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74 第二百七十三章 你打得过他吗
- 275 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不要活动下手脚
- 276 第二百七十五章 那一剑
- 277 第二把七十六章 这对话有点不对味
- 278 第二百七十七章 局
- 279 第二百七十八章 会试放榜
- 280 第二百七十九章 会元
- 281 第二百八十章 一颗石子
- 282 第二百八十一章 定要江湖走一遭
- 283 第二百八十二章 搅动长安
- 284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本分和规矩
- 285 第二百八十四章 该做的事
- 286 第二百八十五章 做事得厚道
- 287 第二百八十七章 长安城外同醉
- 288 第二百八十七章 殿试
- 289 第二百八十八章 天子门生
- 290 第二百八十九章 逛西市
- 291 第二百九十章 我娶你,可好?
- 292 第二百九十章 中状元
- 293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太极殿外
- 294 第二百九十三章 传胪大典
- 295 第二百九十四章 授监察御史
- 296 第二百九十五章 请赐婚
- 297 第二百九十六章 争锋相对
- 298 第二百九十七章 此事不算
- 299 第二百九十八章 被探花撞飞的状元(第四更)
- 300 第二百九十九章 哑巴吃黄连(第五更)
- 301 第三百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第六更)
- 302 第三百零一章 能够走到哪里(第七章)
- 303 第三百零二章 掌白虎房(第八更)
- 304 第三百零三章 意味难明(第九更)
- 305 第三百零四章 新任校书郎(第十更)
- 306 第三百零五章 管教权
- 307 第三百零六章 此间少年有点皮
- 308 第三百零七章 戏说江湖事
- 309 第三百零八章 送离人
- 310 第三百零九章 夜会
- 311 第三百一十章 这是我媳妇
- 312 第三百一十一章 白虎房的底蕴
- 313 第三百一十二章 离开的预告
- 314 第三百一十三章 五十年一大浪
- 315 第三百一十四章 离长安
- 316 第三百一十五章 这江湖
- 317 第三百一十五章 吓死宝宝了(第四更)
- 318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东海之畔,一人欲登城!
- 319 第三百一十七章 刘少群,今日登云中城!
- 320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战惊人
- 321 第三百一十九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
- 322 第三百二十章 江上有个船夫
- 323 第三百二十一章 老司机
- 324 第三百二十二章 破庙里装神仙
- 325 第三百二十三章 直接上嘴的谢小姐
- 326 第三百三十四章 谢诗琪
- 327 第三百二十五章 去扬州
- 328 第三百二十六章 乌衣巷
- 329 第三百二十七章 暂住几日
- 330 第三百二十八章 你怎么在此
- 331 第二百三十九章 缘来
- 332 第二百十四章 只因为在人群里看了你一眼
- 333 第二百四十一章 有烟花盛开
- 334 第二百四十二章 喜欢撩拨的小姑娘
- 335 第三百三十三章 东海畔钓虾米
- 336 第三百三十四章 这些虾米有点蠢
- 337 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边迷蒙夜,杀人正好时
- 338 第三百三十六 章 澡堂里的红脸丫鬟
- 339 第三百三十七章 江南第一才女
- 340 第三百三十八章 赴宴
- 341 第三百三十九章 闺怨
- 342 第三百四十章 偶遇终究是难免的
- 343 第三百四十一章 巡视
- 344 第三百四十二章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345 第三百四十三章 论武大会
- 346 第三百四十四章 下江游泳去吧
- 347 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湖好在自在
- 348 第三百四十六章 论武大会
- 349 第三百四十七章 江湖再出一榜
- 350 第三百四十八章 斗起
- 351 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到了
- 352 第四百五十章 红衣至
- 353 第三百五十一章 背剑鞘的老头和两个小和尚
- 354 第三百五十二章 这无耻的联手
- 355 第三百五十三章 有剑自台下来
- 356 第三百五十四章 那天上藏着什么?
- 357 第三百五十五章 入二品
- 358 第三百五十六章 论佛
- 359 第三百五十七章 臭道士们,又摆出这架势了
- 360 第三百五十八章 要变天了
- 361 第三百五十九章 李太白,你还不现身吗!
- 362 第三百六十章 天黑了
- 363 第三百六十一章 世界都安静了
- 364 第三百六十二章 强按佛头
- 365 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剑无锋
- 366 第三百六十四章 登天斩龙
- 367 第三百六十五章 夺天之造化
- 368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剑北来
- 369 第三百六十七章 你怎么来了
- 370 第三百六十八章 拍死的天人
- 371 第三百六十九章 不会打架
- 372 第三百七十章 “齐人之福”
- 373 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辈子陪你看星星
- 374 第三百七十一章 武当金顶
- 375 第三百七十二章 携夫人到此一游
- 376 第三百七十三章 芸姬先生
- 377 第三百七十四章 你可以去死了
- 378 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战
- 379 第三百七十六章 你是不是打不过弟妹呀?
- 380 第三百七十七章 改叫姨
- 381 第三百八十八章 宫里有人将死
- 382 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下局势
- 383 第三百八十章 最坏的消息
- 384 第三百八十一章 能撑多久?
- 385 第三百八十二章 当年与今日
- 386 第三百八十三章 姑娘初长成
- 387 第三百八十四章 黑云骑听令
- 388 第三百八十五章 我来接你
- 389 终章 开始的地方,在这里结束吧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本分和规矩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本分和规矩
太明宫,御书房外,齐刷刷跪了五六个身穿黄紫官袍的公卿,这些个平日里在长安城能够昂着头走的大官们,此时却都低着脑袋,后背尽皆被汗水浸湿,有的额头上更是一片青紫,可见之前已经是拿脑袋撞地求见了。£∝頂點小說,x.
不过御书房的大门依旧关的严严实实,手在门口的小太监们目不斜视,不过看他们鼻子和额头上的汗水,可见被这么一帮少说也是郡公的大佬们面前站着,压力不小。
长平郡公谋反,除了南城那些兵将们,最心慌的莫过于这帮跪在御书房外,平日里和张凉关系颇好的公卿了。
这帮人估计心里都在骂娘了,骂那张凉放着好好的郡公不干,偏偏要听那娘们和术士胡言软语玩谋反,就他南城那五千守城卒,都用不着羽林军出马,其余三门赶来的兵马就能把他给灭了。
更何况那城外还有一千黑云骑,估计两个来回就能把五千人碾压完。什么天下共主,弓长之主当别都,完全就是个笑话。
除非他能将四门守将都联络上,封锁长安,而且羽林军中要有人策应,令其自顾不暇,开了皇城门杀进去,这才有可能将长安夺下。
当然这也只是说一种可能,毕竟黑云骑虽然是重骑兵,可也撞不进长安城的城门,要是四门守军和羽林军都叛了,那靠着云台司也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当然,以张凉的能力别说策反羽林军,连那其他三门守将都搞不定,而且他这些年治军颇为散漫,怕是连手下那几千守城兵马都不一定能够调动起来谋反。
至于这事谁能做到,那些跪在御书房外的人仔细一想,心里跳出一个人选,低着的头不禁低的更深了。
当年先帝染疾暴毙,长安四门一夜间全部关上,尔后当时还是晋王的燕帝入宫,召集百官宣读圣旨,三日后便登基昭告天下。
如果说现在长安城里谁能够做到这样,那位襄王殿下或许有点可能,当然这种想法只能埋在众人的心中,无人敢言。
御书房外跪着的公卿没有得到陛下宽恕迟迟不敢离去,而紧闭房门的御书房中,身穿蓝紫色常服的燕帝正站在窗口,看着不远处站在树梢上的一只麻雀。
在他身后微微躬身站着个穿着一身白衣的男子,神色平静淡然。门旁还站着个穿着穿着大红圆领宽袖袍的中年太监,双手拢在袖子里,脸上一直挂着谦卑地笑容,就算是没有人看他也一样。
御书房里沉默了许久,那身穿白衣的上官雨亭和大太监冯元一便是一动不动地站着,丝毫声响都不曾发出。
“上官,你说张凉他真的是想谋反吗?”沉默了许久的燕帝开口说道,目光依旧落在那只麻雀身上。
“回陛下,张凉私养五百养子,已经是接近郡公府兵之限,若其无反义,有岂会这般行事,更不会暗示术士编写虚构谶语。”上官雨亭平静答道。
燕帝听此,眼帘微垂,请叹了口气道:“当年侯君季被贬出长安,朕虽知其有反心,但念起随朕征战多年,立下不少功劳,故张凉入宫言侯君季意欲挑拨他谋反,也只是让他不必多言。虽然侯君季因谋反已伏诛,没想到张凉也是踏上了这条老路,甚至比侯君季的心还要大。”
上官雨亭沉默着没有搭腔,而燕帝也是依旧自顾自地说道:“五百义子,不为谋反又为何,张凉外敦厚而内怀诡诈,朕念起功勋卓著,而封其郡公,令其守南门,还是喂不饱他的野心。
这天下只有一个,朕当年那般艰险才得到,又岂能拱手让之,觊觎之人实在该死,实在该死啊。”
御花园中站在柳树树梢上的麻雀振翅而飞,燕帝的目光也是渐渐变得凌厉而威严,转身看着上官雨亭声音微冷道:“传朕旨意,令三司彻查此案,不可姑息一人。明日早朝议此事,百官皆要到场,否则入罪。”
上官雨亭和那冯元一同时躬身应了一声。
燕帝挥了挥手,脸上露出了一丝疲惫之意,轻声说道:“上官,长安安逸了太久,看来不少人都忘了本分和规矩了,趁着这事,教教他们吧。”
“是。”上官雨亭低头应了一声,向着门口走去,门外的小太监连忙开门,让上官雨亭走出门去。
“陛下,门外的那些贵人们……”冯元一躬着身轻声问道。
“他们喜欢跪就让他们跪着吧,要是心里没有鬼,此时也用不着来这表忠心。朕乏了,摆驾回乾元殿。”燕帝声音微冷道,拂袖向着门口走去。
御书房的大门缓缓打开,燕帝冷着脸走出门去,冯元一微微躬着身跟上,一旁的小太监们也是抬来了龙辇。
那些个跪在御书房外的公卿们连忙大声表忠心,还有人不停磕着头,额头都磕出血来了,只是燕帝连一眼都不曾看过来,全成了无用功。
龙辇走远,跪在御书房外的众人相视一眼,皆是面如死灰,沉默了一会才是相互搀扶着站起身来,轻声说了几句话,向着宫外走去。
……
修德坊,襄王府,此时府门四闭,门口连家丁都没有一个,只有两只雄伟的石狮孤零零站在门口。
和空旷的府外相比,占地极广的襄王府里,此时却是有不少人神色匆匆地往来走着。
府里的丫鬟仆人一早便是被警告呆在房间里不要出来,襄王下人的规矩极严,除了厨房那些必须的仆人,其他家丁都在自己房里呆着,因为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能是担惊受怕地呆着。
而在襄王府的最中心,一处僻静的小院里,有间没有开窗的书房,昏暗的房间里只点着一盏油灯,将这个不算大的房间照亮。
房间里的东西不多,一张书桌,两张椅子,书桌后的书架上只放了十几本书。因为没有窗户,房门又是紧闭,所以显得有些压抑。
而此时房间里只有两人,一个身穿紫色常服的年轻人,一个眉毛一长一短,眼睛很小,一副贼眉鼠眼模样的干瘦中年人。(未完待续。)</dd>
不过御书房的大门依旧关的严严实实,手在门口的小太监们目不斜视,不过看他们鼻子和额头上的汗水,可见被这么一帮少说也是郡公的大佬们面前站着,压力不小。
长平郡公谋反,除了南城那些兵将们,最心慌的莫过于这帮跪在御书房外,平日里和张凉关系颇好的公卿了。
这帮人估计心里都在骂娘了,骂那张凉放着好好的郡公不干,偏偏要听那娘们和术士胡言软语玩谋反,就他南城那五千守城卒,都用不着羽林军出马,其余三门赶来的兵马就能把他给灭了。
更何况那城外还有一千黑云骑,估计两个来回就能把五千人碾压完。什么天下共主,弓长之主当别都,完全就是个笑话。
除非他能将四门守将都联络上,封锁长安,而且羽林军中要有人策应,令其自顾不暇,开了皇城门杀进去,这才有可能将长安夺下。
当然这也只是说一种可能,毕竟黑云骑虽然是重骑兵,可也撞不进长安城的城门,要是四门守军和羽林军都叛了,那靠着云台司也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当然,以张凉的能力别说策反羽林军,连那其他三门守将都搞不定,而且他这些年治军颇为散漫,怕是连手下那几千守城兵马都不一定能够调动起来谋反。
至于这事谁能做到,那些跪在御书房外的人仔细一想,心里跳出一个人选,低着的头不禁低的更深了。
当年先帝染疾暴毙,长安四门一夜间全部关上,尔后当时还是晋王的燕帝入宫,召集百官宣读圣旨,三日后便登基昭告天下。
如果说现在长安城里谁能够做到这样,那位襄王殿下或许有点可能,当然这种想法只能埋在众人的心中,无人敢言。
御书房外跪着的公卿没有得到陛下宽恕迟迟不敢离去,而紧闭房门的御书房中,身穿蓝紫色常服的燕帝正站在窗口,看着不远处站在树梢上的一只麻雀。
在他身后微微躬身站着个穿着一身白衣的男子,神色平静淡然。门旁还站着个穿着穿着大红圆领宽袖袍的中年太监,双手拢在袖子里,脸上一直挂着谦卑地笑容,就算是没有人看他也一样。
御书房里沉默了许久,那身穿白衣的上官雨亭和大太监冯元一便是一动不动地站着,丝毫声响都不曾发出。
“上官,你说张凉他真的是想谋反吗?”沉默了许久的燕帝开口说道,目光依旧落在那只麻雀身上。
“回陛下,张凉私养五百养子,已经是接近郡公府兵之限,若其无反义,有岂会这般行事,更不会暗示术士编写虚构谶语。”上官雨亭平静答道。
燕帝听此,眼帘微垂,请叹了口气道:“当年侯君季被贬出长安,朕虽知其有反心,但念起随朕征战多年,立下不少功劳,故张凉入宫言侯君季意欲挑拨他谋反,也只是让他不必多言。虽然侯君季因谋反已伏诛,没想到张凉也是踏上了这条老路,甚至比侯君季的心还要大。”
上官雨亭沉默着没有搭腔,而燕帝也是依旧自顾自地说道:“五百义子,不为谋反又为何,张凉外敦厚而内怀诡诈,朕念起功勋卓著,而封其郡公,令其守南门,还是喂不饱他的野心。
这天下只有一个,朕当年那般艰险才得到,又岂能拱手让之,觊觎之人实在该死,实在该死啊。”
御花园中站在柳树树梢上的麻雀振翅而飞,燕帝的目光也是渐渐变得凌厉而威严,转身看着上官雨亭声音微冷道:“传朕旨意,令三司彻查此案,不可姑息一人。明日早朝议此事,百官皆要到场,否则入罪。”
上官雨亭和那冯元一同时躬身应了一声。
燕帝挥了挥手,脸上露出了一丝疲惫之意,轻声说道:“上官,长安安逸了太久,看来不少人都忘了本分和规矩了,趁着这事,教教他们吧。”
“是。”上官雨亭低头应了一声,向着门口走去,门外的小太监连忙开门,让上官雨亭走出门去。
“陛下,门外的那些贵人们……”冯元一躬着身轻声问道。
“他们喜欢跪就让他们跪着吧,要是心里没有鬼,此时也用不着来这表忠心。朕乏了,摆驾回乾元殿。”燕帝声音微冷道,拂袖向着门口走去。
御书房的大门缓缓打开,燕帝冷着脸走出门去,冯元一微微躬着身跟上,一旁的小太监们也是抬来了龙辇。
那些个跪在御书房外的公卿们连忙大声表忠心,还有人不停磕着头,额头都磕出血来了,只是燕帝连一眼都不曾看过来,全成了无用功。
龙辇走远,跪在御书房外的众人相视一眼,皆是面如死灰,沉默了一会才是相互搀扶着站起身来,轻声说了几句话,向着宫外走去。
……
修德坊,襄王府,此时府门四闭,门口连家丁都没有一个,只有两只雄伟的石狮孤零零站在门口。
和空旷的府外相比,占地极广的襄王府里,此时却是有不少人神色匆匆地往来走着。
府里的丫鬟仆人一早便是被警告呆在房间里不要出来,襄王下人的规矩极严,除了厨房那些必须的仆人,其他家丁都在自己房里呆着,因为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能是担惊受怕地呆着。
而在襄王府的最中心,一处僻静的小院里,有间没有开窗的书房,昏暗的房间里只点着一盏油灯,将这个不算大的房间照亮。
房间里的东西不多,一张书桌,两张椅子,书桌后的书架上只放了十几本书。因为没有窗户,房门又是紧闭,所以显得有些压抑。
而此时房间里只有两人,一个身穿紫色常服的年轻人,一个眉毛一长一短,眼睛很小,一副贼眉鼠眼模样的干瘦中年人。(未完待续。)</dd>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