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藏龙卧虎(上)
- 2 第一章 藏龙卧虎(下)
- 3 第三章 鬼门二杰
- 4 第四章 守陵仙子
- 5 第五章 佛道论战
- 6 第六章 调虎离山
- 7 第七章 英雄救美
- 8 第八章 亲密接触
- 9 第九章 皇陵宝藏
- 10 第十章 师徒缘尽
- 11 第十一章 帝师风采
- 12 第十二章 虎口脱险
- 13 第十三章 千年真气
- 14 第十四章 怒砸钱庄
- 15 第十五章 夺人所爱
- 16 第十六章 金榜题名
- 17 第十七章 智取楼庄
- 18 第十八章 祸行江湖
- 19 第十九章 混战竹林
- 20 第二十章 天南三魔
- 21 第二十一章 脱身妙计
- 22 第二十二章 盗食丹药
- 23 第二十三章 大闹三清
- 24 第二十四章 真金火验
- 25 第二十五章 再戏帝师
- 26 第二十六章 点阅神兵
- 27 第二十七章 惊鸿仙子
- 28 第二十八章 地北三仙
- 29 第二十九章 十面埋伏
- 30 第三十章 化险为夷
- 31 第三十一章 左右为难
- 32 第三十二章 残腿剑客
- 33 第三十三章 寻求庇护
- 34 第三十四章 井中怪人
- 35 第三十五章 暴走少林
- 36 第三十六章 峰回路转
- 37 第三十七章 神魔双剑
- 38 第三十八章 一语成谶
- 39 第三十九章 荒庙惊魂
- 40 第四十章 血洗丐帮
- 41 第四十一章 英雄相惜
- 42 第四十二章 东行求医
- 43 第四十三章 久别重逢
- 44 第四十四章 萨班智达
- 45 第四十五章 欺师灭祖
- 46 第四十六章 紫薇仙侣
- 47 第四十七章 药王后人
- 48 第四十八章 脱胎换骨
- 49 第四十九章 狭路相逢
- 50 第五十章 放手一搏
- 51 第五十一章 从天而降
- 52 第五十二章 千钧一发
- 53 第五十三章 紫薇软剑
- 54 第五十四章 萌生退意
- 55 第五十五章 三师三圣
- 56 第五十六章 不辞而别
- 57 第五十七章 嗜血阎罗
- 58 第五十八章 近战无敌
- 59 第五十九章 英雄大会
- 60 第六十章 丐帮新貌
- 61 第六十一章 夺鸡之仇
- 62 第六十二章 喧宾夺主
- 63 第六十三章 以武为尊
- 64 第六十四章 金钟神罩
- 65 第六十五章 高手如林
- 66 第六十六章 北斗针阵
- 67 第六十七章 万里无云
- 68 第六十八章 金刚伏心
- 69 第六十九章 西行偶遇
- 70 第七十章 所谓缘分
- 71 第七十一章 客栈一夜
- 72 第七十二章 三才圣人
- 73 第七十三章 以气御毒
- 74 第七十四章 妙手回春
- 75 第七十五章 毒王药后
- 76 第七十六章 一皇三后
- 77 第七十七章 坐禅抑毒
- 78 第七十八章 离间之计
- 79 第七十九章 原形毕露
- 80 第八十章 失心之谷
- 81 第八十一章 失心井水
- 82 第八十二章 举杯共饮
- 83 第八十三章 三美相护
- 84 第八十四章 三国演义
- 85 第八十五章 井中之谜
- 86 第八十六章 最难之事
- 87 第八十七章 一代高僧
- 88 第八十八章 解救失败
- 89 第八十九章 出谷求援
- 90 第九十章 遮天道人
- 91 第九十一章 乔装打扮
- 92 第九十二章 初涉江湖
- 93 第九十三章 真身败露
- 94 第九十四章 中原两禁
- 95 第九十五章 诱敌深入
- 96 第九十六章 错失良机
- 97 第九十七章 一触即发
- 98 第九十八章 险象环生
- 99 第九十九章 虎口脱险
- 100 上架感言
- 101 第一百章 大智尊者
- 102 第一百零一章 掌心十字
- 103 第一百零二章 摘月飞刀
- 104 第一百零三章 天师突至
- 105 第一百零四章 唇枪舌剑
- 106 第一百零五章 驭民五术
- 107 第一百零六章 功力尽失
- 108 第一百零七章 虎落平原
- 109 第一百零八章 黄河筑坝
- 110 第一百零九章 安南七武
- 111 第一百一十章 鬼门本色
- 112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单目石人
- 113 第一百一十二章 明教雏形
- 114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千金散尽
- 115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危机四伏
- 1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术之法
- 117 第一百一十六章 绝处逢生
- 1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阁楼女子
- 1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赔命剑法
- 1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战事升级
- 121 第一百二十章 煽风点火
- 122 第一百二十一章 开派立教
- 123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行皇宫
- 124 第一百二十三章 历任老师
- 125 第一百二十四章 骑虎难下
- 126 第一百二十五章 有去无回
- 127 第一百二十六章 施计营救
- 128 第一百二十七章 京城名妓
- 129 第一百二十八章 百年好合
- 130 第一百二十九章 完美计划
- 131 第一百三十章 潜入相府
- 132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两俱人皮
- 133 第一百三十二章 寒冰烈焰
- 1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童子神功
- 1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节外生枝
- 1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弥留之际
- 137 第一百三十六章 深情告白
- 138 第一百三十七章 造化弄人
- 139 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白之躯
- 140 第一百三十九章 怒杀奸相
- 141 第一百四十章 所谓命运
- 142 第一百四十一章 见者有份
- 143 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山寻佛
- 144 第一百四十三章 神童赵禅
- 145 第一百四十四章 半卷经书
- 146 第一百四十五章 神功初成
- 147 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试牛刀
- 148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两式掌法
- 149 第一百四十八章 高僧斗法
- 150 第一百四十九章 高僧斗法(下)
- 151 第一百五十章 血腥如意
- 152 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战江南
- 153 第一百五十二章 激战江南(下)
- 154 第一百五十三章 报仇雪恨
- 155 第一百五十四章 战前南戏
- 156 第一百五十五章 师徒大战
- 157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意弄人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章 藏龙卧虎(上)
第一章 藏龙卧虎(上)
烈日当空,骄阳似火,蝉声轰鸣响彻整个山谷,这是一个正值六月的热伏天。只见一个身着青色道袍的中年道长,步履如飞,身后紧随着一个宽袍少年,眉清目秀,英姿飒爽。
“哟!总算见着一个驿站哩,咱们这连奔数十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回得好生歇息下,解解渴。”说着,中年道长加紧脚步,快速迎了上去。只见这草棚搭的驿站内,摆着七八张方桌,几乎人满为患,仅西侧晒着半面热辣辣阳光的桌子尚空着,那道长毫不迟疑,连忙挨了上去,嚷道:“伙计,上酒,快上酒!”语毕,那宽袍少年也已赶至,朗声道:“伙计,沏碗清茶。”
“好哩,这就来。”那店伙计左手女儿红右手龙井茶,恭恭敬敬奉上,道:“两位慢用。”
“想不到这旷世宝藏的魅力还真不小,连出家人都迷了心窍。”居中桌位一个留着山羊胡的汉子冷冷道。这话不轻不重,刚好压过蝉鸣传入了驿站每个人耳里。这里近三十号人,服色各异,提刀佩剑,扛锤握斧的应有尽有,唯独没有和尚,这人口中所讲的出家人,自然就是这位道长了。那青袍道长倒也不以为意,顾自喝酒,一脸惬意。
“这位兄台说的旷世宝藏,可是永思陵那宋高宗的皇陵?”说话的是北侧一桌,一个面庞如玉,一身华服的俊颜青年,手握折扇,风度翩翩。其对面坐着一个妙龄少女,身着嫩绿衣裳,绣花长裙,模样极其秀丽,二人相对而坐,俨然一对才子佳人,天作之合。
那山羊胡汉子道:“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嘛,在座的哪一个不是冲着赵构那老儿的墓去的?”
那俊颜青年道:“这位兄台信誓旦旦,好似你见着了那旷世宝藏一般。”对面那妙龄女子附和道:“就是就是。”
这时,西侧一手持大刀,敞胸露背的大汉哈哈大笑,众人不禁把目光都转了过去,只听他道:“只怕这位大侠连墓门都没摸着,就被人连滚带爬轰着跑了。”说罢,整个驿站轰然大笑。当然,那山羊胡汉子是没半分喜色的,却也不反驳,顾自喝了大口酒,一脸愤色。其同桌一位宽额方脸,一身灰色长衫的汉子道:“莫非这位英雄就摸着了那墓室的门?”
那持刀汉子道:“去去去!老子对赵构老儿没兴趣,那狗屁旷世宝藏也不稀罕。”
“这么说来,你是冲那守陵人而去的咯?”长衫汉子道。
“守陵人?”那俊颜青年不禁失声问道,莫非那守陵人比旷世宝藏还稀罕。
这时,东侧一位儒生装扮,手持一对判官笔的汉子道:“呵!只怕他连那守陵女子的面儿都没见着,就得连滚带爬得跑咯。”
那持刀汉子道:“老子这回就是要去见上一见,看看那美人儿是否愿意跟了我去,哈哈哈!”说完,那一桌子五人均仰天大笑。
“既然你没见着,又怎知她是个美人呢?”北侧桌那妙龄女子问道,一双明亮的眸子充满了好奇。那持刀汉子一愣,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这时,那持判官笔的儒生又道:“那守陵的女子确有倾国之色,这个众所周知,况且月前我三弟有幸得见其容,只是不幸因此丢了双眼。”
众人无不惊叹,都把目光转向了其旁座一个锦衣青年,只见他双眼绑着一条黑带,多半是个瞎子,只听他道:“那日子时,我带了三十号弟兄前去……前去拜祭永思陵,谁知刚一入陵园,就听到唰得一声飞来一个尺余长,通体发光的物事,顷刻间将我们三十号人砸翻了出去。待我们起身时,陵墓前站着一位白衣女子,体态婀娜,翩若惊鸿,秀发如瀑。月光下那身影更是朦朦胧胧,犹如画中仙子。我上前作揖道:‘在下临安楼王山庄三庄主楼庆元,今夜特来拜祭皇陵,还望仙子莫怪。’那仙子道:‘既是拜祭,何以半夜三更又这般鬼鬼祟祟!’说话间,那护陵仙子侧了半边身来,仅那半张脸蛋,已然美不胜收,螓首蛾眉,明眸皓齿,右侧纤手怀卧着一只尺余长的玉如意,寒光盈盈,更增加了几分仙气。都怪在下当时迷了心窍,上前道:‘仙子这般绝世风华,国色天姿,为何委身在这穷山恶水,何不随在下同去临安,享尽荣华富贵。’谁知话刚说完,那仙子柳眉微簇,手中玉如意闪电般袭来,顿觉双目剧痛,眼前一黑,在下便落得了这副下场。这双眼睛瞎了倒无妨,只可惜再也见不着那仙子的绝世之色了。”
众人听完,都叹那守陵女子下手狠毒,这时北侧桌那妙龄女子道:“你呀这叫祸从口出,谁叫你一开口便说在下临安‘流氓山庄’什么什么的,岂不招打。”说完,驿站内无不开怀大笑。忽听啪得一声,只见东侧与那瞎眼青年同桌的一个虬髯大汉拍案而起,喝道:“好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老子这就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祸从口出!”说罢抓起桌上一个碟子就朝那女子胸口掷去,这一出手兔起鹘落,迅捷无比,那碟子虽微不足道,但这虬髯汉子这一出手,少说也有百斤之重,一旦中招,这弱不禁风的女子岂不香消玉损。这时,只见一面纸扇忽闪而出,瞬间挡住了那枚碟子,只听乒乓一声,那碟子瞬间瓦碎,哗啦啦掉了下来。而那面纸扇却完好无损,扇面桃山花鸟栩栩如生,几行墨字飞龙走风,正是一旁的俊颜男子。众人无不惊愕,想不到这男子文文弱弱,竟有这等浑厚内功。
那俊颜男子道:“这位想必便是楼王山庄的大庄主了,我们二人自北方来,与你们南方口音难免有些偏差,还请楼庄主莫怪。”
“在下正是楼王山庄大庄主楼庆雄,这位是我二弟楼庆文,三弟楼庆元不幸双目失明,却遭这位姑娘奚落,一时气愤难挡,还请少侠莫怪,请问少侠尊姓大名?”那俊颜男子初来南方,确实没听过楼王山庄,只是见这虬髯汉子怒不可遏,再看他较那楼庆元和楼庆文都大些,便如此推断。不料这楼庆雄真以为自己的山庄威名远播,连这北方的年轻人都有耳闻,不禁大喜。又见他出手不凡,只怕兄弟三人不是对手,于是这般和颜悦色道。
那俊颜男子道:“在下楚世恒,区区贱名,不足挂齿,倒是这位钱怡钱姑娘,是万万得罪不得啊。”
楼氏三兄弟一听,顿时面如土色,这楚世恒江湖人称玉面达摩,祖上历代乃抗辽、抗金、抗元名门,深受江湖人士尊崇。只是后来元兵一统天下,楚家不久家道败落,如今只剩下楚世恒一根独苗。后来少林寺方丈念其楚家历代的公德,收他为俗家弟子,且亲授其《易筋经》神功。在中原武林他这一辈的人当中早已一骑绝尘,即便是很多年长的高手,都只怕望尘莫及了。这也罢了,再看看他身旁这位名叫钱怡的女子,莫非就是那汇通天下的“汇天”钱庄,大商豪钱渊的女儿。这“汇天”钱庄遍布全国,上至大都下至湖广,百余号钱庄,富可敌国。又有当铺赌铺等数百处遍及各地,手下爪牙、打手数以万计。如果这姑娘真是钱渊的千金,兄弟三人即便长了三百个脑袋也不够砍啊。楼庆雄忙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还望两位海涵,大人不记小人过。”
楚世恒道:“正所谓不打不相识,楼兄不必在意。”
钱怡笑道:“对,不打不相识,既然你已经出手了,这下该轮到本姑娘了,让你也见识见识什么叫祸从口出。”说罢,抓其桌上一个茶杯,连茶带杯一起丢将过去。
楼庆雄见她抓杯的手势便看出她不会武功,心下宽慰,眼见那杯子迎面而来,也丝毫不避,连水带杯一滴不漏地给接了去。笑道:“姑娘好身手,佩服佩服!”钱怡见他一脸狼狈,颇为泄气,捂着小嘴直笑。那楼庆文见大哥忍辱负重,终于化去这一劫,心下释然,又道:“钱姑娘天生丽质,一笑倾城,和楚少侠正是男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啊。”不料此言一出,那钱怡顿时转笑为怒,道:“你们说那守陵的女子有倾国之色,为何我只是倾城之貌?”
“这……”,那楼庆文见钱楚二人关系融洽,显然情投意合,便出言奉承几句,岂料马屁拍在马腿上,这下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吱吱唔唔了半天。
钱怡知道这楼二庄主没见过那守陵女子,便转而问楼庆元,道:“瞎子,你见过那守陵的女子,你说是她漂亮些还是本姑娘漂亮些?”
那楼庆元也是一脸难色,道:“钱大小姐,在下虽见过那守陵的女子,却未能一睹您的芳容,实无法比较呀。”语毕,驿站内又笑声如潮。
钱怡恼羞成怒,心道众人皆在嘲笑自己,嗔道:“你们笑什么,不许笑!”果然一时间又鸦雀无声,唯有蝉声鸣鸣。众人倒不全是怕她或他爹的威名,只是眼前这楚世恒不可开罪,况且这钱怡也是花容月貌,赏心悦目,实难拗她心意。
钱怡见众人果然止住笑声,心里很是满意,又道:“这里谁见过那守陵的女子,只要谁见过,本姑娘重重有赏。”说着从怀兜内取出一大叠银票来,高高举起。
众人无不惊愕,这一叠银票兑成银子少说也有几千两银子,只听人群里突然有人道:“我见过,那女子哪有姑娘你这么漂亮啊!”接着,众人纷纷附和:“我见过我见过,那女子不及姑娘你半分姿色。”“不用看也知道那女子不如姑娘你呀!”钱怡看看这人看看那人,一时不知该如何打赏,也不知他们说的真假。
楚世恒见状,忙道:“钱怡妹子,何必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在我心中,你永远是最漂亮的。”
钱怡欣然一笑,重回座位,道:“你呀,就是会哄人开心。”
其余人眼见大把的银票落空,无比哀叹,却也无可奈何,这时,只听一人道:“你们各个心怀叵测,不是对那宝藏虎视眈眈,便是对那守陵女子垂涎三尺,若是真心实意前去拜访,虚心求见,人家岂会拒人于千里。”众人将目光转向说话之人,竟是那中年道长身旁的宽袍少年。他这句话说中了大伙的心思,一下便引起了众愤。楼庆雄道:“臭小子不要胡说八道,我们哥三人今个去永思陵那是请罪去的。”
“哼!被人弄瞎了眼还劳师动众得去给人家赔罪,天下真是无奇不有啊!”那宽袍少年冷冷道。
楼氏三兄弟刚受了一肚子窝囊气,正愁没法宣泄,一看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气不打一处来。楼庆雄提起一对震山锤,楼庆文紧握一对判官笔欲上前兴师问罪。那宽袍少年毫不示弱,抓起宝剑噌得一声便站了起来。
“天铭,不可胡闹,快坐下。”那中年道长喝道,言语间已有了三分酒意。说着放下酒杯,举起一根三尺来长的物事往桌上轻轻一拍。众人定神一瞧,竟是一根浅棕色木剑,就刚才那么轻轻一拍,已然嵌入了那榆木桌面,不仅如此,那剑身轧过一只碟子,登时将那陶瓷碟子中间部分连同剑身一起嵌入桌面,徒留两头各一瓣残片。这等功力着实骇人,盛传江西行省有一白玉蟾教,掌教的是两位绝世名道,江湖人称叫“桃剑二仙”,二人是一对师兄弟,剑法超凡入圣,手持木剑便已败尽天下英豪。师兄叫无忧真人,除了剑术,生平最大嗜好便是炼丹,人称“药仙”。传言他所炼的丹药除了延年益寿外,习武之人吞服后还可以功力大增,因此深受帝王推崇,历来为宫廷贡品,只是到了宫中后往往被太监偷梁换柱,因此往往主子英年早逝,奴才各个长命百岁。而无忧真人的师弟名叫杜康年,生平好酒,每餐无酒不欢,入榻无酒难眠,因此人称“酒仙”。
“哟!总算见着一个驿站哩,咱们这连奔数十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回得好生歇息下,解解渴。”说着,中年道长加紧脚步,快速迎了上去。只见这草棚搭的驿站内,摆着七八张方桌,几乎人满为患,仅西侧晒着半面热辣辣阳光的桌子尚空着,那道长毫不迟疑,连忙挨了上去,嚷道:“伙计,上酒,快上酒!”语毕,那宽袍少年也已赶至,朗声道:“伙计,沏碗清茶。”
“好哩,这就来。”那店伙计左手女儿红右手龙井茶,恭恭敬敬奉上,道:“两位慢用。”
“想不到这旷世宝藏的魅力还真不小,连出家人都迷了心窍。”居中桌位一个留着山羊胡的汉子冷冷道。这话不轻不重,刚好压过蝉鸣传入了驿站每个人耳里。这里近三十号人,服色各异,提刀佩剑,扛锤握斧的应有尽有,唯独没有和尚,这人口中所讲的出家人,自然就是这位道长了。那青袍道长倒也不以为意,顾自喝酒,一脸惬意。
“这位兄台说的旷世宝藏,可是永思陵那宋高宗的皇陵?”说话的是北侧一桌,一个面庞如玉,一身华服的俊颜青年,手握折扇,风度翩翩。其对面坐着一个妙龄少女,身着嫩绿衣裳,绣花长裙,模样极其秀丽,二人相对而坐,俨然一对才子佳人,天作之合。
那山羊胡汉子道:“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嘛,在座的哪一个不是冲着赵构那老儿的墓去的?”
那俊颜青年道:“这位兄台信誓旦旦,好似你见着了那旷世宝藏一般。”对面那妙龄女子附和道:“就是就是。”
这时,西侧一手持大刀,敞胸露背的大汉哈哈大笑,众人不禁把目光都转了过去,只听他道:“只怕这位大侠连墓门都没摸着,就被人连滚带爬轰着跑了。”说罢,整个驿站轰然大笑。当然,那山羊胡汉子是没半分喜色的,却也不反驳,顾自喝了大口酒,一脸愤色。其同桌一位宽额方脸,一身灰色长衫的汉子道:“莫非这位英雄就摸着了那墓室的门?”
那持刀汉子道:“去去去!老子对赵构老儿没兴趣,那狗屁旷世宝藏也不稀罕。”
“这么说来,你是冲那守陵人而去的咯?”长衫汉子道。
“守陵人?”那俊颜青年不禁失声问道,莫非那守陵人比旷世宝藏还稀罕。
这时,东侧一位儒生装扮,手持一对判官笔的汉子道:“呵!只怕他连那守陵女子的面儿都没见着,就得连滚带爬得跑咯。”
那持刀汉子道:“老子这回就是要去见上一见,看看那美人儿是否愿意跟了我去,哈哈哈!”说完,那一桌子五人均仰天大笑。
“既然你没见着,又怎知她是个美人呢?”北侧桌那妙龄女子问道,一双明亮的眸子充满了好奇。那持刀汉子一愣,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这时,那持判官笔的儒生又道:“那守陵的女子确有倾国之色,这个众所周知,况且月前我三弟有幸得见其容,只是不幸因此丢了双眼。”
众人无不惊叹,都把目光转向了其旁座一个锦衣青年,只见他双眼绑着一条黑带,多半是个瞎子,只听他道:“那日子时,我带了三十号弟兄前去……前去拜祭永思陵,谁知刚一入陵园,就听到唰得一声飞来一个尺余长,通体发光的物事,顷刻间将我们三十号人砸翻了出去。待我们起身时,陵墓前站着一位白衣女子,体态婀娜,翩若惊鸿,秀发如瀑。月光下那身影更是朦朦胧胧,犹如画中仙子。我上前作揖道:‘在下临安楼王山庄三庄主楼庆元,今夜特来拜祭皇陵,还望仙子莫怪。’那仙子道:‘既是拜祭,何以半夜三更又这般鬼鬼祟祟!’说话间,那护陵仙子侧了半边身来,仅那半张脸蛋,已然美不胜收,螓首蛾眉,明眸皓齿,右侧纤手怀卧着一只尺余长的玉如意,寒光盈盈,更增加了几分仙气。都怪在下当时迷了心窍,上前道:‘仙子这般绝世风华,国色天姿,为何委身在这穷山恶水,何不随在下同去临安,享尽荣华富贵。’谁知话刚说完,那仙子柳眉微簇,手中玉如意闪电般袭来,顿觉双目剧痛,眼前一黑,在下便落得了这副下场。这双眼睛瞎了倒无妨,只可惜再也见不着那仙子的绝世之色了。”
众人听完,都叹那守陵女子下手狠毒,这时北侧桌那妙龄女子道:“你呀这叫祸从口出,谁叫你一开口便说在下临安‘流氓山庄’什么什么的,岂不招打。”说完,驿站内无不开怀大笑。忽听啪得一声,只见东侧与那瞎眼青年同桌的一个虬髯大汉拍案而起,喝道:“好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老子这就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祸从口出!”说罢抓起桌上一个碟子就朝那女子胸口掷去,这一出手兔起鹘落,迅捷无比,那碟子虽微不足道,但这虬髯汉子这一出手,少说也有百斤之重,一旦中招,这弱不禁风的女子岂不香消玉损。这时,只见一面纸扇忽闪而出,瞬间挡住了那枚碟子,只听乒乓一声,那碟子瞬间瓦碎,哗啦啦掉了下来。而那面纸扇却完好无损,扇面桃山花鸟栩栩如生,几行墨字飞龙走风,正是一旁的俊颜男子。众人无不惊愕,想不到这男子文文弱弱,竟有这等浑厚内功。
那俊颜男子道:“这位想必便是楼王山庄的大庄主了,我们二人自北方来,与你们南方口音难免有些偏差,还请楼庄主莫怪。”
“在下正是楼王山庄大庄主楼庆雄,这位是我二弟楼庆文,三弟楼庆元不幸双目失明,却遭这位姑娘奚落,一时气愤难挡,还请少侠莫怪,请问少侠尊姓大名?”那俊颜男子初来南方,确实没听过楼王山庄,只是见这虬髯汉子怒不可遏,再看他较那楼庆元和楼庆文都大些,便如此推断。不料这楼庆雄真以为自己的山庄威名远播,连这北方的年轻人都有耳闻,不禁大喜。又见他出手不凡,只怕兄弟三人不是对手,于是这般和颜悦色道。
那俊颜男子道:“在下楚世恒,区区贱名,不足挂齿,倒是这位钱怡钱姑娘,是万万得罪不得啊。”
楼氏三兄弟一听,顿时面如土色,这楚世恒江湖人称玉面达摩,祖上历代乃抗辽、抗金、抗元名门,深受江湖人士尊崇。只是后来元兵一统天下,楚家不久家道败落,如今只剩下楚世恒一根独苗。后来少林寺方丈念其楚家历代的公德,收他为俗家弟子,且亲授其《易筋经》神功。在中原武林他这一辈的人当中早已一骑绝尘,即便是很多年长的高手,都只怕望尘莫及了。这也罢了,再看看他身旁这位名叫钱怡的女子,莫非就是那汇通天下的“汇天”钱庄,大商豪钱渊的女儿。这“汇天”钱庄遍布全国,上至大都下至湖广,百余号钱庄,富可敌国。又有当铺赌铺等数百处遍及各地,手下爪牙、打手数以万计。如果这姑娘真是钱渊的千金,兄弟三人即便长了三百个脑袋也不够砍啊。楼庆雄忙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还望两位海涵,大人不记小人过。”
楚世恒道:“正所谓不打不相识,楼兄不必在意。”
钱怡笑道:“对,不打不相识,既然你已经出手了,这下该轮到本姑娘了,让你也见识见识什么叫祸从口出。”说罢,抓其桌上一个茶杯,连茶带杯一起丢将过去。
楼庆雄见她抓杯的手势便看出她不会武功,心下宽慰,眼见那杯子迎面而来,也丝毫不避,连水带杯一滴不漏地给接了去。笑道:“姑娘好身手,佩服佩服!”钱怡见他一脸狼狈,颇为泄气,捂着小嘴直笑。那楼庆文见大哥忍辱负重,终于化去这一劫,心下释然,又道:“钱姑娘天生丽质,一笑倾城,和楚少侠正是男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啊。”不料此言一出,那钱怡顿时转笑为怒,道:“你们说那守陵的女子有倾国之色,为何我只是倾城之貌?”
“这……”,那楼庆文见钱楚二人关系融洽,显然情投意合,便出言奉承几句,岂料马屁拍在马腿上,这下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吱吱唔唔了半天。
钱怡知道这楼二庄主没见过那守陵女子,便转而问楼庆元,道:“瞎子,你见过那守陵的女子,你说是她漂亮些还是本姑娘漂亮些?”
那楼庆元也是一脸难色,道:“钱大小姐,在下虽见过那守陵的女子,却未能一睹您的芳容,实无法比较呀。”语毕,驿站内又笑声如潮。
钱怡恼羞成怒,心道众人皆在嘲笑自己,嗔道:“你们笑什么,不许笑!”果然一时间又鸦雀无声,唯有蝉声鸣鸣。众人倒不全是怕她或他爹的威名,只是眼前这楚世恒不可开罪,况且这钱怡也是花容月貌,赏心悦目,实难拗她心意。
钱怡见众人果然止住笑声,心里很是满意,又道:“这里谁见过那守陵的女子,只要谁见过,本姑娘重重有赏。”说着从怀兜内取出一大叠银票来,高高举起。
众人无不惊愕,这一叠银票兑成银子少说也有几千两银子,只听人群里突然有人道:“我见过,那女子哪有姑娘你这么漂亮啊!”接着,众人纷纷附和:“我见过我见过,那女子不及姑娘你半分姿色。”“不用看也知道那女子不如姑娘你呀!”钱怡看看这人看看那人,一时不知该如何打赏,也不知他们说的真假。
楚世恒见状,忙道:“钱怡妹子,何必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在我心中,你永远是最漂亮的。”
钱怡欣然一笑,重回座位,道:“你呀,就是会哄人开心。”
其余人眼见大把的银票落空,无比哀叹,却也无可奈何,这时,只听一人道:“你们各个心怀叵测,不是对那宝藏虎视眈眈,便是对那守陵女子垂涎三尺,若是真心实意前去拜访,虚心求见,人家岂会拒人于千里。”众人将目光转向说话之人,竟是那中年道长身旁的宽袍少年。他这句话说中了大伙的心思,一下便引起了众愤。楼庆雄道:“臭小子不要胡说八道,我们哥三人今个去永思陵那是请罪去的。”
“哼!被人弄瞎了眼还劳师动众得去给人家赔罪,天下真是无奇不有啊!”那宽袍少年冷冷道。
楼氏三兄弟刚受了一肚子窝囊气,正愁没法宣泄,一看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气不打一处来。楼庆雄提起一对震山锤,楼庆文紧握一对判官笔欲上前兴师问罪。那宽袍少年毫不示弱,抓起宝剑噌得一声便站了起来。
“天铭,不可胡闹,快坐下。”那中年道长喝道,言语间已有了三分酒意。说着放下酒杯,举起一根三尺来长的物事往桌上轻轻一拍。众人定神一瞧,竟是一根浅棕色木剑,就刚才那么轻轻一拍,已然嵌入了那榆木桌面,不仅如此,那剑身轧过一只碟子,登时将那陶瓷碟子中间部分连同剑身一起嵌入桌面,徒留两头各一瓣残片。这等功力着实骇人,盛传江西行省有一白玉蟾教,掌教的是两位绝世名道,江湖人称叫“桃剑二仙”,二人是一对师兄弟,剑法超凡入圣,手持木剑便已败尽天下英豪。师兄叫无忧真人,除了剑术,生平最大嗜好便是炼丹,人称“药仙”。传言他所炼的丹药除了延年益寿外,习武之人吞服后还可以功力大增,因此深受帝王推崇,历来为宫廷贡品,只是到了宫中后往往被太监偷梁换柱,因此往往主子英年早逝,奴才各个长命百岁。而无忧真人的师弟名叫杜康年,生平好酒,每餐无酒不欢,入榻无酒难眠,因此人称“酒仙”。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