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5 第一三五章先天道胎备论道,春秋书甲做客卿
- 136 第一三六章春日蓬勃多活力,文少年遇武少年
- 137 第一三七章飞剑仙夜半而过,怪人物为狗寻仇
- 138 第一三八章酒足饭饱心生计,冒充使者诓灵山
- 139 第一三九章长孙不二发震怒,飞剑二百一十三
- 140 第一四零章剑阵血洒方丈地,灵山墨龙斗剑龙
- 141 第一四一章追仇人怒极问道,山脚下今夜杀君
- 142 第一四二章仇人走无可奈何,兴隆山神医救命
- 143 第一四三章夏云海兴师问罪,从今日不死不休
- 144 第一四四章牛角山文人齐聚,温良玉对弈众人
- 145 第一四五章情理法哪个最高,夫子崖坐地论道
- 146 第一四六章驼驼岭上闲度日,重伤四人缓过来
- 147 第一四七章大论道万俟夺冠,密宗佛罗刹双修
- 148 第一四八章大真人法斗活佛,灵少爷再进道观
- 149 第一四九章江湖后浪崔前浪,秋风红叶垫萧蔷
- 150 第一五零章金麦田穷途末路,两界山有凤来仪
- 151 第一五一章莺莺燕燕云中汇,因因果果终要还
- 152 第一五二章人间自在不自在,心怀众生难众生
- 153 第一五三章江湖典籍藏入库,内里经纶天下楼
- 154 第一五四章遇强敌大难不死,美少年儿女情长
- 155 第一五五章统郡成国强兵甲,文人胸臆平天下
- 156 第一五六章遇瞎子穷山恶水,遭劫难天下镖门
- 157 第一五七章蛟龙王对战白虎,柳公卿受阻悟仁
- 158 第一五八章决生死峰回路转,定胜负两败俱伤
- 159 第一五九章小年日大限将至,大雪天英雄聚来
- 160 第一六零章阎君晓月出关日,惊鸿老人洞天机
- 161 第一六一章难得道行难得运,无愧江湖无愧天
- 162 第一六二章青衫客一袖苍龙,黑盲杖破甲穿身
- 163 第一六三章千年剑意逝流殇,宝刃伏龙压青芒
- 164 第一六四章满江红情断苍城,南宫帝撼岳拔山
- 165 第一六五章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 166 第一六六章天下富甲失商道,先天道胎气焦阳
- 167 第一六七章人间富极两甲子,春华秋实并蒂蓉
- 168 第一六八章博古通今鸿儒去,万世师表大先生
- 169 第一六九章四斗人慷慨赴会,新军卫斗艳争奇
- 170 第一七零章书生统军初砥砺,世间杀人最无情
- 171 第一七一章四掌门斗皓月阵,武帝师一曲白头
- 172 第一七二章镜湖中高手隐居,郁林地鲜血浇灌
- 173 第一七三章镶龙卫突现至亲,马问天强行问道
- 174 第一七四章哀伤少年初露角,问道便可杀归真
- 175 第一七六章铁鸡寺内蚺化蛟,自在门人再入世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四五章情理法哪个最高,夫子崖坐地论道
第一四五章情理法哪个最高,夫子崖坐地论道
第一四五章:情理法哪个最高,夫子崖坐地论道
十年一遇的天下论道之前的牛角山上,两件事被人津津乐道。
一是据传说五大派之一的灵山剑派被人挑衅,对方只有四个人。
有人说那四人是闭关百年的高人,前来报那百年之仇。有人说那四人是极乐教里的四位使者前来挑衅。有人说灵山派险些被屠了门。有人说老剑客夏云海都被对方打成重伤。众说纷纭,人云亦云,越云越偏,笑谈云云。
总之灵山派是吃了大亏,武帝下令,江湖豪杰共同诛杀那四人。为首之人正是那自古来物第一人长孙不二。
让外人看的是面子,自己知根知底的是里子。
武帝下令,是法。是这个江湖正统要给灵山派一个交代,给天下江湖一个说法。
但是之所以没有公布刘云三人的身份,是因为所牵连太大。长孙不二虽然不凡,但还不可能让武帝忌讳,灵山派自己完全可以搞定。那三个孩子,反倒是更棘手。永昼赤鼠冥王,大暗花蛇冥王,都是先天异能的奇人异士,胡占山更是扯虎皮拉大旗,联络了好大一股江湖势力,如今自己地位还不稳,此时不宜与他们翻脸,代价太大。
而四斗人里面,朱雀、白虎、玄武已经不简单,但真正厉害的,是那个据说年轻时和桐山派惊鸿老人是发小的青龙。隐世一百多年,每当人们忘了他时,他就出来提醒一下人们,江湖上还有他的存在,方法很简单,基本是以几个成名的问道高人的命来述说。
这青龙不知怎么跟年轻时的朱雀、白虎、玄武成了忘年交,还拜了把子。不过这小哥仨联手也打不过青龙的。
夏云海之所以能忍气吞声,一来也是顾忌胡占山等人的实力,二来,虽然死了四百多人,但是出了一个问道的徒弟,足以抵上千人。更关键的是那把杀君剑,在老九的手上觉醒了剑灵,以后好生培养,杀君和黑麒麟并存,整个灵山派将实力大涨。
仔细思量,对于灵山派,这是件伤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不赔买卖。
另一件被人津津乐道的事,便是天下棋甲温良玉盲棋对弈二十一局。当然这件事与灵山派的大事相比,大概只能在势弱的天下文人中口口相传。
经过好吃好喝好招待的几天,今日终于迎来了论道大会。
牛角山峰顶上,有一片空地,边上是夫子崖。纵观夫子崖,大有夫子圣人敞开双臂,教化江湖的巍峨气魄。
夫子崖顶,数千人席地而坐,有僧,有道,有俗。
虽然烈日炎炎,却不知是山上凉爽,还是莘莘学宫的求学氛围使然,让众人并不觉得炎热。
气定神闲的数千人,各个眼观鼻,鼻观心,耳目清净,心界空明。
“咚……咚……”
九声钟响,打破了宁静。
三千名莘莘学宫的学子站于周围,同时向着一方拱手,口中道:“大先生。”
一位满面皱纹堆积,却神态悠然,笑意盎然的老人走出来。看这温文尔雅,满腹经纶的气态,此人必是莘莘学宫总教习,被文人们尊称为亚圣的张鸿儒大先生。
老人虽然面皮褶皱,却腰不驼背不弯,满头发髻黑多白少,墨里藏针,走路轻快却稳重。
“哈哈哈,今日天下做学问的人来了大半,老朽代表莘莘学宫向大家致谢。”
声音沉稳谦和,无比悦耳。
“一谢众位传承先人智慧。二谢大家自行研究,继往开来。三谢所有人传递墨香,给天下多了一抹色彩。”大先生边说,边向着大家行了三个文人礼。
莘莘学宫有弟子抬来屏风和巨大笔砚。
“再多客套话老朽也不说了,免得耽误了众位大好的时光。此次论道,便由老朽出题。思来想去不知出个什么题好,正巧这两天传闻江湖上灵山派的事,老朽便顺手牵羊,将它借来一用。”
说罢,大先生转身抓起比碗口还粗的笔杆,这笔杆只有三寸长,一把勉强能抓在手里。蘸上了墨,在三个屏风上分别写下一个大字。
“好字,行云流水,笔下走大龙!”以鸿飞真人的阅历与定力,见到张鸿儒大先生笔走龙蛇,都不禁叫出好来。
情!
理!
法!
一字万金,价值连城!
“天下人,无论文武,无论僧道俗,总归都是人。是人就离不开这三个字。老朽听说是灵山派的人杀了人家的狗,人家才打上门来,并且四人中有三人只是情投意合,才帮衬另一人,明知道力有不逮,明知道日后会被灵山派追杀,还是舍命而为,此为情义。
杀人偿命,灵山派先弄死了人家的狗,被人找上门来骂几句出出气也就算了,可来人却屠了灵山四百多性命,实在不该,灵山派死了那么多人,以后也必将报仇,这是理。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武帝是天下武人的武帝,一统江湖,天下共主,应该为江湖人做主,武帝令,是法,法者,规范天下之器也,人人都应该遵从。
故而老休想替天下人问一问,情、理、法三者共存,若是非要评出个高下,那便是谁高?谁低?”
张鸿儒大先生婉婉道来。
莘莘学宫的弟子搬走三块屏风,分立三方,以作三足鼎立之势。在场论道之人,自行去往写着自己认为有道理的字跟前。
这十年论道,本就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完成的事,在场之人,人人可以发言,绝无身份高下之别,学问面前,人人平等,就是一场混战。
据说有一届论道,足足论了两个月,才被那高亮寺的和尚说倒了众人。
不过有心之人,今日却没有见到那蝉联十届榜首的利嘴和尚。
没多久,三方阵营就已经站好,各个摩拳擦掌,剑拔弩张。
“诸位先生,小生认为天下最大,大不过一个理字,有理压倒天下。”一个教书先生模样的人首先说道。
“非也,贫道认为,自盘古大仙开天辟地,上清下浊,女娃造人,天下就是有法可循,法字当是第一位。”不知是哪里的云游道士站起来反驳道。
“不然。盘古女娲,都是传说,我等芸芸众生,皆是凡人,是凡人就要有情,无情者,便同草木无异,就连世间畜生,也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事情,畜生里,想必是没有法的,也不讲理,故而情之一字,当为天下先。”有一位书生说道。
众人你言我语,却是绝不糟乱,井然有序。
“阿弥陀佛,贫僧以为,天下人从茹毛饮血,到如今接受圣人教化,皆是进步。从远古人类无法、无理,任意而为,到如今世间皆有秩序,乃是先贤们立法所致。”
一个长眉及腰的和尚张口说道,这和尚盘膝坐着,鹤立鸡群,比其他人高出一头多,口音生硬,正是来自西域苦寒之地的大自在佛,和尚接着说道:“之所以人类有了规矩,都是依法而立的秩序。若是没有法,天下将处处是恃强凌弱。有了能力,便有了权力,天下权力,都是趋向于集中和腐败,很多厉害的人会结交在一起,风借火势火借风威,这是人性。一旦他们成了气候,谁能控制?弱者凭什么翻身?
只有靠法,法是控制强者权力和维护弱者权利的根本利器。
人类长久摸索,从无法,到创造法,是进步的,可见,法才是众生追求的东西,是天底下最高的东西。”
众人听了这人间法王的道理,似乎是很有道理。
“法是利器,此物从何而来?又为何要来?”万俟煜陶终于开口道:“人们之所以要立法,是为了讲理,能讲通最好,讲不通再去惩罚。法是为了讲理而生,可如今却将法立于理的头上,是何道理?岂不是本末倒置,与买椟还珠何异?”
这牛角山上一时风头无两的天下棋甲温良玉醉醺醺说道:“那长眉大师是方外之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看破红尘,修行于世,积攒一生功德,寂灭一切个人情仇,可大师就真的没有情吗?我不知与大师一生相伴最久的物件是什么,若是现在让大师毁了他,我再给大师买个新的,大师可舍得?”
一僧一庙即一门的大自在佛,手中握了握两百年前自己还是刚刚被师父救于雪豹之口时,师父送自己的这串佛陀念珠,自己真的可以毁了它而无动于衷吗?
“我也不知那讲大道理的小子,若是你父母不小心杀了人,你会按照天下道理,将他们推出去一命还一命吗?
虽然情之一字最为孱弱,也是最为无力。但它却如春风化雨,滋润在每个人心灵最深处,无缝不钻,甚至无往不利。莫笑情字弱,世间圣人字三万,唯有情字最伤人。”
张东川坐在不远处,听了温良玉的讲解,默默点头同意。今日做个看客,绝不强出头。(未完待续。)
十年一遇的天下论道之前的牛角山上,两件事被人津津乐道。
一是据传说五大派之一的灵山剑派被人挑衅,对方只有四个人。
有人说那四人是闭关百年的高人,前来报那百年之仇。有人说那四人是极乐教里的四位使者前来挑衅。有人说灵山派险些被屠了门。有人说老剑客夏云海都被对方打成重伤。众说纷纭,人云亦云,越云越偏,笑谈云云。
总之灵山派是吃了大亏,武帝下令,江湖豪杰共同诛杀那四人。为首之人正是那自古来物第一人长孙不二。
让外人看的是面子,自己知根知底的是里子。
武帝下令,是法。是这个江湖正统要给灵山派一个交代,给天下江湖一个说法。
但是之所以没有公布刘云三人的身份,是因为所牵连太大。长孙不二虽然不凡,但还不可能让武帝忌讳,灵山派自己完全可以搞定。那三个孩子,反倒是更棘手。永昼赤鼠冥王,大暗花蛇冥王,都是先天异能的奇人异士,胡占山更是扯虎皮拉大旗,联络了好大一股江湖势力,如今自己地位还不稳,此时不宜与他们翻脸,代价太大。
而四斗人里面,朱雀、白虎、玄武已经不简单,但真正厉害的,是那个据说年轻时和桐山派惊鸿老人是发小的青龙。隐世一百多年,每当人们忘了他时,他就出来提醒一下人们,江湖上还有他的存在,方法很简单,基本是以几个成名的问道高人的命来述说。
这青龙不知怎么跟年轻时的朱雀、白虎、玄武成了忘年交,还拜了把子。不过这小哥仨联手也打不过青龙的。
夏云海之所以能忍气吞声,一来也是顾忌胡占山等人的实力,二来,虽然死了四百多人,但是出了一个问道的徒弟,足以抵上千人。更关键的是那把杀君剑,在老九的手上觉醒了剑灵,以后好生培养,杀君和黑麒麟并存,整个灵山派将实力大涨。
仔细思量,对于灵山派,这是件伤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不赔买卖。
另一件被人津津乐道的事,便是天下棋甲温良玉盲棋对弈二十一局。当然这件事与灵山派的大事相比,大概只能在势弱的天下文人中口口相传。
经过好吃好喝好招待的几天,今日终于迎来了论道大会。
牛角山峰顶上,有一片空地,边上是夫子崖。纵观夫子崖,大有夫子圣人敞开双臂,教化江湖的巍峨气魄。
夫子崖顶,数千人席地而坐,有僧,有道,有俗。
虽然烈日炎炎,却不知是山上凉爽,还是莘莘学宫的求学氛围使然,让众人并不觉得炎热。
气定神闲的数千人,各个眼观鼻,鼻观心,耳目清净,心界空明。
“咚……咚……”
九声钟响,打破了宁静。
三千名莘莘学宫的学子站于周围,同时向着一方拱手,口中道:“大先生。”
一位满面皱纹堆积,却神态悠然,笑意盎然的老人走出来。看这温文尔雅,满腹经纶的气态,此人必是莘莘学宫总教习,被文人们尊称为亚圣的张鸿儒大先生。
老人虽然面皮褶皱,却腰不驼背不弯,满头发髻黑多白少,墨里藏针,走路轻快却稳重。
“哈哈哈,今日天下做学问的人来了大半,老朽代表莘莘学宫向大家致谢。”
声音沉稳谦和,无比悦耳。
“一谢众位传承先人智慧。二谢大家自行研究,继往开来。三谢所有人传递墨香,给天下多了一抹色彩。”大先生边说,边向着大家行了三个文人礼。
莘莘学宫有弟子抬来屏风和巨大笔砚。
“再多客套话老朽也不说了,免得耽误了众位大好的时光。此次论道,便由老朽出题。思来想去不知出个什么题好,正巧这两天传闻江湖上灵山派的事,老朽便顺手牵羊,将它借来一用。”
说罢,大先生转身抓起比碗口还粗的笔杆,这笔杆只有三寸长,一把勉强能抓在手里。蘸上了墨,在三个屏风上分别写下一个大字。
“好字,行云流水,笔下走大龙!”以鸿飞真人的阅历与定力,见到张鸿儒大先生笔走龙蛇,都不禁叫出好来。
情!
理!
法!
一字万金,价值连城!
“天下人,无论文武,无论僧道俗,总归都是人。是人就离不开这三个字。老朽听说是灵山派的人杀了人家的狗,人家才打上门来,并且四人中有三人只是情投意合,才帮衬另一人,明知道力有不逮,明知道日后会被灵山派追杀,还是舍命而为,此为情义。
杀人偿命,灵山派先弄死了人家的狗,被人找上门来骂几句出出气也就算了,可来人却屠了灵山四百多性命,实在不该,灵山派死了那么多人,以后也必将报仇,这是理。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武帝是天下武人的武帝,一统江湖,天下共主,应该为江湖人做主,武帝令,是法,法者,规范天下之器也,人人都应该遵从。
故而老休想替天下人问一问,情、理、法三者共存,若是非要评出个高下,那便是谁高?谁低?”
张鸿儒大先生婉婉道来。
莘莘学宫的弟子搬走三块屏风,分立三方,以作三足鼎立之势。在场论道之人,自行去往写着自己认为有道理的字跟前。
这十年论道,本就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完成的事,在场之人,人人可以发言,绝无身份高下之别,学问面前,人人平等,就是一场混战。
据说有一届论道,足足论了两个月,才被那高亮寺的和尚说倒了众人。
不过有心之人,今日却没有见到那蝉联十届榜首的利嘴和尚。
没多久,三方阵营就已经站好,各个摩拳擦掌,剑拔弩张。
“诸位先生,小生认为天下最大,大不过一个理字,有理压倒天下。”一个教书先生模样的人首先说道。
“非也,贫道认为,自盘古大仙开天辟地,上清下浊,女娃造人,天下就是有法可循,法字当是第一位。”不知是哪里的云游道士站起来反驳道。
“不然。盘古女娲,都是传说,我等芸芸众生,皆是凡人,是凡人就要有情,无情者,便同草木无异,就连世间畜生,也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事情,畜生里,想必是没有法的,也不讲理,故而情之一字,当为天下先。”有一位书生说道。
众人你言我语,却是绝不糟乱,井然有序。
“阿弥陀佛,贫僧以为,天下人从茹毛饮血,到如今接受圣人教化,皆是进步。从远古人类无法、无理,任意而为,到如今世间皆有秩序,乃是先贤们立法所致。”
一个长眉及腰的和尚张口说道,这和尚盘膝坐着,鹤立鸡群,比其他人高出一头多,口音生硬,正是来自西域苦寒之地的大自在佛,和尚接着说道:“之所以人类有了规矩,都是依法而立的秩序。若是没有法,天下将处处是恃强凌弱。有了能力,便有了权力,天下权力,都是趋向于集中和腐败,很多厉害的人会结交在一起,风借火势火借风威,这是人性。一旦他们成了气候,谁能控制?弱者凭什么翻身?
只有靠法,法是控制强者权力和维护弱者权利的根本利器。
人类长久摸索,从无法,到创造法,是进步的,可见,法才是众生追求的东西,是天底下最高的东西。”
众人听了这人间法王的道理,似乎是很有道理。
“法是利器,此物从何而来?又为何要来?”万俟煜陶终于开口道:“人们之所以要立法,是为了讲理,能讲通最好,讲不通再去惩罚。法是为了讲理而生,可如今却将法立于理的头上,是何道理?岂不是本末倒置,与买椟还珠何异?”
这牛角山上一时风头无两的天下棋甲温良玉醉醺醺说道:“那长眉大师是方外之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看破红尘,修行于世,积攒一生功德,寂灭一切个人情仇,可大师就真的没有情吗?我不知与大师一生相伴最久的物件是什么,若是现在让大师毁了他,我再给大师买个新的,大师可舍得?”
一僧一庙即一门的大自在佛,手中握了握两百年前自己还是刚刚被师父救于雪豹之口时,师父送自己的这串佛陀念珠,自己真的可以毁了它而无动于衷吗?
“我也不知那讲大道理的小子,若是你父母不小心杀了人,你会按照天下道理,将他们推出去一命还一命吗?
虽然情之一字最为孱弱,也是最为无力。但它却如春风化雨,滋润在每个人心灵最深处,无缝不钻,甚至无往不利。莫笑情字弱,世间圣人字三万,唯有情字最伤人。”
张东川坐在不远处,听了温良玉的讲解,默默点头同意。今日做个看客,绝不强出头。(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