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50 第二百五十章 现场比试
- 251 第二百五十一章 刘大棒槌开局不利
- 252 第二百五十二章 柳暗花明
- 253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获全胜
- 254 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服输的锦衣卫
- 255 第二百五十五章 轻松拿下
- 256 第二百五十六章 硝烟再起
- 257 第二百五十七章 出发
- 258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战流寇(1)
- 259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战流寇(2)
- 260 第二百六十章 大战流寇(3)
- 261 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战流寇(4)
- 262 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战流寇(5)
- 263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战流寇(6)
- 264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战流寇(7)
- 265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战流寇(8)
- 266 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战流寇(9)
- 267 第二百六十七章 初战告捷
- 268 第二百六十八章 这样的伙食太好了
- 269 第二百六十九章 硝烟再起(1)
- 270 第二百七十章 硝烟再起(2)
- 271 第二百七十一章 硝烟再起(3)
- 272 第二百七十二章 硝烟再起(4)
- 273 第二百七十三章 硝烟再起(5)
- 274 第二百七十四章 硝烟再起(6)
- 275 第二百七十五章 进城
- 276 第二百七十六章 内奸的末日到了
- 277 第二百七十七章 斩杀
- 278 第二百七十八章 古代版的葛朗台
- 279 第二百七十九章 振奋人心的军演
- 280 第二百八十章 战云密布
- 281 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战来临(1)
- 282 大战来临(2)
- 283 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战来临(3)
- 284 第二百八十四章 大战来临(4)
- 285 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战来临(5)
- 286 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战来临(6)
- 287 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战来临(7)
- 288 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战来临(8)
- 289 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捕的蝉出来了
- 290 第二百九十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
- 291 第二百九十一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
- 292 第二百九十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3)
- 293 第二百九十三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4)
- 294 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5)
- 295 第二百九十五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6)
- 296 第二百九十六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7)
- 297 第二百九十七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8)
- 298 第二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9)
- 299 第二百九十九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0)
- 300 第三百章 绝境
- 301 第三百零一章 狼狈至极的李自成
- 302 第三百零二章 被撵成了兔子
- 303 第三百零三章 救兵出现
- 304 第三百零四章 意欲结盟
- 305 第三百零五章 天下寒士俱开颜(1)
- 306 第三百零六章 天下寒士俱开颜(2)
- 307 第三百零七章 天下寒士俱开颜(3)
- 308 第三百零八章 天下寒士俱开颜(4)
- 309 第三百零九章 朝野欢腾
- 310 第三百一十章 福王跌倒崇祯吃饱
- 311 第三百一十一章 唐中仁的回信
- 312 第三百一十二章 明朝版的相亲会(1)
- 313 第三百一十三章 明朝版的相亲会(2)
- 314 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朝版的相亲会(3)
- 315 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朝版的相亲会(4)
- 316 第三百一十六章 出游路上的小插曲
- 317 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游路上的小插曲(续)
- 318 第三百一十八章 都是先入为主惹的祸
- 319 第三百一十九章 胜利凯旋
- 320 第三百二十章 皇太子的教育
- 321 第三百二十一章 请开海禁
- 322 第三百二十二章 拜会杨嗣昌
- 323 第三百二十三章 前往福州
- 324 第三百二十四章 初到福州
- 325 第三百二十五章 糜烂的福州水师
- 326 第三百二十六章 整顿水师
- 327 第三百二十七章 市舶司组建后的首次处女航(上)
- 328 第三百二十八章 市舶司组建后的首次处女航(下)
- 329 第三百二十九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330 第三百三十章 扩建水师要大干
- 331 第三百三十一章 京师保卫战(1)
- 332 第三百三十二章 京师保卫战(2)
- 333 第三百三十三章 京师保卫战(3)
- 334 第三百三十四章 京师保卫战(4)
- 335 第三百三十五章 京师保卫战(5)
- 336 第三百三十六章 京师保卫战(6)
- 337 第三百三十七章 京师保卫战(7)
- 338 第三百三十八章 京师保卫战(8)
- 339 第三百三十九章 京师保卫战(9)
- 340 第三百四十章 京师保卫战(10)
- 341 第三百四十一章 京师保卫战(11)
- 342 第三百四十二章 京师保卫战(12)
- 343 第三百四十三章 京师保卫战(13)
- 344 第三百四十四章 京师保卫战(14)
- 345 第三百四十五章 生擒皇太极和李自成二大枭雄
- 346 第三百四十六章 荡清宇内之后的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六十章 大战流寇(3)
第二百六十章 大战流寇(3)
而对于李自成之辈的战法,李思骋也有所掌握。【】一般来说,总的就是炮灰战法。作战时分为五重,第一层为聚拢来的饥民,第二层为普通的步卒,第三层为普通的马军,
第四层为精锐的骁骑,而作为李自成安身立命的根本,老营则是被留在了最后。一般的战斗,对手如果能破其三重,则骁骑殊死拼斗。然后就结果了,如果不敌,精锐骁骑、老营立时脱逃,只留下炮灰送命。而他们精锐不失,底气仍在。只要在转战几处,在攻破县城之后在进行铲城。那些活不下去的老百姓走投路之下,自然只能投靠过来,如此片刻之间,又能集结起一只大军。
而且作为精华所在的骁骑和老营人马,个个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不说,装备也是相当精良。最少都是人人有马,还有很多都是一人双骑。所以机动能力特别突出。而反观此时大明的军队,就拿比较精锐的关宁军来说,也不过马军三成,步卒七成。
这样的军队构成,正面作战可以,碰机动能力突出的李自成骁骑和老营人马,就有走路撵兔子,力不从心之感了。
而且李自成之辈也多少悟出了一点游击战的真谛,把那一套敌退我进。敌进我退的战法也使得有模有样。官军要是追,没什么结果,要是不追,他们又是像狗皮膏药似的黏来了。叫人防不胜防!
而且李自成之辈还擅用细作,像什么江湖郎,算命占卦的,说不定都是李自成的探子。他们出入各地城池,探查各地人情虚实,观察城防,散布谣言。很是给力啊!
所以说,面对这样的对手,要想全歼,就必须有相应的战法。不然的话,等到发展成游击战的局面,那已经是骑虎难下了!因为对于镇来说,击败李自成之辈并不稀罕,只有全歼那才能体现出镇的赫赫风采!
当然,流寇有探子,镇也有夜不收。再说李思骋本来就是侦察营出身,先前分管的也是镇的夜不收。如今独挡一面,更是对于侦查工作得很重,还未到达禹州,已经有大量的精锐夜不收派了出去。此刻也已经传回来了大量的情报!
总的来说这次进攻禹州的流贼,以李自成手下的大将李过、刘芳亮、郝摇旗为首,总数约有三万余,其老营数千,精骑两千,其余都是炮灰部队了。可以说,李自成这次派出的都是精兵强将!
一般来说,总数三万的流寇,其能有四五百老营的人马就已经算是不错了,而现在整整翻了一倍,再加精骑两千,足可以显出李自成拿下禹州,进而夺取洛阳的决心。
要知道以老营的精锐程度,就相当于后世的那些职业军人,这些人随李自成转战各地,战场拼杀不下数百次论起精锐度,应该有鞑子马甲,巴牙喇兵的武力。而精锐骁骑的组成,就是新从投降官兵,或是当地马贼,杆子招收的精骑,从这些人剔除老弱病残组成的军队。这样的骁骑,战斗力虽然不如关宁军,可是比起普通官兵就要强一些。战斗意志也要更加坚强一些!
而李自成的策略显然是十分得当的,因为如果把洛阳比作一棵大树的话,禹州就好比是大树身的一个强壮的分支,把分支都砍完了,大树变成下下清洁溜溜了,再想存活下去也就难了。而李过、刘芳亮、郝摇旗这三人更都是李自成手下的心腹大将。李过为李自成亲侄,其人沉稳,刘芳亮久经战阵,计谋出众,郝摇旗更是一员猛将,作战骁悍。这样的组合,有勇有谋,既能攻坚,又能用计。怪不得禹州知州要连连催促朝廷,请求增援了。
不过,既然张麟麒单独派出李思骋为先头部队,对于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早已经成竹在胸。早早的交待给了李思骋应对之策。所以如今李思骋要做的也只是按照计划实施而已。
次日,李思骋率领镇吃罢早饭,继续急行军向着禹州赶去。而大量的夜不收队在郏县、汝州一带活动,随时可以为李思骋提供准确误的情报,从而不用担心被刘芳亮,郝摇旗之辈伏击。
这一点其实也是镇百战百胜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的明军部队,夜不收早已名存实亡。吃空饷还来不及,哪有钱来训练夜不收。真到了打仗的时候,不要说侦察情报,能够把前进的路情况侦查清楚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随着五千镇一路前进,终于在午时分,赶到了禹州地界。进入禹州地界后所见之处到处都是残破一片,比起先前所见的鲁山还要残破。不光是处处都是倒塌的房屋,野狼野狗什么的也是特别的多。为什么呢?这里的死人多,食物丰盛,野狼野狗什么的自然是蜂拥而来了。也就是见大部镇,它们才远远地躲开!
由此可见刘芳亮,郝摇旗之辈对于禹州的毒害。
见了这一幕,众多镇将士都是怒气勃发,不用李思骋催促,匆匆吃罢午饭后,
众军士翻身马,铁蹄森森,大军又滚滚往前而去。他们心都有一个信念,早一刻赶到禹州县城,早一刻解了禹州之围。早一刻全歼刘芳亮,郝摇旗之辈,才能出了这口恶气!
申时刻,大军在前进三十余里后,禹州县城已经遥遥在望了。而随着前面夜不收传来的禀报,流寇也已经在前面一里处摆开阵势,准备和镇堂堂正正的开战了。
其实这也是刘芳亮等人的奈之举。他们擅长的伏击战,对付普通的明军十分有效,因为明军只要出了驻守的城池,那就是睁眼瞎。而对付镇那就不行了。镇的夜不收比起他们的探子更加强悍。
在这镇一路前来的过程,其实双方的夜不收大大小小已经交手不下数十次。都想控制战场的信息收集权。可惜的是,论是郝摇旗派出什么样的探子,哪怕是最后连老营的人马也派了出去。
可是一例外的乘兴而去,灰头土脸的回来,所不同的只是伤亡的比例而已。派出普通探子的,往往一队探子十余人,能回来二三人就算不错了,最惨的一次全部都被对方包了饺子。
一开始没见这队探子回来,还以为是叛逃了呢,等到后来见明军的夜不收骑着这边的坐骑,这才知道,原来是都被消灭了。而派出精锐探子,出去十个,能回来一半就算不错了。而且个个身都是带伤!
镇的新式鸟铳可不是吃素的。也就是这些流寇的探子离得远,都在二百步外就停下了脚步,射击准头差了点,不然的话,回来的还要少!
即使郝摇旗不信邪,最后派出了老营人马,那也是只能回来大半就算很好了。想想也是,老营人马固然经验丰富,可是镇手的新式鸟铳可不管你是老营人马还是普通探子,一概照打不误。
所以说经过这样的较量之后,郝摇旗,刘芳亮,李过之辈只能十分郁闷的收起了伏击镇的意图。也是,战场信息权全被对手掌握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对方的掌握,还如何伏击对方啊!
于是乎,只能摆出正面决战的架势了。根据夜不收查探来的情报,前方的敌军约有一万之众,并且其还有不少老营人马和精锐骁骑。至于其余的二万人马,却是不见踪影。估计还在围困禹州!
李思骋轻轻点了点头,大手一挥道:“继续前进,迎去!”
随着五千镇继续前进,很快的,前方出现黑压压一群敌军,他们已经排好了阵型。就等着镇前来了!李思骋掏出千里镜去,所谓的千里镜。其实也就是后世的望远镜。望远镜需要镜片,此时的色玻璃虽然不便宜,京师有玻璃厂,属于二十四监的产业之一。但对于镇来说却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也可以用水晶代替。水晶在后世是属于奢侈品,在这个时代却是属于士林阶层很普遍的东西,江苏东海产的天然色水晶价格并不贵。
不过最关键的是镜片的设计与磨制,这些对于大明的工匠来说算是很高的难度。不过在身为穿越人士的张麟麒面前,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果然如夜不收所说,对面的郝摇旗部约有一万人,千里镜,可以清楚地到那些站在前排的流寇多为步军,这些步卒,大部分为红巾包头,神色也不怎么好。来就是那种炮灰部队了。而在之后,配备战马的有千把人。也就是说,这千把人是这一万人之的精华所在了。是老营和精锐骁骑。这千把人,装备也比那些炮灰部队好得多,都是头戴毡帽,身披着罩甲,或是皮甲。而不像那些步卒,身都是穿的乱七八糟的。
很少有甲,除了近一半的青壮外,还有很多人是老弱,甚至其半大的孩子都有!这些孩子都还没有他们手拿着的长矛高。只有一些弓箭手样子的人穿着罩甲,配了一把腰刀。
在他们军位置,还立了一杆大旗,可以到面绣着斗大一个金灿灿的“闯”字。在猎猎劲风,随风飘扬!
第四层为精锐的骁骑,而作为李自成安身立命的根本,老营则是被留在了最后。一般的战斗,对手如果能破其三重,则骁骑殊死拼斗。然后就结果了,如果不敌,精锐骁骑、老营立时脱逃,只留下炮灰送命。而他们精锐不失,底气仍在。只要在转战几处,在攻破县城之后在进行铲城。那些活不下去的老百姓走投路之下,自然只能投靠过来,如此片刻之间,又能集结起一只大军。
而且作为精华所在的骁骑和老营人马,个个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不说,装备也是相当精良。最少都是人人有马,还有很多都是一人双骑。所以机动能力特别突出。而反观此时大明的军队,就拿比较精锐的关宁军来说,也不过马军三成,步卒七成。
这样的军队构成,正面作战可以,碰机动能力突出的李自成骁骑和老营人马,就有走路撵兔子,力不从心之感了。
而且李自成之辈也多少悟出了一点游击战的真谛,把那一套敌退我进。敌进我退的战法也使得有模有样。官军要是追,没什么结果,要是不追,他们又是像狗皮膏药似的黏来了。叫人防不胜防!
而且李自成之辈还擅用细作,像什么江湖郎,算命占卦的,说不定都是李自成的探子。他们出入各地城池,探查各地人情虚实,观察城防,散布谣言。很是给力啊!
所以说,面对这样的对手,要想全歼,就必须有相应的战法。不然的话,等到发展成游击战的局面,那已经是骑虎难下了!因为对于镇来说,击败李自成之辈并不稀罕,只有全歼那才能体现出镇的赫赫风采!
当然,流寇有探子,镇也有夜不收。再说李思骋本来就是侦察营出身,先前分管的也是镇的夜不收。如今独挡一面,更是对于侦查工作得很重,还未到达禹州,已经有大量的精锐夜不收派了出去。此刻也已经传回来了大量的情报!
总的来说这次进攻禹州的流贼,以李自成手下的大将李过、刘芳亮、郝摇旗为首,总数约有三万余,其老营数千,精骑两千,其余都是炮灰部队了。可以说,李自成这次派出的都是精兵强将!
一般来说,总数三万的流寇,其能有四五百老营的人马就已经算是不错了,而现在整整翻了一倍,再加精骑两千,足可以显出李自成拿下禹州,进而夺取洛阳的决心。
要知道以老营的精锐程度,就相当于后世的那些职业军人,这些人随李自成转战各地,战场拼杀不下数百次论起精锐度,应该有鞑子马甲,巴牙喇兵的武力。而精锐骁骑的组成,就是新从投降官兵,或是当地马贼,杆子招收的精骑,从这些人剔除老弱病残组成的军队。这样的骁骑,战斗力虽然不如关宁军,可是比起普通官兵就要强一些。战斗意志也要更加坚强一些!
而李自成的策略显然是十分得当的,因为如果把洛阳比作一棵大树的话,禹州就好比是大树身的一个强壮的分支,把分支都砍完了,大树变成下下清洁溜溜了,再想存活下去也就难了。而李过、刘芳亮、郝摇旗这三人更都是李自成手下的心腹大将。李过为李自成亲侄,其人沉稳,刘芳亮久经战阵,计谋出众,郝摇旗更是一员猛将,作战骁悍。这样的组合,有勇有谋,既能攻坚,又能用计。怪不得禹州知州要连连催促朝廷,请求增援了。
不过,既然张麟麒单独派出李思骋为先头部队,对于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早已经成竹在胸。早早的交待给了李思骋应对之策。所以如今李思骋要做的也只是按照计划实施而已。
次日,李思骋率领镇吃罢早饭,继续急行军向着禹州赶去。而大量的夜不收队在郏县、汝州一带活动,随时可以为李思骋提供准确误的情报,从而不用担心被刘芳亮,郝摇旗之辈伏击。
这一点其实也是镇百战百胜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的明军部队,夜不收早已名存实亡。吃空饷还来不及,哪有钱来训练夜不收。真到了打仗的时候,不要说侦察情报,能够把前进的路情况侦查清楚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随着五千镇一路前进,终于在午时分,赶到了禹州地界。进入禹州地界后所见之处到处都是残破一片,比起先前所见的鲁山还要残破。不光是处处都是倒塌的房屋,野狼野狗什么的也是特别的多。为什么呢?这里的死人多,食物丰盛,野狼野狗什么的自然是蜂拥而来了。也就是见大部镇,它们才远远地躲开!
由此可见刘芳亮,郝摇旗之辈对于禹州的毒害。
见了这一幕,众多镇将士都是怒气勃发,不用李思骋催促,匆匆吃罢午饭后,
众军士翻身马,铁蹄森森,大军又滚滚往前而去。他们心都有一个信念,早一刻赶到禹州县城,早一刻解了禹州之围。早一刻全歼刘芳亮,郝摇旗之辈,才能出了这口恶气!
申时刻,大军在前进三十余里后,禹州县城已经遥遥在望了。而随着前面夜不收传来的禀报,流寇也已经在前面一里处摆开阵势,准备和镇堂堂正正的开战了。
其实这也是刘芳亮等人的奈之举。他们擅长的伏击战,对付普通的明军十分有效,因为明军只要出了驻守的城池,那就是睁眼瞎。而对付镇那就不行了。镇的夜不收比起他们的探子更加强悍。
在这镇一路前来的过程,其实双方的夜不收大大小小已经交手不下数十次。都想控制战场的信息收集权。可惜的是,论是郝摇旗派出什么样的探子,哪怕是最后连老营的人马也派了出去。
可是一例外的乘兴而去,灰头土脸的回来,所不同的只是伤亡的比例而已。派出普通探子的,往往一队探子十余人,能回来二三人就算不错了,最惨的一次全部都被对方包了饺子。
一开始没见这队探子回来,还以为是叛逃了呢,等到后来见明军的夜不收骑着这边的坐骑,这才知道,原来是都被消灭了。而派出精锐探子,出去十个,能回来一半就算不错了。而且个个身都是带伤!
镇的新式鸟铳可不是吃素的。也就是这些流寇的探子离得远,都在二百步外就停下了脚步,射击准头差了点,不然的话,回来的还要少!
即使郝摇旗不信邪,最后派出了老营人马,那也是只能回来大半就算很好了。想想也是,老营人马固然经验丰富,可是镇手的新式鸟铳可不管你是老营人马还是普通探子,一概照打不误。
所以说经过这样的较量之后,郝摇旗,刘芳亮,李过之辈只能十分郁闷的收起了伏击镇的意图。也是,战场信息权全被对手掌握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对方的掌握,还如何伏击对方啊!
于是乎,只能摆出正面决战的架势了。根据夜不收查探来的情报,前方的敌军约有一万之众,并且其还有不少老营人马和精锐骁骑。至于其余的二万人马,却是不见踪影。估计还在围困禹州!
李思骋轻轻点了点头,大手一挥道:“继续前进,迎去!”
随着五千镇继续前进,很快的,前方出现黑压压一群敌军,他们已经排好了阵型。就等着镇前来了!李思骋掏出千里镜去,所谓的千里镜。其实也就是后世的望远镜。望远镜需要镜片,此时的色玻璃虽然不便宜,京师有玻璃厂,属于二十四监的产业之一。但对于镇来说却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也可以用水晶代替。水晶在后世是属于奢侈品,在这个时代却是属于士林阶层很普遍的东西,江苏东海产的天然色水晶价格并不贵。
不过最关键的是镜片的设计与磨制,这些对于大明的工匠来说算是很高的难度。不过在身为穿越人士的张麟麒面前,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果然如夜不收所说,对面的郝摇旗部约有一万人,千里镜,可以清楚地到那些站在前排的流寇多为步军,这些步卒,大部分为红巾包头,神色也不怎么好。来就是那种炮灰部队了。而在之后,配备战马的有千把人。也就是说,这千把人是这一万人之的精华所在了。是老营和精锐骁骑。这千把人,装备也比那些炮灰部队好得多,都是头戴毡帽,身披着罩甲,或是皮甲。而不像那些步卒,身都是穿的乱七八糟的。
很少有甲,除了近一半的青壮外,还有很多人是老弱,甚至其半大的孩子都有!这些孩子都还没有他们手拿着的长矛高。只有一些弓箭手样子的人穿着罩甲,配了一把腰刀。
在他们军位置,还立了一杆大旗,可以到面绣着斗大一个金灿灿的“闯”字。在猎猎劲风,随风飘扬!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