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一、远嫁
- 2 二,大婚
- 3 三、豫王
- 4 四、侍寝
- 5 五、教学
- 6 六、骑射
- 7 七、弈棋
- 8 八、汉中
- 9 九、秋猎
- 10 十、遇袭
- 11 十一、挟持
- 12 十二、脱险
- 13 十三、重逢
- 14 十四、心意
- 15 十五、行宫
- 16 十六、共浴
- 17 十七、汉东
- 18 十八、出发
- 19 十九、调戏
- 20 二十、察觉
- 21 二十一、密探
- 22 二十二、榜样
- 23 二十三、新衣
- 24 二十四、乔装
- 25 二十五、身价
- 26 二十六、贵客
- 27 二十七、胭脂
- 28 二十八、世子
- 29 二十九、私奔
- 30 三十、心思
- 31 三十一、软禁
- 32 三十二、闺梦
- 33 三十三、霸业
- 34 三十四、将军
- 35 三十五、重聚
- 36 三十六、回宫
- 37 三十七、将门
- 38 三十八、惧内
- 39 三十九、指婚
- 40 四十、年夜
- 41 四十一、女官
- 42 四十二、突变
- 43 四十三、困局
- 44 四十四、抉择
- 45 四十五、离别
- 46 四十六、兄弟
- 47 四十七、家人
- 48 四十八、名号
- 49 四十九、竹马
- 50 五十、中宫(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一、远嫁
一、远嫁
阳江之畔,吴国和燕国的交界处,十几名陪嫁的宫女正对着家乡的方向默默垂泪。
大吴和亲的仪仗就停在这里,稍作休整,等待与燕国卫队的交接。
“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回来。”稍稍年长的宫女话一出口,又引来无数的抽咽。
一个紫色宫装少女在一旁走过,见状过来安慰道:“姐姐们再坚持一下吧。周尚仪她们说,再有三天就能到燕的都城了。公主嫁了过去就是他们的皇后,燕国的皇家卫队定然不会亏待各位的,下面的行程会很顺利得多。”她以为众人是不忍路途艰辛而难过。
年长的宫女们垂泪说道:“还说什么坚持。这一去远离故国乡土,就要在燕国的禁宫之中了却余生了……”
“这样啊,”少女眨眨眼,语气轻快地说道:“不一定的哦。听说燕国的皇宫跟我们大吴的可不一样。他们每隔五年就会开宫放人一次,届时未有封赏且年满二十五岁者皆可申请出宫,可以由内禁府婚配也可自行回乡生活。各位如果不喜欢留在燕国,到时候就去请示公主返回大吴便好。”
哎?
众人听了此话,顿时没了哭的兴致,转而围住少女争相问道:“真的吗?燕国真的会放人?”“那公主会不会放我们走呢?”“不到二十五岁能不能回吴国呀?”
面对众人七嘴八舌地提问,少女无从回答,只能笑了笑,安抚道:“所以说不一定的嘛。事在人为,总会有回国的办法的。那么,各位就先别难过了,想想高兴的事儿,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的,五年说不定一眨眼就过去了。”她笑呵呵地摆摆手,离开了众人。
那十几名宫女得了这个消息便议论不停。有些年纪小的已经在盘算着能不能谎报年纪,好能够早些出宫,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就在这时,背后有人喝道:“如此喧哗,成何体统!”
众人顿时一惊,见是几位品阶最高的女官站在面前,连忙行礼请安。薛尚宫和周尚仪两位是公主的教习女官,地位在所有女官之上。薛尚宫不悦地训斥道:“尔等随公主远嫁,理应为主分忧,恪尽职守。如今已是两国交界,更应谨慎守礼。如此无故喧哗,到底所为何事?”
众宫女自然不敢以实相告,战战兢兢地连声告饶。一旁的周尚仪见状打断道:“罢了,知错便好,下不为例。薛尚宫,咱们先去找公主殿下吧。”她声音温和,但语气中隐隐有担忧之意。
薛尚宫知她所想,在这两国边境之地,即将是卫队交接的紧要关头,生怕公主有什么闪失,道:“正是。”刚要离开,周尚仪不禁转身对众人问道:“你们刚才可曾在这附近见到过公主殿下?”
年长的宫女答道:“回禀两位,奴婢们不曾近身服侍过公主殿下,不知殿下真容……”
周尚仪道:“殿下今天穿紫色锦袍,未曾绾发,额上一颗明珠,颈间有串金项圈。”
唉?!
众人再次受惊——那、那不就是刚才跟她们说话的女孩么……
问明方向,两名女官匆匆赶去。
阳江之畔,十六岁的泰成公主向南长拜。
阿和这就走了,从此分别,再会无期,珍重。
“公主,您这是……”
“不用担心,我就是来跟母亲和家乡告别一下。”阿和微微笑道:“宫女们虽然思乡,但是再过几年总有回来的机会。我这一去,只怕再不能回来了。不,是一定不能回来。”
薛尚宫和周尚仪听了不禁默然。
大吴裕安十一年,北燕崇德二年,泰成公主远嫁北燕靖文帝。
泰成公主,名和,宗室端王女。裕安十年北燕靖文帝登基,修文盟好,请尚公主。帝封端王郡主为泰成公主,以亲王礼配之。——《吴书·公主列传》
大吴和亲的仪仗就停在这里,稍作休整,等待与燕国卫队的交接。
“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回来。”稍稍年长的宫女话一出口,又引来无数的抽咽。
一个紫色宫装少女在一旁走过,见状过来安慰道:“姐姐们再坚持一下吧。周尚仪她们说,再有三天就能到燕的都城了。公主嫁了过去就是他们的皇后,燕国的皇家卫队定然不会亏待各位的,下面的行程会很顺利得多。”她以为众人是不忍路途艰辛而难过。
年长的宫女们垂泪说道:“还说什么坚持。这一去远离故国乡土,就要在燕国的禁宫之中了却余生了……”
“这样啊,”少女眨眨眼,语气轻快地说道:“不一定的哦。听说燕国的皇宫跟我们大吴的可不一样。他们每隔五年就会开宫放人一次,届时未有封赏且年满二十五岁者皆可申请出宫,可以由内禁府婚配也可自行回乡生活。各位如果不喜欢留在燕国,到时候就去请示公主返回大吴便好。”
哎?
众人听了此话,顿时没了哭的兴致,转而围住少女争相问道:“真的吗?燕国真的会放人?”“那公主会不会放我们走呢?”“不到二十五岁能不能回吴国呀?”
面对众人七嘴八舌地提问,少女无从回答,只能笑了笑,安抚道:“所以说不一定的嘛。事在人为,总会有回国的办法的。那么,各位就先别难过了,想想高兴的事儿,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的,五年说不定一眨眼就过去了。”她笑呵呵地摆摆手,离开了众人。
那十几名宫女得了这个消息便议论不停。有些年纪小的已经在盘算着能不能谎报年纪,好能够早些出宫,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就在这时,背后有人喝道:“如此喧哗,成何体统!”
众人顿时一惊,见是几位品阶最高的女官站在面前,连忙行礼请安。薛尚宫和周尚仪两位是公主的教习女官,地位在所有女官之上。薛尚宫不悦地训斥道:“尔等随公主远嫁,理应为主分忧,恪尽职守。如今已是两国交界,更应谨慎守礼。如此无故喧哗,到底所为何事?”
众宫女自然不敢以实相告,战战兢兢地连声告饶。一旁的周尚仪见状打断道:“罢了,知错便好,下不为例。薛尚宫,咱们先去找公主殿下吧。”她声音温和,但语气中隐隐有担忧之意。
薛尚宫知她所想,在这两国边境之地,即将是卫队交接的紧要关头,生怕公主有什么闪失,道:“正是。”刚要离开,周尚仪不禁转身对众人问道:“你们刚才可曾在这附近见到过公主殿下?”
年长的宫女答道:“回禀两位,奴婢们不曾近身服侍过公主殿下,不知殿下真容……”
周尚仪道:“殿下今天穿紫色锦袍,未曾绾发,额上一颗明珠,颈间有串金项圈。”
唉?!
众人再次受惊——那、那不就是刚才跟她们说话的女孩么……
问明方向,两名女官匆匆赶去。
阳江之畔,十六岁的泰成公主向南长拜。
阿和这就走了,从此分别,再会无期,珍重。
“公主,您这是……”
“不用担心,我就是来跟母亲和家乡告别一下。”阿和微微笑道:“宫女们虽然思乡,但是再过几年总有回来的机会。我这一去,只怕再不能回来了。不,是一定不能回来。”
薛尚宫和周尚仪听了不禁默然。
大吴裕安十一年,北燕崇德二年,泰成公主远嫁北燕靖文帝。
泰成公主,名和,宗室端王女。裕安十年北燕靖文帝登基,修文盟好,请尚公主。帝封端王郡主为泰成公主,以亲王礼配之。——《吴书·公主列传》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