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21 第四百一十四章 绝倒
- 422 第四百一十五章 笑翻
- 423 第四百一十六章 喜闻乐见
- 424 第四百一十七章 笑掉下巴
- 425 第四百一十八章 本子
- 426 第四百一十九章 又有新队员加入
- 427 第四百二十章 筹措
- 428 第四百二十一章 变化
- 429 第四百二十二章 措手不及
- 430 第四百二十三章 猜忌
- 431 第四百二十四章 臣心坦荡
- 432 第四百二十五章 想法是好的,可惜
- 433 第四百二十六章 精神崩溃的黄锦(一)
- 434 第四百二十七章 精神崩溃的黄锦(二)
- 435 第四百二十八章 精神崩溃的黄锦(三)
- 436 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生第一次
- 437 第四百三十章 议大礼
- 438 第四百三十一章 余波(一)
- 439 第四百三十二章 余波(二)
- 440 第四百三十三章 清江浦(一)
- 441 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江浦(二)
- 442 第四百三十五章 清江浦(三)
- 443 第四百三十六章 清江浦(四)
- 444 第四百三十七章 这一年,三个瞬间(一)
- 445 第四百三十七章 这一年,三个瞬间(二)
- 446 第四百三十八章 钱钱钱,命相连
- 447 第四百三十九章 放贷
- 448 第四百四十章 垚者,巍巍乎高山
- 449 第四百四十一章 淮安
- 450 第四百四十二章 溃堤(一)
- 451 第四百四十三章 溃堤(二)
- 452 第四百四十四章 溃堤(三)
- 453 第四百四十五章 如期举行
- 454 第四百四十六章 志气
- 455 第四百四十七章 担心
- 456 第四百四十八章 争执(一)
- 457 第四百四十九章 争执(二)
- 458 第四百五十章 要吃饭?去考试吧
- 459 第四百五十一章 亲自见识
- 460 第四百五十二章 君子论德
- 461 第四百五十三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
- 462 第四百五十四章 保人
- 463 第四百五十五章 方唯的县试
- 464 第四百五十六章 见面
- 465 第四百五十七章 扣押
- 466 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天时间
- 467 第四百五十九章 耳语
- 468 第四百六十章 赚甘
- 469 第四百六十一章 惊风
- 470 第四百六十二章 束手
- 471 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拿
- 472 第四百六十四章 草率
- 473 第四百六十五章 抄家
- 474 第四百六十六章 空仓
- 475 第四百六十七章 归去
- 476 第四百六十八章 踏歌行
- 477 第四百六十九章 无他
- 478 第四百七十章 平大师
- 479 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打五十
- 480 第四百七十二章 论狠
- 481 第四百七十三章 哪有那么多规矩
- 482 第四百七十四章 消息
- 483 第四百七十五章 分歧
- 484 第四百七十六章 恳求
- 485 第四百七十七章 风雨欲来
- 486 第四百七十八章 暴戾
- 487 第四百七十九章 行险
- 488 第四百八十章 玉碎宫倾
- 489 第四百八十一章 决心
- 490 第四百八十二章 也好
- 491 第四百八十三章 醉意
- 492 第四百八十四章 赶到
- 493 第四百八十五章 夜谈
- 494 第四百八十六章 泰昌(全本)
- 495 新书《天下衙门》试阅,第一章
- 987 第四百八十六章 泰昌 全本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百二十四章 臣心坦荡
第四百二十四章 臣心坦荡
第四百二十四章 臣心坦荡
皇帝这话已经有点诛心了,孙淡知道嘉靖正在气头上,又先入为主地以为自己同杨廷和勾结,现在解释什么都是无用。此事得先等一会再说,等皇帝把肚子中的怨先发泄完毕。
孙淡道:“陛下,臣心坦荡,做人做事无不光明正大。若有一句虚言,天厌之,地厌之,让这九天之上的神雷将臣收了去。”
话音刚落,又是一道闪电,亮得耀眼,仿佛样将整个玉熙宫都照透了。
接着就是一声轰隆雷声贴地而来,就像是在耳边炸开,拖曳着长长的轰鸣震惊百里。
雷已经下地了。
接着是“哗啦!”一声,初夏的第一场暴雨倾盆而下。
“雷下地了,小心走水……”有太监的声音在外面乱糟糟地传来,然后又被绵密不绝的雨声吞没。
黄锦突然尖锐地笑了起来:“孙淡,都这个时候还嘴硬。你的那点心思已经被万岁爷看透了,怎么,现在没话说了吧?陛下,立即将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杖毙殿前。”
嘉靖的目光更是犀利,穿过宽大的房间落到孙淡身上:“坦荡,好个坦荡之臣。孙淡你学问长进了,却学会了大臣们的狂悖了。咯咯,朕知道你们在杨廷和那里做什么。无外乎是置酒高会,庆贺胜利。朕当初巴心巴肝拿你当肱骨之臣看待,念得不过是当初的情分。如今,你定是仗真朕的情分放肆,真当朕不愿意打你。孙淡,如今你还有何话要说?”
孙淡:“天日可鉴,臣无话可说。”
黄锦:“来人,来人啦,把孙淡拖出去!”
嘉靖使劲喊着:“孙淡,说话,你当朕下不了死手?”
孙淡:“皇上就是天,自然明晰一切,臣不需要解释。”说着话,他将头上的官帽慢慢地摘下来,放在地上。
嘉靖冷笑:“怎么,不想做朕的官儿了?”
雨声,雷声响成一片,没有人说话,屋中死一般沉寂。
两个太监浑身雨水地冲了进来,“陛下。”
黄锦得意扬扬地一挥手,“拖出去,打!”
两个太监怎么不知道孙淡是谁,孙先生在太监们之中的威望极高,他们的不少子弟可都是孙淡的学生。听到黄锦喊,却没有人上前动手。就那么水淋淋地站在那里,湿了一地。
黄锦见喊不动手下的太监,大声骂道:“两个肮脏的杀才,敢抗命吗?”
“罢了。”皇帝的声音却传了过来,黄锦愕然地看着嘉靖。
两个太监如蒙大赦,逃也似地溜了出去。
皇帝开始冷笑:“孙淡,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和其他文臣一样是不怕死的也不怕庭杖的,朕今日若真打了你,反成全了你刚直不阿的名声。嘿嘿,朕才不犯这个傻呢!”
从头到尾都是皇帝自说自话,孙淡觉得好笑,嘴角一翘,道:“陛下,臣倒是不在乎这种虚名。实际上,自臣见了陛下,一直都是陛下在说,臣在听。陛下何尝给过臣说话的机会?唐太宗有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陛下德比尧舜,自然会还臣一个清白。”
嘉靖刚才一通发泄,只觉得有些气喘,胸口的闷气也散发出去了,厉声喝道:“孙淡,说说吧,回话!怎么回事,通州那边,太后怎么想着要回湖北。”
孙淡突然问:“陛下刚才是不是收到了一份奏折,上奏的乃是兵部主事霍韬。”
听到这话,不但皇帝,连黄锦都抽了一口冷气。
霍韬这份稿子刚一到内阁,黄锦就恰好看到。那个时候,太后要离开通州的事情皇帝和朝臣都还不知道。
一看到这份奏折,黄锦就吓了一跳。上面,霍韬说,太后竟然被大臣们逼得不能与皇帝团聚,此事有违人伦礼仪,请陛下立即追回太后,为太后和兴王上尊号,并追究杨廷和毛澄等人的责任。
黄锦也知道太后若是离开京城的后果,当下也不敢耽搁,立即派人去通州打探消息。并拿了奏折就去找皇帝。
很快,通州那边就有消息传来,太后已经开始收拾行装,而毛尚书则苦苦相劝。如今,通州行宫已经乱成一团了。
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又惊又怒,几乎将一口热血吐了出来,他也是吃了好几颗仙丹,并养了半天气才撑住了。
与此同时,黄锦也得知了孙淡已经回城,正在杨廷和家里吃饭的消息。
黄锦一个激灵,立即察觉到这是一个板倒孙淡的大好机会。
皇帝正恨孙淡,如今,通州那边乱成一团麻。孙淡却偷偷跑回京城,并去了杨府,难道他就不关心通州那边。又或者说,通州那边的乱局就是孙淡所为,因为他已经同杨首辅勾结在一起了。
想到这里,黄锦心中大觉振奋,立即跑到皇帝那里,将霍韬的奏折交了过去,说明通州的事情,并说,孙淡已经同杨廷和勾结在一起,如今正在杨府秘商呢。
皇帝一听,这还得了,自己的老娘都要被人逼走了。而一直被自己依为心腹的孙淡既然同杨首辅蛇鼠一窝。就立即将陆炳派了出去,让他把孙淡绑过来。
现在听孙淡说出这样的话来,黄锦或许还没错感觉到什么,可皇帝心中却像是打了一个大雷,猛地从蒲团上站起来。一张脸在烛光中又青又白,先前的汗水早不知跑什么地方去了。
他虽然性格古怪,又的时候甚至偏激到变态的地步。可偏激是一个年轻人特有的性格,即便是现代人,也是如此。虽然偏激,可并不代表他笨。有的时候,这个大明朝的董事长,甚至精明得有些过头。
他只微微一动心念,立即明白孙淡这句话中的不对。
首先,孙淡怎么知道霍韬上了一份奏折。要知道,大臣们的奏折要先交到内阁,当时霍韬的奏折交到内阁的时候,甚至连内阁首辅杨廷和也不知道,就被黄锦抢先一步拿走了。而且,通州那边的事情一出,霍韬后脚就上折子,这个点也掐得太准了吧,准得让人心生疑惑。
据皇帝所知,这份奏折就内阁的少数几个人,黄锦和自己知道,孙淡又从何得知的……不对,他刚才在杨廷和那里,应该是听内阁的人说的……也不对,他现在突然提起这事……难道?
所有的事情都串到了一起,嘉靖好象明白了些什么。
皇帝沉默片刻:“霍韬的奏折朕看了,是弹劾首辅和内阁的。你怎么看?”
孙淡抬头镇静地看着皇帝:“陛下,臣怎么看不重要,天下人怎么看才重要。陛下,内阁逼走太后一事实在是荒天下之大唐,到时候自有忠贞正义之士站出来。霍韬只是第一个,接下来还有更多人,这不正是陛下想看到的局面吗?”
孙淡这话直指皇帝的内心,听起来有些刺耳。黄锦面上变色,正欲说话,却看到皇帝绷紧的脸满满舒张开来,只得乖乖将嘴闭上。
皇帝点点头,却恨恨骂道:“可此刻,朕的母亲就要被他们给逼走了。”
孙淡突然笑了笑:“陛下不用担心,臣离开通州的时候已经劝过太后了,请太后别急走走,太后也已经答应了臣的请求。”
“哦。”皇帝倒有些惊喜,立即觉察出这事有一出大文章可作。他已经隐约感觉出,这个霍韬同孙淡有莫大关系:“说下去。”
“陛下,臣一进城没来见陛下,却去首辅大人那里。陛下猜猜,臣为什么这么做?”孙淡问。
皇帝面上渐渐露出了笑容:“原来你早已经安排好了,说,接着说。”
孙淡:“臣是去通知首辅大人通州出事了。”
黄锦大怒,叫道:“孙淡,枉陛下如此信任你,一但遇到大事,你却去见杨廷和,难道在你心目中,首辅比陛下的分量还重吗?”
嘉靖却摇了摇手:“黄伴,让孙卿说下去。”
听到皇帝如此亲热地称呼孙淡,黄锦不觉一呆。
孙淡道:“回陛下的话,臣是去劝首辅大人的。”
“劝杨首辅?若他真听人劝,真有几丝念及朕的难处,又何必苦哭相逼?”
孙淡:“此一时彼一时也,霍韬之是个开始。”
“然。”皇帝点点头,舒展开来的面容上竟带着一丝笑容。
这二人如打哑谜一样说着话,黄锦却听不明白,只好气闷地站在那里发呆。
皇帝又问:“那么,孙卿你说说,首辅大人可曾听进去你的劝告了?”
孙淡点点头:“杨首辅已经答应,尊陛下的生父为兴献帝,遵太后为兴 国太后。”
“啊!”黄锦这才听明白了,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他万万没想到,刚强的首辅居然会答应孙淡。
皇帝突然一阵振奋:“他真是这么说的?”
孙淡:“是,臣说服首辅大人之后,杨首辅就立即起身去内阁与其他阁臣商议为兴王上尊号一事。”
“好好好。”皇帝终于笑出声来,走到孙淡身边,突然一俯身,将孙淡的乌纱帽拣了起来塞到孙淡手上,“做得不错,如此也是好事。”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皇帝也知道现在不是同大臣们硬扛的时候。只要他们开始让步,就是一个好迹象。这样一步步走下去,总有天能给自己父母正名的。
皇帝心中对孙淡一阵感激,感叹道:“孙卿辛苦了,朕错怪了你。”
孙淡心中更是腻味,这个皇帝,用得着你的时候就高高将你捧起。一旦厌你烦你,就一脚踩将下去。在这样的领导下面做事,真是够戗!
看孙淡受到嘉奖,黄锦嫉妒得眼珠子都红了。他心中一动,突然想出了一个鬼点子,决定摆孙淡一道。
皇帝这话已经有点诛心了,孙淡知道嘉靖正在气头上,又先入为主地以为自己同杨廷和勾结,现在解释什么都是无用。此事得先等一会再说,等皇帝把肚子中的怨先发泄完毕。
孙淡道:“陛下,臣心坦荡,做人做事无不光明正大。若有一句虚言,天厌之,地厌之,让这九天之上的神雷将臣收了去。”
话音刚落,又是一道闪电,亮得耀眼,仿佛样将整个玉熙宫都照透了。
接着就是一声轰隆雷声贴地而来,就像是在耳边炸开,拖曳着长长的轰鸣震惊百里。
雷已经下地了。
接着是“哗啦!”一声,初夏的第一场暴雨倾盆而下。
“雷下地了,小心走水……”有太监的声音在外面乱糟糟地传来,然后又被绵密不绝的雨声吞没。
黄锦突然尖锐地笑了起来:“孙淡,都这个时候还嘴硬。你的那点心思已经被万岁爷看透了,怎么,现在没话说了吧?陛下,立即将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杖毙殿前。”
嘉靖的目光更是犀利,穿过宽大的房间落到孙淡身上:“坦荡,好个坦荡之臣。孙淡你学问长进了,却学会了大臣们的狂悖了。咯咯,朕知道你们在杨廷和那里做什么。无外乎是置酒高会,庆贺胜利。朕当初巴心巴肝拿你当肱骨之臣看待,念得不过是当初的情分。如今,你定是仗真朕的情分放肆,真当朕不愿意打你。孙淡,如今你还有何话要说?”
孙淡:“天日可鉴,臣无话可说。”
黄锦:“来人,来人啦,把孙淡拖出去!”
嘉靖使劲喊着:“孙淡,说话,你当朕下不了死手?”
孙淡:“皇上就是天,自然明晰一切,臣不需要解释。”说着话,他将头上的官帽慢慢地摘下来,放在地上。
嘉靖冷笑:“怎么,不想做朕的官儿了?”
雨声,雷声响成一片,没有人说话,屋中死一般沉寂。
两个太监浑身雨水地冲了进来,“陛下。”
黄锦得意扬扬地一挥手,“拖出去,打!”
两个太监怎么不知道孙淡是谁,孙先生在太监们之中的威望极高,他们的不少子弟可都是孙淡的学生。听到黄锦喊,却没有人上前动手。就那么水淋淋地站在那里,湿了一地。
黄锦见喊不动手下的太监,大声骂道:“两个肮脏的杀才,敢抗命吗?”
“罢了。”皇帝的声音却传了过来,黄锦愕然地看着嘉靖。
两个太监如蒙大赦,逃也似地溜了出去。
皇帝开始冷笑:“孙淡,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和其他文臣一样是不怕死的也不怕庭杖的,朕今日若真打了你,反成全了你刚直不阿的名声。嘿嘿,朕才不犯这个傻呢!”
从头到尾都是皇帝自说自话,孙淡觉得好笑,嘴角一翘,道:“陛下,臣倒是不在乎这种虚名。实际上,自臣见了陛下,一直都是陛下在说,臣在听。陛下何尝给过臣说话的机会?唐太宗有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陛下德比尧舜,自然会还臣一个清白。”
嘉靖刚才一通发泄,只觉得有些气喘,胸口的闷气也散发出去了,厉声喝道:“孙淡,说说吧,回话!怎么回事,通州那边,太后怎么想着要回湖北。”
孙淡突然问:“陛下刚才是不是收到了一份奏折,上奏的乃是兵部主事霍韬。”
听到这话,不但皇帝,连黄锦都抽了一口冷气。
霍韬这份稿子刚一到内阁,黄锦就恰好看到。那个时候,太后要离开通州的事情皇帝和朝臣都还不知道。
一看到这份奏折,黄锦就吓了一跳。上面,霍韬说,太后竟然被大臣们逼得不能与皇帝团聚,此事有违人伦礼仪,请陛下立即追回太后,为太后和兴王上尊号,并追究杨廷和毛澄等人的责任。
黄锦也知道太后若是离开京城的后果,当下也不敢耽搁,立即派人去通州打探消息。并拿了奏折就去找皇帝。
很快,通州那边就有消息传来,太后已经开始收拾行装,而毛尚书则苦苦相劝。如今,通州行宫已经乱成一团了。
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又惊又怒,几乎将一口热血吐了出来,他也是吃了好几颗仙丹,并养了半天气才撑住了。
与此同时,黄锦也得知了孙淡已经回城,正在杨廷和家里吃饭的消息。
黄锦一个激灵,立即察觉到这是一个板倒孙淡的大好机会。
皇帝正恨孙淡,如今,通州那边乱成一团麻。孙淡却偷偷跑回京城,并去了杨府,难道他就不关心通州那边。又或者说,通州那边的乱局就是孙淡所为,因为他已经同杨首辅勾结在一起了。
想到这里,黄锦心中大觉振奋,立即跑到皇帝那里,将霍韬的奏折交了过去,说明通州的事情,并说,孙淡已经同杨廷和勾结在一起,如今正在杨府秘商呢。
皇帝一听,这还得了,自己的老娘都要被人逼走了。而一直被自己依为心腹的孙淡既然同杨首辅蛇鼠一窝。就立即将陆炳派了出去,让他把孙淡绑过来。
现在听孙淡说出这样的话来,黄锦或许还没错感觉到什么,可皇帝心中却像是打了一个大雷,猛地从蒲团上站起来。一张脸在烛光中又青又白,先前的汗水早不知跑什么地方去了。
他虽然性格古怪,又的时候甚至偏激到变态的地步。可偏激是一个年轻人特有的性格,即便是现代人,也是如此。虽然偏激,可并不代表他笨。有的时候,这个大明朝的董事长,甚至精明得有些过头。
他只微微一动心念,立即明白孙淡这句话中的不对。
首先,孙淡怎么知道霍韬上了一份奏折。要知道,大臣们的奏折要先交到内阁,当时霍韬的奏折交到内阁的时候,甚至连内阁首辅杨廷和也不知道,就被黄锦抢先一步拿走了。而且,通州那边的事情一出,霍韬后脚就上折子,这个点也掐得太准了吧,准得让人心生疑惑。
据皇帝所知,这份奏折就内阁的少数几个人,黄锦和自己知道,孙淡又从何得知的……不对,他刚才在杨廷和那里,应该是听内阁的人说的……也不对,他现在突然提起这事……难道?
所有的事情都串到了一起,嘉靖好象明白了些什么。
皇帝沉默片刻:“霍韬的奏折朕看了,是弹劾首辅和内阁的。你怎么看?”
孙淡抬头镇静地看着皇帝:“陛下,臣怎么看不重要,天下人怎么看才重要。陛下,内阁逼走太后一事实在是荒天下之大唐,到时候自有忠贞正义之士站出来。霍韬只是第一个,接下来还有更多人,这不正是陛下想看到的局面吗?”
孙淡这话直指皇帝的内心,听起来有些刺耳。黄锦面上变色,正欲说话,却看到皇帝绷紧的脸满满舒张开来,只得乖乖将嘴闭上。
皇帝点点头,却恨恨骂道:“可此刻,朕的母亲就要被他们给逼走了。”
孙淡突然笑了笑:“陛下不用担心,臣离开通州的时候已经劝过太后了,请太后别急走走,太后也已经答应了臣的请求。”
“哦。”皇帝倒有些惊喜,立即觉察出这事有一出大文章可作。他已经隐约感觉出,这个霍韬同孙淡有莫大关系:“说下去。”
“陛下,臣一进城没来见陛下,却去首辅大人那里。陛下猜猜,臣为什么这么做?”孙淡问。
皇帝面上渐渐露出了笑容:“原来你早已经安排好了,说,接着说。”
孙淡:“臣是去通知首辅大人通州出事了。”
黄锦大怒,叫道:“孙淡,枉陛下如此信任你,一但遇到大事,你却去见杨廷和,难道在你心目中,首辅比陛下的分量还重吗?”
嘉靖却摇了摇手:“黄伴,让孙卿说下去。”
听到皇帝如此亲热地称呼孙淡,黄锦不觉一呆。
孙淡道:“回陛下的话,臣是去劝首辅大人的。”
“劝杨首辅?若他真听人劝,真有几丝念及朕的难处,又何必苦哭相逼?”
孙淡:“此一时彼一时也,霍韬之是个开始。”
“然。”皇帝点点头,舒展开来的面容上竟带着一丝笑容。
这二人如打哑谜一样说着话,黄锦却听不明白,只好气闷地站在那里发呆。
皇帝又问:“那么,孙卿你说说,首辅大人可曾听进去你的劝告了?”
孙淡点点头:“杨首辅已经答应,尊陛下的生父为兴献帝,遵太后为兴 国太后。”
“啊!”黄锦这才听明白了,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他万万没想到,刚强的首辅居然会答应孙淡。
皇帝突然一阵振奋:“他真是这么说的?”
孙淡:“是,臣说服首辅大人之后,杨首辅就立即起身去内阁与其他阁臣商议为兴王上尊号一事。”
“好好好。”皇帝终于笑出声来,走到孙淡身边,突然一俯身,将孙淡的乌纱帽拣了起来塞到孙淡手上,“做得不错,如此也是好事。”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皇帝也知道现在不是同大臣们硬扛的时候。只要他们开始让步,就是一个好迹象。这样一步步走下去,总有天能给自己父母正名的。
皇帝心中对孙淡一阵感激,感叹道:“孙卿辛苦了,朕错怪了你。”
孙淡心中更是腻味,这个皇帝,用得着你的时候就高高将你捧起。一旦厌你烦你,就一脚踩将下去。在这样的领导下面做事,真是够戗!
看孙淡受到嘉奖,黄锦嫉妒得眼珠子都红了。他心中一动,突然想出了一个鬼点子,决定摆孙淡一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