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73 第七章:新仇旧恨(四)
- 574 第八章:时移世易(一)
- 575 第八章:时移世易(二)
- 576 第八章:时移世易(三)
- 577 第八章:时移世易(四)
- 578 第九章:南征北战(一)
- 579 第九章:南征北战(二)
- 580 第九章:南征北战(三)
- 581 第九章:南征北战(四)
- 582 第十章:大河滔滔(一)
- 583 第十章:大河滔滔(二)
- 584 第十章:大河滔滔(三)
- 585 第十章:大河滔滔(四)
- 586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一)
- 587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二)
- 588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三)
- 589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四)
- 590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一)
- 591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二)
- 592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三)
- 593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四)
- 594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一)
- 595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二)
- 596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三)
- 597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四)
- 598 第十四章:遍地烽烟(一)
- 599 第十四章:遍地烽烟(二)
- 600 第十四章:遍地烽烟(四)
- 601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一)
- 602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二)
- 603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三)
- 604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四)
- 605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一)
- 606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二)
- 607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三)
- 608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四)
- 609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一)
- 610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二)
- 611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三)
- 612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四)
- 613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一)
- 614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二)
- 615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三)
- 616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四)
- 617 第十九章:纵横交错(一)
- 618 第十九章:纵横交错(二)
- 619 第十九章:纵横交错(三)
- 620 九章:纵横交错(四)
- 621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一)
- 622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二)
- 623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三)
- 624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四)
- 625 第一章:大洋惊涛(一)
- 626 第一章:大洋惊涛(二)
- 627 第一章:大洋惊涛(三)
- 628 第一章:大洋惊涛(四)
- 629 第二章:城下之盟(一)
- 630 第二章:城下之盟(二)
- 631 第二章:城下之盟(三)
- 632 第二章:城下之盟(四)
- 633 第三章:迎头痛击(一)
- 634 第三章:迎头痛击(二)
- 635 第三章:迎头痛击(三)
- 636 第三章:迎头痛击(四)
- 637 第四章:海空鏖战(一)
- 638 第四章:海空鏖战(二)
- 639 第四章:海空鏖战(三)
- 640 第四章:海空鏖战(四)
- 641 第五章:拦腰切断(一)
- 642 第五章:拦腰切断(二)
- 643 第五章:拦腰切断(三)
- 644 第五章:拦腰切断(四)
- 645 第六章:一记重锤(一)
- 646 第六章:一记重锤(二)
- 647 第六章:一记重锤(三)
- 648 第六章:一记重锤(四)
- 649 第七章:声南击北(一)
- 650 第七章:声南击北(二)
- 651 第七章:声南击北(三)
- 652 第七章:声南击北(四)
- 653 第八章:空前激烈(一)
- 654 第八章:空前激烈(二)
- 655 第八章:空前激烈(三)
- 656 第八章:空前激烈(四)
- 657 第九章:大幕拉开(一)
- 658 第九章:大幕拉开(二)
- 659 第九章:大幕拉开(三)
- 660 第九章:大幕拉开(四)
- 661 第十章:席卷千军(一)
- 662 第十章:席卷千军(二)
- 663 第十章:席卷千军(三)
- 664 第十章:席卷千军(四)
- 665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一)
- 666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二)
- 667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三)
- 668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四)
- 669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一)
- 670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二)
- 671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三)
- 672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四)
- 673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一)
- 674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二)
- 675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三)
- 676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四)
- 677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一)
- 678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二)
- 679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三)
- 680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四)
- 681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一)
- 682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二)
- 683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三)
- 684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四)
- 685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一)
- 686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二)
- 687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三)
- 688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四)
- 689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一)
- 690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二)
- 691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三)
- 692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四)
- 693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一)
- 694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二)
- 695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三)
- 696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四)
- 697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一)
- 698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二)
- 699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三)
- 700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四)
- 701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一)
- 702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二)
- 703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三)
- 704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四)
- 705 第一章:大势滔滔(一)
- 706 第一章:大势滔滔(二)
- 707 第一章:大势滔滔(三)
- 708 第一章:大势滔滔(四)
- 709 第二章:新的征程(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章:大河滔滔(二)
第十章:大河滔滔(二)
第十章:大河滔滔(二)
作为一个补充团团长,张惠民并不清楚五战区司令部的真实意图,但他知道,韩德勤部在南面与101旅团一触即溃却是不争的事实。加上二十军团原在陇海线布防的部队也都向西收缩,摆出一幅任日军北上的架势,而民众党与国民政fu又确实处于敌对,张惠民也觉得徐海堂所说的有道理。
想了想后,张惠民有些尴尬地说道:“鄙人很钦佩贵军抗日到底的决心和态度,也理解贵军的做法。不过,贵军既然要把我团遣送回八义集以西,那能否让我们把那有限的武器带回去?不管上头决定如何,我们团的弟兄们确实是在严加训练,是愿意为抗日尽自己一份心力的。再说,贵军装备精良,也应当看不上我们那点破烂,而我团弟兄回去后,也能少受些责罚。”
按照老蒋在抗战前捣鼓出的六十个德械师的整军计划,补充团编制为2578人,应装备轻机枪56挺,重机枪18挺,其他步枪、马枪、手枪等枪械共1871支,并配备6门小炮和4门步兵炮。
但因装备的缺乏,到抗战爆发前,老蒋只将二十个师编为“调整师”,并非原计划中的德械师。也就是一般兵员编制完成了计划,技术兵种缺编严重。
试点最早、装备最完善的中央军教导总队都缺编一个卫生队,而李玉堂所部的中央军第三师,则缺编12个连,其中包括一个辎重营部及两个辎重连、四个步榴炮连、一个高射炮营。
张惠民补充团是在38年初被调归李玉堂师的,编制是有两千多人,但装备缺乏的情况更为严重。不但没有炮兵和重机枪编制,就连轻机枪也远不到56挺,其他枪械数量也缩水厉害。并且现有的装备也都是一线部队替换下来的老旧枪支。张惠民以“破烂”相称,虽有些自嘲,却也是事实。
“只要你们在遣送途中不闹事,把武器送还也是可以。”对张惠民团的那点装备,徐海堂也确实没看在眼里,点头答应后,却又省起一事,问道,“张团长对邳县16团团长方先觉熟悉吗?你觉得能否说动他退到西边?”
张惠民想了想,摇头说道:“方团长出身黄埔,16团装备也比我们补充团好得多,恐怕言语间难以打动。”
徐海堂点了点头,心中有了数,便又说道:“张团长是个明白人,若有机会,我们欢迎与张团长共事,一起打鬼子!”
“既然大家都在抗日,那就已经是在共事了。”张惠民的回答很巧妙,“希望我们能有一起打鬼子的那天!”
徐海堂闻言后,只笑了笑,道:“希望能有那一天。”
送走张惠民后,徐海堂便命令道:“耀宗,你带一团、二团和两个防空营留下。把张惠民团遣送到西边后,以一个团对西警戒,其他兵力先解决邳县方先觉部。然后在汴唐至窑湾间建立对西防线。我和震东继续带队南下!”
“真要武力解决方先觉部?”四师参谋长林耀宗有些担心。
“先武力威慑,若其不识好歹,就佯攻一下。若是他们真敢打,那我们也不客气!”徐海堂有些不屑地说道,“还没见小鬼子的影儿呢,汤恩伯二十军团就快撤干净了,留方先觉一个团顶在邳县这算什么事?除了给我们添堵外,我看没别的作用!”
李宗仁、白崇禧可不清楚护卫军究竟会不会南下,又在何时南下,因而在命令二十军团沿陇海线西撤时还是有所保留的。主要就是在邳县保留下一支队伍,以作为徐州东向的屏障,
除了邳县留下的方先觉团外,在徐州与邳县之间还部署了李玉堂第三师主力。这样一来,在日军沿陇海线西进时,李玉堂等部便可起到迟滞日军行动、为五战区增派兵力赢得时间的作用。
此外,李玉堂部还可在护卫军南下时试探其对五战区的态度。若护卫军真是借道南下抗日,那李、白等人在邳县留下的部队就会成为扎在护卫军后方的一颗钉子,也是随后反击收复苏北的先锋;若护卫军对邳县及周边部队动武,那李、白等人便可指责其攻击抗日队伍、挑起内战,从而打击民众党在国人心中的威望。
“我觉得应该打不起来。”副师长崔震东思索着说道,“有了张惠民团安然西撤的先例,就是方先觉想打,李玉堂也不见得同意。除非他真的愿意损失一个团,还戴上个‘阻挠护卫军抗日’的帽子。我们还是武力施压,迫其西撤得好!”
“老崔说的是。就先武力施压,实在不行再动手解决。具体情况由耀宗掌握。”徐海堂决定道。
徐海堂和崔震东继续带兵沿运河东岸公路南下,林耀宗则带队留下在汴唐至窑湾一带部署防线,同时派兵把邳县县城给围了起来。
城外的动静自然瞒不过方先觉,此时天色未明,在不知道哪方来敌时他还有意趁机打一下,但得知城外的是护卫军后,方先觉却又犹豫了。
虽然是黄埔嫡系,对民众党武装也殊无好感,可方先觉也清楚,若是真与护卫军打起来,这可意味着民众党武装在抗战期间同国民政fu武装冲突的开始。只擅起战端的责任就不是方先觉一个团长所能负得起的!再说,看了护卫军在城外搞的那出警告射击,方先觉也明白自己这两千多人的团在火力上比对方差得太远,若真打起来,16团能坚持多久都是问题。
对于眼前情势,方先觉实在找不到解决办法,便命令道:“向旅部发电,我团已遭护卫军优势兵力、火力包围,敌方虽未进攻,但要我团限期西撤。事关两党及抗战大局,如何行止,恳请旅座示下!”
“这个方先觉!这不是在给我找难题么!”第9旅旅长胡蕴山接到电报后,也是腹诽不已,“这么大的事,我一个旅长怎么决定得了?还是让师长去头疼吧!”
皮球踢到李玉堂处,李玉堂却没怎么犹豫就命令道:“让方先觉答应护卫军要求,先撤到八义集以西待命,但西撤时一定不能被护卫军缴械!”
“师座,这贸然西撤可是与上面的命令相违背的!”参谋长朱熙麟提醒道。
“补充团已经被护卫军遣送回来了!张惠民报告的情况你也清楚,护卫军此番南下兵力往少里说也有几万!除非我们要和民众党全面开打,否则,单凭一个16团还不够护卫军塞牙缝的!”李玉堂冷哼一声,又道,“战区司令部的意图我闹不清楚,我只知道,若不西撤,16团就没了!至于命令,我和军长去说!”
有了李玉堂的命令,方先觉也就“奉命西撤”,在护卫军的监督下退往八义集以西地区。而林耀宗也兵不血刃的控制了邳县,随后又指挥部队在汴唐至骆马湖以西地区抓紧时间构筑防线。
护卫军这边合适了,李延年却遭到了五战区司令部的训斥。挨完训后,李延年便把李玉堂找到自己的指挥部。
“瑶阶兄,这就是你说的尽点力?”见到李玉堂后,李延年气就不打一处来,训斥道,“你知不知道,你这么一撤,我军在运河东岸再无立足点!就是护卫军真的打败了101旅团,我们也只能坐视护卫军进占苏北!”
固守邳县以在运河东岸保留前出阵地,防备日军或护卫军过于逼近徐州,这可是五战区司令部此前下达的命令。汤恩伯军团把任务交到李延年军里,李玉堂只不过是主动请缨接受了这一任务而已。
“放弃邳县,让16团和补充团西撤,这确实不得以,但这也是保存我军实力,避免与护卫军开战的唯一方式。我并不认为此举有错!”李玉堂显然深思熟虑过,摇头说道,“若是我军同护卫军开打,那攻击抗日部队的帽子我们可就戴牢实了。这让人背后戳脊梁骨的事我们可不能干!
谷良民事件距离不远,我们又是中央军嫡系,这个时候若和民众党武装打起来,那不但会让人攻击中央,更会让小鬼子坐山观虎斗!这个责任方先觉负不起,我负不起,军座也负不起!
退一步说,就是我们真和护卫军打起来,依照张惠民、方先觉报告的情况,凭这两个团也根本打不过护卫军南下部队!就是把我们全军都压上,也肯定是有去无回!那可是全部由汽车运载、装备精良的数万兵力!
虽然这两个团现在被护卫军遣返,可毕竟人员齐整,装备也在,上面总不能因我师没和护卫军打内战而责罚我吧?我估摸着充其量也就是挨顿训斥,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罢了,不碍事!”
李延年怔住了。他挨了训斥之后,只想把李玉堂找来好训诫一番,没想到李玉堂的理由竟如此充分!而同民众党武装开战的后果也确实不是他一个军长就能担负得起的。
要知道,护卫军只是民众党武装的一部分而已,占据西北、威胁晋、陕、川、滇等省的人民军才更让人头疼。一旦同民众党武装发生全面冲突,护卫军同五战区在苏北、鲁南等地大打出手,人民军也肯定不会在西北闲着。万一其出兵川、陕,再从山南的缅北攻击云南,那可就要整个乱套了!
得了李玉堂的提醒,李延年也回过味来,思量之下心中却一阵寒意,忿然说道:“这‘小诸葛’先让韩德勤一撤再撤,现在又让我们军团收缩到运河以西,还让我们去和护卫军搞摩擦,这恶名可都让我们中央军给背了,他到底什么意思?!”
汤恩伯部的二十军团是中央军中的嫡系,这是不消说的。而韩德勤部的二十四集团军中虽有57军这支来自东北军的队伍,89军中也有西北军的影子,但该集团军的第一任总司令却是顾祝同。加上军中也不乏黄埔学生的身影,顾祝同、韩德勤也属老蒋一派,整个集团军也就打上了中央军的烙印,可以看作是中央军中的旁系。
不管内里真相究竟如何,在国人眼中,韩德勤、汤恩伯两部都应为苏北的失利承担责任。而由于这两部都是中央军,这各方的矛头也有意无意的指向了老蒋。
“瑶阶兄,不管李、白二人是否另有心思,但苏北的这一切却对委员长不利。我们必须要把情况尽快上报!”一阵沉默后,李延年打定了主意。
“单我们两个上报,恐怕没多大作用。再说,委员长也不怎么待见我这个学生。”李玉堂苦笑了下,又道,“军座真有这个心思,不妨与军团长一起联名。我呢,就把16团、补充团上报的有关护卫军的情况附上就行了。”
作为黄埔一期学生,李玉堂虽非其中的佼佼者,可才能还算不错。不过,因为相貌有些对不起观众,虽然他的战功不少,可升迁却落后于大多数同届者。抗战爆发后,随着老蒋的扩军,象李延年、关麟征等原本担任师长的黄埔一期中人大多成了军长,而35年就出任第三师师长的李玉堂仍呆在师长的位置上不动。对于这种待遇,要说李玉堂一点想法没有是不可能的。
李延年也知道李玉堂的情况,便劝说道:“瑶阶兄,情况是你先觉察的,怎么也要有你的名字。再说,要是就此入了校长法眼呢?你听我安排就是。”
李玉堂也不便拂了李延年的一番好意,也就点头答应下来。
李宗仁、白崇禧想把护卫军拖下水,至于让中央军承担苏北战局不利的恶名是否另有私心,那就见仁见智了。但若是汤恩伯牵头,李延年、李玉堂联名把有关情况上报老蒋,以桂系和老蒋之间的过往恩怨,老蒋不起疑心才是怪事。不过,由此一来,五战区在苏北这边给护卫军增添的麻烦也算暂时消停下来。
歼灭了149联队,又解决了同李玉堂第三师间的矛盾,余德海所部的第四集团军面对的就只剩下饭塚国五郎率领的101联队和佐藤所率的101旅团旅团部及直属部队了。
在第四师占领汴唐至窑湾一线、拿下邳县之后,几乎在第十四师攻占连云港的同时,护卫军第九师也于27日上午在沭阳以西与准备攻击宿迁的饭塚所部发生遭遇战。在师长石毅信的指挥下,第九师两万多官兵歼灭了101联队等部,随后又攻占了沭阳。
饭塚国五郎在沭阳的部队只有101联队两个大队,加上配属作战的炮兵大队和骑兵中队,总兵力尚不足三千。而护卫军第九师的兵力却有两万多,兵力将近敌人的七倍,火力装备上又占优势,并且双方又是在野外遭遇战,日军没有准备什么防御措施,种种因素作用下,也就决定了战斗的结果毫无悬念。
先是津田所部在连云港遭到护卫军攻击请求紧急战术指导,随后却又失去联系,接着又是饭塚在沭阳西部遭遇护卫军,同样是先请求战术指导后失去联系,这连番突变彻底把身在涟水的佐藤给打蒙了!佐藤很清楚,津田和饭塚两部肯定是遭遇了不测!
不管是津田还是饭塚,所率的兵力都比佐藤留在涟水的兵力多,既然这两部遭了护卫军的毒手,佐藤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自己在涟水这边也肯定没有好结果。
此前的进军已经违背了派遣军司令部和101师团部的命令,佐藤现在更不敢把津田、饭塚两部的真实情况透露出去,便捏造了一个退兵的理由:“有情报表明,支那五战区部队将攻击我军后方运输线。为保障运输畅通,留下一个中队驻守涟水,旅团部及直属部队马上回防阜宁!”
至于护卫军南下的消息,佐藤决定还是等撤到阜宁,安全有保障后再行上报。
将近11点的时候,徐海堂率第四师主力自运河东岸经由宿迁、西坝等地赶到了涟水。在解决了留守的一个中队的日军后,徐海堂等人才得知佐藤已经在一个多小时前就撤向阜宁的消息。就在徐海堂心中懊恼的时候,第十四师、第九师以及余德海等人也先后抵达涟水。
“这个佐藤溜得倒快!”了解了各部的情况后,余德海有些遗憾,随即又命令道,“第九师和集团重炮旅在黄河旧槽以北,自西坝向东展开;第四师和集团防空旅自汴唐向南,沿运河东岸展开;第十四师则配合将要抵达的海军快艇部队,在赣榆至黄河旧槽以北,承担起海防重任。同时,十四师还要配合空军及后勤部队,在东海县以西、青伊湖以北建立前方机场,以便空军进驻。另外,集团军司令部设在沭阳。”
“司令员,佐藤手中也没多少兵力了,我们现在拿下阜宁,既能彻底歼灭101旅团,又能把防线推进到北洋河一线。若是再把西坝南面的淮阴、淮安拿下,那整个防御体系岂不是会更完善一些?”第九师师长石毅信建议道。
徐海堂、郭宇清等人也觉得有道理,便一齐将目光投向余德海。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我们作战也不能一味贪多求快。”余德海笑了笑,对众人解释道,“现在已经是4月底了,距离雨季已经不远。而洪泽湖和淮河下游,也就是黄河旧槽一带,几乎每年雨季都会形成大小不等的洪涝灾害。我们若是把防线向南推进,不但会给后勤增加压力,还会让部队承受雨季带来的风险,得不偿失啊!”
第四集团军副司令员顾道川也说道:“除非华中派遣军能忍下101旅团损失这口气,把佐藤所部一股脑撤走,否则,把佐藤这个尾巴留在南面也能更好的牵制敌人的力量。至于防线,我们现在要先稳定新占区域,等雨季过后,我们准备充分了,再向南推进也不迟。先生和周总参谋长都曾说过,治理淮河可比打仗难多了。”
徐海堂、顾道川、郭宇清等人这才释然。
……
作为一个补充团团长,张惠民并不清楚五战区司令部的真实意图,但他知道,韩德勤部在南面与101旅团一触即溃却是不争的事实。加上二十军团原在陇海线布防的部队也都向西收缩,摆出一幅任日军北上的架势,而民众党与国民政fu又确实处于敌对,张惠民也觉得徐海堂所说的有道理。
想了想后,张惠民有些尴尬地说道:“鄙人很钦佩贵军抗日到底的决心和态度,也理解贵军的做法。不过,贵军既然要把我团遣送回八义集以西,那能否让我们把那有限的武器带回去?不管上头决定如何,我们团的弟兄们确实是在严加训练,是愿意为抗日尽自己一份心力的。再说,贵军装备精良,也应当看不上我们那点破烂,而我团弟兄回去后,也能少受些责罚。”
按照老蒋在抗战前捣鼓出的六十个德械师的整军计划,补充团编制为2578人,应装备轻机枪56挺,重机枪18挺,其他步枪、马枪、手枪等枪械共1871支,并配备6门小炮和4门步兵炮。
但因装备的缺乏,到抗战爆发前,老蒋只将二十个师编为“调整师”,并非原计划中的德械师。也就是一般兵员编制完成了计划,技术兵种缺编严重。
试点最早、装备最完善的中央军教导总队都缺编一个卫生队,而李玉堂所部的中央军第三师,则缺编12个连,其中包括一个辎重营部及两个辎重连、四个步榴炮连、一个高射炮营。
张惠民补充团是在38年初被调归李玉堂师的,编制是有两千多人,但装备缺乏的情况更为严重。不但没有炮兵和重机枪编制,就连轻机枪也远不到56挺,其他枪械数量也缩水厉害。并且现有的装备也都是一线部队替换下来的老旧枪支。张惠民以“破烂”相称,虽有些自嘲,却也是事实。
“只要你们在遣送途中不闹事,把武器送还也是可以。”对张惠民团的那点装备,徐海堂也确实没看在眼里,点头答应后,却又省起一事,问道,“张团长对邳县16团团长方先觉熟悉吗?你觉得能否说动他退到西边?”
张惠民想了想,摇头说道:“方团长出身黄埔,16团装备也比我们补充团好得多,恐怕言语间难以打动。”
徐海堂点了点头,心中有了数,便又说道:“张团长是个明白人,若有机会,我们欢迎与张团长共事,一起打鬼子!”
“既然大家都在抗日,那就已经是在共事了。”张惠民的回答很巧妙,“希望我们能有一起打鬼子的那天!”
徐海堂闻言后,只笑了笑,道:“希望能有那一天。”
送走张惠民后,徐海堂便命令道:“耀宗,你带一团、二团和两个防空营留下。把张惠民团遣送到西边后,以一个团对西警戒,其他兵力先解决邳县方先觉部。然后在汴唐至窑湾间建立对西防线。我和震东继续带队南下!”
“真要武力解决方先觉部?”四师参谋长林耀宗有些担心。
“先武力威慑,若其不识好歹,就佯攻一下。若是他们真敢打,那我们也不客气!”徐海堂有些不屑地说道,“还没见小鬼子的影儿呢,汤恩伯二十军团就快撤干净了,留方先觉一个团顶在邳县这算什么事?除了给我们添堵外,我看没别的作用!”
李宗仁、白崇禧可不清楚护卫军究竟会不会南下,又在何时南下,因而在命令二十军团沿陇海线西撤时还是有所保留的。主要就是在邳县保留下一支队伍,以作为徐州东向的屏障,
除了邳县留下的方先觉团外,在徐州与邳县之间还部署了李玉堂第三师主力。这样一来,在日军沿陇海线西进时,李玉堂等部便可起到迟滞日军行动、为五战区增派兵力赢得时间的作用。
此外,李玉堂部还可在护卫军南下时试探其对五战区的态度。若护卫军真是借道南下抗日,那李、白等人在邳县留下的部队就会成为扎在护卫军后方的一颗钉子,也是随后反击收复苏北的先锋;若护卫军对邳县及周边部队动武,那李、白等人便可指责其攻击抗日队伍、挑起内战,从而打击民众党在国人心中的威望。
“我觉得应该打不起来。”副师长崔震东思索着说道,“有了张惠民团安然西撤的先例,就是方先觉想打,李玉堂也不见得同意。除非他真的愿意损失一个团,还戴上个‘阻挠护卫军抗日’的帽子。我们还是武力施压,迫其西撤得好!”
“老崔说的是。就先武力施压,实在不行再动手解决。具体情况由耀宗掌握。”徐海堂决定道。
徐海堂和崔震东继续带兵沿运河东岸公路南下,林耀宗则带队留下在汴唐至窑湾一带部署防线,同时派兵把邳县县城给围了起来。
城外的动静自然瞒不过方先觉,此时天色未明,在不知道哪方来敌时他还有意趁机打一下,但得知城外的是护卫军后,方先觉却又犹豫了。
虽然是黄埔嫡系,对民众党武装也殊无好感,可方先觉也清楚,若是真与护卫军打起来,这可意味着民众党武装在抗战期间同国民政fu武装冲突的开始。只擅起战端的责任就不是方先觉一个团长所能负得起的!再说,看了护卫军在城外搞的那出警告射击,方先觉也明白自己这两千多人的团在火力上比对方差得太远,若真打起来,16团能坚持多久都是问题。
对于眼前情势,方先觉实在找不到解决办法,便命令道:“向旅部发电,我团已遭护卫军优势兵力、火力包围,敌方虽未进攻,但要我团限期西撤。事关两党及抗战大局,如何行止,恳请旅座示下!”
“这个方先觉!这不是在给我找难题么!”第9旅旅长胡蕴山接到电报后,也是腹诽不已,“这么大的事,我一个旅长怎么决定得了?还是让师长去头疼吧!”
皮球踢到李玉堂处,李玉堂却没怎么犹豫就命令道:“让方先觉答应护卫军要求,先撤到八义集以西待命,但西撤时一定不能被护卫军缴械!”
“师座,这贸然西撤可是与上面的命令相违背的!”参谋长朱熙麟提醒道。
“补充团已经被护卫军遣送回来了!张惠民报告的情况你也清楚,护卫军此番南下兵力往少里说也有几万!除非我们要和民众党全面开打,否则,单凭一个16团还不够护卫军塞牙缝的!”李玉堂冷哼一声,又道,“战区司令部的意图我闹不清楚,我只知道,若不西撤,16团就没了!至于命令,我和军长去说!”
有了李玉堂的命令,方先觉也就“奉命西撤”,在护卫军的监督下退往八义集以西地区。而林耀宗也兵不血刃的控制了邳县,随后又指挥部队在汴唐至骆马湖以西地区抓紧时间构筑防线。
护卫军这边合适了,李延年却遭到了五战区司令部的训斥。挨完训后,李延年便把李玉堂找到自己的指挥部。
“瑶阶兄,这就是你说的尽点力?”见到李玉堂后,李延年气就不打一处来,训斥道,“你知不知道,你这么一撤,我军在运河东岸再无立足点!就是护卫军真的打败了101旅团,我们也只能坐视护卫军进占苏北!”
固守邳县以在运河东岸保留前出阵地,防备日军或护卫军过于逼近徐州,这可是五战区司令部此前下达的命令。汤恩伯军团把任务交到李延年军里,李玉堂只不过是主动请缨接受了这一任务而已。
“放弃邳县,让16团和补充团西撤,这确实不得以,但这也是保存我军实力,避免与护卫军开战的唯一方式。我并不认为此举有错!”李玉堂显然深思熟虑过,摇头说道,“若是我军同护卫军开打,那攻击抗日部队的帽子我们可就戴牢实了。这让人背后戳脊梁骨的事我们可不能干!
谷良民事件距离不远,我们又是中央军嫡系,这个时候若和民众党武装打起来,那不但会让人攻击中央,更会让小鬼子坐山观虎斗!这个责任方先觉负不起,我负不起,军座也负不起!
退一步说,就是我们真和护卫军打起来,依照张惠民、方先觉报告的情况,凭这两个团也根本打不过护卫军南下部队!就是把我们全军都压上,也肯定是有去无回!那可是全部由汽车运载、装备精良的数万兵力!
虽然这两个团现在被护卫军遣返,可毕竟人员齐整,装备也在,上面总不能因我师没和护卫军打内战而责罚我吧?我估摸着充其量也就是挨顿训斥,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罢了,不碍事!”
李延年怔住了。他挨了训斥之后,只想把李玉堂找来好训诫一番,没想到李玉堂的理由竟如此充分!而同民众党武装开战的后果也确实不是他一个军长就能担负得起的。
要知道,护卫军只是民众党武装的一部分而已,占据西北、威胁晋、陕、川、滇等省的人民军才更让人头疼。一旦同民众党武装发生全面冲突,护卫军同五战区在苏北、鲁南等地大打出手,人民军也肯定不会在西北闲着。万一其出兵川、陕,再从山南的缅北攻击云南,那可就要整个乱套了!
得了李玉堂的提醒,李延年也回过味来,思量之下心中却一阵寒意,忿然说道:“这‘小诸葛’先让韩德勤一撤再撤,现在又让我们军团收缩到运河以西,还让我们去和护卫军搞摩擦,这恶名可都让我们中央军给背了,他到底什么意思?!”
汤恩伯部的二十军团是中央军中的嫡系,这是不消说的。而韩德勤部的二十四集团军中虽有57军这支来自东北军的队伍,89军中也有西北军的影子,但该集团军的第一任总司令却是顾祝同。加上军中也不乏黄埔学生的身影,顾祝同、韩德勤也属老蒋一派,整个集团军也就打上了中央军的烙印,可以看作是中央军中的旁系。
不管内里真相究竟如何,在国人眼中,韩德勤、汤恩伯两部都应为苏北的失利承担责任。而由于这两部都是中央军,这各方的矛头也有意无意的指向了老蒋。
“瑶阶兄,不管李、白二人是否另有心思,但苏北的这一切却对委员长不利。我们必须要把情况尽快上报!”一阵沉默后,李延年打定了主意。
“单我们两个上报,恐怕没多大作用。再说,委员长也不怎么待见我这个学生。”李玉堂苦笑了下,又道,“军座真有这个心思,不妨与军团长一起联名。我呢,就把16团、补充团上报的有关护卫军的情况附上就行了。”
作为黄埔一期学生,李玉堂虽非其中的佼佼者,可才能还算不错。不过,因为相貌有些对不起观众,虽然他的战功不少,可升迁却落后于大多数同届者。抗战爆发后,随着老蒋的扩军,象李延年、关麟征等原本担任师长的黄埔一期中人大多成了军长,而35年就出任第三师师长的李玉堂仍呆在师长的位置上不动。对于这种待遇,要说李玉堂一点想法没有是不可能的。
李延年也知道李玉堂的情况,便劝说道:“瑶阶兄,情况是你先觉察的,怎么也要有你的名字。再说,要是就此入了校长法眼呢?你听我安排就是。”
李玉堂也不便拂了李延年的一番好意,也就点头答应下来。
李宗仁、白崇禧想把护卫军拖下水,至于让中央军承担苏北战局不利的恶名是否另有私心,那就见仁见智了。但若是汤恩伯牵头,李延年、李玉堂联名把有关情况上报老蒋,以桂系和老蒋之间的过往恩怨,老蒋不起疑心才是怪事。不过,由此一来,五战区在苏北这边给护卫军增添的麻烦也算暂时消停下来。
歼灭了149联队,又解决了同李玉堂第三师间的矛盾,余德海所部的第四集团军面对的就只剩下饭塚国五郎率领的101联队和佐藤所率的101旅团旅团部及直属部队了。
在第四师占领汴唐至窑湾一线、拿下邳县之后,几乎在第十四师攻占连云港的同时,护卫军第九师也于27日上午在沭阳以西与准备攻击宿迁的饭塚所部发生遭遇战。在师长石毅信的指挥下,第九师两万多官兵歼灭了101联队等部,随后又攻占了沭阳。
饭塚国五郎在沭阳的部队只有101联队两个大队,加上配属作战的炮兵大队和骑兵中队,总兵力尚不足三千。而护卫军第九师的兵力却有两万多,兵力将近敌人的七倍,火力装备上又占优势,并且双方又是在野外遭遇战,日军没有准备什么防御措施,种种因素作用下,也就决定了战斗的结果毫无悬念。
先是津田所部在连云港遭到护卫军攻击请求紧急战术指导,随后却又失去联系,接着又是饭塚在沭阳西部遭遇护卫军,同样是先请求战术指导后失去联系,这连番突变彻底把身在涟水的佐藤给打蒙了!佐藤很清楚,津田和饭塚两部肯定是遭遇了不测!
不管是津田还是饭塚,所率的兵力都比佐藤留在涟水的兵力多,既然这两部遭了护卫军的毒手,佐藤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自己在涟水这边也肯定没有好结果。
此前的进军已经违背了派遣军司令部和101师团部的命令,佐藤现在更不敢把津田、饭塚两部的真实情况透露出去,便捏造了一个退兵的理由:“有情报表明,支那五战区部队将攻击我军后方运输线。为保障运输畅通,留下一个中队驻守涟水,旅团部及直属部队马上回防阜宁!”
至于护卫军南下的消息,佐藤决定还是等撤到阜宁,安全有保障后再行上报。
将近11点的时候,徐海堂率第四师主力自运河东岸经由宿迁、西坝等地赶到了涟水。在解决了留守的一个中队的日军后,徐海堂等人才得知佐藤已经在一个多小时前就撤向阜宁的消息。就在徐海堂心中懊恼的时候,第十四师、第九师以及余德海等人也先后抵达涟水。
“这个佐藤溜得倒快!”了解了各部的情况后,余德海有些遗憾,随即又命令道,“第九师和集团重炮旅在黄河旧槽以北,自西坝向东展开;第四师和集团防空旅自汴唐向南,沿运河东岸展开;第十四师则配合将要抵达的海军快艇部队,在赣榆至黄河旧槽以北,承担起海防重任。同时,十四师还要配合空军及后勤部队,在东海县以西、青伊湖以北建立前方机场,以便空军进驻。另外,集团军司令部设在沭阳。”
“司令员,佐藤手中也没多少兵力了,我们现在拿下阜宁,既能彻底歼灭101旅团,又能把防线推进到北洋河一线。若是再把西坝南面的淮阴、淮安拿下,那整个防御体系岂不是会更完善一些?”第九师师长石毅信建议道。
徐海堂、郭宇清等人也觉得有道理,便一齐将目光投向余德海。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我们作战也不能一味贪多求快。”余德海笑了笑,对众人解释道,“现在已经是4月底了,距离雨季已经不远。而洪泽湖和淮河下游,也就是黄河旧槽一带,几乎每年雨季都会形成大小不等的洪涝灾害。我们若是把防线向南推进,不但会给后勤增加压力,还会让部队承受雨季带来的风险,得不偿失啊!”
第四集团军副司令员顾道川也说道:“除非华中派遣军能忍下101旅团损失这口气,把佐藤所部一股脑撤走,否则,把佐藤这个尾巴留在南面也能更好的牵制敌人的力量。至于防线,我们现在要先稳定新占区域,等雨季过后,我们准备充分了,再向南推进也不迟。先生和周总参谋长都曾说过,治理淮河可比打仗难多了。”
徐海堂、顾道川、郭宇清等人这才释然。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