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47 第一百四十三章 风桥血路
- 148 第一百四十四章 乱城所向
- 149 第一百四十五章 南援北辙
- 150 第一百四十六章 杀人越货
- 151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战
- 152 第一百四十八章 风木荆棘
- 153 第一百四十九章 止战之殇
- 154 【史书摘录】之五
- 155 第一百五十章 黑狼麒麟青野事
- 156 第一百五十一章 狼虎中盘
- 157 第一百五十二章 战歌,绝唱。
- 158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司马信
- 159 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人暖药
- 160 第一百五十五章 让我欢乐一点
- 161 第一百五十六章 人心
- 162 第一百五十七章 时间
- 163 第一百五十八章 所谓真谛
- 164 第一百五十九章 山河之声
- 165 第一百六十章 今宵酒
- 166 第一百六十一章 扬镳绝尘
- 167 第一百六十二章 清醒梦境
- 168 第一百六十三章 启程
- 169 第一章 黄沙黑石 江山凤炎
- 170 第二章 鲜伈云扬 白虎离疆
- 171 第三章 风行孤路 断斩流殇
- 172 第四章 刀生穷印 死隔衷肠
- 173 第五章 前忆难续 双树喧嚣
- 174 第六章 天下观我 风云为刀
- 175 第七章 春秋日照 重踏前潮
- 176 第八章 方寸风口 生死夜道
- 177 第九章 神州上有我的好心情
- 178 第十章 道道道道道我本道
- 179 第十一章 狼图腾
- 180 第十二章 王王打王王王打王
- 181 第十三章 鱼门中的小世界
- 182 第十四章 选布
- 183 第十五章 心针
- 184 第十六章 山战
- 185 第十七章 刀皇
- 186 第十八章 云龙三军
- 187 第十九章 天下所向
- 188 第二十章 心锁,杀印。
- 189 第二十一章 黑暗行
- 190 第二十二章 光明之路
- 191 第二十三章 往来人
- 192 第二十四章 雪临
- 193 第二十五章 匪匪
- 194 第二十六章 冰中火
- 195 第二十七章 牢
- 196 第二十八章 北战
- 197 第二十九章 生绝境
- 198 第三十章 暗阳
- 199 第三十一章 荒心
- 200 第三十二章 狂澜
- 201 第三十三章 霸苍原
- 202 第三十四章 刀所为
- 203 第三十五章 终结之始
- 204 第三十六章 风择
- 205 第三十七章 金蛇
- 206 第三十八章 开山丁
- 207 第三十九章 群狼集
- 208 第四十章 为鹿
- 209 第四十一章 战王
- 210 第四十二章 铜魂
- 211 第四十三章 从革之金
- 212 第四十四章 蚀魂
- 213 第四十五章 开路
- 214 第四十六章 看西方
- 215 第四十七章 何以罢手
- 216 第四十八章 连横
- 217 第四十九章 贪狼
- 218 第五十章 失去的机会
- 219 第五十一章 故人绝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五十二章 战歌,绝唱。
第一百五十二章 战歌,绝唱。
在虎贲军最后的力量,与敖汉部的骑兵贴死之时,于风谷屯左方,曲显所率的部队遭到了北燕铁骑的重击,等到后援的骑兵赶来,依旧无法与之抗衡。 虎贲军留一军断后,其余大部向南撤退,三十里之外,当虎贲军刚刚转过马头,北燕铁骑就已经赶到。
与此同时,虎贲军预先在此等候的术士,终于撤下了蔽行大阵。东州最精锐的三万麒麟卫,自右切入战场。
……
十月十二凌晨,观河城城主向听寒,在击退窑风寨欲突袭乌凌江大堤的军队后,率相河领驻军中,剩下的六千轻骑北进,恰好与梁王布置在左路的追击部队,形成了对窑风寨溃军的包围。
激战之中,窑风寨半数战士,及主将察尔珠阵亡,其余残兵得额那扎鲁一部接应,狼狈向西撤离,被东州追赶而来的军队一直驱逐到了青野原外。
……
十月十二正午,自燧岩城的进入青野原的东州右路中军里,居前快行进的一万五千骑兵,赶到了风谷屯外,为右翼对虎贲军提供了强力策应,敖汉部刚刚要建立起的优势,开始逐渐被东州扳回。
同时,在下方的青野原东南部,东州右路中军的步兵大队,迎上了东方赶来的敌人。兴君的三个势力共九万人马,正在向北进,试图于后包夹虎贲军。双方均以步卒为主。在最初的短兵相接中,兴君采用的特制钩盾有效地克制了东州的枪兵,紧接着投出的轮轮箭雨,不断在右路中军里制造伤亡。
可随后,就有一块块足有四辆马车大小的石块,突然从天而降,在兴君阵中碾出了一条条百丈血路。
这种炮车,出自一直与东州交好的南氏工匠之手,杀伤力无与伦比。二十辆巨大的炮车显露出来,仅五轮齐射,兴君军中的死伤就过四千人,兵士上下皆恐慌,战意全无,开始向南溃败。右路中军这时才压上了一直在等待时机的两千轻骑弓手,一路以劲弩追射,从战斗最初生地,一直袭杀到了四百里开外。
一战下来,兴君损失人员达两万三千,三个势力中,有两名统帅被杀,一名被鬼狐生擒。此战,为东州在青野原上,扫清干净了后方的道路,大军可进可退,再无阻碍。
……
在双方持续鏖战之时,于风谷屯战场外围,出现了在整场青野原战役中,乃至三十年之内,都属最顶级的一次交锋。对决的双方,是兴君王铁贵和其麾下七千黑狼武士,与东州大将军静虎方朔一人。
于后世,没有人对这里面人数的悬殊表示出惊叹和不解,只全部都拜服在了白虎战铠的恐怖威力,和静虎方朔更恐怖的战意之下。
据传,白虎战铠是在万年之前,白虎的真身陨于西6后,由他的剩下的躯壳变化而成的战甲。战王贺长安在少年时期,曾一人进入了黄沙海,六日未归。在搜寻贺长安的队伍已经失去了希望的时候,他从远方沙丘上现出了身影。当时,连神启境界还未进入的贺长安,手里提着的,是一颗至尊者的头颅。他的身上,也多出了一件白色的甲胄。
贺长安曾身穿白虎战铠出战数次,但没有太多的人目睹到具体的战况,因为进入战王周围百丈范围内的人,没有一人能活下来。人们只能在战后,看着地上被切割成块的尸体,想象当时的惨烈景象。
不过,在青野原战役后,终于有更多的关于白虎战铠的信息,开始传遍天下。
它,本就是一件活物。
此甲坚韧无比,兴君王铁贵的刀锋,都无法将它劈开。当方朔的长刀破开北燕铁骑的护甲,白虎战铠立即将迸溅的血液吞噬,瞬时复原,而后开始变化。于臂于肩于背于膝,方朔全身尽生刀锋,身形不断壮大。同时,战场上的杀气被他尽揽,北燕铁骑愈战,便愈心胆生寒。仅不到一刻,方朔就成为了一只双足虎身的怪兽。
成片身穿黑铁铠甲的兴君武士,被自方朔双臂上生出的锋刃切割成了碎块,他一人,横扫过了大半个秣羊小道。
最终,白虎的利刃,斩下了兴君王铁贵的人头。
经此一役,已成名二十多年的方朔,终得虎王之名。
……
于十月十二入夜时分,风自西南来,风妖之王铁燃棘赶回了青野原。
在下方的芒牛岭地域上,咸山的残余轻骑正逃往北方。东州大军的旗帜绵延几十里,在点起的万根火把中,整体向东方进。
三千丈高空之上,铁燃棘解散风妖,开始下坠。
他的度逐渐增加,直到成为了一颗彗星。
断流岗上,梁王梁千河正摊开了一卷密报。
在扫过纸卷上的最后一行字时,铁燃棘手中的剑,刺穿了他的胸膛。凡人之躯,无法承受这样的攻击。
几乎是同时,梁王抬手,制止了欲冲上前来的护卫和术士。
史书上,记下了梁千河在临终前,对铁燃棘讲出的最后一句话。
“看西方,看西方!”
……
直到十月十三傍晚,青野原上,交战的双方都收回了武器。
两日后,东州全军撤离,兴君未做任何阻拦。
青野原战役,以兴君王铁贵,与梁王梁千河的陨落,作为终结。
此役,东州与兴君皆出全力,不算后勤部队,两方在青野原上,铺开了近二十五骑兵和四十万步兵的庞大阵势,伤亡总人数接近二十万。
对比来看,兴君已大伤元气,几乎所有的主力部队,均遭重创。只有铁氏的精锐北燕铁骑,还保留下了一万五千人,但北燕铁骑的统领,铁敖朵,铁泰詹皆战死,兴君王铁贵亦陨落,只剩下了风妖之王铁燃棘主持局面。
东州所剩的军力相对完整,步兵战列基本得以保存下来。但虎贲军骑兵折损了近七成,麒麟卫也在直面北燕铁骑的黑铁武备的一战中,阵亡近两万人。
而最重大的损失,在于梁王,梁千河。
以布衣出身,直至被世人冠以镇军之王,神州谋士无出其右。
其一生,从未握剑,却最善杀人。
当他的死讯传遍神州,有无数人弹冠相庆,有无数人掩面而泣。
之后,人们将梁王梁千河的陨落,做为了人界之中,凡人年代的第二次落幕。
……
青野原上的硝烟骤然散尽,即使在多年之后,其中仍有极多令人百思难解的疑难。
轻慢也好,瞻仰也罢,那些在历史的迷雾中闪动着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有很多角落,穷尽心力,也再无法看清了。
后来,史家在无意中得到了一些新的,关于这段岁月的记载。
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以一个又一个碎片的形式,被记录在了三个人的信件上。
那些信件中的景象,故事,阴谋,英雄气,与思索,为这一段历史填补上了很多空白。
而世人于其中产生的想法,则是各不相同了。
与此同时,虎贲军预先在此等候的术士,终于撤下了蔽行大阵。东州最精锐的三万麒麟卫,自右切入战场。
……
十月十二凌晨,观河城城主向听寒,在击退窑风寨欲突袭乌凌江大堤的军队后,率相河领驻军中,剩下的六千轻骑北进,恰好与梁王布置在左路的追击部队,形成了对窑风寨溃军的包围。
激战之中,窑风寨半数战士,及主将察尔珠阵亡,其余残兵得额那扎鲁一部接应,狼狈向西撤离,被东州追赶而来的军队一直驱逐到了青野原外。
……
十月十二正午,自燧岩城的进入青野原的东州右路中军里,居前快行进的一万五千骑兵,赶到了风谷屯外,为右翼对虎贲军提供了强力策应,敖汉部刚刚要建立起的优势,开始逐渐被东州扳回。
同时,在下方的青野原东南部,东州右路中军的步兵大队,迎上了东方赶来的敌人。兴君的三个势力共九万人马,正在向北进,试图于后包夹虎贲军。双方均以步卒为主。在最初的短兵相接中,兴君采用的特制钩盾有效地克制了东州的枪兵,紧接着投出的轮轮箭雨,不断在右路中军里制造伤亡。
可随后,就有一块块足有四辆马车大小的石块,突然从天而降,在兴君阵中碾出了一条条百丈血路。
这种炮车,出自一直与东州交好的南氏工匠之手,杀伤力无与伦比。二十辆巨大的炮车显露出来,仅五轮齐射,兴君军中的死伤就过四千人,兵士上下皆恐慌,战意全无,开始向南溃败。右路中军这时才压上了一直在等待时机的两千轻骑弓手,一路以劲弩追射,从战斗最初生地,一直袭杀到了四百里开外。
一战下来,兴君损失人员达两万三千,三个势力中,有两名统帅被杀,一名被鬼狐生擒。此战,为东州在青野原上,扫清干净了后方的道路,大军可进可退,再无阻碍。
……
在双方持续鏖战之时,于风谷屯战场外围,出现了在整场青野原战役中,乃至三十年之内,都属最顶级的一次交锋。对决的双方,是兴君王铁贵和其麾下七千黑狼武士,与东州大将军静虎方朔一人。
于后世,没有人对这里面人数的悬殊表示出惊叹和不解,只全部都拜服在了白虎战铠的恐怖威力,和静虎方朔更恐怖的战意之下。
据传,白虎战铠是在万年之前,白虎的真身陨于西6后,由他的剩下的躯壳变化而成的战甲。战王贺长安在少年时期,曾一人进入了黄沙海,六日未归。在搜寻贺长安的队伍已经失去了希望的时候,他从远方沙丘上现出了身影。当时,连神启境界还未进入的贺长安,手里提着的,是一颗至尊者的头颅。他的身上,也多出了一件白色的甲胄。
贺长安曾身穿白虎战铠出战数次,但没有太多的人目睹到具体的战况,因为进入战王周围百丈范围内的人,没有一人能活下来。人们只能在战后,看着地上被切割成块的尸体,想象当时的惨烈景象。
不过,在青野原战役后,终于有更多的关于白虎战铠的信息,开始传遍天下。
它,本就是一件活物。
此甲坚韧无比,兴君王铁贵的刀锋,都无法将它劈开。当方朔的长刀破开北燕铁骑的护甲,白虎战铠立即将迸溅的血液吞噬,瞬时复原,而后开始变化。于臂于肩于背于膝,方朔全身尽生刀锋,身形不断壮大。同时,战场上的杀气被他尽揽,北燕铁骑愈战,便愈心胆生寒。仅不到一刻,方朔就成为了一只双足虎身的怪兽。
成片身穿黑铁铠甲的兴君武士,被自方朔双臂上生出的锋刃切割成了碎块,他一人,横扫过了大半个秣羊小道。
最终,白虎的利刃,斩下了兴君王铁贵的人头。
经此一役,已成名二十多年的方朔,终得虎王之名。
……
于十月十二入夜时分,风自西南来,风妖之王铁燃棘赶回了青野原。
在下方的芒牛岭地域上,咸山的残余轻骑正逃往北方。东州大军的旗帜绵延几十里,在点起的万根火把中,整体向东方进。
三千丈高空之上,铁燃棘解散风妖,开始下坠。
他的度逐渐增加,直到成为了一颗彗星。
断流岗上,梁王梁千河正摊开了一卷密报。
在扫过纸卷上的最后一行字时,铁燃棘手中的剑,刺穿了他的胸膛。凡人之躯,无法承受这样的攻击。
几乎是同时,梁王抬手,制止了欲冲上前来的护卫和术士。
史书上,记下了梁千河在临终前,对铁燃棘讲出的最后一句话。
“看西方,看西方!”
……
直到十月十三傍晚,青野原上,交战的双方都收回了武器。
两日后,东州全军撤离,兴君未做任何阻拦。
青野原战役,以兴君王铁贵,与梁王梁千河的陨落,作为终结。
此役,东州与兴君皆出全力,不算后勤部队,两方在青野原上,铺开了近二十五骑兵和四十万步兵的庞大阵势,伤亡总人数接近二十万。
对比来看,兴君已大伤元气,几乎所有的主力部队,均遭重创。只有铁氏的精锐北燕铁骑,还保留下了一万五千人,但北燕铁骑的统领,铁敖朵,铁泰詹皆战死,兴君王铁贵亦陨落,只剩下了风妖之王铁燃棘主持局面。
东州所剩的军力相对完整,步兵战列基本得以保存下来。但虎贲军骑兵折损了近七成,麒麟卫也在直面北燕铁骑的黑铁武备的一战中,阵亡近两万人。
而最重大的损失,在于梁王,梁千河。
以布衣出身,直至被世人冠以镇军之王,神州谋士无出其右。
其一生,从未握剑,却最善杀人。
当他的死讯传遍神州,有无数人弹冠相庆,有无数人掩面而泣。
之后,人们将梁王梁千河的陨落,做为了人界之中,凡人年代的第二次落幕。
……
青野原上的硝烟骤然散尽,即使在多年之后,其中仍有极多令人百思难解的疑难。
轻慢也好,瞻仰也罢,那些在历史的迷雾中闪动着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有很多角落,穷尽心力,也再无法看清了。
后来,史家在无意中得到了一些新的,关于这段岁月的记载。
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以一个又一个碎片的形式,被记录在了三个人的信件上。
那些信件中的景象,故事,阴谋,英雄气,与思索,为这一段历史填补上了很多空白。
而世人于其中产生的想法,则是各不相同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