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54 第454章 师徒
- 455 第455章 楚九的谋算
- 456 第456章 结亲
- 457 第457章 发兵
- 458 第458章 柳氏的行踪
- 459 第459章 找人
- 460 第460章 旁观者清
- 461 第461章 多想想
- 462 第462章 警告
- 463 第463章 背叛
- 464 第464章 人选
- 465 第465章 相看
- 466 第466章 引蛇出洞
- 467 第467章 夜归
- 468 第468章 没想到
- 469 第469章 权宜之计
- 470 第470章 我不同意
- 471 第471章 揭穿
- 472 第472章 对质
- 473 第473章 别出去了
- 474 第474章 礼佛
- 475 第475章 旧事
- 476 第476章 芥蒂
- 477 第477章 问话
- 478 第478章 信不信
- 479 第479章 有信来
- 480 第480章 去找他
- 481 第481章 走了
- 482 第482章 让她来
- 483 第483章 寻人
- 484 第484章 让他来找
- 485 第485章 来了
- 486 第486章 话要说出来
- 487 第487章 安心
- 488 第488章 急了
- 489 第489章 夜变
- 490 第490章 狭路相逢
- 491 第491章 援兵
- 492 第492章 你先下去
- 493 第493章 交印
- 494 第494章 不会太远
- 495 第495章 时机已到
- 496 第496章 舅爷
- 497 第497章 说有就有
- 498 第498章 谁的问题
- 499 第499章 大喜
- 500 第500章 嫉妒
- 501 第501章 去看看
- 502 第502章 常去
- 503 第503章 怀疑谁
- 504 第504章 威胁
- 505 第505章 复发
- 506 第506章 新方子
- 507 第507章 怀疑
- 508 第508章 求医
- 509 第509章 父子说事
- 510 第510章 秘事
- 511 第511章 打听
- 512 第512章 吃酒
- 513 第513章 真相
- 514 第514章 大胜
- 515 第515章 风波
- 516 第516章 抖包袱
- 517 第517章 决心
- 518 第518章 帮个忙
- 519 第519章 柳家人
- 520 第520章 不能说
- 521 第521章 灭口
- 522 第522章 选择
- 523 第523章 病倒
- 524 第524章 找人
- 525 第525章 秋雨
- 526 第526章 真实的自己
- 527 第527章 杀机
- 528 第528章 没有退路
- 529 第529章 您配吗?
- 530 第530章 对峙
- 531 第531章 揭露
- 532 第532章 最厉害的死人
- 533 第533章 我不配
- 534 第534章 知不知道
- 535 第535章 为我的儿子
- 536 第536章 天明
- 537 第537章 善后
- 538 第538章 理想与情话
- 539 第539章 明珠(结局)
- 540 番外 沧海月明
- 541 番外 花里逢君
- 542 后记
- 543 番外 灯火阑珊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64章 人选
第464章 人选
柳太妃没想到昭王府的动作这么快,不过几日时间,昭王妃又带着徐吟上门了。
她掩住心中的惊诧,笑道:“想来近日太平无事?一个个都是大忙人,竟都往我这儿跑。”
“谁叫你太元宫比别处香呢?”昭王妃说笑。
婆媳俩坐下,柳太妃问:“往日都是阿承媳妇跟着你,怎么今日换成阿凌媳妇了?”
昭王妃接过宫人奉的茶,回道:“今日其实是阿吟找你,我只是来凑个热闹。”
柳太妃怔了下。
徐吟抬头一笑,说道:“娘娘,我这有件好事,说了您保管会高兴。”
柳太妃装作很有兴趣的样子:“什么事?”
“我这里有一个人,他曾是雍城守将,去年随我征伐楚地立下大功,除逆后封了毅勇伯,现在是禁军十一卫的指挥使。娘娘不是说要给柳小姐相看婚事么,我回去一提,就有人想起他来了。”
禁军十一卫,目前是京畿的卫戍军之一。十一卫的指挥使,就是兵权在握的实权将领,更不用说对方还有爵位在身。
这样的身份,就算柳家还在的时候,柳熙儿也不一定能攀上。
这话说出来,柳太妃和柳熙儿都是一愣。
“娘娘,您觉得如何?”徐吟问。
柳太妃回过神,挤出笑容:“能被郡主选中,自然是好的。只是,这位将军身居要职,又是伯爵,恐怕熙儿攀不上。你们也知道,柳家如今没了,只有我们姑侄俩相依为命,熙儿也算不得人品顶尖,只怕齐大非偶啊!”
“太妃不必担心,”徐吟早就准备好了说辞,“这位将军早年娶过一房妻室,只是后来遭了意外,一家子为奸人所害,只剩下他一人。他是续弦,对妻子的家世要求不高。我已问过,他并不介意。”
“这……”柳太妃面露犹豫。
昭王妃见状,嗔怪道:“你这孩子,话也不说清楚。什么早年娶过妻,别人听着还以为是个老头子呢!”
说罢,她转回去解释:“娘娘不要误会,这位杜将军我见过的,相貌英武俊朗,委实一表人才。他今年不过二十六,读过书,性子端方内敛,并非那等粗鲁武夫。京中旧族新贵,看中他的人不知凡几,你若不肯相看,可就要被别人抢走了。”
话说到这里,柳太妃再拒绝就说不过去了。
她只得露出笑容:“既如此,就看一看?”说着,半真半假地抱怨,“我原想慢慢看个一年时间,不料你们这么快就找上门来了,想想怪舍不得的。”
“这有什么?”昭王妃没当回事,“婚事可以先定下,晚些成亲就是。眼下战事繁忙,杜将军必不会介意。”
于是双方说定,端午那日去大光明寺看龙舟,正好见上一面。
昭王妃婆媳走后,殿内安静下来。
柳太妃垂着头没说话,柳熙儿去收拾茶桌。
刚把火炉熄灭,忽地一个茶盏飞来,狠狠摔在她的脚边。
柳熙儿吓了一跳,惊魂未定地看向柳太妃:“姑母……”
“你很高兴?”柳太妃冷冷看着她,“心动了是吗?嫁过去就是伯夫人,不用再陪着我这个老婆子,仿佛住在冷宫似的守寡。”
“姑母!”她的表情太吓人了,柳熙儿不由腿一软,跪了下去。可她脚边就是刚才摔碎的茶盏,尖锐的碎瓷顿时戳破了她的膝盖。
柳熙儿痛呼一声,抬头看到柳太妃阴沉得滴水的脸色,又不敢站起,只能硬生生地忍下,看着鲜血渗出衣裙。
“姑母,我、我没有这个意思。”
“有没有这个意思,我看得到。”柳太妃冷声,“说,是不是你跟徐三约好的?你先前去大光明寺,就是为了求她吧?”
“没有!”柳熙儿哭着摇头,疼得动都不敢动,“姑母,您相信我,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么个人。”
“要不是你求她,她能把这么个好人选给你?以前你们可是结过怨的。”
柳熙儿眼泪哗啦啦往外流,不知道是疼的还是怕的:“我真的不知道,我就是听姑母的话,处处捧着她而已。”
她忽然想到了理由,忙说:“或许徐三就是觉得我听话呢?那个人是她的部下,全靠她起家,若是娶了高门贵女,说不准就有别的心思了。”
这个理由倒是站得住脚,柳太妃见她可怜兮兮的样子,已是信了大半,再看到她渗血的裙摆,语气软了下来:“起来吧。”
“谢姑母。”
柳熙儿小心翼翼地站起来,疼得直抽气。
柳太妃见状拧眉:“你把自己弄伤了,端午那日怎么办?我要借故推脱,岂不是让她们怀疑?”
柳熙儿挤出笑容:“姑母放心,我伤得不重,到时候一定不让别人看出来。”
柳太妃这才满意,叫人来给她包扎。
待伤口处理好,她挥退宫人,放柔声调:“熙儿,你不要以为姑母妨碍你的前程。那个人听起来不错,可说到底不就是徐三的部下吗?嫁给他,就算你成了伯夫人,可到了徐三面前,你也就是个下人。你想永远低她一头吗?跟她院子里的媳妇子一样,说不准你的孩子还得给她的孩子当伴读。”
柳熙儿垂下头,轻声说:“姑母,我自然是不愿的。”
“这就是了。”柳太妃露出笑容,“嫁给你表哥就不一样了。虽然现在是妾,但以后你会是主子。徐三见了你,要毕恭毕敬地见礼。谢氏到现在都没动静,说不定燕氏长子会从你的肚子里出来。到那个时候,别说当伴读,她全家的生死都在你的孩子手里。”
柳熙儿仿佛被她说动,露出向往的神情。
柳太妃笑着抚了抚她的头顶,仿佛安抚一只豢养的猫儿:“你放心,再给姑母一点时间,你表哥会同意的。”
“是。”柳熙儿顺从地说,“我都听姑母的。”
柳太妃满意地点头:“去休息吧,好好养伤,这几日就别动了。”
“侄女告退。”
柳熙儿一步一挪,好不容易回到自己屋子。
进屋的同时,眼泪落了下来。
她掩住心中的惊诧,笑道:“想来近日太平无事?一个个都是大忙人,竟都往我这儿跑。”
“谁叫你太元宫比别处香呢?”昭王妃说笑。
婆媳俩坐下,柳太妃问:“往日都是阿承媳妇跟着你,怎么今日换成阿凌媳妇了?”
昭王妃接过宫人奉的茶,回道:“今日其实是阿吟找你,我只是来凑个热闹。”
柳太妃怔了下。
徐吟抬头一笑,说道:“娘娘,我这有件好事,说了您保管会高兴。”
柳太妃装作很有兴趣的样子:“什么事?”
“我这里有一个人,他曾是雍城守将,去年随我征伐楚地立下大功,除逆后封了毅勇伯,现在是禁军十一卫的指挥使。娘娘不是说要给柳小姐相看婚事么,我回去一提,就有人想起他来了。”
禁军十一卫,目前是京畿的卫戍军之一。十一卫的指挥使,就是兵权在握的实权将领,更不用说对方还有爵位在身。
这样的身份,就算柳家还在的时候,柳熙儿也不一定能攀上。
这话说出来,柳太妃和柳熙儿都是一愣。
“娘娘,您觉得如何?”徐吟问。
柳太妃回过神,挤出笑容:“能被郡主选中,自然是好的。只是,这位将军身居要职,又是伯爵,恐怕熙儿攀不上。你们也知道,柳家如今没了,只有我们姑侄俩相依为命,熙儿也算不得人品顶尖,只怕齐大非偶啊!”
“太妃不必担心,”徐吟早就准备好了说辞,“这位将军早年娶过一房妻室,只是后来遭了意外,一家子为奸人所害,只剩下他一人。他是续弦,对妻子的家世要求不高。我已问过,他并不介意。”
“这……”柳太妃面露犹豫。
昭王妃见状,嗔怪道:“你这孩子,话也不说清楚。什么早年娶过妻,别人听着还以为是个老头子呢!”
说罢,她转回去解释:“娘娘不要误会,这位杜将军我见过的,相貌英武俊朗,委实一表人才。他今年不过二十六,读过书,性子端方内敛,并非那等粗鲁武夫。京中旧族新贵,看中他的人不知凡几,你若不肯相看,可就要被别人抢走了。”
话说到这里,柳太妃再拒绝就说不过去了。
她只得露出笑容:“既如此,就看一看?”说着,半真半假地抱怨,“我原想慢慢看个一年时间,不料你们这么快就找上门来了,想想怪舍不得的。”
“这有什么?”昭王妃没当回事,“婚事可以先定下,晚些成亲就是。眼下战事繁忙,杜将军必不会介意。”
于是双方说定,端午那日去大光明寺看龙舟,正好见上一面。
昭王妃婆媳走后,殿内安静下来。
柳太妃垂着头没说话,柳熙儿去收拾茶桌。
刚把火炉熄灭,忽地一个茶盏飞来,狠狠摔在她的脚边。
柳熙儿吓了一跳,惊魂未定地看向柳太妃:“姑母……”
“你很高兴?”柳太妃冷冷看着她,“心动了是吗?嫁过去就是伯夫人,不用再陪着我这个老婆子,仿佛住在冷宫似的守寡。”
“姑母!”她的表情太吓人了,柳熙儿不由腿一软,跪了下去。可她脚边就是刚才摔碎的茶盏,尖锐的碎瓷顿时戳破了她的膝盖。
柳熙儿痛呼一声,抬头看到柳太妃阴沉得滴水的脸色,又不敢站起,只能硬生生地忍下,看着鲜血渗出衣裙。
“姑母,我、我没有这个意思。”
“有没有这个意思,我看得到。”柳太妃冷声,“说,是不是你跟徐三约好的?你先前去大光明寺,就是为了求她吧?”
“没有!”柳熙儿哭着摇头,疼得动都不敢动,“姑母,您相信我,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么个人。”
“要不是你求她,她能把这么个好人选给你?以前你们可是结过怨的。”
柳熙儿眼泪哗啦啦往外流,不知道是疼的还是怕的:“我真的不知道,我就是听姑母的话,处处捧着她而已。”
她忽然想到了理由,忙说:“或许徐三就是觉得我听话呢?那个人是她的部下,全靠她起家,若是娶了高门贵女,说不准就有别的心思了。”
这个理由倒是站得住脚,柳太妃见她可怜兮兮的样子,已是信了大半,再看到她渗血的裙摆,语气软了下来:“起来吧。”
“谢姑母。”
柳熙儿小心翼翼地站起来,疼得直抽气。
柳太妃见状拧眉:“你把自己弄伤了,端午那日怎么办?我要借故推脱,岂不是让她们怀疑?”
柳熙儿挤出笑容:“姑母放心,我伤得不重,到时候一定不让别人看出来。”
柳太妃这才满意,叫人来给她包扎。
待伤口处理好,她挥退宫人,放柔声调:“熙儿,你不要以为姑母妨碍你的前程。那个人听起来不错,可说到底不就是徐三的部下吗?嫁给他,就算你成了伯夫人,可到了徐三面前,你也就是个下人。你想永远低她一头吗?跟她院子里的媳妇子一样,说不准你的孩子还得给她的孩子当伴读。”
柳熙儿垂下头,轻声说:“姑母,我自然是不愿的。”
“这就是了。”柳太妃露出笑容,“嫁给你表哥就不一样了。虽然现在是妾,但以后你会是主子。徐三见了你,要毕恭毕敬地见礼。谢氏到现在都没动静,说不定燕氏长子会从你的肚子里出来。到那个时候,别说当伴读,她全家的生死都在你的孩子手里。”
柳熙儿仿佛被她说动,露出向往的神情。
柳太妃笑着抚了抚她的头顶,仿佛安抚一只豢养的猫儿:“你放心,再给姑母一点时间,你表哥会同意的。”
“是。”柳熙儿顺从地说,“我都听姑母的。”
柳太妃满意地点头:“去休息吧,好好养伤,这几日就别动了。”
“侄女告退。”
柳熙儿一步一挪,好不容易回到自己屋子。
进屋的同时,眼泪落了下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