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2 第三十二章 成就感
- 33 第三十三章 统一着装
- 34 第三十四章 高端私人订制
- 35 第三十五章 这都能得满分
- 36 第三十六章 闹翻
- 37 第三十七章 运动会
- 38 第三十八章 遇险
- 39 第三十九章 方案B
- 40 第四十章 磨个两毛的
- 41 第四十一章 美女与乞丐
- 42 第四十二章 证券教父
- 43 第四十三章 请家长
- 44 第四十四章 不愿走上老路
- 45 第四十五章 横子碰到呆子
- 46 第四十六章 才反应过来
- 47 第四十七章 流氓的潜质
- 48 第四十八章 法商队
- 49 第四十九章 试探
- 50 第五十章 社会毒瘤
- 51 第五十一章 忽悠
- 52 第五十二章 正戏
- 53 第五十三章 混血干掉纯种
- 54 第五十五章 紧绷
- 55 第五十六章 心态奔溃
- 56 第五十七章 决赛
- 57 第五十八章 冠军
- 58 第五十九章 就静静听你们吹牛
- 59 第六十章 与世界格格不入
- 60 第六十一章 入伙
- 61 第六十二章 请叫我陆百万
- 62 第六十三章 快快使用双截棍
- 63 第六十四章 谈话
- 64 第六十五章 第一家交易所【补昨天】
- 65 第六十六章 过年【补昨天】
- 66 第六十七章 利滚利滚利滚利
- 67 第六十八章 五富小组
- 68 第六十九章 万德证券
- 69 第七十章 是敌是友
- 70 第七十一章 老大出场
- 71 第七十二章 第一次会面
- 72 第七十三章 买房,请保镖?
- 73 第七十四章 请问这里有没有鸡
- 74 第七十五章 捉奸夫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十二章 证券教父
第四十二章 证券教父
女子身后站着一个棱角分明,穿着便装的男子,他手提公文包,急忙冲上来挡在陆东身前,正要开口说话,女子抬手止住了那人,道:“国库券装好了吗?”
“装好了,总共三十万。”
“走。”女子在离开时,冲陆东笑了笑。
陆东愣在原地,听了女子的对话,心道:“她一定是同行。”
同样都是倒卖国库券,陆东的胆小慎微,在这个女子大气的举动面前,显得是那么龌龊。
出了银行,门口竟然停着一辆进口的丰田皇冠车。在西元1990年,这辆车要80万元。
待女子上了车,丰田皇冠便消失在街头。
“八十万……”真是人比人气死人,陆东为了保证安全,像个收破烂的一样,可别人光明正大,还有八十万的汽车。这么一比,自己的十多万块钱又算得了什么?
鉴于本书字数已经快到十万,风格已经定型。以免各位说陆东在投机方面不专业,从现在开始,干货来咯。
……
八十万的丰田皇冠陆东是别想了,那是真正有钱人的玩意,他还是老老实实选择坐公交车。
90年代初的申城,城市建设已经颇具规模,公交系统发达,陆东喜欢坐在最后一排,因为视线开阔,不仅可以看风景,还能确保自己不被跟踪。
陆东的右手边,隔着过道,也是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个三十五左右的中年人。此人名叫袁文尉,穿着讲究,衬衣袖口质地柔软,扣子精致,一看就知道是高端品牌,戴着金边眼镜,样子是斯斯文文,他在陆东上车前就已经在车上。
两人都望向窗外,但目的却天大不同。
陆东是闲得无聊看风景。
而袁文尉,他想开一家顶级会所,正在挑选铺面。
这个会所名头可大了,人人应该听过,正是:SH证券交易所(之后都为申城证券交易所)。
所以,袁文尉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外号:中国证券教父。
纵观中国证券市场风云近三十年,能冠以教父名头的人物,不超过三个。袁文尉当之无愧,至于其他两个,后文再说。
许多人一听教父,第一反应,是不是赚了很多钱,能在证券市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整一个操控股价,低买高卖的主?
错。那是混混,充其量就是大混混。
教父,就是一个行当的起源。没有袁文尉,申城证券交易所不知道还会经历多少波澜才会开业,像陆东这样的投机分子怕是没饭吃。
什么样的场地适合开证券交易所呢?
在袁文尉心中,是有一种情怀,他当年见过香港联交所的交易大厅,所以,就想仿着找一个。于是他每天都坐公交车在申城里转悠,看了七八个场所,都失望而归。最后有人跟他推荐北外滩浦江饭店的大厅非常适合,于是他今天就坐公车前往,与倒卖国库券的陆东在车上相遇。
外滩有许多欧式建筑,特点是装饰华丽,色彩丰富大胆,看上去雍容华贵。浦江饭店有150年历史,前身叫做理查饭店,虽然稍显破旧,但那种英式建筑的气势更厚重。
袁文尉第一眼就相中这里,于是,新中国日后波澜壮阔的证券历程,将从这里开始。
陆东也背着钱从这个饭店前路过好几次,但他每次都穿着宽松的外套,脏兮兮的裤子,脚踏一双耐克篮球鞋,这种混搭风格,在当时整一个农民工的气质,与这样气派的英式建筑完全绝缘。
车到站以后,陆东与袁文尉互相对视一眼,一个朝左走,一个朝右走。
不知道日后两个证券业的传奇人物回想起第一次见面的场面,会有何感想。
我想对话应该如下:
“我们好像见过,在西元1990年。”
“我当时在为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选址,你呢?”
“我记起来了……那天我背着编织袋,去卖点东西,赚点小钱。”
看吧,这就是差距,这就是投机小混混和证券教父之间的差距,惨不忍睹。
在这里,我先代表所有人鄙视一下陆东。
关于几人的恩恩怨怨,日后再说,书还长着呢。
……
陆东去银行卖了国库券后,外滩闲逛成了一种习惯。没走多久,竟然发现了一家咖啡馆。陆东走了进去,咖啡馆狭长,只有六七张桌子,进门就是吧台,两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正在煮咖啡,见着有顾客,道:“请问喝什么?”
陆东在一张靠窗的桌前坐下,四处看看,店中除了他,还有两桌人,道:“来一杯拿铁。”
店主从陆东的打扮上判断他是从外地来申城打工,而咖啡这个事物目前没有被国人接受,见他不看招牌就点拿铁,有些诧异,道:“好,需要什么口味的?”
“原味,浓缩咖啡。”
带着奶香的咖啡喝到嘴里,陆东仿佛回到了十五年后,每当任灵在逛商场,他就会在咖啡店点一杯咖啡,看书等着她。
或许是今天那个女子身上的香水味,勾起了陆东对任灵的想念。算起来,陆东重头来过的日子已经两个多月了。可能是太忙,一直没有去想任灵。
“不对啊。”陆东看着窗外来来往往的行人,发觉自己去找任灵的冲动竟然比不过赚钱。是因为两人太熟悉了吧,没有热恋时候那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激情。
现在的每一天,对于陆东来说都特别重要,他不想因为男女间的事情分了心,只要知道任灵目前身体健康,过得无忧无虑,也就不急去找她。
这时有一个女子走进咖啡店,陆东闻到了她身上的香味,虽然和今天在江州银行里的味道不同,但脑海里莫名其妙回想起那女子走上丰田皇冠车的场面。
90年代初,汽车算是稀有物品,一辆普通的桑塔纳,就要将近二十万。能买得起八十万丰田皇冠的,那才叫真真正正的有钱人。在他们面前,自己的十几万又算什么呢?
其实,陆东并不差小钱。从小家庭富足,上大学生活费足够,钱用完了,回去哭两声穷,陆雪和李萍一定会给予资助。
陆东缺的是大钱,足以改变命运的大钱。
所以,现在赚的十多万,不能使他很兴奋。
回到学校后,陆东躺在床上,看着存折上面的十八万数字发呆。虽然买不起车,但在学校里,自己俨然是一个有钱人。他扳起手指头算,一个馒头五分钱,那就可以买三百多万个,不仅可以吃到老了,还能祖传下去,保证自己的子子孙孙不用挨饿。
梦里,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跑到陆东面前,吸了吸鼻涕,道:“祖祖祖祖爷爷,我恨你……”
“我讨厌吃祖传的馒头!”
“装好了,总共三十万。”
“走。”女子在离开时,冲陆东笑了笑。
陆东愣在原地,听了女子的对话,心道:“她一定是同行。”
同样都是倒卖国库券,陆东的胆小慎微,在这个女子大气的举动面前,显得是那么龌龊。
出了银行,门口竟然停着一辆进口的丰田皇冠车。在西元1990年,这辆车要80万元。
待女子上了车,丰田皇冠便消失在街头。
“八十万……”真是人比人气死人,陆东为了保证安全,像个收破烂的一样,可别人光明正大,还有八十万的汽车。这么一比,自己的十多万块钱又算得了什么?
鉴于本书字数已经快到十万,风格已经定型。以免各位说陆东在投机方面不专业,从现在开始,干货来咯。
……
八十万的丰田皇冠陆东是别想了,那是真正有钱人的玩意,他还是老老实实选择坐公交车。
90年代初的申城,城市建设已经颇具规模,公交系统发达,陆东喜欢坐在最后一排,因为视线开阔,不仅可以看风景,还能确保自己不被跟踪。
陆东的右手边,隔着过道,也是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个三十五左右的中年人。此人名叫袁文尉,穿着讲究,衬衣袖口质地柔软,扣子精致,一看就知道是高端品牌,戴着金边眼镜,样子是斯斯文文,他在陆东上车前就已经在车上。
两人都望向窗外,但目的却天大不同。
陆东是闲得无聊看风景。
而袁文尉,他想开一家顶级会所,正在挑选铺面。
这个会所名头可大了,人人应该听过,正是:SH证券交易所(之后都为申城证券交易所)。
所以,袁文尉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外号:中国证券教父。
纵观中国证券市场风云近三十年,能冠以教父名头的人物,不超过三个。袁文尉当之无愧,至于其他两个,后文再说。
许多人一听教父,第一反应,是不是赚了很多钱,能在证券市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整一个操控股价,低买高卖的主?
错。那是混混,充其量就是大混混。
教父,就是一个行当的起源。没有袁文尉,申城证券交易所不知道还会经历多少波澜才会开业,像陆东这样的投机分子怕是没饭吃。
什么样的场地适合开证券交易所呢?
在袁文尉心中,是有一种情怀,他当年见过香港联交所的交易大厅,所以,就想仿着找一个。于是他每天都坐公交车在申城里转悠,看了七八个场所,都失望而归。最后有人跟他推荐北外滩浦江饭店的大厅非常适合,于是他今天就坐公车前往,与倒卖国库券的陆东在车上相遇。
外滩有许多欧式建筑,特点是装饰华丽,色彩丰富大胆,看上去雍容华贵。浦江饭店有150年历史,前身叫做理查饭店,虽然稍显破旧,但那种英式建筑的气势更厚重。
袁文尉第一眼就相中这里,于是,新中国日后波澜壮阔的证券历程,将从这里开始。
陆东也背着钱从这个饭店前路过好几次,但他每次都穿着宽松的外套,脏兮兮的裤子,脚踏一双耐克篮球鞋,这种混搭风格,在当时整一个农民工的气质,与这样气派的英式建筑完全绝缘。
车到站以后,陆东与袁文尉互相对视一眼,一个朝左走,一个朝右走。
不知道日后两个证券业的传奇人物回想起第一次见面的场面,会有何感想。
我想对话应该如下:
“我们好像见过,在西元1990年。”
“我当时在为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选址,你呢?”
“我记起来了……那天我背着编织袋,去卖点东西,赚点小钱。”
看吧,这就是差距,这就是投机小混混和证券教父之间的差距,惨不忍睹。
在这里,我先代表所有人鄙视一下陆东。
关于几人的恩恩怨怨,日后再说,书还长着呢。
……
陆东去银行卖了国库券后,外滩闲逛成了一种习惯。没走多久,竟然发现了一家咖啡馆。陆东走了进去,咖啡馆狭长,只有六七张桌子,进门就是吧台,两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正在煮咖啡,见着有顾客,道:“请问喝什么?”
陆东在一张靠窗的桌前坐下,四处看看,店中除了他,还有两桌人,道:“来一杯拿铁。”
店主从陆东的打扮上判断他是从外地来申城打工,而咖啡这个事物目前没有被国人接受,见他不看招牌就点拿铁,有些诧异,道:“好,需要什么口味的?”
“原味,浓缩咖啡。”
带着奶香的咖啡喝到嘴里,陆东仿佛回到了十五年后,每当任灵在逛商场,他就会在咖啡店点一杯咖啡,看书等着她。
或许是今天那个女子身上的香水味,勾起了陆东对任灵的想念。算起来,陆东重头来过的日子已经两个多月了。可能是太忙,一直没有去想任灵。
“不对啊。”陆东看着窗外来来往往的行人,发觉自己去找任灵的冲动竟然比不过赚钱。是因为两人太熟悉了吧,没有热恋时候那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激情。
现在的每一天,对于陆东来说都特别重要,他不想因为男女间的事情分了心,只要知道任灵目前身体健康,过得无忧无虑,也就不急去找她。
这时有一个女子走进咖啡店,陆东闻到了她身上的香味,虽然和今天在江州银行里的味道不同,但脑海里莫名其妙回想起那女子走上丰田皇冠车的场面。
90年代初,汽车算是稀有物品,一辆普通的桑塔纳,就要将近二十万。能买得起八十万丰田皇冠的,那才叫真真正正的有钱人。在他们面前,自己的十几万又算什么呢?
其实,陆东并不差小钱。从小家庭富足,上大学生活费足够,钱用完了,回去哭两声穷,陆雪和李萍一定会给予资助。
陆东缺的是大钱,足以改变命运的大钱。
所以,现在赚的十多万,不能使他很兴奋。
回到学校后,陆东躺在床上,看着存折上面的十八万数字发呆。虽然买不起车,但在学校里,自己俨然是一个有钱人。他扳起手指头算,一个馒头五分钱,那就可以买三百多万个,不仅可以吃到老了,还能祖传下去,保证自己的子子孙孙不用挨饿。
梦里,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跑到陆东面前,吸了吸鼻涕,道:“祖祖祖祖爷爷,我恨你……”
“我讨厌吃祖传的馒头!”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