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85 第784章 象棋故事
- 786 第785章 象棋故事
- 787 第786章 象棋高手
- 788 第787章 象棋精髓
- 789 第788章 象棋精髓
- 790 第789章 象棋
- 791 第790章 象棋
- 792 第791章 象棋
- 793 第792章 象棋的发展
- 794 第793章 象棋影视作品
- 795 第794章 象棋经典棋局分析
- 796 第795章 王小七的穿越之旅
- 797 第796章 苏先生的担忧
- 798 第797章 苏先生的反击
- 799 第798章 幽古战神的象棋实力
- 800 第799章 来自幽灵城的问候
- 801 第800章 第七百七十七主章 幽灵少主
- 802 第801章 城主大人的心思
- 803 第802章 一念之间的输和赢
- 804 第803章 尔虞我诈
- 805 第804章 少主大人的烦恼
- 806 第805章 终于苏醒过来了
- 807 第806章 狼王星的曙光
- 808 第807章 真正的象棋
- 809 第808章 象棋知识普及
- 810 第809章 国际象棋简介
- 811 第810章 国际象棋大师
- 812 第811章 国际象棋故事
- 813 第812章 星际联盟
- 814 第813章 国际象棋在中国的发展
- 815 第814章 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渊源
- 816 第815章 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
- 817 第816章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
- 818 第817章 电脑和人脑的对决
- 819 第818章 国际象棋进化史
- 820 第819章 国际象棋在美国的发展
- 821 第820章 国际象棋大师 诸宸
- 822 第821章 国际象棋和俄罗斯
- 823 第822章 国际象棋和苏联
- 824 第823章 亚历山德拉·科斯坚纽克
- 825 第824章 巾帼不让须眉
- 826 第825章 俄罗斯的国际象棋之光
- 827 第826章 国际象棋大师
- 828 第827章 国际象棋大师
- 829 第828章 中国 国际象棋协会
- 830 第829章 国际象棋奥赛
- 831 第830章 国际象棋大师博比菲舍尔
- 832 第831章 国际象棋知识普及
- 833 第832章 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
- 834 第833章 象棋大师赵国荣
- 835 第834章 国际象棋女子赛
- 836 第835章 象棋大师赵国容(2
- 837 第836章 国际象棋的家国荣誉
- 838 第837章 国际象棋在深圳
- 839 第838章 棋的智慧
- 840 第839章 周武帝宇文邕
- 841 第840章 象棋故事
- 842 第841章 中国象棋大师
- 843 第842章 中国象棋大师
- 844 第843章 象棋大师
- 845 第844章 象棋七星
- 846 第845章 象棋大师于幼华
- 847 第846章 中国象棋与古代文明
- 848 第847章 象棋文化的传播
- 849 第848章 象棋大师
- 850 第849章 象棋大师
- 851 第850章 象棋大师李义庭
- 852 第851章 象棋大师
- 853 第852章 象棋大师
- 854 第853章 象棋大师
- 855 第854章 中国象棋大师
- 856 第855章 象棋大师简介
- 857 第856章 国际智力联盟
- 858 第857章 女子象棋大师
- 859 第858章 女子象棋大师
- 860 第859章 巾帼不让须眉
- 861 第860章 女中豪杰
- 862 第861章 女子象棋高手
- 863 第862章 象棋大师宋国强
- 864 第863章 女子 象棋大师 尤颖钦
- 865 第864章 蒙古象棋
- 866 第865章 象棋文化
- 867 第866章 越南象棋
- 868 第867章 象棋高手蒋川
- 869 第868章 枭雄与象棋
- 870 第869章 象棋与大人物
- 871 第870章 国际象棋终极对手
- 872 第871章 国际象棋大师谢军
- 873 第872章 越南象棋文化
- 874 第873章 国际象棋 故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794章 象棋经典棋局分析
第794章 象棋经典棋局分析
第七百七十一章象棋经典棋局分析
象棋自完型之后,布局就一直是棋手们研究与探索的主题,其中炮局开局是人们最早运用与探索其布局规律的阵法。????早在象棋的“少年时代”,人们就发现了“起炮在中宫,观棋气势雄”的特点,这是对象棋的初步认识;继而人们又发现后手方以“顺手炮”对抗很有弹性,这是对象棋的进一步认识;再到后来又发现用车抢占肋道可攻守两利。于是先行一方利用先行之利而出动横车快速抢占助道。古代棋手们经过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到只有通过战术手段取得炮镇中宫的优势时,肋道大车才能具有如同“二鬼拍门”式的凶猛威胁,于是聪明的古代棋手“创造发明”了著名的“弃马十三着”的布局陷阱,从而影响后世的象棋莘莘学子,使他们理解象棋,摆正“先手”、“守势”、“弃子”的位置与战略体系。??????斗炮布局,特别是顺手炮(以下简称“顺炮”)布局,在象棋史上,可以说是最早成为系统而流行的布局了。最初,顺炮布局分为横车对直车和直车对横车两大类型。棋手们首先发现的是横车占“肋道”后,很有威势,能够大有作为。我们从流传至今的古谱《金鹏十八变》、《桔中秘》、《梅花谱》、《自出洞来无敌手》等古全局谱中,都可以见到这种实例。载于《金鹏十八变》中有名的“弃马十三着”,能够较明显的突出横车占肋后的强大威势和灵活多变的攻击力。
据研究可能产生于南宋时期的古全局谱《金鹏十八变》(一种说法作者是艾青山居士,明嘉靖年间),被明朝隆庆年间(1570年)出版的我国现存最完整、最具规模的残局古谱《适情雅趣》(作者:徐芝选编、陈学礼校正)收录在书尾,传留至今。所载第1局“得先顺炮横车破直车弃马局”,就是历代闻名的象棋战术“弃马十三着”。到明末崇祯年间(1632年),又出现了丰富、充实、发展《金鹏十八变》谱的理论著述《桔中秘》象棋谱,作者朱晋桢。???可以说《金鹏十八变》是《桔中秘》的前身,因受时代棋艺水平的限制,其布局构思虽有某些不尽合理之处,着法推演也时有疏漏,但弃子局却占据了绝大部分,说明弃子局在当时是十分盛行的。《桔中秘》象棋谱以“弃子需得先,捉子莫教落后”为棋战指导思想,主要介绍斗炮局。用一切从全局出发的现代理论衡量,该谱的确有偏重进攻、忽视防守的倾向,还有某些着法粗软不妥,但以时代水平来讲,作为明朝最后的一部象棋谱,它是总结了明末之前象棋技术的杰出著作。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象棋谱,成为象棋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的总结。从内容看,《橘中秘》基本上是选辑《适情雅趣》而成的。???中国象棋必杀技之一——弃马十三招,又称舍马十三着、弃马十三杀。
弃马十三招是明代古谱《桔中秘》的招牌棋谱,被放到了书中第一位(如同《锦瑟》在李商隐诗集中的地位)。在《桔中秘》中的名字是:得先顺炮横车破直车弃马局着法,弃马十三招是民间的名字,我觉得这个名字更好,十三这个数字即使在中国人看来也不是那么吉祥,总给人一种冷冷的恐怖的感觉。?????在古谱《橘中密》(上)全局篇中,第一至三局就是介绍被后人誉为“弃马十三着”及其相关内容的名谱,现代认为其属于布局骗着、布局陷阱类。当时从宋朝到明朝人重视用炮,所以顺炮局是当时的主流布局。?棋谱着法如下:
1.?炮二平五?炮8平5???2.?马二进三?马8进7???3.?车一进一?车9平8
双方弈成了顺炮横车对直车的基本阵势。这是一种至今仍然非常流行的布局。看来这种布局至今已经具有至少7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顺炮局先手起横车,重点在取势,此车平肋后,
集结子力在左翼发展。???4.?车一平六?车8进6?
此乃本谱主要着法。是古谱的常用应着,一直流传沿用至19世纪50年代。?????这步棋黑方8路车过河欲平7吃兵压马,显得过于急噪冒进。用当今的布局理论来评价,现代改进后主要有:士6进5、马2进1、马2进3和车8进4等走法,其中以车8进4为稳健多变之着,保持局面左右平衡发展,加快强子的出动速度和效率。保持与红方先手的抗衡能力,至今仍流行。
反攻过急,是古典开局的普遍现象。黑方急进过河车至兵林线是老式变化,缺点是右翼子力出动缓慢,易受攻击,急躁冒进,不顾整形的苗头已初露端倪。应改走车8进4巡河,呼应右翼,攻守统一,固守待变,伺机反击,保持阵容严整,针对性很强,因为红右车过宫,子力集中于左翼。它有效地避开了红方“单边封锁”和“天马行空”的典型攻击,使局面含蓄多变,富于弹性。???5.?车六进七
红车走三步即闯入黑九宫要地,好比黑将身边埋下的地雷,随时发挥致命的威力。
红方这步棋在今天看来也属于急噪冒进,容易被对方所乘,造成先手的丢失。现代多改进为走马八地七或兵七进一,形成稳健缓攻的变化,保持两翼平衡发展,加快子力出动速度。使阵型稳正,协调,以使在局面发展转化过程中,首先立于不败之地。
卡肋,是横车的主要急攻着法。进车插助,伏车六平八得子的先手。稳正的着法是兵七进一,黑如(1)车8平7,则马八进七?士4进5?(若马2进3?则马七进六?卒7进1,黑可抗衡),马七进六?红方占优:(2)炮2平3,则马八进七?卒3进1,马七进六?卒3进1,马六进五?红弃兵抢三先,对攻性较强,红较好。???5.???????马2进1?
黑方跳边马嫌软,也是错着,更积极的对策是应该改走马2进3!对抗性反弹性较强,阵型稳正保持中心区域的足够兵力,使红方没有突袭的机会,局势富有弹性,足可与红方抗衡。红如车六平七,则炮2进2?暗保马,兵七进一?马7退5,以下黑有炮2平6及车8平7等多种反击手段。???6.?车九进一!
红一车深入敌后,又出另一车接应,设计了一个弃马局。初看是漏着,白损一马,其实红方根据黑方跳了边马,阵型出现局面弱点(中卒只有单马防守,黑8路车过河急噪冒进的弱点,毅然起横车,弃马争先!一个著名的开局陷阱,就从这步棋开始了......
弃马!诱着、欺招。红抬左横车妙着,乃诱敌之计,引诱黑炮离开战略要点,后方的防线露出破绽。同时再起横车,加强攻势。这是一个计算深远的布局陷阱。??6.??????炮2进7?
黑去马,劣!贪吃上当中计,对此布局陷阱缺乏认识和研究的棋手,因贪马而误走此劣着。此着一出,先行一方会暗地里偷着乐了。黑炮吃弃马,落入红方的陷阱-----弃马十三杀之中!????红诱黑进炮吃马,黑不通此阵中刀,草率贪食,落入陷阱,实际上是违背开局原则的错误着法,这是警惕性不高的初学者易犯的错误。眼下黑方的阵型为:左车右炮孤军深入,暂时对红方无任何威胁,而布置线子力散乱,左马无炮保护,有车在原地尚未出动,可谓前后脱节,攻守失调,阵型犹如一盘散沙。黑方的正着应遵循布局原则,改走士6进5,巩固中央,完整阵型,静观其变。红虽仍持先手,但黑也可一战(红如走车九平四?则?车8平7,车四进七?炮2平4,炮五平六(红方连续弃马,黑方不受诱惑,令红方一筹莫展,现卸炮改弦易辙,意在制造新一轮的攻势)?车1平2,炮八进六?车7进1,相三进五?车2进1!(弃车砍炮,着法机警,如误走车7退1,则炮八平五!炮4进7,帅五平六!士4进5,炮六进五?炮5进4,炮六平五!炮5退4,车四平五?马7退5,车六进一?红胜),车六平八?炮5进4,仕六进五?车7退1,黑方一车换双,化解了红方攻势,局面至此,黑方可以满意)。???黑棋也不可走车8平7,则?7.?车九平四?炮2进7(若士6进5,则炮五平六?炮2进7,炮六进七?士5退4,车六平三?士4进5,车三退一?将5平4,车四进七?车1进1,车三进二?将4进1,车四平五!将4平5,车三退一?将5退1,炮八进七?妙杀。)?8.?车四进六?车1平2?红方开局仅8个回合,即以双车占领对方九宫重地,真是运车神速,先声夺人。?9.?炮八平六?炮2退7?10.?炮六进五?车7进1黑暂时多二子,红方必须以双炮配合双车攻势,速战速决。?11.?炮五进四?士4进5(如改士6进5,车四平三?车7平6,车三进二?车6退7,车三退一?车6进3,炮六进二?车6平5,车六平五?将5平4,车三进一杀)?12.?车四平三?车7平6?13.?车三进二?车6退6?14.?仕四进五?炮2进1?15.?炮五退二?卒3进1?16.?炮六退一?马1进3?17.?车六平五!车6平5?18.?帅五平四?将5平4?19.?炮五平六?将4平5?20.?车三平四?红胜,这是车快致胜的例子。???7.?炮八进五!???
红方针对黑方布置线上的弱点,立刻进炮打马,好着,攻击唯一看守中卒的黑7路马!可谓突破黑方防线的灵活着法,抢占炮台,见缝插针,是弃马后的连贯动作,思路清晰,着法凶悍,以下展开连续攻击,由此掌握住局势的主动权,拉开了弃马抢攻的序幕,是本局的精华所在,如同点穴一样让黑棋无法动弹,此招正好是第十三招,而且从此往后十三招后红棋就可以取胜,故名弃马十三招。
如图:红方进炮攻马,确定了必胜之势。顺便提出一个棋史问题:明代才子唐伯虎曾作诗有“山房一局金滕着”;又在《谱双》中提到:“《象棋神机集》不见传。今谁有《金滕七着》。”这《金滕七着》,棋史上一直认为是已失传的不知内容的古谱。笔者经研究认为,《金滕七着》很有可能就是一本肢解《金鹏十八变》的小册子,其内容应该就是“弃马十三着”,亦即“得先顺炮横车对直车弃马局”。由于本局精妙,第七着即已胜定,因此强调了“七着”,以下着法变化繁复,是“七着”后的续演着法。所谓“金滕”,就是金柜,珍藏的秘籍的意思。晋·左思《魏都赋》:“规玉策于金滕,案图录于石室。”
“弃马十三着”在象棋布局史上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开创了布局战术陷阱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极大。
7.????????马7退8(一)
这是原谱第1变,恋子,不顾主将而逃马,造成速败,是最差的一种走法。
黑进而复退,无奈之举,逃开了防守中卒重任的黑7路马(当然了,就是不逃开7路马,任何措施也不能挽救已经落入陷阱之中的黑方了,因为红方在黑方第6回合炮2进7吃了诱饵弃马之后,已经无法挽回败局了。)???8.?炮五进四?士6进5
红棋也可先车九平六?士6进5,炮五进四?将5平6??????9.?车九平六?将5平6
红方再平九路车到六路,形成双车借铁门闩之利叫杀黑方了......
红及时地炮击中卒!?形成了铁门闩之优势!?黑先出将到6路,暂时解杀。??10.?前车进一!士5退4
红大胆弃车砍士,?快速凶悍入局!!各子的战术配合十分默契。黑如改走将6进1,则红(一)前车退一?(1)炮5平6,炮八平五?将6退1,后炮平四?炮6平8,前车平五?象3进5,车六平四?炮2退7,炮四进一?绝杀,黑无法化解下步棋红炮四平八或炮四平三的闪将,红胜,这是原谱第2变。(2)炮5平7,后车平四?炮7平6,炮八平五?车8退4,车六平五?将6退1,后炮平四!炮6进6,?炮五平四?红胜,这是原谱第3变。(二)后车进七?炮5平7,前车平五?炮7退1,炮八进一?将6进1,车六平五?炮7平6,炮八退一?再车五退一杀
象棋自完型之后,布局就一直是棋手们研究与探索的主题,其中炮局开局是人们最早运用与探索其布局规律的阵法。????早在象棋的“少年时代”,人们就发现了“起炮在中宫,观棋气势雄”的特点,这是对象棋的初步认识;继而人们又发现后手方以“顺手炮”对抗很有弹性,这是对象棋的进一步认识;再到后来又发现用车抢占肋道可攻守两利。于是先行一方利用先行之利而出动横车快速抢占助道。古代棋手们经过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到只有通过战术手段取得炮镇中宫的优势时,肋道大车才能具有如同“二鬼拍门”式的凶猛威胁,于是聪明的古代棋手“创造发明”了著名的“弃马十三着”的布局陷阱,从而影响后世的象棋莘莘学子,使他们理解象棋,摆正“先手”、“守势”、“弃子”的位置与战略体系。??????斗炮布局,特别是顺手炮(以下简称“顺炮”)布局,在象棋史上,可以说是最早成为系统而流行的布局了。最初,顺炮布局分为横车对直车和直车对横车两大类型。棋手们首先发现的是横车占“肋道”后,很有威势,能够大有作为。我们从流传至今的古谱《金鹏十八变》、《桔中秘》、《梅花谱》、《自出洞来无敌手》等古全局谱中,都可以见到这种实例。载于《金鹏十八变》中有名的“弃马十三着”,能够较明显的突出横车占肋后的强大威势和灵活多变的攻击力。
据研究可能产生于南宋时期的古全局谱《金鹏十八变》(一种说法作者是艾青山居士,明嘉靖年间),被明朝隆庆年间(1570年)出版的我国现存最完整、最具规模的残局古谱《适情雅趣》(作者:徐芝选编、陈学礼校正)收录在书尾,传留至今。所载第1局“得先顺炮横车破直车弃马局”,就是历代闻名的象棋战术“弃马十三着”。到明末崇祯年间(1632年),又出现了丰富、充实、发展《金鹏十八变》谱的理论著述《桔中秘》象棋谱,作者朱晋桢。???可以说《金鹏十八变》是《桔中秘》的前身,因受时代棋艺水平的限制,其布局构思虽有某些不尽合理之处,着法推演也时有疏漏,但弃子局却占据了绝大部分,说明弃子局在当时是十分盛行的。《桔中秘》象棋谱以“弃子需得先,捉子莫教落后”为棋战指导思想,主要介绍斗炮局。用一切从全局出发的现代理论衡量,该谱的确有偏重进攻、忽视防守的倾向,还有某些着法粗软不妥,但以时代水平来讲,作为明朝最后的一部象棋谱,它是总结了明末之前象棋技术的杰出著作。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象棋谱,成为象棋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的总结。从内容看,《橘中秘》基本上是选辑《适情雅趣》而成的。???中国象棋必杀技之一——弃马十三招,又称舍马十三着、弃马十三杀。
弃马十三招是明代古谱《桔中秘》的招牌棋谱,被放到了书中第一位(如同《锦瑟》在李商隐诗集中的地位)。在《桔中秘》中的名字是:得先顺炮横车破直车弃马局着法,弃马十三招是民间的名字,我觉得这个名字更好,十三这个数字即使在中国人看来也不是那么吉祥,总给人一种冷冷的恐怖的感觉。?????在古谱《橘中密》(上)全局篇中,第一至三局就是介绍被后人誉为“弃马十三着”及其相关内容的名谱,现代认为其属于布局骗着、布局陷阱类。当时从宋朝到明朝人重视用炮,所以顺炮局是当时的主流布局。?棋谱着法如下:
1.?炮二平五?炮8平5???2.?马二进三?马8进7???3.?车一进一?车9平8
双方弈成了顺炮横车对直车的基本阵势。这是一种至今仍然非常流行的布局。看来这种布局至今已经具有至少7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顺炮局先手起横车,重点在取势,此车平肋后,
集结子力在左翼发展。???4.?车一平六?车8进6?
此乃本谱主要着法。是古谱的常用应着,一直流传沿用至19世纪50年代。?????这步棋黑方8路车过河欲平7吃兵压马,显得过于急噪冒进。用当今的布局理论来评价,现代改进后主要有:士6进5、马2进1、马2进3和车8进4等走法,其中以车8进4为稳健多变之着,保持局面左右平衡发展,加快强子的出动速度和效率。保持与红方先手的抗衡能力,至今仍流行。
反攻过急,是古典开局的普遍现象。黑方急进过河车至兵林线是老式变化,缺点是右翼子力出动缓慢,易受攻击,急躁冒进,不顾整形的苗头已初露端倪。应改走车8进4巡河,呼应右翼,攻守统一,固守待变,伺机反击,保持阵容严整,针对性很强,因为红右车过宫,子力集中于左翼。它有效地避开了红方“单边封锁”和“天马行空”的典型攻击,使局面含蓄多变,富于弹性。???5.?车六进七
红车走三步即闯入黑九宫要地,好比黑将身边埋下的地雷,随时发挥致命的威力。
红方这步棋在今天看来也属于急噪冒进,容易被对方所乘,造成先手的丢失。现代多改进为走马八地七或兵七进一,形成稳健缓攻的变化,保持两翼平衡发展,加快子力出动速度。使阵型稳正,协调,以使在局面发展转化过程中,首先立于不败之地。
卡肋,是横车的主要急攻着法。进车插助,伏车六平八得子的先手。稳正的着法是兵七进一,黑如(1)车8平7,则马八进七?士4进5?(若马2进3?则马七进六?卒7进1,黑可抗衡),马七进六?红方占优:(2)炮2平3,则马八进七?卒3进1,马七进六?卒3进1,马六进五?红弃兵抢三先,对攻性较强,红较好。???5.???????马2进1?
黑方跳边马嫌软,也是错着,更积极的对策是应该改走马2进3!对抗性反弹性较强,阵型稳正保持中心区域的足够兵力,使红方没有突袭的机会,局势富有弹性,足可与红方抗衡。红如车六平七,则炮2进2?暗保马,兵七进一?马7退5,以下黑有炮2平6及车8平7等多种反击手段。???6.?车九进一!
红一车深入敌后,又出另一车接应,设计了一个弃马局。初看是漏着,白损一马,其实红方根据黑方跳了边马,阵型出现局面弱点(中卒只有单马防守,黑8路车过河急噪冒进的弱点,毅然起横车,弃马争先!一个著名的开局陷阱,就从这步棋开始了......
弃马!诱着、欺招。红抬左横车妙着,乃诱敌之计,引诱黑炮离开战略要点,后方的防线露出破绽。同时再起横车,加强攻势。这是一个计算深远的布局陷阱。??6.??????炮2进7?
黑去马,劣!贪吃上当中计,对此布局陷阱缺乏认识和研究的棋手,因贪马而误走此劣着。此着一出,先行一方会暗地里偷着乐了。黑炮吃弃马,落入红方的陷阱-----弃马十三杀之中!????红诱黑进炮吃马,黑不通此阵中刀,草率贪食,落入陷阱,实际上是违背开局原则的错误着法,这是警惕性不高的初学者易犯的错误。眼下黑方的阵型为:左车右炮孤军深入,暂时对红方无任何威胁,而布置线子力散乱,左马无炮保护,有车在原地尚未出动,可谓前后脱节,攻守失调,阵型犹如一盘散沙。黑方的正着应遵循布局原则,改走士6进5,巩固中央,完整阵型,静观其变。红虽仍持先手,但黑也可一战(红如走车九平四?则?车8平7,车四进七?炮2平4,炮五平六(红方连续弃马,黑方不受诱惑,令红方一筹莫展,现卸炮改弦易辙,意在制造新一轮的攻势)?车1平2,炮八进六?车7进1,相三进五?车2进1!(弃车砍炮,着法机警,如误走车7退1,则炮八平五!炮4进7,帅五平六!士4进5,炮六进五?炮5进4,炮六平五!炮5退4,车四平五?马7退5,车六进一?红胜),车六平八?炮5进4,仕六进五?车7退1,黑方一车换双,化解了红方攻势,局面至此,黑方可以满意)。???黑棋也不可走车8平7,则?7.?车九平四?炮2进7(若士6进5,则炮五平六?炮2进7,炮六进七?士5退4,车六平三?士4进5,车三退一?将5平4,车四进七?车1进1,车三进二?将4进1,车四平五!将4平5,车三退一?将5退1,炮八进七?妙杀。)?8.?车四进六?车1平2?红方开局仅8个回合,即以双车占领对方九宫重地,真是运车神速,先声夺人。?9.?炮八平六?炮2退7?10.?炮六进五?车7进1黑暂时多二子,红方必须以双炮配合双车攻势,速战速决。?11.?炮五进四?士4进5(如改士6进5,车四平三?车7平6,车三进二?车6退7,车三退一?车6进3,炮六进二?车6平5,车六平五?将5平4,车三进一杀)?12.?车四平三?车7平6?13.?车三进二?车6退6?14.?仕四进五?炮2进1?15.?炮五退二?卒3进1?16.?炮六退一?马1进3?17.?车六平五!车6平5?18.?帅五平四?将5平4?19.?炮五平六?将4平5?20.?车三平四?红胜,这是车快致胜的例子。???7.?炮八进五!???
红方针对黑方布置线上的弱点,立刻进炮打马,好着,攻击唯一看守中卒的黑7路马!可谓突破黑方防线的灵活着法,抢占炮台,见缝插针,是弃马后的连贯动作,思路清晰,着法凶悍,以下展开连续攻击,由此掌握住局势的主动权,拉开了弃马抢攻的序幕,是本局的精华所在,如同点穴一样让黑棋无法动弹,此招正好是第十三招,而且从此往后十三招后红棋就可以取胜,故名弃马十三招。
如图:红方进炮攻马,确定了必胜之势。顺便提出一个棋史问题:明代才子唐伯虎曾作诗有“山房一局金滕着”;又在《谱双》中提到:“《象棋神机集》不见传。今谁有《金滕七着》。”这《金滕七着》,棋史上一直认为是已失传的不知内容的古谱。笔者经研究认为,《金滕七着》很有可能就是一本肢解《金鹏十八变》的小册子,其内容应该就是“弃马十三着”,亦即“得先顺炮横车对直车弃马局”。由于本局精妙,第七着即已胜定,因此强调了“七着”,以下着法变化繁复,是“七着”后的续演着法。所谓“金滕”,就是金柜,珍藏的秘籍的意思。晋·左思《魏都赋》:“规玉策于金滕,案图录于石室。”
“弃马十三着”在象棋布局史上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开创了布局战术陷阱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极大。
7.????????马7退8(一)
这是原谱第1变,恋子,不顾主将而逃马,造成速败,是最差的一种走法。
黑进而复退,无奈之举,逃开了防守中卒重任的黑7路马(当然了,就是不逃开7路马,任何措施也不能挽救已经落入陷阱之中的黑方了,因为红方在黑方第6回合炮2进7吃了诱饵弃马之后,已经无法挽回败局了。)???8.?炮五进四?士6进5
红棋也可先车九平六?士6进5,炮五进四?将5平6??????9.?车九平六?将5平6
红方再平九路车到六路,形成双车借铁门闩之利叫杀黑方了......
红及时地炮击中卒!?形成了铁门闩之优势!?黑先出将到6路,暂时解杀。??10.?前车进一!士5退4
红大胆弃车砍士,?快速凶悍入局!!各子的战术配合十分默契。黑如改走将6进1,则红(一)前车退一?(1)炮5平6,炮八平五?将6退1,后炮平四?炮6平8,前车平五?象3进5,车六平四?炮2退7,炮四进一?绝杀,黑无法化解下步棋红炮四平八或炮四平三的闪将,红胜,这是原谱第2变。(2)炮5平7,后车平四?炮7平6,炮八平五?车8退4,车六平五?将6退1,后炮平四!炮6进6,?炮五平四?红胜,这是原谱第3变。(二)后车进七?炮5平7,前车平五?炮7退1,炮八进一?将6进1,车六平五?炮7平6,炮八退一?再车五退一杀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