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78 第十节 知已知彼
- 179 第十二节 半渡而击
- 180 第十三节 乘风而来
- 181 第十四节 败军之将
- 182 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十五节 意外之喜
- 183 第十六节 敢战死士
- 184 第十七节 山岭喋血
- 185 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十八节 归师勿遏
- 186 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十九节 实力尊严
- 187 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二十节 顺水推舟
- 188 第二十一节 谏逐客书
- 189 第二十二节 一举三得
- 190 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二十三节 左右逢源
- 191 第二十四节 克已复礼
- 192 第二十五节 时不我待
- 193 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二十六节 以逸待劳
- 194 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二十七节 勾心斗角
- 195 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二十八节 郦商立功
- 196 第二十九节 临阵换计. .
- 197 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三十节 前途堪虞
- 198 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三十一节 不战而降
- 199 第二章 喋血巨鹿 第一节 旁敲侧击
- 200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二节 明争暗斗
- 201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三节 宋襄相齐
- 202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四节 利害权衡
- 203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五节 客大欺主
- 204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六节 血溅三步
- 205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七节 在天之灵
- 206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八节 表里不一
- 207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九节 后继无人
- 208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十节 两只狐狸
- 209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十一节 损人利已
- 210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十二节 神箭少年
- 211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十三节 养虎为患
- 212 第二章 巨鹿鏊兵 第十四节 不死不休
- 213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十五节 重瞳之兆
- 214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十六节 尺蠖之屈
- 215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十七节 仇人见面
- 216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十八节 临战话别
- 217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十九节 慈不掌兵
- 218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二十节 缓兵之计
- 219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二十一节 楚之国殇
- 220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二十二节 将计就计
- 221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二十三节 血战开始
- 222 第二十四节 志在天下
- 223 第二十五节 咸阳来使
- 224 第二十六节 战神天威
- 225 第二十七节 险象环生
- 226 第二十八节 突生变故
- 227 第二十九节 决一死战
- 228 第三十节 绝处逢生
- 229 第三十一节 摧枯拉朽
- 230 第一节 敬而远之
- 231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二节 欲擒故纵
- 232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三节 女儿心思
- 233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四节 战战兢兢
- 234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五节 损人利已
- 235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六节 无间吕臣
- 236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七节 扶弱抑强
- 237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八节 虚张声势
- 238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九节 东海来客
- 239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十节 不可思议
- 240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十一节 形同隔世
- 241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十二节 做贼心虚
- 242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十三节 求战心切
- 243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十四节 一战而克
- 244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十五节 杀机丛丛
- 245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十六节 兵临城下
- 246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十七节 暗流涌动
- 247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十八节 歪打正着
- 248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十九节 情长理短
- 249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二十节 函谷易手
- 250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二十一节 刘季中计
- 251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二十三节 绝处逢生
- 252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二十四节 福兮祸兮
- 253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二十五节 入主咸阳
- 254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二十六节 争权夺利
- 255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二十七节 来者不善
- 256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二十八节 软硬兼施
- 257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二十九节 运筹帷幄
- 258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三十节 鸿门夜宴
- 259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三十一节 项庄舞剑
- 260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三十二节 心不由人
- 261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三十三节 项羽称霸
- 262 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一节 请君入瓮
- 263 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二节 为尊者讳
- 264 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三节 不祥之兆
- 265 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四节 刮目相看
- 266 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五节 螳螂捕蝉
- 267 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六节 东窗事发
- 268 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七节 义帝归天
- 269 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八节 读书无用
- 270 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九节 定量计算
- 271 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十节 兄弟重逢
- 272 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十一节 匈奴冒顿
- 273 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十二节 千里奔袭
- 274 第十三节 击破白羊
- 275 第十四节 顺手牵羊
- 276 第十五节 无耻之尤
- 277 第十六节 黄老之道
- 278 第十七节 奇技淫巧
- 279 第十八节 咸阳纸贵
- 280 第十九节 一只黑手
- 281 第四卷 东成西就 第二十节 东西称霸
- 282 第二十一节 以静制动
- 283 第二十二节 惊现刺客
- 284 第二十三节 祸兮福兮
- 285 第二十四节 将计就计
- 286 第二十五节 事出意外
- 287 第二十八节 出尔反尔
- 288 第二十九节 反匈同盟
- 289 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三十节 陈仓故道
- 290 第三十一节 关中实力
- 291 第三十二节 瓜分天下
- 292 第三十三节 游击专家
- 293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一节 南越赵佗
- 294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二节 白虎蛮军
- 295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四节 里应外合
- 296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五节 好德好色
- 297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六节 防患未然
- 298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七节 进退两难
- 299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八节 漫天要价
- 300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九节 江山如血
- 301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十节 项羽袭营
- 302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十一节 力挽狂澜
- 303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十二节 所谋者利
- 304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十三节 节外生枝
- 305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十四节 弄巧成拙
- 306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十五节 国之爪牙
- 307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十六节 机不可失
- 308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十七节 野有遗贤
- 309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十八节 背水而阵
- 310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十九节 乘桴出海
- 311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二十节 神机妙算
- 312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二十一节 人心莫测
- 313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二十二节 斤斤计较
- 314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二十三节 项悍夺兵
- 315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二十四节 黄雀在后
- 316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二十五节 攻心为上
- 317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二十六节 新年气象
- 318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二十七节 方寸已乱
- 319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二十八节 虚虚实实
- 320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二十九节 天意弄人
- 321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三十节 一喝退敌
- 322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三十一节 软硬不吃
- 323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三十二节 嬉笑怒骂
- 324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三十三节 赤子之心
- 325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三十四节 巧舌如簧
- 326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三十五节 软硬兼施
- 327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三十六节 咸阳风土
- 328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三十七节 休养生息
- 329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一节 月氏之王
- 330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二节 利欲薰心
- 331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三节 各言其志
- 332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四节 娄敬献计
- 333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五节 业有专攻
- 334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六节 互相利用
- 335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七节 心有灵犀
- 336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八节 尔虞我诈
- 337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九节 成人之美
- 338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十节 欲罢不能
- 339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十一节 转移损失
- 340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十二节 釜底抽薪
- 341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十三节 以迂为直
- 342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十四节 众志成城
- 343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十五节 战火再起
- 344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十六节 噩梦开始
- 345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十七节 洞观若火
- 346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十八节 推波助澜
- 347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十九节 权衡利害
- 348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二十节 欲擒故纵
- 349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二十一节 意外之喜
- 350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二十二节 百年大计
- 351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二十三节 居延泽畔
- 352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二十四节 浑邪王降
- 353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二十五节 斩马剑手
- 354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二十六节 后悔莫及
- 355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二十七节 单于归天
- 356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二十八节 马踏连营
- 357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二十九节 封狼居胥
- 358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三十节 楚风浩荡
- 359 告书友书(代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一节 谏逐客书
第二十一节 谏逐客书
川 祜笑了,看着孔稣汝一副痛心疾的样子,他货得十”引失,在他的印象里,儒家也经常背着良心说话的,再说了,搞政治的哪个不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这点舆论造势算得了什么小儿科罢了。楚怀王那么精明的人,他不可能不清楚那些老臣在说些什么,只是他正好要利用刘季来牵制项羽和自己,所以就装糊涂,或许那些老臣是受他的指使也说不定,只是孔稣看不出罢了。
共尉有些同情他,又有些尊敬他;
“先生,我家人还好吧?”共尉问了一个最关心的问题。
“好?”孔稣摇了摇头,把自己的难过情绪抛开去,露出开心的笑容:“大王入彭城,令尊、令岳都没有为难他,他当然不会亏待君侯的家人。再说了,君侯是国家栋粱,大王还指望着君侯入关破秦呢,又怎么会为难君侯的家人。”
共尉点点头,没有再问什么。彭城的事情正如他所预计的那样展着,一切顺利。
“先生远来辛苦,共尉十分感激;”共屈举起杯。再一次为孔稣祝寿:“秦军不日即到,这里会有一场血战,为先生安全计,还是退回宛城吧。”
“老夫虽然一把年纪了,还是拿得动剑的;”孔稣不满的说。
共尉大笑,他知道孔稣虽然迂腐,却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他有一手的好剑术,上次在下城父,他亲眼看到孔奸一个突刺就刺杀了两名凶恶的秦军,干净利落。“先生的英勇,我是亲眼曾见的。只是大战之中,个人再勇武也难策万全。先生就算击杀了百名秦军,可是万一有所不讳,我就算进了咸阳,又到哪里去找先生这样的博学通儒整理那些典籍?”
孔稣大乐,抚着花白的胡须眉开眼笑:“多承君侯美意,老夫就不给你添麻烦了。今天这里休息一夜,明天一早就去宛城。”
共尉笑着连连点头,才要再夸孔稣两句,孔稣又说了一句让他差点掀了案几的话:“老夫听说君侯最近军务很忙,疏于治学。老夫冒昧,君侯要想成一番事业,不可一日不读书啊?老夫虽然才疏学浅。但蒙君侯不弃,无以回报,近日于心性功夫颇有些进益,愿与君侯共享。君侯,你今天可不能喝多,老夫要与你秉烛夜谈。”
共尉绝倒。桓腑等人听了。也是忍俊不禁,各自偏过头,忍不住的笑起来。孔稣却不以为然。他虽然不知道桓腑是什么角色,可是一看他一脸的风霜就知道是个武夫,他也没打算去关心他是谁。
众人正在笑,虞子期来报,张良的司马关朝来了,有要事回报君侯。共尉听了。忙不迭的向孔稣告了罪,抽身而去。
关朝正在前厅狼吞虎咽的吃着晚饭,他一路从鲁阳赶来,还没吃晚饭。到了郏县之后,虞子期觉得共尉正在宴请孔稣,可能不会立刻出来见他,便给他安排了一点便饭。没想到共尉正找机会脱身,一听说关朝来了,立刻出来接见。关朝正吃得开心,听到外面共尉的声音,连忙三口并作两口的将盘子里面的肉塞进嘴里,又将杯中的残酒一口饮尽,吃得有些急了,酒洒得胸前到处都是,肉也堵得腮帮子鼓鼓的,一时说不出话来。
“别急别急。”共尉忍着笑,示意他慢慢吃,然后自己入席坐下,等关朝将嘴里的肉咽下去了,才问道:“你家将军在鲁阳可准备好了?”
关朝有些尴尬的躬身应道:“有君侯提供的人手帮忙,我军恢复得很快,已经进入正常练,鲁阳的几个。关口都已经做好了安排,纵使章邯率三十万大军亲至,挡他三四个月也不成问题。”
共尉满意的点点头,看样子张良对他安排的那些军官并没有什么异议,至少表面上没有。“张将军派你来,有什么事?”
关朝犹豫了一下:“将军想向君侯要一个人。”
“一个人?谁?”
“杜鱼。”
“杜鱼?”共尉更不解了,“他要杜鱼干什么?杜鱼受了伤,还没好呢。”
关朝舔了舔嘴唇,定了定神。“君侯有所不知。君侯派过去的人,能文能武,熟悉军中的事务,确实是帮助我家将军迅稳定军心的好帮手。但是”但是他们自视甚高,在听从命令上,有些”自行其事。我家将军又不忍责罚,所以想请君侯派杜鱼担任长史,以便沟通。”
共尉看着面色为难的关朝,有些明白了。
陷阵营的那些家伙本事大,但是脾气更大,特别是面对那些弗军时,可能有些傲气凌人,言语之间大概对张良不太恭敬。张良知道这些人是他共尉的亲信班底,不敢得罪,干脆向他要杜鱼过去做长史,这样既让他放心,又方便与那些将领沟通。
他想了想,觉得这也未尝不是个好主意。杜鱼在张良身边时间比较长,对张良和那些韩将比较熟悉,他又曾经是他的亲卫,官居五百主,在陷阵营也是老人,有他在中间协调应该会好得多。
他随即将杜鱼叫了来。
杜鱼正在养伤,就住在亲卫们的营房里,一听共尉叫他,很快就来了。他的胳膊还没好,用戟扔绑成的夹板还挂在胸前,不过这两天共尉好吃好喝的供着他,他的脸色倒是好多了?
“君侯,关司马?”杜鱼一看到关朝,不免有些意外:“你怎么来了?”
“来找你。”共尉一笑,把关朝的来意一说,最后说:“你的身体怎么样?能支持得住吗?”
杜鱼听了,知道这个长史不是那么简单,张良要通过他取信于共尉,共尉也需要通过他了解张良的一举一动。他就是张良的喉舌,同时也是共尉的眼睛,他的所做所为,直接决定着共尉与张良之间是战是和。而共尉能把这个任务交给他,那就是对他莫大的信任。有了这份信任,他别说带伤赶几天路,就是战死沙场,也是死而无憾?自从那天共尉在众人面前亲手给他治伤,他已经做好了士为知已死的准备了,更何况又多了这些信任。想到此:。二了梢颤了颤,随即笑了!“经过君侯的妙年医治,我…六,乙经无碍,别说赶几天路,就是再与秦军恶战一场,我也是没有问题的。”
共尉大笑。他是习武之人,对于正骨之类的手艺自然是熟态的,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只是看那个医匠紧张得满头是汗,准备动刀割开皮肉,这才一时技痒。上前施为,本没有太多故意的行为,但看杜鱼这个,样子,显然他是很看重的。不过杜鱼虽然不是勇武之士,但为人聪明,肯动脑子。在他的部下里是个难得的智将,用好了,将来也是个。人才。虽然离韩信、周叔这样的大才有些距离,但比起周勃、灌婴这些人却是不遑多让的。
“既然如此,那就去吧。”共尉拍了拍杜鱼的肩膀,关切的说:“到了先生那里,三个月之内不要用力,把骨头养好了再说,千万不能留下毛病?至于那些竖子。哪个不听话的,直接给我揍,揍起算完。”他想了想。又说:“从你原来带的那些人里挑十个人带去,以后就是你的亲卫队率了。”
一个队率带五十个人,十个队率那就是五百人,只有带五千人以上的将军,才有可能配备五百人的亲卫,共尉这句话,等于是许了他的前程。杜鱼感激不尽,躬身施礼:“谢君侯。”
共尉转过身对关朝笑着说:“你赶了这么远的路。就在这里休息一夜,明天再走吧。”
关朝早就听说共尉对手下关心,门才又亲眼目睹了共尉对杜鱼的一幕,现在又听到共尉对他一个友军司马的关心,也十分意外,连忙致谢。共尉不想立刻回到宴席中去听孔稣讲什么心性功夫,便又在这里陪着关朝、杜鱼说了一阵闲话。这才起身离去?关朝不知详情。被共尉的平易近人感动得一塌糊涂,内心里原本对共尉的排斥不期然之间就去了几分。
孔稣一等共尉也不来,二等共尉也不来,本来就比较累,又喝了几杯酒,倦意一上来。再也撑不住了,只好告退,桓龋等人也各自散去。共尉回来后一看孔稣已经退席了,这才长出一口气,那副如释重负的样子逗得吕翼笑个不停。
“夫君,看着他不顺眼,就将他赶得远远的就走了,何必这么委屈自己。”
“不然。”共尉摇摇头,一边由菏姬侍候着宽衣洗漱,一边说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鸟飞得再高,也留不开空气,鱼游得再畅,也离不开海水。人总有不如意的地方,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去追求那种极致的自由,最后肯定不会有好下场,特别是对一个领导看来说,更不能如此。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虽然太贪恋权势,这句话却是有道理的。孔稣这个人虽然迂腐了些,却不是什么恶人,怎么能因此疏远他呢。有一个能让自己收敛一点的师长。不要让自己太过得意忘形,也是一件难得的事呢。”
“那你还跑什么?”吕翌掩着嘴,调笑道。
“我跑,那是不想他连夜给我讲什么心性功夫。”共尉打了个,哈欠,惬意的砸了砸嘴:“良辰美景奈何天,**一刻值万钱,不陪着两位美人,却去和他谈什么心性功夫,我岂不是自找麻烦?”
嘻嘻,嘴上说得漂亮,还不是自己心虚?”吕翠笑着,招呼薄姬帮她脱去罗衫。薄姬却蹙了眉头,咬着手指甲:“夫君,那句话是李斯说的么?”
“嗯。”共尉有些困了,随口应道:“就是那篇谏逐客书里的句子。”
“谏逐客书?”吕翌好奇的扭过身来,一脸的惊奇:“就是上秦王的那篇谏逐客书吗?”
“当然是,难不成还有什么其他的谏逐客书?”
吕翼顾不上自己衣衫半解,一下子扑到共尉的面前,摇着他的手臂央求道:“夫君。你是从哪里听说这篇谏逐客书的?阿翁在咸阳多年。也只是听说过有这篇文章,却未得一见。想花钱买,也没地方买去,就连李承相府上的书佐那里都求了多少次,也是无缘一见。你却是哪里知道的。背给我听一遍吧?”
共尉诧异的看着吕翌,一篇文章,有必要这样吗?他在后世嫌书多,什么古文观止。什么文选文粹的,只要你想看。你看一辈子都看不完,无法体会到这个时代的人对于文章的那种崇敬感。这个时代的文化全凭手抄。一篇好文章就是无价之宝。
李斯是大师荀子的弟子。文笔了得,当年更是凭着这篇文章一下子扭转了自己的命运。获得了赢政的信任,从此官运亨通。很多人听说过这篇文章。但是却从来没有见过。这篇文章出于李斯之手。入于赢政之眼,藏于宫庭密档,一般人哪里看得到,就连做过秦朝文通君的孔稣也没有见过这篇文章。
他却知道。但是却不是因为前世读过古文,他读的古文都还给了老师,他知道这篇文也就是不久前的事情。陈平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居然见到了秦朝宫中所藏的文书,对这篇文章大加赞赏,特地在密件里给共尉提起过。共尉这才知道的?
但是让他背,他却背不下来,他斜着眼睛,似笑非笑的看着吕耍:“你想知道吗?”
“当然想了。”吕翌娇笑着搂着他的脖子,撒着娇:“快说快说,我和姊姊想看这篇奇文都想了十年了,一直也没机会看着,这一次,我可真是要抢了她的先了。”
共尉一听她说到吕翌,心里不由得一颤,那次阴差阳错的误会给他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得出奇。而这个奇女子,现在却不动声色的在彭城导演着一场舆论大戏,手段之高明,实在让后世的策戈高手都叹为观止。他抱着吕婆的蛮腰,眼睛顺着吕翌敞开的衣襟看下去,却不期然的想起吕雏那更丰满的胸口,丹田忽然热了起来。
“想知道,就再让我尝尝上次那个乐子再说。”共尉翻身将吕翼压倒在榻上,嘎嘎的笑着。
吕翼娇喘着。连连挣扎:“夫君,先等等,先等等,妹子,还不快去把门关好!
薄姬红着脸,一手掩着嘴窃笑着,轻快的走到门口,准备带上门退出去。共尉却翻身一跃而起,拦腰将薄姬抱住,一脚踢上了门,又掠回榻边,将薄姬轻轻的放在吕翌身旁,贼笑着:“谁也不能走,今天本君侯要享享齐人左拥右抱的福气。”
吕翌大羞,将头钻进被子里,再也不肯出来了。薄姬面更薄,一听这话连脖子都红了,被共尉撕开的胸口也是嫣红一片。
共尉大乐。
萧西。
项羽和范增面对面的坐着,一杯接一杯的喝着酒,眼睛也不看范增一眼。范增锁着眉头。看着借酒浇愁的项羽,又是心疼,又是无奈。刘季的意外崛起,让怀王的实力大增,一下子封了武安侯,砌郡长,统,领着砌郡所有的人马,比起项羽这个名不符实的长安侯还要威风。共尉远在南阳,怀王鞭长莫及,也只能加以笼络,不仅升白公为上柱国,还为共尉加了封邑,更让项羽郁闷的是,怀王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把原先封给陈婴的五个县削去了两个”转给了共尉。
这摆明着是欺负项羽,讨好共尉,让项羽十分不快,却又无法可想。
更让项羽不快的是,怀王宣布谁先入关破秦,就可以封为关中王,然后又不准项羽领兵入关,而是把他编入援赵的大军做宋义的副手,摆明了要让共尉入关称王。这一招意图太明显了,范增当然看出来了,他是正中下怀,便提醒项羽小心共尉,没想到今天却碰了个软钉子,项羽根本不相信共尉会在这个时候投入怀王的怀抱,他对范增提醒他心共尉的建议置之不理。
“籍儿,我知道你和共尉交情好,可是你要知道,人是会变的,在关中称王的诱惑面兹,他是否还会象你这样坚信兄弟之情?。范增忍不住的埋怨道,“你信不信,孔稣一到南阳,共尉就会立即入关。”
“亚父,就算共尉入关,我也不会怪他?。项羽重重的将酒杯顿在案上,“坪”的一声震得案上的杯盘乱晃,他斜着眼睛看着范增,语气中带着三分不快:“他的家人全在大王手中,他焉能不听大王的诏书?再说了,以他的实力,做个关中王也是理所当然的。”
“籍儿,你怎么能这么说?”范增真的火了,他沉了下脸,不再苦心婆心的劝说:“你还记得你季父的遗吗?不管是谁,只要有可能阻挡你一统天下的大业,都是你的敌人。即使是亲兄弟,你也不能手软,更何况是个异姓兄弟?大王为什么能这么轻松的拿下彰城?他为什么能一下子就解除了陈婴和项悍的兵权?还不是他掌握了吕臣的实力?吕臣是谁,那是共尉的人,你可想清楚了共尉在其中可能起的作用?”
项羽翻着重瞳子的眼睛,一言不。
“再者,大王为什么能压制住我们?不就是因为他手中有兵吗?他的兵哪来的?全是共尉的人马,你不觉得他做得太顺利了吗?共尉那么多手下,除了韩信和田壮避而不见之外,一个反抗的都没有,如果不是共尉有所安排,你觉得这可能吗?”
项羽眉心一跳,佼缓的握紧了拳头。
范增继续大声说道:“如果这是共尉安排好的,他现在装出一副不得已的样子,利用大王的手除掉你,他就是大王手下的第一重将,到时候大王手中的人马有一大半是他的,试问还有谁能是他的对手?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不争为大争,这个手段虽然高明,可是还没有高明到一点破绽也没有的地步,你难道就一点也看不出来?他把大王玩弄于指掌之上,把天下人玩弄于指掌之上,同样也把你玩弄于指掌之上,你还把他当兄弟?”
“不要说了项羽突然暴怒,一拳打翻了案几:“如果他真是如亚父所说,我一定和他割袍断义,碎尸万段。可是,如果他不是呢?。
范增被他的暴怒惊住了,随即又平静下来,抚着胡须看着项羽:“如果不是,你又希望我如何?”
项羽喘着粗气,斜着眼睛,恶狠狠的看着范增:“如果他不是亚父说的那样,请亚父以后再也不要在我面前说他的不是。”
范增盯着项羽看了片刻,忽然笑了:“好?一言为定。”
“君子一言!”项羽不依不饶,举起了他蒲扇般的大手亮在范增面前。
范增眼皮跳了一下,也伸出枯瘦的右手,在项羽的手掌上连击三下:“驰马难追
项羽收回手,看着一地的酒食,忽然有些烦躁:“亚父,我有些累了,先去休息。”
范增点点头:“也好,马上就要出兵援赵,行军数千里,鞍马劳顿,还有一场恶战,你也要养精蓄锐,好生准备他的话说得很温和,刚才的暴烈丝毫也感觉不到,不象是一个。诤臣面对君主,反倒象是一个慈祥的老人看着自己的儿孙。
项羽心中忽然觉得有些后悔,刚才逼着范增立誓,虽然没有让他立什么毒誓,可是毕竟是逼着一个为自己着想的长者立誓,似乎有些不妥当。他嘴唇动了动,想说一句道歉的话,可是一想到范增对共尉挥之不去的敌意,他又有些不平?他相信共尉不会背弃他,站到怀王那一边,可是隐隐的,他又有些担心共尉正如范增所说,会抢先入关。入关做关中王并不是什么大事,他一直觉得,如果说除了他之外还有谁有资格做这个关中王,那肯定就是共尉,可是如果共尉真的抢先入关,他又觉得有些不快,就象有一个什么东西堵在心口一样,让他觉得浑身难受。
共尉还是好兄弟吗?项羽越想越没有把握,回到帐里,看着虞姬那张花容月貌的脸,项猜忍不住的问道:“虞姬,共尉”,还能相信吗?。
虞姬诧异的看了项羽半天,摇了摇头道:“将军,你的心乱了
项羽愕然,随即大惭。
共尉有些同情他,又有些尊敬他;
“先生,我家人还好吧?”共尉问了一个最关心的问题。
“好?”孔稣摇了摇头,把自己的难过情绪抛开去,露出开心的笑容:“大王入彭城,令尊、令岳都没有为难他,他当然不会亏待君侯的家人。再说了,君侯是国家栋粱,大王还指望着君侯入关破秦呢,又怎么会为难君侯的家人。”
共尉点点头,没有再问什么。彭城的事情正如他所预计的那样展着,一切顺利。
“先生远来辛苦,共尉十分感激;”共屈举起杯。再一次为孔稣祝寿:“秦军不日即到,这里会有一场血战,为先生安全计,还是退回宛城吧。”
“老夫虽然一把年纪了,还是拿得动剑的;”孔稣不满的说。
共尉大笑,他知道孔稣虽然迂腐,却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他有一手的好剑术,上次在下城父,他亲眼看到孔奸一个突刺就刺杀了两名凶恶的秦军,干净利落。“先生的英勇,我是亲眼曾见的。只是大战之中,个人再勇武也难策万全。先生就算击杀了百名秦军,可是万一有所不讳,我就算进了咸阳,又到哪里去找先生这样的博学通儒整理那些典籍?”
孔稣大乐,抚着花白的胡须眉开眼笑:“多承君侯美意,老夫就不给你添麻烦了。今天这里休息一夜,明天一早就去宛城。”
共尉笑着连连点头,才要再夸孔稣两句,孔稣又说了一句让他差点掀了案几的话:“老夫听说君侯最近军务很忙,疏于治学。老夫冒昧,君侯要想成一番事业,不可一日不读书啊?老夫虽然才疏学浅。但蒙君侯不弃,无以回报,近日于心性功夫颇有些进益,愿与君侯共享。君侯,你今天可不能喝多,老夫要与你秉烛夜谈。”
共尉绝倒。桓腑等人听了。也是忍俊不禁,各自偏过头,忍不住的笑起来。孔稣却不以为然。他虽然不知道桓腑是什么角色,可是一看他一脸的风霜就知道是个武夫,他也没打算去关心他是谁。
众人正在笑,虞子期来报,张良的司马关朝来了,有要事回报君侯。共尉听了。忙不迭的向孔稣告了罪,抽身而去。
关朝正在前厅狼吞虎咽的吃着晚饭,他一路从鲁阳赶来,还没吃晚饭。到了郏县之后,虞子期觉得共尉正在宴请孔稣,可能不会立刻出来见他,便给他安排了一点便饭。没想到共尉正找机会脱身,一听说关朝来了,立刻出来接见。关朝正吃得开心,听到外面共尉的声音,连忙三口并作两口的将盘子里面的肉塞进嘴里,又将杯中的残酒一口饮尽,吃得有些急了,酒洒得胸前到处都是,肉也堵得腮帮子鼓鼓的,一时说不出话来。
“别急别急。”共尉忍着笑,示意他慢慢吃,然后自己入席坐下,等关朝将嘴里的肉咽下去了,才问道:“你家将军在鲁阳可准备好了?”
关朝有些尴尬的躬身应道:“有君侯提供的人手帮忙,我军恢复得很快,已经进入正常练,鲁阳的几个。关口都已经做好了安排,纵使章邯率三十万大军亲至,挡他三四个月也不成问题。”
共尉满意的点点头,看样子张良对他安排的那些军官并没有什么异议,至少表面上没有。“张将军派你来,有什么事?”
关朝犹豫了一下:“将军想向君侯要一个人。”
“一个人?谁?”
“杜鱼。”
“杜鱼?”共尉更不解了,“他要杜鱼干什么?杜鱼受了伤,还没好呢。”
关朝舔了舔嘴唇,定了定神。“君侯有所不知。君侯派过去的人,能文能武,熟悉军中的事务,确实是帮助我家将军迅稳定军心的好帮手。但是”但是他们自视甚高,在听从命令上,有些”自行其事。我家将军又不忍责罚,所以想请君侯派杜鱼担任长史,以便沟通。”
共尉看着面色为难的关朝,有些明白了。
陷阵营的那些家伙本事大,但是脾气更大,特别是面对那些弗军时,可能有些傲气凌人,言语之间大概对张良不太恭敬。张良知道这些人是他共尉的亲信班底,不敢得罪,干脆向他要杜鱼过去做长史,这样既让他放心,又方便与那些将领沟通。
他想了想,觉得这也未尝不是个好主意。杜鱼在张良身边时间比较长,对张良和那些韩将比较熟悉,他又曾经是他的亲卫,官居五百主,在陷阵营也是老人,有他在中间协调应该会好得多。
他随即将杜鱼叫了来。
杜鱼正在养伤,就住在亲卫们的营房里,一听共尉叫他,很快就来了。他的胳膊还没好,用戟扔绑成的夹板还挂在胸前,不过这两天共尉好吃好喝的供着他,他的脸色倒是好多了?
“君侯,关司马?”杜鱼一看到关朝,不免有些意外:“你怎么来了?”
“来找你。”共尉一笑,把关朝的来意一说,最后说:“你的身体怎么样?能支持得住吗?”
杜鱼听了,知道这个长史不是那么简单,张良要通过他取信于共尉,共尉也需要通过他了解张良的一举一动。他就是张良的喉舌,同时也是共尉的眼睛,他的所做所为,直接决定着共尉与张良之间是战是和。而共尉能把这个任务交给他,那就是对他莫大的信任。有了这份信任,他别说带伤赶几天路,就是战死沙场,也是死而无憾?自从那天共尉在众人面前亲手给他治伤,他已经做好了士为知已死的准备了,更何况又多了这些信任。想到此:。二了梢颤了颤,随即笑了!“经过君侯的妙年医治,我…六,乙经无碍,别说赶几天路,就是再与秦军恶战一场,我也是没有问题的。”
共尉大笑。他是习武之人,对于正骨之类的手艺自然是熟态的,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只是看那个医匠紧张得满头是汗,准备动刀割开皮肉,这才一时技痒。上前施为,本没有太多故意的行为,但看杜鱼这个,样子,显然他是很看重的。不过杜鱼虽然不是勇武之士,但为人聪明,肯动脑子。在他的部下里是个难得的智将,用好了,将来也是个。人才。虽然离韩信、周叔这样的大才有些距离,但比起周勃、灌婴这些人却是不遑多让的。
“既然如此,那就去吧。”共尉拍了拍杜鱼的肩膀,关切的说:“到了先生那里,三个月之内不要用力,把骨头养好了再说,千万不能留下毛病?至于那些竖子。哪个不听话的,直接给我揍,揍起算完。”他想了想。又说:“从你原来带的那些人里挑十个人带去,以后就是你的亲卫队率了。”
一个队率带五十个人,十个队率那就是五百人,只有带五千人以上的将军,才有可能配备五百人的亲卫,共尉这句话,等于是许了他的前程。杜鱼感激不尽,躬身施礼:“谢君侯。”
共尉转过身对关朝笑着说:“你赶了这么远的路。就在这里休息一夜,明天再走吧。”
关朝早就听说共尉对手下关心,门才又亲眼目睹了共尉对杜鱼的一幕,现在又听到共尉对他一个友军司马的关心,也十分意外,连忙致谢。共尉不想立刻回到宴席中去听孔稣讲什么心性功夫,便又在这里陪着关朝、杜鱼说了一阵闲话。这才起身离去?关朝不知详情。被共尉的平易近人感动得一塌糊涂,内心里原本对共尉的排斥不期然之间就去了几分。
孔稣一等共尉也不来,二等共尉也不来,本来就比较累,又喝了几杯酒,倦意一上来。再也撑不住了,只好告退,桓龋等人也各自散去。共尉回来后一看孔稣已经退席了,这才长出一口气,那副如释重负的样子逗得吕翼笑个不停。
“夫君,看着他不顺眼,就将他赶得远远的就走了,何必这么委屈自己。”
“不然。”共尉摇摇头,一边由菏姬侍候着宽衣洗漱,一边说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鸟飞得再高,也留不开空气,鱼游得再畅,也离不开海水。人总有不如意的地方,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去追求那种极致的自由,最后肯定不会有好下场,特别是对一个领导看来说,更不能如此。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虽然太贪恋权势,这句话却是有道理的。孔稣这个人虽然迂腐了些,却不是什么恶人,怎么能因此疏远他呢。有一个能让自己收敛一点的师长。不要让自己太过得意忘形,也是一件难得的事呢。”
“那你还跑什么?”吕翌掩着嘴,调笑道。
“我跑,那是不想他连夜给我讲什么心性功夫。”共尉打了个,哈欠,惬意的砸了砸嘴:“良辰美景奈何天,**一刻值万钱,不陪着两位美人,却去和他谈什么心性功夫,我岂不是自找麻烦?”
嘻嘻,嘴上说得漂亮,还不是自己心虚?”吕翠笑着,招呼薄姬帮她脱去罗衫。薄姬却蹙了眉头,咬着手指甲:“夫君,那句话是李斯说的么?”
“嗯。”共尉有些困了,随口应道:“就是那篇谏逐客书里的句子。”
“谏逐客书?”吕翌好奇的扭过身来,一脸的惊奇:“就是上秦王的那篇谏逐客书吗?”
“当然是,难不成还有什么其他的谏逐客书?”
吕翼顾不上自己衣衫半解,一下子扑到共尉的面前,摇着他的手臂央求道:“夫君。你是从哪里听说这篇谏逐客书的?阿翁在咸阳多年。也只是听说过有这篇文章,却未得一见。想花钱买,也没地方买去,就连李承相府上的书佐那里都求了多少次,也是无缘一见。你却是哪里知道的。背给我听一遍吧?”
共尉诧异的看着吕翌,一篇文章,有必要这样吗?他在后世嫌书多,什么古文观止。什么文选文粹的,只要你想看。你看一辈子都看不完,无法体会到这个时代的人对于文章的那种崇敬感。这个时代的文化全凭手抄。一篇好文章就是无价之宝。
李斯是大师荀子的弟子。文笔了得,当年更是凭着这篇文章一下子扭转了自己的命运。获得了赢政的信任,从此官运亨通。很多人听说过这篇文章。但是却从来没有见过。这篇文章出于李斯之手。入于赢政之眼,藏于宫庭密档,一般人哪里看得到,就连做过秦朝文通君的孔稣也没有见过这篇文章。
他却知道。但是却不是因为前世读过古文,他读的古文都还给了老师,他知道这篇文也就是不久前的事情。陈平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居然见到了秦朝宫中所藏的文书,对这篇文章大加赞赏,特地在密件里给共尉提起过。共尉这才知道的?
但是让他背,他却背不下来,他斜着眼睛,似笑非笑的看着吕耍:“你想知道吗?”
“当然想了。”吕翌娇笑着搂着他的脖子,撒着娇:“快说快说,我和姊姊想看这篇奇文都想了十年了,一直也没机会看着,这一次,我可真是要抢了她的先了。”
共尉一听她说到吕翌,心里不由得一颤,那次阴差阳错的误会给他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得出奇。而这个奇女子,现在却不动声色的在彭城导演着一场舆论大戏,手段之高明,实在让后世的策戈高手都叹为观止。他抱着吕婆的蛮腰,眼睛顺着吕翌敞开的衣襟看下去,却不期然的想起吕雏那更丰满的胸口,丹田忽然热了起来。
“想知道,就再让我尝尝上次那个乐子再说。”共尉翻身将吕翼压倒在榻上,嘎嘎的笑着。
吕翼娇喘着。连连挣扎:“夫君,先等等,先等等,妹子,还不快去把门关好!
薄姬红着脸,一手掩着嘴窃笑着,轻快的走到门口,准备带上门退出去。共尉却翻身一跃而起,拦腰将薄姬抱住,一脚踢上了门,又掠回榻边,将薄姬轻轻的放在吕翌身旁,贼笑着:“谁也不能走,今天本君侯要享享齐人左拥右抱的福气。”
吕翌大羞,将头钻进被子里,再也不肯出来了。薄姬面更薄,一听这话连脖子都红了,被共尉撕开的胸口也是嫣红一片。
共尉大乐。
萧西。
项羽和范增面对面的坐着,一杯接一杯的喝着酒,眼睛也不看范增一眼。范增锁着眉头。看着借酒浇愁的项羽,又是心疼,又是无奈。刘季的意外崛起,让怀王的实力大增,一下子封了武安侯,砌郡长,统,领着砌郡所有的人马,比起项羽这个名不符实的长安侯还要威风。共尉远在南阳,怀王鞭长莫及,也只能加以笼络,不仅升白公为上柱国,还为共尉加了封邑,更让项羽郁闷的是,怀王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把原先封给陈婴的五个县削去了两个”转给了共尉。
这摆明着是欺负项羽,讨好共尉,让项羽十分不快,却又无法可想。
更让项羽不快的是,怀王宣布谁先入关破秦,就可以封为关中王,然后又不准项羽领兵入关,而是把他编入援赵的大军做宋义的副手,摆明了要让共尉入关称王。这一招意图太明显了,范增当然看出来了,他是正中下怀,便提醒项羽小心共尉,没想到今天却碰了个软钉子,项羽根本不相信共尉会在这个时候投入怀王的怀抱,他对范增提醒他心共尉的建议置之不理。
“籍儿,我知道你和共尉交情好,可是你要知道,人是会变的,在关中称王的诱惑面兹,他是否还会象你这样坚信兄弟之情?。范增忍不住的埋怨道,“你信不信,孔稣一到南阳,共尉就会立即入关。”
“亚父,就算共尉入关,我也不会怪他?。项羽重重的将酒杯顿在案上,“坪”的一声震得案上的杯盘乱晃,他斜着眼睛看着范增,语气中带着三分不快:“他的家人全在大王手中,他焉能不听大王的诏书?再说了,以他的实力,做个关中王也是理所当然的。”
“籍儿,你怎么能这么说?”范增真的火了,他沉了下脸,不再苦心婆心的劝说:“你还记得你季父的遗吗?不管是谁,只要有可能阻挡你一统天下的大业,都是你的敌人。即使是亲兄弟,你也不能手软,更何况是个异姓兄弟?大王为什么能这么轻松的拿下彰城?他为什么能一下子就解除了陈婴和项悍的兵权?还不是他掌握了吕臣的实力?吕臣是谁,那是共尉的人,你可想清楚了共尉在其中可能起的作用?”
项羽翻着重瞳子的眼睛,一言不。
“再者,大王为什么能压制住我们?不就是因为他手中有兵吗?他的兵哪来的?全是共尉的人马,你不觉得他做得太顺利了吗?共尉那么多手下,除了韩信和田壮避而不见之外,一个反抗的都没有,如果不是共尉有所安排,你觉得这可能吗?”
项羽眉心一跳,佼缓的握紧了拳头。
范增继续大声说道:“如果这是共尉安排好的,他现在装出一副不得已的样子,利用大王的手除掉你,他就是大王手下的第一重将,到时候大王手中的人马有一大半是他的,试问还有谁能是他的对手?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不争为大争,这个手段虽然高明,可是还没有高明到一点破绽也没有的地步,你难道就一点也看不出来?他把大王玩弄于指掌之上,把天下人玩弄于指掌之上,同样也把你玩弄于指掌之上,你还把他当兄弟?”
“不要说了项羽突然暴怒,一拳打翻了案几:“如果他真是如亚父所说,我一定和他割袍断义,碎尸万段。可是,如果他不是呢?。
范增被他的暴怒惊住了,随即又平静下来,抚着胡须看着项羽:“如果不是,你又希望我如何?”
项羽喘着粗气,斜着眼睛,恶狠狠的看着范增:“如果他不是亚父说的那样,请亚父以后再也不要在我面前说他的不是。”
范增盯着项羽看了片刻,忽然笑了:“好?一言为定。”
“君子一言!”项羽不依不饶,举起了他蒲扇般的大手亮在范增面前。
范增眼皮跳了一下,也伸出枯瘦的右手,在项羽的手掌上连击三下:“驰马难追
项羽收回手,看着一地的酒食,忽然有些烦躁:“亚父,我有些累了,先去休息。”
范增点点头:“也好,马上就要出兵援赵,行军数千里,鞍马劳顿,还有一场恶战,你也要养精蓄锐,好生准备他的话说得很温和,刚才的暴烈丝毫也感觉不到,不象是一个。诤臣面对君主,反倒象是一个慈祥的老人看着自己的儿孙。
项羽心中忽然觉得有些后悔,刚才逼着范增立誓,虽然没有让他立什么毒誓,可是毕竟是逼着一个为自己着想的长者立誓,似乎有些不妥当。他嘴唇动了动,想说一句道歉的话,可是一想到范增对共尉挥之不去的敌意,他又有些不平?他相信共尉不会背弃他,站到怀王那一边,可是隐隐的,他又有些担心共尉正如范增所说,会抢先入关。入关做关中王并不是什么大事,他一直觉得,如果说除了他之外还有谁有资格做这个关中王,那肯定就是共尉,可是如果共尉真的抢先入关,他又觉得有些不快,就象有一个什么东西堵在心口一样,让他觉得浑身难受。
共尉还是好兄弟吗?项羽越想越没有把握,回到帐里,看着虞姬那张花容月貌的脸,项猜忍不住的问道:“虞姬,共尉”,还能相信吗?。
虞姬诧异的看了项羽半天,摇了摇头道:“将军,你的心乱了
项羽愕然,随即大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