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3 第二十五节 赶着去开张(一)
- 114 第三十章 热闹多了
- 115 第二十六节 赶着去开张(二)
- 116 第三十一章 新的开始(完)
- 117 第二十七节 赶着去开张(三)
- 118 第二十八节 河边烤鱼
- 119 新文《我们这一伙子》
- 120 第二十九节 你是小黑
- 121 第三十章 热闹多了
- 122 第三十一章 新的开始(完)
- 123 新文《我们这一伙子》
- 124 第六节 游湖归去
- 125 第七节 游湖后续
- 126 第八节 游湖佳人再相会
- 127 第九节 一波未平一泼又起
- 128 第一节 小而不大为正太(一更)
- 129 第二节 小题大做问一问
- 130 第三节 小事变大事
- 131 第四节 小本经营的开始
- 132 第五节 小题做出大问题
- 133 第六节 又见轩辕子陵
- 134 第七节 小小的啾了一下(一更)
- 135 第八节 小小惊艳了一下
- 136 第九节 小小较量一番
- 137 第十节 小小的第一桶金
- 138 第十一节 萧清悦只是萧清悦
- 139 第一节 意外的救援
- 140 第二节 物是人非
- 141 第三节 金钱危机
- 142 第四节 金钱危机(二)
- 143 第五节 金钱危机(三)
- 144 第六节 男装也逍遥
- 145 第七节 钱庄开户
- 146 第八节 红衣男子
- 147 第九节 受邀庆丰阁
- 148 第十节 传说中的庆丰阁
- 149 第十一节 辩名厨
- 150 第十二节 意外成了品菜师
- 151 第十三节 雨欣的想法
- 152 第十四节 多事之秋
- 153 第十五节 家书一封
- 154 第十六节 愧疚的二夫人
- 155 第十七节 柳家酒楼
- 156 第十八节 装模作样攻心计
- 157 第十九节 片刻宁静
- 158 第二十节 女人间的较量
- 159 第二十一节 老狐狸柳贵洲(一)
- 160 第二十二节 老狐狸柳贵洲(二)
- 161 第一节 一个月后
- 162 第二节 前去庆丰阁
- 163 第三节 姐妹闲谈
- 164 第四节 宽心
- 165 第五节 萧清悦归来
- 166 第六节 困难重重的葱烙饼
- 167 第七节 葱花饼事端
- 168 第八节 赌赢了
- 169 第九节 授业解惑也
- 170 第十节 一日闲暇
- 171 第十一节 第一次发威(求推荐,求收藏)
- 172 第十二节 第一次发威(二)
- 173 第十三节 去萧府
- 174 第十四节 去萧府(二)
- 175 第十五节 秋阁院中觅友人
- 176 第十六节 杜老板
- 177 第十七节 买铺面
- 178 第十八节 城西老街
- 179 第十九节 故技重施
- 180 第二十节 故技重施(二)
- 181 第二十一节 讨厌的杜老板
- 182 第二十二节 昭南王
- 183 第二十三节 准备开铺营业
- 184 第二十四节 去昭南王府
- 185 第二十五节 赶着去开张(一)
- 186 第二十六节 赶着去开张(二)
- 187 第二十七节 赶着去开张(三)
- 188 第二十八节 河边烤鱼
- 189 第二十九节 你是小黑
- 190 第三十章 热闹多了
- 191 第三十一章 新的开始(完)
- 192 新文《我们这一伙子》
隐藏
显示工具栏
新文《我们这一伙子》
新文《我们这一伙子》
我们这一伙子
在我认为,八零年代是最单纯,也是最二的一个年代。
记得当年的老王,还只是隔壁的王叔叔。
当年的菊花,还只是一朵菊花。
当年的丑小鸭出生时,我们不会质问鸭妈妈,为什么一只鸭子会生出天鹅来。
还有当年的王子捡到玻璃鞋不会留着自己穿,而是去找灰姑娘。
当然,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这一伙子。
第一章我们这一伙子都有谁
我,我哥,张磊,李峰还有秦海,我们这一伙子都是八零后,确切的说应该是八五后。
我跟我哥相差一岁,我是八八年的,我哥是八七年的。
在三岁之前我一直觉得我跟我哥是一样的。
可自从我哥摆脱了尿布之后,我才知道我跟我哥是不一样的。
在我的童年里没有跳皮筋,踢毽子,玩过家家这些记忆。
有的只是跟着我哥上蹿下跳到处乱跑,还有进游戏厅打游戏这些事儿。
也许三岁前我哥也觉得我跟他是一样的,所以他一直把我当弟弟。
这个习惯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改过来。
啊,顺便说一下,我是个女孩子,我叫袁媛,我哥叫袁杰。
小的时候,我爸我妈忙着家里那点小买卖,没时间搭理我们俩。
所以我妈总是让我跟着我哥,我爸总是让我哥看好我。
有一段时间,我哥以为他的出生就是为了看住我,而我的出生,就是为了让我哥有事情做。
我哥跟我是同一个时间段上的学,只要我们兄妹俩在同一个班,我哥总会被人挂上留级生这个三个字。
张磊跟我们是同一个小学毕业的,在同一个班里待过俩年,坐过同一排。
不过,最早的我们可不是一条心的。
要说起来,张磊他跟我们从小就不对付。
他家以前在我们那儿算是先富起来的一批子,也是我们那一条街最先买得起彩色电视机的。
八七年正是西游记热播的时候,一到下午,半条街的人都会搬着把小凳子坐到她家门口围观。
我妈就是其中一个,那会儿还是抱着我哥去看的。
若干年后我哥回想起来,都会说西游记片头那首云宫迅音是他人生当中第一首电音,这个很多八零后都有共鸣。
可我一直觉得我哥是在装/B,西游记热播的时候他才多大啊,会记得才怪!
后来,电视台播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那集时,整条街的人都来了,围在他家门口挤着看,张磊他妈不乐意,就把电视机给关了。
当时整条街的人心里都有气,憋着火在暗地里骂,都是敢怒不敢言。
毕竟这电视机放在人家屋子里头,人家想关就关想开就开,谁也管不了,也管不着。
在那些人当中,我妈的怨念是最深的,没少在我们兄妹俩面前说起这事,弄得我们上学那阵一看到张磊就想抽他。
而张磊他妈那几年也成了众矢之的,性子扭曲到了极点,只要有谁路过他们家时往他家里多看一眼,他妈就跳出来骂人。
我跟我哥就被他妈骂过,所以对张磊越发瞧不顺眼,在学校里就处处跟他作对,仇恨的种子也在我们心里慢慢的发芽了。
在这些不满因素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就是战争爆发的开始。
不记得是谁提议的了,我们兄妹俩跟张磊还有他的弟弟相约到路边的游戏厅里一决高下。
至于赢的人能捞到啥好处,输的人要得到怎么样的惩罚,这个反而没有商定下来,纯粹就是为了玩而找的借口。
为了这场战役,我们四个饿了好几个早上,省下钱来买游戏币,誓要大战十几个回合!
但介于放学回家的时间有限,我们最终商定这场决斗为三局两胜制。
九七年拳皇街机盛行,我们四个都为了要展示自己的高超搓柄技巧,纷纷放弃了街霸,选择了拳皇。
我哥选了草稚京和安迪,张磊选了八神跟红丸。
张磊他弟选的是草稚京的徒弟真吾(被他哥骂了几句),而我选的是麻宫雅典娜,毕竟我是女生嘛,当然是选女性角色了。
那时我们三个的大拇指都搓出了一个大水泡,可见那场决斗的激烈。
不过我手上的水泡比他们俩个要小一些,他们俩搓大招是徒手在手柄上干搓,我就比较细心,带了块抹布出来。
事后我们三人经常凑到一块切磋搓柄技巧,讨论如何才能搓出绚丽的必杀大招。
至于张磊他弟,搓柄技术太差,我们自动忽略了他。
李峰跟张磊是发小,在三年级的时候分到我们班,是特二的一个主。
他在我们那儿也比较有名,小的时候丢过很多次,每次都能奇迹般的被找回来。
最有名的一次是他被一个好心人送到了派出所。
他爸妈在疯找了他大半天后,听到广播跑过去跟那个好心人打了起来。
原因是这小子一个人在他姥姥家门口玩,把自己锁外头了,对着那个门锁一个劲儿的哭,那好心人以为他是走丢的孩子,就给抱到派出所去了。
三年级开学第一天,班主任用半节课的时间让新来的同学做自我介绍,班里五十几个人,一下子就记住了李峰这个人。
“大家好,我姓李,木子李的李,叫木子李。”
这个是李峰的原话,他强烈的语言逻辑思维扭曲了大家的思维逻辑,导致老师和其他同学只能勉强记住他的人,而忘记了他的名字。
所以,他一直被叫做木子李,这个名字让叫了整整六年,从小学叫到了初中。
再来我们遇到了秦海,这小子也算是个人物,在小学那阵跟我哥被称为水浒双雄。
九七年除了街机拳皇在我们圈子里头盛行起来之外,还有一物让我们为之追狂,那就是水浒卡。
我们那阵买小浣熊干脆面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要集齐小浣熊干脆面里的水浒卡。
四五年级的时候要是能集齐水浒一百零八将是一件相当牛逼的事,要是有人能集到宋江,那就能在男生堆里呼风唤雨了。
我那个时候也帮着我哥集水浒卡,我哥负责买,我负责吃,一天三包小浣熊干脆面,全是烤肉味的。
有一次我实在吃不下了,就跟我哥商量,要不换个口味,换个香葱味的。
可我哥不让我半途而废,让我坚持吃下去,为了鼓励我,还给我买了一瓶胡萝卜素。
在我连续吃了一个月之后,我们总算集到了呼保义宋江!!!
我那时特佩服我哥,我哥怎么就知道烤肉味的干脆面里会有宋江呢?
我哥言之凿凿的说了,“我就不信烤肉包里出不了宋江,我就不信吃不出来!”
那是我第一次跟我哥干架,原因是让我吃了一个月干脆面……
那天我哥集到了宋江,一节课后整个年级的男生都沸腾了!
隔天秦海手里又出了一张宋江,整个学校的男生都不淡定了!
六年级的男生跑去问他是怎么集到的,他说是从香葱味的干脆面里吃出来的。
那是我第二次跟我哥干架,原因是不让我换口味……
别人问他为什么只吃香葱味的,他说每次去小卖铺,小卖铺的阿姨说烤肉味的都让一对兄妹买完了,所以他就只有买香葱味的了。
那是我第三次跟我哥干架,原因是让我吃了一个月干脆面,还不让换口味……
就这么着,我们跟秦海认识了,而他,也加入了我们这一伙子…
在我认为,八零年代是最单纯,也是最二的一个年代。
记得当年的老王,还只是隔壁的王叔叔。
当年的菊花,还只是一朵菊花。
当年的丑小鸭出生时,我们不会质问鸭妈妈,为什么一只鸭子会生出天鹅来。
还有当年的王子捡到玻璃鞋不会留着自己穿,而是去找灰姑娘。
当然,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这一伙子。
第一章我们这一伙子都有谁
我,我哥,张磊,李峰还有秦海,我们这一伙子都是八零后,确切的说应该是八五后。
我跟我哥相差一岁,我是八八年的,我哥是八七年的。
在三岁之前我一直觉得我跟我哥是一样的。
可自从我哥摆脱了尿布之后,我才知道我跟我哥是不一样的。
在我的童年里没有跳皮筋,踢毽子,玩过家家这些记忆。
有的只是跟着我哥上蹿下跳到处乱跑,还有进游戏厅打游戏这些事儿。
也许三岁前我哥也觉得我跟他是一样的,所以他一直把我当弟弟。
这个习惯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改过来。
啊,顺便说一下,我是个女孩子,我叫袁媛,我哥叫袁杰。
小的时候,我爸我妈忙着家里那点小买卖,没时间搭理我们俩。
所以我妈总是让我跟着我哥,我爸总是让我哥看好我。
有一段时间,我哥以为他的出生就是为了看住我,而我的出生,就是为了让我哥有事情做。
我哥跟我是同一个时间段上的学,只要我们兄妹俩在同一个班,我哥总会被人挂上留级生这个三个字。
张磊跟我们是同一个小学毕业的,在同一个班里待过俩年,坐过同一排。
不过,最早的我们可不是一条心的。
要说起来,张磊他跟我们从小就不对付。
他家以前在我们那儿算是先富起来的一批子,也是我们那一条街最先买得起彩色电视机的。
八七年正是西游记热播的时候,一到下午,半条街的人都会搬着把小凳子坐到她家门口围观。
我妈就是其中一个,那会儿还是抱着我哥去看的。
若干年后我哥回想起来,都会说西游记片头那首云宫迅音是他人生当中第一首电音,这个很多八零后都有共鸣。
可我一直觉得我哥是在装/B,西游记热播的时候他才多大啊,会记得才怪!
后来,电视台播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那集时,整条街的人都来了,围在他家门口挤着看,张磊他妈不乐意,就把电视机给关了。
当时整条街的人心里都有气,憋着火在暗地里骂,都是敢怒不敢言。
毕竟这电视机放在人家屋子里头,人家想关就关想开就开,谁也管不了,也管不着。
在那些人当中,我妈的怨念是最深的,没少在我们兄妹俩面前说起这事,弄得我们上学那阵一看到张磊就想抽他。
而张磊他妈那几年也成了众矢之的,性子扭曲到了极点,只要有谁路过他们家时往他家里多看一眼,他妈就跳出来骂人。
我跟我哥就被他妈骂过,所以对张磊越发瞧不顺眼,在学校里就处处跟他作对,仇恨的种子也在我们心里慢慢的发芽了。
在这些不满因素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就是战争爆发的开始。
不记得是谁提议的了,我们兄妹俩跟张磊还有他的弟弟相约到路边的游戏厅里一决高下。
至于赢的人能捞到啥好处,输的人要得到怎么样的惩罚,这个反而没有商定下来,纯粹就是为了玩而找的借口。
为了这场战役,我们四个饿了好几个早上,省下钱来买游戏币,誓要大战十几个回合!
但介于放学回家的时间有限,我们最终商定这场决斗为三局两胜制。
九七年拳皇街机盛行,我们四个都为了要展示自己的高超搓柄技巧,纷纷放弃了街霸,选择了拳皇。
我哥选了草稚京和安迪,张磊选了八神跟红丸。
张磊他弟选的是草稚京的徒弟真吾(被他哥骂了几句),而我选的是麻宫雅典娜,毕竟我是女生嘛,当然是选女性角色了。
那时我们三个的大拇指都搓出了一个大水泡,可见那场决斗的激烈。
不过我手上的水泡比他们俩个要小一些,他们俩搓大招是徒手在手柄上干搓,我就比较细心,带了块抹布出来。
事后我们三人经常凑到一块切磋搓柄技巧,讨论如何才能搓出绚丽的必杀大招。
至于张磊他弟,搓柄技术太差,我们自动忽略了他。
李峰跟张磊是发小,在三年级的时候分到我们班,是特二的一个主。
他在我们那儿也比较有名,小的时候丢过很多次,每次都能奇迹般的被找回来。
最有名的一次是他被一个好心人送到了派出所。
他爸妈在疯找了他大半天后,听到广播跑过去跟那个好心人打了起来。
原因是这小子一个人在他姥姥家门口玩,把自己锁外头了,对着那个门锁一个劲儿的哭,那好心人以为他是走丢的孩子,就给抱到派出所去了。
三年级开学第一天,班主任用半节课的时间让新来的同学做自我介绍,班里五十几个人,一下子就记住了李峰这个人。
“大家好,我姓李,木子李的李,叫木子李。”
这个是李峰的原话,他强烈的语言逻辑思维扭曲了大家的思维逻辑,导致老师和其他同学只能勉强记住他的人,而忘记了他的名字。
所以,他一直被叫做木子李,这个名字让叫了整整六年,从小学叫到了初中。
再来我们遇到了秦海,这小子也算是个人物,在小学那阵跟我哥被称为水浒双雄。
九七年除了街机拳皇在我们圈子里头盛行起来之外,还有一物让我们为之追狂,那就是水浒卡。
我们那阵买小浣熊干脆面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要集齐小浣熊干脆面里的水浒卡。
四五年级的时候要是能集齐水浒一百零八将是一件相当牛逼的事,要是有人能集到宋江,那就能在男生堆里呼风唤雨了。
我那个时候也帮着我哥集水浒卡,我哥负责买,我负责吃,一天三包小浣熊干脆面,全是烤肉味的。
有一次我实在吃不下了,就跟我哥商量,要不换个口味,换个香葱味的。
可我哥不让我半途而废,让我坚持吃下去,为了鼓励我,还给我买了一瓶胡萝卜素。
在我连续吃了一个月之后,我们总算集到了呼保义宋江!!!
我那时特佩服我哥,我哥怎么就知道烤肉味的干脆面里会有宋江呢?
我哥言之凿凿的说了,“我就不信烤肉包里出不了宋江,我就不信吃不出来!”
那是我第一次跟我哥干架,原因是让我吃了一个月干脆面……
那天我哥集到了宋江,一节课后整个年级的男生都沸腾了!
隔天秦海手里又出了一张宋江,整个学校的男生都不淡定了!
六年级的男生跑去问他是怎么集到的,他说是从香葱味的干脆面里吃出来的。
那是我第二次跟我哥干架,原因是不让我换口味……
别人问他为什么只吃香葱味的,他说每次去小卖铺,小卖铺的阿姨说烤肉味的都让一对兄妹买完了,所以他就只有买香葱味的了。
那是我第三次跟我哥干架,原因是让我吃了一个月干脆面,还不让换口味……
就这么着,我们跟秦海认识了,而他,也加入了我们这一伙子…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