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秦楚交锋(二合一大章)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各怀鬼胎(二合一大章)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会徒弟打师父(二合一大章)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你有大餐,我有老鼠屎(二合一大章)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相邦大会(二合一大章)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奇制胜(二合一大章)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制造工具人(二合一大章)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民贵君轻(二合一大章)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探索真理(二合一大章)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诚会玩(二合一大章)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唯利治国(二合一大章)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的征程(二合一大章)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进退之间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债王定(二合一大章)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二相(二合一大章)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均田与府兵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兵来将挡(二合一大章)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化整为零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爱变不变,哥不求人
- 130 第一百三十章 大小法
- 131 第一百三十一章 龙头椅(二合一大章)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买卖之道
- 133 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流汹涌
- 134 第一百三十四章 懂事
- 135 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之桑榆,失之东隅
- 136 第一百三十六章 岂有此理
- 137 第一百三十七章 危机四伏
- 138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战火重燃
- 139 第一百三十九章 仪可往,吾亦可往
- 140 第一百四十章 吾辈何以为战
- 141 第一百四十一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142 第一百四十二章 博弈
- 143 第一百四十三章 战争变法两开花
- 144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
- 145 第一百四十五章 如你所愿
- 146 第一百四十六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 147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三强争霸
- 148 第一百四十八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 149 第一百四十九章 合纵VS连横
- 150 第一百五十章 危在旦夕
- 151 第一百五十一章 脆弱的联盟
- 152 第一百五十二章 纵横捭阖
- 153 第一百五十三章 攻心之策
- 154 第一百五十四章 釜底抽薪
- 155 第一百五十五章 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
- 156 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益至上
- 157 第一百五十七章 兵在无间
- 158 第一百五十八章 布局
- 159 第一百五十九章 书同文,车同轨
- 160 第一百六十章 我支持,谁反对
- 161 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的不行就来暗的
- 162 第一百六十二章 当初对我爱理不理
- 163 第一百六十三章 先民后王
- 164 第一百六十四章 见微知著
- 165 第一百六十五章 以商孕农,以农哺商
- 166 第一百六十六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
- 167 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168 第一百六十八章 退而求其次
- 169 第一百六十九章 苟,王道也
- 170 第一百七十章 不要让战争停下来
- 171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中取栗
- 172 第一百七十二章 流年不利
- 173 第一百七十三章 雇佣军
- 174 第一百七十四章 问心无愧
- 175 第一百七十五章 左右互搏
- 176 第一百七十六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
- 177 第一百七十七章 可否先上车
- 178 第一百七十八章 人不遭妒是庸才
- 179 第一百七十九章 楚墓
- 180 第一百八十章 打仗第二,赚钱第一
- 181 第一百八十一章 国际法
- 182 第一百八十二章 变卦
- 183 第一百八十三章 攻心之术
- 184 第一百八十四章 原来如此
- 185 第一百八十五章 隐患?
- 186 第一百八十六章 秘辛
- 187 第一百八十七章 否极泰来
- 188 第一百八十八章 欲让其灭亡
- 189 第一百八十九章 受伤了
- 190 第一百九十章 新法最大的隐患
- 191 第一百九十一章 良药可口
- 192 第一百九十二章 似曾相识
- 193 第一百九十三章 贪心不足
- 194 第一百九十四章 导火索
- 195 第一百九十五章 透过现象看本质
- 196 第一百九十六章 偷天换日
- 197 第一百九十七章 沉默的大多数
- 198 第一百九十八章 正面对抗
- 199 第一百九十九章 吾乃令尹
- 200 第两百章 态度正确
- 201 第二百零一章 捅自己一刀
- 202 第二百零二章 风起云涌
- 203 第二百零三章 合纵连横
- 204 第二百零四章 出卖与背叛
- 205 第二百零五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 206 第二百零六章 大厦将倾
- 207 第二百零七章 序幕
- 208 第二百零八章 影帝
- 209 第二百零九章 奇谋定江山
- 210 第二百一十章 起风了
- 211 第二百一十一章 计中计(元旦快乐)
- 212 第二百一十二章 运筹帷幄
- 213 第二百一十三章 苍狗白衣
- 214 第二百一十四章 翻身做主
- 215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两大阵营
- 216 第二百一十六章 出来混终归是要还的
- 217 第二百一十七章 苍天饶过谁
- 218 第二百一十八章 志不在此
- 219 第二百一十九章 游子要回家啦
- 220 第二百二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 221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
- 222 第二百二十二章 鬼呀!
- 223 第二百二十三章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 224 第二百二十四章 重复昨日的故事
- 225 大结局 君临天下
- 226 番外+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二十一章 唯利治国(二合一大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唯利治国(二合一大章)
在经过殷顺且他们的努力,以及冬天的到来,整个郑国境内,已经渐渐安定了下来,各地的刑狱司也都开始执法。
治安方面是没有什么问题,但其它方面还遗留下许多问题。
当时正在推行新法,许多政令已经下达到各地,比如说以盐置换盐铁,又比如说发放农具给乡民,这些当时都已经在执行,但是随之而来动乱,又打破了这一切。
虽然朝廷已经下达政令,将继续维持新法,但这种事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而如今已经是冬末,春季马上就要到来,如果不处理好这些问题,那么可能会影响到春耕。
今日殷顺且、富术、绁错、擎薄等人来到内阁开会,商议下一步该怎么办。
还记得内阁刚刚组建的时候,只不过卫侯权力的眼神,只负责帮助卫侯出谋划策,以及执行卫侯的政令,并没有太多的实权。
如今可不一样,姬定实际上就是郑国相邦,是大权在握,他今日是当仁不让地坐在正上方,而殷顺且等人与一干大臣、常侍则是坐在左右两边。
“如今国内虽然安定了下来,但是许多乡民无家可归,入冬以来,光我们濮阳都已经冻死百余人。”殷顺且面泛忧虑地说道。
富术补充道:“这还只是我们所得知的人数,真实人数可能远比这要多,另外,我们也都拿出不少衣物前去救济他们,但我们能帮的也很有限。”
姬定点点头,问道:“不知各位有何看法?”
大臣们两两相视,皆是默不作声。
收钱的事,人人争先恐后,有钱万事不难,但缺钱的事,人人望而却步,没钱寸步难行啊!
殷顺且突然道:“我倒是认为这也不见得是坏事,因为这对于公主而言,可是一个收拢人心的好机会,如果公主能够帮助到他们的话。”
绁错瞟了眼姬定,见他没有急于给予答复,立刻道:“殷大夫,你说的倒是轻巧,但是你可知道,如今国库里面还有多少钱粮吗?其实每年冬天都会冻死不少人,今年就是多一点而已,我们也已经竭尽所能去帮助他们,已经尽到责任,可是不能因小失大啊。”
殷顺且哼道:“多亏绁大夫,国库才如此空虚。”
当时打仗可是耗费不少粮食,而姬舒也将自己所有的钱拿了出来,魏国、齐国、赵国的支援可也没有这么快送到,如今郑国确实非常穷。
“你……!”
话刚出口,绁错突然又看向姬定。
姬定立刻道:“以前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绁错这才理直气壮地瞪了殷顺且一眼,旋即又委屈道:“其实这跟我没有太多的关系,当时新法刚刚推出,朝廷一方面减税,另一方面又要免费发放农具给乡民,今年一整年是入不敷出,哪还有钱啊!”
擎薄也道:“说起这事,我们去年还承诺给乡民发放农具,用粮食换盐,这还算不算数?”
殷顺且闻言,张了张嘴,到底是没有出声。
他本想说,既然朝廷明言维持新法,那就理应算数,但同时他也知道,这很难办得到,完全没有能力。
商量到这里,这气氛就更加凝重。
渐渐的,大家都不做声了,然后看着姬定。
大哥,怎么办?
姬定目光从他们脸上一扫而过,道:“如果我们对此放任不管,那么今后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告诉别人仁政之国?如果我们不信守承诺,那其它的政令又如何令人信服?”
绁错一愣,感情我会错意了。
他之前见姬定不做声,就以为姬定不打算管,毕竟如今的人命比纸薄,死了不就死了呗,也不会影响到国家,这年可不流行农民起义,都是贵族间的游戏,野人的命就不算命。
实在管不了,那也没有办法啊!
富术脸上一喜,忙道:“难道周侍中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此话一出,大家心里又莫名一紧。
如今国家穷困潦倒,谁心里都知道,姬定又不是神仙,变不出钱来,那么唯一可以出手相助的,可不就是他们这些贵族。
殷顺且倒是想帮,但他家里的粮食也已经用的所剩无几,之前坚守濮阳,他可是掏空了家底,但是绁错、擎薄他们可是非常有钱的。
姬定笑道:“别那么紧张,我不会问你们要钱的,即便要,那也得根据律法来。”
律法?
律法不就是你定的吗?
那到底是要还是不要,你倒是给句痛快话啊!
姬定沉吟少许,道:“不管怎么样,人命关天,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乡民,粮食和衣物方面,公主来解决,但是房屋方面,我希望你们能够帮一下忙,我知道各位都有不少空置的房屋,希望你们能够拿出一些房屋来,供那些人遮风避雨,待天气暖和后,我会帮他们找到住所,将房屋还给你们。”
绁错忙道:“我愿意支持周侍中。”
擎薄等贵族也都反应过来,纷纷表示便是愿意支持。
如果姬定不提,那他们肯定不会主动借,但姬定提了出来,那总比问他们要粮食和钱好得多,房屋借出去,到底还是能够收回来啊!
殷顺且问道:“公主还有粮食吗?”
“没有!”
姬定摇摇头,又道:“我与公主商量过,如何度过眼下的难关,首要问题是解决财政问题,没有钱,锦衣卫都不会愿意穿上那漂亮的制服。
最终我与公主决定,变卖朝廷的财产,比如说盐铁,比如说牧场,统统都卖给商人,换取粮食救急。”
殷顺且听得大惊失色,道:“这如何能行,若是朝廷失去这些,那谁还会听朝廷的。”
姬定笑道:“关于这些,好像就一直没有完全被朝廷掌控,很多资源不都在你们手里吗?如今更是名正言顺,岂不美哉。”
大家皆是尬笑不语。
你这捅破窗户纸的频率,未免太高了一点吧。
知道就行,说出来干嘛。
在变法之前,这些都在贵族手里,上回农税改革,又给都收了上来,但那只是很短时间,并且还是绁错、擎薄他们在管。
如今等于姬定又将这些给放出去。
看似跟以前确实没有区别啊!
殷顺且道:“关于盐铁都是必不可少的物资,如果都卖出去,那朝廷用什么?”
其实区别还会有的,以前都在贵族手里,贵族又组成朝廷,他们有对朝廷负责的义务,但如果卖出去,所有权将与朝廷分割,朝廷真的啥也没有了。
“买啊!”
姬定笑道。
殷顺且问道:“朝廷哪来的钱买啊!”
姬定道:“税啊!”
殷顺且道:“如今朝廷可是刚刚将税收减至三十税一,至少也需要好几年,才能够超过之前的税收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姬定道:“我指的不是农税,而是商税。”
“商税?”
众人为之一愣。
目前商税最为完善的莫过于齐国,但是齐国在管仲变法之后,主要是官营,而姬定却将盐铁都卖给他人,这商税又该怎么设计。
姬定解释道:“我们郑国如今疆域小,但是同等土地下,人口却又不算少,再怎么开垦土地,那也是有上限的,依靠农税是不能发展起来的,也不可能满足仁政之国的需求,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必须得依靠商业,商业用地不多,但是利润却高。”
富术道:“买卖虽然利润高,但毕竟商人少,就算是十税一,也还是远不如农税的,光凭商税,国家更是难以维持下去。”
他们家族是常年经商,在齐国都有不少家业,对于商业非常了解。
姬定笑道:“那只是现在,未来朝廷将会颁布法令,支持商业发展,比如说私有制,在我们郑国,私人财产等同于人命,是不可侵犯的,只要你们是合法所得,又比如说,自由交易,你们交易自己的私有财产,无须顾忌任何事。”
富术摇摇头道:“还是不对,如果朝廷要鼓励商业发展,那么就必须减税,更高的利益才能让商人来这里,但是朝廷又要征收商税,那谁还会来。”
姬定笑道:“相比起利润而言,买卖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若是治安不好,赚再多的钱,也只是为贼寇准备的,那么是谁为商人创造出安定的环境,是锦衣卫,是刑狱司,是谁在保障他们财产的安全,是朝廷,那他们理应为此付钱,我相信只要这个税收合理,商人愿意为此付账。”
富术立刻又问道:“如何才算是合理?”
姬定道:“但凡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交易,商税自然就低一些,比如说粮食、盐,朝廷虽然将盐池卖出去,但同时也会规定盐价,在确保有利可图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盐价,这税收自然也不会高,但是酒、毛皮、纸张等交易,税就要多一些。
至于具体定税多少,那得根据交易情况,交易价格,以及交易物品的种类来定,确保商人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同时朝廷也能够得到相应回报。”
富术觉得这有些难啊!
这账可真是太难算了。
擎薄道:“就算如此,但是商税难收,农税的话,可以根据田地来,商税又根据什么收?”
其实他还有一点没说,商人税为何难收?不就是因为商人比农民狡猾么,从古至今就没有商人甘愿交税的,都想着如何避税。
姬定道:“城内将以店铺收取商税,而同时朝廷会在城外建造一个大型的交易市场,专门供商人交易,任何进出货物,都必须拿着税收凭证通关,至于税收细节,我们到时再商量,有一点我要说明,逃税、避税,不是不行,但是别被抓住,抓住将以十倍,甚至百倍的代价偿还,而这部分钱,朝廷将会拿出十分之一,来奖赏锦衣卫,我相信再奖金之下,锦衣卫将会乐于调查税务。”
关于税收,姬定早就看透了,越有钱就越逃税,这是人性,那么收税就是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与其讲道理,就不如讲惩罚,有本事避税,那我就认,被抓住你也得认。
但是这可不符合当下的制度,没有人这么玩过。
他们也不认为商税可以弥补农税来到来的空缺,大多数大臣,都是不看好的。但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毕竟他们是希望在国家财政极其空虚的情况下,推行仁政,这二者在当下其实矛盾的,减免农税,不只能从别的地方找补,商税好像又是唯一的选择。
故此他们纵使不好看姬定的策略,也只能表示支持,
先看你怎么玩。
会议结束之后,姬定便往后宫走去,如今他就住在宫里,他与姬舒的关系,已经是濮阳公开的秘密,但也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话题,不管是儒生,还是墨者,都没有对此发表过任何议论。
这男未娶,女未嫁,住在一起不很正常吗?
相反有许多人视他们二人为神仙眷侣,实在是太般配了。
对于大臣而言,公主嫁给楚相,对于国家利益也有好处啊!
“先生!”
法克突然走了过来。
姬定道:“情况怎么样?”
法克道:“一切都很顺利,坤大管家派来的盐商已经与田修搭上关系,而在洛邑那边,我们的人也与赵国贵族牵上线,等到政令颁布之后,我们的人将会他们联合买下郑国大部分盐和铁。”
说到这里,他稍微顿了下,道:“以我们的实力,其实全部买下也不成问题。”
姬定笑道:“作为一个统治者,是最不希望见到一家独大的情况,多一个人,我就多一个选择,多一个选择,就多一份安全。”
盐铁至关重要,姬定怎么可能完全交给别人,他早就吩咐法克去洛邑找人过来收购,等于就是左手倒右手,只不过在倒的过程中,他又将赵国、齐国、魏国的贵族拉进来一块分蛋糕。
这跟他在洛邑玩得招数差不多,如今纸张的生产商都是洛邑商人,但是承销商,全都是各国贵族,如今韩国重臣,都涉及其中,包括相邦公仲侈,公仲侈从洛邑分得的利益,已经高于他平时一年所得。
法克点点头,又道:“还有,大王捎了一封信过来,让先生抽空回去看看。”
姬定道:“你回封信告诉父王,就说我正在努力生孩子,暂时没空。”
“……!”
来到公主的寝宫,虽然姬舒没有参与会议,但她也没有闲着,坐在火炉旁,全神贯注地看阅读姬定写给她的一些资料。
“怎么样?”
见到姬定回来了,姬舒立刻问道。
姬定在姬舒身旁坐下,笑道:“还能怎么样,他们可没能力给我第二个选择。”
姬舒点点头,稍显沮丧道:“我也不能。”
姬定愣了一下,好奇道:“怎么?哪里没看懂吗?”
姬舒幽幽道:“也不是没看懂,看是看懂了,但是……但是你这商人制度太过复杂,执行起来,只怕不是那么容易啊!”
“复杂就对了。”姬定笑着点点头。
姬舒好奇地看着姬定。
姬定笑道:“世上还有比世袭更加简单、直白的制度吗?会生孩子就行,是对男女就能操作,在这种情况下,聪明人并不占任何便宜,唯有在复杂的制度下,我们的优势才会发挥出来。”
姬舒红着脸道:“我可没有你聪明。”
姬定呵呵道:“任何与我走得近的人都会这么想,没有我聪明,这是很正常的事,也不代表愚蠢。”
姬舒稍稍瞥了眼姬定,心里窝火啊!
竟然反驳不了。
毕竟她一直尊敬的恩师,如今都还窝在屋里,做着姬定就给他的数学题。
姬定又道:“我教你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很快你就能够运用自如。”
姬舒忙问道:“什么办法?”
姬定道:“先忘记国君的身份,以商人的身份来思考这事,看看如何从国君手中将权力夺过去。”
姬舒听得一怔,似乎领悟了什么,“商人的身份?”
“是的!”
姬定点头道:“以国君的角度来看,这制度的确很复杂,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国君不再一言九鼎,凡事都得平衡各方利益,这自然会令你觉得很复杂。但若以商人的角度来看,就简单多了,就是利益,夺去权力也是要确保的利益安全。
其他人以后也会这么想,你如今想明白之后,你就会知道他们到时是怎么想的,如此一来,这看似复杂的制度,将会尽在你的掌握之中。”
姬舒嘴角终于露出一丝笑容,点头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姬定笑道:“那就开始了。”
接下来,姬定以姬舒的名义,颁布了一系列政令。
其中第一条就是废除没收财产制度,确定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人都不能没收他人合法所得的财物,即便官员违法,只能将他本人绳之以法,而他的家人和财物,都不能动。
违法所得,还是要追回来,同时给予非常完善的罚款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确保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只要走商业发展的道路,必须要保证这一点,你一句话我就倾家荡产,那谁还敢发财?那么贵族就占有绝对优势,他们天生就拥有权力保护自己的财产。
接下来,就是出售国营产业,但凡需要财政支出的,一律出售,姬舒是率先垂范,她将宫里的一些制造部门,统统都给解散,只是保留她自己的一些下人,比如说厨师、裁缝。
接下来就是救济法案。
所有的贵族,都必须将空置的房屋借给朝廷,以供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同时还是出钱购买农具、种子,发放给乡民。
再度保证农税三十税一。
又对外招商,兴建交易大市场。
殷顺且他们颁布这一系列法令的时候,寒冬之际,依旧是大汗淋漓,这就不像似一个穷人所为,哪来的钱啊!
然而,待这政令颁布之后,牙刷、牙粉作坊,立刻赶去招人。
几日就内就扫光了所有的年轻人,不管男女,下至十三四岁,上至三十来岁的妇人,统统不放过。
并且又与一些乡村签订原料的购买契约。
招这么多人?
又是要造反?
不对呀!
牙刷牙粉的主人不就是我们公主吗?
没道理造自己的反啊!
这一下许多人都反应过来,这肯定是公主早就想好的,他那边招人就顺便解决了难民的问题。
只是这人数忒多了一点,从来没有哪个商人招这么多人,洛邑的造纸作坊虽然大,但那是国营作坊,而且是全民性质的,
其他商人一瞅这情况,再结合最近风声,朝廷准备支持商业发展,也就是说,这是真的。
故此许多商人也想扩大自己的买卖。
但是毫无头绪!
怎么扩大?
毕竟牙粉这玩意,实在是太变态,卖到哪个国家就能够买一个好价钱,运费往里面加就是了。
最先跟随姬定的,就是濮阳的酒舍。
如果各国经常来这里开会,那么来往贵族、官员势必会与日俱增,这些人可都是有消费能力的,酒舍他们必去的地方。
酒舍开始扩招,酒舍可是离不开酒的,许多贵族开始准备大规模酿酒。
许多商人也醒悟过来,咱们没有必要像姬定一样,非得生产货物,再将货物卖出去,这人多了,照样能够赚钱。
濮阳绝大多数商人开始围绕着娱乐行业下功夫。
粮食和盐的利益就是肉眼可见了。
而这两者刚刚减税,利益同时又增加,利润空间就来了,许多商人都表示对于盐池感兴趣,而朝廷给予的办法,就是价高者得。
许多贵族都盯上了那些荒地,姬定并没有说一定要给予农民土地,大家都可以申请开垦,反正就近优先,贵族同样也可以,反正你申请,我就给你地契,你拿着地契你就得交税。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一时间,濮阳的商业氛围是相当农业,虽然还只是停留在交谈的阶段。
商业是最容易的发展,不需要劝,自古只有劝农桑,但是并没有劝工商,有利可图,人自然就去了。
殷顺且他们都傻了,发生了什么,这……这就完事了?
治安方面是没有什么问题,但其它方面还遗留下许多问题。
当时正在推行新法,许多政令已经下达到各地,比如说以盐置换盐铁,又比如说发放农具给乡民,这些当时都已经在执行,但是随之而来动乱,又打破了这一切。
虽然朝廷已经下达政令,将继续维持新法,但这种事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而如今已经是冬末,春季马上就要到来,如果不处理好这些问题,那么可能会影响到春耕。
今日殷顺且、富术、绁错、擎薄等人来到内阁开会,商议下一步该怎么办。
还记得内阁刚刚组建的时候,只不过卫侯权力的眼神,只负责帮助卫侯出谋划策,以及执行卫侯的政令,并没有太多的实权。
如今可不一样,姬定实际上就是郑国相邦,是大权在握,他今日是当仁不让地坐在正上方,而殷顺且等人与一干大臣、常侍则是坐在左右两边。
“如今国内虽然安定了下来,但是许多乡民无家可归,入冬以来,光我们濮阳都已经冻死百余人。”殷顺且面泛忧虑地说道。
富术补充道:“这还只是我们所得知的人数,真实人数可能远比这要多,另外,我们也都拿出不少衣物前去救济他们,但我们能帮的也很有限。”
姬定点点头,问道:“不知各位有何看法?”
大臣们两两相视,皆是默不作声。
收钱的事,人人争先恐后,有钱万事不难,但缺钱的事,人人望而却步,没钱寸步难行啊!
殷顺且突然道:“我倒是认为这也不见得是坏事,因为这对于公主而言,可是一个收拢人心的好机会,如果公主能够帮助到他们的话。”
绁错瞟了眼姬定,见他没有急于给予答复,立刻道:“殷大夫,你说的倒是轻巧,但是你可知道,如今国库里面还有多少钱粮吗?其实每年冬天都会冻死不少人,今年就是多一点而已,我们也已经竭尽所能去帮助他们,已经尽到责任,可是不能因小失大啊。”
殷顺且哼道:“多亏绁大夫,国库才如此空虚。”
当时打仗可是耗费不少粮食,而姬舒也将自己所有的钱拿了出来,魏国、齐国、赵国的支援可也没有这么快送到,如今郑国确实非常穷。
“你……!”
话刚出口,绁错突然又看向姬定。
姬定立刻道:“以前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绁错这才理直气壮地瞪了殷顺且一眼,旋即又委屈道:“其实这跟我没有太多的关系,当时新法刚刚推出,朝廷一方面减税,另一方面又要免费发放农具给乡民,今年一整年是入不敷出,哪还有钱啊!”
擎薄也道:“说起这事,我们去年还承诺给乡民发放农具,用粮食换盐,这还算不算数?”
殷顺且闻言,张了张嘴,到底是没有出声。
他本想说,既然朝廷明言维持新法,那就理应算数,但同时他也知道,这很难办得到,完全没有能力。
商量到这里,这气氛就更加凝重。
渐渐的,大家都不做声了,然后看着姬定。
大哥,怎么办?
姬定目光从他们脸上一扫而过,道:“如果我们对此放任不管,那么今后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告诉别人仁政之国?如果我们不信守承诺,那其它的政令又如何令人信服?”
绁错一愣,感情我会错意了。
他之前见姬定不做声,就以为姬定不打算管,毕竟如今的人命比纸薄,死了不就死了呗,也不会影响到国家,这年可不流行农民起义,都是贵族间的游戏,野人的命就不算命。
实在管不了,那也没有办法啊!
富术脸上一喜,忙道:“难道周侍中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此话一出,大家心里又莫名一紧。
如今国家穷困潦倒,谁心里都知道,姬定又不是神仙,变不出钱来,那么唯一可以出手相助的,可不就是他们这些贵族。
殷顺且倒是想帮,但他家里的粮食也已经用的所剩无几,之前坚守濮阳,他可是掏空了家底,但是绁错、擎薄他们可是非常有钱的。
姬定笑道:“别那么紧张,我不会问你们要钱的,即便要,那也得根据律法来。”
律法?
律法不就是你定的吗?
那到底是要还是不要,你倒是给句痛快话啊!
姬定沉吟少许,道:“不管怎么样,人命关天,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乡民,粮食和衣物方面,公主来解决,但是房屋方面,我希望你们能够帮一下忙,我知道各位都有不少空置的房屋,希望你们能够拿出一些房屋来,供那些人遮风避雨,待天气暖和后,我会帮他们找到住所,将房屋还给你们。”
绁错忙道:“我愿意支持周侍中。”
擎薄等贵族也都反应过来,纷纷表示便是愿意支持。
如果姬定不提,那他们肯定不会主动借,但姬定提了出来,那总比问他们要粮食和钱好得多,房屋借出去,到底还是能够收回来啊!
殷顺且问道:“公主还有粮食吗?”
“没有!”
姬定摇摇头,又道:“我与公主商量过,如何度过眼下的难关,首要问题是解决财政问题,没有钱,锦衣卫都不会愿意穿上那漂亮的制服。
最终我与公主决定,变卖朝廷的财产,比如说盐铁,比如说牧场,统统都卖给商人,换取粮食救急。”
殷顺且听得大惊失色,道:“这如何能行,若是朝廷失去这些,那谁还会听朝廷的。”
姬定笑道:“关于这些,好像就一直没有完全被朝廷掌控,很多资源不都在你们手里吗?如今更是名正言顺,岂不美哉。”
大家皆是尬笑不语。
你这捅破窗户纸的频率,未免太高了一点吧。
知道就行,说出来干嘛。
在变法之前,这些都在贵族手里,上回农税改革,又给都收了上来,但那只是很短时间,并且还是绁错、擎薄他们在管。
如今等于姬定又将这些给放出去。
看似跟以前确实没有区别啊!
殷顺且道:“关于盐铁都是必不可少的物资,如果都卖出去,那朝廷用什么?”
其实区别还会有的,以前都在贵族手里,贵族又组成朝廷,他们有对朝廷负责的义务,但如果卖出去,所有权将与朝廷分割,朝廷真的啥也没有了。
“买啊!”
姬定笑道。
殷顺且问道:“朝廷哪来的钱买啊!”
姬定道:“税啊!”
殷顺且道:“如今朝廷可是刚刚将税收减至三十税一,至少也需要好几年,才能够超过之前的税收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姬定道:“我指的不是农税,而是商税。”
“商税?”
众人为之一愣。
目前商税最为完善的莫过于齐国,但是齐国在管仲变法之后,主要是官营,而姬定却将盐铁都卖给他人,这商税又该怎么设计。
姬定解释道:“我们郑国如今疆域小,但是同等土地下,人口却又不算少,再怎么开垦土地,那也是有上限的,依靠农税是不能发展起来的,也不可能满足仁政之国的需求,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必须得依靠商业,商业用地不多,但是利润却高。”
富术道:“买卖虽然利润高,但毕竟商人少,就算是十税一,也还是远不如农税的,光凭商税,国家更是难以维持下去。”
他们家族是常年经商,在齐国都有不少家业,对于商业非常了解。
姬定笑道:“那只是现在,未来朝廷将会颁布法令,支持商业发展,比如说私有制,在我们郑国,私人财产等同于人命,是不可侵犯的,只要你们是合法所得,又比如说,自由交易,你们交易自己的私有财产,无须顾忌任何事。”
富术摇摇头道:“还是不对,如果朝廷要鼓励商业发展,那么就必须减税,更高的利益才能让商人来这里,但是朝廷又要征收商税,那谁还会来。”
姬定笑道:“相比起利润而言,买卖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若是治安不好,赚再多的钱,也只是为贼寇准备的,那么是谁为商人创造出安定的环境,是锦衣卫,是刑狱司,是谁在保障他们财产的安全,是朝廷,那他们理应为此付钱,我相信只要这个税收合理,商人愿意为此付账。”
富术立刻又问道:“如何才算是合理?”
姬定道:“但凡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交易,商税自然就低一些,比如说粮食、盐,朝廷虽然将盐池卖出去,但同时也会规定盐价,在确保有利可图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盐价,这税收自然也不会高,但是酒、毛皮、纸张等交易,税就要多一些。
至于具体定税多少,那得根据交易情况,交易价格,以及交易物品的种类来定,确保商人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同时朝廷也能够得到相应回报。”
富术觉得这有些难啊!
这账可真是太难算了。
擎薄道:“就算如此,但是商税难收,农税的话,可以根据田地来,商税又根据什么收?”
其实他还有一点没说,商人税为何难收?不就是因为商人比农民狡猾么,从古至今就没有商人甘愿交税的,都想着如何避税。
姬定道:“城内将以店铺收取商税,而同时朝廷会在城外建造一个大型的交易市场,专门供商人交易,任何进出货物,都必须拿着税收凭证通关,至于税收细节,我们到时再商量,有一点我要说明,逃税、避税,不是不行,但是别被抓住,抓住将以十倍,甚至百倍的代价偿还,而这部分钱,朝廷将会拿出十分之一,来奖赏锦衣卫,我相信再奖金之下,锦衣卫将会乐于调查税务。”
关于税收,姬定早就看透了,越有钱就越逃税,这是人性,那么收税就是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与其讲道理,就不如讲惩罚,有本事避税,那我就认,被抓住你也得认。
但是这可不符合当下的制度,没有人这么玩过。
他们也不认为商税可以弥补农税来到来的空缺,大多数大臣,都是不看好的。但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毕竟他们是希望在国家财政极其空虚的情况下,推行仁政,这二者在当下其实矛盾的,减免农税,不只能从别的地方找补,商税好像又是唯一的选择。
故此他们纵使不好看姬定的策略,也只能表示支持,
先看你怎么玩。
会议结束之后,姬定便往后宫走去,如今他就住在宫里,他与姬舒的关系,已经是濮阳公开的秘密,但也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话题,不管是儒生,还是墨者,都没有对此发表过任何议论。
这男未娶,女未嫁,住在一起不很正常吗?
相反有许多人视他们二人为神仙眷侣,实在是太般配了。
对于大臣而言,公主嫁给楚相,对于国家利益也有好处啊!
“先生!”
法克突然走了过来。
姬定道:“情况怎么样?”
法克道:“一切都很顺利,坤大管家派来的盐商已经与田修搭上关系,而在洛邑那边,我们的人也与赵国贵族牵上线,等到政令颁布之后,我们的人将会他们联合买下郑国大部分盐和铁。”
说到这里,他稍微顿了下,道:“以我们的实力,其实全部买下也不成问题。”
姬定笑道:“作为一个统治者,是最不希望见到一家独大的情况,多一个人,我就多一个选择,多一个选择,就多一份安全。”
盐铁至关重要,姬定怎么可能完全交给别人,他早就吩咐法克去洛邑找人过来收购,等于就是左手倒右手,只不过在倒的过程中,他又将赵国、齐国、魏国的贵族拉进来一块分蛋糕。
这跟他在洛邑玩得招数差不多,如今纸张的生产商都是洛邑商人,但是承销商,全都是各国贵族,如今韩国重臣,都涉及其中,包括相邦公仲侈,公仲侈从洛邑分得的利益,已经高于他平时一年所得。
法克点点头,又道:“还有,大王捎了一封信过来,让先生抽空回去看看。”
姬定道:“你回封信告诉父王,就说我正在努力生孩子,暂时没空。”
“……!”
来到公主的寝宫,虽然姬舒没有参与会议,但她也没有闲着,坐在火炉旁,全神贯注地看阅读姬定写给她的一些资料。
“怎么样?”
见到姬定回来了,姬舒立刻问道。
姬定在姬舒身旁坐下,笑道:“还能怎么样,他们可没能力给我第二个选择。”
姬舒点点头,稍显沮丧道:“我也不能。”
姬定愣了一下,好奇道:“怎么?哪里没看懂吗?”
姬舒幽幽道:“也不是没看懂,看是看懂了,但是……但是你这商人制度太过复杂,执行起来,只怕不是那么容易啊!”
“复杂就对了。”姬定笑着点点头。
姬舒好奇地看着姬定。
姬定笑道:“世上还有比世袭更加简单、直白的制度吗?会生孩子就行,是对男女就能操作,在这种情况下,聪明人并不占任何便宜,唯有在复杂的制度下,我们的优势才会发挥出来。”
姬舒红着脸道:“我可没有你聪明。”
姬定呵呵道:“任何与我走得近的人都会这么想,没有我聪明,这是很正常的事,也不代表愚蠢。”
姬舒稍稍瞥了眼姬定,心里窝火啊!
竟然反驳不了。
毕竟她一直尊敬的恩师,如今都还窝在屋里,做着姬定就给他的数学题。
姬定又道:“我教你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很快你就能够运用自如。”
姬舒忙问道:“什么办法?”
姬定道:“先忘记国君的身份,以商人的身份来思考这事,看看如何从国君手中将权力夺过去。”
姬舒听得一怔,似乎领悟了什么,“商人的身份?”
“是的!”
姬定点头道:“以国君的角度来看,这制度的确很复杂,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国君不再一言九鼎,凡事都得平衡各方利益,这自然会令你觉得很复杂。但若以商人的角度来看,就简单多了,就是利益,夺去权力也是要确保的利益安全。
其他人以后也会这么想,你如今想明白之后,你就会知道他们到时是怎么想的,如此一来,这看似复杂的制度,将会尽在你的掌握之中。”
姬舒嘴角终于露出一丝笑容,点头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姬定笑道:“那就开始了。”
接下来,姬定以姬舒的名义,颁布了一系列政令。
其中第一条就是废除没收财产制度,确定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人都不能没收他人合法所得的财物,即便官员违法,只能将他本人绳之以法,而他的家人和财物,都不能动。
违法所得,还是要追回来,同时给予非常完善的罚款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确保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只要走商业发展的道路,必须要保证这一点,你一句话我就倾家荡产,那谁还敢发财?那么贵族就占有绝对优势,他们天生就拥有权力保护自己的财产。
接下来,就是出售国营产业,但凡需要财政支出的,一律出售,姬舒是率先垂范,她将宫里的一些制造部门,统统都给解散,只是保留她自己的一些下人,比如说厨师、裁缝。
接下来就是救济法案。
所有的贵族,都必须将空置的房屋借给朝廷,以供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同时还是出钱购买农具、种子,发放给乡民。
再度保证农税三十税一。
又对外招商,兴建交易大市场。
殷顺且他们颁布这一系列法令的时候,寒冬之际,依旧是大汗淋漓,这就不像似一个穷人所为,哪来的钱啊!
然而,待这政令颁布之后,牙刷、牙粉作坊,立刻赶去招人。
几日就内就扫光了所有的年轻人,不管男女,下至十三四岁,上至三十来岁的妇人,统统不放过。
并且又与一些乡村签订原料的购买契约。
招这么多人?
又是要造反?
不对呀!
牙刷牙粉的主人不就是我们公主吗?
没道理造自己的反啊!
这一下许多人都反应过来,这肯定是公主早就想好的,他那边招人就顺便解决了难民的问题。
只是这人数忒多了一点,从来没有哪个商人招这么多人,洛邑的造纸作坊虽然大,但那是国营作坊,而且是全民性质的,
其他商人一瞅这情况,再结合最近风声,朝廷准备支持商业发展,也就是说,这是真的。
故此许多商人也想扩大自己的买卖。
但是毫无头绪!
怎么扩大?
毕竟牙粉这玩意,实在是太变态,卖到哪个国家就能够买一个好价钱,运费往里面加就是了。
最先跟随姬定的,就是濮阳的酒舍。
如果各国经常来这里开会,那么来往贵族、官员势必会与日俱增,这些人可都是有消费能力的,酒舍他们必去的地方。
酒舍开始扩招,酒舍可是离不开酒的,许多贵族开始准备大规模酿酒。
许多商人也醒悟过来,咱们没有必要像姬定一样,非得生产货物,再将货物卖出去,这人多了,照样能够赚钱。
濮阳绝大多数商人开始围绕着娱乐行业下功夫。
粮食和盐的利益就是肉眼可见了。
而这两者刚刚减税,利益同时又增加,利润空间就来了,许多商人都表示对于盐池感兴趣,而朝廷给予的办法,就是价高者得。
许多贵族都盯上了那些荒地,姬定并没有说一定要给予农民土地,大家都可以申请开垦,反正就近优先,贵族同样也可以,反正你申请,我就给你地契,你拿着地契你就得交税。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一时间,濮阳的商业氛围是相当农业,虽然还只是停留在交谈的阶段。
商业是最容易的发展,不需要劝,自古只有劝农桑,但是并没有劝工商,有利可图,人自然就去了。
殷顺且他们都傻了,发生了什么,这……这就完事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