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17 第216章 恩将仇报
- 218 第217章 定山东一
- 219 第218章 定山东二
- 220 第219章 定山东三
- 221 第220章 定山东四
- 222 第221章 定山东五
- 223 第222章 定山东六
- 224 第223章 定山东七
- 225 第224章 定山东八
- 226 第225章 定山东九
- 227 第226章 定山东十
- 228 第227章 定山东十一
- 229 第228章 定山东十二
- 230 第229章 定山东十三
- 231 第230章 定山东十四
- 232 第231章 定山东十五
- 233 第232章 定山东十六
- 234 第233章 定山东十七
- 235 第234章 定山东十八
- 236 第235章 朝堂
- 237 第236章 事了拂衣去
- 238 第237章 余家的打算
- 239 第238章 凤冠诰命
- 240 第239章 一日三封
- 241 第240章 相思化厮磨
- 242 第241章 时代开端
- 243 第242章 天降人才
- 244 第243章 融资
- 245 第244章 贿赂?
- 246 第245章 这还真是大买卖
- 247 第246章 巅峰商人的招式
- 248 第247章 新宅院
- 249 第248章 义妹
- 250 第249章 布局中南半岛
- 251 第250章 夜生活多了?
- 252 第251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
- 253 第252章 拜访大佬
- 254 第253章 沈府来访
- 255 第254章 无辜?
- 256 第255章 床上是谁?
- 257 第256章 吃了我吧
- 258 第257章 万金换美人
- 259 第258章 拍卖会开始
- 260 第259章 勋贵豪强
- 261 第260章 冷清第一场
- 262 第261章 合作造船
- 263 第262章 参观
- 264 第263章 复社质疑(上)
- 265 第264章 复社质疑(中)
- 266 第265章 复社质疑(下)
- 267 第266章 榆院VS复社
- 268 第267章 宝刀VS轴承
- 269 第268章 断他一条腿
- 270 第269章 火爆第二场
- 271 第270章 募兵
- 272 第271章 车展开始了
- 273 第272章 震惊的车展
- 274 第273章 摩拳擦掌
- 275 第274章 疯狂第三场上(加更一章)
- 276 第275章 疯狂第三场中
- 277 第276章 疯狂第三场下
- 278 第277章 完美谢幕
- 279 第278章 再议造船
- 280 第279章 致敬大匠
- 281 第280章 大建设开始
- 282 第281章 垂涎
- 283 第282章 大明最大的官儿
- 284 第283章 登门要钱
- 285 第284章 你坑我呀我坑你
- 286 第285章 再谋安南
- 287 第286章 铁路新军
- 288 第287章 文震孟甩锅一
- 289 第288章 文震孟甩锅二
- 290 第289章 人生如戏
- 291 第290章 青夜消息
- 292 第291章 苦中求生
- 293 第292章 十面埋伏
- 294 第293章 祸水东引
- 295 第294章 进程
- 296 第295章 机密
- 297 第296章 守城备战
- 298 第297章 逃离
- 299 第298章 议事
- 300 第299章 归来
- 301 第300章 重逢
- 302 第301章 兵临城下
- 303 第302章 夜袭
- 304 第303章 秦王?宋王?
- 305 第304章 短兵相接
- 306 第305章 全身而退(三更)
- 307 第306章 同一姿势,再来一次
- 308 第307章 虎入羊群
- 309 第308章 破伞(三更)
- 310 第309章 攻守易势(四更)
- 311 第310章 做事要公平
- 312 第311章 城头白刃
- 313 第312章 见招拆招
- 314 第313章 属螃蟹的(四更)
- 315 第314章 缺朝
- 316 第315章 火炮和沥青更配哦
- 317 第316章 苏靖(三更)
- 318 第317章 好兄弟来援
- 319 第318章 天生万人敌
- 320 第319章 攻心为上(三更求赏)
- 321 第320章 擒贼先擒王
- 322 第321章 改造
- 323 第322章 安南归来
- 324 第323章 入京
- 325 第324章 浩然正气引起的血案
- 326 第325章 讨赏
- 327 第326章 赶快给我滚
- 328 第327章 秋池舞
- 329 第328章 启程
- 330 第329章 机械动力
- 331 第330章 阮福玉
- 332 第331章 船过留炮
- 333 第332章 议和
- 334 第333章 世子
- 335 第334章 三管齐下
- 336 第335章 大善寺
- 337 第336章 乘桴浮于海
- 338 第337章 千里崖州一日还
- 339 第338章 退位
- 340 第339章 谈判一
- 341 第340章 谈判二
- 342 第341章 计定联盟
- 343 第342章 占婆国
- 344 第343章 到达
- 345 第344章 中二少年
- 346 第345章 一个新司机的诞生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26章 定山东十
第226章 定山东十
朱由检接过奏疏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刚刚涌起的笑容瞬间不见了。
“苏先生果然非同一般,便是在落难之时,还能活捉东江叛将,不过!”一拍桌子,厉声道:“骆养性你怎么能任他所为,山东登州是何等凶险之地你难道不清楚,他说要去平叛就让他平叛,这不是往虎口送羊么?”
“陛下,臣有罪!”路养性跪在地上道:“当时臣也是如此劝说苏大人,但苏大人一意孤行。非要登陆山东,说要看看到底是谁害他。臣无奈,只能留下锦衣卫四十肃敌高手,苏大人身边还有一位武功高绝的奇人,想来应该能够自保。”
“朕不要他平叛!”皇帝从龙椅上坐起来,道:“朕宁愿丢了登州,丢了莱州,也要保住苏白衣性命。苏白衣对于我大明来说,又岂是登莱可以换回?
王承恩!”
“奴婢在!”王承恩拱手。
“去文渊阁跑一趟,让今日值守的阁臣过来。”
“是!”
“陛下!”骆养性突然道:“陛下三思!”稍微整理一下心绪,又道:“陛下,苏先生告诉臣,当初福建水师的三艘福船包围他所乘坐的商船,一不劫掠,二不喊话,看到之后直接开炮点火,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就将整个大船烧尽。苏先生言道,这是有人要害他啊。所以他恳请陛下暂时封锁消息,不让任何人知道他还在人世,否则,那些人会在山东下黑手。”
朱由检脸色一黑,低声问道:“苏先生怀疑阁臣?”
骆养性马上跪下:“臣不敢妄言!”
“那行吧,既然苏先生不信阁臣,朕不通知内阁便是了。”指了指骆养性:“你调集锦衣卫,再次从天津出海,于登州外海上巡游,若是苏先生诈降不成,立即救他,万万要保住他的性命!”
“是,陛下,臣这就去安排!”骆养性站起身,噔噔噔的就往外跑。
朱由检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虽然还有一点点的担心,但至少苏白衣没死,不是么!
乾清宫中此时此刻只剩下皇帝皇后和王承恩,皇后皱着眉头道:“陛下,臣妾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说?”
“皇后请说。”
“陛下!”皇后站起来,朝朱由检庄重的行了个礼,跪在他面前道:“按道理来说臣妾是个妇道人家,不应该干涉政事,可陛下是臣妾的夫君,臣妾不得不言。”
“来站起来说!”朱由检去拉周皇后,周皇后不为所动,依旧跪倒在地道:“陛下宠信苏白衣应该有个度,不能任他所为。臣妾知道苏白衣是个有才的,但过于年轻于政事不免青涩,陛下可以给予官职在地方上历练一段时间再予以重任。就拿这次来说,他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难道不知道留着有用之躯为国家效力么,岂能孤身犯险?
就带着锦衣卫四十人去登州,那平叛岂不是如同儿戏一般?
陛下,国家大事应该咨询阁臣,而不是,而不是,而不是,凭借着一个无端的梦境……”周皇后的声音到最后越来越小,但还是坚持说完。
朱由检默然不语,看了看皇后道:“朕知道了,也许是朕病急乱投医。可是皇后,有些事你不懂。”
满朝文武不缺聪明又能力的人,自然也不缺忠诚的臣子,大明朝虽然腐败,可是能臣干吏一抓一大把。
这不可否认!
苏白衣之所以能够让朱由检青睐有加,除了那个虚无缥缈的梦境之外,还有一点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眼光。
朝臣包括阁臣在内,所有人的眼光都局限在一隅,能看到的只是眼前,所谓的治国方略也不过是拆了西墙补东墙。但苏白衣不同,他有一个很清晰的规划,他知道这个国家该往什么道路上走。
针对旱灾侃侃而谈,提出了让朱由检惊为天人的五手布局。
这非但是应对灾荒的之策,也是大明的强国之策。
如果大明朝真的按照这个规划走,朱由检相信,他这个皇帝有可能创造一个大明的神话。
这才是他欣赏苏白衣的根本原因。
皇后叹一口气,重新坐下,她知道,刚刚的那番话没能说道皇帝心里去。
“皇后,朕相信苏白衣!”朱由检看着周皇后,深深地点了点头。
皇后无奈,只能报之以微笑,心里却对苏白衣不以为然。
“走吧,我给陛下熬了鸡汤补补身子!”
“好!”朱由检微微一笑,拉起皇后的手往台阶下面走。
然而!
还没走了两步,外面小太监道:“陛下,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求见!”
“嗯?”朱由检皱了皱眉头:骆养性搞什么?
不过,还是又退回座位上,让骆养性进殿,
骆养性发了疯一样的跑回来,手中带着一份奏疏,边跑便道:“陛下,陛下,登州大捷,登州大捷!”跑到朱由检脚下已经气喘吁吁,却顾不得喘气,跪下来磕了个头,又急着道:“跟着苏先生的锦衣卫送来消息,登州大捷啊陛下。苏大人孤身进城兵不血刃,已然平定了登州。”
“什么?”朱由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骆养性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陛下!”骆养性道:“臣奏报陛下,登州已平,苏先生兵不血刃定了登州。”
“这就……平了?”
“是的陛下,平了!”骆养性将手中的奏疏举起来:“这是苏先生的奏疏。”
“好好好,王承恩,快将奏疏拿过来,给朕瞧瞧!”
朱由检拿到奏疏之后,眼睛往那纸上一看,呵呵笑道:“不错,正是苏白衣的字,唉,苏先生万般都好,就是这字,啧啧,比朕的差多了。”
说话间开始阅读,朱由检一字一句的看,等看到最后一个字之后高兴的一拍桌子,道:“不愧是朕的护国贤臣,弹指之间定山东。”
“咳咳!”骆养性咳嗦一下,提醒道:“陛下,登州已定,可叛军手中还有三万人,定山东恐怕还有些难度。”
“哦,朕知道,朕相信苏先生能做好。”拍了拍桌子上的奏疏道:“王承恩密旨苏白衣,不需经过通政司,着锦衣卫直接下发登州,就说他所请朕皆准,对于那些投降的叛军将领,他有权自行处置,无论是杀还是留!”
“遵旨!”王承恩躬身。
“另外,名不正则言不顺,苏白衣虽然是定了山东,但未奉朝廷诏令,回头都察院的那些御史们又要到朕这里参他,这样,密旨上写明让苏白衣总督山东军务,若朝臣参苏先生,朕一并担之!”
皇帝要给大臣背黑锅,谁还敢**叨叨?
王承恩心头一震:“是!”
“骆养性!”朱由检道:“既然登州已定,水师就不用发了。锦衣卫监察百官,你去给朕暗中查一查,当时到底是谁有可能对苏先生不利,无论是谁,都要奏报给朕听。”
骆养性也退下。
朱由检看了看皇后,周皇后脸色有些扭捏,道:“臣妾妇人之见,让陛下见笑了。”
“哈哈哈哈!”朱由检大笑,拉着皇后从御座下去,然后缓缓的走出乾清宫,抬头看了一样正午的骄阳,额头竟然渗出了些许汗意,不禁感慨道:“春天了啊!”
“是的,陛下!”周皇后道:“春天了,老百姓又该开始忙碌了。”
“嗯!”朱由检的心情格外的好:“朕已经通令福建,将土豆大批量运往山东、北直隶、陕西之地,按照苏白衣的说法,这种东西耐旱耐寒又高产,是百姓最佳的活命口粮。希望天不伤黎民,让百姓过个饱年吧。”
……
皇帝的心情好,做臣子的心情就也好。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难得一见的从宫里一路走回家,路上还哼着小曲。
到家之随便转了一圈又回到指挥使衙门。
将二把手指挥同知边长江喊过来,让他带领锦衣卫的兄弟们大索京师,数千人潜入街头巷尾、青楼、赌场等所有能够探听到消息的地方,有的还埋伏在各个官员家里,对全京师的官员开始秘密监视。
就在骆养性回到衙门不久,苏白衣的第三封密奏也到了他手中。
打开一看,骆养性觉得像这种小事根本不需要在向皇帝当面禀报,直接令手下一名百总带着三四个人悄然上路,朝济南府的方向走去。
“你叫什么名字?”骆养性问面前一个年纪轻轻的士兵。
李锁诚恐诚惶的拱手,道:“小人李锁,乃是肃敌营的人,之前随骆大人您出海,后被留在了苏大人身边,苏大人这次专门让小人来传信。”
“不错!”路养性很赞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从今天开始,你就是锦衣卫百总,苏白衣身边四十人全部由你来统领,跟着苏先生,护他安全。”
“是!”李锁胸脯一挺,脸上露出激动之色。
百总啊!
多少人在锦衣卫当一辈子差都混不来的差事。
“还有!”骆养性道:“今日司礼监会有人前往登州,你随他们一起前往,将这牌子给苏白衣,告诉他,有了这块牌子,他无论在何处,都可随时随地调动当地锦衣卫。”
如果说之前骆养性只是对苏白衣高看一眼的话,那么从今天开始,这种高看一眼就会变成仰望。
开玩笑,整个大明朝,听说过天子宁愿给大臣背黑锅的么?
没有!
别说大明没有,历代也没有。
但苏白衣做到了!
仅此一个理由,从今以后仰望就可以了!
“苏先生果然非同一般,便是在落难之时,还能活捉东江叛将,不过!”一拍桌子,厉声道:“骆养性你怎么能任他所为,山东登州是何等凶险之地你难道不清楚,他说要去平叛就让他平叛,这不是往虎口送羊么?”
“陛下,臣有罪!”路养性跪在地上道:“当时臣也是如此劝说苏大人,但苏大人一意孤行。非要登陆山东,说要看看到底是谁害他。臣无奈,只能留下锦衣卫四十肃敌高手,苏大人身边还有一位武功高绝的奇人,想来应该能够自保。”
“朕不要他平叛!”皇帝从龙椅上坐起来,道:“朕宁愿丢了登州,丢了莱州,也要保住苏白衣性命。苏白衣对于我大明来说,又岂是登莱可以换回?
王承恩!”
“奴婢在!”王承恩拱手。
“去文渊阁跑一趟,让今日值守的阁臣过来。”
“是!”
“陛下!”骆养性突然道:“陛下三思!”稍微整理一下心绪,又道:“陛下,苏先生告诉臣,当初福建水师的三艘福船包围他所乘坐的商船,一不劫掠,二不喊话,看到之后直接开炮点火,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就将整个大船烧尽。苏先生言道,这是有人要害他啊。所以他恳请陛下暂时封锁消息,不让任何人知道他还在人世,否则,那些人会在山东下黑手。”
朱由检脸色一黑,低声问道:“苏先生怀疑阁臣?”
骆养性马上跪下:“臣不敢妄言!”
“那行吧,既然苏先生不信阁臣,朕不通知内阁便是了。”指了指骆养性:“你调集锦衣卫,再次从天津出海,于登州外海上巡游,若是苏先生诈降不成,立即救他,万万要保住他的性命!”
“是,陛下,臣这就去安排!”骆养性站起身,噔噔噔的就往外跑。
朱由检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虽然还有一点点的担心,但至少苏白衣没死,不是么!
乾清宫中此时此刻只剩下皇帝皇后和王承恩,皇后皱着眉头道:“陛下,臣妾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说?”
“皇后请说。”
“陛下!”皇后站起来,朝朱由检庄重的行了个礼,跪在他面前道:“按道理来说臣妾是个妇道人家,不应该干涉政事,可陛下是臣妾的夫君,臣妾不得不言。”
“来站起来说!”朱由检去拉周皇后,周皇后不为所动,依旧跪倒在地道:“陛下宠信苏白衣应该有个度,不能任他所为。臣妾知道苏白衣是个有才的,但过于年轻于政事不免青涩,陛下可以给予官职在地方上历练一段时间再予以重任。就拿这次来说,他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难道不知道留着有用之躯为国家效力么,岂能孤身犯险?
就带着锦衣卫四十人去登州,那平叛岂不是如同儿戏一般?
陛下,国家大事应该咨询阁臣,而不是,而不是,而不是,凭借着一个无端的梦境……”周皇后的声音到最后越来越小,但还是坚持说完。
朱由检默然不语,看了看皇后道:“朕知道了,也许是朕病急乱投医。可是皇后,有些事你不懂。”
满朝文武不缺聪明又能力的人,自然也不缺忠诚的臣子,大明朝虽然腐败,可是能臣干吏一抓一大把。
这不可否认!
苏白衣之所以能够让朱由检青睐有加,除了那个虚无缥缈的梦境之外,还有一点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眼光。
朝臣包括阁臣在内,所有人的眼光都局限在一隅,能看到的只是眼前,所谓的治国方略也不过是拆了西墙补东墙。但苏白衣不同,他有一个很清晰的规划,他知道这个国家该往什么道路上走。
针对旱灾侃侃而谈,提出了让朱由检惊为天人的五手布局。
这非但是应对灾荒的之策,也是大明的强国之策。
如果大明朝真的按照这个规划走,朱由检相信,他这个皇帝有可能创造一个大明的神话。
这才是他欣赏苏白衣的根本原因。
皇后叹一口气,重新坐下,她知道,刚刚的那番话没能说道皇帝心里去。
“皇后,朕相信苏白衣!”朱由检看着周皇后,深深地点了点头。
皇后无奈,只能报之以微笑,心里却对苏白衣不以为然。
“走吧,我给陛下熬了鸡汤补补身子!”
“好!”朱由检微微一笑,拉起皇后的手往台阶下面走。
然而!
还没走了两步,外面小太监道:“陛下,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求见!”
“嗯?”朱由检皱了皱眉头:骆养性搞什么?
不过,还是又退回座位上,让骆养性进殿,
骆养性发了疯一样的跑回来,手中带着一份奏疏,边跑便道:“陛下,陛下,登州大捷,登州大捷!”跑到朱由检脚下已经气喘吁吁,却顾不得喘气,跪下来磕了个头,又急着道:“跟着苏先生的锦衣卫送来消息,登州大捷啊陛下。苏大人孤身进城兵不血刃,已然平定了登州。”
“什么?”朱由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骆养性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陛下!”骆养性道:“臣奏报陛下,登州已平,苏先生兵不血刃定了登州。”
“这就……平了?”
“是的陛下,平了!”骆养性将手中的奏疏举起来:“这是苏先生的奏疏。”
“好好好,王承恩,快将奏疏拿过来,给朕瞧瞧!”
朱由检拿到奏疏之后,眼睛往那纸上一看,呵呵笑道:“不错,正是苏白衣的字,唉,苏先生万般都好,就是这字,啧啧,比朕的差多了。”
说话间开始阅读,朱由检一字一句的看,等看到最后一个字之后高兴的一拍桌子,道:“不愧是朕的护国贤臣,弹指之间定山东。”
“咳咳!”骆养性咳嗦一下,提醒道:“陛下,登州已定,可叛军手中还有三万人,定山东恐怕还有些难度。”
“哦,朕知道,朕相信苏先生能做好。”拍了拍桌子上的奏疏道:“王承恩密旨苏白衣,不需经过通政司,着锦衣卫直接下发登州,就说他所请朕皆准,对于那些投降的叛军将领,他有权自行处置,无论是杀还是留!”
“遵旨!”王承恩躬身。
“另外,名不正则言不顺,苏白衣虽然是定了山东,但未奉朝廷诏令,回头都察院的那些御史们又要到朕这里参他,这样,密旨上写明让苏白衣总督山东军务,若朝臣参苏先生,朕一并担之!”
皇帝要给大臣背黑锅,谁还敢**叨叨?
王承恩心头一震:“是!”
“骆养性!”朱由检道:“既然登州已定,水师就不用发了。锦衣卫监察百官,你去给朕暗中查一查,当时到底是谁有可能对苏先生不利,无论是谁,都要奏报给朕听。”
骆养性也退下。
朱由检看了看皇后,周皇后脸色有些扭捏,道:“臣妾妇人之见,让陛下见笑了。”
“哈哈哈哈!”朱由检大笑,拉着皇后从御座下去,然后缓缓的走出乾清宫,抬头看了一样正午的骄阳,额头竟然渗出了些许汗意,不禁感慨道:“春天了啊!”
“是的,陛下!”周皇后道:“春天了,老百姓又该开始忙碌了。”
“嗯!”朱由检的心情格外的好:“朕已经通令福建,将土豆大批量运往山东、北直隶、陕西之地,按照苏白衣的说法,这种东西耐旱耐寒又高产,是百姓最佳的活命口粮。希望天不伤黎民,让百姓过个饱年吧。”
……
皇帝的心情好,做臣子的心情就也好。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难得一见的从宫里一路走回家,路上还哼着小曲。
到家之随便转了一圈又回到指挥使衙门。
将二把手指挥同知边长江喊过来,让他带领锦衣卫的兄弟们大索京师,数千人潜入街头巷尾、青楼、赌场等所有能够探听到消息的地方,有的还埋伏在各个官员家里,对全京师的官员开始秘密监视。
就在骆养性回到衙门不久,苏白衣的第三封密奏也到了他手中。
打开一看,骆养性觉得像这种小事根本不需要在向皇帝当面禀报,直接令手下一名百总带着三四个人悄然上路,朝济南府的方向走去。
“你叫什么名字?”骆养性问面前一个年纪轻轻的士兵。
李锁诚恐诚惶的拱手,道:“小人李锁,乃是肃敌营的人,之前随骆大人您出海,后被留在了苏大人身边,苏大人这次专门让小人来传信。”
“不错!”路养性很赞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从今天开始,你就是锦衣卫百总,苏白衣身边四十人全部由你来统领,跟着苏先生,护他安全。”
“是!”李锁胸脯一挺,脸上露出激动之色。
百总啊!
多少人在锦衣卫当一辈子差都混不来的差事。
“还有!”骆养性道:“今日司礼监会有人前往登州,你随他们一起前往,将这牌子给苏白衣,告诉他,有了这块牌子,他无论在何处,都可随时随地调动当地锦衣卫。”
如果说之前骆养性只是对苏白衣高看一眼的话,那么从今天开始,这种高看一眼就会变成仰望。
开玩笑,整个大明朝,听说过天子宁愿给大臣背黑锅的么?
没有!
别说大明没有,历代也没有。
但苏白衣做到了!
仅此一个理由,从今以后仰望就可以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