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26 第二百二十七章 恶有恶报
- 227 第二百二十八章 圣母娘娘
- 228 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干涉协议
- 229 第二百三十章 明修栈道
- 230 第二百三十一章 暗度陈仓
- 231 第二百三十二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232 第二百三十三章 又是离别
- 233 第二百三十四章 朝堂辩论
- 234 第二百三十五章 说情
- 235 第二百三十六章 探监
- 236 第二百三十七章 针尖对麦芒
- 237 第二百三十八章 男人的耻辱
- 238 第二百三十九章 百花坊
- 239 第二百四十章 李林甫的心机
- 240 第二百四十一章 吃醋
- 241 第二百四十二章 假怀孕
- 242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生女间谍
- 243 第二百四十四章 厌胜之术
- 244 第二百四十五章 有朋自远方来
- 245 第二百四十六章 害人害己
- 246 第二百四十七章 蛊术
- 247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个花苗
- 248 第二百四十九章 李善又懂医术了
- 249 第二百五十章 集贤阁大学士
- 250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天花,牛痘
- 251 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白
- 252 第二百五十三章 百事通
- 253 第二百五十四章 岳州
- 254 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爷
- 255 第二百五十六章 惩罚
- 256 第二百五十七章 浪子云飞
- 257 第二百五十八章 决定
- 258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花
- 259 第二百六十章 偷梁换柱
- 260 第二百六十一章 逃离长安
- 261 第二百六十二章 火枪
- 262 第二百六十三章 设套
- 263 第二百六十四章 袁天罡现身
- 264 第二百六十五章 回春术
- 265 第二百六十六章 杀袁天罡
- 266 第二百六十七章 后会有期
- 267 第二百六十八章 卸磨杀炉
- 268 第二百六十九章 远方的来客
- 269 第二百七十章 出发
- 270 第二百七十一章 又回凉州
- 271 第二百七十二章 他乡遇故人
- 272 第二百七十三章 宝马与美女
- 273 第二百七十四章 送你一匹好马
- 274 第二百七十五章 来信
- 275 第二百七十六章 劝解
- 276 第二百七十七章 离京
- 277 第二百七十八章 太和城
- 278 第二百七十九章 王位
- 279 第二百八十章 以战养战
- 280 第二百八十一章 十年国策
- 281 第二百八十二章 晚饭
- 282 第二百八十三章 想错了
- 283 第二百八十四章 跟哥走吧
- 284 第二百八十五章 替身
- 285 第二百八十六章 追杀
- 286 第二百八十七章 鱼饵
- 287 第二百八十八章 误导
- 288 第二百八十九章 交州城
- 289 第二百九十章 寿诞前的准备
- 290 第二百九十一章 挟持
- 291 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是个坏人
- 292 第二百九十三章 劝降
- 293 第二百九十四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294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两军对垒
- 295 第二百九十六章 绝处逢生
- 296 第二百九十七章 暴露
- 297 第二百九十八章 扬帆
- 298 第二百九十九章 飞舰
- 299 第三百章 靠岸
- 300 第三百零一章 海盗
- 301 第三百零二章 搅弄风云
- 302 第三百零三章 低价收购
- 303 第三百零四章 巴格达
- 304 第三百零五章 加朵公主
- 305 第三百零六章 与加朵同行
- 306 第三百零七章 扯不掉的狗皮膏药
- 307 第三百零八章 初尝风暴
- 308 第三百零九章 蚊虫
- 309 第三百一十章 有水的树
- 310 第三百一十一章 土著
- 311 第三百一十二章 鸽子蛋大的钻石
- 312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本万利
- 313 第三百一十四章 再次启航
- 314 第三百一十五章 加朵的小心思
- 315 第三百一十六章 将计就计
- 316 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上漂流
- 317 第三百一十八章 返航
- 318 第三百一十九章 约法三章
- 319 第三百二十章 五年
- 320 第三百二十一章 雏凤归巢
- 321 第三百二十二章 是非两辩
- 322 第三百二十三章 历史的转折
- 323 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怀心思
- 324 第三百二十五章 寓教于吃
- 325 第三百二十六章 兵不血刃
- 326 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不量力
- 327 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降奇兵
- 328 第三百二十九章 兵临城下
- 329 第三百三十章 兵不厌诈
- 330 第三百三十一章 继位登基
- 331 第三百三十二章 启蒙
- 332 第三百三十三章 驱虎吞狼
- 333 第三百三十四章 军火生意
- 334 第三百三十五章 日本殖民
- 335 第三百三十六章 变得残忍
- 336 第三百三十七章 征服政策
- 337 第三百三十八章 谈判
- 338 第三百三十九章 分级统治
- 339 第三百四十章 融合伊始
- 340 第三百四十一章 和亲
- 341 第三百四十二章 鸦片战争
- 342 第三百四十三章 女人的直觉
- 343 第三百四十四章 坦诚
- 344 第三百四十五章 回大理
- 345 第三百四十六章 进京
- 346 第三百四十七章 三英荟萃
- 347 第三百四十八章 惠妃
- 348 第三百四十九章 安禄山
- 349 第三百五十章 瑞兽
- 350 第三百五十一章 赌注
- 351 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林甫来拜访
- 352 第三百五十三章 凤冠
- 353 第三百五十四章 驯服瑞兽
- 354 第三百五十五章 原来如此
- 355 第三百五十六章 探监
- 356 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善的来意
- 357 第三百五十八章 嫌隙
- 358 第三百五十九章 驯兽旖旎
- 359 第三百六十章 忠臣盟友
- 360 第三百六十一章 谁是黄雀
- 361 第三百六十二章 山雨欲来
- 362 第三百六十三章 设宴
- 363 第三百六十四章 圈套
- 364 第三百六十五章 云舒驾到
- 365 第三百六十六章 逃出长安
- 366 第三百六十七章 飞艇现世
- 367 第三百六十八章 帝王的悲哀
- 368 第三百六十九章 十年
- 369 第三百七十章 潼关失守
- 370 第三百七十一章 马嵬坡
- 371 第三百七十二章 红颜祸水谁之过
- 372 第三百七十三章 新式武器的威力
- 373 第三百七十四章 天策上将
- 374 第三百七十五章 君主立宪
- 375 第三百七十六章 圣唐
- 376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三十七章 针尖对麦芒
第二百三十七章 针尖对麦芒
接下来的这些天李善的日子可是非常的不好过,住的地方破烂不堪,吃的东西更是难以下咽,带着馊味的窝窝头和几片半生不熟的菜叶子就是李善一天的干粮了。
吃的李善天天闹肚子,茅厕就是自己牢房的一个便桶,弄得臭气熏天,李善自己都有些忍受不了了,心中暗骂李承威,这小子闷声作大死,老子出去得好好整治他一番。
柳如烟又来过两次,看着李善狼狈的样子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不过李善倒是得到了几个好消息。
张九龄请动了姚崇帮李善说情,姚崇是唐玄宗的肱骨之臣,辈分高资历老,如今虽然是闲职不管朝政了,但是说话还是很有份量的。
此外,三皇子也来李善府上探望了一番,告诉柳如烟一定会帮李善说好话的。
紫宸殿中,皇上派去南诏调查的使臣已经回来了。
“启禀皇上,南诏此番统一六诏,将其他王族剿灭殆尽,六诏之中已经再没有能够威胁南诏通知的贵族。而且短短几个月,南诏就将六诏整饬一新,如今的南诏政权稳定,民生也很好。而且南诏现在流行一种叫科学教的宗教,以汉文字编写,在南诏教众日益增多,现在南诏全民心向我朝。南诏王阁罗凤改国号为大理,并上书称臣,并且愿意以自己的儿子为质。这是阁罗凤的书信。”
唐玄宗看着调查团呈上来的奏章,以及阁罗凤的上书。如今南诏不仅一统,而且大有依附唐朝敌对吐蕃之势,这让唐玄宗非常高兴,如此一来倒是解决了唐朝南部的心腹大患。
“朕明白了,你们下去吧。”
高力士道:“皇上,宰相宋璟、户部尚书张说,礼部尚书张九龄和刑部尚书李林甫求见。”
唐玄宗道:“这几个人来的倒是快,让他们进来吧,朕倒是想听听他们的说法。”
四人进了紫宸殿,宋璟是张九龄拉来的,而且宋璟对李善的印象也一直不错,所以此番来帮李善说好话的。
而李林甫和张说则是主张严惩李善的,说与李善并无瓜葛,不过张说看不惯李善这么平步青云的上位,而且张说素来与张九龄不和。既然张九龄与李善是叔侄关系,张说自然要打一棒子了。
李林甫则是完全为了他侄儿李承威,虽然他之前一直对李善隐忍不发,主要是没有找到何时的时机,如今时机成熟,他是不会轻易放过李善的。
四个都盯着南诏的调查团呢,一听到调查团回来的消息就立马进宫了,正好碰到了一起,针尖对麦芒,自然谁也不肯想让了。
唐玄宗将手中的奏章扔给他们道:“你们先看看吧,看完了在说说你们的看法。”
宋璟看了一遍道:“皇上,臣以为李善虽然此番有抗旨不尊之嫌,但是实属事急从权,李善本意是为了皇上的社稷着想。而且李善也并没有公然派兵支援南诏,更被有与吐蕃军发生冲突,臣恳请皇上宽大处理。”
张九龄道:“李善此番虽然有过,但是姚州练兵效果显著,如今南诏有向我朝称臣,这也是李善的功劳,臣认为李善既有功又有过,功过相抵也可。”
张说道:“非也,功是功过是过。南诏一统,是李善之功吗?是皇上真知灼见,策划有方,李善只不过是带兵执行而已,虽然眼下南诏称臣但是难保他没有虎狼之心。如果能够维持三诏与南诏并立,那局面才是我们最想看到的,此番李善不但抗旨不尊还拒不认错,实在是胆大妄为,理应严惩。”
李林甫道:“皇上,自从皇上亲政以来就没有发生过抗旨不尊的先例,而再往前数,太宗皇帝时期,凡有抗旨不尊的人,都是施以严惩。如果皇上从轻处置,恐怕日后多有人效法,皇上龙威何在?”
张九龄道:“皇上以仁政治世,朝野上下无不感沐皇上的恩德,哪有李大人所说之事,李善也是感沐皇上隆恩想为皇上分忧才有此过当之举。臣以为皇上小惩大诫,刚能体现皇上隆恩浩荡,恩威并施,定能让天下有识之士感沐皇上的爱才之心,为皇上鞠躬尽瘁。”
唐玄宗道:“几位爱卿所说都有道理,李善这几日在狱中有何反应啊?”
李林甫道:“李善在狱中并无异样,整日吟诗作赋,也不曾认罪。诗中多洒脱不羁之词,似乎并没有将自己的罪过放在心上。”
张九龄道:“皇上,李善狱中生活很是艰苦,李林甫大人故意将他安排在脏乱之处,李善所住如同猪圈,李善饭食尽是馊坏之物。在这种情况下李善仍能泰然自处,足以表明李善问心无愧,并没有犯上之心。”
唐玄宗皱着眉头道:“李林甫,张九龄说的可是实情?”
李林甫道:“皇上,狱中岂能比得了家中,环境差是自然的,但是张大人所言未免言过其实了。臣知道李善大人是文士出身,还特意安排差役照顾,免得李善大人出了差池。”
张九龄还要再说,唐玄宗阻止道:“好了,李善在牢中吃些苦头也好,免得他将来还这么狂妄。行了,你们几个都下去吧。”
张九龄一听心中一喜,虽然皇上没有追究李林甫假公济私之事,但是听皇上的意思,似乎并不想严惩李善了。李林甫当然也听出了皇上的意思,面色阴沉,但是也不敢再说什么。
这边牢中,李善在牢中已经是过着非人的日子了,一连十天没洗澡,而且在这种环境之中,再加上连日的拉肚子,李善已经非常虚弱了。躺在草席上上,看着身边的老鼠来回的活动,将他剩下的残羹剩饭偷走。
李善狠狠的道:“李林甫,我****大爷。老子这回算是和你杠上了,等老子出去,一定让你好看。”
两个官差过来道:“李大人,您可以出狱了,我们这就送您出去。”
李善蹭的一下从草席上跳起来道:“真的?皇上要放我了?”(未完待续。)
吃的李善天天闹肚子,茅厕就是自己牢房的一个便桶,弄得臭气熏天,李善自己都有些忍受不了了,心中暗骂李承威,这小子闷声作大死,老子出去得好好整治他一番。
柳如烟又来过两次,看着李善狼狈的样子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不过李善倒是得到了几个好消息。
张九龄请动了姚崇帮李善说情,姚崇是唐玄宗的肱骨之臣,辈分高资历老,如今虽然是闲职不管朝政了,但是说话还是很有份量的。
此外,三皇子也来李善府上探望了一番,告诉柳如烟一定会帮李善说好话的。
紫宸殿中,皇上派去南诏调查的使臣已经回来了。
“启禀皇上,南诏此番统一六诏,将其他王族剿灭殆尽,六诏之中已经再没有能够威胁南诏通知的贵族。而且短短几个月,南诏就将六诏整饬一新,如今的南诏政权稳定,民生也很好。而且南诏现在流行一种叫科学教的宗教,以汉文字编写,在南诏教众日益增多,现在南诏全民心向我朝。南诏王阁罗凤改国号为大理,并上书称臣,并且愿意以自己的儿子为质。这是阁罗凤的书信。”
唐玄宗看着调查团呈上来的奏章,以及阁罗凤的上书。如今南诏不仅一统,而且大有依附唐朝敌对吐蕃之势,这让唐玄宗非常高兴,如此一来倒是解决了唐朝南部的心腹大患。
“朕明白了,你们下去吧。”
高力士道:“皇上,宰相宋璟、户部尚书张说,礼部尚书张九龄和刑部尚书李林甫求见。”
唐玄宗道:“这几个人来的倒是快,让他们进来吧,朕倒是想听听他们的说法。”
四人进了紫宸殿,宋璟是张九龄拉来的,而且宋璟对李善的印象也一直不错,所以此番来帮李善说好话的。
而李林甫和张说则是主张严惩李善的,说与李善并无瓜葛,不过张说看不惯李善这么平步青云的上位,而且张说素来与张九龄不和。既然张九龄与李善是叔侄关系,张说自然要打一棒子了。
李林甫则是完全为了他侄儿李承威,虽然他之前一直对李善隐忍不发,主要是没有找到何时的时机,如今时机成熟,他是不会轻易放过李善的。
四个都盯着南诏的调查团呢,一听到调查团回来的消息就立马进宫了,正好碰到了一起,针尖对麦芒,自然谁也不肯想让了。
唐玄宗将手中的奏章扔给他们道:“你们先看看吧,看完了在说说你们的看法。”
宋璟看了一遍道:“皇上,臣以为李善虽然此番有抗旨不尊之嫌,但是实属事急从权,李善本意是为了皇上的社稷着想。而且李善也并没有公然派兵支援南诏,更被有与吐蕃军发生冲突,臣恳请皇上宽大处理。”
张九龄道:“李善此番虽然有过,但是姚州练兵效果显著,如今南诏有向我朝称臣,这也是李善的功劳,臣认为李善既有功又有过,功过相抵也可。”
张说道:“非也,功是功过是过。南诏一统,是李善之功吗?是皇上真知灼见,策划有方,李善只不过是带兵执行而已,虽然眼下南诏称臣但是难保他没有虎狼之心。如果能够维持三诏与南诏并立,那局面才是我们最想看到的,此番李善不但抗旨不尊还拒不认错,实在是胆大妄为,理应严惩。”
李林甫道:“皇上,自从皇上亲政以来就没有发生过抗旨不尊的先例,而再往前数,太宗皇帝时期,凡有抗旨不尊的人,都是施以严惩。如果皇上从轻处置,恐怕日后多有人效法,皇上龙威何在?”
张九龄道:“皇上以仁政治世,朝野上下无不感沐皇上的恩德,哪有李大人所说之事,李善也是感沐皇上隆恩想为皇上分忧才有此过当之举。臣以为皇上小惩大诫,刚能体现皇上隆恩浩荡,恩威并施,定能让天下有识之士感沐皇上的爱才之心,为皇上鞠躬尽瘁。”
唐玄宗道:“几位爱卿所说都有道理,李善这几日在狱中有何反应啊?”
李林甫道:“李善在狱中并无异样,整日吟诗作赋,也不曾认罪。诗中多洒脱不羁之词,似乎并没有将自己的罪过放在心上。”
张九龄道:“皇上,李善狱中生活很是艰苦,李林甫大人故意将他安排在脏乱之处,李善所住如同猪圈,李善饭食尽是馊坏之物。在这种情况下李善仍能泰然自处,足以表明李善问心无愧,并没有犯上之心。”
唐玄宗皱着眉头道:“李林甫,张九龄说的可是实情?”
李林甫道:“皇上,狱中岂能比得了家中,环境差是自然的,但是张大人所言未免言过其实了。臣知道李善大人是文士出身,还特意安排差役照顾,免得李善大人出了差池。”
张九龄还要再说,唐玄宗阻止道:“好了,李善在牢中吃些苦头也好,免得他将来还这么狂妄。行了,你们几个都下去吧。”
张九龄一听心中一喜,虽然皇上没有追究李林甫假公济私之事,但是听皇上的意思,似乎并不想严惩李善了。李林甫当然也听出了皇上的意思,面色阴沉,但是也不敢再说什么。
这边牢中,李善在牢中已经是过着非人的日子了,一连十天没洗澡,而且在这种环境之中,再加上连日的拉肚子,李善已经非常虚弱了。躺在草席上上,看着身边的老鼠来回的活动,将他剩下的残羹剩饭偷走。
李善狠狠的道:“李林甫,我****大爷。老子这回算是和你杠上了,等老子出去,一定让你好看。”
两个官差过来道:“李大人,您可以出狱了,我们这就送您出去。”
李善蹭的一下从草席上跳起来道:“真的?皇上要放我了?”(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