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422 第1423章 化险为夷
- 1423 第1426章 试探
- 1424 第1427章 出人意料
- 1425 第1428章 一战而定
- 1426 第1429章 迎接
- 1427 第1430章 决胜千里
- 1428 第1431章 入城
- 1429 第1432章 风轻云淡
- 1430 第1433章 真实目的
- 1431 第1434章 话里有话
- 1432 第1435章 调兵遣将
- 1433 第1436章 安抚民心
- 1434 第1437章 大战之前
- 1435 第1438章 一战定乾坤(一更)
- 1436 第1439章 法兰西王国(二更)
- 1437 第1440章 未雨绸缪(三更)
- 1438 第1441章 祭奠(四更)
- 1439 第1442章 回京(五更)
- 1440 第1443章 身世之谜(六更)
- 1441 第1444章 亡羊补牢(七更)
- 1442 第1445章 风雨欲来(八更)
- 1443 第1446章 东风至(九更)
- 1444 第1447章 攻打对马岛(十更)
- 1445 第1448章 逃无可逃(十一更)
- 1446 第1449章 东征(十二更)
- 1447 第1450章 齐头并进(十三更)
- 1448 第1451章 先礼后兵(十四更)
- 1449 第1452章 说服(十五更)
- 1450 第1453章 大战序幕(十六更)
- 1451 第1454章 今时不同往日(十七更)
- 1452 第1455章 内忧外患(十八更)
- 1453 第1456章 出人意料(十九更)
- 1454 第1457章 杀鸡骇猴(二十更)
- 1455 第1458章 一战而定(二十一更)
- 1456 第1459章 得偿所愿(二十二更)
- 1457 第1461章 新书《权驭大明》已经上传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435章 调兵遣将
第1435章 调兵遣将
由于李云天意味深长的那番暗示,佩西公爵虽然已经完成了出使任务但没有离开撒马尔罕城,而是留下来静观其变,隐隐约约他觉得大明李云天要对奥斯曼帝国采取军事行动。
可令佩西公爵感到奇怪的是,李云天此次前来帖木儿帝国只带了数千随行护送的士兵,难道要用那数千人去打仗不成?还是要动用帖木儿帝国的军队?
佩西公爵出使帖木儿帝国前对帖木儿帝国有所了解,知道这个疆土庞大的帝国内部的局势不稳定,这些年霍尔都汗忙着平定国内的叛乱,在他看来霍尔都汗的主要敌人是国内的那些反叛势力而不是奥斯曼帝国。
显而易见,一旦霍尔都汗指挥着军队与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血拼,最后得益的将是国内的反叛势力,当年帖木儿大汗打败了奥斯曼帝国后之所以急着撤军就是因为河中地区发生了叛乱,他不得不回去平定叛乱,毕竟河中地区才是帖木儿大汗立足的根本。
不仅佩西公爵,恐怕让任何一个人来判断的话,都会认为霍尔都汗绝对不会为了大明在波斯地区的利益去攻打奥斯曼帝国这样强大的对手,当年帖木儿大汗虽然击败了奥斯曼帝国但是是险胜,一旦霍尔都汗失败的话那么他的统治将土崩瓦解。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佩西公爵感到震惊的事情发生了,霍尔都汗果然在调兵遣将,源源不断的士兵从帖木儿帝国各地调来,浩浩荡荡地向波斯湾地区行进。
在此期间,李云天早已经和温都去了波斯湾看望当地的大明军民,李云天的到来使得当地的大明军民立刻沸腾了起来,不少人激动得热烈盈眶,他们万万想不到李云天会长途跋涉来看望他们。
尤为令当地军民感到惊喜的是,李云天宣布忠王府的小王爷,大明的忠信郡王李安明将在波斯地区就藩,这对众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意味着他们并没有被朝廷抛弃,朝廷对波斯地区非常重视,否则绝对不会派遣一名郡王前来坐镇。
八月,波斯湾,蛟龙港。
蛟龙港是明军在波斯湾修建的最大军港,前后耗时三年才修建完毕,其后方就是大明在波斯湾的最大城池“蛟龙城”,东城的城门楼上矗立着一座巨大的蛟龙雕塑。
蛟龙城不仅是波斯湾最大的城池,同时也是波斯湾重要的商业中心,与大明通商的货物都要经由蛟龙港运送,这使得蛟龙城很快就繁闹起来,城里的居民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万,这在波斯湾可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大城。
其中,蛟龙城里从大明本土迁来的军民只有三万余人,其余人都是从各地涌来的各族百姓,为了一个稳定安逸的生活成为了蛟龙城的居民。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李云天虽然用尽了全力,但每年移居到海外的人员有限,蛟龙城里能有三万人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
另外,李云天也没有排斥波斯湾当地百姓的意思,由于波斯湾已经被霍尔都汗赔偿给了大明,故而只要是波斯湾的百姓乃至其他地区的百姓,只要前来生活他都欢迎。
因此蛟龙城里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不仅有寺庙还有清真寺和教堂,对于居民们的宗教信仰明军并不干涉,但有一个底线就是不能背叛大明,否则就将成为敌人。
与此同时李云天还成立了专门的宗教管理机构来对此进行管理,协调各宗教之间的关系,要想在波斯和地中海立足必须要处理好当地的宗教关系。
“快看,那是什么?”忙碌的码头上,一名搬运货物的苦力忽然惊讶地指着远处的水面喊了起来,只见远处的水面上出现了无数小黑点。
那名苦力的话顿时引起了现场人们的注意,纷纷抬头望了过去,相互间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由于距离太远人们看不清那些小黑点是什么,不过根据他们的经验那些小黑点不是水鸟就是船只。
“是船,很多船!”终于,随着那些小黑点的临近有人看清了它们的模样,一个人指着远处高声喊道,他还从没有见过如此多的船只。
没错,那些小黑点是密密麻麻在海面上航行的船只,大明水师运送军需和部队的船只按照计划抵达了波斯湾,他们的到来意味着大明和帖木儿帝国已经拉开了向奥斯曼帝国发动进攻的帷幕。
此次大明水师舰只的主要任务是运送军需物资,随行的作战部队只有一万人,由于有沿途的大明军港一路补充供给,所以那些运输船上的物资基本上都是满载,足以供应二十万大军一年所需。
第二批运粮船只将在八个月后抵达,这样一来就可以维持二十万大军的消耗,在李云天看来二十万兵力足以攻克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顶多可以拼凑出三十万的兵力,但兵员的素质无法跟明军和帖木儿帝国的军队相比。
最为关键的是,奥斯曼帝国内部也不安稳,当年帖木儿攻打奥斯曼帝国的时候,双方对峙的关键时期有被奥斯曼帝国征服随着奥斯曼帝国一起出战的国家临阵倒戈背叛了奥斯曼帝国,使得奥斯曼帝国大败,其苏丹都被帖木儿俘虏。
“王爷,看见这些粮食下官的心里就踏实多了。”码头上,温都望着士兵们忙碌地从船上搬运粮食的身影,笑着向李云天说道。
实际上,按照帖木儿帝国的做法,帖木儿帝国的军队打到哪里就在哪里就地补充军需物资,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一场浩劫。
可大明不同,大明身为礼仪之邦对那些外邦的子民也颇为善待,否则的话必定有御史上疏弹劾,认为有损****上国的威严。
李云天也不愿意生灵涂炭,所以自然要准备好粮草,而且从严肃军纪方面来看,首先要保证士兵们不饿肚子才能使得他们严守军纪,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已经征集了多少兵力?”李云天闻言笑了笑,不动声色地问向了立在他身后的李安明。
“根据最新的消息,我军已经招募士兵两万人,都是身强力壮的本地人。”李安明闻言没有丝毫犹豫,开口说道,“现在正在对他们进行紧急操练。”
温都闻言脸上不由得闪过了一丝钦佩的神色,他原本以为李云天要大举从大明调兵,不成想李云天竟然在波斯湾大力招募起了士兵,每名士兵每个月不仅有丰厚的报酬,而且死亡或者伤残都会获得相应的抚恤金。
而且,战争结束后,那些幸存的士兵如果愿意的话可以转为大明的正规军,享受正规军的待遇。
讲武堂所属的军队最诱人的并不是优越的伙食,而是其家人能享受到相应的福利待遇,可以在官府开办的产业中做事,进而获得丰厚的报酬并且受到军方的保护。
由于海外明军是讲武堂派出去的,故而他们也享受与本土明军一样的福利待遇,单单免费医疗和教育就使得当地的百姓们趋之若鹜。
“两万!”李云天闻言不由得点了点头,波斯湾地区由于常年战乱故而青壮年男子几乎都经历过战争,因此这两万人稍加训练的话就可以投入战场。
李云天算了一下,加上这两万新招募的士兵、随船队支援的一万多明军以及波斯湾地区的明军,他的手里就有了五万可以用来作战的兵力。
帖木儿帝国可以调集十五万大军,如此一来此次进攻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就达到了二十万人,兵力上已经足够。
“年底你们的人能不能到达指定地点?”随后,李云天转身问向了温都,他想在明年春季向奥斯曼帝国发动进攻,这样的话帖木儿帝国的军队就必须在年底前按计划部署完毕。
“王爷放心,他们一定会到达那里。”温都闻言点了点头,一脸肯定地说道,这次调来的军队都是他一手整编的,故而对那些部队非常了解,肯定不会耽误了李云天的计划。
“本王觉得咱们可以向奥斯曼人宣战了,以咱们的实力用不上偷袭他们,再者奥斯曼人肯定已经觉察到了咱们兵力调动,一定会有所准备。”
李云天对此非常满意,随后笑道,“咱们要让法兰西等国知道,咱们也有骑士精神。”
实际上,李云天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要敲山震虎,用奥斯曼帝国来威慑欧洲诸国,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强大。
“王爷,咱们在哪里与奥斯曼人决战。”温都自然清楚李云天的意思,随后问道,帖木儿帝国内的兵力调动以及明军军需物资的运来肯定瞒不过奥斯曼帝国的人,既然这样的话不如光明正大地宣战,也能博一个好名声。
“安卡拉!”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本王要让安卡拉成为奥斯曼人的伤心之地。”
温都闻言不由得微微颔首,安卡拉的地形对帖木儿帝国的骑兵有力,李云天选择安卡拉来与奥斯曼人决战实在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愿这次的事情能顺利解决!”
李云天举目望向了远处波澜不惊的水面,口中淡淡地说道,虽然他并不想引发战争但有时候却不得不为之,毕竟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容不得他选择,只是如此一来苦的是百姓,不知道多少百姓要死在战火中。
温都闻言神色严肃地也看向了远处的海面,对李云天的这番话深有同感,在战争中受到伤害最大的就是那些平民百姓,李云天是在怜悯那些搅入战争的百姓。
可令佩西公爵感到奇怪的是,李云天此次前来帖木儿帝国只带了数千随行护送的士兵,难道要用那数千人去打仗不成?还是要动用帖木儿帝国的军队?
佩西公爵出使帖木儿帝国前对帖木儿帝国有所了解,知道这个疆土庞大的帝国内部的局势不稳定,这些年霍尔都汗忙着平定国内的叛乱,在他看来霍尔都汗的主要敌人是国内的那些反叛势力而不是奥斯曼帝国。
显而易见,一旦霍尔都汗指挥着军队与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血拼,最后得益的将是国内的反叛势力,当年帖木儿大汗打败了奥斯曼帝国后之所以急着撤军就是因为河中地区发生了叛乱,他不得不回去平定叛乱,毕竟河中地区才是帖木儿大汗立足的根本。
不仅佩西公爵,恐怕让任何一个人来判断的话,都会认为霍尔都汗绝对不会为了大明在波斯地区的利益去攻打奥斯曼帝国这样强大的对手,当年帖木儿大汗虽然击败了奥斯曼帝国但是是险胜,一旦霍尔都汗失败的话那么他的统治将土崩瓦解。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佩西公爵感到震惊的事情发生了,霍尔都汗果然在调兵遣将,源源不断的士兵从帖木儿帝国各地调来,浩浩荡荡地向波斯湾地区行进。
在此期间,李云天早已经和温都去了波斯湾看望当地的大明军民,李云天的到来使得当地的大明军民立刻沸腾了起来,不少人激动得热烈盈眶,他们万万想不到李云天会长途跋涉来看望他们。
尤为令当地军民感到惊喜的是,李云天宣布忠王府的小王爷,大明的忠信郡王李安明将在波斯地区就藩,这对众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意味着他们并没有被朝廷抛弃,朝廷对波斯地区非常重视,否则绝对不会派遣一名郡王前来坐镇。
八月,波斯湾,蛟龙港。
蛟龙港是明军在波斯湾修建的最大军港,前后耗时三年才修建完毕,其后方就是大明在波斯湾的最大城池“蛟龙城”,东城的城门楼上矗立着一座巨大的蛟龙雕塑。
蛟龙城不仅是波斯湾最大的城池,同时也是波斯湾重要的商业中心,与大明通商的货物都要经由蛟龙港运送,这使得蛟龙城很快就繁闹起来,城里的居民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万,这在波斯湾可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大城。
其中,蛟龙城里从大明本土迁来的军民只有三万余人,其余人都是从各地涌来的各族百姓,为了一个稳定安逸的生活成为了蛟龙城的居民。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李云天虽然用尽了全力,但每年移居到海外的人员有限,蛟龙城里能有三万人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
另外,李云天也没有排斥波斯湾当地百姓的意思,由于波斯湾已经被霍尔都汗赔偿给了大明,故而只要是波斯湾的百姓乃至其他地区的百姓,只要前来生活他都欢迎。
因此蛟龙城里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不仅有寺庙还有清真寺和教堂,对于居民们的宗教信仰明军并不干涉,但有一个底线就是不能背叛大明,否则就将成为敌人。
与此同时李云天还成立了专门的宗教管理机构来对此进行管理,协调各宗教之间的关系,要想在波斯和地中海立足必须要处理好当地的宗教关系。
“快看,那是什么?”忙碌的码头上,一名搬运货物的苦力忽然惊讶地指着远处的水面喊了起来,只见远处的水面上出现了无数小黑点。
那名苦力的话顿时引起了现场人们的注意,纷纷抬头望了过去,相互间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由于距离太远人们看不清那些小黑点是什么,不过根据他们的经验那些小黑点不是水鸟就是船只。
“是船,很多船!”终于,随着那些小黑点的临近有人看清了它们的模样,一个人指着远处高声喊道,他还从没有见过如此多的船只。
没错,那些小黑点是密密麻麻在海面上航行的船只,大明水师运送军需和部队的船只按照计划抵达了波斯湾,他们的到来意味着大明和帖木儿帝国已经拉开了向奥斯曼帝国发动进攻的帷幕。
此次大明水师舰只的主要任务是运送军需物资,随行的作战部队只有一万人,由于有沿途的大明军港一路补充供给,所以那些运输船上的物资基本上都是满载,足以供应二十万大军一年所需。
第二批运粮船只将在八个月后抵达,这样一来就可以维持二十万大军的消耗,在李云天看来二十万兵力足以攻克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顶多可以拼凑出三十万的兵力,但兵员的素质无法跟明军和帖木儿帝国的军队相比。
最为关键的是,奥斯曼帝国内部也不安稳,当年帖木儿攻打奥斯曼帝国的时候,双方对峙的关键时期有被奥斯曼帝国征服随着奥斯曼帝国一起出战的国家临阵倒戈背叛了奥斯曼帝国,使得奥斯曼帝国大败,其苏丹都被帖木儿俘虏。
“王爷,看见这些粮食下官的心里就踏实多了。”码头上,温都望着士兵们忙碌地从船上搬运粮食的身影,笑着向李云天说道。
实际上,按照帖木儿帝国的做法,帖木儿帝国的军队打到哪里就在哪里就地补充军需物资,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一场浩劫。
可大明不同,大明身为礼仪之邦对那些外邦的子民也颇为善待,否则的话必定有御史上疏弹劾,认为有损****上国的威严。
李云天也不愿意生灵涂炭,所以自然要准备好粮草,而且从严肃军纪方面来看,首先要保证士兵们不饿肚子才能使得他们严守军纪,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已经征集了多少兵力?”李云天闻言笑了笑,不动声色地问向了立在他身后的李安明。
“根据最新的消息,我军已经招募士兵两万人,都是身强力壮的本地人。”李安明闻言没有丝毫犹豫,开口说道,“现在正在对他们进行紧急操练。”
温都闻言脸上不由得闪过了一丝钦佩的神色,他原本以为李云天要大举从大明调兵,不成想李云天竟然在波斯湾大力招募起了士兵,每名士兵每个月不仅有丰厚的报酬,而且死亡或者伤残都会获得相应的抚恤金。
而且,战争结束后,那些幸存的士兵如果愿意的话可以转为大明的正规军,享受正规军的待遇。
讲武堂所属的军队最诱人的并不是优越的伙食,而是其家人能享受到相应的福利待遇,可以在官府开办的产业中做事,进而获得丰厚的报酬并且受到军方的保护。
由于海外明军是讲武堂派出去的,故而他们也享受与本土明军一样的福利待遇,单单免费医疗和教育就使得当地的百姓们趋之若鹜。
“两万!”李云天闻言不由得点了点头,波斯湾地区由于常年战乱故而青壮年男子几乎都经历过战争,因此这两万人稍加训练的话就可以投入战场。
李云天算了一下,加上这两万新招募的士兵、随船队支援的一万多明军以及波斯湾地区的明军,他的手里就有了五万可以用来作战的兵力。
帖木儿帝国可以调集十五万大军,如此一来此次进攻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就达到了二十万人,兵力上已经足够。
“年底你们的人能不能到达指定地点?”随后,李云天转身问向了温都,他想在明年春季向奥斯曼帝国发动进攻,这样的话帖木儿帝国的军队就必须在年底前按计划部署完毕。
“王爷放心,他们一定会到达那里。”温都闻言点了点头,一脸肯定地说道,这次调来的军队都是他一手整编的,故而对那些部队非常了解,肯定不会耽误了李云天的计划。
“本王觉得咱们可以向奥斯曼人宣战了,以咱们的实力用不上偷袭他们,再者奥斯曼人肯定已经觉察到了咱们兵力调动,一定会有所准备。”
李云天对此非常满意,随后笑道,“咱们要让法兰西等国知道,咱们也有骑士精神。”
实际上,李云天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要敲山震虎,用奥斯曼帝国来威慑欧洲诸国,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强大。
“王爷,咱们在哪里与奥斯曼人决战。”温都自然清楚李云天的意思,随后问道,帖木儿帝国内的兵力调动以及明军军需物资的运来肯定瞒不过奥斯曼帝国的人,既然这样的话不如光明正大地宣战,也能博一个好名声。
“安卡拉!”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本王要让安卡拉成为奥斯曼人的伤心之地。”
温都闻言不由得微微颔首,安卡拉的地形对帖木儿帝国的骑兵有力,李云天选择安卡拉来与奥斯曼人决战实在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愿这次的事情能顺利解决!”
李云天举目望向了远处波澜不惊的水面,口中淡淡地说道,虽然他并不想引发战争但有时候却不得不为之,毕竟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容不得他选择,只是如此一来苦的是百姓,不知道多少百姓要死在战火中。
温都闻言神色严肃地也看向了远处的海面,对李云天的这番话深有同感,在战争中受到伤害最大的就是那些平民百姓,李云天是在怜悯那些搅入战争的百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