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17 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势急转
- 618 第六百一十三章 万军从中
- 619 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剑退兵
- 620 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启太清
- 621 第六百一十六章 传承的种子
- 622 第六百一十七章 三年之后
- 623 第六百一十八章 幕阜有仙谷
- 624 第六百一十九章 尘封旧事
- 625 第六百二十章 求索之路何其难
- 626 第六百二十一章 一菜一剑
- 627 第六百二十二章 求死
- 628 第六百二十三章 哪个敢动他一根汗毛
- 629 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师兄的威风
- 630 第六百二十五章 焉得书剑解红尘
- 631 第六百二十六章 上古传承 偷天换日
- 632 第六百二十七章 红尘大道 芸芸众生
- 633 第六百二十八章 拜山少林
- 634 第六百二十九章 净土之上
- 635 第六百三十章 一团乱麻
- 636 第六百三十一章 人道即为天道
- 637 第六百三十二章 敢掘天下根
- 638 第六百三十三章 道门出招 佛门应对
- 639 第六百三十四章 宋书剑的师父?
- 640 第六百三十五章 九天兵鉴
- 641 第六百三十六章 九天之邀
- 642 第六百三十七章 最牛叉的一次物品抽取
- 643 第六百三十八章 各自出招
- 644 第六百三十九章 四剑之威
- 645 第六百四十章 金蝉脱壳
- 646 第六百四十一章 入皇城
- 647 第六百四十二章 恶心人的法子
- 648 第六百四十三章 水陆大会
- 649 第六百四十四章 一触即发
- 650 第六百四十五章 高手频出
- 651 第六百四十六章 首战!全力发动的诸天万劫
- 652 第六百四十七章 玄观道君的计划
- 653 第六百四十八章 打架也要打得好看
- 654 第六百四十九章 华丽出场
- 655 第六百五十章 脚踏大地 万劫不坏
- 656 第六百五十一章 盾立!分山第一神技
- 657 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屋子小强
- 658 第六百五十三章 最强状态的李承渊
- 659 第六百五十四章 天下任驰骋
- 660 第六百五十五章 十年之后 谁执牛耳?
- 661 第六百五十六章 懵逼圈儿
- 662 第六百五十七章 如君所愿
- 663 第六百五十八章 自高自大的少林
- 664 第六百五十九章 无耻老道
- 665 第六百六十章 大言不惭?
- 666 第六百六十一章 红尘传人
- 667 第六百六十二章 嚣张得没边了
- 668 第六百六十三章 诛仙镇三僧
- 669 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地鸡毛
- 670 第六百六十五章 玄观的苦心
- 671 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外的南斗第二星
- 672 第六百六十七章 闲来落子 竟已成林
- 673 第六百六十八章 阴差阳错
- 674 第六百六十九章 出世!海外有仙山
- 675 第六百七十章 五毒异变
- 676 第六百七十一章 八卦果然是人类的天性
- 677 第六百七十二章 你们……准备好了么
- 678 第六百七十三章 翻手镇压
- 679 第六百七十四章 惊慌失措
- 680 第六百七十五章 略施小计
- 681 第六百七十六章 飒飒风兮 木落东归
- 682 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香阁的暗手
- 683 第六百七十八章 瀛洲的来历
- 684 第六百七十九章 又见故人
- 685 第六百八十章 狂得没边儿了
- 686 第六百八十一章 此战,将决定武林走向
- 687 第六百八十二章 惊天一战
- 688 第六百八十三章 一个时代的落幕
- 689 第六百八十四章 家师已身在海上
- 690 第六百八十五章 前往瀛洲
- 691 第六百八十六章 登岛
- 692 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路杀过去
- 693 第六百八十八章 母女相认
- 694 第六百八十九章 重病下猛药
- 695 第六百九十章 凶焰滔天
- 696 第六百九十一章 瀛洲势力 不得踏入中原一步(补一更)
- 697 第六百九十二章 未来的五毒雏形
- 698 第六百九十三章 六年之后 加持尊号
- 699 第六百九十四章 凌天终有时
- 700 第六百九十五章 鬼谷传承
- 701 第六百九十六章 最后的突破
- 702 第六百九十七章 道本虚无生一炁
- 703 第六百九十八章 重回旧地
- 704 第六百九十九章 惊天之秘!九天盟最后两位大佬!
- 705 第七百章 天地大劫
- 706 第七百零一章 悍然动手
- 707 第七百零二章 战如来
- 708 第七百零三章 多宝的真正实力
- 709 第七百零四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
- 710 第七百零五章 最后的底牌
- 711 第七百零六章 这个世界,是你的了……
- 712 第七百零七章 心存善念
- 713 第七百零八章 终极任务完成
- 714 第七百零九章 大结局!曲终人散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百二十二章 求死
第六百二十二章 求死
三日之后,萧千离悄无声息地单人离开万花谷,在他的百宝囊中,赫然多了一本《花间游》心法。
尽管谷主澹台子羽再三强调,有《莫问决》的珠玉在前,希望萧千离能够以如今圣贤派的《花间游》功法为基础,借助玄门无上妙法,演算上古儒门神功意境,继而逆推出上古鸿儒季子路赖以纵横天下的浩然正气。但是二人都是心知肚明,澹台子羽的用意并不在于此。
任何一本神妙功法,无不是数代、甚至数十代武学大能细心钻研推敲,去芜存菁,一代代补充完善下来,最终形成近乎完美的武学。早在上古年间便已经残缺的儒教武功,岂是萧千离“灵机一动”或是“推敲一番”便能轻易弥补?
圣贤之主大大方方将《花间游》功法交给萧千离,只因道儒教义终有所差别,以萧千离还虚大宗师的身份,纵然翻阅借鉴儒门武功,却也不至于行下作之事,将花间武学轻易流传到江湖之中。
更重要的是,澹台子羽的真正目的,其实是希望萧千离将全本的《花间游》交给慕青宇,以此弥补昔日万花谷对慕青宇的亏欠。
这等心思,萧千离就算起初没有反应过来,但是当拿到花间心法之后,立刻便能想得清楚通透。正因如此,萧千离才会在酒席之上,以《奇门十三剑》与《坐忘经》融合,演化出一门新的剑法,借易方初之手留在了圣贤派中,替纯阳宫还了一部分人情。而澹台子羽并没有阻拦,也正是二人之间达成的默契。
但是澹台子羽唯一没有算到的是——这三日间,万花谷中的诸多高手不时前来拜访萧千离,请教武学,甚是相得。不知不觉中,萧千离已经利用神妙无方的解析系统,集齐了花间、离经易道、太素、养心四脉的核心功法。
此时萧千离的识海中云海翻腾,五色神光顶天立地,在万物终始母气的引导下,渐渐化为五色云气。
但听一声霹雳巨响,那青色云气化作一本《易经》,澎湃生光,毫光四射——“易者,智也!”
又是一声巨响,黄色云气化作一杆乾坤笔——“笔者,仁也!”
又是一声巨响,赤色云气化作一把元阳功德尺——“尺者,理也!”
又是一声巨响,黑色云气化作一本《春秋》策——“春秋者,义也!”
又是一声巨响,白色云气化作一块绶印——“绶印者,信也!”
五色神光化作五件宝物虚影,光芒照耀无尽识海,养吾浩然之气澎湃勃发。格物穷理,返璞归真,有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妙之处。
萧千离看了半晌,摇头叹息道:“孔丘有云: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正所谓仁义礼智信!礼者,理也。理即道,道即太极,太极即气,气化万物,为仁义智信,理不失,则浩然之气不失。理为先,气次之,儒家教义,当以理字为首。存天理,灭人欲,可得道也!既然已经有了‘理礼’二字,理为信之本,何必单列‘信’字?可怜儒门赖以争夺天下气运的‘勇’,竟然被偷天换日,悲哉!惜哉!”
他低头寻思半晌,喃喃自语道:“那上古高僧帝释天究竟是何等人物?竟然连儒门正气也能拆解偷换,可见此人对天道规则的理解,已经到了难以企及的地步。如此看来,当年对陶先生下手之人,必然与其传承脱不开关系!”
只是虽然在识海中模拟出当代儒门精要仁义礼智信的意境,但是找不到与“勇”字对应的天地规则,始终无法重现上古儒门精要。即便萧千离试着将《坐忘经》与其共同演化,却如同滚油入水一般,泾渭分明,实在是难以交融。当下也只能喟然一叹,将识海中种种异象隐去,以图机缘。
萧千离刚刚出谷,识海星图中突然异彩大作,急忙分出心神细细看去,只见南斗第五天相印星璀璨生辉,竟然与南斗第一令星不相伯仲,不由得大喜,笑道:“寒桐果然得了大造化,呵!红尘炼心,心境一至,破碎先天只在朝夕!”
他满心欢喜,突然那万千毫光化为一片灰暗,竟然有无比深邃的墨色渐渐产生,不由得猛然一惊,喃喃道:“怎么回事?莫非有人乱了寒桐的心思,我纯阳门下,竟然要出一位惊世魔头么?”
却说太行山中,有无名古寺森森,池寒桐转过身来,走出寺门,不去看那一地横七竖八的尸首。
他出得寺来,心中一股苍苍凉凉,仰天长笑,心想:“正派中人以我为敌,官府鹰爪人人要想杀我,池寒桐多半难以活命,且看是谁取了我的性命。”
池寒桐原本是孤儿,被农夫李老三收养,如同贩猪卖狗一般胡乱卖给了寒山寺,倘若不是萧千离出手,如今早就当了和尚,不知所踪。
幸好师尊萧千离对其极好,视若己出,同门师兄弟也是多有照拂,时间一长,池寒桐对于纯阳宫满满的都是感激孺慕之情,只觉人生都变得光彩起来。
这次下山历练,池寒桐经历可谓是大喜大悲,好容易遇到一个红颜知己小麦,却眼睁睁看着她尸骨无存,内心的悲愤可想而知。一怒格杀盗匪百余人,也是为了替小麦报仇雪恨。
“我错了么?”池寒桐胸中充满了一股不平之气,烦闷得只想大叫。几次想要伸手去触碰衣领上的传音灵石,却又放了下来,摇头惨笑道,“如今我已是江湖公敌,还有什么颜面去见师尊他老人家?”
“死便死了!横竖不能给纯阳宫丢脸!”
池寒桐咬了咬牙,伸手在怀里摸了摸,一摸之下,囊底无钱,腰间无剑,连小麦所赠送的那具短琴也已不知去向,当真是一无所有,了无挂碍,索性大踏步走下山去。
忽听得脚步声响,七八人自山下奔来,都是劲装打扮,身负兵刃,奔行甚急。池寒桐心想:“你们要杀我,那就动手,反正也是死,又何必多寻麻烦?”当即在道中一站,双手叉腰,大声道:“池寒桐在此。要杀我的便上罢!”
为首一人不由得一愣,喜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弟兄们,给我杀了这小子!”
池寒桐满腔悲愤,不愿再行抵抗,眼见钢刀及身,却不闪不避,眼睛瞪得大大的,眼见就要被一刀枭首。
突然一缕劲风从耳后传来,那七八人一声不吭,重重的摔倒在地,气绝身亡。
池寒桐不由得一惊,只听背后传来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小施主满腔悲怨,似乎另有隐情,可否对贫僧说上一说?”
尽管谷主澹台子羽再三强调,有《莫问决》的珠玉在前,希望萧千离能够以如今圣贤派的《花间游》功法为基础,借助玄门无上妙法,演算上古儒门神功意境,继而逆推出上古鸿儒季子路赖以纵横天下的浩然正气。但是二人都是心知肚明,澹台子羽的用意并不在于此。
任何一本神妙功法,无不是数代、甚至数十代武学大能细心钻研推敲,去芜存菁,一代代补充完善下来,最终形成近乎完美的武学。早在上古年间便已经残缺的儒教武功,岂是萧千离“灵机一动”或是“推敲一番”便能轻易弥补?
圣贤之主大大方方将《花间游》功法交给萧千离,只因道儒教义终有所差别,以萧千离还虚大宗师的身份,纵然翻阅借鉴儒门武功,却也不至于行下作之事,将花间武学轻易流传到江湖之中。
更重要的是,澹台子羽的真正目的,其实是希望萧千离将全本的《花间游》交给慕青宇,以此弥补昔日万花谷对慕青宇的亏欠。
这等心思,萧千离就算起初没有反应过来,但是当拿到花间心法之后,立刻便能想得清楚通透。正因如此,萧千离才会在酒席之上,以《奇门十三剑》与《坐忘经》融合,演化出一门新的剑法,借易方初之手留在了圣贤派中,替纯阳宫还了一部分人情。而澹台子羽并没有阻拦,也正是二人之间达成的默契。
但是澹台子羽唯一没有算到的是——这三日间,万花谷中的诸多高手不时前来拜访萧千离,请教武学,甚是相得。不知不觉中,萧千离已经利用神妙无方的解析系统,集齐了花间、离经易道、太素、养心四脉的核心功法。
此时萧千离的识海中云海翻腾,五色神光顶天立地,在万物终始母气的引导下,渐渐化为五色云气。
但听一声霹雳巨响,那青色云气化作一本《易经》,澎湃生光,毫光四射——“易者,智也!”
又是一声巨响,黄色云气化作一杆乾坤笔——“笔者,仁也!”
又是一声巨响,赤色云气化作一把元阳功德尺——“尺者,理也!”
又是一声巨响,黑色云气化作一本《春秋》策——“春秋者,义也!”
又是一声巨响,白色云气化作一块绶印——“绶印者,信也!”
五色神光化作五件宝物虚影,光芒照耀无尽识海,养吾浩然之气澎湃勃发。格物穷理,返璞归真,有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妙之处。
萧千离看了半晌,摇头叹息道:“孔丘有云: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正所谓仁义礼智信!礼者,理也。理即道,道即太极,太极即气,气化万物,为仁义智信,理不失,则浩然之气不失。理为先,气次之,儒家教义,当以理字为首。存天理,灭人欲,可得道也!既然已经有了‘理礼’二字,理为信之本,何必单列‘信’字?可怜儒门赖以争夺天下气运的‘勇’,竟然被偷天换日,悲哉!惜哉!”
他低头寻思半晌,喃喃自语道:“那上古高僧帝释天究竟是何等人物?竟然连儒门正气也能拆解偷换,可见此人对天道规则的理解,已经到了难以企及的地步。如此看来,当年对陶先生下手之人,必然与其传承脱不开关系!”
只是虽然在识海中模拟出当代儒门精要仁义礼智信的意境,但是找不到与“勇”字对应的天地规则,始终无法重现上古儒门精要。即便萧千离试着将《坐忘经》与其共同演化,却如同滚油入水一般,泾渭分明,实在是难以交融。当下也只能喟然一叹,将识海中种种异象隐去,以图机缘。
萧千离刚刚出谷,识海星图中突然异彩大作,急忙分出心神细细看去,只见南斗第五天相印星璀璨生辉,竟然与南斗第一令星不相伯仲,不由得大喜,笑道:“寒桐果然得了大造化,呵!红尘炼心,心境一至,破碎先天只在朝夕!”
他满心欢喜,突然那万千毫光化为一片灰暗,竟然有无比深邃的墨色渐渐产生,不由得猛然一惊,喃喃道:“怎么回事?莫非有人乱了寒桐的心思,我纯阳门下,竟然要出一位惊世魔头么?”
却说太行山中,有无名古寺森森,池寒桐转过身来,走出寺门,不去看那一地横七竖八的尸首。
他出得寺来,心中一股苍苍凉凉,仰天长笑,心想:“正派中人以我为敌,官府鹰爪人人要想杀我,池寒桐多半难以活命,且看是谁取了我的性命。”
池寒桐原本是孤儿,被农夫李老三收养,如同贩猪卖狗一般胡乱卖给了寒山寺,倘若不是萧千离出手,如今早就当了和尚,不知所踪。
幸好师尊萧千离对其极好,视若己出,同门师兄弟也是多有照拂,时间一长,池寒桐对于纯阳宫满满的都是感激孺慕之情,只觉人生都变得光彩起来。
这次下山历练,池寒桐经历可谓是大喜大悲,好容易遇到一个红颜知己小麦,却眼睁睁看着她尸骨无存,内心的悲愤可想而知。一怒格杀盗匪百余人,也是为了替小麦报仇雪恨。
“我错了么?”池寒桐胸中充满了一股不平之气,烦闷得只想大叫。几次想要伸手去触碰衣领上的传音灵石,却又放了下来,摇头惨笑道,“如今我已是江湖公敌,还有什么颜面去见师尊他老人家?”
“死便死了!横竖不能给纯阳宫丢脸!”
池寒桐咬了咬牙,伸手在怀里摸了摸,一摸之下,囊底无钱,腰间无剑,连小麦所赠送的那具短琴也已不知去向,当真是一无所有,了无挂碍,索性大踏步走下山去。
忽听得脚步声响,七八人自山下奔来,都是劲装打扮,身负兵刃,奔行甚急。池寒桐心想:“你们要杀我,那就动手,反正也是死,又何必多寻麻烦?”当即在道中一站,双手叉腰,大声道:“池寒桐在此。要杀我的便上罢!”
为首一人不由得一愣,喜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弟兄们,给我杀了这小子!”
池寒桐满腔悲愤,不愿再行抵抗,眼见钢刀及身,却不闪不避,眼睛瞪得大大的,眼见就要被一刀枭首。
突然一缕劲风从耳后传来,那七八人一声不吭,重重的摔倒在地,气绝身亡。
池寒桐不由得一惊,只听背后传来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小施主满腔悲怨,似乎另有隐情,可否对贫僧说上一说?”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