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 第7章 忆往昔岁月稠
- 8 第8章 九王爷可婚配
- 9 第9章 陛下您傲娇了
- 10 第10章 段阿斗安孔明
- 11 第11章 花如锦香醉人
- 12 第12章 若细思便恐极
- 13 第13章 此绝艳是寻常
- 14 第14章 朕真傻是真的
- 15 第15章 凰棠者荒唐也
- 16 第16章 百花残满地芳
- 17 第17章 前之车犹可鉴
- 18 第18章 以之工可代赈
- 19 第19章 清影湖一同游
- 20 第20章 同车颜如舜华
- 21 第21章 乘微风话嫡庶
- 22 第22章 清影池洗凝脂
- 23 第23章 玉甃暖温泉溢
- 24 第24章 王爷您太自信
- 25 第25章 安相啊别太累
- 26 第26章 大理寺出了事
- 27 第27章 哥哥你真漂亮
- 28 第28章 上上朝掐掐架
- 29 第29章 幸相府烧了屋
- 30 第30章 二王府东厢房
- 31 第31章 东风里小秦筝
- 32 第32章 明月夜桑落香
- 33 第33章 为什么又落水
- 34 第34章 在香山怎么了
- 35 第35章 暂时就留明安
- 36 第36章 小宫女挺标致
- 37 第37章 小广告真神烦
- 38 第38章 兴善街有偶遇
- 39 第39章 去左边或右边
- 40 第40章 天香阁旧相识
- 41 第41章 折回去吃馄饨
- 42 第42章 都别动有官差
- 43 第43章 是不是不舒服
- 44 第44章 难道还没玩够
- 45 第45章 这喜人送给你
- 46 第46章 这面具简直了
- 47 第47章 只不过紧张了
- 48 第48章 你这样可合法
- 49 第49章 安相您居然会
- 50 第50章 这是您小娘子
- 51 第51章 与王爷共捉人
- 52 第52章 不如去相府吧
- 53 第53章 来了个小姑娘
- 54 第54章 这感觉不太妙
- 55 第55章 的确是,中毒了
- 56 第56章 这姑娘好奇怪
- 57 第57章 九王爷到相府
- 58 第58章 杜神医素高冷
- 59 第59章 这胸口这么平
- 60 第60章 要太傅陪着我
- 61 第61章 嘴对嘴喂个药
- 62 第62章 你们都想多了
- 63 第63章 半年前翻的船
- 64 第64章 谁给朕喂的药
- 65 第65章 书房里谁进过
- 66 第66章 图画版山海经
- 67 第67章 高公公未说话
- 68 第68章 陈尚书稍难缠
- 69 第69章 谁不为悦己者
- 70 第70章 伤了筋动了骨
- 71 第71章 递过来一张纸
- 72 第72章 顺道来听个曲
- 73 第73章 是为何会忠心
- 74 第74章 若内举不避亲
- 75 第75章 这些是错觉吗
- 76 第76章 道闲情抛掷久
- 77 第77章 王爷您喝茶吧
- 78 第78章 你想去坐坐不
- 79 第79章 思那年,华仪殿
- 80 第80章 生辰日,寒露时
- 81 第81章 不知道,你知道
- 82 第82章 有锦囊,无妙计
- 83 第83章 雪景图,亲自绘
- 84 第84章 买豆花,吃炊饼
- 85 第85章 扎扎针,止止痛
- 86 第86章 百日后,有喜脉
- 87 第87章 五辛盘,菊花酒
- 88 第88章 人在做,天在看
- 89 第89章 这生辰,不过了
- 90 第90章 歆为爱,竹为筠
- 91 第91章 我父王,去了哪
- 92 第92章 你说的,不让走
- 93 第93章 便当是,梦一场
- 94 第94章 殿内外,俱无眠
- 95 第95章 日初升,露未晞
- 96 第96章 比安相,好多了
- 97 第97章 不如便,跟了我
- 98 第98章 就这样,错不了
- 99 第99章 水一落,石便出
- 100 第100章 有必要,问清楚
- 101 第101章 红玉暖,入人怀
- 102 第102章 对不起,打扰了
- 103 第103章 安正则,那混账
- 104 第104章 抬起头,看着孤
- 105 第105章 所以说,要打仗
- 106 第106章 杜仲来,把把脉
- 107 第107章 几句话,酬佳茗
- 108 第108章 你是否,会随军
- 109 第109章 今日非,昔日比
- 110 第110章 九州清,四海平
- 111 第112章 番外·安小妞日常
- 112 第113章 番外·翠袖正天寒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7章 前之车犹可鉴
第17章 前之车犹可鉴
“奴婢,也觉得。”
“是不是花败了之后,香味便有变化……”段蕴喃喃着试图解释。
“陛下,”清尘手痒地想去扯她衣角,“我们还是回去吧 。”
“做什么要回去?”
“总觉得这里不太吉利似的。”
段蕴斜睨她一眼,“怎么,你也觉得是凶兆了?”
“没,只是、只是直觉寝殿要安全些。”
“那我们便快些回去好了。”段蕴也有些心虚。
这样离奇的事情她也没怎么遇到过,况且这时安正则也不在,何弃疗自从那天被派出去找杜仲,都两天了还没回来。
毕竟是在行宫,和明安城守卫森严的皇宫比起来,很难让她安心。
“安相怎么还没有回来?”段蕴这话已经问了五遍。
“奴婢不知。”清尘这话也已经回答了五遍。
“朕知道你不知道,你不用再说了。”
那你还问?清尘腹诽。
“朕是自言自语。”
清尘:“……”陛下果然无所不知。
不知道是不是被段蕴念叨的效果,到午饭时间,安正则长袍染着微尘,回来了。
段蕴一见他进来,简直是从椅子上跳起来的,一块红烧肉咬了一半,便被决绝地扔在了碟子里。
“安相——”
安正则带进来微微一丝残花的香气,衣角也有些褶皱,“陛下,快些用了午膳,回宫吧。”
“好。”段蕴忙不迭地答应着,对安正则说这话完全有了心理准备。
“何公公还没有把杜太医找来?”他问。
清尘和段蕴一起摇摇头。
安正则有些失望,神情看上去挺是疲惫,“好,微臣知道了。让宫人们准备准备,一会便启程吧。”
他说完就转身欲走。
段蕴忙唤道,“安相——”
安正则又回过身来,对她略作一揖,“陛下,微臣还要去处理下临时离开的事宜,先告退了。”
“你等等。”她不甘心地赶在安正则离开前又叫住他。
“陛下怎么了?”
“你、你还没用午膳呢……”
安正则一顿,“不用了。”
“不按时吃东西对身体不好。”她有样学样教育道。
“好。”安正则露了一个纯粹的笑容给她,“微臣会记得吃东西的。”
决定离开,决定得快,实施起来也很快。段蕴用好午膳没多久,安正则那边就把一切打点妥当,就等着她上车了。
安正则告诉她一个好消息,何弃疗带着杜神医回来了
对于何弃疗来说这似乎算不得什么好消息,刚刚从明安赶到帝陵却又要回去。可是对段蕴安正则他们来说,真是个好事。毕竟如果他们在路上,满世界可能都找不到彼此。
段蕴恍恍惚惚地上了车,歪着头看坐她旁边的安正则,觉得事情诚然有些突然,昨日还好好的,今日就出了事情马不停蹄赶回去了。
“朕的皇叔们呢?”她问。
“已安排回皇城驿馆暂住。”
“行宫这边,有留下人么?”
“微臣已派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留在这边,对花草枯萎的原因进行查证。”
段蕴叹口气,“朕早知道不会太平,可倒没想到,会是以这种方式。”
安正则也轻轻叹了口气,“微臣其实,也没想到这层。”
段蕴宽慰他,“丞相不必自责,纵是有天赋奇才的智者,也未必能事事料想到。”
安正则其实并非叹气这个,他发现自己近些日子以来,目光越来越狭隘。
之前他考虑问题,总是细想很多方面,各方反应,利益牵扯,社会影响,一样一样有条不紊地都考虑个遍。
可是现在他似乎受各人感情因素影响颇深。
就如同这次,段蕴离开皇宫和众藩王一起祭祀,他便时时刻刻都悬着颗心,忧虑段蕴会不会有危险,会不会遭人陷害。毕竟那三次下毒四次暗杀的经历也不是无中生有。
这方面考虑得多了,安正则便更紧张段蕴会出事,以至于刚一发现杜仲没跟来行宫,他几乎要寝食难安。
整整几天,他担忧的都是这个,完全便没了心思去想还会闹出别的什么。
他都快要分不清,自己究竟是更担心大理,还是更担心段蕴。
好在这个时候,段蕴和大理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倒不必太纠结。
。* 。* 。
花草枯萎这件事,首先一处理,便是封锁消息。
据说那天的情况是这样的。
早上天将明的时候,段蕴寝殿的小厮照例巡着逻,绕着大殿转了一圈,转到花园的时候,就瞅见晨光熹微中,傲然绽放的花都不见了。
那小厮倒抽了一口气,马上顿住了脚步,他眨眨眼,又眨眨眼,几番动作下来确定自己没有在做梦。
乖乖,见鬼了!
小厮惊得把手中灯笼往地上一丢,麻溜溜地就跑去报告总管了。
总管一看不得了,于是片刻也不敢耽误,就敲了首辅大人的房门。
安正则近来觉轻,总管没敲两下他便醒了。
怕是什么紧急的事情,他开门时还只着了一件中衣。
总管舌头不利索地说了情况,安正则听完立刻披衣出门视察。
“陛下昨日累了,别叫醒她。”他出门前还不忘吩咐了句。
这事情如果只出在行宫里,安正则大可以勒令随侍人员一律缄口不言。虽然这世上没有什么不透风的墙,可事情能压住一时便是一时,怎么说也是拖了些时间好想对策。
可既是闹起来了,怎么可能就这么完了呢?
明安城西南部的郊区,靠近帝陵区域的几个村落,新发的花草芽儿一夜间蔫了,长势极好生命力十足的大片野花,也萎靡了下去。
村民们吓了一大跳。
这景象就摆着面前,一夜前后,差距太大,纵是再马大哈的人也无法忽视。
很快,这村子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昨夜发生了一大怪事。大家奔走相告,七嘴八舌议论得起劲,再然后附近几个村子的人互相一说,竟发现对方那里也是同样情况。
呜呼!
纯真朴实善良无知的大理国小村民们集体惶恐了。
有人神叨叨地说,这情况几百年前就曾出现过。
那个时候南诏还没有被灭,大理还没有建国,一夜帝都花草尽落之后,当朝的南诏皇帝就被人从龙椅上拽了下来。
那皇帝据史书记载,骄奢淫/逸,不问政事,亲小人,远贤臣,总之怎么对国家不好他就怎么干。
于是上天都看不下去了,天降异象,民众怨声载道。
这时候救世主般的某王爷推翻了暴君的统治,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接管了整个南诏,成为新一任的君主,并且让人民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最后这个王爷还在史书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称为南诏的“中兴之主”。
众人听完故事,彼此神态各异,表面上不敢妄然议主,心里却都有了些小计较。
保不齐此次也预兆了什么呢。
眼下这事情,是发生在段蕴在位时候的,陛下想想南诏的旧事,心头就扫过一阵凉风,肩头一哆嗦,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
那传说中的南诏昏君真的就那么昏庸无道?
似乎,并不是。
段蕴前些时候,就是去行宫祭祀的前一天晚上,还从后宫某个犄角旮旯里,翻出来一本大华王朝的野史。
巧的是,这野史就说了那南诏的废帝和大华一名歌女的风流往事。
似乎那废帝,也没有做过什么太过伤天害理,譬如残害忠良的事情。
不过就是花钱太大方了些,为红颜一掷千金;又太浪漫了些,罢朝三月带那歌女游山玩水。
按野史所描绘的,南诏废帝全然就是个宋徽宗或是南唐后主那样的人物。
作为皇帝他自是不合格了,可倒也没恶劣如史书所载。
皇帝如何如何,从来是由他后任记载。
史官即便再正直,却也是当朝帝王的臣子,那史书上的东西也不可能完全写实。
所以这时候,段蕴宁愿去相信大华王朝的稗官野史。
她默默为自己的公众形象点了支蜡。
。* 。* 。
回明安的路上,马车驶得飞快,似乎中途只停下一二次,在驿站换了马匹。
果然是事出紧急,国事最为重要,段蕴小小地叹口气,这样一来,也没人还惦记着她坐久了马车会不舒服。
尤其是现在这境况,连坐几个小时不停歇,拉车的马匹还被抽打得四蹄生风,她已然快要晕吐了。
身侧递过来一只手,骨节分明的手上拿着一个小瓷瓶。
“晕得难受,可服用两颗药丸。”有人清润的声音道。
“是不是花败了之后,香味便有变化……”段蕴喃喃着试图解释。
“陛下,”清尘手痒地想去扯她衣角,“我们还是回去吧 。”
“做什么要回去?”
“总觉得这里不太吉利似的。”
段蕴斜睨她一眼,“怎么,你也觉得是凶兆了?”
“没,只是、只是直觉寝殿要安全些。”
“那我们便快些回去好了。”段蕴也有些心虚。
这样离奇的事情她也没怎么遇到过,况且这时安正则也不在,何弃疗自从那天被派出去找杜仲,都两天了还没回来。
毕竟是在行宫,和明安城守卫森严的皇宫比起来,很难让她安心。
“安相怎么还没有回来?”段蕴这话已经问了五遍。
“奴婢不知。”清尘这话也已经回答了五遍。
“朕知道你不知道,你不用再说了。”
那你还问?清尘腹诽。
“朕是自言自语。”
清尘:“……”陛下果然无所不知。
不知道是不是被段蕴念叨的效果,到午饭时间,安正则长袍染着微尘,回来了。
段蕴一见他进来,简直是从椅子上跳起来的,一块红烧肉咬了一半,便被决绝地扔在了碟子里。
“安相——”
安正则带进来微微一丝残花的香气,衣角也有些褶皱,“陛下,快些用了午膳,回宫吧。”
“好。”段蕴忙不迭地答应着,对安正则说这话完全有了心理准备。
“何公公还没有把杜太医找来?”他问。
清尘和段蕴一起摇摇头。
安正则有些失望,神情看上去挺是疲惫,“好,微臣知道了。让宫人们准备准备,一会便启程吧。”
他说完就转身欲走。
段蕴忙唤道,“安相——”
安正则又回过身来,对她略作一揖,“陛下,微臣还要去处理下临时离开的事宜,先告退了。”
“你等等。”她不甘心地赶在安正则离开前又叫住他。
“陛下怎么了?”
“你、你还没用午膳呢……”
安正则一顿,“不用了。”
“不按时吃东西对身体不好。”她有样学样教育道。
“好。”安正则露了一个纯粹的笑容给她,“微臣会记得吃东西的。”
决定离开,决定得快,实施起来也很快。段蕴用好午膳没多久,安正则那边就把一切打点妥当,就等着她上车了。
安正则告诉她一个好消息,何弃疗带着杜神医回来了
对于何弃疗来说这似乎算不得什么好消息,刚刚从明安赶到帝陵却又要回去。可是对段蕴安正则他们来说,真是个好事。毕竟如果他们在路上,满世界可能都找不到彼此。
段蕴恍恍惚惚地上了车,歪着头看坐她旁边的安正则,觉得事情诚然有些突然,昨日还好好的,今日就出了事情马不停蹄赶回去了。
“朕的皇叔们呢?”她问。
“已安排回皇城驿馆暂住。”
“行宫这边,有留下人么?”
“微臣已派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留在这边,对花草枯萎的原因进行查证。”
段蕴叹口气,“朕早知道不会太平,可倒没想到,会是以这种方式。”
安正则也轻轻叹了口气,“微臣其实,也没想到这层。”
段蕴宽慰他,“丞相不必自责,纵是有天赋奇才的智者,也未必能事事料想到。”
安正则其实并非叹气这个,他发现自己近些日子以来,目光越来越狭隘。
之前他考虑问题,总是细想很多方面,各方反应,利益牵扯,社会影响,一样一样有条不紊地都考虑个遍。
可是现在他似乎受各人感情因素影响颇深。
就如同这次,段蕴离开皇宫和众藩王一起祭祀,他便时时刻刻都悬着颗心,忧虑段蕴会不会有危险,会不会遭人陷害。毕竟那三次下毒四次暗杀的经历也不是无中生有。
这方面考虑得多了,安正则便更紧张段蕴会出事,以至于刚一发现杜仲没跟来行宫,他几乎要寝食难安。
整整几天,他担忧的都是这个,完全便没了心思去想还会闹出别的什么。
他都快要分不清,自己究竟是更担心大理,还是更担心段蕴。
好在这个时候,段蕴和大理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倒不必太纠结。
。* 。* 。
花草枯萎这件事,首先一处理,便是封锁消息。
据说那天的情况是这样的。
早上天将明的时候,段蕴寝殿的小厮照例巡着逻,绕着大殿转了一圈,转到花园的时候,就瞅见晨光熹微中,傲然绽放的花都不见了。
那小厮倒抽了一口气,马上顿住了脚步,他眨眨眼,又眨眨眼,几番动作下来确定自己没有在做梦。
乖乖,见鬼了!
小厮惊得把手中灯笼往地上一丢,麻溜溜地就跑去报告总管了。
总管一看不得了,于是片刻也不敢耽误,就敲了首辅大人的房门。
安正则近来觉轻,总管没敲两下他便醒了。
怕是什么紧急的事情,他开门时还只着了一件中衣。
总管舌头不利索地说了情况,安正则听完立刻披衣出门视察。
“陛下昨日累了,别叫醒她。”他出门前还不忘吩咐了句。
这事情如果只出在行宫里,安正则大可以勒令随侍人员一律缄口不言。虽然这世上没有什么不透风的墙,可事情能压住一时便是一时,怎么说也是拖了些时间好想对策。
可既是闹起来了,怎么可能就这么完了呢?
明安城西南部的郊区,靠近帝陵区域的几个村落,新发的花草芽儿一夜间蔫了,长势极好生命力十足的大片野花,也萎靡了下去。
村民们吓了一大跳。
这景象就摆着面前,一夜前后,差距太大,纵是再马大哈的人也无法忽视。
很快,这村子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昨夜发生了一大怪事。大家奔走相告,七嘴八舌议论得起劲,再然后附近几个村子的人互相一说,竟发现对方那里也是同样情况。
呜呼!
纯真朴实善良无知的大理国小村民们集体惶恐了。
有人神叨叨地说,这情况几百年前就曾出现过。
那个时候南诏还没有被灭,大理还没有建国,一夜帝都花草尽落之后,当朝的南诏皇帝就被人从龙椅上拽了下来。
那皇帝据史书记载,骄奢淫/逸,不问政事,亲小人,远贤臣,总之怎么对国家不好他就怎么干。
于是上天都看不下去了,天降异象,民众怨声载道。
这时候救世主般的某王爷推翻了暴君的统治,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接管了整个南诏,成为新一任的君主,并且让人民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最后这个王爷还在史书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称为南诏的“中兴之主”。
众人听完故事,彼此神态各异,表面上不敢妄然议主,心里却都有了些小计较。
保不齐此次也预兆了什么呢。
眼下这事情,是发生在段蕴在位时候的,陛下想想南诏的旧事,心头就扫过一阵凉风,肩头一哆嗦,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
那传说中的南诏昏君真的就那么昏庸无道?
似乎,并不是。
段蕴前些时候,就是去行宫祭祀的前一天晚上,还从后宫某个犄角旮旯里,翻出来一本大华王朝的野史。
巧的是,这野史就说了那南诏的废帝和大华一名歌女的风流往事。
似乎那废帝,也没有做过什么太过伤天害理,譬如残害忠良的事情。
不过就是花钱太大方了些,为红颜一掷千金;又太浪漫了些,罢朝三月带那歌女游山玩水。
按野史所描绘的,南诏废帝全然就是个宋徽宗或是南唐后主那样的人物。
作为皇帝他自是不合格了,可倒也没恶劣如史书所载。
皇帝如何如何,从来是由他后任记载。
史官即便再正直,却也是当朝帝王的臣子,那史书上的东西也不可能完全写实。
所以这时候,段蕴宁愿去相信大华王朝的稗官野史。
她默默为自己的公众形象点了支蜡。
。* 。* 。
回明安的路上,马车驶得飞快,似乎中途只停下一二次,在驿站换了马匹。
果然是事出紧急,国事最为重要,段蕴小小地叹口气,这样一来,也没人还惦记着她坐久了马车会不舒服。
尤其是现在这境况,连坐几个小时不停歇,拉车的马匹还被抽打得四蹄生风,她已然快要晕吐了。
身侧递过来一只手,骨节分明的手上拿着一个小瓷瓶。
“晕得难受,可服用两颗药丸。”有人清润的声音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