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01 第六百零二章 边陲之地
- 602 第六百零三章 塞上风光
- 603 第六百零四章 居延
- 604 第六百零五章 亮身份
- 605 第六百零六章 选一个吧
- 606 第六百零七章 捷报和噩耗
- 607 第六百零八章 临别
- 608 第六百零九章 国不可因一人而兴
- 609 第六百一十章 团聚
- 610 第六百一十一章 开疆拓土
- 611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东吴使臣
- 612 第六百一十三章 万邦来朝
- 613 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州
- 614 第六百一十五章 千头万绪
- 615 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雪纷飞
- 616 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时代的钥匙
- 617 第六百一十八章 归途
- 618 第六百一十九章 刘禅的野心
- 619 第六百二十章 宫廷
- 620 第六百二十一章 人才之争
- 621 第六百二十二章 发兵之前
- 622 第六百二十三章 贻误军机
- 623 第六百二十四章 祭旗出征
- 624 第六百二十五章 肯定是他
- 625 第六百二十六章 狼烟
- 626 第六百二十七章 对峙
- 627 第六百二十八章 女装
- 628 第六百二十九章 端倪
- 629 第六百三十章 截河断流
- 630 第六百三十一章 时机到
- 631 第六百三十二章 司马兵败
- 632 第六百三十三章 仲达回朝请兵
- 633 第六百三十四章 动兵
- 634 第六百三十五章 袭营、反偷袭、再偷袭
- 635 第六百三十六章 兵法正解
- 636 第六百三十七章 盘外招
- 637 第六百三十八章 信任的价码
- 638 第六百三十九章 将计就计
- 639 第六百四十章 放权
- 640 第六百四十一章 李严挂帅
- 641 第六百四十二章 连败
- 642 第六百四十三章 浊漳水
- 643 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严兵败
- 644 第六百四十五章 败走黎阳
- 645 第六百四十六章 石阵
- 646 第六百四十七章 邺城外
- 647 第六百四十八章 无奈
- 648 第六百四十九章 休战
- 649 第六百五十章 小人长戚戚
- 650 第六百五十一章 问罪
- 651 第六百五十二章 司马懿的决定
- 652 第六百五十三章 中原战局
- 653 第六百五十四章 雪中火
- 654 第六百五十五章 疯狂
- 655 第六百五十六章 苦战
- 656 第六百五十七章 黎明前的黑暗
- 657 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胜
- 658 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势已定
- 659 第六百六十章 合围邺城
- 660 第六百六十一章 被遗忘
- 661 第六百六十二章 条件
- 662 第六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结果
- 663 第六百六十四章 壮士暮年
- 664 第六百六十五章 故乡
- 665 第六百六十六章 孤舟
- 666 第六百六十七章 航海
- 667 第六百六十八章 延熙十六年
- 668 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国终章
- 669 后记
- 670 新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东吴使臣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东吴使臣
“这……便是长安城?”长安城外,一队人马停在此处,愕然的看着那宏伟的城墙,虽然他们也同样见过大汉在荆州的岳阳、江陵以及襄阳城,但相比于长安,那几处城池虽然也是难得的坚城,但与眼前的长安城相比,却是少了几分气魄。
带队的青年目光有些复杂的看着眼前宏伟的城池。
宽敞的城门内,车水马龙,一队队商旅或是南下,或是从南方而来入城,更远的地方,轨道汇聚之所,一列列十几节的轨道车或是驶入,或是快速开走。
这些年,汉帝刘禅并未再动刀兵,而是开始大力发展大汉经济,蜀中、益州连年丰收,这一路走来,沿途所见,满目繁华,让人不觉心生向往,与之相较而言,如今的东吴感觉上便像是一处偏僻的乡庄。
听说这些年大汉在经营西域,这一路走来,哪怕是在荆州,都能看到高鼻深目的西域人在各处行商,一口流利的官话,至少能让人交流。
正要行进间,便见远处来了一队人马,为首一将,白马白袍,坐在马背上的腰杆挺得笔直,只是向这边行来,便给人一股难言的压迫感。
“末将中护军赵广,前方可是东吴使臣?”来人策马来到队伍前,翻身下马,合手一礼朗声道。
“正是,在下顾谭!”青年翻身下马,对着赵广躬身一礼道:“久闻将军大名!”
赵广前些年担任安南将军,镇守庐江,与曹魏打了好几仗,胜多败少,便是在东吴也颇有名气。
“子默之名,吾亦早有耳闻。”赵广点头笑道:“末将奉命前来迎接诸位,请随我来吧。”
“有劳将军!”虽说是代表东吴,但在赵广这等大汉壮年一辈中的翘楚人物面前,顾谭可不敢托大,躬身还了一礼之后,带着人马往城中走去。
“尚未为将军引荐,这位便是子瑜公之子,诸葛恪。”顾谭向赵广引荐身旁略显肥胖的青年笑道。
诸葛瑾与大汉渊源还是颇深的,不但是左相诸葛亮的兄长,更是诸葛乔的生父。
诸葛乔这些年在大汉也算立稳了脚跟,如今已是廷尉丞,执掌刑狱,最重要的是,诸葛乔还是大汉司空刘毅的女婿,有着这两层关系,赵广对诸葛恪明显和善了不少。
城门口设有岗哨,看着那一名名虎背熊腰的将士排成两列队,队列整齐划一,顾谭忍不住赞道:“真……虎狼之师也!”
“他们?”赵广看了一眼这些守城士兵,笑了笑,没有接话。
顾谭见状有些惊讶道:“将军似乎不认同?”
“如今大汉兵制有所不同,各军将士成军之后会被派往北方或是西北戍边,经历过战场的,才有资格称之为虎狼之师,这些……刚从新兵营中训练出来,未曾上过战场,没有资格称之为精锐,更何况虎狼之师?他们还不配。”赵广言语中带着一股强大的自信。
经过数年发展,大汉的兵制日趋完善,虽然还是征兵制,但因为有书院的缘故,所以是以自愿为主,不会强制征兵,发粮不发饷,但将士家属享有优惠政策,赋税减免,子女可入书院读书,战死后还有抚恤,哪怕没有饷钱,愿意参军的人还是很多的,如今大汉治下,加上西域军队以及驻扎在北方防备鲜卑的边防军,大概有五十万之众。
新兵在各地守城、巡逻一段时间后,会被派往前线接替老兵,接受战场洗礼,大汉这些年每年都在跟鲜卑作战,阴山山脉以南的地区,如今已经被尽数划入汉土。
作为大汉的将军,背后有这样一个强盛的国家,而且这国家是在他们手中一步步强盛起来,赵广有自信的理由。
顾谭点点头,东吴其实也有类似的政策,这些年为了添补人口,提升军队战力,每年都会与山越作战,这些年孙权一直在致力于向南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不过相比于眼下的大汉而言,却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一行人进入城中,长安城的繁华让顾谭、诸葛恪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宽阔平坦的路面,两旁是繁华的商铺,基本都是二层楼连成排的整齐商铺,街道足以容纳八车并行,在商铺后方,是一栋栋高楼,五层楼在这个时代来说,的确算的上是高楼了,整个长安给人的感觉非常整齐,大多数建筑,无论铺面还是居民楼,都是统一规格的,每一道街口都有一处颇为醒目的建筑,有青楼,有最近几年才兴起的酒楼、客栈还有茶馆。
大汉的炒茶如今无论在魏朝还是在东吴,都颇得名士青睐,不过在东吴一般都是自家收藏,像长安这样拿出来开茶馆的,在东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那东西在东吴可是按两来算的,就算是大户人家,能够每天喝的也不多。
“定国兄,这……茶馆中怎的有如此多人?”路过茶馆的时候,顾谭忍不住询问道,本来挺珍贵的东西,怎的感觉什么人都能喝起一般?
“最近在荆州、云南等地有了专门的茶田,这东西在外面或许珍贵,但在长安,真不算什么稀罕物,差一些的,寻常百姓也能喝的起,当然,上品的很贵,普通的,百来钱就能买到一斤。”赵广想了想道。
百来钱,一斤!?
顾谭和诸葛恪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赵广,他们说的真是同一种东西?
“这东西在东吴很贵?”赵广不解的看向两人,他对经济不是太在行,而且这些东西也是商人们自己倒卖的,朝廷只收税,但对于这些消费品不会太多干涉,但技术却是严格保密的。
顾谭和诸葛恪相识一眼,苦笑无语,顾谭想了想对赵广道:“拜会天子是明日,我等可否先入茶馆看看?”
“既然如此,末将便陪二位吧。”赵广点点头,他这次就是负责接待东吴使臣,既然对方想要逛逛,他也不会拒绝。
命人先将二人扈从带去休息,赵广带着两人先去了茶馆。
“赵将军,好久未来了。”茶馆的主人见到赵广进来,笑着将三人迎进来。
“一壶……好茶,再配些糕点,给我们找个清静些的位置。”赵广笑道,他平日里是不太喜欢茶的,自家父亲喜欢,但他和兄长对这东西没那么热爱,对于茶也没什么讲究。
“好!三位请随我来。”对方点了点头,将三人迎上了二楼。
茶楼的设计颇为雅致,回廊式结构,无论坐在何处,整个茶楼的景物都能尽收眼底,有专门的乐师弹奏乐器,悠扬的音乐如同潺潺流水一般流淌在整个茶楼中,坐在窗口的位置,看着窗外宽敞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竟然让人生出一股恍如隔世之感,整个人的精神都仿佛被洗涤了一遍,原本风尘仆仆的两人,此刻竟然生出焕然一新的感觉。
而且坐在茶楼之中往外看去,景色与在街上看到的又不一样,是另外一番感受,让人不得不感叹这长安城设计者的匠心。
看着窗外的街景,诸葛恪摇头叹息一声,当年刘备被曹操打的几无立身之地,狼狈如丧家之犬,依靠江东才有残喘之机,谁能想到这三十年间,昔日最弱的一方势力,如今已经发展成如此庞然大物,东吴也只能仰其鼻息,他有些明白当初孙权为何处心积虑的想要攻取荆州了,如今的大汉,已经不是东吴能够威胁到得了。
“定国兄。”顾谭看着赵广道:“却不知,这长安城是何人设计建造?”
如今整个天下对工匠都颇为追捧,孙权这些年集结能工巧匠,无论是造船术还是建筑、兵器,因为有天工坊的模板还有天工开物的研究,在这些方面进步不小。
“自然是司空。”赵广有些疑惑的看向两人:“两位不知?”
“自然是知晓的。”顾谭苦笑着点点头,如今的刘毅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甚至被不少匠人奉为祖师一般的人物:“只是未曾想到这等城池,竟是一人设计而成。”
“司空那些弟子也有参与。”赵广想了想道。
“弟子?”顾谭目光一亮,看着赵广道:“司空也有授徒?”
“自然是有的,如今各郡少府多是由司空弟子担任。”赵广点了点头,刘毅弟子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何况说了又能怎样,以如今大汉的繁华和居住条件,有几个愿意放弃大汉优渥的生活条件,跑到魏或是吴去?
这些年只见过各国巧匠慕名而来,还真没见过大汉的哪个匠人出走,更别说刘毅的弟子了,只要是刘毅的弟子,那基本都是各方争相拉拢的人物。
“两位一会儿去四海阁休息一番,晚上末将带两位去漪澜阁接风。”看着茶点吃的差不多了,赵广对着两人笑道。
“漪澜阁?”顾谭皱眉道:“青楼?”
他家教慎言,虽说这年月青楼并没有多不堪,甚至是很多士人附庸风雅的地方,但他却很少去。
“这可不是寻常青楼,到了便知道了,来长安,若不去一次漪澜阁,那可算是白来了。”赵广笑道。
带队的青年目光有些复杂的看着眼前宏伟的城池。
宽敞的城门内,车水马龙,一队队商旅或是南下,或是从南方而来入城,更远的地方,轨道汇聚之所,一列列十几节的轨道车或是驶入,或是快速开走。
这些年,汉帝刘禅并未再动刀兵,而是开始大力发展大汉经济,蜀中、益州连年丰收,这一路走来,沿途所见,满目繁华,让人不觉心生向往,与之相较而言,如今的东吴感觉上便像是一处偏僻的乡庄。
听说这些年大汉在经营西域,这一路走来,哪怕是在荆州,都能看到高鼻深目的西域人在各处行商,一口流利的官话,至少能让人交流。
正要行进间,便见远处来了一队人马,为首一将,白马白袍,坐在马背上的腰杆挺得笔直,只是向这边行来,便给人一股难言的压迫感。
“末将中护军赵广,前方可是东吴使臣?”来人策马来到队伍前,翻身下马,合手一礼朗声道。
“正是,在下顾谭!”青年翻身下马,对着赵广躬身一礼道:“久闻将军大名!”
赵广前些年担任安南将军,镇守庐江,与曹魏打了好几仗,胜多败少,便是在东吴也颇有名气。
“子默之名,吾亦早有耳闻。”赵广点头笑道:“末将奉命前来迎接诸位,请随我来吧。”
“有劳将军!”虽说是代表东吴,但在赵广这等大汉壮年一辈中的翘楚人物面前,顾谭可不敢托大,躬身还了一礼之后,带着人马往城中走去。
“尚未为将军引荐,这位便是子瑜公之子,诸葛恪。”顾谭向赵广引荐身旁略显肥胖的青年笑道。
诸葛瑾与大汉渊源还是颇深的,不但是左相诸葛亮的兄长,更是诸葛乔的生父。
诸葛乔这些年在大汉也算立稳了脚跟,如今已是廷尉丞,执掌刑狱,最重要的是,诸葛乔还是大汉司空刘毅的女婿,有着这两层关系,赵广对诸葛恪明显和善了不少。
城门口设有岗哨,看着那一名名虎背熊腰的将士排成两列队,队列整齐划一,顾谭忍不住赞道:“真……虎狼之师也!”
“他们?”赵广看了一眼这些守城士兵,笑了笑,没有接话。
顾谭见状有些惊讶道:“将军似乎不认同?”
“如今大汉兵制有所不同,各军将士成军之后会被派往北方或是西北戍边,经历过战场的,才有资格称之为虎狼之师,这些……刚从新兵营中训练出来,未曾上过战场,没有资格称之为精锐,更何况虎狼之师?他们还不配。”赵广言语中带着一股强大的自信。
经过数年发展,大汉的兵制日趋完善,虽然还是征兵制,但因为有书院的缘故,所以是以自愿为主,不会强制征兵,发粮不发饷,但将士家属享有优惠政策,赋税减免,子女可入书院读书,战死后还有抚恤,哪怕没有饷钱,愿意参军的人还是很多的,如今大汉治下,加上西域军队以及驻扎在北方防备鲜卑的边防军,大概有五十万之众。
新兵在各地守城、巡逻一段时间后,会被派往前线接替老兵,接受战场洗礼,大汉这些年每年都在跟鲜卑作战,阴山山脉以南的地区,如今已经被尽数划入汉土。
作为大汉的将军,背后有这样一个强盛的国家,而且这国家是在他们手中一步步强盛起来,赵广有自信的理由。
顾谭点点头,东吴其实也有类似的政策,这些年为了添补人口,提升军队战力,每年都会与山越作战,这些年孙权一直在致力于向南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不过相比于眼下的大汉而言,却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一行人进入城中,长安城的繁华让顾谭、诸葛恪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宽阔平坦的路面,两旁是繁华的商铺,基本都是二层楼连成排的整齐商铺,街道足以容纳八车并行,在商铺后方,是一栋栋高楼,五层楼在这个时代来说,的确算的上是高楼了,整个长安给人的感觉非常整齐,大多数建筑,无论铺面还是居民楼,都是统一规格的,每一道街口都有一处颇为醒目的建筑,有青楼,有最近几年才兴起的酒楼、客栈还有茶馆。
大汉的炒茶如今无论在魏朝还是在东吴,都颇得名士青睐,不过在东吴一般都是自家收藏,像长安这样拿出来开茶馆的,在东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那东西在东吴可是按两来算的,就算是大户人家,能够每天喝的也不多。
“定国兄,这……茶馆中怎的有如此多人?”路过茶馆的时候,顾谭忍不住询问道,本来挺珍贵的东西,怎的感觉什么人都能喝起一般?
“最近在荆州、云南等地有了专门的茶田,这东西在外面或许珍贵,但在长安,真不算什么稀罕物,差一些的,寻常百姓也能喝的起,当然,上品的很贵,普通的,百来钱就能买到一斤。”赵广想了想道。
百来钱,一斤!?
顾谭和诸葛恪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赵广,他们说的真是同一种东西?
“这东西在东吴很贵?”赵广不解的看向两人,他对经济不是太在行,而且这些东西也是商人们自己倒卖的,朝廷只收税,但对于这些消费品不会太多干涉,但技术却是严格保密的。
顾谭和诸葛恪相识一眼,苦笑无语,顾谭想了想对赵广道:“拜会天子是明日,我等可否先入茶馆看看?”
“既然如此,末将便陪二位吧。”赵广点点头,他这次就是负责接待东吴使臣,既然对方想要逛逛,他也不会拒绝。
命人先将二人扈从带去休息,赵广带着两人先去了茶馆。
“赵将军,好久未来了。”茶馆的主人见到赵广进来,笑着将三人迎进来。
“一壶……好茶,再配些糕点,给我们找个清静些的位置。”赵广笑道,他平日里是不太喜欢茶的,自家父亲喜欢,但他和兄长对这东西没那么热爱,对于茶也没什么讲究。
“好!三位请随我来。”对方点了点头,将三人迎上了二楼。
茶楼的设计颇为雅致,回廊式结构,无论坐在何处,整个茶楼的景物都能尽收眼底,有专门的乐师弹奏乐器,悠扬的音乐如同潺潺流水一般流淌在整个茶楼中,坐在窗口的位置,看着窗外宽敞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竟然让人生出一股恍如隔世之感,整个人的精神都仿佛被洗涤了一遍,原本风尘仆仆的两人,此刻竟然生出焕然一新的感觉。
而且坐在茶楼之中往外看去,景色与在街上看到的又不一样,是另外一番感受,让人不得不感叹这长安城设计者的匠心。
看着窗外的街景,诸葛恪摇头叹息一声,当年刘备被曹操打的几无立身之地,狼狈如丧家之犬,依靠江东才有残喘之机,谁能想到这三十年间,昔日最弱的一方势力,如今已经发展成如此庞然大物,东吴也只能仰其鼻息,他有些明白当初孙权为何处心积虑的想要攻取荆州了,如今的大汉,已经不是东吴能够威胁到得了。
“定国兄。”顾谭看着赵广道:“却不知,这长安城是何人设计建造?”
如今整个天下对工匠都颇为追捧,孙权这些年集结能工巧匠,无论是造船术还是建筑、兵器,因为有天工坊的模板还有天工开物的研究,在这些方面进步不小。
“自然是司空。”赵广有些疑惑的看向两人:“两位不知?”
“自然是知晓的。”顾谭苦笑着点点头,如今的刘毅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甚至被不少匠人奉为祖师一般的人物:“只是未曾想到这等城池,竟是一人设计而成。”
“司空那些弟子也有参与。”赵广想了想道。
“弟子?”顾谭目光一亮,看着赵广道:“司空也有授徒?”
“自然是有的,如今各郡少府多是由司空弟子担任。”赵广点了点头,刘毅弟子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何况说了又能怎样,以如今大汉的繁华和居住条件,有几个愿意放弃大汉优渥的生活条件,跑到魏或是吴去?
这些年只见过各国巧匠慕名而来,还真没见过大汉的哪个匠人出走,更别说刘毅的弟子了,只要是刘毅的弟子,那基本都是各方争相拉拢的人物。
“两位一会儿去四海阁休息一番,晚上末将带两位去漪澜阁接风。”看着茶点吃的差不多了,赵广对着两人笑道。
“漪澜阁?”顾谭皱眉道:“青楼?”
他家教慎言,虽说这年月青楼并没有多不堪,甚至是很多士人附庸风雅的地方,但他却很少去。
“这可不是寻常青楼,到了便知道了,来长安,若不去一次漪澜阁,那可算是白来了。”赵广笑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