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6 第56章 五十六
- 57 第57章 五十七
- 58 第58章 五十八
- 59 第59章 五十九
- 60 第60章 六十
- 61 第61章 六十一
- 62 第62章 六十二
- 63 第63章 六十三
- 64 第64章 六十四
- 65 第65章 六十五
- 66 第66章 六十六
- 67 第67章 六十七
- 68 第68章 六十八
- 69 第69章 六十九
- 70 第70章 七十
- 71 第71章 七十一
- 72 第72章 七十二
- 73 第73章 七十三
- 74 第74章 七十四
- 75 第75章 七十五
- 76 第76章 七十六
- 77 第77章 七十七
- 78 第78章 七十八
- 79 第79章 七十九
- 80 第80章 八十
- 81 第81章 八十一
- 82 第82章 八十二
- 83 第83章 八十三
- 84 第84章 八十四
- 85 第85章 八十五
- 86 第86章 八十六
- 87 第87章 八十七
- 88 第88章 八十八
- 89 第89章 八十九
- 90 第90章 九十
- 91 第91章 九十一
- 92 第92章 九十二
- 93 第93章 九十三
- 94 第94章 九十四
- 95 第95章 九十五
- 96 第96章 九十六
- 97 第97章 九十七
- 98 第98章 九十八
- 99 第99章 九十九
- 100 第100章 一百
- 101 第101章 一百零一
- 102 第102章 一百零二
- 103 第103章 一百零三
- 104 第104章 一百零四
- 105 第105章 一百零五
- 106 第106章 一百零六
- 107 第107章 一百零七
- 108 第108章 一百零八
- 109 第109章 一百零九
- 110 第110章 一百一十
- 111 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
- 112 第112章 一百一十二
- 113 第113章 一百一十三
- 114 第114章 一百一十四
- 115 第115章 一百一十五
- 116 第116章 一百一十六
- 117 第117章 一百一十七
- 118 第118章 一百一十八
- 119 第119章 一百一十九
- 120 第120章 一百二十
- 121 第121章 一百二十一
- 122 第122章 一百二十二
- 123 第123章 一百二十三
- 124 第124章 一百二十四
- 125 第125章 一百二十五
- 126 第126章 一百二十六
- 127 第127章 一百二十七
- 128 第128章 一百二十八
- 129 第129章 一百二十九
- 130 第130章 一百三十
- 131 第131章 一百三十一
- 132 第132章 一百三十二
- 133 第133章 一百三十三
- 134 第134章 一百三十四
- 135 第135章 一百三十五
- 136 第136章 一百三十六
- 137 第137章 一百三十七
- 138 第138章 一百三十八
- 139 第139章 一百三十九
- 140 第140章 一百四十
- 141 第141章 一百四十一
- 142 第142章 一百四十二
- 143 第143章 一百四十三
- 144 第144章 一百四十四
- 145 第145章 一百四十五
- 146 第146章 一百四十六
- 147 第147章 一百四十七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66章 六十六
第66章 六十六
六十六
若说是巫蛊诅咒之术,贾环无论是前世今生都肯定不当回事儿的,他还记得自己有个同学是个神叨叨的人物,却是对求风求雨特别有灵感的,天若是热了,那同学只大喊一声“老大来点儿风吧”,那就真的是能来一阵风的;若赶上下雨回不得加去,那同学就大喊一声“老大快停下吧”,那还真的就是能令雨停——这等事情来来回回三五次就足够吓人的了,贾环当年是觉得这个人神叨叨的有趣儿得很,但却不会怕他。
而现在这马道婆的咒术竟然真的能把人给咒死了,这就不得不让贾环忧心了。
他更忧心的是,怎的就不能一下子咒死贾政好来个一了百了呢?也是他亲妈太心软了的缘故,实在是妇人之仁。
说起来,就算是王氏夫人若没做过坏事害过性命,那贾环也是把她当成好人来看待的,唯独贾政,却是真真正正的碰了他,在贾环看来这就是需要“当爹上岗证”的,可惜,这世上怎么就没有这么个上岗证呢!
【赵姨娘希望你能够继承荣国府,但她也知道这是奢望。】管理员03对贾环说,【原本她该诅咒的是贾宝玉。】
贾环心里咯噔一下:【所以就因着贾兰的亲妈这么不着调,因此她就把对付贾宝玉的法子放到了贾兰跟李纨的身上?】他看向李纨跟贾兰,贾兰其实还好,只是李纨……她都不怎么跟自己亲娘老子走动了,怎么还非要因着自己弟弟的事儿给他告一状呢?
至于贾兰,不过几岁的孩子,哪儿就能那么机灵到当着贾政的面儿告状了呢?
还不就是李纨搞的鬼。
纵然她是寡妇失业的一个人凄苦可怜,可贾环却不想要同情她了。
讲道理,这世上寡妇可多了去了,大部分怕的是被二流子踹门,可哪有几个还有时间精力去担心自己弟弟跟丈夫的弟弟的关系好不好?闲出屁了也是。
贾环倒是不想救人,却在此时,听到有人高声唱到:“疑难杂症,手到病除!但凡有疑难杂症,家宅不宁的,只管来请我!”
外面一阵喧闹,贾环一愣,便知道这是那一僧一道来了。
一僧一道也是有意思得很了。
在电视剧里贾环还记得贾宝玉跟王熙凤给马道婆诅咒得病这事儿,最后也是那一僧一道解决的,但是这时候瞧着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至少李纨母子是决计没有玉来镇的。
思索间,那一僧一道走了进来,屋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避闪不及,却也因着是方外之人还算无事。
僧人见了贾环,两个人打个照面个子稽首,道士一旁呵呵笑着,像个螃蟹似的,跛着脚,一高一低一低一高的踩到李纨与贾环的床前,盯着两个人看了半晌,终才回头看向僧人,道:“师兄啊师兄,这是给人寻着机会了,就走吧走吧,可别惹上是非官司,将来不好相见。”
贾母一听就知道有救,忙抓了僧人的袖子:“大和尚,老道长,你们可要救救他们孤儿寡母的啊!我孙子可就这么一点儿骨血啊!”
僧人双手合十,做出一副慈悲的模样来:“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这倒也是,道兄,不如就帮他们一帮吧!”说着,他拿眼去看贾政,“只是一条,我们帮忙也可,只想要求个小徒弟跟我去我大师兄那边伺候着,一年两年不算多,三五个月不算短。”
贾母还没开口,王氏便推了贾环出来,贾政此时就指着贾环张嘴了:“他本也是那伽吉大和尚的徒弟,去寺院之中伺候也是应当,这位大师,就这么办吧!”
再也不管贾环是不是要去书院上学,也不管贾环是不是长身体的时候,贾政这句话真是圣他人之母圣得厉害,却全然不想着那病着的是他孙子,他如何不舍了自己去?
大和尚笑得高深莫测,转手就出门寻了一块石头,“啪嗒”两下,打在贾兰跟李纨的脑门子上,再转头,两个人就悠悠转醒,知道饿了。
贾母见状也是直念佛,但也有些担心,不由得开口问道:“两位师傅,我可能不能给这孩子捐个替身?”她抓过贾环,心中还是有些疑问的,这事情不知怎么就这么巧,还是要人去寺庙去伺候……当时身边小厮丫鬟也一堆的,怎么个她二儿子就能指上贾环?也是越想越觉得这二儿子有点儿迂腐,还是迂腐得过分了的。
但她这话才出口,人家一僧一道又翩然而去了,使人去追也没能追上。
贾母这才歇了找个小厮替贾环的心思,再看赵姨娘又要大哭,不得已,只开口道:“环哥儿替他嫂子、侄子去寺院里伺候和尚那是他孝悌慈善,这孩子这般上进,又是个知道疼侄子的,他才几岁大,他侄子与他年岁也不差多少了!这般的有担当,可是阖府都不如的。”老太太瞪了贾政一眼,“但他是次子,我也记得他的好,念他的好,我的私房,将来有宝玉的一份,自然也有环哥儿的一份!”说着,她拄着拐杖,也不用人搀扶,一路阴沉着脸回了荣庆堂。
进了屋去,老太太忙坐了下来,对鸳鸯招手:“鸳鸯,去把环哥儿叫来,你只说我找他,留他吃饭!”
鸳鸯这便应声去了。
这鸳鸯是十分懂的,她知道贾母对贾环是没多少情分的,更也不算是疼爱贾环这庶出的孙子,可贾环毕竟是孙子,跟宝玉关系又好,又是大和尚的徒弟又是书院的学生,就算将来不出仕,就算将来不光宗耀祖,那书院的关系他是有的,大和尚一句话也是顶了旁人好些话的——所以她也总叫贾环过来跟前儿玩,便也是想要他与宝玉亲近。
谁曾想啊,贾政跟王氏夫妇也是病得不轻。
原本鸳鸯都想要跪下求这个恩典了,放出来老了老了她青灯古佛,在贾家的家庙里住着,谁敢不尊她一声法师?纵是不能吃肉,可也免了做人姨娘或者是拉出去配小厮的命运。若是放了出来,她还能求个恩典去小门小户做个平头娘子,怎么不比在这儿强?
谁知道二老爷夫妇竟舍得儿子——庶子再庶也是儿子啊,两个不着调的老东西!
鸳鸯心里骂着,脚下却快,匆匆就走到赵姨娘的屋子跟前儿,还听着赵姨娘哇哇大哭,哭得肝肠寸断。
鸳鸯心下凄然,也只好敲了敲门,喊道:“环三爷在吗?老太太请环三爷过去,说是就留饭了,姨娘,叫三爷出来吧,老太太舍不得孙子,只想跟三爷这几日多亲近亲近。”
赵姨娘不傻,可也不精明。她的精明与傻跟别人不是一条道儿上的。
所以她这听了鸳鸯的喊,忙让贾环出去,自己则在屋里给贾环收拾行李,一边收拾一边骂,听得鸳鸯忙拉了贾环走了。
赵姨娘没骂旁人,却是骂二房的这些主子们,一个一个的,全都给骂了进去,包括探春。
探春虽说是在老太太跟前儿养着,可到底是赵姨娘生出来的,平常也不来见她就算了,这亲弟弟要去做和尚了,姑娘也是一句话不说,可不就叫赵姨娘气得更甚了嘛!
她一句一句的,骂得昏天黑地,小丫头们听着都要绕道。
但就贾政,觉得这赵姨娘真是有趣儿,他须得去教育教育才对。
且不说二房这边怎么折腾,只说贾环去了贾母跟前儿,宝玉也闻声赶来,拉着贾环说了许许多多舍不得的话,转而又拉着贾母,撒娇道:“老祖宗,我不让弟弟走!”
“宝玉,你弟弟是去给你侄儿并你嫂子祈福去了,怎么能这般任性呢。”贾母倒是欣慰这兄弟俩关系好——她养的两个儿子关系差得很了,这小兄弟俩亲亲近近的事儿,她倒是少见,乍一看有意思,且是越看越喜欢。
宝玉更是不依了:“老祖宗,我是知道的,弟弟在书院里学得好,先生还叫他今年就下场一试呢!那李家的李醇知我是知道的,从来都是妒忌人家的,他妒忌弟弟,就拿弟弟出身说事儿,说我家不能让环儿出头的,环儿还没怎么样呢,先生听了就惹了一肚子的气告诉给了山长,山长就把李醇知赶下了山去——老祖宗,那李醇知是大嫂子的弟弟,保不齐就是大嫂子……”
贾宝玉这话还没说完,贾母就捂住了他的嘴:“我的宝玉啊,心肝儿,谁给你说的?”说着,她便恶狠狠地去看贾环。
贾环摇摇头。
“是太太跟我说的。”贾宝玉抬起头,眼泪都已经糊了满脸。
贾母这才又搂过贾环,大哭道:“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此时,贾母已经信了李纨搞事,王氏明知道却也不言语,唯独两个孩子是好的,与那些老娘们并不相同,再想想自己儿子也是那么一副冷心冷肺的样子,老太太更是哭得狠了,只担心护不住家里的孩子们,倒是给人害了可怎么办才好!
贾母越想越担心,越担心越害怕,越害怕就越想。
终于,老太太咬了咬牙,抬手叫了鸳鸯:“你去库里,把我鎏金莲花盏拿来。再从钱匣子里拿点儿散碎的银锞子,并两张一百两的银票。”
鸳鸯应了,转身去拿东西。
贾母又搂着两个小的,哭了一通。
若说是巫蛊诅咒之术,贾环无论是前世今生都肯定不当回事儿的,他还记得自己有个同学是个神叨叨的人物,却是对求风求雨特别有灵感的,天若是热了,那同学只大喊一声“老大来点儿风吧”,那就真的是能来一阵风的;若赶上下雨回不得加去,那同学就大喊一声“老大快停下吧”,那还真的就是能令雨停——这等事情来来回回三五次就足够吓人的了,贾环当年是觉得这个人神叨叨的有趣儿得很,但却不会怕他。
而现在这马道婆的咒术竟然真的能把人给咒死了,这就不得不让贾环忧心了。
他更忧心的是,怎的就不能一下子咒死贾政好来个一了百了呢?也是他亲妈太心软了的缘故,实在是妇人之仁。
说起来,就算是王氏夫人若没做过坏事害过性命,那贾环也是把她当成好人来看待的,唯独贾政,却是真真正正的碰了他,在贾环看来这就是需要“当爹上岗证”的,可惜,这世上怎么就没有这么个上岗证呢!
【赵姨娘希望你能够继承荣国府,但她也知道这是奢望。】管理员03对贾环说,【原本她该诅咒的是贾宝玉。】
贾环心里咯噔一下:【所以就因着贾兰的亲妈这么不着调,因此她就把对付贾宝玉的法子放到了贾兰跟李纨的身上?】他看向李纨跟贾兰,贾兰其实还好,只是李纨……她都不怎么跟自己亲娘老子走动了,怎么还非要因着自己弟弟的事儿给他告一状呢?
至于贾兰,不过几岁的孩子,哪儿就能那么机灵到当着贾政的面儿告状了呢?
还不就是李纨搞的鬼。
纵然她是寡妇失业的一个人凄苦可怜,可贾环却不想要同情她了。
讲道理,这世上寡妇可多了去了,大部分怕的是被二流子踹门,可哪有几个还有时间精力去担心自己弟弟跟丈夫的弟弟的关系好不好?闲出屁了也是。
贾环倒是不想救人,却在此时,听到有人高声唱到:“疑难杂症,手到病除!但凡有疑难杂症,家宅不宁的,只管来请我!”
外面一阵喧闹,贾环一愣,便知道这是那一僧一道来了。
一僧一道也是有意思得很了。
在电视剧里贾环还记得贾宝玉跟王熙凤给马道婆诅咒得病这事儿,最后也是那一僧一道解决的,但是这时候瞧着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至少李纨母子是决计没有玉来镇的。
思索间,那一僧一道走了进来,屋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避闪不及,却也因着是方外之人还算无事。
僧人见了贾环,两个人打个照面个子稽首,道士一旁呵呵笑着,像个螃蟹似的,跛着脚,一高一低一低一高的踩到李纨与贾环的床前,盯着两个人看了半晌,终才回头看向僧人,道:“师兄啊师兄,这是给人寻着机会了,就走吧走吧,可别惹上是非官司,将来不好相见。”
贾母一听就知道有救,忙抓了僧人的袖子:“大和尚,老道长,你们可要救救他们孤儿寡母的啊!我孙子可就这么一点儿骨血啊!”
僧人双手合十,做出一副慈悲的模样来:“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这倒也是,道兄,不如就帮他们一帮吧!”说着,他拿眼去看贾政,“只是一条,我们帮忙也可,只想要求个小徒弟跟我去我大师兄那边伺候着,一年两年不算多,三五个月不算短。”
贾母还没开口,王氏便推了贾环出来,贾政此时就指着贾环张嘴了:“他本也是那伽吉大和尚的徒弟,去寺院之中伺候也是应当,这位大师,就这么办吧!”
再也不管贾环是不是要去书院上学,也不管贾环是不是长身体的时候,贾政这句话真是圣他人之母圣得厉害,却全然不想着那病着的是他孙子,他如何不舍了自己去?
大和尚笑得高深莫测,转手就出门寻了一块石头,“啪嗒”两下,打在贾兰跟李纨的脑门子上,再转头,两个人就悠悠转醒,知道饿了。
贾母见状也是直念佛,但也有些担心,不由得开口问道:“两位师傅,我可能不能给这孩子捐个替身?”她抓过贾环,心中还是有些疑问的,这事情不知怎么就这么巧,还是要人去寺庙去伺候……当时身边小厮丫鬟也一堆的,怎么个她二儿子就能指上贾环?也是越想越觉得这二儿子有点儿迂腐,还是迂腐得过分了的。
但她这话才出口,人家一僧一道又翩然而去了,使人去追也没能追上。
贾母这才歇了找个小厮替贾环的心思,再看赵姨娘又要大哭,不得已,只开口道:“环哥儿替他嫂子、侄子去寺院里伺候和尚那是他孝悌慈善,这孩子这般上进,又是个知道疼侄子的,他才几岁大,他侄子与他年岁也不差多少了!这般的有担当,可是阖府都不如的。”老太太瞪了贾政一眼,“但他是次子,我也记得他的好,念他的好,我的私房,将来有宝玉的一份,自然也有环哥儿的一份!”说着,她拄着拐杖,也不用人搀扶,一路阴沉着脸回了荣庆堂。
进了屋去,老太太忙坐了下来,对鸳鸯招手:“鸳鸯,去把环哥儿叫来,你只说我找他,留他吃饭!”
鸳鸯这便应声去了。
这鸳鸯是十分懂的,她知道贾母对贾环是没多少情分的,更也不算是疼爱贾环这庶出的孙子,可贾环毕竟是孙子,跟宝玉关系又好,又是大和尚的徒弟又是书院的学生,就算将来不出仕,就算将来不光宗耀祖,那书院的关系他是有的,大和尚一句话也是顶了旁人好些话的——所以她也总叫贾环过来跟前儿玩,便也是想要他与宝玉亲近。
谁曾想啊,贾政跟王氏夫妇也是病得不轻。
原本鸳鸯都想要跪下求这个恩典了,放出来老了老了她青灯古佛,在贾家的家庙里住着,谁敢不尊她一声法师?纵是不能吃肉,可也免了做人姨娘或者是拉出去配小厮的命运。若是放了出来,她还能求个恩典去小门小户做个平头娘子,怎么不比在这儿强?
谁知道二老爷夫妇竟舍得儿子——庶子再庶也是儿子啊,两个不着调的老东西!
鸳鸯心里骂着,脚下却快,匆匆就走到赵姨娘的屋子跟前儿,还听着赵姨娘哇哇大哭,哭得肝肠寸断。
鸳鸯心下凄然,也只好敲了敲门,喊道:“环三爷在吗?老太太请环三爷过去,说是就留饭了,姨娘,叫三爷出来吧,老太太舍不得孙子,只想跟三爷这几日多亲近亲近。”
赵姨娘不傻,可也不精明。她的精明与傻跟别人不是一条道儿上的。
所以她这听了鸳鸯的喊,忙让贾环出去,自己则在屋里给贾环收拾行李,一边收拾一边骂,听得鸳鸯忙拉了贾环走了。
赵姨娘没骂旁人,却是骂二房的这些主子们,一个一个的,全都给骂了进去,包括探春。
探春虽说是在老太太跟前儿养着,可到底是赵姨娘生出来的,平常也不来见她就算了,这亲弟弟要去做和尚了,姑娘也是一句话不说,可不就叫赵姨娘气得更甚了嘛!
她一句一句的,骂得昏天黑地,小丫头们听着都要绕道。
但就贾政,觉得这赵姨娘真是有趣儿,他须得去教育教育才对。
且不说二房这边怎么折腾,只说贾环去了贾母跟前儿,宝玉也闻声赶来,拉着贾环说了许许多多舍不得的话,转而又拉着贾母,撒娇道:“老祖宗,我不让弟弟走!”
“宝玉,你弟弟是去给你侄儿并你嫂子祈福去了,怎么能这般任性呢。”贾母倒是欣慰这兄弟俩关系好——她养的两个儿子关系差得很了,这小兄弟俩亲亲近近的事儿,她倒是少见,乍一看有意思,且是越看越喜欢。
宝玉更是不依了:“老祖宗,我是知道的,弟弟在书院里学得好,先生还叫他今年就下场一试呢!那李家的李醇知我是知道的,从来都是妒忌人家的,他妒忌弟弟,就拿弟弟出身说事儿,说我家不能让环儿出头的,环儿还没怎么样呢,先生听了就惹了一肚子的气告诉给了山长,山长就把李醇知赶下了山去——老祖宗,那李醇知是大嫂子的弟弟,保不齐就是大嫂子……”
贾宝玉这话还没说完,贾母就捂住了他的嘴:“我的宝玉啊,心肝儿,谁给你说的?”说着,她便恶狠狠地去看贾环。
贾环摇摇头。
“是太太跟我说的。”贾宝玉抬起头,眼泪都已经糊了满脸。
贾母这才又搂过贾环,大哭道:“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此时,贾母已经信了李纨搞事,王氏明知道却也不言语,唯独两个孩子是好的,与那些老娘们并不相同,再想想自己儿子也是那么一副冷心冷肺的样子,老太太更是哭得狠了,只担心护不住家里的孩子们,倒是给人害了可怎么办才好!
贾母越想越担心,越担心越害怕,越害怕就越想。
终于,老太太咬了咬牙,抬手叫了鸳鸯:“你去库里,把我鎏金莲花盏拿来。再从钱匣子里拿点儿散碎的银锞子,并两张一百两的银票。”
鸳鸯应了,转身去拿东西。
贾母又搂着两个小的,哭了一通。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