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71 第一百七十一章 刘和受伤
- 172 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悯
- 173 第一百七十三章 鼓舞士气
- 174 第一百七十四章 军医
- 175 第一百七十五章 单刀赴会
- 176 第一百七十六章 伤兵
- 177 第一百七十七章 这样也可以?
- 178 第一百七十八章 暗恋
- 179 第一百七十九章 说话呀!
- 180 第一百八十章 夫人的作用
- 181 第一百八十一章 长歪的玉儿
- 182 第一百八十二章 神童
- 183 第一百八十三章 珍珠其实很三俗
- 184 第一百八十三章 珍珠收获了
- 185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三胞胎啊!
- 186 第一百八十五章 奇珍异宝
- 187 第一百八十六章 富贵险中求
- 188 第一百八十七章 佛祖舍利
- 189 第一百八十八章 汗血宝马
- 190 第一百八十八章 明贞儿及笄
- 191 第一百九十章 为了儿女和下辈子
- 192 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货
- 193 第一百九十二章 靖康遗物
- 194 第一百九十三章 批发开光
- 195 第一百九十四章 这个儿子我要了
- 196 第一百九十五章 忠心蛊
- 197 第一百九十六章 外室
- 198 第一百九十七章 富可敌国
- 199 第一百九十八章 撕破脸
- 200 第一百九十九章 离婚是大事
- 201 第二百章 高嫁
- 202 第二百零一章 十里红妆
- 203 第二百零二章 赛马
- 204 第二百零四章 渡气而已
- 205 第二百零五章 控诉
- 206 第二百零六章 黑吃黑
- 207 第二百零七章 你要干什么
- 208 第二百零八章 玉儿比武
- 209 第二百零九章 一对三
- 210 第二百一十章 瓷器
- 211 第二百一十二章 有人盯着你
- 212 第二百一十二章 未雨绸缪
- 213 第二百一十三章 自己找死
- 214 第二百一十四章 残忍
- 215 第二百一十五章 和离
- 216 第二百一十六章 婠婠
- 217 第二百一十七章 能人
- 218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丧事
- 219 第二百一十九章 感慨
- 220 第二百二十章 暧昧
- 221 第二百二十一章 准备
- 222 第二百二十二章 怀仁成亲
- 223 第二百二十三章 南方一游
- 224 第二百二十四章 入幕之宾
- 225 第二百二十五章 真相
- 226 第二百二十六章 现代
- 227 第二百二十七章 新的开始
- 228 第二百二十八章 分宗
- 229 第二百二十九章 改变
- 230 第一百三十章 还是贾母吧!
- 231 第二百三十一章 步步有计划
- 232 第二百三十二章 教导弟妹
- 233 第二百三十三章 公益事业
- 234 第二个三十四章 奖学金
- 235 第二百三十五章 闹开来
- 236 第二百三十六章 美人计?
- 237 第二百三十七章 弄错了
- 238 第二百三十八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
- 239 第二百三十九章 比赛夺宝
- 240 第二百四十章 羞死了
- 241 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妖精来了
- 242 第二百四十二章 小女婿呀
- 243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家的年礼
- 244 第二百四十四章 月姐闹腾
- 245 第二百四十五章 明谦来了
- 246 第二百四十六章 仇人见面了
- 247 第二百四十七章 杀鸡
- 248 第二百四十八章 未雨绸缪
- 249 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闹
- 250 第二百五十章 当天退婚
- 251 第二百五十一章 骗的好苦
- 252 第二百五十二章 意想不到的求娶
- 253 第二百五十三 丑话在前
- 254 第二百五十四章 各种若干
- 255 第二百五十五章 他有小药丸?
- 256 第二百五十六章 回门
- 257 第二百五十七章 来说媒的
- 258 第二百五十八章 珍珠的战略
- 259 第二百五十九章 明谦的婚事
- 260 第二百六十章 用心的继母
- 261 第二百六十一章 怀孕
- 262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严防死守
- 263 第二百六十三章 升官发财
- 264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丢失玉盘
- 265 第二百六十五章 负责军服
- 266 第二百六十六章 明谦来了
- 267 第二百六十七章 秦晖的小金库
- 268 第二百六十八章 黑吃黑
- 269 第二百六十九章 贤妻
- 270 第二百七十章 和婆家的矛盾
- 271 第二百七十一章 珊瑚及笄
- 272 第二百七十二章 被弹劾
- 273 第二百七十三章 继子结婚
- 274 第二百七十四章 巧姑的境遇
- 275 第二百七十五章 双胞胎
- 276 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海
- 277 第二百七十七章 珍珠的价格
- 278 第二百七十八章 码头之行
- 279 第二百七十九章 提前准备
- 280 第二百八十章 面上的东西
- 281 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见继子
- 282 第二百八十二章 试探
- 283 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的爱好
- 284 第二百八十四章 闪瞎眼
- 285 第二百八十五章 孔氏要钱
- 286 第二百八十六章 官夫人派头
- 287 第二百八十七章 下毒
- 288 第二百八十八章 外表风光
- 289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屑一挣
- 290 第二百九十章 吐真剂
- 291 第二百九十一章 打针
- 292 第二百九十二章 继子的目光
- 293 第二百九十三章 收礼笑开颜
- 294 第二百九十四章 秦德颖的心思
- 295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中秋宴
- 296 第二百九十六章 嫡女到
- 297 第二百九十七章 闹事
- 298 第二百九十八章 开撕了
- 299 第二百九十九章 巧姑的遭遇
- 300 第三百章 不讲理就讲现实
- 301 第三百零一章 进京准备
- 302 第三百零二章 大小姐
- 303 第三百零三章 给甜枣
- 304 第三百零四章 下马威
- 305 第三百零五章 狗仗人势
- 306 第三百零六章 娇养的目的
- 307 第三百零七章 坐不住了
- 308 第三百零八章 拉队友
- 309 第三百零九章 筹谋大事
- 310 第三百一十章 厚礼相赠
- 311 第三百一十一章 敬茶
- 312 第三百一十二章 折腾
- 313 第三百一十三章 送礼结怨
- 314 第三百一十四章 秦晖到了
- 315 第三百一十五章 捐了何妨?
- 316 第三百一十六章 装修新家
- 317 第三百一十七章 走亲戚
- 318 第三百一十八章 遇到巧姑
- 319 第三百一十九章 都是继母
- 320 第三百二十章 要上档次啊!
- 321 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力支持
- 322 第三百二十二章 娘家给长脸
- 323 第三百二十三章 美人塚
- 324 第三百二十四章 真相
- 325 第三百二十五章 秦敏被抢
- 326 第三百二十六章 危机
- 327 第三百二十七章 给秦敏立威
- 328 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速之客
- 329 第三百二十九章 秀才遇到兵
- 330 第三百三十章 老太太的目的
- 331 第三百三十一章 古家众人
- 332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主动接近
- 333 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情要做足
- 334 第三百三十四章 怜贫
- 335 第三百三十五章 嫡妻之苦
- 336 第三百三十六章 岳氏的委屈
- 337 第三百三十七章 秦阳闹起来
- 338 第三百三十八章 嘉嫔
- 339 第三百三十九章 林太妃
- 340 第三百四十章 同心协力
- 341 第三百四十一章 抄家与贴补
- 342 第三百四十二章 冰水里救人
- 343 第三百四十三章 代价
- 344 第三百四十四章 凤钗
- 345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与地
- 346 第三百四十六章 十面埋伏
- 347 第三百四十七章 开始了啊!
- 348 第三百四十八章 娘要忙了
- 349 第三百四十九章 后勤主任
- 350 第三百五十章 主将不能死
- 351 第三百五十一章 昭德夫人
- 352 第三百五十二章 嫂子英明
- 353 第三百五十三章 送灵柩归乡
- 354 第三百五十四章 秦敏威武
- 355 第三百五十五章 秦家女校
- 356 第三百五十六章 有个寡妇
- 357 第三百五十七章 携女游历
- 358 第三百五十八章 豁然开朗
- 359 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动作
- 360 第三百六十章 回京
- 361 第三百六十一章 秦德章成亲
- 362 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氏
- 363 第三百六十三章 见明谦
- 364 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子妃
- 365 第三百六十五章
- 366 第三百六十六章 猪够肥了
- 367 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好少啊
- 368 第三百六十八章 她叫魏美人
- 369 第三百六十九章 虎狼之君
- 370 第三百七十章 已是秦妇
- 371 第三百七十一章 九尾天狐灯
- 372 第三百七十二章 庸夫人
- 373 第三百七十三章 刺秦
- 374 第三百七十五章 新王后来了
- 375 第三百七十六章 人心惶惶
- 376 第三百七十七章 救的和不救的
- 377 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后出招
- 378 第三百七十九章 公子通
- 379 第三百八十章 立太子
- 380 第三百八十一章 公子荡
- 381 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封与太子
- 382 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后
- 383 第一章 还债之旅
- 384 第二章 教训儿媳妇
- 385 第三章 痛揍长子
- 386 第四章 老大的身世
- 387 第五章 进城卖货
- 388 第六章 招待
- 389 第七章 做婆婆得公平
- 390 第八章 周登成亲
- 391 第九章 定有内奸
- 392 第十章 落红
- 393 第十一章 死人了
- 394 第十二章 坐不住了
- 395 第十三章 捕快来了
- 396 第十四章 得有准备
- 397 第十五章 先做基层工作
- 398 第十六章 釜底抽薪
- 399 第十七章 水痘
- 400 第十八章 最后一个年
- 401 第十九章 儿媳妇们
- 402 第二十章 怀孕
- 403 第二十一章 挑战
- 404 第二十二章 找家长
- 405 第二十三章 白头偕老
- 406 第二十四章 分家
- 407 第二十五章 肝儿疼
- 408 第二十六章 他走了
- 409 第二十七章 重逢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八十一章 长歪的玉儿
第一百八十一章 长歪的玉儿
过了年,天气暖了很多,加入修路队伍的人就更多了,现在开化了,许多原先修的路出现了一些裂纹,珍珠也赶紧让人重新挖开补上。修的新路,地基就下的比较深,沙子也下的厚,用铁棍子在柏油路面上来回的压,大家深怕出现再回去补路的情况。路没修好,还收了人家那么多的钱,大家心里都过意不去。
现在村村镇镇都在忙着扎花灯,有人做大的,有人做精致的,也有人走不太寻常的路线,总之,屋里是村里族里,还是商家、个人,都忙着做灯笼。而作为县令的明谦,自然是更忙的。既然请了这么多的人,场地是必须要清理出来的,还有沿街的商家,一定要保证最周到的服务,不够人手的赶紧找人,别到时候慌乱,惹出是非来。用衙役们的话说,谁要是不给县令大人长脸,他们也别想要脸了。
明谦还请来了附近几个县衙的衙役,甚至涿州和漳州那边的衙役都请来了。来了之后,直接住到一家客栈,每天好吃好喝,好酒好肉。而且明谦说了,来这么多天,一天一两银子,如果有人闹事,闹大了,他们要被扣钱。如果抓住小偷小摸或者是人贩子,都有赏钱,其中人贩子的背抓住的得到的赏钱最多,抓一个就给100两。当然,必须得是人赃并获,不能屈打成招。
明谦在州府里的宣传用的除了花灯这个噱头之外,还有就是唱对台戏,哪个戏班子得到的赏钱最多,哪个戏班子就可以得到最多的奖励,听说是十匹做戏服用的织金锦。这个可贵重了。一般二般的人是拿不出拉的。再说这挣的也是个脸面啊!
大正县城,张灯结彩,凡是临街的,还不临街的,都挂上自家的灯笼。更是在县府前的街道上树立起了无数的架子。架子旁边还有沙子和水缸,大家很快就明白这是以防万一。在靠近郊区的大块空地上,两个戏班子的台子都已经搭建好了。距离够远。彼此不会相扰,而围着戏台子外围,就是一户户的小摊子。同样挂着灯笼,摊子上卖的东西也齐全,珍珠还让人给州府和附近县府的商家送消息,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他们也是可以送灯来比赛的。
因为盛世弄的很大,明谦请了漳州知府、涿州知府。山阳县令,博阳县令,加上自己,还有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当评委。说来这两位知府过来。还真是很给明谦面子,不过珍珠看来,这两位来次。怕是更多的是想看热闹,人家殷家商行的人支起三丈高架子。就是为了挂灯笼,富家权贵更是不想让人比下去。这么一来,却是比原先预想的规模大的多。见此情景,珍珠提出了一个特等奖,一尊慈云寺大师开过光的金丝檀木大佛像,这佛像高有两米,宽一米,竟然是一整根木头雕刻而成的。金丝楠木本来就价比黄金,这么一尊大佛,连宫里都没有啊!还是千年不腐的金丝楠木,现在吵的更狠了。
正月十五这天,上午太阳刚出来,大戏就开始了。两个戏班先是各自唱一出拿手的大戏。中场休息的时候,按照珍珠的提议,来两个小段子,自己的丫头们也去客串了一把。珍珠也说了,他们唱戏挣的赏钱都给她们自己当嫁妆。
之后,涿州戏班唱的是越剧《打金枝》,漳州这边唱的是越剧《碧玉簪》,再后来,涿州这边唱了京剧《四郎探母》,而漳州这边唱了京剧《杨门女将》。戏台下根本没有座位,人太多了,都站着看,看的好了,就往前面扔钱或者是银子,或者是簪环,有人负责专门来捡。
周围的小摊子也是热闹非常,猜谜的,选灯的。最先揭晓的就是两个戏班的比试了。最终,漳州这边的戏班以二两银子的细微差距德胜了,漳州知府非常高兴,撵着胡须笑的很开心。而得了胜利的漳州戏班加唱了几个小段,引得众人的喝彩。
珍珠也带着孩子们来看,身边有侍卫保护,丫头婆子们簇拥着,孩子也被抱着,总算可以安心的看热闹了。
最热闹的就是后来的花灯评选了。最终几位评委投票,殷家做了一盏巨大的莲花灯,非常的精巧,得了特等奖。一等奖两位,一位是本县的一个村子,另外一位永兴镇的朱家得了,之后的奖项有别的县人得了,也有涿州和漳州的人得了。有富人,也有穷人。其中一个十三岁的小子做了一盏小猪的花灯,非常好,有几分易趣。山阳县人,山阳县令给他颁奖,他得了20两银子和一只银簪子,山阳县令问他,“得了银钱和簪子打算怎么花用啊?”
小子说道,“给我娘花。我娘没有簪子,正好给我娘。”
涿州的知府大人逗趣道,“要是你将来有了娘子,你打算给谁啊?”
“给娘子。”
众人都笑他,打趣他,只有明谦又接着问,“为什么不给你娘呢?”
那小子说道,“我给了娘子,她才能对我娘好。我……我娘不在意钱财,可却极其在意我的,我不忍心她不顺心。”
这么一说,大家都是若有所思,明谦很大方的又赏了他一根簪子,说是给她娘子的,这样就可以了。娘子和亲娘都有簪子,不是皆大欢喜吗?
珍珠看这些台上的大人物们享受着众人的瞻仰,当然,这当中,负责主持的乔桩可是功劳不小,将几位大人和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恭维的都极为舒坦,这乔桩也真是人才,暗着捧人,还一副老实忠厚的摸样,真是让人觉得好笑。
等到一切结束,散场之后,监狱里的那些犯人们就出来打扫大街了,这是县令大人跟他们说好的,好好的劳动改造,干活就有好吃的,有干净衣服被子,每天中午还可以出来放放风。如果想跑的话,罪加一倍,原来判了一年,现在就判三年。表现好的可以减刑呢!
这次的花灯会,可是大大的刺激了整个大正县的经济,只要是有点脑袋的都可以挣到钱。之后修路的事情,照样是吸引了大部分的人。珍珠花了钱修路,果然没有再不舒服。泡过了七宝池的水之后,渐渐的感觉到了不同。她惦记孩子,三个孩子每天都喝这样的水。珍珠发现他们变得更结实了,也更聪明了。三个儿子,现在都开始读书了,如果不是家里口风紧,怕是三个孩子都会被人说成是神童。明谦夫妇和两个师爷都商量好了,无论他们学的怎样,大家都不会露出夸赞的神色来,就当成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不然小小年纪,尾巴敲上天,早晚要吃大亏的。
这边开始忙活上春种了,老家那边也是不太平。玉儿都已经十一岁了,算是大姑娘了,回家之后,太奶奶和亲娘把丫头都指示着干别的去了,她就负责帮着家人做饭,纳鞋底,吃的不好,穿的也不好,接触的人更是粗俗,跟村里的小姑娘也做不成朋友了,因为她明显的赶紧到对方的粗鄙,不说别的,女孩子们在一起,研究的都是她的首饰,衣服等等,问她城里的事情。
至于那些保养的秘方更是没有了。娘亲沈氏不时的还得跟王姨娘对阵,就是跟家人一起吃饭的,都让她受不了了,因为他们都吃出声音,喝汤的时候呼噜噜的生意,筷子碰着碗盘的声音。更有人来给她说亲,她好奇,还去偷着看了那少年,一看不要紧,差点都不想活了,还说是十里八村大家都抢着嫁的人呢!
后来渐渐的,冯氏跟玉儿说,沈氏也是一副惋惜的样子,甚至家里的太爷爷、爷爷和亲爹对她都是万分失望的样子。村里人就更不用说了,都觉得她是落魄的凤凰了,欺负她的都有,玉儿后悔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整个人都瘦了好多。
这天冯氏坐在炕上,嘴里叼着碧玉嘴儿的大烟袋锅子,跟沈氏说道,“这孩子就是让那恶毒婆子给害了,到底是年纪小,耳根子软,你弟妹说的没错,如果不好好的改了这毛病,将来的出息也不大,不如在家找个庄稼汉呢!”
沈氏给老太太装完了烟丝,看着这带着金线的荷花样子的荷包,越开越觉得好看,这是弟妹给的,要说弟妹做事真是没的挑,给他们的东西都是贵重用的上的,给老人也不忘记表孝心,冯氏和明老爷子一年四季的衣服,都让珍珠给包了,现在这老两口吃的穿的用的,可比城里的富人不差什么了。这眼袋锅子、荷包、身上挂的玉佩、头上戴着的发箍、缝了宝石的抹额,都是弟妹做的。
沈氏看向窗外喂鸡的女儿,狠狠的说道,“她要是还想不明白,趁早在家歇着,没用的货,我看还不如珠儿,没听弟妹说吗?珠儿可上进了。”(未完待续)
现在村村镇镇都在忙着扎花灯,有人做大的,有人做精致的,也有人走不太寻常的路线,总之,屋里是村里族里,还是商家、个人,都忙着做灯笼。而作为县令的明谦,自然是更忙的。既然请了这么多的人,场地是必须要清理出来的,还有沿街的商家,一定要保证最周到的服务,不够人手的赶紧找人,别到时候慌乱,惹出是非来。用衙役们的话说,谁要是不给县令大人长脸,他们也别想要脸了。
明谦还请来了附近几个县衙的衙役,甚至涿州和漳州那边的衙役都请来了。来了之后,直接住到一家客栈,每天好吃好喝,好酒好肉。而且明谦说了,来这么多天,一天一两银子,如果有人闹事,闹大了,他们要被扣钱。如果抓住小偷小摸或者是人贩子,都有赏钱,其中人贩子的背抓住的得到的赏钱最多,抓一个就给100两。当然,必须得是人赃并获,不能屈打成招。
明谦在州府里的宣传用的除了花灯这个噱头之外,还有就是唱对台戏,哪个戏班子得到的赏钱最多,哪个戏班子就可以得到最多的奖励,听说是十匹做戏服用的织金锦。这个可贵重了。一般二般的人是拿不出拉的。再说这挣的也是个脸面啊!
大正县城,张灯结彩,凡是临街的,还不临街的,都挂上自家的灯笼。更是在县府前的街道上树立起了无数的架子。架子旁边还有沙子和水缸,大家很快就明白这是以防万一。在靠近郊区的大块空地上,两个戏班子的台子都已经搭建好了。距离够远。彼此不会相扰,而围着戏台子外围,就是一户户的小摊子。同样挂着灯笼,摊子上卖的东西也齐全,珍珠还让人给州府和附近县府的商家送消息,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他们也是可以送灯来比赛的。
因为盛世弄的很大,明谦请了漳州知府、涿州知府。山阳县令,博阳县令,加上自己,还有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当评委。说来这两位知府过来。还真是很给明谦面子,不过珍珠看来,这两位来次。怕是更多的是想看热闹,人家殷家商行的人支起三丈高架子。就是为了挂灯笼,富家权贵更是不想让人比下去。这么一来,却是比原先预想的规模大的多。见此情景,珍珠提出了一个特等奖,一尊慈云寺大师开过光的金丝檀木大佛像,这佛像高有两米,宽一米,竟然是一整根木头雕刻而成的。金丝楠木本来就价比黄金,这么一尊大佛,连宫里都没有啊!还是千年不腐的金丝楠木,现在吵的更狠了。
正月十五这天,上午太阳刚出来,大戏就开始了。两个戏班先是各自唱一出拿手的大戏。中场休息的时候,按照珍珠的提议,来两个小段子,自己的丫头们也去客串了一把。珍珠也说了,他们唱戏挣的赏钱都给她们自己当嫁妆。
之后,涿州戏班唱的是越剧《打金枝》,漳州这边唱的是越剧《碧玉簪》,再后来,涿州这边唱了京剧《四郎探母》,而漳州这边唱了京剧《杨门女将》。戏台下根本没有座位,人太多了,都站着看,看的好了,就往前面扔钱或者是银子,或者是簪环,有人负责专门来捡。
周围的小摊子也是热闹非常,猜谜的,选灯的。最先揭晓的就是两个戏班的比试了。最终,漳州这边的戏班以二两银子的细微差距德胜了,漳州知府非常高兴,撵着胡须笑的很开心。而得了胜利的漳州戏班加唱了几个小段,引得众人的喝彩。
珍珠也带着孩子们来看,身边有侍卫保护,丫头婆子们簇拥着,孩子也被抱着,总算可以安心的看热闹了。
最热闹的就是后来的花灯评选了。最终几位评委投票,殷家做了一盏巨大的莲花灯,非常的精巧,得了特等奖。一等奖两位,一位是本县的一个村子,另外一位永兴镇的朱家得了,之后的奖项有别的县人得了,也有涿州和漳州的人得了。有富人,也有穷人。其中一个十三岁的小子做了一盏小猪的花灯,非常好,有几分易趣。山阳县人,山阳县令给他颁奖,他得了20两银子和一只银簪子,山阳县令问他,“得了银钱和簪子打算怎么花用啊?”
小子说道,“给我娘花。我娘没有簪子,正好给我娘。”
涿州的知府大人逗趣道,“要是你将来有了娘子,你打算给谁啊?”
“给娘子。”
众人都笑他,打趣他,只有明谦又接着问,“为什么不给你娘呢?”
那小子说道,“我给了娘子,她才能对我娘好。我……我娘不在意钱财,可却极其在意我的,我不忍心她不顺心。”
这么一说,大家都是若有所思,明谦很大方的又赏了他一根簪子,说是给她娘子的,这样就可以了。娘子和亲娘都有簪子,不是皆大欢喜吗?
珍珠看这些台上的大人物们享受着众人的瞻仰,当然,这当中,负责主持的乔桩可是功劳不小,将几位大人和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恭维的都极为舒坦,这乔桩也真是人才,暗着捧人,还一副老实忠厚的摸样,真是让人觉得好笑。
等到一切结束,散场之后,监狱里的那些犯人们就出来打扫大街了,这是县令大人跟他们说好的,好好的劳动改造,干活就有好吃的,有干净衣服被子,每天中午还可以出来放放风。如果想跑的话,罪加一倍,原来判了一年,现在就判三年。表现好的可以减刑呢!
这次的花灯会,可是大大的刺激了整个大正县的经济,只要是有点脑袋的都可以挣到钱。之后修路的事情,照样是吸引了大部分的人。珍珠花了钱修路,果然没有再不舒服。泡过了七宝池的水之后,渐渐的感觉到了不同。她惦记孩子,三个孩子每天都喝这样的水。珍珠发现他们变得更结实了,也更聪明了。三个儿子,现在都开始读书了,如果不是家里口风紧,怕是三个孩子都会被人说成是神童。明谦夫妇和两个师爷都商量好了,无论他们学的怎样,大家都不会露出夸赞的神色来,就当成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不然小小年纪,尾巴敲上天,早晚要吃大亏的。
这边开始忙活上春种了,老家那边也是不太平。玉儿都已经十一岁了,算是大姑娘了,回家之后,太奶奶和亲娘把丫头都指示着干别的去了,她就负责帮着家人做饭,纳鞋底,吃的不好,穿的也不好,接触的人更是粗俗,跟村里的小姑娘也做不成朋友了,因为她明显的赶紧到对方的粗鄙,不说别的,女孩子们在一起,研究的都是她的首饰,衣服等等,问她城里的事情。
至于那些保养的秘方更是没有了。娘亲沈氏不时的还得跟王姨娘对阵,就是跟家人一起吃饭的,都让她受不了了,因为他们都吃出声音,喝汤的时候呼噜噜的生意,筷子碰着碗盘的声音。更有人来给她说亲,她好奇,还去偷着看了那少年,一看不要紧,差点都不想活了,还说是十里八村大家都抢着嫁的人呢!
后来渐渐的,冯氏跟玉儿说,沈氏也是一副惋惜的样子,甚至家里的太爷爷、爷爷和亲爹对她都是万分失望的样子。村里人就更不用说了,都觉得她是落魄的凤凰了,欺负她的都有,玉儿后悔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整个人都瘦了好多。
这天冯氏坐在炕上,嘴里叼着碧玉嘴儿的大烟袋锅子,跟沈氏说道,“这孩子就是让那恶毒婆子给害了,到底是年纪小,耳根子软,你弟妹说的没错,如果不好好的改了这毛病,将来的出息也不大,不如在家找个庄稼汉呢!”
沈氏给老太太装完了烟丝,看着这带着金线的荷花样子的荷包,越开越觉得好看,这是弟妹给的,要说弟妹做事真是没的挑,给他们的东西都是贵重用的上的,给老人也不忘记表孝心,冯氏和明老爷子一年四季的衣服,都让珍珠给包了,现在这老两口吃的穿的用的,可比城里的富人不差什么了。这眼袋锅子、荷包、身上挂的玉佩、头上戴着的发箍、缝了宝石的抹额,都是弟妹做的。
沈氏看向窗外喂鸡的女儿,狠狠的说道,“她要是还想不明白,趁早在家歇着,没用的货,我看还不如珠儿,没听弟妹说吗?珠儿可上进了。”(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