一章 倾国倾城 是我大名
- 115 第一一二章 电话
- 117 第一一三章 救场
- 118 第一一四章 梁松
- 119 第一一五章 确定
- 120 第一一六章 画风不对
- 121 第一一七章 愣头青
- 122 第一一八章 老前辈
- 123 第一一九章 电话
- 124 第一二O章 节目开始
- 125 第一二一章 抽签
- 126 第一二二章 沐兰
- 127 第一二三章 白衬衫牛仔裤
- 128 曾经太监了一次的书
- 129 明天回复更新
- 130 第一二四章 竞演结束
- 131 第一二五章 尿性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八章 洪水决堤
第二十八章 洪水决堤
刚上台的李石是有些紧张的,尽管他并非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上辈子他就是一个校园歌手,像现在这样在校园礼堂表演自然不会陌生。
但他还是会紧张,李石记得上辈子有一位流行天王说过,“哪怕我已经入行二十多年了,但每一次上台前还是会紧张。”
这种紧张,其实是对音乐发自内心的尊重,发自内心的尊重自己的每一次演出,每一个听众。是歌手永远想要把自己的最佳状态呈现出来的初心。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演出吗?比预计的要早多了,其实还有些没有准备好呢。李石心里默默的想着。
终于,林唯西等人退场了,李石看到林唯西望向自己的眼神,灯光打到了自己的身上。
触碰到琴弦的那一瞬间,李石好像被注入了一股神秘的力量,纷杂的思绪统统消散,面带微笑抬起头,看了一眼观众席,缓缓张嘴。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昨天你写的日记。
明天你是否还惦记,
曾经最爱哭的你。
从林唯西补妆的时候开始,一直到李石已经掀开幕布,在舞台的凳子上坐好,他都一直在思考到底要唱哪首歌。
最后还是选择了这首高晓松的《同桌的你》。
当他在脑海里开始搜索“校园歌曲”的时候,第一个浮现在他眼前的,就是这首《同桌的你》。
或许,在他原来的那个世界,十个人中有五个都会是这个答案吧。
李石倒是想唱这个世界的歌曲,可惜他会的太少了,就算是会唱的,也记不住对歌曲的吉他谱。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
猜不出问题的你。
我也是偶然翻相片,
才想起同桌的你。
不像有些苦情歌手,李石唱歌的时候脸上表情习惯平静温和,声线也很平稳,此刻配合着手里的吉他,像是在平静的述说着一段故事。
听到李石唱头两句的时候,观众其实是有些迷茫的。毕竟大家还处在刚刚林唯西等人营造的氛围中,回忆着自己的大学生活,所以当发现李石拿着吉他准备唱歌的时候,也都下意识的以为他会用歌声把这种气氛延续。
实际上,这也就是林唯西的设想,不管是她最初选定的那首歌,还是后来卢瑶选择的《六月花开》,都是歌颂校园生活的代表作。
可是观众听到李石唱的前两句,不禁有些疑惑。这是什么?爱哭的你?是在说爱情吗?明天,昨天,曾经,是要讲哲学吗?
说话的校园生活呢?怎么画风突变了?我这情绪刚刚酝酿到一半,怎么就突然转变风格了?这让我如何是好?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大家都或多或少的有些疑惑不解,尤其是在林唯西等人前面的朗诵接近完美的营造了气氛的情况下,这位为何突然就跑偏了?那与其这么生硬的转折,还不如不要这首歌,朗诵完了就直接结束或许还好点!
这种短暂疑惑和不解,当他们听到下一句歌词的时候,又立刻的烟消云散了。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
猜不出问题的你。
我也是偶然翻相片,
才想起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原来还是讲校园,只不过褪去了刚刚华丽的篇章,舍弃了校园生活的其他元素,独留了这么一个——同桌。把刚刚诗歌里具体的全面的描写抽象了,把对校园的所有感情,都寄托在一个同桌身上!
怕是每一个人的学生生涯中都不会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吧!有的人心里已经开始赞叹了。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谁看了你的日记?
谁把你的长发盘起?
谁给你做的嫁衣?
伴着吉他,李石的声音略微有所提高,把这四个问题问进了所有人的心里。
当年的你,现在身处何方?在干些什么?过得好吗?
《同桌的你》这首歌很简单,简单到一共四句话加上四个简短的问题,上半段就这么结束了。李石低下头继续弹奏着吉他,在场其他人的思绪却不禁开始飞扬。
没有人记得住自己的学生生涯里一共产生了多少同桌,但那么多的同桌里,总有一两个人,会跟你产生情感上的纠葛。
友情?爱情?还是都有吧?当初现在或许都已经不知道了,但总归的,那个人就是跟其他人不一样!要是有人问你为什么,你会理所当然的说:“他(她)是我同桌啊!”
因为其他人的身份,都只是同学,只有这个人,叫同桌。
你从前总是很小心,
问我借半块橡皮。
你也曾无意中说起,
喜欢和我在一起。
李石的声音又响起,打断了观众的思绪,却又再次激起了他们的回忆。与前一段开头不同的是,这一次开始说具体的细节了。
一块小小的橡皮,刻画出了一个情窦初开却又小心翼翼的女孩,一块橡皮,也让观众们回忆起了自己曾经的那些细节。
或许不是橡皮,铅笔?直尺?情书?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可以,再稀奇再独特也无所谓,却一定是每个人自己脑海中最珍贵的独家记忆。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
日子总过得太慢。
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
转眼就各奔东西~
歌词只有短短的两句,却让每个人脑海中的记忆飞速转动,从教室里的你侬我侬变成毕业时的依依不舍,各自为了工作,为了将来奔走。
无奈,痛苦,谁叫在那个最没有能力的年纪,却碰见了最想照顾一生的人。
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
谁安慰爱哭的你?
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
谁把它丢在风里?
又到了高.潮,“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跟上第一段一模一样的句子,很容易让人把在整首歌里的感情波动连接起来。而这一连串的疑问或者呐喊,总算是让人有机会把压抑许久的情绪宣泄出来!
现在的你,过的什么样的生活?
我当年躲在被窝里给你写的信,还夹在你最喜欢的那本诗集里吗?
你放满宝贝的那个铁盒,是否已经全是针线?甚至直接消失在生活的某个角落?
终于,现场有了第一个人流泪,哭出声来。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像是瘟疫蔓延,洪水决堤。
但他还是会紧张,李石记得上辈子有一位流行天王说过,“哪怕我已经入行二十多年了,但每一次上台前还是会紧张。”
这种紧张,其实是对音乐发自内心的尊重,发自内心的尊重自己的每一次演出,每一个听众。是歌手永远想要把自己的最佳状态呈现出来的初心。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演出吗?比预计的要早多了,其实还有些没有准备好呢。李石心里默默的想着。
终于,林唯西等人退场了,李石看到林唯西望向自己的眼神,灯光打到了自己的身上。
触碰到琴弦的那一瞬间,李石好像被注入了一股神秘的力量,纷杂的思绪统统消散,面带微笑抬起头,看了一眼观众席,缓缓张嘴。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昨天你写的日记。
明天你是否还惦记,
曾经最爱哭的你。
从林唯西补妆的时候开始,一直到李石已经掀开幕布,在舞台的凳子上坐好,他都一直在思考到底要唱哪首歌。
最后还是选择了这首高晓松的《同桌的你》。
当他在脑海里开始搜索“校园歌曲”的时候,第一个浮现在他眼前的,就是这首《同桌的你》。
或许,在他原来的那个世界,十个人中有五个都会是这个答案吧。
李石倒是想唱这个世界的歌曲,可惜他会的太少了,就算是会唱的,也记不住对歌曲的吉他谱。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
猜不出问题的你。
我也是偶然翻相片,
才想起同桌的你。
不像有些苦情歌手,李石唱歌的时候脸上表情习惯平静温和,声线也很平稳,此刻配合着手里的吉他,像是在平静的述说着一段故事。
听到李石唱头两句的时候,观众其实是有些迷茫的。毕竟大家还处在刚刚林唯西等人营造的氛围中,回忆着自己的大学生活,所以当发现李石拿着吉他准备唱歌的时候,也都下意识的以为他会用歌声把这种气氛延续。
实际上,这也就是林唯西的设想,不管是她最初选定的那首歌,还是后来卢瑶选择的《六月花开》,都是歌颂校园生活的代表作。
可是观众听到李石唱的前两句,不禁有些疑惑。这是什么?爱哭的你?是在说爱情吗?明天,昨天,曾经,是要讲哲学吗?
说话的校园生活呢?怎么画风突变了?我这情绪刚刚酝酿到一半,怎么就突然转变风格了?这让我如何是好?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大家都或多或少的有些疑惑不解,尤其是在林唯西等人前面的朗诵接近完美的营造了气氛的情况下,这位为何突然就跑偏了?那与其这么生硬的转折,还不如不要这首歌,朗诵完了就直接结束或许还好点!
这种短暂疑惑和不解,当他们听到下一句歌词的时候,又立刻的烟消云散了。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
猜不出问题的你。
我也是偶然翻相片,
才想起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原来还是讲校园,只不过褪去了刚刚华丽的篇章,舍弃了校园生活的其他元素,独留了这么一个——同桌。把刚刚诗歌里具体的全面的描写抽象了,把对校园的所有感情,都寄托在一个同桌身上!
怕是每一个人的学生生涯中都不会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吧!有的人心里已经开始赞叹了。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谁看了你的日记?
谁把你的长发盘起?
谁给你做的嫁衣?
伴着吉他,李石的声音略微有所提高,把这四个问题问进了所有人的心里。
当年的你,现在身处何方?在干些什么?过得好吗?
《同桌的你》这首歌很简单,简单到一共四句话加上四个简短的问题,上半段就这么结束了。李石低下头继续弹奏着吉他,在场其他人的思绪却不禁开始飞扬。
没有人记得住自己的学生生涯里一共产生了多少同桌,但那么多的同桌里,总有一两个人,会跟你产生情感上的纠葛。
友情?爱情?还是都有吧?当初现在或许都已经不知道了,但总归的,那个人就是跟其他人不一样!要是有人问你为什么,你会理所当然的说:“他(她)是我同桌啊!”
因为其他人的身份,都只是同学,只有这个人,叫同桌。
你从前总是很小心,
问我借半块橡皮。
你也曾无意中说起,
喜欢和我在一起。
李石的声音又响起,打断了观众的思绪,却又再次激起了他们的回忆。与前一段开头不同的是,这一次开始说具体的细节了。
一块小小的橡皮,刻画出了一个情窦初开却又小心翼翼的女孩,一块橡皮,也让观众们回忆起了自己曾经的那些细节。
或许不是橡皮,铅笔?直尺?情书?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可以,再稀奇再独特也无所谓,却一定是每个人自己脑海中最珍贵的独家记忆。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
日子总过得太慢。
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
转眼就各奔东西~
歌词只有短短的两句,却让每个人脑海中的记忆飞速转动,从教室里的你侬我侬变成毕业时的依依不舍,各自为了工作,为了将来奔走。
无奈,痛苦,谁叫在那个最没有能力的年纪,却碰见了最想照顾一生的人。
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
谁安慰爱哭的你?
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
谁把它丢在风里?
又到了高.潮,“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跟上第一段一模一样的句子,很容易让人把在整首歌里的感情波动连接起来。而这一连串的疑问或者呐喊,总算是让人有机会把压抑许久的情绪宣泄出来!
现在的你,过的什么样的生活?
我当年躲在被窝里给你写的信,还夹在你最喜欢的那本诗集里吗?
你放满宝贝的那个铁盒,是否已经全是针线?甚至直接消失在生活的某个角落?
终于,现场有了第一个人流泪,哭出声来。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像是瘟疫蔓延,洪水决堤。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