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3 第六十二章 风浪将起
- 64 第六十三章 是与非
- 65 第六十四章 春暮暖阳
- 66 第六十五章 残照断梦
- 67 第六十六章 心胜似暖阳的人
- 68 第六十七章 代价沉重的棋局
- 69 第六十八章 一家人
- 70 第六十九章 浮梦乡传说
- 71 第七十章 血染白菊
- 72 第七十一章 公子子婴
- 73 第七十二章 焚书?不,是收书!
- 74 第七十三章 唇亡齿寒
- 75 第七十四章 愿君一生安好
- 76 第七十五章 乱世笑容
- 77 第七十六章 时过境迁,故人难见
- 78 第七十七章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79 第七十八章 丞相、御史大夫及时赶来
- 80 第七十九章 执念附死尸般的仇
- 81 第八十章 韩国公子成
- 82 第八十一章 墨,本就是条走偏的道?
- 83 第八十二章 咸阳暮色
- 84 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测,何处可安
- 85 第八十四章 岁月静好,短暂的温馨
- 86 第八十五章 寒食后的温馨生辰
- 87 第八十六章 旧忆
- 88 第八十七章 东逝水
- 89 第八十八章 也无风雨也无晴
- 90 叫做特别篇二的东东~(众:又来了!=_=
- 91 第八十九章 诡异咒术阴阳阵
- 92 第九十章 关心在乎的人
- 93 第九十一章 千泷身世
- 94 第九十二章 灵玉幻境
- 95 第九十三章 宿命
- 96 第九十四章 流年送来的绝不是过客
- 97 第九十五章 能洞悉命运又如何(上)
- 98 第九十六章 能洞悉命运又如何(中)
- 99 第九十七章 能洞悉命运又如何(下)
- 100 与小说无关的梗__【扶苏个笨蛋!】
- 101 第九十八章 前路漫漫,却无法再预设他的存在
- 102 第九十九章 想把我家娘子偷进屋里!
- 103 第一百章 顾念;当下
- 104 第一百零一章 故人遗恨
- 105 第一百零二章 现在就做我的女人
- 106 第一百零三章 极品亲戚:十几年后的阴阳家
- 107 第一百零四章 茫然的存在
- 108 第一百零五章 聂蓉之子
- 109 第一百零六章 此人非彼人
- 110 第一百零七章 痴念转怨
- 111 第一百零八章 你想摸哪里……
- 112 第一百零九章 渣男面目
- 113 第一百一十章 阴阳空念
- 114 第一百一十一章 折寿十年:阴阳家红药至邪之术
- 115 第一百一十二章 盗跖VS星魂:山下湖血战!
- 116 第一百一十三章 乱世漩涡,几人道合
- 117 本卷内容为空,直接点下卷接着看
- 118 【此章勿订阅】想继续看免费的小伙伴看过来
- 119 第一百一十四章 控心女;星魂悲哀的印记[2737字]
- 120 第一百一十五章 错乱的少与恐惧的跖
- 121 第一百一十六章 待时而动,飞出囚笼[2411字]
- 122 第一百一十四章 控心女;星魂悲哀的印记[2737字]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十二章 焚书?不,是收书!
第七十二章 焚书?不,是收书!
“陛下政务繁忙,不希望被打扰,要奴转告公子,在殿外稍稍等候片刻。”
胡亥对他父皇再了解不过,但能这样说,定不会让他等太久,于是他会意地轻轻点了点头,伫立殿外静静等候。
连续几次了,找父皇议政时他总觉得少了什么,说不上好与不好,这种感觉是从扶苏走后开始的。若皇兄还在,此事便不会拖到现在,我也不必站在这儿了,想不到现在,还能做点类似皇兄作风的事:多管闲事。他也不知自己为何,大脑竟如此失控地对自己调侃着,竟还有点想念他?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脑海又随时光的荏苒堆积了不少悲欢契阔的回忆,那些都还时不时清晰地回放着,尤其是不久前的大争端,令他至今深刻在心,也正因那争端,扶苏远去……
他还清楚记得,当时,宣室殿——
扶苏走上前去行了个礼:“拜见父皇!”皇帝的气还未消,指着扶苏:“你去了哪里?”“孩儿……是耽搁了点时间……”扶苏低头认错,不料皇帝猛然一脸失望的神色,一丝怒气外露:“朝中有个挑事的老狐狸道你对父皇心存不满私下勾结儒生诽谤朝廷,朕已派人将他拖出去斩了,虽然不知那老狐狸目的何在,但父皇深信自己皇儿是怎样的人。皇儿,父皇平时最喜欢你,可你对很多事都无法看透本质,单靠狭隘片面的妇人之仁蒙蔽心,因小失大……其实处事之道表面怎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并不忘本。赳赳老秦,需要的是眼看前方笔直走下去的汉子,而不是小心翼翼盯着脚下反倒愈走与偏远任凭道旁毒草疯长的迂腐之人!父皇要你明天跟随蒙恬带兵,不准再怠慢,知道吗?”“诺……”无奈之下扶苏也只好应了,再未多言,尽管有件事,还憋在心里。
因扶苏被派去同蒙恬一起处理更多政事,夜以继日,操劳过度身体每况愈下却不见政事减轻,只有皇帝催促和责怪的眼神,引起一群儒生强烈不满。加之寻仙人,修阿房宫,在儒生看来,是在浪费钱财耗费劳力,帝王享福,受苦的就只有百姓。大秦律法原本就过严,如此下去,反而成了儒生饭后随意的谈论的焦点,帝王的所作所为,在儒生看来,反而成了给这位作了几十年孤家寡人的帝王定罪的罪证。
在儒生事件不久后,李斯进谏,皇帝听从建议,下了收书令。
收书行动,这在百姓看来,是愚不可及甚至荒谬无比的,因“以愚黔首”原本就只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利益而并非有利于百姓,自然不被理解,在他们看来,秦皇帝,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殊不知,皇帝此举,并非“以愚黔首”这般简单,儒家早已不适用于秦王朝那时段帝王的统治和国家的发展,而儒家,却是一直以来阻碍大秦王朝帝王的统治和国家发展的元凶。
私下,皇帝叫来赵高,神秘地问道:“近来可有仙人的消息?”赵高总是一脸讨好的笑,从容地说道:“仙人的消息恕小人还未打听到,但很快就会有消息了!”皇帝听后不禁冷冷一笑:“你这阉人还真会说话!”或许之前听到的这类话也算不少了,也没有心惊胆寒的样子,依旧心平气和地接着说道:“陛下,仙人的消息是没打听到,但小人听到了……”边说边凑近了皇帝的耳朵悄声道:“最近这附近的儒生,是天天找陛下的茬来批评,还四处声张,他们是越来越看不惯您了!”不想皇帝听后不但没如赵高所愿地大怒,而且一脸平静的样子,赵高试探性地抬头,对上的,竟是那寒气逼人的眼神,皇帝斜视着赵高,片刻之后,突然冷冷一笑,带着几分冰冷的语调轻声道:“你退下。”
这么一闹,赵高反而慌了神,再也不敢抬头去对上那令人百般捉摸不透的眼神,忙叩头,行过礼后站起身,脚下明显有些软,强装镇定地转身,只想尽快走出这随时都可能令人窒息的宣室殿,想尽快离开这老虎的眼皮底下,这是皇帝给他的一次教训,他其实心里很清楚,但还是不免有几分惊慌涌上心头,只恐迟迈出一步,小命不保。
赵高远去,宫人也皆退下,空荡荡的宣室殿就只剩皇帝一人酒对暗夜,心绪难平。
“皇儿,你不仅迂腐,而且单纯,你知道的事情太少,你不懂,你不懂父皇修建阿房宫的真正目的,你不懂此次儒生事件蔓延到朝中的祸端,你不懂此次事件沾上政治阴谋的可怕……父皇并未老,而你却什么都不懂,像极父皇年少之时。朕很喜欢现在这太平盛世,朕其实厌恶战争,朕真希望能陪这太平盛世千万年……你说,到最后,朕是赢了一切还是输了一切呢?”醉醺醺中,他嘴角勾起一丝苦笑,却又似在自嘲。
那夜胡亥就守在门外,伫立在一个暗黑的隐蔽处凝望着他日渐沧桑的身影,平日里就是这道身影在一直忙碌,一有时间就挤出来看望他,看着最疼他的父皇憔悴的侧颜,和轻咳的神态,那画面像刻在他心上般刻得心滴血……
回过神来,他摇了摇头,一声轻叹,他也好想守护住自己想要保护的东西,但若有天,与父皇同样的重担落在他头上,他真的能很好地挑起吗?他感到自己越来越荒唐了,脑海中竟能突生出这般离谱的假设,于是人为打断乱七八糟的思绪,守在殿外继续等候。
胡亥对他父皇再了解不过,但能这样说,定不会让他等太久,于是他会意地轻轻点了点头,伫立殿外静静等候。
连续几次了,找父皇议政时他总觉得少了什么,说不上好与不好,这种感觉是从扶苏走后开始的。若皇兄还在,此事便不会拖到现在,我也不必站在这儿了,想不到现在,还能做点类似皇兄作风的事:多管闲事。他也不知自己为何,大脑竟如此失控地对自己调侃着,竟还有点想念他?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脑海又随时光的荏苒堆积了不少悲欢契阔的回忆,那些都还时不时清晰地回放着,尤其是不久前的大争端,令他至今深刻在心,也正因那争端,扶苏远去……
他还清楚记得,当时,宣室殿——
扶苏走上前去行了个礼:“拜见父皇!”皇帝的气还未消,指着扶苏:“你去了哪里?”“孩儿……是耽搁了点时间……”扶苏低头认错,不料皇帝猛然一脸失望的神色,一丝怒气外露:“朝中有个挑事的老狐狸道你对父皇心存不满私下勾结儒生诽谤朝廷,朕已派人将他拖出去斩了,虽然不知那老狐狸目的何在,但父皇深信自己皇儿是怎样的人。皇儿,父皇平时最喜欢你,可你对很多事都无法看透本质,单靠狭隘片面的妇人之仁蒙蔽心,因小失大……其实处事之道表面怎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并不忘本。赳赳老秦,需要的是眼看前方笔直走下去的汉子,而不是小心翼翼盯着脚下反倒愈走与偏远任凭道旁毒草疯长的迂腐之人!父皇要你明天跟随蒙恬带兵,不准再怠慢,知道吗?”“诺……”无奈之下扶苏也只好应了,再未多言,尽管有件事,还憋在心里。
因扶苏被派去同蒙恬一起处理更多政事,夜以继日,操劳过度身体每况愈下却不见政事减轻,只有皇帝催促和责怪的眼神,引起一群儒生强烈不满。加之寻仙人,修阿房宫,在儒生看来,是在浪费钱财耗费劳力,帝王享福,受苦的就只有百姓。大秦律法原本就过严,如此下去,反而成了儒生饭后随意的谈论的焦点,帝王的所作所为,在儒生看来,反而成了给这位作了几十年孤家寡人的帝王定罪的罪证。
在儒生事件不久后,李斯进谏,皇帝听从建议,下了收书令。
收书行动,这在百姓看来,是愚不可及甚至荒谬无比的,因“以愚黔首”原本就只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利益而并非有利于百姓,自然不被理解,在他们看来,秦皇帝,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殊不知,皇帝此举,并非“以愚黔首”这般简单,儒家早已不适用于秦王朝那时段帝王的统治和国家的发展,而儒家,却是一直以来阻碍大秦王朝帝王的统治和国家发展的元凶。
私下,皇帝叫来赵高,神秘地问道:“近来可有仙人的消息?”赵高总是一脸讨好的笑,从容地说道:“仙人的消息恕小人还未打听到,但很快就会有消息了!”皇帝听后不禁冷冷一笑:“你这阉人还真会说话!”或许之前听到的这类话也算不少了,也没有心惊胆寒的样子,依旧心平气和地接着说道:“陛下,仙人的消息是没打听到,但小人听到了……”边说边凑近了皇帝的耳朵悄声道:“最近这附近的儒生,是天天找陛下的茬来批评,还四处声张,他们是越来越看不惯您了!”不想皇帝听后不但没如赵高所愿地大怒,而且一脸平静的样子,赵高试探性地抬头,对上的,竟是那寒气逼人的眼神,皇帝斜视着赵高,片刻之后,突然冷冷一笑,带着几分冰冷的语调轻声道:“你退下。”
这么一闹,赵高反而慌了神,再也不敢抬头去对上那令人百般捉摸不透的眼神,忙叩头,行过礼后站起身,脚下明显有些软,强装镇定地转身,只想尽快走出这随时都可能令人窒息的宣室殿,想尽快离开这老虎的眼皮底下,这是皇帝给他的一次教训,他其实心里很清楚,但还是不免有几分惊慌涌上心头,只恐迟迈出一步,小命不保。
赵高远去,宫人也皆退下,空荡荡的宣室殿就只剩皇帝一人酒对暗夜,心绪难平。
“皇儿,你不仅迂腐,而且单纯,你知道的事情太少,你不懂,你不懂父皇修建阿房宫的真正目的,你不懂此次儒生事件蔓延到朝中的祸端,你不懂此次事件沾上政治阴谋的可怕……父皇并未老,而你却什么都不懂,像极父皇年少之时。朕很喜欢现在这太平盛世,朕其实厌恶战争,朕真希望能陪这太平盛世千万年……你说,到最后,朕是赢了一切还是输了一切呢?”醉醺醺中,他嘴角勾起一丝苦笑,却又似在自嘲。
那夜胡亥就守在门外,伫立在一个暗黑的隐蔽处凝望着他日渐沧桑的身影,平日里就是这道身影在一直忙碌,一有时间就挤出来看望他,看着最疼他的父皇憔悴的侧颜,和轻咳的神态,那画面像刻在他心上般刻得心滴血……
回过神来,他摇了摇头,一声轻叹,他也好想守护住自己想要保护的东西,但若有天,与父皇同样的重担落在他头上,他真的能很好地挑起吗?他感到自己越来越荒唐了,脑海中竟能突生出这般离谱的假设,于是人为打断乱七八糟的思绪,守在殿外继续等候。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