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 第九章 江湖闻
- 11 第十章 夜色里
- 12 第十一章 扰清梦
- 13 第十二章 变故生
- 14 第十三章 狗跳墙
- 15 第十四章 几封信
- 16 第十五章 逃不掉
- 17 第十六章 玩技巧
- 18 第十七章 推理中
- 19 第十八章 辨是非
- 20 第十九章 雪冤情
- 21 第二十章 琳妹妹
- 22 第二十一章 浇浇草
- 23 第二十二章 迟一步
- 24 第二十三章 十二骑
- 25 第二十四章 圣姑令
- 26 第二十五章 心好累
- 27 第二十六章 贞操战
- 28 第二十七章 密码信
- 29 第二十八章 待以诚
- 30 第二十九章 飘然去
- 31 第三十章 抵福建
- 32 第三十一章 林平之
- 33 第三十二章 寻遗孤
- 34 第三十三章 屠龙会
- 35 第三十四章 找到了
- 36 第三十五章 剑有缺
- 37 第三十六章 去东海
- 38 第三十七章 鲁滨逊
- 39 第三十八章 比钓鱼
- 40 第三十九章 青蛟岛
- 41 第四十章 大八卦
- 42 第四十一章 折梅手
- 43 第四十二章 负心妇
- 44 第四十三章 好姐妹
- 45 第四十四章 感情好
- 46 第四十五章 刷刷脸
- 47 第四十六章 屠龙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九章 雪冤情
第十九章 雪冤情
那人还欲争辩,但毕竟是善辩善思之人,立即听出李秋风话中的深意,睁大眼睛骇然:“难道……”
三年前,三省大灾,百万平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每天都有无数人死去。灾情滔天,可是人的贪婪之心,却连天都盖不住。无数官员无视百姓死活,大肆贪污囤积粮食,收敛钱财,发国难财,赠灾的钦差大臣都被皇帝连斩三个。
最后,当今天子破格任未被官场贪腐之气所污的当年状元白子勋为钦差,赐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白子勋为人刚正不阿,雷霆厉行,二十三颗官员的人头滚滚落地,遏制这阵邪风。
而如此腥风血雨中,也出现不少感人事迹,云台府就是其中之一。
“你们知不知道,三年前,三省大灾,饿殍遍野,赵家老太爷不忍,起头召集十三家亲友,筹集白银三万两,配合钦差大人捐赠救灾。赵家更是为此变卖家产,付出半数家财,又担心如此收买人心的善举为官府所忌,便以云台的名义相赠。”李秋风冷冷道,语气中却不免带上几分萧条与落寞。
也正是因为赵府有如此大功德,却惨遭江湖人毒手,定闲掌门和金光上人,才会联手调查。
此言一出,整个茶楼都安静下来。
云台府并不是一个富裕的地方,在三年前的大灾,能拿出如此巨款赠灾,一直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此话做不得假,赠灾之事,都是有迹可查的。况且,赵府变卖家产,付出那么大,只要有心人去云台稍微查一下,也不难查到。
这时,又有人想起,关于赵府灭门一案,官府确实投入太多精力。官府这样无利不起早的地方,怎么可能为这件案子费这么大的劲,除非……官府欠赵府的人情!然而官府在外面的名声不好,越为赵府辩护,越是发力通缉凶手,越让人觉得其中有鬼。
再加上一些有心人散布的谣言……杀人恶徒,还是灭了救人无数的赵府一家满门的人,变为张大侠,享尽美誉。赵府如此善地,却被泼上脏水,污蔑为魔窟。这其中,有多少的黑幕,这里的人略一想,便心生寒意。
那个说书人更是刹那间,脸色煞白,跪倒在地。他只是为混口饭吃,却没想到,自己一直吃的都忠良之士的血肉!
说道这里,李秋风却收起讥讽之色,拱拱手道:“在下峨眉李秋风,此行就是为此贼人而来。让如此恶毒的贼人逃脱,家师金光上人一直心有疙瘩,便派我追查贼人。两年间,我一直追踪张贼人,前些天得到确切消息,张贼人就躲藏在老酒县中,正被一位让虚假忠义之名迷惑的人收留着。”
峨眉弟子!如此,李秋风的话也更加可信。
江湖中,也没几个人敢冒充名门弟子,特别是峨眉这种立派数百年,底蕴深厚的大派。
不管别人心情是多么复杂,李秋风如此血淋淋地揭开贼人的脸皮,仪琳心中还是欣慰的。趁着廖水倩被震得三观破碎,精神都恍惚的时候,仪琳赶紧道:“所以说,这所谓的忠义无双,是把良心踩在脚下,把廉耻丢到粪坑,以十三口无辜人命的血肉筑起高台,然后用一块块腐肉拼成‘忠义’两个字。许多江湖人还凑上去闻闻腐肉,说好香啊,看着血肉高台说好威武漂亮。”
冷声讽刺几句,仪琳拿起筷子,沾下茶水,在桌上写下‘忠义’两个字,然后对廖水倩说:“记住,今天他们口中的这两个字,写作‘忠义’但却应该读作‘罪孽’!”
廖水倩的穴道早已被解开,听到仪琳的话,又看看桌子上的字,呆呆道:“竟是这般。”
很好,此时乃是教育的最佳时机,仪琳连忙为其灌输思想:“我们作为一个完全有自主能力的大人,就应该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别人的话,只能当做参考,不能轻易相信,要有自己的思考。当然,这要经过锻炼和学习,你暂时还没分辨的能力,所以暂且就听我的吧,是是非非,我来判断,然后给你分析其中的道理。”
仪琳对自己的三观还是很自信的,来自文明社会,经过诸多思想的冲击和洗礼,自认为比这个世上绝大多数人都要来的正。
廖水倩傻傻点头,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
“然后,你首先要学会,每天洗一次澡……”下一秒,仪琳就露出她的真面目。
……洗澡和判断是非,有什么关系?
有些东西,最怕的就是有心人,就在茶楼之事过后,就有人发动关系查证。也不需要到云台去打听,官府中,就一直有另一个版本的消息。只是之前大多数人都不相信官府的消息,也没人去在意,现在有人要翻出来,却也不难。
比起那说书人口中的,官府中的说法就更加详细,更加经得起推敲。
当一些人发动影响力之后,很快真相就浮现出来。当然,这只是在老酒县,其他地方还是说书的那套盛行,没有峨眉弟子现身说法,说书的肆意传播,短时间内很难把其纠正。
“忠义无双,这个忠,是对其恩主的忠,这个义,是维护江湖正道的正义。”
“现在看看这个忠……张君放的恩主陆平,在二十年前还有个名字,叫做陆大屠,曾因凌辱妇女、入室抢劫杀人等等十多项罪名,被官府通缉,潜逃十五年,后化名陆平。在潜逃期间,收留张君放……原来如此,陆平其实就是一只恶鬼,对赵府的财富起心思,被赵府中的能人识破,设下陷阱在其作案时杀死。灭赵府满门,这忠,只能说是恶霸养的忠犬,专门咬善良之人。”
“再看看这义……也没什么好看的,什么赵府后院三百具幼童骸骨,什么吃人的魔窟,只要是脑袋正常的人,都能看出是真是假。赵府是善良人家,还是有大功德与天下,他做出如此灭绝人性惨绝人寰之事,只能称之为邪魔!”
一夜之间,张君放的名声在老酒县就完全臭大街,被欺骗的人愤慨中,将其称之为张大野狗。
就在第二天早晨,发生了一起命案,经过对幸存者的调查,明白事情的经过。原来这一户人家,就是被张君放的忠义之名所惑,收留这个钦犯。男主人敢收留朝廷钦犯,本就是刚正之人,得知茶楼的事情,便直接质问张君放,却惨遭毒手。
“再在老酒县待几天吧,既然知道张君放在此,我也不能视而不见。虽然掌门师伯没怎么提,但我知道,她一直都挂念着……”仪琳昨天已经联系上李秋风,共同对敌,所以要在这里停留几天。
不过追拿张君放,不是有实力就可以的,更多的是需要经验和对张君放行为习惯的熟悉,找人的事情仪琳帮不上什么忙。李秋风告诉他,张君放短时间内不会离开老酒县,有消息就通知她。
仪琳再三要求,李秋风才透露一点,告诉她几个张君放可能出现的地点。
对此决定,廖水倩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知道真相之后,她还为自己误解赵府而自责,对于张君放的凶残更是痛恨不已,恨不得亲手了结贼人的性命。
“虽说如此,但是我们在此地,人生地不熟,无权无势,能做的也只有等待消息。”刘明月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而是以仪琳的意见为主,这一路上,让仪琳很怀疑,他所谓的同路只是随便说说,真实情况是他去哪里都无所谓。
推开窗户,看着下面街道的车水马龙,行人蜂拥,仪琳说道:“感觉这个小县城中,江湖人有点多了。”
像这样的小县城,平常情况街上应该都是平民百姓,可是仪琳两天所见的,却不一样。街上带刀带剑的江湖人很经常见到,为此也发生几件争执,还好大家都有所收敛,没有酿成流血事件。
是老酒县特别,还是说这几天不是寻常日子?
“老酒县,以老酒为名,其酿酒工艺也是不凡,过两日便是老酒县中最大的三个酒庄,联合起来举办的品酒会。”说着,他从身上掏出两张请柬,递到仪琳面前:“江湖中多是好酒之人,被吸引过来的不少,算是难得的大场面。托鬼医传人这个名头,我也得到两张请柬,不知仪琳小师父有没有兴趣去游玩。”
如果是前世,仪琳才不会去凑这种热闹,可是现在,这样的场面确确实实是非常少。
物以稀为贵,这样的场合少了,也变得更吸引人。
仪琳心中蠢蠢欲动,似乎去看看也不错,然而,她还是犹豫道:“我一个尼姑,去参加品酒会,不怎么好吧?”当然,仪琳真正动心的原因,却是因为举行品酒会的青叶酒庄,就是李秋风说需要多注意的几个地点之一。
半个月来,刘明月早已清楚,仪琳和其他尼姑不一样,在心中并没有把自己当成尼姑。那些尼姑的戒律,更多的是一种常年养成的习惯,还有就是,为了维护恒山派的名声。对于品酒会,仪琳心中没有什么反感的情绪,相反还有点兴趣只是有些顾虑。
“仪琳小师父是不适合参与品酒会,但是,仪琳大小姐却可以。”刘明月神秘一笑,廖水倩被他说得晕乎乎的,仪琳小师父?仪琳大小姐?
三年前,三省大灾,百万平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每天都有无数人死去。灾情滔天,可是人的贪婪之心,却连天都盖不住。无数官员无视百姓死活,大肆贪污囤积粮食,收敛钱财,发国难财,赠灾的钦差大臣都被皇帝连斩三个。
最后,当今天子破格任未被官场贪腐之气所污的当年状元白子勋为钦差,赐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白子勋为人刚正不阿,雷霆厉行,二十三颗官员的人头滚滚落地,遏制这阵邪风。
而如此腥风血雨中,也出现不少感人事迹,云台府就是其中之一。
“你们知不知道,三年前,三省大灾,饿殍遍野,赵家老太爷不忍,起头召集十三家亲友,筹集白银三万两,配合钦差大人捐赠救灾。赵家更是为此变卖家产,付出半数家财,又担心如此收买人心的善举为官府所忌,便以云台的名义相赠。”李秋风冷冷道,语气中却不免带上几分萧条与落寞。
也正是因为赵府有如此大功德,却惨遭江湖人毒手,定闲掌门和金光上人,才会联手调查。
此言一出,整个茶楼都安静下来。
云台府并不是一个富裕的地方,在三年前的大灾,能拿出如此巨款赠灾,一直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此话做不得假,赠灾之事,都是有迹可查的。况且,赵府变卖家产,付出那么大,只要有心人去云台稍微查一下,也不难查到。
这时,又有人想起,关于赵府灭门一案,官府确实投入太多精力。官府这样无利不起早的地方,怎么可能为这件案子费这么大的劲,除非……官府欠赵府的人情!然而官府在外面的名声不好,越为赵府辩护,越是发力通缉凶手,越让人觉得其中有鬼。
再加上一些有心人散布的谣言……杀人恶徒,还是灭了救人无数的赵府一家满门的人,变为张大侠,享尽美誉。赵府如此善地,却被泼上脏水,污蔑为魔窟。这其中,有多少的黑幕,这里的人略一想,便心生寒意。
那个说书人更是刹那间,脸色煞白,跪倒在地。他只是为混口饭吃,却没想到,自己一直吃的都忠良之士的血肉!
说道这里,李秋风却收起讥讽之色,拱拱手道:“在下峨眉李秋风,此行就是为此贼人而来。让如此恶毒的贼人逃脱,家师金光上人一直心有疙瘩,便派我追查贼人。两年间,我一直追踪张贼人,前些天得到确切消息,张贼人就躲藏在老酒县中,正被一位让虚假忠义之名迷惑的人收留着。”
峨眉弟子!如此,李秋风的话也更加可信。
江湖中,也没几个人敢冒充名门弟子,特别是峨眉这种立派数百年,底蕴深厚的大派。
不管别人心情是多么复杂,李秋风如此血淋淋地揭开贼人的脸皮,仪琳心中还是欣慰的。趁着廖水倩被震得三观破碎,精神都恍惚的时候,仪琳赶紧道:“所以说,这所谓的忠义无双,是把良心踩在脚下,把廉耻丢到粪坑,以十三口无辜人命的血肉筑起高台,然后用一块块腐肉拼成‘忠义’两个字。许多江湖人还凑上去闻闻腐肉,说好香啊,看着血肉高台说好威武漂亮。”
冷声讽刺几句,仪琳拿起筷子,沾下茶水,在桌上写下‘忠义’两个字,然后对廖水倩说:“记住,今天他们口中的这两个字,写作‘忠义’但却应该读作‘罪孽’!”
廖水倩的穴道早已被解开,听到仪琳的话,又看看桌子上的字,呆呆道:“竟是这般。”
很好,此时乃是教育的最佳时机,仪琳连忙为其灌输思想:“我们作为一个完全有自主能力的大人,就应该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别人的话,只能当做参考,不能轻易相信,要有自己的思考。当然,这要经过锻炼和学习,你暂时还没分辨的能力,所以暂且就听我的吧,是是非非,我来判断,然后给你分析其中的道理。”
仪琳对自己的三观还是很自信的,来自文明社会,经过诸多思想的冲击和洗礼,自认为比这个世上绝大多数人都要来的正。
廖水倩傻傻点头,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
“然后,你首先要学会,每天洗一次澡……”下一秒,仪琳就露出她的真面目。
……洗澡和判断是非,有什么关系?
有些东西,最怕的就是有心人,就在茶楼之事过后,就有人发动关系查证。也不需要到云台去打听,官府中,就一直有另一个版本的消息。只是之前大多数人都不相信官府的消息,也没人去在意,现在有人要翻出来,却也不难。
比起那说书人口中的,官府中的说法就更加详细,更加经得起推敲。
当一些人发动影响力之后,很快真相就浮现出来。当然,这只是在老酒县,其他地方还是说书的那套盛行,没有峨眉弟子现身说法,说书的肆意传播,短时间内很难把其纠正。
“忠义无双,这个忠,是对其恩主的忠,这个义,是维护江湖正道的正义。”
“现在看看这个忠……张君放的恩主陆平,在二十年前还有个名字,叫做陆大屠,曾因凌辱妇女、入室抢劫杀人等等十多项罪名,被官府通缉,潜逃十五年,后化名陆平。在潜逃期间,收留张君放……原来如此,陆平其实就是一只恶鬼,对赵府的财富起心思,被赵府中的能人识破,设下陷阱在其作案时杀死。灭赵府满门,这忠,只能说是恶霸养的忠犬,专门咬善良之人。”
“再看看这义……也没什么好看的,什么赵府后院三百具幼童骸骨,什么吃人的魔窟,只要是脑袋正常的人,都能看出是真是假。赵府是善良人家,还是有大功德与天下,他做出如此灭绝人性惨绝人寰之事,只能称之为邪魔!”
一夜之间,张君放的名声在老酒县就完全臭大街,被欺骗的人愤慨中,将其称之为张大野狗。
就在第二天早晨,发生了一起命案,经过对幸存者的调查,明白事情的经过。原来这一户人家,就是被张君放的忠义之名所惑,收留这个钦犯。男主人敢收留朝廷钦犯,本就是刚正之人,得知茶楼的事情,便直接质问张君放,却惨遭毒手。
“再在老酒县待几天吧,既然知道张君放在此,我也不能视而不见。虽然掌门师伯没怎么提,但我知道,她一直都挂念着……”仪琳昨天已经联系上李秋风,共同对敌,所以要在这里停留几天。
不过追拿张君放,不是有实力就可以的,更多的是需要经验和对张君放行为习惯的熟悉,找人的事情仪琳帮不上什么忙。李秋风告诉他,张君放短时间内不会离开老酒县,有消息就通知她。
仪琳再三要求,李秋风才透露一点,告诉她几个张君放可能出现的地点。
对此决定,廖水倩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知道真相之后,她还为自己误解赵府而自责,对于张君放的凶残更是痛恨不已,恨不得亲手了结贼人的性命。
“虽说如此,但是我们在此地,人生地不熟,无权无势,能做的也只有等待消息。”刘明月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而是以仪琳的意见为主,这一路上,让仪琳很怀疑,他所谓的同路只是随便说说,真实情况是他去哪里都无所谓。
推开窗户,看着下面街道的车水马龙,行人蜂拥,仪琳说道:“感觉这个小县城中,江湖人有点多了。”
像这样的小县城,平常情况街上应该都是平民百姓,可是仪琳两天所见的,却不一样。街上带刀带剑的江湖人很经常见到,为此也发生几件争执,还好大家都有所收敛,没有酿成流血事件。
是老酒县特别,还是说这几天不是寻常日子?
“老酒县,以老酒为名,其酿酒工艺也是不凡,过两日便是老酒县中最大的三个酒庄,联合起来举办的品酒会。”说着,他从身上掏出两张请柬,递到仪琳面前:“江湖中多是好酒之人,被吸引过来的不少,算是难得的大场面。托鬼医传人这个名头,我也得到两张请柬,不知仪琳小师父有没有兴趣去游玩。”
如果是前世,仪琳才不会去凑这种热闹,可是现在,这样的场面确确实实是非常少。
物以稀为贵,这样的场合少了,也变得更吸引人。
仪琳心中蠢蠢欲动,似乎去看看也不错,然而,她还是犹豫道:“我一个尼姑,去参加品酒会,不怎么好吧?”当然,仪琳真正动心的原因,却是因为举行品酒会的青叶酒庄,就是李秋风说需要多注意的几个地点之一。
半个月来,刘明月早已清楚,仪琳和其他尼姑不一样,在心中并没有把自己当成尼姑。那些尼姑的戒律,更多的是一种常年养成的习惯,还有就是,为了维护恒山派的名声。对于品酒会,仪琳心中没有什么反感的情绪,相反还有点兴趣只是有些顾虑。
“仪琳小师父是不适合参与品酒会,但是,仪琳大小姐却可以。”刘明月神秘一笑,廖水倩被他说得晕乎乎的,仪琳小师父?仪琳大小姐?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