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75 第275章
- 276 第276章
- 277 第277章
- 278 第278章
- 279 第279章
- 280 第280章
- 281 第281章
- 282 第282章
- 283 第283章
- 284 第284章
- 285 第285章
- 286 第286章
- 287 第287章
- 288 第288章
- 289 第289章
- 290 第290章
- 291 第291章 Sunflower889盟主加更
- 292 第292章
- 293 第293章
- 294 第294章
- 295 第295章
- 296 第296章
- 297 第297章
- 298 第298章
- 299 第299章
- 300 第300章
- 301 第301章
- 302 第302章
- 303 第303章
- 304 第304章
- 305 第305章
- 306 第306章
- 307 第307章
- 308 第308章
- 309 第309章 (和氏璧加更)
- 310 第310章
- 311 第311章
- 312 第312章
- 313 第313章
- 314 第314章
- 315 第315章
- 316 第316章
- 317 第317章
- 318 第318章
- 319 第319章
- 320 第320章
- 321 第321章
- 322 第322章
- 323 第323章
- 324 第324章
- 325 第325章
- 326 第326章
- 327 第327章
- 328 第328章
- 329 第329章
- 330 第330章
- 331 第331章
- 332 第332章
- 333 第333章
- 334 第334章
- 335 第335章
- 336 第336章
- 337 第337章
- 338 第338章
- 339 第339章
- 340 第340章
- 341 第341章
- 342 第342章
- 343 第343章
- 344 第344章
- 345 第345章
- 346 第346章
- 347 第347章
- 348 第348章
- 349 第349章
- 350 第350章
- 351 第351章
- 352 第352章
- 353 第353章
- 354 第354章
- 355 第355章
- 356 第356章
- 357 第357章
- 358 第358章
- 359 第359章
- 360 第360章
- 361 第361章
- 362 第362章
- 363 第363章
- 364 第364章
- 365 第365章
- 366 第366章
- 367 第367章
- 368 第368章
- 369 第369章
- 370 第370章
- 371 第371章
- 372 第372章
- 373 第373章
- 374 第374章
- 375 第375章
- 376 第376章
- 377 第377章
- 378 第378章
- 379 第379章
- 380 第380章
- 381 第381章
- 382 第382章
- 383 第383章
- 384 第384章
- 385 第385章
- 386 第386章
- 387 第387章
- 388 第388章
- 389 第389章
- 390 第390章
- 391 第391章
- 392 第392章
- 393 第393章
- 394 第394章
- 395 第395章
- 396 第396章
- 397 第397章
- 398 第398章
- 399 第399章
- 400 第400章
- 401 第401章
- 402 第402章
- 403 第403章
- 404 第404章
- 405 第405章
- 406 第406章
- 407 第407章
- 408 第408章
- 409 第409章
- 410 第410章
- 411 第411章
- 412 第412章
- 413 第413章
- 414 第414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85章
第285章
未来姑爷父母伤心欲绝之下迁怒钱家,认定是钱氏不肯冲喜才害死了自己的儿子,从此对钱家进行了疯狂的纠缠与报复,将钱氏的名声败坏得极其不堪。每每有人前脚上钱家说亲,后脚便有原夫家的父母上门哭闹谩骂,弄到最后,再也无人愿意往钱家说亲。毕竟天底下女人多得是,钱氏又不是什么惊为天人的国色天香,钱家也不是富可敌国,没的个娶媳妇娶回来一堆麻烦。
钱家人恼怒之极却也对这种不顾一切的无赖行为无计可施。钱氏已经做好了终生不嫁的准备,不料后来又嫁给了方老爷。
方老爷娶她只是为了照顾年幼的儿女,像钱氏这样的人家正好合适,更容易拿捏掌握,且方老爷又不是本地人,等钱氏那前夫家上门来闹时,方老爷早已带着她离开了那里。
方老爷娶钱氏之前提了一个条件,就是钱氏必须喝下绝子汤。钱氏毫不犹豫的就喝下去了。对她来说,只要能够摆脱当时那种状况,区区绝子汤算的了什么!反正她是方老爷明媒正娶的继室夫人,她将来即便没有亲生儿女,方家的儿女也必须赡养她终身,否则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下来,谁能够担得起?
嫁到方家之后,钱氏渐渐探听到了方老爷与原配夫人的伉俪情深,又见方泽不是个省油的灯,越发把那一点子跃跃欲试的心思掐死在了摇篮里。一心一意的操持家务,照顾方泽兄妹、伺候丈夫。
在方家四口人中,实际上她的地位是最低的,方家兄妹的主她根本不敢做,也从不敢以母亲的身份自居。好在方老爷还是颇为维护她当家主母的地位,原先有那看碟下菜的下人婆子故意使绊子刁难拿她不当一回事,都被狠狠的责罚了。从此也在无人敢挑衅她的地位。
因此,当婆子示意她和方老爷一起上座的时候,钱氏有些犹豫,她生怕方泽兄妹会不高兴。在这兄妹俩心中,她们的娘只有逝去的方夫人一个,钱氏的心里一直很明白。
不料方晴却上前挽住了钱氏的手,亲自扶着钱氏上座,柔声笑道:“母亲,这些年多谢母亲照料抚养,还请母亲受了女儿这一拜!”
除了甄克礼一屋子人都愣住了。尤其钱氏,有些手足无措。睁大着眼微张着嘴结结巴巴道:“大、大姑娘!”
方晴微笑着向她点了点头示意她安心。出嫁之前不觉得钱氏哪里好,她心底始终横亘着一根刺,觉得钱氏霸占了母亲的位置,无论钱氏做什么。她都觉不出半点的好,时常还要挑她的毛病。出嫁之后,做了别人家的媳妇,跟这个家似乎脱离了一层关系,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平心来看。她也不得不承认,作为继母,钱氏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说别的。就说她对自己这么多年的抚养,也当得起这一拜。
其实,她也挺不容易的!
“既是晴儿的心意,你安心受了便是!”方老爷亦转头淡淡说道。钱氏微微一笑,心头这才安定下来,端着身子好好的坐着。
方晴随后与甄克礼一起跪了下去,俯首叩拜、敬茶。方老爷和钱氏给新夫妇递了见面礼,笑着扶起了她们。
钱氏心中欢喜异常,忙笑道:“大姑娘,夫人的祠堂那边我已经叫人打扫干净备好了香烛,你看——”
方晴望了甄克礼一眼,点点头道:“我们自是该去娘亲灵前上一炷香的,多谢母亲!”
“大姑娘太客气了!”钱氏绞着帕子笑了笑,又道:“我去厨房看看饭菜准备的如何了!”说着退了下去,让他们父女兄妹自说话。
“妹妹,我陪你们去!”方泽说着站在一旁,表示要领路。
方老爷心中闪过一缕没落怅然,面上却温言笑道:“去吧,去给你们娘好好磕个头、上柱香,让她也瞧瞧她的女儿出嫁的模样。等会儿克礼到我书房去一下。”
甄克礼答应了,便陪着妻子,与大舅子一起去祠堂为岳母上香。
一时上香毕,甄克礼去了书房见方老爷,方晴、方泽兄妹便在屋子里说话。
方晴略略劝了几句哥哥早日成亲的话,方泽却是毫不松口,坚持自己当初的誓言,方晴心里有些不好受,知道自己的哥哥是个倔强的性子,也只好由着他去了。
夫妻两人在娘家用了午饭,方老爷不巧有事还要去衙门里,甄克礼和方晴便也顺便告辞回家。方泽将妹妹、妹夫从出了大门口,看着他们的马车去了方才回转。
“克礼哥,我想去一个地方。”马车里,被丈夫拥在怀里的方晴突然抬头,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说道。
甄克礼从小就知道方晴会是自己的媳妇,从小对方晴便十分维护疼爱,后来分居两地天各一方,偶尔也会有书信来往。上京之后,久别重逢,当年的小丫头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眉目如画,而那当初略显青涩的小少年也长成了风度翩翩的佳公子,两人心底不约而同起了另一种属于年轻男女之间的情愫,相互心生爱慕。
成亲之后,肌肤相亲,鱼水和谐,两情相悦,初识了洞房滋味,愈发较之从前亲密了几分,无人处恨不得黏在一处半分儿也不肯分开。
甄克礼下颔在娇妻秀发上蹭了蹭,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含笑道:“好啊,今儿还早,你想去哪儿,咱们就去哪儿!”
方晴微微一笑,饱满红润的菱形小唇翘起一个柔和漂亮的弧度,露出一缝珍珠似的雪白牙齿,甄克礼心中一荡,忍不住低哼一声,低头噙住吻了一吻。
“别闹了!”方晴有些羞赧的偏了偏头,扬声向外吩咐道:“掉头,往南去,出了南城门一直往南,在十里外的杏林坡停下……是,大奶奶!”车夫等了一会,见甄克礼没有意见,便答应一声,勒住缰绳调转马头,往南城门方向驾驶而去。
甄克礼怔了一怔,奇道:“出城?出城去做什么?如今还正月里,杏林坡的杏花也还没盛开,晴儿这是要——”
方晴嗔了他一眼,眼神微黯,幽幽道:“等到了那里,你就知道了!”
甄克礼见她神色突然有些郁郁起来,忙将她拥紧了紧,关切道:“晴儿,你有心事?”
方晴抬起头,不知何时双眸中已是盈满了泪水,甄克礼吓了一跳,慌忙抬手替她擦拭,又是心疼又是怜惜,俯身在她脸颊上连连吻着,柔声道:“晴儿,别哭,别哭!你不想说,我不问便是了!与我在一起你还哭,岂不是我的错?等娘见了,又该训我了!”
方晴想起新婚次日为公公婆婆敬茶时婆婆拉着自己的手说的那一番话,不由得“扑哧”一笑,揉了揉眼睛,说道:“哪里怨你了?我又不曾说是你的错!”
“每一年的清明,我和哥哥都会去杏林坡,站在高高的山坡上,向南遥遥祭拜娘亲和弟弟在天之灵。克礼,我娘和我弟弟遭了那样的横来惨祸,至今连尸骨都找不着,更无法归葬祖坟,你可知我这做女儿的心里,可有多么难过!”
甄克礼闻言亦黯然,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当年那事,发生得太突然、太彻底,别说方家人无法接受,便是他和爹娘妹妹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也惊得半响回不过神来,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伯母牵挂着你和大哥,便是不归葬祖坟,也会在天上看着你和大哥,晴儿,别难过了!”甄克礼说着,想了想,又道:“大哥不是一直在追查凶手吗?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请他尽管开口便是!”
方晴闻言心中略宽,往甄克礼怀中靠了靠。当年这门亲事,还是娘亲做主为自己定下的,得夫如此,是她的福气。
马车很快到了杏林坡,甄克礼和方晴从车中下来,后边车中的蕊儿、小聂等忙跟上来,蕊儿手中拿着一件海棠红金绣的出风毛斗篷,笑道:“大奶奶,快披上!”
“我来!”甄克礼接过披风一抖,披在方晴身上,小心翼翼的替她系上了,随后握着她的手,向蕊儿、小聂等道:“你们在这下头等着便是,我与大奶奶上去!”
两人一步步上了杏林坡,此时寒冬之末,望去但见枝枝桠桠横横斜斜,苍灰遒劲,不见绿叶,更无红花。
到了坡顶,方晴从打开随身携带的细香,点燃,面朝南跪了下去,将香插在地上,在淡淡的香烟味中,双手合十,双眸微阖,再次向南叩首跪拜。甄克礼见状,也在她身边跪下,与她一同叩拜。
“我每年都会和哥哥来这里,爹也不知道。”方晴由着甄克礼将她扶起,远眺前方,叹道:“在这里可以看得到很远很远,哥哥说,将来有机会,他会带我去宜州拜祭,可惜这些年一直没有机会。”
甄克礼紧了紧她身上被风猎猎吹起的斗篷,笑道:“这还不容易?等咱们到山西上任去了,得了闲我便陪你去。嗯,就是今明年,如何?”RQ
钱家人恼怒之极却也对这种不顾一切的无赖行为无计可施。钱氏已经做好了终生不嫁的准备,不料后来又嫁给了方老爷。
方老爷娶她只是为了照顾年幼的儿女,像钱氏这样的人家正好合适,更容易拿捏掌握,且方老爷又不是本地人,等钱氏那前夫家上门来闹时,方老爷早已带着她离开了那里。
方老爷娶钱氏之前提了一个条件,就是钱氏必须喝下绝子汤。钱氏毫不犹豫的就喝下去了。对她来说,只要能够摆脱当时那种状况,区区绝子汤算的了什么!反正她是方老爷明媒正娶的继室夫人,她将来即便没有亲生儿女,方家的儿女也必须赡养她终身,否则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下来,谁能够担得起?
嫁到方家之后,钱氏渐渐探听到了方老爷与原配夫人的伉俪情深,又见方泽不是个省油的灯,越发把那一点子跃跃欲试的心思掐死在了摇篮里。一心一意的操持家务,照顾方泽兄妹、伺候丈夫。
在方家四口人中,实际上她的地位是最低的,方家兄妹的主她根本不敢做,也从不敢以母亲的身份自居。好在方老爷还是颇为维护她当家主母的地位,原先有那看碟下菜的下人婆子故意使绊子刁难拿她不当一回事,都被狠狠的责罚了。从此也在无人敢挑衅她的地位。
因此,当婆子示意她和方老爷一起上座的时候,钱氏有些犹豫,她生怕方泽兄妹会不高兴。在这兄妹俩心中,她们的娘只有逝去的方夫人一个,钱氏的心里一直很明白。
不料方晴却上前挽住了钱氏的手,亲自扶着钱氏上座,柔声笑道:“母亲,这些年多谢母亲照料抚养,还请母亲受了女儿这一拜!”
除了甄克礼一屋子人都愣住了。尤其钱氏,有些手足无措。睁大着眼微张着嘴结结巴巴道:“大、大姑娘!”
方晴微笑着向她点了点头示意她安心。出嫁之前不觉得钱氏哪里好,她心底始终横亘着一根刺,觉得钱氏霸占了母亲的位置,无论钱氏做什么。她都觉不出半点的好,时常还要挑她的毛病。出嫁之后,做了别人家的媳妇,跟这个家似乎脱离了一层关系,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平心来看。她也不得不承认,作为继母,钱氏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说别的。就说她对自己这么多年的抚养,也当得起这一拜。
其实,她也挺不容易的!
“既是晴儿的心意,你安心受了便是!”方老爷亦转头淡淡说道。钱氏微微一笑,心头这才安定下来,端着身子好好的坐着。
方晴随后与甄克礼一起跪了下去,俯首叩拜、敬茶。方老爷和钱氏给新夫妇递了见面礼,笑着扶起了她们。
钱氏心中欢喜异常,忙笑道:“大姑娘,夫人的祠堂那边我已经叫人打扫干净备好了香烛,你看——”
方晴望了甄克礼一眼,点点头道:“我们自是该去娘亲灵前上一炷香的,多谢母亲!”
“大姑娘太客气了!”钱氏绞着帕子笑了笑,又道:“我去厨房看看饭菜准备的如何了!”说着退了下去,让他们父女兄妹自说话。
“妹妹,我陪你们去!”方泽说着站在一旁,表示要领路。
方老爷心中闪过一缕没落怅然,面上却温言笑道:“去吧,去给你们娘好好磕个头、上柱香,让她也瞧瞧她的女儿出嫁的模样。等会儿克礼到我书房去一下。”
甄克礼答应了,便陪着妻子,与大舅子一起去祠堂为岳母上香。
一时上香毕,甄克礼去了书房见方老爷,方晴、方泽兄妹便在屋子里说话。
方晴略略劝了几句哥哥早日成亲的话,方泽却是毫不松口,坚持自己当初的誓言,方晴心里有些不好受,知道自己的哥哥是个倔强的性子,也只好由着他去了。
夫妻两人在娘家用了午饭,方老爷不巧有事还要去衙门里,甄克礼和方晴便也顺便告辞回家。方泽将妹妹、妹夫从出了大门口,看着他们的马车去了方才回转。
“克礼哥,我想去一个地方。”马车里,被丈夫拥在怀里的方晴突然抬头,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说道。
甄克礼从小就知道方晴会是自己的媳妇,从小对方晴便十分维护疼爱,后来分居两地天各一方,偶尔也会有书信来往。上京之后,久别重逢,当年的小丫头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眉目如画,而那当初略显青涩的小少年也长成了风度翩翩的佳公子,两人心底不约而同起了另一种属于年轻男女之间的情愫,相互心生爱慕。
成亲之后,肌肤相亲,鱼水和谐,两情相悦,初识了洞房滋味,愈发较之从前亲密了几分,无人处恨不得黏在一处半分儿也不肯分开。
甄克礼下颔在娇妻秀发上蹭了蹭,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含笑道:“好啊,今儿还早,你想去哪儿,咱们就去哪儿!”
方晴微微一笑,饱满红润的菱形小唇翘起一个柔和漂亮的弧度,露出一缝珍珠似的雪白牙齿,甄克礼心中一荡,忍不住低哼一声,低头噙住吻了一吻。
“别闹了!”方晴有些羞赧的偏了偏头,扬声向外吩咐道:“掉头,往南去,出了南城门一直往南,在十里外的杏林坡停下……是,大奶奶!”车夫等了一会,见甄克礼没有意见,便答应一声,勒住缰绳调转马头,往南城门方向驾驶而去。
甄克礼怔了一怔,奇道:“出城?出城去做什么?如今还正月里,杏林坡的杏花也还没盛开,晴儿这是要——”
方晴嗔了他一眼,眼神微黯,幽幽道:“等到了那里,你就知道了!”
甄克礼见她神色突然有些郁郁起来,忙将她拥紧了紧,关切道:“晴儿,你有心事?”
方晴抬起头,不知何时双眸中已是盈满了泪水,甄克礼吓了一跳,慌忙抬手替她擦拭,又是心疼又是怜惜,俯身在她脸颊上连连吻着,柔声道:“晴儿,别哭,别哭!你不想说,我不问便是了!与我在一起你还哭,岂不是我的错?等娘见了,又该训我了!”
方晴想起新婚次日为公公婆婆敬茶时婆婆拉着自己的手说的那一番话,不由得“扑哧”一笑,揉了揉眼睛,说道:“哪里怨你了?我又不曾说是你的错!”
“每一年的清明,我和哥哥都会去杏林坡,站在高高的山坡上,向南遥遥祭拜娘亲和弟弟在天之灵。克礼,我娘和我弟弟遭了那样的横来惨祸,至今连尸骨都找不着,更无法归葬祖坟,你可知我这做女儿的心里,可有多么难过!”
甄克礼闻言亦黯然,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当年那事,发生得太突然、太彻底,别说方家人无法接受,便是他和爹娘妹妹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也惊得半响回不过神来,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伯母牵挂着你和大哥,便是不归葬祖坟,也会在天上看着你和大哥,晴儿,别难过了!”甄克礼说着,想了想,又道:“大哥不是一直在追查凶手吗?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请他尽管开口便是!”
方晴闻言心中略宽,往甄克礼怀中靠了靠。当年这门亲事,还是娘亲做主为自己定下的,得夫如此,是她的福气。
马车很快到了杏林坡,甄克礼和方晴从车中下来,后边车中的蕊儿、小聂等忙跟上来,蕊儿手中拿着一件海棠红金绣的出风毛斗篷,笑道:“大奶奶,快披上!”
“我来!”甄克礼接过披风一抖,披在方晴身上,小心翼翼的替她系上了,随后握着她的手,向蕊儿、小聂等道:“你们在这下头等着便是,我与大奶奶上去!”
两人一步步上了杏林坡,此时寒冬之末,望去但见枝枝桠桠横横斜斜,苍灰遒劲,不见绿叶,更无红花。
到了坡顶,方晴从打开随身携带的细香,点燃,面朝南跪了下去,将香插在地上,在淡淡的香烟味中,双手合十,双眸微阖,再次向南叩首跪拜。甄克礼见状,也在她身边跪下,与她一同叩拜。
“我每年都会和哥哥来这里,爹也不知道。”方晴由着甄克礼将她扶起,远眺前方,叹道:“在这里可以看得到很远很远,哥哥说,将来有机会,他会带我去宜州拜祭,可惜这些年一直没有机会。”
甄克礼紧了紧她身上被风猎猎吹起的斗篷,笑道:“这还不容易?等咱们到山西上任去了,得了闲我便陪你去。嗯,就是今明年,如何?”RQ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