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73 第173章 报仇(四)
- 174 第174章 报仇(五)
- 175 第175章 报仇(六)
- 176 第176章 报仇(七)
- 177 第 177章 报仇(八)
- 178 178章 报仇(九)
- 179 第179章 报仇(十)
- 180 第180章 报仇(十一)
- 181 第181章 报仇(十二)
- 182 第182章 皇后寿宴(一)
- 183 第183章 皇后寿宴(二)
- 184 第184章 皇后寿宴(三)
- 185 第185章 皇后寿宴(四)
- 186 第186章 皇后寿宴(五)
- 187 第187章 皇后寿宴(六)
- 188 第188章 皇后寿宴(七)
- 189 第189章 皇后寿宴(八)
- 190 第190章 皇后寿宴(九)
- 191 第191章 贾府的困扰
- 192 第192章 齐王抢婚(一)
- 193 第193章 齐王抢婚(二)
- 194 第194章 齐王抢婚(三)
- 195 第195章 隐藏的高手
- 196 第196章 不想见他们
- 197 第197章 要把她抢回来
- 198 第198章 交锋(一)
- 199 第199章 交锋(二)
- 200 第200章 交锋(三)
- 201 第201章 交锋(四)
- 202 第202章 交锋(五)
- 203 第203章 本宫受伤了
- 204 第204章 心伤了
- 205 第205章 恒王妃的劝说
- 206 第206章 与想象的不一样
- 207 第207章 明明是自作自受
- 208 第208章 不是个会吃亏的人
- 209 第209章 凭什么救他
- 210 第210章 万一太子死了
- 211 第211章 你看看就行了
- 212 第212章 克夫体质与欠揍体质
- 213 第213章 解毒(一)
- 214 第214章 解毒(二)
- 215 第215章 权谋之路
- 216 第216章 马车里的斗争
- 217 第217章 你说对吗?
- 218 第218章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 219 第219章 编什么理由?
- 220 第220章 一只猫引发的问题
- 221 第221章 请皇上明察
- 222 第222章 计谋
- 223 第223章 你怎么看?
- 224 第224章 马车被拦截
- 225 第225章 为自己找帮手
- 226 第226章 你们三个是一家吗?
- 227 第227章 物是人非
- 228 第228章 我觉得你酒品很好
- 229 第229章 这是谁的阴谋?
- 230 第230章 以不动应万动
- 231 第231章 爱美人更爱江山
- 232 第232章 到底是谁的人?
- 233 第233章 你愿意娶我吗?
- 234 第234章 善意的劝告
- 235 第235章 太子谋反(一)
- 236 第236章 尘埃落定
- 237 第237章 是谁要害她?
- 238 第238章 找个大夫看看
- 239 第239章 帮忙带句话
- 240 第240章 感觉有些不对
- 241 第241章 又要舍己救人了
- 242 第242章 你决定好了吗?
- 243 第243章 齐王请缨出战
- 244 第244章 情况有些不妙
- 245 第245章 她是你弟媳
- 246 第246章 战事平定
- 247 第247章 我有罪
- 248 第248章 已经处罚过了
- 249 第249章 贵妃的异常
- 250 第250章 道长再现
- 251 第251章 害她们的人
- 252 第252章 前尘往事引风波(一)
- 253 第253章 前尘往事引风波(二)
- 254 第254章 前尘往事引风波(三)
- 255 第255章 前尘往事引风波(四)
- 256 第256章 前尘往事引风波(五)
- 257 第257章 前尘往事引风波(六)
- 258 第258章 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83章 皇后寿宴(二)
第183章 皇后寿宴(二)
众人都知道齐王从南海为皇后寻来夜明珠的事,都想一睹夜明珠的风采。张氏率先站了出来,她道:“听说齐王为皇后娘娘找来的那颗夜明珠有拳头大小,夜晚放在屋里如同白昼,不知臣妾们又没有机会看上一眼?”
吴氏贾郡公的平妻是一品夫人,她在皇后面前还是说得上话的。她开了个头之后,其他的一些夫人也纷纷附和都说想要看看夜明珠。
自打上回贾牧揭穿了“家丑”之后,王孙大臣的夫人们都不太爱搭理吴氏,都以与她同谋为耻,不过这一次她们都附和她,因为她的说出了她们的想法。
皇后见众人兴趣很浓,自己也有兴致,于是道:“玉儿献给本宫的夜明珠的确有拳头大小,夜间很是明亮。不过现在是白昼,现在看也看不出什么特别的。”见大家脸上满是期待之色,皇后又道:“那不如大家都等到晚上,等晚上一睹夜明珠的风采?”
皇后都发话了,大家纷纷说好。于是寿宴一直延续到晚上。
贵妃有些话要跟太子说,所以就把太子叫走了。
其实她也是担心太子,觉得有些话必须要跟他说清楚、问明白。
贵妃道:“你之前可知道小雨送给皇后的礼物是什么?”
太子道:“这个儿臣并没有过问,儿臣也是刚才才知道的。”
贵妃露出了一个果然如此的表情。她道:“她真是太不懂规矩了,她送的礼物怎么可以比拟送的贵重?”
太子微微一笑,“这么说母妃也觉得儿臣出手太寒酸了?还好,小雨出手大方,为儿臣挽回了面子。”
他竟然是这么想的?贵妃竟无言以对。
想了许久贵妃才道:“她这样不是在为你挽回面子,而是在当众打你的脸,扫你的面子。你这孩子什么时候脑子如此不清醒了?”
太子道:“儿臣觉得是母后想多了。”
他的脑子一直很清醒,所以一定是他的母妃想多了。
她想多了?贵妃道:“你是当局者迷,我是旁观者请,她今日分明就是在给你难堪。你怎么还护着她?”
太子道:“对小雨来说那样的珍珠她有很多。拿出一串送给皇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她没有别的心思的。”
那样的珍珠她有很多吗?怎么没见送她一串?她可是她未来的亲婆婆,她怎么能只送皇后不送她?
贵妃道:“她的珍珠比你的佛像珍贵,你还说她没有别的意思?”
太子道:“皇后娘娘并不缺什么东西。给她送礼主要是送份心意,儿臣的心意到了就行,何必纠结礼物是否贵重?”
贵妃道:“礼物代表的是身份,这一点你应该很明白。”
身份越高送的礼物就越是贵重,很多时候都可以从送的礼。看出送礼人的身份。
太子道:“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母妃就不要放在心上了。”
太子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在他看来李思雨拿出一串珍珠送给皇后是很寻常的事情,因为她曾经拿珍珠去布庄换布匹。对她来说,珍珠和寻常的金钱没有什么两样。
见太子如此说,贵妃也就不好再计较什么。这件事不提就不提吧!她回头得好好说说小雨。
贵妃道:“你和小雨的婚事定下之后,南宫家可有什么举动?”
她所说的举动是指南宫浩对太子可否有所表示,他的太子是否有所转变。要知道南宫浩不站队任何皇子,只听皇上一人的话。
太子明白贵妃的意思,他道:“南宫夫人倒是来府上看过小雨。不过南宫将军没有来。”
太子知道南宫浩是在避嫌,显然他不想参与到皇位的斗争中来,所以他并没有因为李思雨的关系就来亲近他。他们之间还是没有什么往来。
贵妃皱了皱眉,或许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南宫浩根本不会因为他所谓的义妹就站到太子这边,支持太子。因为南宫浩效忠的人一直都是皇上,想要让他的心从皇上身上移到太子身上来,只怕很难。
贵妃道:“南宫浩对小雨到底重不重视?”
若是南宫浩根本没把李思雨放在心上,她默许太子娶李思雨可就亏大了。还不如娶贾凤来得实在。
太子道:“南宫将军视小雨为南宫家的救命恩人,自然对她很是重视。他之所以不愿跟我接触,只是为了避嫌。”
贵妃想了想。真是这样吗?
太子满是自信的道:“儿臣可以肯定,不论小雨做什么,南宫家都会支持她。当然,谋反的事除外。”
他了解南宫浩。李思雨救了他的妻儿,他一定会报答她。若她让他支持自己,他也一定会这么做的。当然,这种支持不能与支持皇上冲突。他可以在自己与恒王争权夺利时支持自己,但是绝对支持自己反对皇上。
贵妃仔细看着太子,“皇儿莫不是看透了这点才决定要娶小雨姑娘的?”
娶李思雨就意味着得到南宫浩的支持。只要有了南宫浩的支持恒王便不足为据。只要太子不犯大错,皇位必是他的囊中之物。
太子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他觉得贵妃这么认为也是好事,这样可以为他省去很多麻烦。
贵妃欣慰一笑,原来她的儿子没有被美色迷惑,而是另有打算。
看到贵妃笑了,太子心中也放松了不少,有时候善意的谎言还是很有必要的。
贵妃本来对李思雨是不满意的,她之所以默许太子娶李思雨,是看中了她身后的南宫浩。若是知道南宫浩不会因为李思雨而去支持太子,贵妃一定会阻止破坏太子和李思雨的婚事。太子就是担心这一点,所以才会对贵妃说谎。
其实他心中明白,南宫浩不可能支持他的,因为李思雨根本不会帮他。他知道她嫁给他的目的不单纯。她此身不但不会成就他,而是会想尽一切办法毁了他。
一开始李思雨坐在凉亭了赏花,但周围围着她的人实在太多。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问东问西的。李思雨实在没心情回答她们那些无聊的问题,所以找了个借口溜走了。
(未完待续。)
吴氏贾郡公的平妻是一品夫人,她在皇后面前还是说得上话的。她开了个头之后,其他的一些夫人也纷纷附和都说想要看看夜明珠。
自打上回贾牧揭穿了“家丑”之后,王孙大臣的夫人们都不太爱搭理吴氏,都以与她同谋为耻,不过这一次她们都附和她,因为她的说出了她们的想法。
皇后见众人兴趣很浓,自己也有兴致,于是道:“玉儿献给本宫的夜明珠的确有拳头大小,夜间很是明亮。不过现在是白昼,现在看也看不出什么特别的。”见大家脸上满是期待之色,皇后又道:“那不如大家都等到晚上,等晚上一睹夜明珠的风采?”
皇后都发话了,大家纷纷说好。于是寿宴一直延续到晚上。
贵妃有些话要跟太子说,所以就把太子叫走了。
其实她也是担心太子,觉得有些话必须要跟他说清楚、问明白。
贵妃道:“你之前可知道小雨送给皇后的礼物是什么?”
太子道:“这个儿臣并没有过问,儿臣也是刚才才知道的。”
贵妃露出了一个果然如此的表情。她道:“她真是太不懂规矩了,她送的礼物怎么可以比拟送的贵重?”
太子微微一笑,“这么说母妃也觉得儿臣出手太寒酸了?还好,小雨出手大方,为儿臣挽回了面子。”
他竟然是这么想的?贵妃竟无言以对。
想了许久贵妃才道:“她这样不是在为你挽回面子,而是在当众打你的脸,扫你的面子。你这孩子什么时候脑子如此不清醒了?”
太子道:“儿臣觉得是母后想多了。”
他的脑子一直很清醒,所以一定是他的母妃想多了。
她想多了?贵妃道:“你是当局者迷,我是旁观者请,她今日分明就是在给你难堪。你怎么还护着她?”
太子道:“对小雨来说那样的珍珠她有很多。拿出一串送给皇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她没有别的心思的。”
那样的珍珠她有很多吗?怎么没见送她一串?她可是她未来的亲婆婆,她怎么能只送皇后不送她?
贵妃道:“她的珍珠比你的佛像珍贵,你还说她没有别的意思?”
太子道:“皇后娘娘并不缺什么东西。给她送礼主要是送份心意,儿臣的心意到了就行,何必纠结礼物是否贵重?”
贵妃道:“礼物代表的是身份,这一点你应该很明白。”
身份越高送的礼物就越是贵重,很多时候都可以从送的礼。看出送礼人的身份。
太子道:“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母妃就不要放在心上了。”
太子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在他看来李思雨拿出一串珍珠送给皇后是很寻常的事情,因为她曾经拿珍珠去布庄换布匹。对她来说,珍珠和寻常的金钱没有什么两样。
见太子如此说,贵妃也就不好再计较什么。这件事不提就不提吧!她回头得好好说说小雨。
贵妃道:“你和小雨的婚事定下之后,南宫家可有什么举动?”
她所说的举动是指南宫浩对太子可否有所表示,他的太子是否有所转变。要知道南宫浩不站队任何皇子,只听皇上一人的话。
太子明白贵妃的意思,他道:“南宫夫人倒是来府上看过小雨。不过南宫将军没有来。”
太子知道南宫浩是在避嫌,显然他不想参与到皇位的斗争中来,所以他并没有因为李思雨的关系就来亲近他。他们之间还是没有什么往来。
贵妃皱了皱眉,或许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南宫浩根本不会因为他所谓的义妹就站到太子这边,支持太子。因为南宫浩效忠的人一直都是皇上,想要让他的心从皇上身上移到太子身上来,只怕很难。
贵妃道:“南宫浩对小雨到底重不重视?”
若是南宫浩根本没把李思雨放在心上,她默许太子娶李思雨可就亏大了。还不如娶贾凤来得实在。
太子道:“南宫将军视小雨为南宫家的救命恩人,自然对她很是重视。他之所以不愿跟我接触,只是为了避嫌。”
贵妃想了想。真是这样吗?
太子满是自信的道:“儿臣可以肯定,不论小雨做什么,南宫家都会支持她。当然,谋反的事除外。”
他了解南宫浩。李思雨救了他的妻儿,他一定会报答她。若她让他支持自己,他也一定会这么做的。当然,这种支持不能与支持皇上冲突。他可以在自己与恒王争权夺利时支持自己,但是绝对支持自己反对皇上。
贵妃仔细看着太子,“皇儿莫不是看透了这点才决定要娶小雨姑娘的?”
娶李思雨就意味着得到南宫浩的支持。只要有了南宫浩的支持恒王便不足为据。只要太子不犯大错,皇位必是他的囊中之物。
太子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他觉得贵妃这么认为也是好事,这样可以为他省去很多麻烦。
贵妃欣慰一笑,原来她的儿子没有被美色迷惑,而是另有打算。
看到贵妃笑了,太子心中也放松了不少,有时候善意的谎言还是很有必要的。
贵妃本来对李思雨是不满意的,她之所以默许太子娶李思雨,是看中了她身后的南宫浩。若是知道南宫浩不会因为李思雨而去支持太子,贵妃一定会阻止破坏太子和李思雨的婚事。太子就是担心这一点,所以才会对贵妃说谎。
其实他心中明白,南宫浩不可能支持他的,因为李思雨根本不会帮他。他知道她嫁给他的目的不单纯。她此身不但不会成就他,而是会想尽一切办法毁了他。
一开始李思雨坐在凉亭了赏花,但周围围着她的人实在太多。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问东问西的。李思雨实在没心情回答她们那些无聊的问题,所以找了个借口溜走了。
(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