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6 第36章 利欲炽燃是火坑
- 37 第37章 上元节显微知著
- 38 第38章 多情总被无情恼
- 39 第39章 天真单蠢活神棍
- 40 第40章 相知何必骨肉亲
- 41 第41章 问世间情是何物
- 42 第42章 转眼已曲终人散
- 43 第43章 莫道浮云终蔽日
- 44 第44章 莫怨春风当自嗟
- 45 第45章 真亦假时假亦真
- 46 第46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
- 47 第47章 李家有女初长成
- 48 第48章 一朝得女嫌隙生
- 49 第49章 奈何明月照沟渠
- 50 第50章 色字头上一把刀
- 51 第51章 心悦君兮君不知
- 52 第52章 一颦一笑皆是戏
- 53 第53章 多行不义必自毙
- 54 第54章 人善人欺天不欺
- 55 第55章 倒霉催的小舅子
- 56 第56章 八仙过海显神通
- 57 第57章 殷殷切切慈父心
- 58 第58章 十里红妆送新娘
- 59 第59章 几处早莺争暖树
- 60 第60章 宫中人众生百态
- 61 第61章 士只可杀不可辱
- 62 第62章 君有礼臣才尽忠
- 63 第63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 64 第64章 谁家新燕啄春泥
- 65 第65章 山代有人才出
- 66 第66章 天欲倾兮挽狂澜
- 67 第67章 溪云初起日沉阁
- 68 第68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 69 第69章 毁三观的熊孩子
- 70 第70章 按下葫芦浮起瓢
- 71 第71章 唯愿君心似我心
- 72 第72章 一捧黄土掩风流
- 73 第73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 74 第74章 世事不付东流水
- 75 第75章 既来之则处理之
- 76 第76章 总总妄想无止息
- 77 第77章 大鹏一日同风起
- 78 第78章 扶摇直上九万里
- 79 第79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 80 第80章 不做永远没结果
- 81 第81章 一战成名天下知
- 82 第82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 83 第83章 此愁无计可消除
- 84 第84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 85 第85章 似曾相识燕归来
- 86 第86章 等闲变却故人心
- 87 第87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
- 88 第88章 冥冥自有天注定
- 89 第89章 唯有苍生不可负
- 90 第90章 众人拾柴火焰高
- 91 第91章 不会作天莫作天
- 92 第92章 欲把忧愁说似谁
- 93 第93章 山重水复疑无路
- 94 第94章 人生除死无大事
- 95 第95章 梅花香自苦寒来
- 96 第96章 却道故人心易变
- 97 第97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
- 98 第98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 99 第99章 严冬过尽绽春蕾
- 100 第100章 拨开云雾见青天
- 101 第101章 万事功到自然成
- 102 第102章 了却君王天下事
- 103 第103章 和鸣同作鸳鸯栖
- 104 第10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
- 105 第105章 贪爱沉溺即苦海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6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
第46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
倪氏一路狂奔,在那一刻,什么端庄、优雅、从容……统统被她抛在幕后,在她眼前不断重复着殷虹的鲜血流过灰白的尸骨,毫不留恋。
十年前李德病故,心如死灰的倪氏几欲追随儿子而去,恰在那时,邓氏晕了过去,被诊出身孕。于倪氏,这个尚未出世的孩子无异于救命稻草,为了孩子,倪氏飞快地振作起来,可以说她这十年是为了三娘而活,哪怕她曾经遗憾为何不是儿子,但是倪氏对三娘依旧爱逾性命!这世上不会有一人如倪氏这般疼爱三娘,纵是邓氏也远远不如。
然而疼爱入骨的三娘不是她孙女,她这些年疼爱的是谋杀了她独子的凶手之女。
与倪氏而言,‘轰’一声,天就这么塌了!整个世界碎的尸骨无存。
“二老夫人?”关雎院里守门的婆子大惊。
倪氏目不斜视,一路跑进寝房,三娘已然入睡。
守夜的丫鬟见倪氏模样,纳闷她不同寻常的神情却不奇怪倪氏会来,今天下午丫鬟替三娘修指甲,不慎伤了她的手,流了不少血,可把倪氏心疼坏了,恨不能以身相替。倪氏不过来看看那才叫稀奇呢,谁不知道倪氏最疼三娘不过。平日入夜后偶尔也要来看三娘,听说,这是二老夫人想念故去的二爷了,只有看一眼三娘,她才能安眠。
倪氏挥手屏退了所有人,屋内只余祖孙二人,三娘还在酣睡。
倪氏走到床前低头直勾勾盯着她的脸,那目光冰冷刺骨,彷佛带着钩子一般。
被这样的目光盯着,睡梦里的三娘直愣愣的打了个冷战,迷迷蒙蒙醒过来,一睁开眼便见森然骇人的倪氏,三娘从来没见过这样陌生的倪氏,一下子就被施了定身咒般,惴惴不安道,“大母!”
这一声‘大母’彷佛按下了某个开关,倪氏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又开始流泪,那种绝望到极点的悲伤令三娘没来由的浑身发寒,三娘大惊失色坐起来伸手去拉她袖子,哀哀道,“大母?”
猛地,倪氏双手快如闪电,一把就掐住了三娘纤细的脖子,将她举离床榻,神情狰狞,声音狠厉,“孽种!我杀了你这个这个孽种。”
三娘骇然变色,双目怒睁,眼中满满的不敢置信和惊恐,手脚乱舞,“大~荷荷”想叫叫不出声,双手抓着倪氏的手臂,想掰掰不动,窒息的痛苦感觉排山倒海袭来。
倪氏手上的力气越来越大,满眼满眼都是李德临死时的模样,她眼睁睁看着李德大张着嘴剧烈喘息,犹如搁浅的鱼,灰白而发紫的脸上全是痛苦,“阿…娘…我…我喘…不过气来……”
三娘的脸渐渐紫涨起来,挣扎的动作渐渐无力。
落后一步的崔氏见丫鬟都被赶出来,心中警铃大作,只带了心腹进屋,一见屋内情景,饶是有心理准备也惊得几欲晕厥,看向倪氏目光中带着无限怜悯和心痛。她从来都是如此,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
箕坐于地的倪氏抱着三娘余温尚存的尸体,轻轻摇晃,神态安详,婉转轻吟着三娘最喜欢的歌谣,“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三娘夭折,倪氏疯癫,崔氏病倒,李府一番扰攘,在曹氏和李曦的调度下渐渐稳定,三娘之事却是李湛亲自收尾的,曹氏和李曦心知有□□,可她们不闻不问,装聋作哑也是一门学问。
反是隐约猜到点真相的李昭几夜辗转难眠,稚子何辜,她还是无法坦然接受这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
李湛亲自处置了一批丫鬟婆子,又对外放出消息,引导舆论。
对外,三娘是暴病而亡,李氏三娘素来体弱多病,这半年都吃的是清远的药,想想清远的药方,多数也是唏嘘感慨一番,倪氏丧孙,没了唯一的指望,失了神智,更无人多思。
得知一切依照预期中进行,李湛放下心来,静坐在书房中养神,昏黄的灯光,衬得他凌厉的五官晦暗不清。
经年的尸骨,不管是遇上血还是水都能融合,倪氏想用这种方法来验三娘未免太过儿戏,所以他在三娘那碗血里动了手脚,滴血验亲,江湖把戏罢了。
崔氏要保三娘,作为晚辈他不能咄咄逼人,哪怕他心中不信三娘乃李氏子,只要崔氏力保,他愿意捏着鼻子忍,等崔氏百年后再处置。是倪氏自己撞上来的,让三娘再次名正言顺享受李氏荫庇,他不答应。
事态的发展在他意料中,他并不后悔,当年若非倪氏言语逼迫,谢氏未必会芳龄早逝,丧母之痛,锥心刺骨,永生难忘。
李湛敲了敲掌下的案几,府里的人都已经处置毕,还剩下外面的人。这样的奇耻大辱,合该带进棺材里永不见天日。
西郊法场上,赤身*被缚在木架上的清远如同待宰的羔羊,他想大喊如此重案,李氏怎么敢不经三司会审擅自决断,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自己乃皇帝密使,他还有那么多达官贵族撑腰,李氏怎么能这么随随便便的判他凌迟。
可他早就被灌了哑药,并且口中塞了麻布防止他自尽,就算是喊破了喉咙也只能发出难听的嘶哑声。
刑场周围围观的百姓指指点点,脸上带着恶人有恶报的快意。
见膀阔腰圆状如牛的刽子手往他面前一站,清远惊恐地眼珠子几乎要脱窗而出。
那刽子手笑的恶意满满,呸的一声一口唾沫吐在了清远脸上,阴狠的目光一寸一寸划过他的身体,阴森森道,“我妹妹今年才十三,年前刚定了人家,可她再也没机会出嫁了。”
清远瞳孔骤缩,刹那间褪尽了血色,这么多少女,他当然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眼前人的妹妹,可是这不妨碍他知道这人一定会千方百计的折磨他。明白过来之后清远开始颤抖,抖如糠筛。
刽子手轻蔑的看他一眼,在行刑官一声令下之后,操着刀子缓缓一转,右胸脯上一枚铜钱大小的肉便飞到了一旁的盘中。
豆大的汗珠登时从清远身上冒出来,清远疼得眼前一阵阵发黑,真恨不得立时死过去,可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刽子慢条斯理地在他左胸上割下第二刀。
清远已经疼晕了过去,一桶盐水劈头盖脸的泼上去,立马将人神智拉了回来。他发出吭哧吭哧的粗喘声,每一次呼吸牵动肌理所带来的剧痛让他出了一身又一身的冷汗,不过这点功夫,整个人湿哒哒的浑似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
可这不是最痛苦的,这第三刀才是男人最恐惧的,刽子手一悬刀子,慢腾腾的割去他的□□之物。
清远青筋直爆,脸上炸开红点,终于又晕了过去,马上一通盐水扑面而去。
……
三百六十刀,刀刀见血,却不见血流如注,待完成后,一息尚存的清远体无完肤,肋骨毕现,几乎可见心脏跳动痕迹。
三大盘肉放在案头,祭苍天祭鬼神祭亡灵,祭拜结束,刽子手才一刀扎进清远胸膛缓缓地左右旋转各三下,清远雪白狰狞的脸上终于露出解脱的神情。
刑场周围原本还在拍手叫好的观众早已吓白了脸儿,血腥残忍的凌迟有违天和,非滔天大罪不轻易动用,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未能一见。
就跪在清远不远处的一干罪犯不少也已经吓得面无人色,下/体失禁。这些人中大部分是观中道士,还有一部分则是当地官员望族,都是这大半年被清远收拢过去的人。
此时这群人皆追悔莫及,他们不处于雍州一系的权力中心,难免心生野望,被清远一撺掇就鬼迷了心窍。
可现在后悔什么都晚了,李氏对待叛徒从来都不会手软,家族被刻上残害百姓的污名,子孙后人都难以抬头做人。唯一可庆幸的大概是被判凌迟者唯清远这个罪魁祸首了。
这一天的西郊法场血气冲天,令人作呕。
被砍头这一批官员世族都是家族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不少人已经察觉,不过大多数人都不会深思。
会深思的那批人正在头疼,这些人是真的如罪状上写的那般参与了绑架少女炼丹之案才丧命还是只因为他们的背叛,他们不知道。
他们只知道自家子弟居然背着自己和清远搞在了一块,简直是被驴踢了脑袋,想死容易的很,上吊自残跳河任选,何必连累家族。
要命的是自己没发觉,居然是被李湛告知才知道,李湛看在往日情分上,手下留情没有追究,否则估计也和死了的那批人一样死的又凄惨又不体面,可他们能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吗?
会和清远搭上的很有一部分都是在家族中郁郁不得志又极富野心之辈,希望趁机翻身做主。这样的存在本身对家族对嫡系就是潜在的威胁,遂收拾起来虽有些心疼但不至于犹豫不决,是边缘化还是放逐或是暴毙,端看个人运道了。
此时的邓父在听闻清远下场之后忍不住颤了颤脸皮。想要炼出好丹必须要用最新鲜的药引子,他不参与绑架,他只是亲手划开那些少女的血管取血。自从进了牢房他就心惊胆战,生怕被追究,可等了一日又一日,自己都被放出来了,清远都被正刑了,其他人都死了,也没人来抓他。
邓父想自己应该安全了,毕竟他女儿是李氏媳,他是李氏正经姻亲,他有罪李氏脸上也不光鲜。这么一想,邓父不由感慨结了一门好亲,等过几日风声过去了得好好上门感激一番。
邓父如释重负的吁出一口气,自得地笑起来,挥手将屋里人都打发出去。然后小心翼翼地掏出随身携带的瓶子,往手心里倒了一枚丹药。清远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药也成了见不得人的东西,毕竟如今就是三岁孩童都知道这是用什么炼成的。这一瓶还是他千辛万苦藏下的,就是在牢里都没被搜出来。
在邓父眼里,这可是千金难买的好宝贝,加了处子血炼出来的丹药果然非比寻常,每次服用之后都让他飘飘欲仙,似乎就要羽化登仙而去。邓父一脸狂热地吞下药,可惜这样的好药以后再也没有了,邓父不由一阵心疼唏嘘。
吃了药的邓父斜躺在榻上开始享受着丹药带来的□□的快感,突然咽喉之处传来灼痛,邓父双手捂住脖子想喊人,可一阵胃痛恶心袭来,邓父趴在榻上呕吐不止,待看清所吐之物中所带血腥,邓父双眼激凸,又感鼻子异样,一抹,满手鲜血,吓得一阵头晕目眩,马上邓父就感觉到呼吸困难,不一会儿双眼就翻白。
过了两个时辰,小厮见邓父久久不传人不由担心,几人互相对视一眼,壮着胆子敲门,一无所应。
几人都慌了神,硬着头皮慢慢推开门,入眼便是七窍流血横倒在地的邓父,纷纷瘫软在地惊叫连连。其中一个最为镇定的手忙脚乱的爬起来,慌慌张张去喊人。
邓宽急赤白脸的跑来,哆嗦着手指一探邓父鼻息,身体一颤,双膝一软,跪倒在地,痛呼,“父亲!”同时将滚落在邓父身旁的瓶子藏进袖口。
自己老父因何丧命,邓宽隐约猜到,这风口浪尖要是传出邓父是嗑药磕死的,没有同情只有愤怒。
落后几步赶来的邓钟氏及其儿女见状都是心头一跳,顿时抹泪痛哭起来。
屋里乱成了一锅粥。
这就是郎中来了之后见到的场景,顶着邓家人的目光一摸脉,尸体都凉了还能摸到啥,假惺惺道,“邓家公仙去了。”
哭声猛然高了许多。
哭罢就是善后了,邓父怎么死的,郎中会看不出来,这老郎中也是个有职业操守的,哪怕心中鄙薄邓父,什么该说不该说心里门清。
对外,邓父便是年事已高,近日又连遭惊吓打击郁郁而亡。
外人想一想邓父吃了这么多人血丹被吓坏了也正常,毕竟一大把年纪还经历了牢狱之灾。这段时间可有不少往玄真观跑得勤快的男女病倒,估计都给恶心坏了。
趁着安排丧事的空档,邓宽偷偷将那瓷瓶砸碎掩埋,其中的丹药扔进熏炉里烧毁,等烧成了灰烬,邓宽双肩一瘫忍不住跌坐在地,这东西流落出去,搞不好就弄得他们一家身败名裂。
邓宽不禁气恼邓父,明知这是个什么恶心玩意儿,会给家里带来厄运居然还敢服用,这下把自己给吃死了,他好容易谋了一官半职一心重振门楣,可三年父孝下来,局势会变成什么样谁会知道。又羞惭自己不孝,竟然敢怨怼。内心挣扎了一会儿,邓宽起身接着去忙。
接到邓家的讣告,李湛嘴角勾了勾,这么快就死了,看来那药服用的很是频繁,倒也给他省了事。
等玄真观的事情落下帷幕,渐渐在人们记忆中淡去,时序已经进入六月,六月下旬的一天,李府接到一份快马加鞭从南方送来讣告。扶灵回乡的邓家人途径苍南县,不幸遇上小股流民见财起意,等苍南县丞闻讯赶过去时,主子连带奴仆无一幸免。
十年前李德病故,心如死灰的倪氏几欲追随儿子而去,恰在那时,邓氏晕了过去,被诊出身孕。于倪氏,这个尚未出世的孩子无异于救命稻草,为了孩子,倪氏飞快地振作起来,可以说她这十年是为了三娘而活,哪怕她曾经遗憾为何不是儿子,但是倪氏对三娘依旧爱逾性命!这世上不会有一人如倪氏这般疼爱三娘,纵是邓氏也远远不如。
然而疼爱入骨的三娘不是她孙女,她这些年疼爱的是谋杀了她独子的凶手之女。
与倪氏而言,‘轰’一声,天就这么塌了!整个世界碎的尸骨无存。
“二老夫人?”关雎院里守门的婆子大惊。
倪氏目不斜视,一路跑进寝房,三娘已然入睡。
守夜的丫鬟见倪氏模样,纳闷她不同寻常的神情却不奇怪倪氏会来,今天下午丫鬟替三娘修指甲,不慎伤了她的手,流了不少血,可把倪氏心疼坏了,恨不能以身相替。倪氏不过来看看那才叫稀奇呢,谁不知道倪氏最疼三娘不过。平日入夜后偶尔也要来看三娘,听说,这是二老夫人想念故去的二爷了,只有看一眼三娘,她才能安眠。
倪氏挥手屏退了所有人,屋内只余祖孙二人,三娘还在酣睡。
倪氏走到床前低头直勾勾盯着她的脸,那目光冰冷刺骨,彷佛带着钩子一般。
被这样的目光盯着,睡梦里的三娘直愣愣的打了个冷战,迷迷蒙蒙醒过来,一睁开眼便见森然骇人的倪氏,三娘从来没见过这样陌生的倪氏,一下子就被施了定身咒般,惴惴不安道,“大母!”
这一声‘大母’彷佛按下了某个开关,倪氏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又开始流泪,那种绝望到极点的悲伤令三娘没来由的浑身发寒,三娘大惊失色坐起来伸手去拉她袖子,哀哀道,“大母?”
猛地,倪氏双手快如闪电,一把就掐住了三娘纤细的脖子,将她举离床榻,神情狰狞,声音狠厉,“孽种!我杀了你这个这个孽种。”
三娘骇然变色,双目怒睁,眼中满满的不敢置信和惊恐,手脚乱舞,“大~荷荷”想叫叫不出声,双手抓着倪氏的手臂,想掰掰不动,窒息的痛苦感觉排山倒海袭来。
倪氏手上的力气越来越大,满眼满眼都是李德临死时的模样,她眼睁睁看着李德大张着嘴剧烈喘息,犹如搁浅的鱼,灰白而发紫的脸上全是痛苦,“阿…娘…我…我喘…不过气来……”
三娘的脸渐渐紫涨起来,挣扎的动作渐渐无力。
落后一步的崔氏见丫鬟都被赶出来,心中警铃大作,只带了心腹进屋,一见屋内情景,饶是有心理准备也惊得几欲晕厥,看向倪氏目光中带着无限怜悯和心痛。她从来都是如此,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
箕坐于地的倪氏抱着三娘余温尚存的尸体,轻轻摇晃,神态安详,婉转轻吟着三娘最喜欢的歌谣,“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三娘夭折,倪氏疯癫,崔氏病倒,李府一番扰攘,在曹氏和李曦的调度下渐渐稳定,三娘之事却是李湛亲自收尾的,曹氏和李曦心知有□□,可她们不闻不问,装聋作哑也是一门学问。
反是隐约猜到点真相的李昭几夜辗转难眠,稚子何辜,她还是无法坦然接受这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
李湛亲自处置了一批丫鬟婆子,又对外放出消息,引导舆论。
对外,三娘是暴病而亡,李氏三娘素来体弱多病,这半年都吃的是清远的药,想想清远的药方,多数也是唏嘘感慨一番,倪氏丧孙,没了唯一的指望,失了神智,更无人多思。
得知一切依照预期中进行,李湛放下心来,静坐在书房中养神,昏黄的灯光,衬得他凌厉的五官晦暗不清。
经年的尸骨,不管是遇上血还是水都能融合,倪氏想用这种方法来验三娘未免太过儿戏,所以他在三娘那碗血里动了手脚,滴血验亲,江湖把戏罢了。
崔氏要保三娘,作为晚辈他不能咄咄逼人,哪怕他心中不信三娘乃李氏子,只要崔氏力保,他愿意捏着鼻子忍,等崔氏百年后再处置。是倪氏自己撞上来的,让三娘再次名正言顺享受李氏荫庇,他不答应。
事态的发展在他意料中,他并不后悔,当年若非倪氏言语逼迫,谢氏未必会芳龄早逝,丧母之痛,锥心刺骨,永生难忘。
李湛敲了敲掌下的案几,府里的人都已经处置毕,还剩下外面的人。这样的奇耻大辱,合该带进棺材里永不见天日。
西郊法场上,赤身*被缚在木架上的清远如同待宰的羔羊,他想大喊如此重案,李氏怎么敢不经三司会审擅自决断,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自己乃皇帝密使,他还有那么多达官贵族撑腰,李氏怎么能这么随随便便的判他凌迟。
可他早就被灌了哑药,并且口中塞了麻布防止他自尽,就算是喊破了喉咙也只能发出难听的嘶哑声。
刑场周围围观的百姓指指点点,脸上带着恶人有恶报的快意。
见膀阔腰圆状如牛的刽子手往他面前一站,清远惊恐地眼珠子几乎要脱窗而出。
那刽子手笑的恶意满满,呸的一声一口唾沫吐在了清远脸上,阴狠的目光一寸一寸划过他的身体,阴森森道,“我妹妹今年才十三,年前刚定了人家,可她再也没机会出嫁了。”
清远瞳孔骤缩,刹那间褪尽了血色,这么多少女,他当然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眼前人的妹妹,可是这不妨碍他知道这人一定会千方百计的折磨他。明白过来之后清远开始颤抖,抖如糠筛。
刽子手轻蔑的看他一眼,在行刑官一声令下之后,操着刀子缓缓一转,右胸脯上一枚铜钱大小的肉便飞到了一旁的盘中。
豆大的汗珠登时从清远身上冒出来,清远疼得眼前一阵阵发黑,真恨不得立时死过去,可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刽子慢条斯理地在他左胸上割下第二刀。
清远已经疼晕了过去,一桶盐水劈头盖脸的泼上去,立马将人神智拉了回来。他发出吭哧吭哧的粗喘声,每一次呼吸牵动肌理所带来的剧痛让他出了一身又一身的冷汗,不过这点功夫,整个人湿哒哒的浑似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
可这不是最痛苦的,这第三刀才是男人最恐惧的,刽子手一悬刀子,慢腾腾的割去他的□□之物。
清远青筋直爆,脸上炸开红点,终于又晕了过去,马上一通盐水扑面而去。
……
三百六十刀,刀刀见血,却不见血流如注,待完成后,一息尚存的清远体无完肤,肋骨毕现,几乎可见心脏跳动痕迹。
三大盘肉放在案头,祭苍天祭鬼神祭亡灵,祭拜结束,刽子手才一刀扎进清远胸膛缓缓地左右旋转各三下,清远雪白狰狞的脸上终于露出解脱的神情。
刑场周围原本还在拍手叫好的观众早已吓白了脸儿,血腥残忍的凌迟有违天和,非滔天大罪不轻易动用,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未能一见。
就跪在清远不远处的一干罪犯不少也已经吓得面无人色,下/体失禁。这些人中大部分是观中道士,还有一部分则是当地官员望族,都是这大半年被清远收拢过去的人。
此时这群人皆追悔莫及,他们不处于雍州一系的权力中心,难免心生野望,被清远一撺掇就鬼迷了心窍。
可现在后悔什么都晚了,李氏对待叛徒从来都不会手软,家族被刻上残害百姓的污名,子孙后人都难以抬头做人。唯一可庆幸的大概是被判凌迟者唯清远这个罪魁祸首了。
这一天的西郊法场血气冲天,令人作呕。
被砍头这一批官员世族都是家族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不少人已经察觉,不过大多数人都不会深思。
会深思的那批人正在头疼,这些人是真的如罪状上写的那般参与了绑架少女炼丹之案才丧命还是只因为他们的背叛,他们不知道。
他们只知道自家子弟居然背着自己和清远搞在了一块,简直是被驴踢了脑袋,想死容易的很,上吊自残跳河任选,何必连累家族。
要命的是自己没发觉,居然是被李湛告知才知道,李湛看在往日情分上,手下留情没有追究,否则估计也和死了的那批人一样死的又凄惨又不体面,可他们能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吗?
会和清远搭上的很有一部分都是在家族中郁郁不得志又极富野心之辈,希望趁机翻身做主。这样的存在本身对家族对嫡系就是潜在的威胁,遂收拾起来虽有些心疼但不至于犹豫不决,是边缘化还是放逐或是暴毙,端看个人运道了。
此时的邓父在听闻清远下场之后忍不住颤了颤脸皮。想要炼出好丹必须要用最新鲜的药引子,他不参与绑架,他只是亲手划开那些少女的血管取血。自从进了牢房他就心惊胆战,生怕被追究,可等了一日又一日,自己都被放出来了,清远都被正刑了,其他人都死了,也没人来抓他。
邓父想自己应该安全了,毕竟他女儿是李氏媳,他是李氏正经姻亲,他有罪李氏脸上也不光鲜。这么一想,邓父不由感慨结了一门好亲,等过几日风声过去了得好好上门感激一番。
邓父如释重负的吁出一口气,自得地笑起来,挥手将屋里人都打发出去。然后小心翼翼地掏出随身携带的瓶子,往手心里倒了一枚丹药。清远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药也成了见不得人的东西,毕竟如今就是三岁孩童都知道这是用什么炼成的。这一瓶还是他千辛万苦藏下的,就是在牢里都没被搜出来。
在邓父眼里,这可是千金难买的好宝贝,加了处子血炼出来的丹药果然非比寻常,每次服用之后都让他飘飘欲仙,似乎就要羽化登仙而去。邓父一脸狂热地吞下药,可惜这样的好药以后再也没有了,邓父不由一阵心疼唏嘘。
吃了药的邓父斜躺在榻上开始享受着丹药带来的□□的快感,突然咽喉之处传来灼痛,邓父双手捂住脖子想喊人,可一阵胃痛恶心袭来,邓父趴在榻上呕吐不止,待看清所吐之物中所带血腥,邓父双眼激凸,又感鼻子异样,一抹,满手鲜血,吓得一阵头晕目眩,马上邓父就感觉到呼吸困难,不一会儿双眼就翻白。
过了两个时辰,小厮见邓父久久不传人不由担心,几人互相对视一眼,壮着胆子敲门,一无所应。
几人都慌了神,硬着头皮慢慢推开门,入眼便是七窍流血横倒在地的邓父,纷纷瘫软在地惊叫连连。其中一个最为镇定的手忙脚乱的爬起来,慌慌张张去喊人。
邓宽急赤白脸的跑来,哆嗦着手指一探邓父鼻息,身体一颤,双膝一软,跪倒在地,痛呼,“父亲!”同时将滚落在邓父身旁的瓶子藏进袖口。
自己老父因何丧命,邓宽隐约猜到,这风口浪尖要是传出邓父是嗑药磕死的,没有同情只有愤怒。
落后几步赶来的邓钟氏及其儿女见状都是心头一跳,顿时抹泪痛哭起来。
屋里乱成了一锅粥。
这就是郎中来了之后见到的场景,顶着邓家人的目光一摸脉,尸体都凉了还能摸到啥,假惺惺道,“邓家公仙去了。”
哭声猛然高了许多。
哭罢就是善后了,邓父怎么死的,郎中会看不出来,这老郎中也是个有职业操守的,哪怕心中鄙薄邓父,什么该说不该说心里门清。
对外,邓父便是年事已高,近日又连遭惊吓打击郁郁而亡。
外人想一想邓父吃了这么多人血丹被吓坏了也正常,毕竟一大把年纪还经历了牢狱之灾。这段时间可有不少往玄真观跑得勤快的男女病倒,估计都给恶心坏了。
趁着安排丧事的空档,邓宽偷偷将那瓷瓶砸碎掩埋,其中的丹药扔进熏炉里烧毁,等烧成了灰烬,邓宽双肩一瘫忍不住跌坐在地,这东西流落出去,搞不好就弄得他们一家身败名裂。
邓宽不禁气恼邓父,明知这是个什么恶心玩意儿,会给家里带来厄运居然还敢服用,这下把自己给吃死了,他好容易谋了一官半职一心重振门楣,可三年父孝下来,局势会变成什么样谁会知道。又羞惭自己不孝,竟然敢怨怼。内心挣扎了一会儿,邓宽起身接着去忙。
接到邓家的讣告,李湛嘴角勾了勾,这么快就死了,看来那药服用的很是频繁,倒也给他省了事。
等玄真观的事情落下帷幕,渐渐在人们记忆中淡去,时序已经进入六月,六月下旬的一天,李府接到一份快马加鞭从南方送来讣告。扶灵回乡的邓家人途径苍南县,不幸遇上小股流民见财起意,等苍南县丞闻讯赶过去时,主子连带奴仆无一幸免。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