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十指相缠,并肩白首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豪杰壮志,踏血江山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最后的援军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变局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谣言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末路帝王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离间百姓,以定天下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出好戏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帝王殇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局势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燕帝慕容丹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落棋子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再起风波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逞心机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京乱(一)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京乱(二)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西京乱(三)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殿前交锋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野心(补6月2号)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军旗舞,天下动!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风云再起!
- 130 第一百三十章 尔虞我诈
- 131 第一百三十一章 倩女多情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征!
- 133 第一百三十三章 自大,偷袭(补6月10号)
- 134 第一百三十四章 巫师
- 135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袭
- 136 第一百三十六章 乱局
- 137 第一百三十七章 引蛇出洞
- 138 第一百三十八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139 第一百三十九章 兵败定边城下
- 140 第一百四十章 危机
- 141 第一百四十一章 深藏不露
- 142 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山路
- 143 第一百四十三章 阴差阳错
- 144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计
- 145 第一百四十五章 埋伏
- 146 第一百四十六章 杀!杀!杀!
- 147 第一百四十七章 将才
- 148 第一百四十八章 风雨欲来
- 149 第一百四十九章 南下投诚
- 150 第一百五十章 乱局
- 151 第一百五十一章 血腥往事(一)
- 152 第一百五十二章 血腥往事(二)
- 153 第一百五十三章 暗潮涌动
- 154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下定决心
- 155 第一百五十五章 密谈
- 156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军出征
- 157 第一百五十七章 逼宫
- 158 第一百五十八章 苍天不改
- 159 第一百五十九章 孤独
- 160 第一百六十章 铁骨柔情
- 161 第一百六十一章 过人之处
- 162 第一百六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 163 第一百六十三章 君王无情
- 164 第一百六十四章 战局
- 165 第一百六十五章 马革裹尸
- 166 第一百六十六章 杀杀杀杀杀!
- 167 第一百六十七章 势如破竹
- 168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败涂地
- 169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失控谜局
- 170 第一百七十章 战场争锋
- 171 第一百七十一章 傀儡皇帝
- 172 第一百七十二章 爱江山,更爱美人
- 173 第一百七十三章 运筹帷幄
- 174 第一百七十四章 帷幕将开
- 175 第一百七十五章 帝王兄妹
- 176 第一百七十六章 最毒人在帝王家
- 177 第一百七十七章 尔虞我诈
- 178 第一百七十八章 帝王权术
- 179 第一百七十九章 暗流涌动
- 180 第一百八十章 风云变幻
- 181 第一百八十一章 帝王末路
- 182 第一百八十二章
- 183 第一百八十三章
- 184 第一百八十四章
- 185 第一百八十五章
- 186 第一百八十六章
- 187 第一百八十七章
- 188 第一百八十八章
- 189 第一百八十九章
- 190 第一百九十章
- 191 第一百九十一章
- 192 第一百九十二章
- 193 第一百九十三章
- 194 第一百九十四章
- 195 第一百九十五章
- 196 第一百九十六章
- 197 第一百九十七章
- 198 第一百九十八章
- 199 第一百九十九章
- 200 第二百章
- 201 第二百零一章
- 202 第二百零二章
- 203 第二百零三章
- 204 第二百零四章
- 205 第二百零五章
- 206 第二百零六章
- 207 第二百零七章
- 208 第二百零八章
- 209 第二百零九章
- 210 第二百一十章
- 211 第二百一十一章
- 212 第二百一十三章
- 213 第二百一十四章
- 214 第二百一十五章
- 215 第二百一十六章
- 216 第二百一十七章
- 217 第二百一十八章
- 218 第二百一十九章
- 219 第二百二十章
- 220 第二百二十一章
- 221 第二百二十二章
- 222 第二百二十三章
- 223 第二百二十四章
- 224 第二百二十五章
- 225 第二百二十六章
- 226 第二百二十七章
- 227 第二百二十八章
- 228 第二百二十九章
- 229 第二百三十章
- 230 第二百三十一章
- 231 第二百三十二章
- 232 第二百三十三章
- 233 第二百三十四章
- 234 第二百三十五章
- 235 第二百三十六章
- 236 第二百三十七章
- 237 第二百三十八章
- 238 第二百三十九章
- 239 第二百四十章
- 240 第二百四十一章
- 241 第二百四十二章
- 242 第二百四十三章
- 243 第二百四十四章
- 244 第二百四十五章
- 245 第二百四十六章
- 246 第二百四十七章
- 247 第二百四十八章
- 248 第二百四十九章
- 249 第二百五十章
- 250 第二百五十一章
- 251 第二百五十二章
- 252 第二百五十三章
- 253 第二百五十四章
- 254 第二百五十五章
- 255 第二百五十六章
- 256 第二百五十七章
- 257 第二百五十八章
- 258 第二百五十九章
- 259 第二百六十章
- 260 第二百六十一章
- 261 第二百六十二章
- 262 第二百六十三章
- 263 第二百六十四章
- 264 第二百六十五章
- 265 第二百六十六章
- 266 第二百六十七章
- 267 第二百六十八章
- 268 第二百六十九章
- 269 第二百七十章
- 270 第二百七十一章
- 271 第二百七十二章
- 272 第二百七十三章
- 273 第二百七十四章
- 274 第二百七十五章
- 275 第二百七十六章
- 276 第二百七十七章
- 277 第二百七十八章
- 278 第二百七十九章
- 279 第二百八十章
- 280 第二百八十一章
- 281 第二百八十二章
- 282 第二百八十三章
- 283 第二百八十四章
- 284 第二百八十五章
- 285 第二百八十六章
- 286 第二百八十七章
- 287 第二百八十八章
- 288 第二百八十九章
- 289 第二百九十章
- 290 第二百九十一章
- 291 第二百九十二章
- 292 第二百九十三章
- 293 第二百九十四章
- 294 第二百九十五章
- 295 第二百九十六章
- 296 第二百九十七章
- 297 第二百九十八章
- 298 第二百九十九章
- 299 第三百章
- 300 第三百零一章
- 301 第三百零二章
- 302 第三百零三章
- 303 第三百零四章
- 304 第三百零五章
- 305 第三百零六章
- 306 第三百零七章
- 307 第三百零八章
- 308 第三百零九章
- 309 第三百一十章
- 310 第三百一十一章
- 311 第二百一十二章
- 312 第三百一十三章
- 313 第三百一十四章
- 314 第三百一十五章
- 315 三百一十六章
- 316 第三百一十七章
- 317 第三百一十八章
- 318 第三百一十九章
- 319 第三百二十章
- 320 第三百二十一章
- 321 第三百二十二章
- 322 第三百二十三章
- 323 第三百二十四章
- 324 第三百二十五章
- 325 第三百二十六章
- 326 第三百二十七章
- 327 第三百二十八章
- 328 第三百二十九章
- 329 第三百三十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一十九章 燕帝慕容丹
第一百一十九章 燕帝慕容丹
第一百一十九章燕帝慕容丹
听到刘秀催促,方振耀急忙点头应是,似乎在低头时候,不经意间,他的目光向刘秀身后看了一眼,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在他眼中闪过一丝莫名意味,但很快就别过头来,脸色如常,对诸位大臣说道:
“诸位阁老都知道,北燕乃我卫国累世仇敌,两国间有血海深仇,民心互恶,即便刘弘文想要反叛朝廷,兵粮短缺,也不敢和北燕暗有勾连,生怕事情败露,百姓离心,堕入万劫不复之地,背负千古骂名,而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因如此,诸位阁老对燕国局势也颇有了解,对燕帝慕容丹过往之事也知之甚多。”
说完停顿下来,望着诸臣,看他们反应。
众人听后俱都眉头一皱,互相耳语一番之后,苏泽才上前一步回道:
“不错,据老臣所知,慕容丹在太子位时,曾被人称为‘弱智太子’,皇帝慕容恪虽然时常说他十分勤奋,也有雄心想要做一番大事,但奈何其智有不殆,不仅对政务一窍不通,就连日常人情往来都很难做好,以致最后就连皇帝慕容恪都失去耐心,想要在皇室中重选子嗣,另立太子。”
方振耀听后笑了笑,下意识负手在大殿上走了几步,看着众人,回道:
“苏相所言极是,不过慕容恪虽然有废立太子之心,但其实所遇阻力颇大,各方藩镇对此问题上难得齐心,竟然一同上书要求皇帝收回成命,并称慕容丹乃是皇帝唯一血脉,岂容轻易弃之不顾,况且太子登基之后虽是不如陛下英明神武,但定为宽厚仁爱之君,帝国国势虽盛,但近年天灾兵祸不断,需要休养生息,陛下百年之后,太子登基,燕国或许会是另一番光景,还望陛下三思才是。”
他看了一眼苏泽,又把目光转向殿内所有大臣,片刻后继续道:
“慕容恪对废立太子之事,本就心有犹豫,而藩镇势大,对他明劝实逼,最后慕容恪和燕国各藩镇之间以此为契机,暂时联合,南下攻卫,也就是半年之前的‘平衍大战’。”
众人听后反复思考方振耀的话,又互相讨论一番,都觉得很有道理,纷纷点头应是。
方振耀见状微微一笑,底气更足,刚要继续,却听群臣中李宝良突然开口,问道:
“敢问方大人说了这么多,又和您阻止殿下当国有什么关系?”
他也不等方振耀回答,摇了摇头,继续道:
“且说北燕国事,诸位大人,老夫反而觉得现在北伐燕国是个机会,诸位请看,藩镇力保慕容丹不过是想以他为傀儡,巩固势力罢了,现在慕容恪已死,慕容丹继位,藩镇互相倾轧夺权,这对卫国乃至大汉而言,都是千载难逢之良机,我等就应趁其国乱而起兵,打他个措手不及,即便不能倾覆其国,也能壮我大汉国威!”
话音刚落,他便感觉高堂之上有一道目光射来,目光如刀,隐有切肤之痛,李宝良下意识转头看去,却什么都没有看到。
但隐隐的,他也看到黑暗中,刘秀身后有一道影子杵在那里,他心中一惊,不由猜想,身后那人会是谁呢?为何对他有这么大的仇怨?
他脑中念头急转,但半晌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就在他胡思乱想时候,突然感到身边有人扯他衣服,他精神一震,急忙抬头,只见所有人目光齐齐向他看来,前面方振耀面带笑意,看着他道:
“此时李大人心中,只怕北燕该灭国数次了吧!”
众人听后哄堂大笑,李宝良脸色瞬间变得通红,呢喃半晌没有说出话来,低头沉默不语,只是心中还在想着看向自己的那刀锋般的目光,又会是谁?
方振耀见他沉默,微微一笑,接过李宝良的问题回道:
“李大人所言极是,按照现在的局势,北伐燕国的确是千载难逢之良机,但那是半年之前,现在再反攻燕国,却有些晚了。”
顿了一下,他重新看向众臣,见他们俱都聚精会神的听着,点了点头,继续道:
“因为从当前形势看来,慕容丹非但不傻,反而极其可怕,他并非如传闻中那般愚不可及,实是深不可测。”
此话一出,如同巨石投河,平静的河水瞬间被打破,波纹荡漾,乱成一团,就连刘秀的目光都起了波澜,眉头轻皱。
半晌,苏泽才轻咳一声,示意众人安静,百官渐渐息声,转身向刘秀告罪,刘秀点了点头,挥手道:
“不碍事,方振耀,你继续说。”
方振耀听后点了点头,行了一礼,转身对百官继续道:
“‘平衍大战’,皇帝慕容恪战死,太子慕容丹继位之后,燕国各方藩镇势力暗中博弈,巴结慕容丹身边太监,甚至有几大势力较大的藩镇将军,直接进入燕国都城,明着争权,妄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然而就在他们都城博弈,暗中较劲的时候,随着慕容丹几道政令发布之后,他们突然发现,曾经熟悉的慕容丹,那个‘弱智皇帝’,仿佛在一夜之间变了个人一般,气度威严,杀伐果断,再也没有当年半点愚笨样貌。”
苏泽眉头一皱,显然想不通竟是这个结果,他悄悄转头看了一直坐在椅子上,面无表情的刘秀一眼,心中突然有异样的情绪。
仿佛刘秀和远在千里之外的慕容丹,有着某种共同之处。
大凡帝王者,都有这种韬光养晦的气度和能力么?
卫王刘弘文和他们差的太远,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自己日后即将走的路,到底是对是错?
就在他沉思之时,只听李宝良对方振耀开口问道:
“难道这才是他本来面貌吗?之前的慕容丹都是装的不成?”
方振耀面色不变,微笑的看着李宝良,回道:
“不错,慕容丹隐忍二十多年,就是为了今天,而且因为平日表现愚讷,别人多不关注于他,所以他也有精力和时间在暗中做了大量准备,终于在几大权臣汇聚都城时候,以铁血手腕,雷霆之势,将他们尽数抓捕,罗列罪名,全部处死,并且分派亲信官员在士兵护卫下,当天就抵挡各藩镇衙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权夺兵,一时皇帝兵多粮广,帝权稳固,其余藩镇自知不敌,望风而降,偶有人起兵造反,也很快被镇压下来,困扰燕国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在极短时间内就被曾经的‘弱智太子’解决掉了。”
众人听后俱都震撼不已,一时间,偌大的殿堂内沉默无声。
北燕是卫国累世仇敌,两国势力一向此消彼长,此次燕国有雄主当权,又解决了困扰江山百年顽疾,面对这种情况,卫国又该如何防备?
众人几乎同时抬头,看向刘秀,目光灼灼,似乎在求证答案。
刘秀见状目光一闪,但依旧面色如常,眸中深沉如水,不起波澜,他向众臣点了点头之后,看着方振耀,微笑赞道:
“观察使深入敌境,情报翔实,避免我军贸然动兵,北伐之事也可针对慕容丹重新谋划,功劳不小。”
方振耀连忙谦逊一番。
刘秀点了点头,忽然转头对苏泽开口道:
“苏相。”
苏泽一愣,似乎没料到刘秀会开口叫他,错愕一下之后疾步走出班列,躬身行礼道:
“老臣在。”
刘秀微笑的看着苏泽,道:
“苏相在平‘刘弘文乱国’之事上居功至伟,本王已经向父皇呈上折子,言明此事......”
话音未落,苏泽急忙低头行礼,连称“老臣分内之事,实不敢当。”
刘秀摆了摆手,笑道:
“苏相居于东平数十载,又在官场纵横几十年,不论是对朝堂局势还是卫王支脉定有了解,不知苏相对卫王人选可有自己见解?”
苏泽见刘秀突然将话题重新引入到卫王人选之事上来,心中一动,他犹豫一会,脑中苏家被屠之事在脑中盘旋,但苦于平素与卫王支脉并无联系,不论推举何人都要从头建立联系,所以他略作沉吟,便行礼回道:
“回禀殿下,老臣认为此事重大,不若由殿下暂代卫王爵位,待您出征平衍之后,再作打算......”
几乎在他说话的同时,他突然感到一阵冰冷的目光向自己射来,他身子一颤,急忙抬头看去,但刘秀身后黑暗处,什么都看不清楚。
但他能够感觉到那里正站着一个人,看向这里,他心中一凛,眉头紧皱,又低头下去,不再出声。
刘秀听后目光一闪,摇头笑道:
“军情紧急,本王不知何时就要奔赴平衍城内,若卫王爵位一直空着,洛京城内,父皇会着急的。”
听到这话,一时众人据都沉默不语。
就这样过了半晌,刘秀突然开口笑道:
“卫国乃是帝国数百年藩邦,百姓虽然也是帝国子民,但毕竟风俗习惯历法税制也与帝国颇有不同,所以父皇也不会轻易撤王国置州府,但会随意指派卫王子弟守国,如此,则对卫国大不利......”
说完,他身子后仰,摆了摆手,制止了众人开口说话,缓缓道:
“本王倒是有一个人选。”
此言一出,众人全都沉默下来,等他继续,气氛在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所有人都在等着刘秀开口,说出那个足以改变卫国走向的爵位人选。
到底会是哪个王子。
------
再次说声抱歉,最近的确是太忙了,每晚很晚才回宾馆,已经在外出差快要两个月了,中途只回济南三天。
其实每天在十二点之前更新的都是草草写好的,然后再改,我看了看,现在时间已经是凌晨3点了,当然系统还是默认的11点55分。
每天时间匆忙,但尽量保证文的质量,只是回访几乎就没有了,向支持我的说声抱歉,改日一定回访。
继续求支持,谢谢!
听到刘秀催促,方振耀急忙点头应是,似乎在低头时候,不经意间,他的目光向刘秀身后看了一眼,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在他眼中闪过一丝莫名意味,但很快就别过头来,脸色如常,对诸位大臣说道:
“诸位阁老都知道,北燕乃我卫国累世仇敌,两国间有血海深仇,民心互恶,即便刘弘文想要反叛朝廷,兵粮短缺,也不敢和北燕暗有勾连,生怕事情败露,百姓离心,堕入万劫不复之地,背负千古骂名,而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因如此,诸位阁老对燕国局势也颇有了解,对燕帝慕容丹过往之事也知之甚多。”
说完停顿下来,望着诸臣,看他们反应。
众人听后俱都眉头一皱,互相耳语一番之后,苏泽才上前一步回道:
“不错,据老臣所知,慕容丹在太子位时,曾被人称为‘弱智太子’,皇帝慕容恪虽然时常说他十分勤奋,也有雄心想要做一番大事,但奈何其智有不殆,不仅对政务一窍不通,就连日常人情往来都很难做好,以致最后就连皇帝慕容恪都失去耐心,想要在皇室中重选子嗣,另立太子。”
方振耀听后笑了笑,下意识负手在大殿上走了几步,看着众人,回道:
“苏相所言极是,不过慕容恪虽然有废立太子之心,但其实所遇阻力颇大,各方藩镇对此问题上难得齐心,竟然一同上书要求皇帝收回成命,并称慕容丹乃是皇帝唯一血脉,岂容轻易弃之不顾,况且太子登基之后虽是不如陛下英明神武,但定为宽厚仁爱之君,帝国国势虽盛,但近年天灾兵祸不断,需要休养生息,陛下百年之后,太子登基,燕国或许会是另一番光景,还望陛下三思才是。”
他看了一眼苏泽,又把目光转向殿内所有大臣,片刻后继续道:
“慕容恪对废立太子之事,本就心有犹豫,而藩镇势大,对他明劝实逼,最后慕容恪和燕国各藩镇之间以此为契机,暂时联合,南下攻卫,也就是半年之前的‘平衍大战’。”
众人听后反复思考方振耀的话,又互相讨论一番,都觉得很有道理,纷纷点头应是。
方振耀见状微微一笑,底气更足,刚要继续,却听群臣中李宝良突然开口,问道:
“敢问方大人说了这么多,又和您阻止殿下当国有什么关系?”
他也不等方振耀回答,摇了摇头,继续道:
“且说北燕国事,诸位大人,老夫反而觉得现在北伐燕国是个机会,诸位请看,藩镇力保慕容丹不过是想以他为傀儡,巩固势力罢了,现在慕容恪已死,慕容丹继位,藩镇互相倾轧夺权,这对卫国乃至大汉而言,都是千载难逢之良机,我等就应趁其国乱而起兵,打他个措手不及,即便不能倾覆其国,也能壮我大汉国威!”
话音刚落,他便感觉高堂之上有一道目光射来,目光如刀,隐有切肤之痛,李宝良下意识转头看去,却什么都没有看到。
但隐隐的,他也看到黑暗中,刘秀身后有一道影子杵在那里,他心中一惊,不由猜想,身后那人会是谁呢?为何对他有这么大的仇怨?
他脑中念头急转,但半晌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就在他胡思乱想时候,突然感到身边有人扯他衣服,他精神一震,急忙抬头,只见所有人目光齐齐向他看来,前面方振耀面带笑意,看着他道:
“此时李大人心中,只怕北燕该灭国数次了吧!”
众人听后哄堂大笑,李宝良脸色瞬间变得通红,呢喃半晌没有说出话来,低头沉默不语,只是心中还在想着看向自己的那刀锋般的目光,又会是谁?
方振耀见他沉默,微微一笑,接过李宝良的问题回道:
“李大人所言极是,按照现在的局势,北伐燕国的确是千载难逢之良机,但那是半年之前,现在再反攻燕国,却有些晚了。”
顿了一下,他重新看向众臣,见他们俱都聚精会神的听着,点了点头,继续道:
“因为从当前形势看来,慕容丹非但不傻,反而极其可怕,他并非如传闻中那般愚不可及,实是深不可测。”
此话一出,如同巨石投河,平静的河水瞬间被打破,波纹荡漾,乱成一团,就连刘秀的目光都起了波澜,眉头轻皱。
半晌,苏泽才轻咳一声,示意众人安静,百官渐渐息声,转身向刘秀告罪,刘秀点了点头,挥手道:
“不碍事,方振耀,你继续说。”
方振耀听后点了点头,行了一礼,转身对百官继续道:
“‘平衍大战’,皇帝慕容恪战死,太子慕容丹继位之后,燕国各方藩镇势力暗中博弈,巴结慕容丹身边太监,甚至有几大势力较大的藩镇将军,直接进入燕国都城,明着争权,妄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然而就在他们都城博弈,暗中较劲的时候,随着慕容丹几道政令发布之后,他们突然发现,曾经熟悉的慕容丹,那个‘弱智皇帝’,仿佛在一夜之间变了个人一般,气度威严,杀伐果断,再也没有当年半点愚笨样貌。”
苏泽眉头一皱,显然想不通竟是这个结果,他悄悄转头看了一直坐在椅子上,面无表情的刘秀一眼,心中突然有异样的情绪。
仿佛刘秀和远在千里之外的慕容丹,有着某种共同之处。
大凡帝王者,都有这种韬光养晦的气度和能力么?
卫王刘弘文和他们差的太远,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自己日后即将走的路,到底是对是错?
就在他沉思之时,只听李宝良对方振耀开口问道:
“难道这才是他本来面貌吗?之前的慕容丹都是装的不成?”
方振耀面色不变,微笑的看着李宝良,回道:
“不错,慕容丹隐忍二十多年,就是为了今天,而且因为平日表现愚讷,别人多不关注于他,所以他也有精力和时间在暗中做了大量准备,终于在几大权臣汇聚都城时候,以铁血手腕,雷霆之势,将他们尽数抓捕,罗列罪名,全部处死,并且分派亲信官员在士兵护卫下,当天就抵挡各藩镇衙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权夺兵,一时皇帝兵多粮广,帝权稳固,其余藩镇自知不敌,望风而降,偶有人起兵造反,也很快被镇压下来,困扰燕国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在极短时间内就被曾经的‘弱智太子’解决掉了。”
众人听后俱都震撼不已,一时间,偌大的殿堂内沉默无声。
北燕是卫国累世仇敌,两国势力一向此消彼长,此次燕国有雄主当权,又解决了困扰江山百年顽疾,面对这种情况,卫国又该如何防备?
众人几乎同时抬头,看向刘秀,目光灼灼,似乎在求证答案。
刘秀见状目光一闪,但依旧面色如常,眸中深沉如水,不起波澜,他向众臣点了点头之后,看着方振耀,微笑赞道:
“观察使深入敌境,情报翔实,避免我军贸然动兵,北伐之事也可针对慕容丹重新谋划,功劳不小。”
方振耀连忙谦逊一番。
刘秀点了点头,忽然转头对苏泽开口道:
“苏相。”
苏泽一愣,似乎没料到刘秀会开口叫他,错愕一下之后疾步走出班列,躬身行礼道:
“老臣在。”
刘秀微笑的看着苏泽,道:
“苏相在平‘刘弘文乱国’之事上居功至伟,本王已经向父皇呈上折子,言明此事......”
话音未落,苏泽急忙低头行礼,连称“老臣分内之事,实不敢当。”
刘秀摆了摆手,笑道:
“苏相居于东平数十载,又在官场纵横几十年,不论是对朝堂局势还是卫王支脉定有了解,不知苏相对卫王人选可有自己见解?”
苏泽见刘秀突然将话题重新引入到卫王人选之事上来,心中一动,他犹豫一会,脑中苏家被屠之事在脑中盘旋,但苦于平素与卫王支脉并无联系,不论推举何人都要从头建立联系,所以他略作沉吟,便行礼回道:
“回禀殿下,老臣认为此事重大,不若由殿下暂代卫王爵位,待您出征平衍之后,再作打算......”
几乎在他说话的同时,他突然感到一阵冰冷的目光向自己射来,他身子一颤,急忙抬头看去,但刘秀身后黑暗处,什么都看不清楚。
但他能够感觉到那里正站着一个人,看向这里,他心中一凛,眉头紧皱,又低头下去,不再出声。
刘秀听后目光一闪,摇头笑道:
“军情紧急,本王不知何时就要奔赴平衍城内,若卫王爵位一直空着,洛京城内,父皇会着急的。”
听到这话,一时众人据都沉默不语。
就这样过了半晌,刘秀突然开口笑道:
“卫国乃是帝国数百年藩邦,百姓虽然也是帝国子民,但毕竟风俗习惯历法税制也与帝国颇有不同,所以父皇也不会轻易撤王国置州府,但会随意指派卫王子弟守国,如此,则对卫国大不利......”
说完,他身子后仰,摆了摆手,制止了众人开口说话,缓缓道:
“本王倒是有一个人选。”
此言一出,众人全都沉默下来,等他继续,气氛在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所有人都在等着刘秀开口,说出那个足以改变卫国走向的爵位人选。
到底会是哪个王子。
------
再次说声抱歉,最近的确是太忙了,每晚很晚才回宾馆,已经在外出差快要两个月了,中途只回济南三天。
其实每天在十二点之前更新的都是草草写好的,然后再改,我看了看,现在时间已经是凌晨3点了,当然系统还是默认的11点55分。
每天时间匆忙,但尽量保证文的质量,只是回访几乎就没有了,向支持我的说声抱歉,改日一定回访。
继续求支持,谢谢!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