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5 第十七章 杀光
- 26 第十八章 步入暗劲
- 27 第十九章 长白山行
- 28 第二十章 雷音震荡
- 29 第二十一章 狼群中救人
- 30 第二十二章 拜见大师兄
- 31 第二十三章 交手切磋
- 32 第二十四章 交换技艺
- 33 第二十五章 无奈参军
- 34 第二十六章 当班长
- 35 第二十七章 坚定信念
- 36 第二十八章 辞行
- 37 第二十九章 内视
- 38 第三十章 形意宗师 上
- 39 第三十一章 形意宗师 下
- 40 第三十二章 来龙去脉
- 41 第三十三章 动静
- 42 第三十四章 雷厉风行
- 43 第三十五章 赠功
- 44 第三十六章 行遍中国
- 45 第三十七章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 46 第三十八章 英雄迟暮
- 47 第三十九章 宗师未成
- 48 第四十章 俄国格斗家?
- 49 第四十一章 武当拳法与醍醐灌顶
- 50 第四十二章 龙争虎斗
- 51 第四十三章 败
- 52 第四十四章 疗伤
- 53 第四十五章 声名远扬 上
- 54 第四十六章 声名远扬 中
- 55 第四十七章 声名远扬 下
- 56 第四十八章 抱丹的道路
- 57 第四十九章 道人
- 58 第五十章 点悟
- 59 第五十一章 河洛
- 60 第五十二章 抱丹 上
- 61 第五十三章 抱丹 下
- 62 第五十四章 师徒交流
- 63 第五十五章 千叶枫一
- 64 第五十六章 原来是你
- 65 第五十七章 斩天
- 66 第五十八章 龟蛇盘
- 67 第五十九章 落幕
- 68 第六十章 陈真
- 69 第六十一章 再见张学良
- 70 第六十二章 各方皆动
- 71 第六十三章 反击
- 72 第六十四章 刺杀
- 73 第六十五章 束衣成枪,卷布如棍
- 74 第六十六章 离开和道路传承
- 75 第一章 煌煌武道,可通天人
- 76 第二章 飞天大盗
- 77 第三章 武当弃徒
- 78 第四章 暗中行动
- 79 第五章 前尘往事
- 80 第六章 被注意了
- 81 第七章 国安
- 82 第八章 有剑龙泉
- 83 第九章 道法神通
- 84 第十章 末法?末路?
- 85 第十一章 新的任务
- 86 第十二章 警告
- 87 第十三章 秘密会议
- 88 第十四章 李家和致公堂的反应
- 89 第十五章 我想见见他
- 90 第十六章 不死不休
- 91 第十七章 太祖长拳里的秘法
- 92 第十八章 五雷拳
- 93 第十九章 大动作
- 94 第二十章 一代奇人的陨落
- 95 第一章 初临贵地
- 96 第二章 惊鸿子
- 97 第三章 南荒道人的选择
- 98 第四章 此方道途
- 99 第五章 黑甲骑兵
- 100 第六章 一枪在手任纵横
- 101 第七章 血手屠夫
- 102 第八章 棋差半招
- 103 第九章 青莲一脉
- 104 第十章 生命元力入己身
- 105 第十一章 人形灵丹
- 106 第十二章 变戏法的老头
- 107 第十三章 内乱
- 108 第十四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 109 第十五章 兵家神将
- 110 第十六章 尘埃落定
- 111 第十七章 刀气入体追杀来
- 112 第十八章 生死路
- 113 第十九章 道路终明了
- 114 第二十章 洗髓换血返先天
- 115 第二十一章 先天真气生
- 116 第二十二章 祸从天上来
- 117 第二十三章 恩将仇报
- 118 第二十四章 遗迹宫殿
- 119 第二十五章 七凶七杀阵
- 120 第二十六章 玄武异象,七雄并立
- 121 第二十七章 以一敌四
- 122 第二十八章 一再突破
- 123 第二十九章 诸天星辰
- 124 第三十章 星力淬己身
- 125 第三十一章 东都事起
- 126 第三十二章 示警
- 127 第三十三章 变化 上
- 128 第三十四章 变化 下
- 129 第三十五章 和氏玉璧
- 130 第三十六章 元神出手
- 131 第三十七章 玉璧择主
- 132 第三十八章 炼髓如霜,炼血汞浆
- 133 第三十九章 蜀中
- 134 第四十章 出手相助
- 135 第四十一章 凝气成罡,神意化形
- 136 第四十二章 对抗元神神通
- 137 请假
- 138 第四十三章 废去修为
- 139 第四十四章 盘氏之秘
- 140 第四十五章 蚩尤的刀 元神上门
- 141 第四十六章 大战元神
- 142 第四十七章 元神退去 五行宗
- 143 第四十八章 各方到来 上
- 144 第四十九章 各方到来 下
- 145 第五十章 故人相见
- 146 第五十一章 大杀四方 上
- 147 第五十二章 大杀四方 下
- 148 第五十三章 元神来袭
- 150 第五十四章 指掌之间无人敌
- 151 第五十五章 人劫终过
- 152 第五十六章 长安,我来了
- 153 第五十七章 太子动 农家现
- 154 第五十八章 仙种出 天机乱
- 155 第五十九章 约定
- 156 第六十章 墨家手段 稻麦成熟
- 157 第六十一章 天子驾崩
- 158 第六十二章 圣皇气息
- 159 第六十三章 登基异象
- 160 第六十四章 儒 法 兵
- 161 第六十五章 火中取栗,先乱后治
- 162 第六十六章 坐而论道
- 163 第六十七章 无上天魔大自在法
- 164 第六十八章 炼魂大阵
- 165 第六十九章 相互印证
- 166 第七十章 避而不见
- 167 第七十一章 金刚宗
- 168 第七十二章 四方无敌手
- 169 第七十三章 大局已定
- 170 第七十四章 最后一战(一)
- 171 第七十五章 最后一战(二)
- 172 第七十六章 最后一战(三)
- 173 第七十七章 最后一战(四)
- 174 第七十八章 最后一战(五)
- 175 第七十九章 最终一战(终)
- 176 第一章 宗教大会的背后
- 177 第二章 禅宗少林和龙门武当
- 178 第三章 诸多传承齐出手
- 179 第四章 一网打尽
- 180 第五章 诀别
- 181 第一章 降临!变形金刚的世界
- 182 第二章 山姆的奇异之处
- 183 第三章 横炮出击
- 184 请进来一观,不是TJ感言~~
- 185 第三章 横炮出击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七章 坚定信念
第二十七章 坚定信念
铁山靠这一招,本就是八极拳流传在外的最为出名的一记杀招。八极门的弟子在练习铁山靠的时候,最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就是以自己的身体依照步骤循序渐进,靠树,靠墙,靠铁桩子。练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掌握了发力技巧,一撞之下,威力强大,劲道更是刚猛暴烈到难以想象。
苏明在罗疃时候见李书文施展铁山靠,一靠之下,就连石头垒砌的墙都被靠塌。有时见老牛吃草,李书文把老牛一靠一个滚。现在苏明拳法精进,也隐隐有了几分李书文的风采。
看到了这一记铁山靠的威力,警卫班的十一名士兵对苏明这个新到的班长是彻底服气了,甚至心中还在想:“不愧是霍教官的师弟,果然厉害。就是不知道班长和霍教官,谁更厉害一点。”心中猜来猜去,也拿不准。
因为大战临近,军队上下调动频繁,张学良也忙的天昏地暗。这些日子,警卫班的主要职责就是保护张学良的安全,是以一直跟随在张学良左右。
这期间,警卫班的战士也不停的跟苏明请教,苏明也教了他们许多格斗技巧。至于桩功等功夫,他和这些人还没那么熟,自然不能刚来就教给他们。不过即使如此,也让警卫班的这十一个士兵,受益匪浅。
霍殿阁等人虽然是军中教习武艺的教官,但是面对的是整个奉系军队。基本上都是只告诉你怎么去练,并不会手把手一个人一个人的教。就算是张学良的手下的警卫连,也没有太多优待。如今苏明当了班长,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自然是进步不小。
与此同时,对民国时期有深远影响的第一次直奉战争,也拉开了帷幕。这次战争刷新了民国以来内战规模的记录,双方近二十万大军集结于京津一带,你来我往,战况空前。
迫于外国势力的压力,双方都保证京津间交通保持原状,不在铁路线内作战,保证外国人生命财产安全,维持北京治安,京畿三十里内不得作战,双方军队不得开入北京城内。
从四月中旬开始,奉系军队就改名“镇威军”,进驻山海关,进攻不断。奉军总部设在军粮城,张作霖自任镇威军总司令,孙烈臣为副司令,坐镇沈阳,杨宇霆为参谋长。张学良为陆军混成旅第三旅旅长,与陆军混成旅第八旅一起行动。第八旅的旅长,则是与张学良亦师亦友的郭松龄。
此次大战,双方都分三路作战。在正式交战之前,两军的占线迅速逼近,并发生数次摩擦。四月底,张作霖亲自到军粮城坐镇指挥,发动了总攻的命令。双方激战几日,互有伤亡。
苏明身在警卫班,保护张学良的安全,自然也身处战争之中。张学良率领的陆军混成第三旅,属于中部战线,是奉军之中的精锐部队。与之交战的敌军,也是直军中的精锐,由吴佩孚亲自率领。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郭松龄。
郭松龄,字茂宸,辽宁省沈阳市人,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裔。曾在奉天陆军速成学堂、中国陆军大学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曾任北京讲武堂教官,也曾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护法运动。护法运动失败后,回到东北,担任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战术教官。他与当时在陆军讲武堂学习的张学良亦师亦友,感情深厚,又兼极有军事才华,得张学良推荐,此时担任奉军陆军混成第八旅旅长,与张学良一起,是中部战线的中流砥柱。
在他优秀的战术指导之下,中部奉军与直军连日激战,连战连捷,优势极大。
但与此同时,西部占线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奉军第十六师原系冯国璋的旧部,本属直系。师长王廷祯被奉系赶走,改派邹芬继任。奉系把该师派往西部战线,摆在前线攻打直军,简直就是一个无法理解的指挥命令。而十六师的行为,也成为了这场大战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双方激战之时,奉军西部十六师突然倒戈,师长邹芬被擒。奉军暂编第一师及第二、第九混成旅皆陷入重围,苦战得脱。直军一路追击,西部占线崩溃,阵地失守,部下更是四散,被俘缴械者近三万人,西路战线奉军彻底失败。
消息传来,东部本来焦灼的战况立即大变,东部战线溃败,上万人被缴械俘虏。
中部战线,张学良和郭松龄在指挥所内,并肩而立,看着屋内悬挂的战事地图,半晌不语。他二人率军苦战多日,连克直军,怎知一夜之间,战事变化就如此之快,东西二线全面溃败。纵然中路浴血奋战,也难挽回大局溃败的局势。
苏明站立一旁,身为警卫员,保护张学良是他的职责,这等战术讨论,自然是没有他说话的份。不过这几日来,苏明也曾率领警卫班,在战事焦灼的时候,随着张学良亲上战场,甚至突击冲锋。当时情景,也在苏明心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炮火的轰鸣声,子弹的喷射声,无数冲锋喊杀的声音,伴随着战场上四处燃起的硝烟,血染的土地,无数生命的逝去,让苏明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即使看过无数的资料,无数的电影电视画面,都身临其境的时候,所有的语言和过去所看的看些画面,都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所有的战争,都是对人类文明的侮辱,对生命的摧残。
面对这种局面,张学良和郭松龄也无力回天。随着一声令下,中部战线所有部队开始有序撤退。直军虽有心追击,但奉军中部各自掩护,撤退有序,并没有可趁之机。
随着奉军的败退,直系占领了京津等大部分地区。直系军阀中,吴佩孚作为主要指挥者,挟胜利之势,声望之高,到达了顶点,甚至被外媒称为“中国最强者”,是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人。其驻扎天津之时,无数中外人士都想见晋谒这位秀才出身的大帅。
之后,受直系掌控的北京政府,下令免除张作霖在东北的一切职务,调吴俊升为奉天督军,任命冯德麟为黑龙江督军。
同一天,东三省议会联合会和沈阳各团体通电不接受北京政府罢免张作霖的“乱命”。然后第二天,张作霖在滦州宣布独立,改称奉军总司令。
为肃清关内奉军,直军继续进攻。张作霖也从各处调集人马,准备再战。但是由于奉军斗志全无,无奈之下,张作霖返回沈阳,所部也逐步退回关外。直军追至秦皇岛,也无力再进。
六月中旬,直奉双方接受外国势力的调和停战建议。在秦皇岛海面英国克尔富号军舰上签订了停战条约,以榆关为两军界线。后奉军撤出关外,直军除留一部驻防榆关外,大部都撤回原防。
北京政府固然拒绝撤回对张作霖的处分命令,东三省也拒绝听从北京政府的命令,保持独立的姿态。
第一次直奉战争,以直系获胜,奉系失败,落下帷幕!
这次战争中,奉军各部几乎全线溃退,仅有的战而能胜、退而有序的部队,就是张学良和郭松龄统率的中部战线部队。最终奉军失败,士兵牺牲两万余人,战败逃亡者万余,被直军俘虏了四万余人。
回到沈阳以后,苏明也有些魂不守舍,脑海里整日回荡的,都是战争中人山人海炮火连天和战友惨死的场景。
警卫班算他总共十二人,在这次战争中,就有四人身死。在现代的战场上,热兵器的不断进步,让个人的勇武在其面前显得如此的无力和绝望。苏明清楚的记得,战友被子弹穿透后,生命瞬间死亡的情形。
眼前飞扬起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拳法高手的面容和战场枪炮横行的场景,一一闪过。
随着时代的发展,热兵器会越来越先进,而拳术则会越来越弱。不论是什么样的人,面对枪炮的威力,也只有退避三舍。
“热兵器的涌现,是对传统冷兵器和练拳的人一场难以抵挡的冲击。冲击的不仅仅是生存的环境,更是心中的信念。洪拳大师黄飞鸿,因为其子被人暗算枪杀,心灰意冷之下回到广州,再不传授武艺。他的心境,是否与我相同呢?”
面对现代火器的浪潮,是否还能坚持本心,守住心底那一丝梦想与执着?
苏明的心放飞开来,想到古往今来一个个人物。尤其是民国时期,一个个为了拯救这个祖国和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的前辈先烈。不知不觉中,心志反而坚定起来。
“这是历史上变化最剧烈的时代,这是一个革除旧疾建立新生的时代。那许许多多的人,只是为了心中的一个梦想,不管是否遥不可及,不管前路是多么的艰难与危险,都无所畏惧,从不退缩。”
“人虽然生活在现实之中,但心底总要有个美好的梦想啊。就算可能无法实现,也还是有希望在前面。”
“我能够有机缘,来到这个时代,见证国术的黄金时期,还有什么需要犹豫的呢?”
“日后之事,日后再说。在这个世界,我从小坚持到现在的国术,能够大成,就无憾了。”
苏明在罗疃时候见李书文施展铁山靠,一靠之下,就连石头垒砌的墙都被靠塌。有时见老牛吃草,李书文把老牛一靠一个滚。现在苏明拳法精进,也隐隐有了几分李书文的风采。
看到了这一记铁山靠的威力,警卫班的十一名士兵对苏明这个新到的班长是彻底服气了,甚至心中还在想:“不愧是霍教官的师弟,果然厉害。就是不知道班长和霍教官,谁更厉害一点。”心中猜来猜去,也拿不准。
因为大战临近,军队上下调动频繁,张学良也忙的天昏地暗。这些日子,警卫班的主要职责就是保护张学良的安全,是以一直跟随在张学良左右。
这期间,警卫班的战士也不停的跟苏明请教,苏明也教了他们许多格斗技巧。至于桩功等功夫,他和这些人还没那么熟,自然不能刚来就教给他们。不过即使如此,也让警卫班的这十一个士兵,受益匪浅。
霍殿阁等人虽然是军中教习武艺的教官,但是面对的是整个奉系军队。基本上都是只告诉你怎么去练,并不会手把手一个人一个人的教。就算是张学良的手下的警卫连,也没有太多优待。如今苏明当了班长,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自然是进步不小。
与此同时,对民国时期有深远影响的第一次直奉战争,也拉开了帷幕。这次战争刷新了民国以来内战规模的记录,双方近二十万大军集结于京津一带,你来我往,战况空前。
迫于外国势力的压力,双方都保证京津间交通保持原状,不在铁路线内作战,保证外国人生命财产安全,维持北京治安,京畿三十里内不得作战,双方军队不得开入北京城内。
从四月中旬开始,奉系军队就改名“镇威军”,进驻山海关,进攻不断。奉军总部设在军粮城,张作霖自任镇威军总司令,孙烈臣为副司令,坐镇沈阳,杨宇霆为参谋长。张学良为陆军混成旅第三旅旅长,与陆军混成旅第八旅一起行动。第八旅的旅长,则是与张学良亦师亦友的郭松龄。
此次大战,双方都分三路作战。在正式交战之前,两军的占线迅速逼近,并发生数次摩擦。四月底,张作霖亲自到军粮城坐镇指挥,发动了总攻的命令。双方激战几日,互有伤亡。
苏明身在警卫班,保护张学良的安全,自然也身处战争之中。张学良率领的陆军混成第三旅,属于中部战线,是奉军之中的精锐部队。与之交战的敌军,也是直军中的精锐,由吴佩孚亲自率领。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郭松龄。
郭松龄,字茂宸,辽宁省沈阳市人,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裔。曾在奉天陆军速成学堂、中国陆军大学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曾任北京讲武堂教官,也曾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护法运动。护法运动失败后,回到东北,担任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战术教官。他与当时在陆军讲武堂学习的张学良亦师亦友,感情深厚,又兼极有军事才华,得张学良推荐,此时担任奉军陆军混成第八旅旅长,与张学良一起,是中部战线的中流砥柱。
在他优秀的战术指导之下,中部奉军与直军连日激战,连战连捷,优势极大。
但与此同时,西部占线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奉军第十六师原系冯国璋的旧部,本属直系。师长王廷祯被奉系赶走,改派邹芬继任。奉系把该师派往西部战线,摆在前线攻打直军,简直就是一个无法理解的指挥命令。而十六师的行为,也成为了这场大战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双方激战之时,奉军西部十六师突然倒戈,师长邹芬被擒。奉军暂编第一师及第二、第九混成旅皆陷入重围,苦战得脱。直军一路追击,西部占线崩溃,阵地失守,部下更是四散,被俘缴械者近三万人,西路战线奉军彻底失败。
消息传来,东部本来焦灼的战况立即大变,东部战线溃败,上万人被缴械俘虏。
中部战线,张学良和郭松龄在指挥所内,并肩而立,看着屋内悬挂的战事地图,半晌不语。他二人率军苦战多日,连克直军,怎知一夜之间,战事变化就如此之快,东西二线全面溃败。纵然中路浴血奋战,也难挽回大局溃败的局势。
苏明站立一旁,身为警卫员,保护张学良是他的职责,这等战术讨论,自然是没有他说话的份。不过这几日来,苏明也曾率领警卫班,在战事焦灼的时候,随着张学良亲上战场,甚至突击冲锋。当时情景,也在苏明心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炮火的轰鸣声,子弹的喷射声,无数冲锋喊杀的声音,伴随着战场上四处燃起的硝烟,血染的土地,无数生命的逝去,让苏明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即使看过无数的资料,无数的电影电视画面,都身临其境的时候,所有的语言和过去所看的看些画面,都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所有的战争,都是对人类文明的侮辱,对生命的摧残。
面对这种局面,张学良和郭松龄也无力回天。随着一声令下,中部战线所有部队开始有序撤退。直军虽有心追击,但奉军中部各自掩护,撤退有序,并没有可趁之机。
随着奉军的败退,直系占领了京津等大部分地区。直系军阀中,吴佩孚作为主要指挥者,挟胜利之势,声望之高,到达了顶点,甚至被外媒称为“中国最强者”,是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人。其驻扎天津之时,无数中外人士都想见晋谒这位秀才出身的大帅。
之后,受直系掌控的北京政府,下令免除张作霖在东北的一切职务,调吴俊升为奉天督军,任命冯德麟为黑龙江督军。
同一天,东三省议会联合会和沈阳各团体通电不接受北京政府罢免张作霖的“乱命”。然后第二天,张作霖在滦州宣布独立,改称奉军总司令。
为肃清关内奉军,直军继续进攻。张作霖也从各处调集人马,准备再战。但是由于奉军斗志全无,无奈之下,张作霖返回沈阳,所部也逐步退回关外。直军追至秦皇岛,也无力再进。
六月中旬,直奉双方接受外国势力的调和停战建议。在秦皇岛海面英国克尔富号军舰上签订了停战条约,以榆关为两军界线。后奉军撤出关外,直军除留一部驻防榆关外,大部都撤回原防。
北京政府固然拒绝撤回对张作霖的处分命令,东三省也拒绝听从北京政府的命令,保持独立的姿态。
第一次直奉战争,以直系获胜,奉系失败,落下帷幕!
这次战争中,奉军各部几乎全线溃退,仅有的战而能胜、退而有序的部队,就是张学良和郭松龄统率的中部战线部队。最终奉军失败,士兵牺牲两万余人,战败逃亡者万余,被直军俘虏了四万余人。
回到沈阳以后,苏明也有些魂不守舍,脑海里整日回荡的,都是战争中人山人海炮火连天和战友惨死的场景。
警卫班算他总共十二人,在这次战争中,就有四人身死。在现代的战场上,热兵器的不断进步,让个人的勇武在其面前显得如此的无力和绝望。苏明清楚的记得,战友被子弹穿透后,生命瞬间死亡的情形。
眼前飞扬起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拳法高手的面容和战场枪炮横行的场景,一一闪过。
随着时代的发展,热兵器会越来越先进,而拳术则会越来越弱。不论是什么样的人,面对枪炮的威力,也只有退避三舍。
“热兵器的涌现,是对传统冷兵器和练拳的人一场难以抵挡的冲击。冲击的不仅仅是生存的环境,更是心中的信念。洪拳大师黄飞鸿,因为其子被人暗算枪杀,心灰意冷之下回到广州,再不传授武艺。他的心境,是否与我相同呢?”
面对现代火器的浪潮,是否还能坚持本心,守住心底那一丝梦想与执着?
苏明的心放飞开来,想到古往今来一个个人物。尤其是民国时期,一个个为了拯救这个祖国和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的前辈先烈。不知不觉中,心志反而坚定起来。
“这是历史上变化最剧烈的时代,这是一个革除旧疾建立新生的时代。那许许多多的人,只是为了心中的一个梦想,不管是否遥不可及,不管前路是多么的艰难与危险,都无所畏惧,从不退缩。”
“人虽然生活在现实之中,但心底总要有个美好的梦想啊。就算可能无法实现,也还是有希望在前面。”
“我能够有机缘,来到这个时代,见证国术的黄金时期,还有什么需要犹豫的呢?”
“日后之事,日后再说。在这个世界,我从小坚持到现在的国术,能够大成,就无憾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