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 第十一章 不速之客
- 12 第十二章 厂子.....不卖
- 13 第十三章 拆迁是谣言?
- 14 第十四章 路不直也得走
- 15 第十五章 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
- 16 第十六章 林倾城
- 17 第十七章 谈判(一)
- 18 第十八章 谈判(续)
- 19 第十九章 赌约
- 20 第二十章 前五名
- 21 第二十一章 03年的非典
- 22 第二十二章 胖红娘
- 23 第二十三章 西湖畔
- 24 第二十四章 苏沐的表白
- 25 第二十五章 春日暖阳
- 26 第二十六章 发展的方向
- 27 第二十七章 文抄公
- 28 第二十八章 志不强者智不达
- 29 第二十九章 正轨
- 30 第三十章 出版社上门
- 31 第三十一章 第一桶金
- 32 第三十二章 起步
- 33 第三十三章 王建
- 34 第三十四章 脸盆网
- 35 第三十五章 路不在此
- 36 第三十六章 珠湖一建的覆灭
- 37 第三十七章 高考前的迷茫
- 38 第三十八章 简沫
- 39 第三十九章 对峙
- 40 第四十章 简知辙
- 41 第四十一章 人生的再一次高考
- 42 第四十二章 高考结束
- 43 第四十三章 估分
- 44 第四十四章 聚餐
- 45 第四十五章 散伙饭
- 46 第四十六章 我请!
- 47 第四十七章 以后叫我七爷
- 48 第四十八章 干架
- 49 第四十九章 派出所来了
- 50 第五十章 简总慢走
- 51 第五十一章 开专卖店
- 52 第五十二章 商铺
- 53 第五十三章 签约商铺
- 54 第五十四章 拖父母加入
- 55 第五十五章 辞职(加更章)
- 56 第五十六章 高考成绩(求点收推)
- 57 第五十七章 高考状元(求点收推)
- 58 第五十八章 填志愿(求点推收)
- 59 第五十九章 聚会(求点推收)
- 60 第六十章 林倾城的殷勤(求点推收)
- 61 第六十一章 飞不出的金凤凰(求点推收)
- 62 第六十二章 大学城的蓝图
- 63 第六十三章 推广和宣传
- 64 第六十四章 开业大吉
- 65 第六十五章 走上正轨
- 66 第六十六章 再见经年
- 67 第六十七章 报道
- 68 第六十八章 许以
- 69 第六十九章 宿舍六人
- 70 第七十章 单身汉
- 71 第七十一章 高中同学兼女友
- 72 第七十二章 联谊
- 73 第七十三章 你有没有带卫生巾
- 74 第七十四章 军训日常
- 75 第七十五章 高寒有女朋友了
- 76 第七十六章 迎新晚会的节目
- 77 第七十七章 礼物
- 78 第七十八章 再遇王建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一章 03年的非典
第二十一章 03年的非典
(各位亲们,推荐收藏,就是对小草最大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如果可以支持一下,给几张推荐票,动手收藏一下,感激不尽,你的支持就是我的最大动力!(*^__^*))
这件事也就算是告了一个段落了,旁人多多少少的还会有善意的或者恶意的评论。苏沐每天看见简单都会对他小小的吐槽一番。
“今天怎么不出去看看世界了!”
作为主角的简单都没有多在意这些目光,一心投入到了学习当中,不是为了和老周的约定,而是真真切切的为了一年后的高考,这是简单目前身为高中生最主要的目标,虽然有太多的事情想去做也可以去做,但是目前的高中生的身份多少是个阻碍。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看应试书。
这么多门要考的科目,简单唯一不担忧的就是语文,前世做了七年的语文教师,对自己高考那年的语文试卷也研究过几次,哪怕什么都不看,都能保证自己的语文单科成绩过140,至于英语,也不是很担忧,简单的英语一直不差,到了大学后更是刻意的学习过一段时间,用来应付高考不能说胸有成竹,考过110分的把握还是有的。
三门主课中剩下的数学,就真真切切的是个难题了,不过简单也没有很在意,因为记忆中这一年的高考数学出卷人特意加大了难度,导致全苏江省的数学平均分只有61分,要知道这可是满分一百五十分的试卷,许多成绩相当好的理科生也不过考了七八十分,简单当年的数学很不理想,只有三十多分,不过重生到现在,好好准备一番,考到五十分还是绰绰有余的。
至于剩下的两门选考科目,简单决定还是和当年的选择一样,政治和历史。简单对于这届高考的试卷还是有一定的记忆的,勉强能回忆起来几道大题目,而且政治历史是完全通过背书来拿分的,这倒少去了需要理解的过程,这对于简单来说,省了不少的功夫。
语文,彻底不用费神,只需每天少花点时间用来熟悉到时候考的背诵的课文,顺便构思一下作文。
英语,每天做一份模拟题保持自己的手感,再把口语基础转换到语感上,要考个高分不难。
数学,战略性放弃,只能就当做没学过一样,每天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再把印象中勉强记得那两条大题目好好的准备一番。
简单的改变是所有人明显可见的,收起了曾经的嬉笑打闹,每天更多时候都是在看书,做题,月考的成绩也下来了,简单以语文单科135分的惊人高分达到了和老周的约定,不仅仅是全班前五,一下子靠近了全校前五,让周围人都大吃一惊。
就在日子这样一天一天往下走的时候,一个让简单忽略掉的,却又非常重要时的事情发生了。
非.典来了。
简单重生之后根本没想起这茬,从一开始就把目光和精力放在了卖厂房的事情上,等到此间事了,就又把时间放在了学习上,或多或少的忘却了这件03年最重要的事情上。
除了简单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学习上,其他的人多多少少的就已经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听说过这两个字眼。
小县城里最大的好处就是县城人很少把这种事情真的当回事,“非.典”最初流行的是在GD香港这些南方的大城市,也只是几个人的个例,除了谈话的时候小小的涉及一下,没有人会觉得这件事会跟自己扯上关系。
只是,这次,真的扯上关系了。
苏江省从发现第一例非.典患者,迅速的紧张起来,紧接着就是第二例第三例,数字逐日增加起来。
南华市是苏江省省会,也是第一例患者发现的城市,而珠湖县就隶属于南华市的管辖,虽然有这一道长江天堑之隔,但是这并没有安抚到县城人的情绪。
随着越来越多的在外务工人员赶回珠湖县,恐慌无可避免的爆发了。原来只在电视里和新闻中出现的情况,终于发生在了自己身边。
药店的板蓝根早就卖脱销了,全国都在闹恐慌,进货也成了不可能的事情,私下的价格都已经涨了五倍十倍,谁家要是能有个几盒板蓝根,简直就像是宝贝一样留着。
除了药店里的板蓝根,小杂货店里的白醋也成了宝贝,平时五毛一块的白醋此刻价格涨了不知道多少倍,四五十一瓶都有人买。
超市里的摆放消毒液的货架更是被一扫而空。
尽管这种面临恐慌时的抢购行为在后来被批判和嘲笑,但是每当遇到这种大规模的传染疫情时,抢购还是会无可厚非的发生,并不是人们的愚昧和无知,更多时候,只是为了自身的一种心安。
学校里也开始要求每班每人每天都要进行体温测量,并做好统计,按时上交。
当班级里有学生开始带口罩的时候,简单恍然觉醒,03年三月,我居然忘了非.典来了。
简单才想起非.典来的时候,小县城里还没有开始传播开来,只是他偶然间看见一个同学开始每天戴口罩才想起来的,不过算算日期,再有几天,南华市就要出现第一例非.典患者了,到那时候,珠湖县也就进入了全城抢购的风潮了。
简单思索了一会儿,略微有些遗憾,要是提前半个月想起这件事,多少还有点操作性,赚点钱还是不难的,但是,现在,已经晚了。
大面积囤积这些物品从时间上来讲已经来不及了,而且简单就算有心这么干,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家里刚刚把债务还上,他就算想和父母要一笔钱,不说没有合适的理由,就算有,简思文也不一定能拿得出来。
遗憾归遗憾,以后赚钱的机会还有很多,简单倒也没有多想,把自己一直存着的压岁钱全部拿了出来,钱不多,只有一千,不过在这个年代,对于他这个年纪来说,倒也不少。
简单趁着周六的时间,用这不多的钱买了两箱板蓝根和几箱白醋,这时候价格已经微微涨了上来,不少老板也从新闻中得知了外省抢购的消息,多多少少的都开始囤货。
简单也不指望靠这个赚钱,只是囤了一点货放在房间里,到时候不管是家人用还是送亲戚,都可以避免挨上一顿宰。
这件事也就算是告了一个段落了,旁人多多少少的还会有善意的或者恶意的评论。苏沐每天看见简单都会对他小小的吐槽一番。
“今天怎么不出去看看世界了!”
作为主角的简单都没有多在意这些目光,一心投入到了学习当中,不是为了和老周的约定,而是真真切切的为了一年后的高考,这是简单目前身为高中生最主要的目标,虽然有太多的事情想去做也可以去做,但是目前的高中生的身份多少是个阻碍。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看应试书。
这么多门要考的科目,简单唯一不担忧的就是语文,前世做了七年的语文教师,对自己高考那年的语文试卷也研究过几次,哪怕什么都不看,都能保证自己的语文单科成绩过140,至于英语,也不是很担忧,简单的英语一直不差,到了大学后更是刻意的学习过一段时间,用来应付高考不能说胸有成竹,考过110分的把握还是有的。
三门主课中剩下的数学,就真真切切的是个难题了,不过简单也没有很在意,因为记忆中这一年的高考数学出卷人特意加大了难度,导致全苏江省的数学平均分只有61分,要知道这可是满分一百五十分的试卷,许多成绩相当好的理科生也不过考了七八十分,简单当年的数学很不理想,只有三十多分,不过重生到现在,好好准备一番,考到五十分还是绰绰有余的。
至于剩下的两门选考科目,简单决定还是和当年的选择一样,政治和历史。简单对于这届高考的试卷还是有一定的记忆的,勉强能回忆起来几道大题目,而且政治历史是完全通过背书来拿分的,这倒少去了需要理解的过程,这对于简单来说,省了不少的功夫。
语文,彻底不用费神,只需每天少花点时间用来熟悉到时候考的背诵的课文,顺便构思一下作文。
英语,每天做一份模拟题保持自己的手感,再把口语基础转换到语感上,要考个高分不难。
数学,战略性放弃,只能就当做没学过一样,每天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再把印象中勉强记得那两条大题目好好的准备一番。
简单的改变是所有人明显可见的,收起了曾经的嬉笑打闹,每天更多时候都是在看书,做题,月考的成绩也下来了,简单以语文单科135分的惊人高分达到了和老周的约定,不仅仅是全班前五,一下子靠近了全校前五,让周围人都大吃一惊。
就在日子这样一天一天往下走的时候,一个让简单忽略掉的,却又非常重要时的事情发生了。
非.典来了。
简单重生之后根本没想起这茬,从一开始就把目光和精力放在了卖厂房的事情上,等到此间事了,就又把时间放在了学习上,或多或少的忘却了这件03年最重要的事情上。
除了简单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学习上,其他的人多多少少的就已经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听说过这两个字眼。
小县城里最大的好处就是县城人很少把这种事情真的当回事,“非.典”最初流行的是在GD香港这些南方的大城市,也只是几个人的个例,除了谈话的时候小小的涉及一下,没有人会觉得这件事会跟自己扯上关系。
只是,这次,真的扯上关系了。
苏江省从发现第一例非.典患者,迅速的紧张起来,紧接着就是第二例第三例,数字逐日增加起来。
南华市是苏江省省会,也是第一例患者发现的城市,而珠湖县就隶属于南华市的管辖,虽然有这一道长江天堑之隔,但是这并没有安抚到县城人的情绪。
随着越来越多的在外务工人员赶回珠湖县,恐慌无可避免的爆发了。原来只在电视里和新闻中出现的情况,终于发生在了自己身边。
药店的板蓝根早就卖脱销了,全国都在闹恐慌,进货也成了不可能的事情,私下的价格都已经涨了五倍十倍,谁家要是能有个几盒板蓝根,简直就像是宝贝一样留着。
除了药店里的板蓝根,小杂货店里的白醋也成了宝贝,平时五毛一块的白醋此刻价格涨了不知道多少倍,四五十一瓶都有人买。
超市里的摆放消毒液的货架更是被一扫而空。
尽管这种面临恐慌时的抢购行为在后来被批判和嘲笑,但是每当遇到这种大规模的传染疫情时,抢购还是会无可厚非的发生,并不是人们的愚昧和无知,更多时候,只是为了自身的一种心安。
学校里也开始要求每班每人每天都要进行体温测量,并做好统计,按时上交。
当班级里有学生开始带口罩的时候,简单恍然觉醒,03年三月,我居然忘了非.典来了。
简单才想起非.典来的时候,小县城里还没有开始传播开来,只是他偶然间看见一个同学开始每天戴口罩才想起来的,不过算算日期,再有几天,南华市就要出现第一例非.典患者了,到那时候,珠湖县也就进入了全城抢购的风潮了。
简单思索了一会儿,略微有些遗憾,要是提前半个月想起这件事,多少还有点操作性,赚点钱还是不难的,但是,现在,已经晚了。
大面积囤积这些物品从时间上来讲已经来不及了,而且简单就算有心这么干,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家里刚刚把债务还上,他就算想和父母要一笔钱,不说没有合适的理由,就算有,简思文也不一定能拿得出来。
遗憾归遗憾,以后赚钱的机会还有很多,简单倒也没有多想,把自己一直存着的压岁钱全部拿了出来,钱不多,只有一千,不过在这个年代,对于他这个年纪来说,倒也不少。
简单趁着周六的时间,用这不多的钱买了两箱板蓝根和几箱白醋,这时候价格已经微微涨了上来,不少老板也从新闻中得知了外省抢购的消息,多多少少的都开始囤货。
简单也不指望靠这个赚钱,只是囤了一点货放在房间里,到时候不管是家人用还是送亲戚,都可以避免挨上一顿宰。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