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00 第三百零一章 二会萧皇后
- 301 第三百零二章 梁后主之死
- 302 第三百零三章 我们私奔吧
- 303 第三百〇四章 萧皇后的筹谋
- 304 第三百〇五章 修仪娘娘驾到
- 305 第三百〇六章 修仪娘娘的挑衅
- 306 第三百〇七章 作诗的问题
- 307 第三百〇八章 如何处置
- 308 第三百〇九章 蚂蚁搬家
- 309 第三百一十章 物理老师
- 310 第三百一十一章 迷茫的杜长史
- 311 第三百一十二章 北上涿郡
- 312 第三百一十三章 内忧外患
- 313 第三百一十四章 缺月之阵
- 314 第三百一十五章 左卫军之变
- 315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只蚊子
- 316 第三百一十七章 蚊子的抉择
- 317 第三百一十八章 烟熏蚊子
- 318 第三百一十九章 辽东城下
- 319 第三百二十章 再出昏招
- 320 第三百二十二章 连下三城
- 321 第三百二十一章 麻杆儿整军
- 322 第三百二十三章 跨过鸭绿江
- 323 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使”与蚊子
- 324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杀招
- 325 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破平壤
- 326 第三百二十七章 刘士龙疯了
- 327 第三百二十八章 辽东城之变
- 328 第三百二十九章 草草收兵
- 329 第三百三十章 选曹七贵
- 330 第三百三十一章 杨玄感造反
- 331 第三百三十二章 千里奔袭
- 332 第三百三十三章 重箭显威
- 333 第三百三十四章 叛乱四起
- 334 第三百三十五章 挖墙脚
- 335 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征高丽
- 336 第三百三十八章 再破平壤城
- 337 第三百三十九章 水煮活人
- 338 第三百四十章 清剿叛军
- 339 第三百四十一章 再巡突厥
- 340 第三百四十二章 桑干河畔的大火
- 341 第三百四十三章 始毕之死
- 342 第三百四十四章 杀马的问题
- 343 第三百四十五章 俟利发的小算盘
- 344 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烧突厥兵
- 345 第三百四十七章 难道是巫师?
- 346 第三百四十八章 杨广的麻烦
- 347 第三百四十九章 分赃大会
- 348 第三百五十章 罢工回家
- 349 第三百五十一章 死没良心的
- 350 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学城
- 351 第三百五十三章 抽嘴巴
- 352 第三百五十四章 再谋飞地
- 353 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面包围
- 354 第三百五十六章 李渊造反
- 355 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兴惨案
- 356 第三百五十八章 萧皇后进言
- 357 第三百五十九章 丰厚的封赏
- 358 第三百六十章 许县丁忧
- 359 第三百六十一章 没救了
- 360 第三百六十二章 奸夫与奸计
- 361 第三百六十三章 日子没法过了
- 362 第三百六十四章 准备出征
- 363 第三百六十五章 征讨西梁
- 364 第三百六十六章 楚王郑文秀
- 365 第三百六十七章 这可咋办呐
- 366 第三百六十八章 晋王董景珍
- 367 第三百六十九章 长沙之战
- 368 第三百七十章 兵临岳阳
- 369 第三百七十一章 仙儿公主
- 370 第三百七十二章 极品太医
- 371 第三百七十三章 围点打援
- 372 第三百七十四章 燕王覆灭
- 373 第三百七十五章 念头通达了
- 374 第三百七十六章 练气还神
- 375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杨道生之死
- 376 第三百七十八章 杨广驾崩
- 377 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染江都
- 378 第三百八十章 江都众宵小
- 379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事变经过
- 380 第三百八十二章 鹰扬郎将孟秉
- 381 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合唱
- 382 第三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破
- 383 第三百八十五章 平定叛乱
- 384 第三百八十六章 墙头草
- 385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两个糟老头
- 386 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后之威
- 387 第三百八十九章 发散思维
- 388 第三百九十章 乱匪来犯
- 389 第三百九十一章 多少顿饭呐
- 390 第三百九十二章 各抒己见
- 391 第三百九十三章 顿开茅塞
- 392 第三百九十四章 大麻烦
- 393 第三百九十五章 战前布置
- 394 第三百九十六章 咋能这样捏
- 395 第三百九十七章 谋算沈纶
- 396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夜袭计划
- 397 第三百九十九章 沈纶之死
- 398 第四百章 杜伏威来了
- 399 第四百〇一章 杜伏威父子
- 400 第四百〇二章 开始攻城
- 401 第四百〇三章 城头激战
- 402 第四百〇四章 开门放狗
- 403 第四百〇五章 梅花阵阻敌
- 404 第四百〇六章 绝地反击
- 405 第四佰〇七章 西门王氏
- 406 第四百一十章 闹鬼了?
- 407 第四百〇八章 大尾巴狼裴矩
- 408 第四百〇九章 当爹的烦恼
- 409 第四百一十二章 图穷匕现
- 410 第四百一十五章 转战长沙
- 411 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占岳阳
- 412 第四百一十七章 亏死当官的
- 413 第四百一十八章 蛮族来袭
- 414 第四百一十九章 会暖床……
- 415 第四百二十章 岑文本归心
- 416 第四百二十一章 投石开花炮
- 417 第四百二十二章 宁长真的野望
- 418 第四百二十三章 不蛋定了
- 419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上了神坛
- 420 第四百二十五章 江南攻略
- 421 第四百二十六章 魏武后裔
- 422 第四百二十七章 兄弟分家
- 423 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士弘的踪迹
- 424 第四百二十九章 又见火攻
- 425 第四百三十章 投降之议
- 426 第四百三十一章 平定江南
- 427 第四百三十二章 意外之喜
- 428 第四百三十三章 洛阳“七贵”
- 429 第四百三十四章 皇帝多如狗
- 430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石三鸟
- 431 第四百三十六章 蛮夷小人
- 432 第四百三十七章 恶向胆边生
- 433 第四百三十八章 洛阳通胀
- 434 第四百三十九章 想要造反么?
- 435 第四百四十章 神圣的基友
- 436 第四百四十一章 洛阳之变
- 437 第四百四十二章 军政改革
- 438 第四百四十三章 目标瓦岗寨
- 439 第四百四十四章 打败仗了?
- 440 第四百四十五章 徐世绩投降
- 441 第四百四十六章 何去何从
- 442 第四百四十七章徐世绩归心
- 443 第四百四十八章窦建德南下
- 444 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家阚大爷来了
- 445 第四百五十章 郁闷的阚棱
- 446 第四百五十一章 阚棱显威
- 447 第四百五十二章 高雅贤的干儿子
- 448 第四百五十三章 乐寿之乱
- 449 第四百五十四章 麻烦来了
- 450 第四百五十五章 有下情回禀
- 451 第四百五十六章 颍川陈氏
- 452 第四百五十七章 悲催的罗松
- 453 第四百五十八章 罗艺的野望
- 454 第四百五十九章 薛家四虎将
- 455 第四百六十章 悲愤的薛家兄弟
- 456 第四百六十一章 罗成出马
- 457 第四百六十二章 罗艺的算盘
- 458 第四百六十三章 罗艺疯了
- 459 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败罗艺
- 460 第四百六十五章 平定幽州
- 461 第四百六十六章 颍川陈山挗
- 462 第四百六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
- 463 第四百六十八章 各自的麻烦
- 464 第四百六十九章 骚包高人
- 465 第四百七十章 诈降计
- 466 第四百七十一章 篡位三步走
- 467 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级大忽悠
- 468 第四百七十三章 国号大郑
- 469 第四百七十四章 河南叛乱
- 470 第四百七十五章 各自的算盘
- 471 第四百七十六章 陈老头的心思
- 472 第四百七十七章 颍川军覆灭
- 473 第四百七十八章 御驾亲征
- 474 第四百七十九章 乐平公主的绸缪
- 475 第四百八十章 王世充溃败
- 476 第四百八十一章 立嗣之议
- 477 第四百八十二章 国号大元
- 478 第四百八十三章 开元革新
- 479 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角基友
- 480 第四百八十五章 从兄从弟
- 481 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轨覆灭记
- 482 第四百八十七章 刘武周寇元
- 483 第四百八十八章 坚壁清野
- 484 第四百八十九章 火烧刘武周
- 485 第四百九十章 北伐之议
- 486 第四百九十一章 御驾亲征?
- 487 第四百九十二章 再议北伐
- 488 第四百九十三章 分配家产
- 489 第四百九十四章 上哉上哉
- 490 第四百九十五章 四任可敦
- 491 第四百九十六章 基情联合
- 492 第四百九十七章 谋划奚部
- 493 第四百九十八章 分路夜袭
- 494 第四百九十九章 收编奚部
- 495 第五百章 神奇的室韦
- 496 第五百〇一章 室韦覆灭
- 497 第五百〇二章 白山黑水
- 498 第五百〇三章 九姓铁勒
- 499 第五百〇四章 东西二突
- 500 第五百〇五章 开始回程
- 501 第五百〇六章 突厥来犯?
- 502 第五百〇七章 李二守城
- 503 第五百〇八章 李二的杯具
- 504 第五百〇九章 名人殷开山
- 505 第五百一十章 围点打援
- 506 第五百一十一章 汉阳会师
- 507 第五百一十二章 夜袭西突
- 508 第五百一十三章 统叶护攻城
- 509 第五百一十四章 李孝基的谋略
- 510 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次中伏
- 511 第五百一十六章统叶护的两难
- 512 第五百一十七章决战金城外
- 513 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烈搏杀
- 514 第五百一十九章 兵发长安
- 515 第五百二十章 长安大乱
- 516 第五百二十一章 宇文化及的野望
- 517 第五百二十二章 屠戮关中
- 518 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文通之死
- 519 第五百二十四章 东突来袭
- 520 第五百二十五章 雁门关下
- 521 第五百二十六章 刘武周攻城
- 522 第五百二十七章 咄苾的算盘
- 523 第五百二十八章 咄苾入并州
- 524 第五百二十九章 长安乱起
- 525 第五百三十章 李建成登基
- 526 第五百三十一章 二次改革
- 527 第五百三十二章 长安窘境
- 528 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建成问计
- 529 第五百三十四章 窦氏兄弟
- 530 第五百三十五章 舅舅与外甥女
- 531 第五百三十六章 歧州窦氏
- 532 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神通出马
- 533 第五百三十八章 段志玄之谋
- 534 第五百三十九章 兵临大散关
- 535 第五百四十章 疯魔李道玄
- 536 第五百四十一章 史万宝之死
- 537 第五百四十二章 薛万彻之威
- 538 第五百四十三章 李孝基遇袭
- 539 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建成出招
- 540 第五百四十五章 李神通回援
- 541 第五百四十六章 十面埋伏
- 542 第五百四十七章 西征军覆灭
- 543 第五百四十八章 长安城破
- 544 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唐国灭
- 545 第五百五十章 天下一统(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百一十一章 迷茫的杜长史
第三百一十一章 迷茫的杜长史
宇文小麻杆儿的发言内容很简单,那就是,以稳定苏杭两州为前提,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调兵遣将,赶往涿郡与杨广汇合!
具体而言,身为大州的苏州抽调六千精兵,而小州的杭州抽调四千人马,两部合计一万人马,分别由尉迟恭和沈光这两个司马统领,准备择日跟随宇文小麻杆儿出发北上。
留守的众人之中,武侯府长史杜如晦统领苏杭两州政事,宇文定及、宇文福及为副手分掌两州事务。至于军事方面,则是由宇文智及和宇文成祥二人分管两州。
而徐德言小老头则继续打理义学的诸般事宜。
定下了大的方针之后,宇文小麻杆儿并没急吼吼地启程北上,而是一面等着圣旨,一面厉兵秣马、整军强武,打算来个临阵磨枪。
与先前宇文小麻杆儿所执掌的左卫军不同,这苏杭两州的军队分属府兵。
所谓府兵,其实质,大抵相当于民兵,甚至还略有不如。
府兵户籍归于军府,平时为民,耕田种地,战时为兵,战后仍归回本镇。
与京城十二卫这种正规军最大的不同就是,府兵没有军饷!
更可悲的是,遇到打仗的时候,这些府兵们还要自带粮食衣物,甚至盔甲弓矢之类的也都要自备!
原则上,国家给配给的只有战马和重型攻城器械!
可实际上,一般的府兵哪有马可骑丫?至于攻城器械,一般都是根据具体的作战需求现行制作的,而且,那玩意由于太大,也不是一两个人玩得动的,根本就不可能发给某个人!
所以,府兵实际上是啥待遇也没有,纯属自带被窝给人暖床的最低级二奶!
不过,宇文小麻杆儿的苏杭两州与别地略有不同,因为这苏杭两州虽然还是府兵制,可不需要这些府兵们自带被窝了!所有一应军需由州府统一置办!
此外,宇文小麻杆儿还在苏杭两州推行了义务兵制度,具体就是,所有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男子,农闲之时,都要参加府兵训练三年!三年之后,归籍为民!
虽然宇文小麻杆儿这一举措貌似简单粗暴了一些,可由于参加义务兵的男子不但不需要自带被窝,而且还能每月从官府拿到一定的津贴补助!而且,若是服役期间有立功表现的话,退役之后,官府还会根据其功劳大小给予一定程度的免税。
另一方面,宇文小麻杆儿执政苏杭这几年里,轻徭薄役、鼓励农商,又下大力气搞好了两州的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利、铺路修桥,着实让苏杭两州的百姓享受了不少的实惠。
其中最得人心的一条就是,宇文小麻杆儿又以龙门书院为蓝本,在其封地余杭县建起了一所江南大学堂!
与龙门书院略有不同的是,这江南大学堂本身不以科举为唯一目的,而是天文地理、农商巫医、佛道百家,各种杂学是应有尽有!而且还都是完全免费对两州百姓开放的!
听闻有这等好事,两州百姓几乎全都把自家娃扔到了宇文小麻杆儿的江南大学堂!
这些百姓的想法倒是很简单,且不管自家娃有没有读书成才的可能,只要把娃扔到江南大学堂,这一年下来,能省下多少饭钱啊!
而如果自家娃要是从五岁开始就入学,一直在江南大学当读书到十八岁,哎呀呀!想一想,那就幸福啊!…。
如果自家娃要是再挣那么一点儿的气,读出个什么名堂来,哪怕是不能科考当官,可学个医术、道术啥的,以后出来给人看个病、算个命啥的,那也算是多了一样谋生的手段不是?这样的话,就算以后遇到灾荒啥的,也不至于沦落到要饭的地步去丫!
更让两州百姓新奇的是,自家这位刺史大人,居然还搞出了个江南女子大学堂!所有苏杭两州百姓家的女儿,都可以到这所江南女子大学堂就读!
和江南大学堂一样,这江南女子大学堂也是免学费,免食宿费!
而且,还听人说,这江南女子大学堂的两位校长,可都是公主出身唉!这要是能攀上当朝公主的高枝,将来不说入宫当个嫔妃啥的,就算当上个宫女,那也算是出人头地、麻雀变孔雀了不是?再不济,那也是相当于麻雀变成野鸡了?
得益于这两所学堂的强大影响力,再加上宇文小麻杆儿的治理地方手段实在不俗,这两年,尽管整个大隋都已经被杨广折腾得四面漏风摇摇欲坠了,可这苏杭两州却逆向腾飞,不但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就连人口,那也是呈爆炸式的增长!
仅仅是四年的功夫,苏杭两的人口数量就由原本的一百万暴增到了现在的八百余万!
两州人口之所以增长得这么快,除了原本苏杭两州本地人疯狂生育之外,更主要的是,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难民,源源不断地涌入苏杭!
而负责总领苏杭两州政事的武侯府长史杜如晦还发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时常会有大量的难民离奇失踪!
若非如此,苏杭两州的百姓只怕会更多!
据这位杜长史的估计,前后四年里,苏杭两州失踪的百姓,只怕不下四五百万!
综合分析了一番自己这些年来零零星星得来的各种情报,杜长史得出了一个貌似比较可怕的推论,那就是,自家这位长史大人,应该是在海外建立了一块飞地!
再一结合自己的两位好友魏征和房玄龄莫名失踪,武侯府的前任参军秦琼及其副手程咬金小胖子也消失数年,而自家这位长史大人也会偶尔会失踪一两个月不见踪影,杜长史便几乎更加肯定自己的推测了!
四五百万人口,一块海外飞地,自家这位长史大人,到底想要干什么?
造反?不像!
自己跑到海外当土皇帝?也不像!
抓着脑袋冥思苦想了许久,杜如晦长史始终不得要领,不禁有些发愁!
看来,某家还是没能真正成为这宇文刺史大人的心腹丫!
可偏偏的,这位宇文长史还非常倚重自己,基本上苏杭两州的主要政事,全都交给了自己这个长史来决断!就连那宇文长史的两位叔伯,也只能老老实实地给自己打下手!
这等程度的委以重任,要说那宇文长史不信任自己,又实在有些说不通!
翻来覆去地琢磨了许久,于是,可怜的杜如晦长史,彻底的迷茫了!
..
具体而言,身为大州的苏州抽调六千精兵,而小州的杭州抽调四千人马,两部合计一万人马,分别由尉迟恭和沈光这两个司马统领,准备择日跟随宇文小麻杆儿出发北上。
留守的众人之中,武侯府长史杜如晦统领苏杭两州政事,宇文定及、宇文福及为副手分掌两州事务。至于军事方面,则是由宇文智及和宇文成祥二人分管两州。
而徐德言小老头则继续打理义学的诸般事宜。
定下了大的方针之后,宇文小麻杆儿并没急吼吼地启程北上,而是一面等着圣旨,一面厉兵秣马、整军强武,打算来个临阵磨枪。
与先前宇文小麻杆儿所执掌的左卫军不同,这苏杭两州的军队分属府兵。
所谓府兵,其实质,大抵相当于民兵,甚至还略有不如。
府兵户籍归于军府,平时为民,耕田种地,战时为兵,战后仍归回本镇。
与京城十二卫这种正规军最大的不同就是,府兵没有军饷!
更可悲的是,遇到打仗的时候,这些府兵们还要自带粮食衣物,甚至盔甲弓矢之类的也都要自备!
原则上,国家给配给的只有战马和重型攻城器械!
可实际上,一般的府兵哪有马可骑丫?至于攻城器械,一般都是根据具体的作战需求现行制作的,而且,那玩意由于太大,也不是一两个人玩得动的,根本就不可能发给某个人!
所以,府兵实际上是啥待遇也没有,纯属自带被窝给人暖床的最低级二奶!
不过,宇文小麻杆儿的苏杭两州与别地略有不同,因为这苏杭两州虽然还是府兵制,可不需要这些府兵们自带被窝了!所有一应军需由州府统一置办!
此外,宇文小麻杆儿还在苏杭两州推行了义务兵制度,具体就是,所有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男子,农闲之时,都要参加府兵训练三年!三年之后,归籍为民!
虽然宇文小麻杆儿这一举措貌似简单粗暴了一些,可由于参加义务兵的男子不但不需要自带被窝,而且还能每月从官府拿到一定的津贴补助!而且,若是服役期间有立功表现的话,退役之后,官府还会根据其功劳大小给予一定程度的免税。
另一方面,宇文小麻杆儿执政苏杭这几年里,轻徭薄役、鼓励农商,又下大力气搞好了两州的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利、铺路修桥,着实让苏杭两州的百姓享受了不少的实惠。
其中最得人心的一条就是,宇文小麻杆儿又以龙门书院为蓝本,在其封地余杭县建起了一所江南大学堂!
与龙门书院略有不同的是,这江南大学堂本身不以科举为唯一目的,而是天文地理、农商巫医、佛道百家,各种杂学是应有尽有!而且还都是完全免费对两州百姓开放的!
听闻有这等好事,两州百姓几乎全都把自家娃扔到了宇文小麻杆儿的江南大学堂!
这些百姓的想法倒是很简单,且不管自家娃有没有读书成才的可能,只要把娃扔到江南大学堂,这一年下来,能省下多少饭钱啊!
而如果自家娃要是从五岁开始就入学,一直在江南大学当读书到十八岁,哎呀呀!想一想,那就幸福啊!…。
如果自家娃要是再挣那么一点儿的气,读出个什么名堂来,哪怕是不能科考当官,可学个医术、道术啥的,以后出来给人看个病、算个命啥的,那也算是多了一样谋生的手段不是?这样的话,就算以后遇到灾荒啥的,也不至于沦落到要饭的地步去丫!
更让两州百姓新奇的是,自家这位刺史大人,居然还搞出了个江南女子大学堂!所有苏杭两州百姓家的女儿,都可以到这所江南女子大学堂就读!
和江南大学堂一样,这江南女子大学堂也是免学费,免食宿费!
而且,还听人说,这江南女子大学堂的两位校长,可都是公主出身唉!这要是能攀上当朝公主的高枝,将来不说入宫当个嫔妃啥的,就算当上个宫女,那也算是出人头地、麻雀变孔雀了不是?再不济,那也是相当于麻雀变成野鸡了?
得益于这两所学堂的强大影响力,再加上宇文小麻杆儿的治理地方手段实在不俗,这两年,尽管整个大隋都已经被杨广折腾得四面漏风摇摇欲坠了,可这苏杭两州却逆向腾飞,不但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就连人口,那也是呈爆炸式的增长!
仅仅是四年的功夫,苏杭两的人口数量就由原本的一百万暴增到了现在的八百余万!
两州人口之所以增长得这么快,除了原本苏杭两州本地人疯狂生育之外,更主要的是,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难民,源源不断地涌入苏杭!
而负责总领苏杭两州政事的武侯府长史杜如晦还发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时常会有大量的难民离奇失踪!
若非如此,苏杭两州的百姓只怕会更多!
据这位杜长史的估计,前后四年里,苏杭两州失踪的百姓,只怕不下四五百万!
综合分析了一番自己这些年来零零星星得来的各种情报,杜长史得出了一个貌似比较可怕的推论,那就是,自家这位长史大人,应该是在海外建立了一块飞地!
再一结合自己的两位好友魏征和房玄龄莫名失踪,武侯府的前任参军秦琼及其副手程咬金小胖子也消失数年,而自家这位长史大人也会偶尔会失踪一两个月不见踪影,杜长史便几乎更加肯定自己的推测了!
四五百万人口,一块海外飞地,自家这位长史大人,到底想要干什么?
造反?不像!
自己跑到海外当土皇帝?也不像!
抓着脑袋冥思苦想了许久,杜如晦长史始终不得要领,不禁有些发愁!
看来,某家还是没能真正成为这宇文刺史大人的心腹丫!
可偏偏的,这位宇文长史还非常倚重自己,基本上苏杭两州的主要政事,全都交给了自己这个长史来决断!就连那宇文长史的两位叔伯,也只能老老实实地给自己打下手!
这等程度的委以重任,要说那宇文长史不信任自己,又实在有些说不通!
翻来覆去地琢磨了许久,于是,可怜的杜如晦长史,彻底的迷茫了!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