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1章 老少湖
- 2 第2章 骑牛的大师兄
- 3 第3章 下山不下山
- 4 第4章 焚楼煮鹤
- 5 第5章 一气镇岳阳
- 6 第6章 钓一座湖
- 7 第7章 南风景旧曾谙
- 8 第8章 骑鹤入仙门
- 9 第9章 钟声起玉皇
- 10 第10章 大世之争
- 11 第11章 羽仙经
- 12 第12章 汾水朱家
- 13 第13章 冰糖葫芦小麦芽
- 14 第14章 小道云谦
- 15 第15章 论道大会
- 16 第16章 金刚败不败
- 17 第17章 世间正邪为何
- 18 第18章 应不应
- 19 第19章 唯有死战
- 20 第20章 一人一山谓之仙
- 21 第21章 匹夫的湖
- 22 第22章 太上教
- 23 第23章 一座湖老去(上)
- 24 第24章 一座湖老去(下)
- 25 第25章 袖里乾坤
- 26 第26章 白骨生莲
- 27 第27章 我凝神时观天象
- 28 第28章 驱物
- 29 第29章 造化神符道
- 30 第30章 隼和雀
- 31 第31章 灵狐
- 32 第32章 上景八符
- 33 第33章 世道何苦为难女子
- 34 第34章 覆甲傀儡
- 35 第35章 拿银两砸你信不信
- 36 第36章 宋公子
- 37 第37章 失魂落魄
- 38 第38章 道士送剑下山
- 39 第39章 高山仰止
- 40 第40章 你搬山来我化海
- 41 第41章 野山楂和春亭湖
- 42 第42章 老先生
- 43 第43章 大乾龙气西北望
- 44 第44章 青蛟化龙
- 45 第45章 地舆
- 46 第46章 不讲道理只说禅
- 47 第47章 曲径通幽
- 48 第48章 树下有青蝉
- 49 第49章 洛神唤灵瑶
- 50 第50章 花开见佛
- 51 第51章 沙漠和枯井
- 52 第52章 碑里长生,紫气东来
- 53 第53章 楼上指点山,门外坐而论道
- 54 第54章 金蝉脱壳
- 55 第55章 老和尚落子有三
- 56 第56章 猴子拔毛
- 57 第57章 素九问一剑登临
- 58 第58章 气死个人了
- 59 第59章 一声公子一声情
- 60 第60章 他是佛
- 61 第61章 苦海无边
- 62 第62章 天地棋盘,众生为子
- 63 第63章 尸解胎迷
- 64 第64章 再现石碑
- 65 第65章 朝闻道夕死可矣
- 66 第66章 混沌
- 67 第67章 无缺
- 68 第68章 画中人
- 69 第69章 激斗
- 70 第70章 万物死灵
- 71 第71章 舍利子
- 72 第72章 险象环生
- 73 第73章 有人血染衣袍
- 74 第74章 斩桃花
- 75 第75章 割袍断义
- 76 第76章 好自为之
- 77 第77章 老子骑牛出关
- 78 第78章 过四季而灯长燃
- 79 第79章 道德宗
- 80 第80章 孤峰
- 81 第81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
- 82 第82章 闻道入天人
- 83 第83章 杀人赏雪
- 84 第84章 雪落三分白
- 85 第85章 不肖子孙
- 86 第86章 杀人
- 87 第87章 求死
- 88 第88章 请列祖列宗
- 89 第89章 有人枯老,有剑孤
- 90 第90章 危局
- 91 第91章 白衣白蛇
- 92 第92章 落幕
- 93 第93章 故郡遇故人
- 94 第94章 庭中老槐,湘西小道
- 95 第95章 蒲妖
- 96 第96章 南蛮妖冢
- 97 第97章 踪迹
- 98 第98章 依偎
- 99 第99章 医治
- 100 第100章 经卷
- 101 第101章 龙虎坛(上)
- 102 第102章 龙虎坛(中)
- 103 第103章 龙虎坛(下)
- 104 第104章 暴露
- 105 第105章 万斤桃花,一剑开蜀
- 106 第106章 执迷不悟
- 107 第107章 湖总该旧去新来
- 108 第108章 青梅煮竹马
- 109 第109章 十年
- 110 第110章 大当家的
- 111 第111章 家贼难防
- 112 第112章 暗流涌动
- 113 第113章 心思
- 114 第114章 匕首
- 115 第115章 变故横生
- 116 第116章 人与人心,风与风筝
- 117 第117章 枇杷树下亡人悼亡人
- 118 第118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 119 第119章 夜色如鬼
- 120 第120章 兵马乱
- 121 第121章 一纸招安
- 122 第122章 第十五个攘外安内
- 123 第123章 白衣
- 124 第124章 拉拢
- 125 第125章 梅子黄时酒
- 126 第126章 北方有佳人
- 127 第127章 兵临城下
- 128 第128章 一骑当先去,一刀破城楼
- 129 第129章 几斤风骨
- 130 第130章 出城入城,擦肩回眸
- 131 第131章 女子惺惺相惜
- 132 第132章 南来北往
- 133 第133章 烽烟远,雁声近(第一更)
- 134 第134章 人命薄如纸(第二更)
- 135 第135章 公子请留步(第三更)
- 136 第136章 弹指弄剑有十三
- 137 第137章 高手有多高
- 138 第138章 水深火不热
- 139 第139章 慢刀杀人
- 140 第140章 秋风秋煞人
- 141 第141章 去死好了
- 142 第142章 会长大的人
- 143 第143章 拦路的
- 144 第144章 养气于胎
- 145 第145章 风雨如晦人如鬼
- 146 第146章 刹那芳华
- 147 第147章 别让竹马负了青梅
- 148 第148章 拂尽尘烟
- 149 第149章 龙虎坛道士
- 150 第150章 旌旗十万,满天黄纸
- 151 第151章 开坛做法
- 152 第152章 锈剑生青莲
- 153 第153章 观书观剑
- 154 第154章 南佛北菩萨
- 155 第155章 并肩
- 156 第156章 鬼物金乌
- 157 第157章 往事
- 158 第158章 画卷
- 159 第159章 欺男霸女
- 160 第160章 夜谈
- 161 第161章 有一人挑符下山
- 162 第162章 南来北往,西去东来
- 163 第163章 第三是我辈风流
- 164 第164章 退敌三千
- 165 第165章 西北望乾京
- 166 第166章 霸刀楚阎罗
- 167 第167章 一卦测人不测己
- 168 第168章 飞扬跋扈
- 169 第169章 和尚与道士
- 170 第170章 八方风云
- 171 第171章 大乾铁骑甲天下
- 172 第172章 暮霭沉沉楚天阔
- 173 第173章 万军之战,万人之中
- 174 第174章 北方有佳人
- 175 第175章 联姻
- 176 第176章 三千贼首
- 177 第177章 相见不欢
- 178 第178章 当关
- 179 第179章 剑对剑
- 180 第180章 心有不平,意能平川
- 181 第181章 仙人放屁
- 182 第182章 南李北宋
- 183 第183章 秋场点兵
- 184 第184章 倾覆(本卷终))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6章 钓一座湖
第6章 钓一座湖
江湖与庙堂的纷争近些年一直没停过,不说羽仙宫这样的道家门派,就是寻常百姓口中飞檐走壁、舞枪弄棍的江湖高人,也没逃得过大乾铁骑的血腥围剿,大乾定都不过甲子,但死在那位乾帝手中的江湖人士何止万千,据说乾京里那座摘星楼就是以尸骨堆成的,每年总有诸多自诩武艺高强的江湖人士来到乾京,打着扶周灭乾的旗号也好,借以替天行道的名义也罢,不过是飞蛾扑火,到头来还不成了皇宫深苑里的一堆肥料,这样一来二去江湖上那些成了名的高手都已经死伤殆尽,就算没死的也夹起尾巴做人,这些年文评武榜层出不穷的新人也瞧得出,江湖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江湖,用余老头的话来说,这座江湖老了,越发寂寞咯。
大道三千,旁门八百,除却乾京城里那座香火鼎盛的偌大寺庙,还有座神秘飘渺的天机殿,再者就是羽仙宫这样远走中州的仙家道场,算是独树一帜,朝廷历来亲佛抑道,如今这位态度不明的皇子殿下来到岳州,若说和羽仙宫没有几分关系,说出去怕是任谁都不信,后者既然并称天下三大圣地,大乾马踏江湖终究还是绕不过这座大山,这些年往返乾京和岳州的信件越发络绎不绝了,从朝廷这些布局中就可窥出一斑。
皇子殿下登顶岳阳楼,负手观潮。
一道惊雷落在湖面,轰然炸响,雷火四溢,喷薄而现。
那只被束缚双脚的仙鹤由老妇人亲自看守,当真应了那句插翅难飞,仙鹤常年盘踞在大明崖上,在羽仙宫掌教座下听经数十载,已是通灵之物,就算再不明白眼前的情况,也晓得静观其变的道理,没了起初的奋力挣扎,而是安静下来,一双眼睛好奇的盯着这位比女子还美艳的公子,在他身上似乎有种熟悉的感觉。
皇子殿下说有意思,不知说的是这只仙鹤有意思还是别的,对远处骤然呈现的天地异象并未动容,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江面,眯眼说道:“早就听闻羽仙宫妙法无双,更有精通世人眼中不异于仙家道术的大神通,摘星楼早已对这羽仙宫有了一份细致的研究,不说庖丁解牛,大概也摸透了七七八八,如今看来还是不够啊,江湖三等九品境界的划分,羽仙宫从一品的高手就有数位,更别说那位成名已久的掌教真人,不知老前辈对上那位掌教真人有几分胜算。”
老前辈自然是称呼他身后的老妇人。
一位是甲子前就登顶一品境界的道家高人,一位是久居皇宫大院实力深不可测的大内高手,孰强孰弱还真不好说。
谁知道这位貌不惊人的老妇人却摇了摇头说道:“甲子前那场风波,老身曾随陛下身边几位高人夜袭羽仙宫,被掌教真人在内的几位道家高人拦截下来,那一次虽然没有动手,却也瞧得出那人黄庭大术已经臻至大圆满,一举一动暗合天理,老身认为如果动手,胜负五五分,如今想来,当时幸好没动手,道家养气于胎,讲究一个气息悠长,久战之下之下恐怕连三成的胜率都没有,甲子过去,老身这修为已经大不如从前了,而道家最重养生,恐怕再遇上,半点胜率没有。”
皇子殿下微微动容,说道:“莫非那老匹夫当真已经摸到成仙的门槛了?”
“成仙不敢说,不过传闻羽仙宫有位转世的道童子,那是正儿八经的仙人之姿。”
老妇人的口气里有种不确定,毕竟是江湖传闻,谁也没见过那位道童子。
谁知皇子殿下听到这话竟然恍惚一阵,比女子还要修长的如脂右手不经意间一滞,随即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羽仙宫既在当世,就要听从本朝的调遣。”
或许是这句话过于霸道,连天地都为之动容,一道又一道惊雷接连落到水面,异象纷呈。
远远的,仿佛有一道身影从水天交接之处走来,恍若天人。
皇子殿下身后的老妇人忽然面色一整,走到他身前。
一道惊雷炸响,照亮远处那道身影。
头戴七星冠,腰缠横笛,少年骑牛涉水而来,年纪不过在十二三岁之间,面色尤带稚嫩。
可就是这样一个少年,让久居宫中的老妇人如临大敌,缩在衣袖里的一双手已经陡然伸出,无形的气机乍起。
皇子殿下眯眼看着远处骑牛涉水恍若天人的少年,用一种轻不可闻的声音说道:“到底还是等来了你。”
“风浪将起,还请殿下至屋里观潮。”老妇人表情慎重的说道。
皇子殿下点了点头,一甩长袖转身离去,似乎对远处那道身影毫不在意。
年过花甲的老妇人盯着那道身影,喃喃道:“不是掌教真人,难道说是那位不出世的转世道童子。”
风雨之中,电闪雷鸣,一道身影在水天交接处缓缓现出,该是怎样震撼的画面,饶是老妇人见识过人,也不禁面色凝重,想起甲子前那场风波,对这个看不透深浅的门派越发忌惮了。
凝神聚气,一声低喝之下,老妇人忽然离地拔高数丈,轻踩水面疾行而去。
地洞之下。
苏逸面色苍白的盯着前方,眼中尽是不可思议的神色。
“这就是你说的机缘?”苏逸的声音有点干涩,却是压低着声音,唯恐惊醒了什么恐怖的存在。
余老头仿佛并不紧张,而是眯眼盯着眼前,莫非早就料到这样的场景?
大道万载,可曾有人真的成仙了,岁月悠悠,除却人之一途,可曾听闻有其他生灵修得大道?牛鬼蛇神,狐仙精魅,仅是志怪小说里记载的故事,而被人们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世上当真的有狐仙不成?
苏逸满脸震撼的看着眼前光幕里沉睡的白狐,只见它一身雪白的毛发仿佛绸缎般柔顺,表面光滑流转,浑然天成,纵使隔着光幕,依旧一阵浩瀚久远的气息扑面而来,久远到让人窒息。
身材娇小却让人如临山岳,就这样一只白狐匍匐在眼前,如何让人平静?
余老头拉了把苏逸,低声喝道:“醒来!”
苏逸陡然惊醒,才发觉后背早已湿透。
常言狐魅最善迷惑人心,莫非自己刚才已经不知不觉着了道?
转身看向余老头,见他难得的眉头紧锁,在那里掐指算来算去,嘴里念念有词,瞧得苏逸一阵无语,莫非这老头还真有什么本事不成,掐掐指头就能算出前因后果。
半晌之后,余老头脸色难看的盯着沉睡的白狐,叹了一口气说道:“一辈子算来算去,没想到到头来反而被它算计到头上了。”
苏逸见他欲言又止,不禁说道:“这地方到处透了邪门,咱们要不先扯呼?”
余老头满嘴苦涩的说道:“走?怎么走?”
苏逸目光顺着余老头的手势看去,只见那沉睡中的白狐竟然有三条雪白尾巴,此刻已经在微微扫动了。
志怪小说上说百年的狐狸叫狐妖,千年就已经算是狐仙了,莫非这白狐儿已经修成了?
面对一个下一刻就要醒来的狐仙,想想都有点心惊胆战。
此时进退两难,苏逸不禁恼火的瞪了眼余老头,纵使有机缘,难道要从这位身上来夺取?
“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余老头掏了套布袋,才发现旱烟早就抽完了,尴尬的缩了缩手,想了想说道:“其实这事儿还得从三年前说起,那时候老头我路过淮岭,被绑到一处山贼寨子,里面有位学究天人的老先生,早年教书时被掳进去的,要不是这位老先生颇有照料,老头我早就饿死在寨子里了,后来也是通过他逃出了那里,走时他托我带出一册手札,这事儿就从这手札开始的。”
“手札记载的是中州古来一些奇异的事儿,地点时间倒无详尽的注释,这位老先生也是多方考证才写出手札来的,只是在山寨里待了大半辈子,想出去也有心无力,希望我把手札带出去,留给有缘人,可是他没想到老头我就是个江湖相师,对这类事儿信也不信,若说这世上真有仙佛,为何对世间罪恶坐视不管,若说没有,自古以来证道成仙的说法怎么层出不穷,就算三教高人恐怕也拿不出个具体的说法来,这手札我一直贴身放着,没想到后来还是遗失了,但里面的内容我也记住了大半,这处地洞就是里面重点标注了的。”
苏逸听他说的玄乎,半信半疑的看着他。
老头润了润嗓子,回忆道:“岳州这块地儿人杰地灵,按理说是藏着大气运的地方,羽仙宫镇压此处,甲子来也出了诸多搅风搅雨的人物,合该道门中兴的时机,可偏偏遇上了乾帝废道立佛,当真可惜了,所以这才将道场架设在云海之上,潜心修道,只是这世上得道成仙的几何?长生不老的又几何?依我看,就是那位传闻中转世的道童子,想要修到仙人境界也是难上加难,这是为何?”
“机缘,凡事讲究个机缘,这成仙得道更是讲究机缘,而这处地洞里就藏着一种机缘。”
苏逸闻言不禁翻白眼,这老头三句不离本行,敢情又在忽悠人了。
余老头见苏逸面色不愉,赶紧解释道:“小兄弟不是老头我忽悠人,那手札里就是这么说的,老头我虽然技艺浅薄,却也得了祖上几分真传,用玉盘开书的手法演算了一遍,还当真应了七八分,说是成仙得道或许有假,但这机缘却是千真万确的,契机说白了就是好处,什么好处不得而知,不过能和修道成仙沾上关系,怎么也有几分莫测,所以说老头我先前和你说的可以让你腹下的暗伤痊愈,并不是无稽之谈。”
苏逸心中一动,说道:“怎么个说法?”
余老头顿了顿说道:“气运。”
苏逸蹙眉:“又是气运?”
“老头我刚才推算了一番,合该你遇到它。”
话音刚落,不知是否是这话触动了它,白狐紧闭的双目忽然动了动,眼见就要睁开。
忽然一张金色的符箓浮现在光幕之上。
字迹潦草,却透着一股子磅礴大气,丹砂印成的红字已过经年,依旧清晰可见。
余老头看着这张符箓,眯起双眼,指着它淡淡说道:“就是它了。”
..
有天人骑牛涉水。
若仔细看去,那青牛角上挂天书,少年一身道袍纤尘不染,腰系横笛,背负道剑,手里正扶着一根鱼竿,骑牛闲钓。
风雷经耳而不闻,惊涛过目而不避。
天人天相。
老妇人踏水而临,和少年道士遥遥对峙。可对方却连看都没看她一眼,而是专心的盯着湖面。
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两人却处于一种诡异的安静之中。
突然,水底传来阵阵颤动,少年道士手中的鱼竿却端的纹丝不动,稳如泰山。
一个巨大的漩涡出现在他的鱼竿之下,足有数十丈之宽。
骤然间,平地起龙卷。
“起!”
少年道士笑喝一声,提竿而起,长达数百米的鱼线猛打挥动,只见一道庞然大物从水下挣扎而起。
水浪拍天,搅动风云。
老妇人一退再退,气机牵引之下胸口阵阵发闷,再看向少年时,已经是一脸骇然。
“殿下远道而来,羽仙宫招待不周,钓鲲鱼以还罪,还望笑纳。”
北海有鱼,名为鲲,鲲鱼化鹏,扶摇直上九重天。
少年道士骑牛而至,独钓一座江湖。
大道三千,旁门八百,除却乾京城里那座香火鼎盛的偌大寺庙,还有座神秘飘渺的天机殿,再者就是羽仙宫这样远走中州的仙家道场,算是独树一帜,朝廷历来亲佛抑道,如今这位态度不明的皇子殿下来到岳州,若说和羽仙宫没有几分关系,说出去怕是任谁都不信,后者既然并称天下三大圣地,大乾马踏江湖终究还是绕不过这座大山,这些年往返乾京和岳州的信件越发络绎不绝了,从朝廷这些布局中就可窥出一斑。
皇子殿下登顶岳阳楼,负手观潮。
一道惊雷落在湖面,轰然炸响,雷火四溢,喷薄而现。
那只被束缚双脚的仙鹤由老妇人亲自看守,当真应了那句插翅难飞,仙鹤常年盘踞在大明崖上,在羽仙宫掌教座下听经数十载,已是通灵之物,就算再不明白眼前的情况,也晓得静观其变的道理,没了起初的奋力挣扎,而是安静下来,一双眼睛好奇的盯着这位比女子还美艳的公子,在他身上似乎有种熟悉的感觉。
皇子殿下说有意思,不知说的是这只仙鹤有意思还是别的,对远处骤然呈现的天地异象并未动容,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江面,眯眼说道:“早就听闻羽仙宫妙法无双,更有精通世人眼中不异于仙家道术的大神通,摘星楼早已对这羽仙宫有了一份细致的研究,不说庖丁解牛,大概也摸透了七七八八,如今看来还是不够啊,江湖三等九品境界的划分,羽仙宫从一品的高手就有数位,更别说那位成名已久的掌教真人,不知老前辈对上那位掌教真人有几分胜算。”
老前辈自然是称呼他身后的老妇人。
一位是甲子前就登顶一品境界的道家高人,一位是久居皇宫大院实力深不可测的大内高手,孰强孰弱还真不好说。
谁知道这位貌不惊人的老妇人却摇了摇头说道:“甲子前那场风波,老身曾随陛下身边几位高人夜袭羽仙宫,被掌教真人在内的几位道家高人拦截下来,那一次虽然没有动手,却也瞧得出那人黄庭大术已经臻至大圆满,一举一动暗合天理,老身认为如果动手,胜负五五分,如今想来,当时幸好没动手,道家养气于胎,讲究一个气息悠长,久战之下之下恐怕连三成的胜率都没有,甲子过去,老身这修为已经大不如从前了,而道家最重养生,恐怕再遇上,半点胜率没有。”
皇子殿下微微动容,说道:“莫非那老匹夫当真已经摸到成仙的门槛了?”
“成仙不敢说,不过传闻羽仙宫有位转世的道童子,那是正儿八经的仙人之姿。”
老妇人的口气里有种不确定,毕竟是江湖传闻,谁也没见过那位道童子。
谁知皇子殿下听到这话竟然恍惚一阵,比女子还要修长的如脂右手不经意间一滞,随即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羽仙宫既在当世,就要听从本朝的调遣。”
或许是这句话过于霸道,连天地都为之动容,一道又一道惊雷接连落到水面,异象纷呈。
远远的,仿佛有一道身影从水天交接之处走来,恍若天人。
皇子殿下身后的老妇人忽然面色一整,走到他身前。
一道惊雷炸响,照亮远处那道身影。
头戴七星冠,腰缠横笛,少年骑牛涉水而来,年纪不过在十二三岁之间,面色尤带稚嫩。
可就是这样一个少年,让久居宫中的老妇人如临大敌,缩在衣袖里的一双手已经陡然伸出,无形的气机乍起。
皇子殿下眯眼看着远处骑牛涉水恍若天人的少年,用一种轻不可闻的声音说道:“到底还是等来了你。”
“风浪将起,还请殿下至屋里观潮。”老妇人表情慎重的说道。
皇子殿下点了点头,一甩长袖转身离去,似乎对远处那道身影毫不在意。
年过花甲的老妇人盯着那道身影,喃喃道:“不是掌教真人,难道说是那位不出世的转世道童子。”
风雨之中,电闪雷鸣,一道身影在水天交接处缓缓现出,该是怎样震撼的画面,饶是老妇人见识过人,也不禁面色凝重,想起甲子前那场风波,对这个看不透深浅的门派越发忌惮了。
凝神聚气,一声低喝之下,老妇人忽然离地拔高数丈,轻踩水面疾行而去。
地洞之下。
苏逸面色苍白的盯着前方,眼中尽是不可思议的神色。
“这就是你说的机缘?”苏逸的声音有点干涩,却是压低着声音,唯恐惊醒了什么恐怖的存在。
余老头仿佛并不紧张,而是眯眼盯着眼前,莫非早就料到这样的场景?
大道万载,可曾有人真的成仙了,岁月悠悠,除却人之一途,可曾听闻有其他生灵修得大道?牛鬼蛇神,狐仙精魅,仅是志怪小说里记载的故事,而被人们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世上当真的有狐仙不成?
苏逸满脸震撼的看着眼前光幕里沉睡的白狐,只见它一身雪白的毛发仿佛绸缎般柔顺,表面光滑流转,浑然天成,纵使隔着光幕,依旧一阵浩瀚久远的气息扑面而来,久远到让人窒息。
身材娇小却让人如临山岳,就这样一只白狐匍匐在眼前,如何让人平静?
余老头拉了把苏逸,低声喝道:“醒来!”
苏逸陡然惊醒,才发觉后背早已湿透。
常言狐魅最善迷惑人心,莫非自己刚才已经不知不觉着了道?
转身看向余老头,见他难得的眉头紧锁,在那里掐指算来算去,嘴里念念有词,瞧得苏逸一阵无语,莫非这老头还真有什么本事不成,掐掐指头就能算出前因后果。
半晌之后,余老头脸色难看的盯着沉睡的白狐,叹了一口气说道:“一辈子算来算去,没想到到头来反而被它算计到头上了。”
苏逸见他欲言又止,不禁说道:“这地方到处透了邪门,咱们要不先扯呼?”
余老头满嘴苦涩的说道:“走?怎么走?”
苏逸目光顺着余老头的手势看去,只见那沉睡中的白狐竟然有三条雪白尾巴,此刻已经在微微扫动了。
志怪小说上说百年的狐狸叫狐妖,千年就已经算是狐仙了,莫非这白狐儿已经修成了?
面对一个下一刻就要醒来的狐仙,想想都有点心惊胆战。
此时进退两难,苏逸不禁恼火的瞪了眼余老头,纵使有机缘,难道要从这位身上来夺取?
“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余老头掏了套布袋,才发现旱烟早就抽完了,尴尬的缩了缩手,想了想说道:“其实这事儿还得从三年前说起,那时候老头我路过淮岭,被绑到一处山贼寨子,里面有位学究天人的老先生,早年教书时被掳进去的,要不是这位老先生颇有照料,老头我早就饿死在寨子里了,后来也是通过他逃出了那里,走时他托我带出一册手札,这事儿就从这手札开始的。”
“手札记载的是中州古来一些奇异的事儿,地点时间倒无详尽的注释,这位老先生也是多方考证才写出手札来的,只是在山寨里待了大半辈子,想出去也有心无力,希望我把手札带出去,留给有缘人,可是他没想到老头我就是个江湖相师,对这类事儿信也不信,若说这世上真有仙佛,为何对世间罪恶坐视不管,若说没有,自古以来证道成仙的说法怎么层出不穷,就算三教高人恐怕也拿不出个具体的说法来,这手札我一直贴身放着,没想到后来还是遗失了,但里面的内容我也记住了大半,这处地洞就是里面重点标注了的。”
苏逸听他说的玄乎,半信半疑的看着他。
老头润了润嗓子,回忆道:“岳州这块地儿人杰地灵,按理说是藏着大气运的地方,羽仙宫镇压此处,甲子来也出了诸多搅风搅雨的人物,合该道门中兴的时机,可偏偏遇上了乾帝废道立佛,当真可惜了,所以这才将道场架设在云海之上,潜心修道,只是这世上得道成仙的几何?长生不老的又几何?依我看,就是那位传闻中转世的道童子,想要修到仙人境界也是难上加难,这是为何?”
“机缘,凡事讲究个机缘,这成仙得道更是讲究机缘,而这处地洞里就藏着一种机缘。”
苏逸闻言不禁翻白眼,这老头三句不离本行,敢情又在忽悠人了。
余老头见苏逸面色不愉,赶紧解释道:“小兄弟不是老头我忽悠人,那手札里就是这么说的,老头我虽然技艺浅薄,却也得了祖上几分真传,用玉盘开书的手法演算了一遍,还当真应了七八分,说是成仙得道或许有假,但这机缘却是千真万确的,契机说白了就是好处,什么好处不得而知,不过能和修道成仙沾上关系,怎么也有几分莫测,所以说老头我先前和你说的可以让你腹下的暗伤痊愈,并不是无稽之谈。”
苏逸心中一动,说道:“怎么个说法?”
余老头顿了顿说道:“气运。”
苏逸蹙眉:“又是气运?”
“老头我刚才推算了一番,合该你遇到它。”
话音刚落,不知是否是这话触动了它,白狐紧闭的双目忽然动了动,眼见就要睁开。
忽然一张金色的符箓浮现在光幕之上。
字迹潦草,却透着一股子磅礴大气,丹砂印成的红字已过经年,依旧清晰可见。
余老头看着这张符箓,眯起双眼,指着它淡淡说道:“就是它了。”
..
有天人骑牛涉水。
若仔细看去,那青牛角上挂天书,少年一身道袍纤尘不染,腰系横笛,背负道剑,手里正扶着一根鱼竿,骑牛闲钓。
风雷经耳而不闻,惊涛过目而不避。
天人天相。
老妇人踏水而临,和少年道士遥遥对峙。可对方却连看都没看她一眼,而是专心的盯着湖面。
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两人却处于一种诡异的安静之中。
突然,水底传来阵阵颤动,少年道士手中的鱼竿却端的纹丝不动,稳如泰山。
一个巨大的漩涡出现在他的鱼竿之下,足有数十丈之宽。
骤然间,平地起龙卷。
“起!”
少年道士笑喝一声,提竿而起,长达数百米的鱼线猛打挥动,只见一道庞然大物从水下挣扎而起。
水浪拍天,搅动风云。
老妇人一退再退,气机牵引之下胸口阵阵发闷,再看向少年时,已经是一脸骇然。
“殿下远道而来,羽仙宫招待不周,钓鲲鱼以还罪,还望笑纳。”
北海有鱼,名为鲲,鲲鱼化鹏,扶摇直上九重天。
少年道士骑牛而至,独钓一座江湖。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