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14 三百一十四章 安庆血战2
- 315 三百一十五章 安庆血战3
- 316 三百一十六章 安庆血战4
- 317 三百一十七章 安庆血战5
- 318 第三百一十八章 全歼第六师团 上
- 319 三百一十九章 全歼第六师团 下
- 320 三百二十章 安庆大捷上
- 321 三百二十一章 安庆大捷中
- 322 三百二十二章 安庆大捷 下
- 323 三百二十三章 举国震惊
- 324 三百二十四章 世界舆论
- 325 三百二十五章 伟人气度
- 326 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作战计划
- 327 三百二十七章 争执不下
- 328 三百二十八章 马家少帅
- 329 三百二十九章 未来的军阀
- 330 三百三十章 龙云长子
- 331 三百三十一章 说服冯玉祥
- 332 三百三十二章 唇枪舌剑
- 333 三百三十三章 大军云集
- 334 三百三十四章 青帮大亨
- 335 三百三十五章 大战序幕
- 336 三百三十六章 黑池亲王
- 337 三百三十七章 打的就是亲王!
- 338 三百三十八章 战车追杀
- 339 三百三十九章 特战大队
- 340 三百四十章 斩首行动
- 341 三百四十一章 风卷残云
- 342 三百四十二章 日军末日
- 343 三百四十三章 独山大捷
- 344 三百四十四章 奇袭安庆
- 345 三百四十五章 勇者无敌
- 346 三百四十六章 炸沉出云
- 347 三百四十七章 武汉光复
- 348 三百四十八章 围攻长沙
- 349 三百四十九章 重庆禁赌
- 350 三百五十章 战俘的妙用
- 351 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战之后
- 352 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胆的蒋夫人
- 353 三百五十三章 访美之行
- 354 三百五十四章 国会演讲
- 355 三百五十五章 秘会罗斯福
- 356 三百五十六章 世界未来
- 357 三百五十七章 美援!美援!
- 358 三百五十八章 司徒美堂
- 359 三百五十九章 拒见丘吉尔
- 360 三百六十章 一百二十个美械师
- 361 三百六十一章 扩编
- 362 三百六十二章 重庆假期
- 363 三百六十三章 蠢蠢欲动
- 364 三百六十四章 调兵遣将
- 365 三百六十五章 大战序幕
- 366 三百六十六章 战区长官
- 367 三百六十七章 伪军反水
- 368 三百六十八章 雨花台下
- 369 三百六十九章 血战第4联队
- 370 三百七十章 最后的疯狂1
- 371 三百七十一章 心理战
- 372 第372章 三百七十二 光复南京
- 373 三百七十三章 南京危城!
- 374 三百七十四章 暴动 上
- 375 三百七十五章 暴动 下
- 376 三百七十六章 日酋的苦恼
- 377 三百七十七章 阴谋?圈套?
- 378 三百七十八章 宝山风云
- 379 三百七十九章 战前侦察
- 380 三百八十章 德川丧钟
- 381 三百八十一章 二十五师团
- 382 三百八十二章 宝山激战
- 383 三百八十三章 诈取浪速号
- 384 三百八十四章 水战
- 385 三百八十五章 战况空前
- 386 三百八十六章 拔刀
- 387 三百八十八章 夺下航母
- 388 三百八十九章 胡链发威
- 389 三百九十章 烟俊六的决定
- 390 三百九十一章 八万廉价劳工
- 391 三百九十二章 兵出太平洋
- 392 三百九十三章 大战序曲
- 393 三百九十四章 初见麦克阿瑟
- 394 三百九十五章 实力对比
- 395 三百九十六章 火鸡猎杀战
- 396 三百九十七章 浸血的海滩
- 397 三百九十八章 塞班烽火
- 398 三百九十九章 战前准备
- 399 四百章 决战塞班岛 1
- 400 四百零一章 决战塞班2
- 401 四百零二章 国内风云
- 402 四百零三章 目标关岛!
- 403 四百零四章 火烧的列岛
- 404 四百零五章 归途
- 405 四百零六章 机械化装甲军
- 406 四百零七章 悲催的小鬼子
- 407 四百零八章 冈村的烦恼
- 408 四百零九章 华北大势
- 409 四百一十章 东陵大盗
- 410 四百一十一章 进展神速
- 411 四百一十二章 石门情报战
- 412 四百一十三章 攻占石门
- 413 四百一十四章 前进!前进!
- 414 四百一十五章 寻人启示
- 415 四百一十六章 惊变1
- 416 四百一十七章 惊变2
- 417 四百一十八章 东北逸事
- 418 四百一十八章 东北逸事2
- 419 四百二十章 东北逸事3
- 420 四百二十一章 内蒙风云
- 421 第四百二十二章 梁思成与林徽因
- 422 四百二十三章 空降山海关
- 423 四百二十四章 出关首战
- 424 四百二十五章 雪豹计划
- 425 四百二十六章 锦州大战
- 426 四百二十七章 旅顺前哨战
- 427 四百二十八章 重炮旅团
- 428 四百二十九章 敢死队
- 429 四百三十章 血壮山河
- 430 四百三十一章 赤色要塞
- 431 四百三十二章 幕后交易
- 432 四百三十三章 恢复经济
- 433 四百三十四章 神风特攻队
- 434 四百三十五章 枕戈待旦
- 435 四百三十六章 张学良与杨虎城
- 436 四百三十九章 导弹专家
- 437 四百三十八章 最后的抉择
- 438 四百三十九章 大战西伯利亚
- 439 四百四十章 盛世强国(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三百二十四章 世界舆论
三百二十四章 世界舆论
三百二十四章 世界舆论
与此同时,一直关注着安徽战役的国内外媒体这回也是大展手脚,各种新闻、评论、访谈加上一些花絮,连续几天报纸都是脱销。
国内报纸大多是欣喜欲狂,但是一些驻中国的外媒记者笔下就不那么客气了,这些外国记者一方面对取得的重大战果表示祝贺,另一方面笔下禁不住开始讥讽蒋委员长领导下的政府军。
《泰晤士报》一篇文章很能代表这样的观点,文章说道:“从1931年9月18的九一八事变起,中国的领导人总是以实力不足而试图绕过战争寻求他们认为可以接受的和平,他们幻想着国联调停,幻想着忍辱求全,然而,日本人的野心是无止境的,所以,他们在吞食着自酿的苦酒。国土一点点被蚕食,直到1937年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1937年中日是战争全面爆发后,世界上,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看好中国,这其中包括美利坚,法兰西,德意志等大国,中国是一个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国家,虽然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很高,但那都是小农经济为支持的,根本无法和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对抗,这就像是拳赛中,一保重量级拳手与轻量级选手进行对抗,轻量级的选手,是很难打得过重量级选手的。
更重要的是,这个表面上一统的政府,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军阀割据的国家而已,虽然它表面上拥有二百个师这样庞大的武装力量,但其动员能力,部队的武器装备,机动能力,火力输出,士兵的训练与日本相差的太多,这都与中国常年的内战不过关系。
而且,中国的指挥官,观念陈腐落后,就算是他们最著名引以为豪的黄埔军校,使用的,也不过是旧式教材而已,中国人对现代化战争固步自封,一无所知。
而且,这些各种名目繁多的军校毕业的高级军官要么卷进内战漩涡,要么热衷于争权夺利,没有人会想到为他们肩上匹配的军衔再去学习。这也造成了他们指挥能力的落后。
正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在战争的开始阶段,中国人陷入了被动挨打之中,一个联军的日军,甚至可以溃一个军的中国军队。
中国的领导人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与他的军官们,在战争初期,用他们愚蠢的指挥,几乎葬送了中国所有的精锐部队,在上海,在南京,中国人损失重大。这也让他们在战争开始后仅仅半年,就丢失了首都。
但让我们震惊的是,这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这个被所有西方国家都看作是没有前途的民族,这个只是热衷于内耗的民族竟然在战争中爆发出惊人的潜力,在西安的一场惊变之后,两个互为仇敌般的政党在短时间内捐弃前嫌和好如初,在华北,华东,华南,整个中国大地,到处都在抵抗,甚至连日军的后方都到处是枪声。
直到这时,我们才知道,原来的想法是错误的,对于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我们的认识还很肤浅,它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它有着广袤的大地与极大的战略纵深,它有着无数的人民与强大的潜力。
而此时的欧洲,包括法国、波兰这样的陆军强国短短数月就战败投降,而不被我们看好的这个远在世界东方的国度到现在还在抵抗,而作为强者的日本,却并不能一举解决战争,从而陷入了战争的泥沼中。
不过,这个民族虽然在抵抗,但他们的情况并不妙,他们孤立无援,各国都袖手旁观,他们的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需要海外的华人华侨进行输血,他们的抵抗也已经到了最后极限。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日军有目地的进攻,中国国内工农业重心地区几乎全部沦陷,日军占据了几乎整个沿海地区,对这个国家进行了长期的封锁,这给这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军队减员严重,武器损失后得不到有效的补充,百姓厌战,无法招收兵员,为了保持兵力上的优势与日军作战,中国政府不得不通过抓壮丁(绑架)的方式来等强行征召士兵。
此时,不论是我们还是他们,都看不到任何胜利的曙光。
不过,事情却因为一个小小的意外而改变了,一支从南京溃退出来的中国小股部队来到了安徽滁洲,在南京突围战中,他们甚至以不到百人的兵力消灭了日军一个完整的骑兵联队,创造了一个奇迹。
然而这奇迹只不过是一个开始,从他们到达滁洲一切始,这支渺小的部队,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与日军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斗争。
就是这支部队,和日军交战多次,在战争中越打越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到现在保持着对日作战的多项纪录:所有战役均保持全胜,中国军队中歼敌总数最多,使用武器最为庞杂等都令世界上所有的政治家和军人们瞠目结舌。
然而,正是这支军队,他们掌握着世界军事强国都没能掌握的特种部队作战技能和与之相辅相成的先进作战理论,并数次大规模成功运用。
他们深入敌方腹地炸毁机场,屠杀对方伤病员,而第二次高调出征后,潜入上海最终袭击了日军司令部。
这支部队拥有最科学和严格的训练手段,其军事主官像一个能未卜先知的先知,总能够准确预测世界战争的进程。
后来,这支军队的一部分又到了缅甸,在缅甸,他们成为了中国远征军的一部分,他们血战同古,为中国远征军断后,在中国远征军其它部队都损失惨重的时候,他们又全员完整的来到了印度,并最终成为了中国驻印军的一支。
这支军队,在经过美国培训与武装之后,后来又从胡康河谷杀回了缅甸,几乎全歼了日军第十八师团与五十六师团,让日军闻风丧胆,在装备了先进武器之后,他们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当世界震惊于德国古德里安先进的坦克突击理论的时候,又是这支部队,用联合王国赠与的坦克的一点点可怜的美国坦克证实了他们也能够最科学地使用坦克,在缅甸战场,在中国战场,这支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常常力挫人数远超于自己的日军。
这是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这也是一支能治理地方的军队,在他们所建立的滁洲根据地内,百姓们吃饱穿暖,生活水平很高,大多数百姓一星期甚至可以吃到两次肉食,他们虽隶属于国民革命军,但又不同于国民革命军,也不同于新四军与八路军,这支部队会成为中国的救星吗?他的指挥官未来会带领着他的军队走向哪个方向呢……
重庆,蒋委员长府邸,当蒋夫人将这篇英国人的报道读给蒋委员长听时,蒋委员长先是气愤异常,这样的报道,完全抹杀了他身为中国领袖的功绩,这要是让盟国的上层人士知道了,该怎么看待自己呢?
而且,文章中大大抬高了李学坤的地位,简直架于他蒋委员长之上,难道,这全中国,只有一个李学坤能打吗?
与此同时,一直关注着安徽战役的国内外媒体这回也是大展手脚,各种新闻、评论、访谈加上一些花絮,连续几天报纸都是脱销。
国内报纸大多是欣喜欲狂,但是一些驻中国的外媒记者笔下就不那么客气了,这些外国记者一方面对取得的重大战果表示祝贺,另一方面笔下禁不住开始讥讽蒋委员长领导下的政府军。
《泰晤士报》一篇文章很能代表这样的观点,文章说道:“从1931年9月18的九一八事变起,中国的领导人总是以实力不足而试图绕过战争寻求他们认为可以接受的和平,他们幻想着国联调停,幻想着忍辱求全,然而,日本人的野心是无止境的,所以,他们在吞食着自酿的苦酒。国土一点点被蚕食,直到1937年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1937年中日是战争全面爆发后,世界上,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看好中国,这其中包括美利坚,法兰西,德意志等大国,中国是一个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国家,虽然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很高,但那都是小农经济为支持的,根本无法和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对抗,这就像是拳赛中,一保重量级拳手与轻量级选手进行对抗,轻量级的选手,是很难打得过重量级选手的。
更重要的是,这个表面上一统的政府,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军阀割据的国家而已,虽然它表面上拥有二百个师这样庞大的武装力量,但其动员能力,部队的武器装备,机动能力,火力输出,士兵的训练与日本相差的太多,这都与中国常年的内战不过关系。
而且,中国的指挥官,观念陈腐落后,就算是他们最著名引以为豪的黄埔军校,使用的,也不过是旧式教材而已,中国人对现代化战争固步自封,一无所知。
而且,这些各种名目繁多的军校毕业的高级军官要么卷进内战漩涡,要么热衷于争权夺利,没有人会想到为他们肩上匹配的军衔再去学习。这也造成了他们指挥能力的落后。
正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在战争的开始阶段,中国人陷入了被动挨打之中,一个联军的日军,甚至可以溃一个军的中国军队。
中国的领导人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与他的军官们,在战争初期,用他们愚蠢的指挥,几乎葬送了中国所有的精锐部队,在上海,在南京,中国人损失重大。这也让他们在战争开始后仅仅半年,就丢失了首都。
但让我们震惊的是,这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这个被所有西方国家都看作是没有前途的民族,这个只是热衷于内耗的民族竟然在战争中爆发出惊人的潜力,在西安的一场惊变之后,两个互为仇敌般的政党在短时间内捐弃前嫌和好如初,在华北,华东,华南,整个中国大地,到处都在抵抗,甚至连日军的后方都到处是枪声。
直到这时,我们才知道,原来的想法是错误的,对于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我们的认识还很肤浅,它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它有着广袤的大地与极大的战略纵深,它有着无数的人民与强大的潜力。
而此时的欧洲,包括法国、波兰这样的陆军强国短短数月就战败投降,而不被我们看好的这个远在世界东方的国度到现在还在抵抗,而作为强者的日本,却并不能一举解决战争,从而陷入了战争的泥沼中。
不过,这个民族虽然在抵抗,但他们的情况并不妙,他们孤立无援,各国都袖手旁观,他们的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需要海外的华人华侨进行输血,他们的抵抗也已经到了最后极限。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日军有目地的进攻,中国国内工农业重心地区几乎全部沦陷,日军占据了几乎整个沿海地区,对这个国家进行了长期的封锁,这给这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军队减员严重,武器损失后得不到有效的补充,百姓厌战,无法招收兵员,为了保持兵力上的优势与日军作战,中国政府不得不通过抓壮丁(绑架)的方式来等强行征召士兵。
此时,不论是我们还是他们,都看不到任何胜利的曙光。
不过,事情却因为一个小小的意外而改变了,一支从南京溃退出来的中国小股部队来到了安徽滁洲,在南京突围战中,他们甚至以不到百人的兵力消灭了日军一个完整的骑兵联队,创造了一个奇迹。
然而这奇迹只不过是一个开始,从他们到达滁洲一切始,这支渺小的部队,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与日军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斗争。
就是这支部队,和日军交战多次,在战争中越打越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到现在保持着对日作战的多项纪录:所有战役均保持全胜,中国军队中歼敌总数最多,使用武器最为庞杂等都令世界上所有的政治家和军人们瞠目结舌。
然而,正是这支军队,他们掌握着世界军事强国都没能掌握的特种部队作战技能和与之相辅相成的先进作战理论,并数次大规模成功运用。
他们深入敌方腹地炸毁机场,屠杀对方伤病员,而第二次高调出征后,潜入上海最终袭击了日军司令部。
这支部队拥有最科学和严格的训练手段,其军事主官像一个能未卜先知的先知,总能够准确预测世界战争的进程。
后来,这支军队的一部分又到了缅甸,在缅甸,他们成为了中国远征军的一部分,他们血战同古,为中国远征军断后,在中国远征军其它部队都损失惨重的时候,他们又全员完整的来到了印度,并最终成为了中国驻印军的一支。
这支军队,在经过美国培训与武装之后,后来又从胡康河谷杀回了缅甸,几乎全歼了日军第十八师团与五十六师团,让日军闻风丧胆,在装备了先进武器之后,他们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当世界震惊于德国古德里安先进的坦克突击理论的时候,又是这支部队,用联合王国赠与的坦克的一点点可怜的美国坦克证实了他们也能够最科学地使用坦克,在缅甸战场,在中国战场,这支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常常力挫人数远超于自己的日军。
这是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这也是一支能治理地方的军队,在他们所建立的滁洲根据地内,百姓们吃饱穿暖,生活水平很高,大多数百姓一星期甚至可以吃到两次肉食,他们虽隶属于国民革命军,但又不同于国民革命军,也不同于新四军与八路军,这支部队会成为中国的救星吗?他的指挥官未来会带领着他的军队走向哪个方向呢……
重庆,蒋委员长府邸,当蒋夫人将这篇英国人的报道读给蒋委员长听时,蒋委员长先是气愤异常,这样的报道,完全抹杀了他身为中国领袖的功绩,这要是让盟国的上层人士知道了,该怎么看待自己呢?
而且,文章中大大抬高了李学坤的地位,简直架于他蒋委员长之上,难道,这全中国,只有一个李学坤能打吗?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