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14 第九十四章 第二关的考验
- 215 第九十五章 我是谁…来自哪里?
- 216 第九十六章 来自祖地…
- 217 第九十七章 梁山落幕
- 218 第九十八章 澹台名
- 219 第九十九章 归途
- 220 第五集完
- 221 第一○○章 最年轻的国士
- 222 第一○一章 檀香的人
- 223 第一○二章 李图师兄
- 224 第一○三章 老仆之死
- 225 第一○四章 末二身份
- 226 第一○五章 宁真
- 227 第一○六章 二师兄
- 228 第一○七章 乌鸦暴料
- 229 第一○八章 子曰:知至
- 230 第一○九章 习剑
- 231 第一一○章 有成
- 232 第一一一章 所学
- 233 第一一二章 琴界
- 234 第一一三章 降世
- 235 第一一四章 进入
- 236 第一一五章 印记
- 237 第一一六章 琴科主考官
- 238 对不起,今天没更
- 239 第一一七章
- 240 第一一八章
- 241 第一一九章 田舍郎
- 242 第一二○章 三尺笔锋
- 243 第一二一章 状元与国士
- 244 第一二二章 圣像显现
- 245 第一二三章 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
- 246 第一二四章 最高记录
- 247 第一二五章 太平有象
- 248 第一二六章 称其文才
- 249 第一二七章 吾之才,岂是你能称量
- 250 第一二八章 象崩
- 251 对不起,卡文了
- 252 第一二九章 狼与狈的相遇
- 253 第一三○章 第一套经典
- 254 第一三一章 儒藏之第七十九圣
- 255 今天迟更,明天早上看
- 256 第一三二章
- 257 第一三三章 公子,你踩到杏花了
- 258 第一三四章 萧野的去向
- 259 第一三五章 终成大学士
- 260 祝各位元旦愉快!
- 261 第一三六章 这里,不是燕云
- 262 第一三七章 恶客临门
- 263 第一三八章 青城华公子
- 264 第一三九章 无影剑
- 265 第一四○章 西湖边的琴声和读书声
- 266 第一四一章 东方白
- 267 第一四二章 西湖第一楼
- 268 第一四三章 苏小小拜师
- 269 今天没更新,见谅!
- 270 第一四四章 大晋第一琴之大家
- 271 第一四五章 不可忘的一夜
- 272 第一四六章 将要被揭开的序章
- 273 第一四七章 第三十七座石碑(上)
- 274 第一四八章 第三十七座石碑(下)
- 275 第一四九章 一个乱世的开始
- 276 第一五○章 大力神魔范石
- 277 第一五一章 教主要保护的人
- 278 第一五二章 东方白手中的刀可斩世间万物
- 279 第一五三章 寻找第三十八座石碑
- 280 第一五四章 苏小小破局
- 281 第一五六章 一子解双征
- 282 第一五六章 借尸还魂之计
- 283 第一五七章 白鹿山
- 284 第一五八章 守在白鹿洞前的三师兄
- 285 第一五九章 大晋王朝的大儒
- 286 第一六○章
- 287 第一六一章 听琴唤生机
- 288 第一六二章 千年人参
- 289 第一六三章 放弃那一柄刀
- 290 第一六四章 传下养气之法
- 291 第一六五章 一路追寻
- 292 第一六六章 说书老人
- 293 第一六七章 等待千万年的魔奴
- 294 第一六八章 龙门壶口
- 295 第一六九章 长青子的请求
- 296 第一七○章 月上中天,世间满清辉
- 297 第一七一章 一剑,山河断
- 298 第一七二章 末二的杀机
- 299 第一七三章
- 300 第一七四章
- 301 第一七五章 圣之行(大结局)
- 302 通知,新书将上传
- 303 第一七五章 圣之行(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一章 檀香的人
第一○一章 檀香的人
檀香侯府,一座花园中传出了优雅清淡的琴声。
琴声时而山之巍巍,时而水之洋洋,时而斧伐之丁丁,时而橹歌。
花园中,亭台楼阁雅致,小桥流水安静,假山荷塘静美,环境十分优雅。
一座亭台中,坐着一名非常优雅的俊朗青年,大概二十六七岁,正静静地抚琴,身上散发着一股优雅的气质,很是不凡。
而在亭台的对面,一个秋千下坐着一名女子。
女子身穿绣淡淡青纹的白衣,神情恬静淡然,显得古典优雅,如同画中美人,美不可方物。此时,正在静静地听着琴声,轻荡着。
她就是檀香侯府的千金,澹台纪。
一曲《高山流水》抚完后,俊朗青年抬头对着澹台纪微微一笑,问道:“纪姑娘,在下此曲如何,可是入耳?”
澹台纪坐在秋千上轻荡着,白衣微飘,纤细的玉手系了系落下的几缕青丝,思索了一下道:“琴声初起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接着犹如幽间之寒流,松根之细流。先是跌宕起伏,接着连续猛滚、慢拂作流水声,似极腾沸澎湃之观,且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所谓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
俊朗青年闻之,微微笑了笑。
澹台纪接着又道:“白公子深得此曲的意境,弹奏得很好,想不到半年来,白公子的琴艺越加精湛了……不过,比起两年前的他,还是输了一筹。他在琴艺上,少有人能比,很出色。”
俊朗青年笑了笑,他自然知道澹台纪所说的“他”是指何人,道:“十八岁的一品大琴师,倒是好天赋……真想见见,能够让纪姑娘朝思暮想的是何等人物。不过……”
沉默了一会儿后,俊朗青年又道:“纪姑娘,转眼百年,亦不过一具红fen骷髅,可否值得……入我仙门,虽然不敢说可证长生之道,但亦可得逍遥,容颜永保。”
“红尘百年,没有什么值得不值得……”
澹台纪摇了摇头,静静荡着秋千,脑海中想着一个人。
看到如此,俊朗青年叹了一口气,也没有再言,沉默地坐着。
此人乃是上清门徒,名白子枫,因为修行遇到了瓶颈,所以出来散散心,顺便接下了澹台名的嘱托,来劝说他妹妹去修仙。但是在檀香侯府中,一住就是大半年,倒是把他陷了进去。
他初见澹台纪时,惊为天人,为其所倾倒。
这半年来,以琴会友,与澹台纪倒是成了朋友。
“白公子,我哥哥何时回家?”澹台纪沉默了一会儿后,问着。
“你哥哥曾言,当成就无上金丹大道时,就回家……快了。他是我上清门最为出色的弟子,天赋很好,深得师门长辈的喜爱。”白子枫笑了笑道。
“他一走,就是十数年……”澹台纪沉默着,脑海中哥哥的容貌差不多模糊了。
此时,一名侍女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满脸的喜色,对着坐在秋千上的澹台纪喊道:“小姐,李公子成为国士了。”
澹台纪听到立即站了起来,心中无比的激动,却很快就平息下来,问着:“你是从哪里听来的,可信?”
“小姐,是真的,李公子成为了国士,在外面已经传疯了。说李公子成为七国最年轻的国士,成为了一代传奇,大家都在议论着呢。”侍女也是满脸激动地道。
“他终于成为国士了……”
澹台纪脸上露出了无语的喜悦,脑海中不由想起了李图初入学时的一切,风雨无阻地勤学苦练,那一股认真,那一股不屈,那一股坚毅……
天不负有心人,现在终成了国士,澹台纪心里很高兴。
“小姐,你说李公子何时回国?”侍女问着。
“他呀,快了。他说,三年必回国。”澹台纪笑了笑道,心情很轻松。
亭台中静坐着的白子枫看起来有些落寞,此时抬头看了看无比喜悦的澹台纪,看来自己半年的功夫都白费了,脸上不由泛起了些苦笑。
“红尘百年……”
站了起来,离开了花园,口中轻唱着:“无根树,花正幽,贪恋荣华谁肯休。浮生事,苦海舟,荡来飘去不自由。无岸无边难泊系,常在鱼龙险处游。肯回首,是岸头,莫待风波坏了舟…...”
歌声有些惆怅,有点愁。
这半年来,他发现他喜欢上了这名淡然的女子。
……
侯府大门前,静静地站立着一名青衣背剑青年,他双眼若星辰,双眉如剑,一脸的冷酷。
他在静静地站立着,头微微抬,身边的人来了,走了,聚了,散了,他都没有动静,只是静静凝视着“檀香侯府”四字。
“公子,找何人?”侯府的人问着,却等不到答复。
他只是静静地站着,似乎没有听到了般。
侯府的守门人很奇怪,但见他没有什么异动,也没有作过多的理会。
澹台名在天上飞了几天,想停了下停不下来,这时,他才知道那名落魄中年男子的厉害,他的厉害似乎已经超过了他的师祖。
想不到在齐国的杏花村中,隐藏着一位如此厉害的人物。
而且,他走了十数天才走了回杏花村,跟清乐道别后,再走了数天才到了檀香郡。
一走十数年,此时归家情怯。
大门就在眼前,他却不敢进去了。
侯府中。
“小姐,大门前有一名奇怪的青衣背剑青年,他已经站了很久,问他什么也不说,只是在静静地站着。府中一些老人说,他很像少爷,但是不敢肯定。”侍女对着澹台纪道。
“青衣背剑青年?”
澹台纪闻言怔了怔,略微奇怪地问着。此时,白子枫也走了过来,刚刚听到侍女的说话,问着:“青衣背剑……是不是双眼若星辰,又眉如剑,很冷酷,大概二十四五的样子?”
“不错。”侍女想了想,点点头。
白子枫看了一眼澹台纪,道:“那么……他就是澹台名,你的哥哥。”
“哥哥……他终于肯回家了么?”澹台纪十数年的期待,此时心中不知道是何种心态,无言地问着,继续走了出去。
“小姐,慢些。”
侍女看着自己的小姐,此时完全不顾淑女的形象,跑了出去。
“他终于成了金丹大道……想不到比我还快了一步,果然不是为师门最为出色的弟子,而且还是剑道奇才。”白子枫笑了笑,也跟着走了出去。
侯府大门前,澹台名静静地站着,看着这一切。
澹台纪走了出来,看着眼着静静伫立着的背剑青年,神情冷漠……他的轮廓依稀可认,还有胸前挂着的那一块玉佩,静静地看着他。
此时,脑海中不禁出现了一幅画面:
“哥哥今天跟随道长入仙门,妹妹你不用挂念,他日我修行有成,必然回来拜见爹爹和娘亲。”在池塘边,一个九岁的男童,对着一个五岁的小女孩认真地道,眼神坚定。
在旁边,站着一名仙风道骨的老道长,手中拿着拂尘,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哥哥……”
看到男童头也不回跟着老道长离开,小女孩哭追着,扑倒在地,眼睁睁地看着哥哥消失,泪水不断地流下。
“哥哥,这么多年来,你终于肯回家了么?”良久,澹台纪轻轻地道了一句,双目通红。
“我回来了。”澹台名看着已经不认得的澹台纪,平静地道了一句。
走的时候,他九岁,她五岁。
曾经那一个哭追着,不让自己走的小女孩,已经变成了一个倾倒众生的大美人。
“哥哥……”澹台纪流着泪水,走了上去。
……
在檀香学府前那一段河水边,走来了两人,一名背着古琴的青年和一名紫衣小女孩。
在青年的肩头上,趴着一只迷糊糊十分可爱的小狐狸,和站立着一只一看就知道不是好东西的乌鸦。
“两年多过去了,终于回来了。”
李图用灵识扫视着眼前的那一座竹楼,不由笑了笑。
“小子,这就是你住的地方,是不是太寒酸了些啊?”乌鸦愕然地看着这座十分简单的竹楼,怎么说李图也算是有身份的国士,怎么住如此的地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李图淡淡地道了一句,接着走了上去,伸手推开了门。
竹楼内的一切都如初,连摆设都没有变,很干净,似乎每天都有人在打扫。
李图走了进去,发现竹楼内并没有老仆的身影,并没有意外,他在出行时,曾嘱托澹台纪帮忙照顾老仆,想来应该是在侯府中。
“李图,这就是你住的地方啊?”胭脂小丫头也走了进来,细细地打量了一下问着。
“不错。”
李图点了点头,把身上古琴放了下来,接着对着胭脂道:“现在我要入学府拜见各位师长,你可是与我同去?”
“不去,我就在这里好了。”胭脂小丫头摇摇头。
李图把小狐狸也留了下来,独自一人进学府,此时走到学府大门前,不禁停了下脚步,灵识凝视着学府的校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千百年来,不知激励了多少的学子,一生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此时,从学府中走出一名背琴白衣女子,看到校训前静静站着的李图,不由微微一楞,口中轻言:“小师弟回来了。”RS
琴声时而山之巍巍,时而水之洋洋,时而斧伐之丁丁,时而橹歌。
花园中,亭台楼阁雅致,小桥流水安静,假山荷塘静美,环境十分优雅。
一座亭台中,坐着一名非常优雅的俊朗青年,大概二十六七岁,正静静地抚琴,身上散发着一股优雅的气质,很是不凡。
而在亭台的对面,一个秋千下坐着一名女子。
女子身穿绣淡淡青纹的白衣,神情恬静淡然,显得古典优雅,如同画中美人,美不可方物。此时,正在静静地听着琴声,轻荡着。
她就是檀香侯府的千金,澹台纪。
一曲《高山流水》抚完后,俊朗青年抬头对着澹台纪微微一笑,问道:“纪姑娘,在下此曲如何,可是入耳?”
澹台纪坐在秋千上轻荡着,白衣微飘,纤细的玉手系了系落下的几缕青丝,思索了一下道:“琴声初起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接着犹如幽间之寒流,松根之细流。先是跌宕起伏,接着连续猛滚、慢拂作流水声,似极腾沸澎湃之观,且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所谓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
俊朗青年闻之,微微笑了笑。
澹台纪接着又道:“白公子深得此曲的意境,弹奏得很好,想不到半年来,白公子的琴艺越加精湛了……不过,比起两年前的他,还是输了一筹。他在琴艺上,少有人能比,很出色。”
俊朗青年笑了笑,他自然知道澹台纪所说的“他”是指何人,道:“十八岁的一品大琴师,倒是好天赋……真想见见,能够让纪姑娘朝思暮想的是何等人物。不过……”
沉默了一会儿后,俊朗青年又道:“纪姑娘,转眼百年,亦不过一具红fen骷髅,可否值得……入我仙门,虽然不敢说可证长生之道,但亦可得逍遥,容颜永保。”
“红尘百年,没有什么值得不值得……”
澹台纪摇了摇头,静静荡着秋千,脑海中想着一个人。
看到如此,俊朗青年叹了一口气,也没有再言,沉默地坐着。
此人乃是上清门徒,名白子枫,因为修行遇到了瓶颈,所以出来散散心,顺便接下了澹台名的嘱托,来劝说他妹妹去修仙。但是在檀香侯府中,一住就是大半年,倒是把他陷了进去。
他初见澹台纪时,惊为天人,为其所倾倒。
这半年来,以琴会友,与澹台纪倒是成了朋友。
“白公子,我哥哥何时回家?”澹台纪沉默了一会儿后,问着。
“你哥哥曾言,当成就无上金丹大道时,就回家……快了。他是我上清门最为出色的弟子,天赋很好,深得师门长辈的喜爱。”白子枫笑了笑道。
“他一走,就是十数年……”澹台纪沉默着,脑海中哥哥的容貌差不多模糊了。
此时,一名侍女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满脸的喜色,对着坐在秋千上的澹台纪喊道:“小姐,李公子成为国士了。”
澹台纪听到立即站了起来,心中无比的激动,却很快就平息下来,问着:“你是从哪里听来的,可信?”
“小姐,是真的,李公子成为了国士,在外面已经传疯了。说李公子成为七国最年轻的国士,成为了一代传奇,大家都在议论着呢。”侍女也是满脸激动地道。
“他终于成为国士了……”
澹台纪脸上露出了无语的喜悦,脑海中不由想起了李图初入学时的一切,风雨无阻地勤学苦练,那一股认真,那一股不屈,那一股坚毅……
天不负有心人,现在终成了国士,澹台纪心里很高兴。
“小姐,你说李公子何时回国?”侍女问着。
“他呀,快了。他说,三年必回国。”澹台纪笑了笑道,心情很轻松。
亭台中静坐着的白子枫看起来有些落寞,此时抬头看了看无比喜悦的澹台纪,看来自己半年的功夫都白费了,脸上不由泛起了些苦笑。
“红尘百年……”
站了起来,离开了花园,口中轻唱着:“无根树,花正幽,贪恋荣华谁肯休。浮生事,苦海舟,荡来飘去不自由。无岸无边难泊系,常在鱼龙险处游。肯回首,是岸头,莫待风波坏了舟…...”
歌声有些惆怅,有点愁。
这半年来,他发现他喜欢上了这名淡然的女子。
……
侯府大门前,静静地站立着一名青衣背剑青年,他双眼若星辰,双眉如剑,一脸的冷酷。
他在静静地站立着,头微微抬,身边的人来了,走了,聚了,散了,他都没有动静,只是静静凝视着“檀香侯府”四字。
“公子,找何人?”侯府的人问着,却等不到答复。
他只是静静地站着,似乎没有听到了般。
侯府的守门人很奇怪,但见他没有什么异动,也没有作过多的理会。
澹台名在天上飞了几天,想停了下停不下来,这时,他才知道那名落魄中年男子的厉害,他的厉害似乎已经超过了他的师祖。
想不到在齐国的杏花村中,隐藏着一位如此厉害的人物。
而且,他走了十数天才走了回杏花村,跟清乐道别后,再走了数天才到了檀香郡。
一走十数年,此时归家情怯。
大门就在眼前,他却不敢进去了。
侯府中。
“小姐,大门前有一名奇怪的青衣背剑青年,他已经站了很久,问他什么也不说,只是在静静地站着。府中一些老人说,他很像少爷,但是不敢肯定。”侍女对着澹台纪道。
“青衣背剑青年?”
澹台纪闻言怔了怔,略微奇怪地问着。此时,白子枫也走了过来,刚刚听到侍女的说话,问着:“青衣背剑……是不是双眼若星辰,又眉如剑,很冷酷,大概二十四五的样子?”
“不错。”侍女想了想,点点头。
白子枫看了一眼澹台纪,道:“那么……他就是澹台名,你的哥哥。”
“哥哥……他终于肯回家了么?”澹台纪十数年的期待,此时心中不知道是何种心态,无言地问着,继续走了出去。
“小姐,慢些。”
侍女看着自己的小姐,此时完全不顾淑女的形象,跑了出去。
“他终于成了金丹大道……想不到比我还快了一步,果然不是为师门最为出色的弟子,而且还是剑道奇才。”白子枫笑了笑,也跟着走了出去。
侯府大门前,澹台名静静地站着,看着这一切。
澹台纪走了出来,看着眼着静静伫立着的背剑青年,神情冷漠……他的轮廓依稀可认,还有胸前挂着的那一块玉佩,静静地看着他。
此时,脑海中不禁出现了一幅画面:
“哥哥今天跟随道长入仙门,妹妹你不用挂念,他日我修行有成,必然回来拜见爹爹和娘亲。”在池塘边,一个九岁的男童,对着一个五岁的小女孩认真地道,眼神坚定。
在旁边,站着一名仙风道骨的老道长,手中拿着拂尘,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哥哥……”
看到男童头也不回跟着老道长离开,小女孩哭追着,扑倒在地,眼睁睁地看着哥哥消失,泪水不断地流下。
“哥哥,这么多年来,你终于肯回家了么?”良久,澹台纪轻轻地道了一句,双目通红。
“我回来了。”澹台名看着已经不认得的澹台纪,平静地道了一句。
走的时候,他九岁,她五岁。
曾经那一个哭追着,不让自己走的小女孩,已经变成了一个倾倒众生的大美人。
“哥哥……”澹台纪流着泪水,走了上去。
……
在檀香学府前那一段河水边,走来了两人,一名背着古琴的青年和一名紫衣小女孩。
在青年的肩头上,趴着一只迷糊糊十分可爱的小狐狸,和站立着一只一看就知道不是好东西的乌鸦。
“两年多过去了,终于回来了。”
李图用灵识扫视着眼前的那一座竹楼,不由笑了笑。
“小子,这就是你住的地方,是不是太寒酸了些啊?”乌鸦愕然地看着这座十分简单的竹楼,怎么说李图也算是有身份的国士,怎么住如此的地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李图淡淡地道了一句,接着走了上去,伸手推开了门。
竹楼内的一切都如初,连摆设都没有变,很干净,似乎每天都有人在打扫。
李图走了进去,发现竹楼内并没有老仆的身影,并没有意外,他在出行时,曾嘱托澹台纪帮忙照顾老仆,想来应该是在侯府中。
“李图,这就是你住的地方啊?”胭脂小丫头也走了进来,细细地打量了一下问着。
“不错。”
李图点了点头,把身上古琴放了下来,接着对着胭脂道:“现在我要入学府拜见各位师长,你可是与我同去?”
“不去,我就在这里好了。”胭脂小丫头摇摇头。
李图把小狐狸也留了下来,独自一人进学府,此时走到学府大门前,不禁停了下脚步,灵识凝视着学府的校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千百年来,不知激励了多少的学子,一生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此时,从学府中走出一名背琴白衣女子,看到校训前静静站着的李图,不由微微一楞,口中轻言:“小师弟回来了。”RS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