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0 第二十章 车轮下的男孩
- 21 第二十一章 破绽
- 22 第二十二章 一大一小难缠鬼
- 23 第二十三章 小小冰美人
- 24 第二十四章 年节送来的礼物
- 25 第二十五章 出府寻迹
- 26 第二十六章 爹爹
- 27 第二十七章 那个走丢的小丫头
- 28 第二十八章 年关好消息
- 29 第二十九章 有一个爱戳心窝子的闺蜜是一种怎样体验
- 30 第三十章 灯节遇险
- 31 第三十一章 我是他的妹妹
- 32 第三十二章 蟾宫月
- 33 第三十三章 庾邵的过往
- 34 第三十四章 从我的床上下去
- 35 第三十五章 祈之女神
- 36 第三十六章 当你先生
- 37 第三十七章 容菱的古怪
- 38 第三十八章 入梦魂(上)
- 39 第三十九章 入梦魂(下)
- 40 第四十章 祭祀典(上)
- 41 第四十一章 祭祀典(下)
- 42 第四十二章 我来了
- 43 第四十三章 她的温暖
- 44 第四十四章 三月初九,会老友
- 45 第四十三章 她的温暖
- 46 第四十五章 箜篌承约
- 47 第四十六章 上辈子的事
- 48 第四十七章 人鬼情未了(上)
- 49 第四十八章 人鬼情未了(下)
- 50 第四十九章 于飞于飞,我的小凤凰长大了(上)
- 51 第五十章 于飞于飞,我的小凤凰长大了(下)
- 52 第五十一章 守护与告别
- 53 第五十二章 岁月静谧
- 54 第五十三章 她的答案
- 55 第五十四章 生辰与消失
- 56 第五十五章 质问与试探
- 57 第五十六章 没有什么困难比得过姐妹情
- 58 第五十七章 游历
- 59 第五十八章 庾邵的上辈子
- 60 第五十九章 如花美人归
- 61 第六十章 大周公子榜
- 62 第六十一章 他不该被忘记
- 63 第六十二章 太子与锦城将军
- 64 第六十三章 赶美人上马
- 65 第六十四章 太子的马背上
- 66 第六十五章 他们的关系?
- 67 第六十六章 追过去
- 68 第六十七章 怎么每次见你都在哭
- 69 第六十八章 他到底是谁
- 70 第六十九章 铺子相遇
- 71 第七十章 炉台的火
- 72 第七十一章 需要你的帮忙
- 73 第七十二章 阿邝还小
- 74 第七十三章 学堂里的第十二人
- 75 第七十四章 将军府的私生女
- 76 第七十五章 是不是死定了…
- 77 第七十六章 最讨厌的就是你了
- 78 第七十七章 醉卧美人膝
- 79 第七十八章 姬洳的心事
- 80 第七十九章 陪伴
- 81 第八十章 蒙拓
- 82 第八十一章 两辈子的布局
- 83 第八十二章 表白章
- 84 第八十三章 心意
- 85 第八十四章 靖宁侯府顺位宴
- 86 第八十五章 布戏
- 87 第八十六章 树上吻
- 88 第八十七章 真心
- 89 第八十八章 提亲
- 90 第八十九章 蒙拓之难
- 91 第九十章 兄弟
- 92 第九十一章 启程
- 93 第92章 【番外】前世:谁的因果
- 94 第九十二章 后一叙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章 灯节遇险
第三十章 灯节遇险
姬晏与郑戎走近时可看见大氅上还沾着一层薄雪,两人在凉亭外停下脚步,拍落雪后方才迈了进来。
见过礼,两人随意地在凉亭边上的横栏上坐下,有丫鬟将茶杯递到了他们手上。郑戎有些急地灌下一杯,吐出了一口热气:“今日真是冷,手指都快要不听使唤。”
姬晏倒是不紧不慢地在一旁轻嘬,热水的雾气氤氲而上,衬的他面容朦胧,整个人愈发清贵不近。
“难得景约先生好兴致,邀你们一同登南山赏景,这可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的。”郑夫人笑着道。
礼学监总监长崔镜,字景约,为人逍遥随性。面上虽任职礼学监,实则并不愿受到束缚,他最爱做的不是站在教堂上教授学识,而是约上三两挚友外出行乐。即便如此,崔镜的名望还是大周不可动摇的存在,不然也不会破格拟他为最高学府的总监长。礼学监的公子们无一不盼能有机会聆听他的讲授,若是能被选中一同外出,那更是对自身的极大肯定,是宁可放弃年考也不可错过的。
姬晏与郑戎作为入学一年的新生,今日能够与景约先生同游,足以令不少同窗眼红。
“今儿个去的人还真不少,慕师兄和容芥也都在,还有庾邝、桓篱他们!”
“桓家小子也去了?那可热闹了,这一路来想必能惹不少事…”谢氏眼波流转,竟有些幸灾乐祸地看向姬晏。
姬晏放下茶杯,轻吐道:“然也。”
“夫人有所不知,景约先生本就没有邀他前来,是那小子厚着脸皮早早跑到南山底下等着装偶遇,最终只好也把他给带上。”郑戎插嘴道,“这下好了,多了一个桓篱,就好像带了一笼子的雀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一整天下来整个脑仁都是疼的…我都如此,估计景约先生回去就又要闭关休整了!”
“噗…”一声闷笑传来,众人看去,只见容芜正捂着嘴,眼角的笑意还没散去。
郑戎口中的崔镜,不是别人,正是崔氏的大哥,容芜的舅父。
崔氏也是一副好笑的模样,摇摇头道:“大哥这么多年了真是一点没变,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热闹,却又怕太过吵闹,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想必这等达到一定境界的雅士,都会带着某种癖好吧?”谢氏挑眉,忽然又转过头去看着自家儿子认真道,“晏儿,学业这种事,随便应付一下就好了,切不可给我养出一堆的怪毛病回来。”
姬晏面不改色:“孩儿一向谨遵母亲教导。”
“……”郑戎张着嘴干瞪了这母子俩半晌,内心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过。
——次次考核都摘取第一就是随便应付的结果哦?
——那浑身上下数都数不清的大毛病小规矩原来也都可以不作数的吗?!
但看着两人一副本是如此的理直气壮的模样,郑戎默默合上自己的下巴,终是一句话也没能说出来。
容芜却是第一次见到姬晏与谢氏这样的相处方式,上辈子虽也接触不少,但那时的他们好像从未在她面前这般轻松过。回想起来,谢氏面对她总是费心地想逗她笑,结果收获了了,她就好像一只僵硬的小兽,你进我退,亲近过了就会转身吓跑。
现在想想,那些记忆都已模糊许多了,好像是在看别人的故事一般,情不自禁地觉得有些好笑。
低着头双手捧着茶杯,唇角弯起弧度,抬眸间,正正落进了姬晏的目光中。
两人对视了片刻,还是容芜笑了笑,先移开了视线。
几位夫人又聊了些闲话,谢氏忽然想起来问谢氏到:“对了,两日后的年灯节阿芜可有安排?”
“这倒不曾,你可有事?”
“阿洳想上街去看花灯,不如两人一起做个伴吧。”
“听说最近外面乱的很…”有了上次容芜差点走丢的经历,崔氏对什么都提着十二分的心。
“你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谢氏毫不留情地嘲笑道,“我们阿芜以后该不是都会被你拴在眼皮子底下了吧?这种时候,就该问问人家自己想不想去。”
呃,比较想待在家里哎…
容芜咽了口口水,期待地看向母亲。崔氏见她眼神湿漉漉的,心里瞬间软了下来,以为她这是在想要出去的意思。
“也罢,那就一起去吧。”
“这就对了。”谢氏笑开眼,“你若实在不放心,我就让晏儿跟着。”
容芜一张嘴,一个不字差点就蹦了出来,却被姬晏抢了先。
“我已有约。”
“这样啊,跟谁的约比陪妹妹还重要的…不能改吗?”
“在梅岭。”姬晏看了眼容芜,见她小脸憋的通红,也误会了意思,唇角抿了抿道,“咳,也不是不…”
“不用改不用改,多带些护卫也就是了,梅岭那么远,行程定下了不容易。”
姬晏默默咽回了下面的话,若无其事的模样端起茶杯轻抿一口,黑眸微微眯了起来。
见事情定了下来,容芜长舒了一口气,却莫名地有些不敢与姬晏对视。
心里嘀咕,明明也是替你解决了麻烦,这隐隐的不满难道是自己的错觉?
***
两日后的酉时,容芜坐着马车来到西市。得到通报,姬洳在丫鬟的搀扶下走下马车,面容没有一丝表情,看不出喜怒。
容芜不知她是愿意跟自己一起逛花灯,还是被谢氏强绑来的,不由心里有些没底。只见姬洳就那么静静地站在马车旁看着她,鼓了鼓气还是主动走了过去。
“今天天气不错啊,适合外出走一走。”
姬洳抬头看了看已经开始微微泛黑的天,又看向容芜,两人沉默地对视一会儿,还是“嗯”了一声点了点头。
容芜尴尬地想咬自己的舌头,拼命地再思索话题,抬眼见前面街道两边的有些灯已点了起来,急忙道:“这些灯远远看着都还挺漂亮的!”
“嗯。”
“……”
“你吃饭了吗?”
“嗯。”
两人又陷入了沉默,最后还是姬洳身边的妈妈笑着接过话来:“这会儿时辰还早,小姐们可以先找个安静的地方用些餐,一会儿等灯都点起来了才会热闹!”
“你不是吃过了吗?”容芜闻言扭头问到。
“…并未。”姬洳顿了顿,有些艰难的开了口。
“那刚刚…”
“下面的还没来得及说。”
“……”容芜放弃了继续交流的尝试,两人安静地顺着街道往里走。有护卫早已打探好了地方,没费什么功夫就上了二楼,在包厢中坐了下来,窗户正好通向外面,可以看到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带着面具,各式各样的很是有趣。
膳食很快送了上来,姬洳安静地用了起来。她虽不说话,神态却安然自若,并不见容芜的局促。一顿饭用的相对无言,容芜却意识姬洳只是不愿多言,她自己本身也不擅长寻找话题,这般相处着倒很合她的心意,渐渐放松了下来。
等到天完全黑了下来,街道两边的灯都已点亮,红火喜庆,比起府内更有过年的气氛。容芜和姬洳离开了酒楼,在丫鬟婆子的簇拥下边走边看。
路过一家卖面具的摊铺,姬洳停下了脚,目光认真扫过后,指向其中的两个狐狸白色面具。
“小姐好眼光,这款狐狸面具可是今晚卖的最好的!”摊主殷勤地将面具取下递了过去。
容芜环顾四周,见戴这种狐狸面具的人还真不少,平均一行人当众就有一个人戴着这个狐狸。
姬洳却不以为然,递向容芜一个。
“…谢谢。”
戴上面具后,好像更自如了些,连姬洳都精神了不少,见前面有人在耍杂技,拉着容芜挤了过去。
人群中是两个异族男子在表演吐火圈,动作惊险,常引得人们连连叫好。
容芜正看着起劲,忽然吐火的烟雾扑面而来,呛的人直咳嗽。不知用了什么,烟雾越来越大,人们都捂住口鼻,视线也越来越差。
当容芜察觉到不对时,忽然颈后一痛,在失去知觉前想着:遭了,难不成娘亲口中说的拐卖孩子的人牙子被自己给遇上了?
见过礼,两人随意地在凉亭边上的横栏上坐下,有丫鬟将茶杯递到了他们手上。郑戎有些急地灌下一杯,吐出了一口热气:“今日真是冷,手指都快要不听使唤。”
姬晏倒是不紧不慢地在一旁轻嘬,热水的雾气氤氲而上,衬的他面容朦胧,整个人愈发清贵不近。
“难得景约先生好兴致,邀你们一同登南山赏景,这可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的。”郑夫人笑着道。
礼学监总监长崔镜,字景约,为人逍遥随性。面上虽任职礼学监,实则并不愿受到束缚,他最爱做的不是站在教堂上教授学识,而是约上三两挚友外出行乐。即便如此,崔镜的名望还是大周不可动摇的存在,不然也不会破格拟他为最高学府的总监长。礼学监的公子们无一不盼能有机会聆听他的讲授,若是能被选中一同外出,那更是对自身的极大肯定,是宁可放弃年考也不可错过的。
姬晏与郑戎作为入学一年的新生,今日能够与景约先生同游,足以令不少同窗眼红。
“今儿个去的人还真不少,慕师兄和容芥也都在,还有庾邝、桓篱他们!”
“桓家小子也去了?那可热闹了,这一路来想必能惹不少事…”谢氏眼波流转,竟有些幸灾乐祸地看向姬晏。
姬晏放下茶杯,轻吐道:“然也。”
“夫人有所不知,景约先生本就没有邀他前来,是那小子厚着脸皮早早跑到南山底下等着装偶遇,最终只好也把他给带上。”郑戎插嘴道,“这下好了,多了一个桓篱,就好像带了一笼子的雀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一整天下来整个脑仁都是疼的…我都如此,估计景约先生回去就又要闭关休整了!”
“噗…”一声闷笑传来,众人看去,只见容芜正捂着嘴,眼角的笑意还没散去。
郑戎口中的崔镜,不是别人,正是崔氏的大哥,容芜的舅父。
崔氏也是一副好笑的模样,摇摇头道:“大哥这么多年了真是一点没变,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热闹,却又怕太过吵闹,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想必这等达到一定境界的雅士,都会带着某种癖好吧?”谢氏挑眉,忽然又转过头去看着自家儿子认真道,“晏儿,学业这种事,随便应付一下就好了,切不可给我养出一堆的怪毛病回来。”
姬晏面不改色:“孩儿一向谨遵母亲教导。”
“……”郑戎张着嘴干瞪了这母子俩半晌,内心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过。
——次次考核都摘取第一就是随便应付的结果哦?
——那浑身上下数都数不清的大毛病小规矩原来也都可以不作数的吗?!
但看着两人一副本是如此的理直气壮的模样,郑戎默默合上自己的下巴,终是一句话也没能说出来。
容芜却是第一次见到姬晏与谢氏这样的相处方式,上辈子虽也接触不少,但那时的他们好像从未在她面前这般轻松过。回想起来,谢氏面对她总是费心地想逗她笑,结果收获了了,她就好像一只僵硬的小兽,你进我退,亲近过了就会转身吓跑。
现在想想,那些记忆都已模糊许多了,好像是在看别人的故事一般,情不自禁地觉得有些好笑。
低着头双手捧着茶杯,唇角弯起弧度,抬眸间,正正落进了姬晏的目光中。
两人对视了片刻,还是容芜笑了笑,先移开了视线。
几位夫人又聊了些闲话,谢氏忽然想起来问谢氏到:“对了,两日后的年灯节阿芜可有安排?”
“这倒不曾,你可有事?”
“阿洳想上街去看花灯,不如两人一起做个伴吧。”
“听说最近外面乱的很…”有了上次容芜差点走丢的经历,崔氏对什么都提着十二分的心。
“你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谢氏毫不留情地嘲笑道,“我们阿芜以后该不是都会被你拴在眼皮子底下了吧?这种时候,就该问问人家自己想不想去。”
呃,比较想待在家里哎…
容芜咽了口口水,期待地看向母亲。崔氏见她眼神湿漉漉的,心里瞬间软了下来,以为她这是在想要出去的意思。
“也罢,那就一起去吧。”
“这就对了。”谢氏笑开眼,“你若实在不放心,我就让晏儿跟着。”
容芜一张嘴,一个不字差点就蹦了出来,却被姬晏抢了先。
“我已有约。”
“这样啊,跟谁的约比陪妹妹还重要的…不能改吗?”
“在梅岭。”姬晏看了眼容芜,见她小脸憋的通红,也误会了意思,唇角抿了抿道,“咳,也不是不…”
“不用改不用改,多带些护卫也就是了,梅岭那么远,行程定下了不容易。”
姬晏默默咽回了下面的话,若无其事的模样端起茶杯轻抿一口,黑眸微微眯了起来。
见事情定了下来,容芜长舒了一口气,却莫名地有些不敢与姬晏对视。
心里嘀咕,明明也是替你解决了麻烦,这隐隐的不满难道是自己的错觉?
***
两日后的酉时,容芜坐着马车来到西市。得到通报,姬洳在丫鬟的搀扶下走下马车,面容没有一丝表情,看不出喜怒。
容芜不知她是愿意跟自己一起逛花灯,还是被谢氏强绑来的,不由心里有些没底。只见姬洳就那么静静地站在马车旁看着她,鼓了鼓气还是主动走了过去。
“今天天气不错啊,适合外出走一走。”
姬洳抬头看了看已经开始微微泛黑的天,又看向容芜,两人沉默地对视一会儿,还是“嗯”了一声点了点头。
容芜尴尬地想咬自己的舌头,拼命地再思索话题,抬眼见前面街道两边的有些灯已点了起来,急忙道:“这些灯远远看着都还挺漂亮的!”
“嗯。”
“……”
“你吃饭了吗?”
“嗯。”
两人又陷入了沉默,最后还是姬洳身边的妈妈笑着接过话来:“这会儿时辰还早,小姐们可以先找个安静的地方用些餐,一会儿等灯都点起来了才会热闹!”
“你不是吃过了吗?”容芜闻言扭头问到。
“…并未。”姬洳顿了顿,有些艰难的开了口。
“那刚刚…”
“下面的还没来得及说。”
“……”容芜放弃了继续交流的尝试,两人安静地顺着街道往里走。有护卫早已打探好了地方,没费什么功夫就上了二楼,在包厢中坐了下来,窗户正好通向外面,可以看到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带着面具,各式各样的很是有趣。
膳食很快送了上来,姬洳安静地用了起来。她虽不说话,神态却安然自若,并不见容芜的局促。一顿饭用的相对无言,容芜却意识姬洳只是不愿多言,她自己本身也不擅长寻找话题,这般相处着倒很合她的心意,渐渐放松了下来。
等到天完全黑了下来,街道两边的灯都已点亮,红火喜庆,比起府内更有过年的气氛。容芜和姬洳离开了酒楼,在丫鬟婆子的簇拥下边走边看。
路过一家卖面具的摊铺,姬洳停下了脚,目光认真扫过后,指向其中的两个狐狸白色面具。
“小姐好眼光,这款狐狸面具可是今晚卖的最好的!”摊主殷勤地将面具取下递了过去。
容芜环顾四周,见戴这种狐狸面具的人还真不少,平均一行人当众就有一个人戴着这个狐狸。
姬洳却不以为然,递向容芜一个。
“…谢谢。”
戴上面具后,好像更自如了些,连姬洳都精神了不少,见前面有人在耍杂技,拉着容芜挤了过去。
人群中是两个异族男子在表演吐火圈,动作惊险,常引得人们连连叫好。
容芜正看着起劲,忽然吐火的烟雾扑面而来,呛的人直咳嗽。不知用了什么,烟雾越来越大,人们都捂住口鼻,视线也越来越差。
当容芜察觉到不对时,忽然颈后一痛,在失去知觉前想着:遭了,难不成娘亲口中说的拐卖孩子的人牙子被自己给遇上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