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生死一线
- 2 第二章 梦蝶症
- 3 第三章 深山藏古寺
- 4 第四章 伽蓝寺
- 5 第五章 灭寺疑云
- 6 第六章 秘籍风波
- 7 第七章 杀人者了空!
- 8 第八章 师弟,尸兄?
- 9 第九章 伽蓝寺老僧对坐说旧事 谈风流惊闻罗曼定北候
- 10 第十章 草庐里僧谈武林秘辛 论旧事末法三元绝脉
- 11 第十一章 明恩怨了空授艺 梦当年宗师八卦
- 12 第十二章 铁索横空炼心路 凭空虚渡真假僧
- 13 第十三章 武学至理东西分 云体风身铸我躯
- 14 第十四章 真意入体内力成,阴差阳错避一劫
- 15 第十五章 当时伽蓝芳魂逝 吕乐一日入三流
- 16 第十六章 辞了空吕乐下山 封山门奇阵锁魔
- 17 第十七章 路遇纷争探缘由 江湖险恶难识人
- 18 第十八章 江湖信义好担当 大侠行事俱无漏
- 19 第十九章 洛阳万里路迢迢 一文难倒英雄汉
- 20 第二十章 五花八叶一峨眉 宦海沉浮如弄舟
- 21 第二十一章 小真人名震西河 假和尚初探疑案
- 22 第二十二章 流言蜚语
- 23 第二十三章 峨眉弟子多蛮横
- 24 第二十四章 翻天一印惊四方 蜀地武林风云动
- 25 第二十五章 川中尸乱毁盛城 湘西魔踪骇今日
- 26 第二十六章 谈旧城兄弟招祸 问案情假僧诓人
- 27 第二十七章 童心未泯轻利益 天真幼稚担正义
- 28 第二十八章 飞檐走壁江湖路 且封杀意待天黑
- 29 第二十九章 略施小计引蛇出 沙场百战不死鬼
- 30 第三十章 水之剑道,杀戮之心
- 31 第三十一章 积压多年今朝尽,杀意失控心魔起
- 32 第三十二章 性命之别
- 33 第三十三章 奇招困妙人,爷爷救我孙
- 34 第三十四章 一剑出,退双杰
- 35 第三十五章 纷纷扰扰江湖事,神神秘秘最后人
- 36 第三十六章 职业玩家,职业联赛
- 37 第三十七章 白露
- 38 第三十八章 现状
- 39 第三十九章 端倪
- 40 第四十章 假和尚,假峨眉
- 41 第四十一章 纠缠不清
- 42 第四十二章 假师叔讹真峨眉
- 43 第四十三章 提人又见凶案起
- 44 第四十四章 软剑
- 45 第四十五章 刷新任务,一波又起
- 46 第四十六章 逛“风景”
- 47 第四十七章 炼狱之地,人间乐土
- 48 第四十八章 往日玲珑人,一丝杀意泄
- 49 第四十九章 白衣冷如雪,无情也动人
- 50 第五十章 惊变!
- 51 第五十一章 案情
- 52 第五十二章 武道三约,前朝旧事
- 53 第五十三章 第二种可能
- 54 第五十四章 密道
- 55 第五十五章 有令牌御前带刀,有大侠燕云刀君
- 56 第五十六章 废弃的行宫
- 57 第五十七章 宋时锦衣卫,天家皇城司
- 58 第五十八章 天家无亲情,新人杀旧人
- 59 第五十九章 张猫儿讲义理,赖狗子动杀心
- 60 第六十章 再见林白衣
- 61 第六十二章 翻江一印化龙君,权柄武学掌水势
- 62 第六十三章 蹈海印
- 63 第六十四章 奥义初现,王廷剑术
- 64 第六十五章 华山论剑,英杰才俊
- 65 第六十六章 天灾苗头,活人尸变
- 66 第六十七章 西河县尉,先天高手
- 67 第六十八章 穿梭今古,丧尸病毒
- 68 第六十九章 昔日诸神,烟消云散
- 69 第七十章 诸神殿主
- 70 第七十一章 幕后元凶,扑朔迷离
- 71 第七十二章 神魔手段,万里穿梭
- 72 第七十三章 太乙涤尘,后天神丹
- 73 第七十五章 天魁线索,南边大泽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章 草庐里僧谈武林秘辛 论旧事末法三元绝脉
第十章 草庐里僧谈武林秘辛 论旧事末法三元绝脉
封建时代,一个皇帝往往代表了整个国家的权威,而同时出现两个皇帝,就不妙了。不说政令混乱,单只是皇帝个人,便容不下有着一样权柄的对方。而之前大宋,有过一段三个皇帝的时期,虽然三位皇帝相互克制,没有做出大乱子,但三帝先后故去,难保手下不动什么歪脑筋。
那和尚继续说道:“徽、钦二帝先后故去,而高宗赵构膝下无子,死之前理应还政徽、钦二帝子嗣,偏偏那赵构口称太祖托梦,将皇位传予赵匡胤一脉的赵眘,此事激起朝野不满,钦帝之子宁王原本身登大宝的呼声最高,又手握军政大权,驻守西边,现在新皇登基,便要对宁王下手,那宁王自然不从,前日传来消息,宁王不遵圣旨将朝廷天使逐出大营,只怕内战在即,不日将起刀兵。内战一起,国力自然衰落,这两方势均力敌,无论是谁胜了,定是惨胜,到时候外寇南下,江山易主便是两说。”
吕乐听了咂舌不已,问道:“既然师兄能看出弊端,那朝野有识之士就不能看清形势吗?”
和尚摇摇头,冷笑道:“连和尚都能看出的事实,朝野诸公哪个心里不是亮堂的很?只是偏偏一方要做那从龙之功,一方要做那中兴名臣,心里都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只不过苦了天下百姓,刀兵一起,要死多少人方罢休。”
兵戈一起万民哀,权贵为这名利两字,妄动兵戈,不知道要害死多少人,吕乐听和尚面露不忍之色,便问道:“师兄是有大神通之人,小僧观师兄参枯禅,显然已到了西域诸国所述的超凡入圣、心有领域的圣域境界,圣域高手在极西之地地位崇高,家国天下一言可决,便是那神主代言——教皇冕下也要忌惮三分。”
“超凡入圣,心有领域?善哉,这西方国倒是将物我交融之道阐述的够直白。”和尚称赞一句,又摇摇头说道:“自唐开元年间,玄宗李隆基有感武后身怀绝世武学威压天下,心有余悸。于开元三年,和天下武宗共立武道三约,从此江湖朝廷分隔,除了科举入朝为相,无上宗师不得干预朝政。我虽初入无上宗师一境,但据我所知,此一境界光中原之地不少于十指之数,凭我一人,哪里能够影响朝政?”
听和尚所言,这圣域高手在中原起码有十多人,比起在罗曼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圣域传闻,黄金强者便能横扫一国,中土当真是地大物博,人才济济。
想到这中土黄金遍地走,白银不如狗的场景,吕乐不由担忧起这和尚将要托付的任务,忍不住忧虑道:“师兄是绝顶高人,而小僧则是门径还未踏入之人,只怕有负师兄所托。”
那和尚亲咦一声,奇道:“我观师弟天资不凡,举手投足之间身体已至江湖三流巅峰,怎么会是未入门径之人?”
吕乐苦笑,将自己在罗曼不能学斗气传承的事一一道来。
“阿弥陀佛。”那和尚双手和什,神情严肃的说道:“师弟能否将斗气入门之法详细告之,待我细细推来。”
“斗气之道在于诚,生死一线见生机……”吕乐毫不迟疑的将传承口诀背了出来,开玩笑,人家圣域高手会在乎这种大路货的斗气传承。
吕乐将口诀背完,眼巴巴的望着和尚,那和尚沉吟不语,闭目推算,良久才说道:“这极西传承功法暴烈,不够持久,且运转时间一长就要损害经脉,有违武学强身健体的理念,但也算得上是入门之法,缘故师弟迟迟不能踏入修炼体系呢?”
说罢,和尚神色一正,抬头对吕乐说道:“烦请师弟抬手,我为师弟把把脉。”
吕乐没有犹豫,将手递过去,那和尚刚将三指搭上吕乐的脉搏,突然面露可不思议的神色,手上轻轻一震,将吕乐的手震开,一时间怔在原地。
“阿弥陀佛!”良久,和尚才回过神来,神情郑重的对吕乐说道:“方才贫僧或有疏漏,还请师弟再次抬手。”
吕乐忐忑不安的将手递给和尚,这次和尚搭了许久的脉搏,面上震惊之色阴晴不定,最后才长长叹了一口气。
“绝脉,三元绝脉,不曾想传说是真。”
见和尚这么一副作为,吕乐心知不妙,但四年血战让他心智坚强,强颜作笑,问和尚道:“三元绝脉是什么?还请师兄告之。”
和尚这时候居然也忧心忡忡,听到吕乐的问话,回道:“师弟可知,我佛门有末法之世一说?”
吕乐摇摇头,说道:“不曾听闻。”
“那极西之地,佛经稀少,师弟不曾听闻也属正常,末法之世一说是佛祖寂灭之前所作的预言,在他入灭后多年,佛道衰落,有魔王波旬乱佛毁佛,佛门内乱,护教龙王持一切佛门典籍蹈海,佛教终灭,而波旬窃据佛主之位,变佛为魔,神州大地正道不存,群魔乱舞。”
“此事与我有什么关系?”听到和尚谈论仙佛志怪,吕乐一愣,愕然问道,“刚刚师兄不是说三元绝脉么?”
“师弟莫急,还请耐心听完。这原本只是一个传闻,但在几百年前,中土道门出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此人叫陈抟,他证明末法之说确实存在,一时间无论是佛道两门,还是江湖上都哗然大惊。”
“这陈抟居士提出灵气海之说,按他的看法,这天地灵气犹如一处海,虽浩瀚无际,但被万物汲取修炼,而无百川入海,终有一天会干涸枯竭,那一天便是末法时代,从此神通不再,武道不昌。最好的例子便是先秦时灵气充沛,犹如汪洋大海,练气士引气入体,便能得道;到了两汉,灵气稍弱,没有修仙之法便不能得道;到了隋唐,灵气由海变湖,佛道两门也从外炼入门的仙道转內炼为主的武道,从此武道渐昌,直至今日。”
吕乐想起后世武学衰落,从堂堂的杀敌之术沦为表演的艺术,点点头赞同道:“这陈抟居士说得很有道理。”
“现在灵气海一说已是佛道正统,但在那时陈抟居士被斥为离经叛道,当时佛道两门最为绝顶的十大高手其赴华山,在华山之巅,陈抟居士引经据典,驳斥僧道众人口不能语,更是一人击败当世最强的佛道十人联手,事迹传出,江湖哗然,当时黑白两道的绝世高手一一拜访华山,纷纷被陈抟居士人品武功所折服,尊其为天下第一人。”
“陈抟居士身居天下第一人之后,便奔波各地,寻访绝世高手,想解决灵气海枯竭的问题。当时武林被陈抟居士的个人魅力折服,纷纷献计献策,但天数有常,纵是陈抟居士这般智慧绝顶之人,也是不敌天数,最后郁郁而终。”
吕乐听到此处也是叹息一声:“天地伟力岂是区区人类能抗拒的,人定胜天终只是一时,世事变迁,到底是抗争不过天命。”
和尚点点头,显是赞同吕乐所说:“陈抟居士虽然没有成功,但也留下道藏为后人开路。三元绝脉,就是陈抟居士研究之时提出的一种假说。贫僧刚才为师弟把脉,脉象与陈抟居士描述一一对应,一时震惊之下,让师弟见笑了。”
“到底何为三元绝脉?”经和尚那么一说,吕乐更为好奇了。
“师弟可知,这中土修行,分为先天后天之说?”
“倒是听说过。”吕乐点点头,先天后天就是罗曼的黑铁青铜之分,也是游戏的一二阶划分,青铜斗气大成,生生不息,战斗力大增,并将开启魂念,有种种鬼神莫测的手段。
“后天之流不过是刚刚踏入修行门槛,而先天才是武道之始。先天之后,内力转为真气,生生不息,更衍生出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通过这些神通,逆推原理,陈抟居士发现,除了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之外,人体之中还有隐脉一说,三元隐脉便是天地人三脉,对应武道修为的各个阶段。”
吕乐为人乐观,听和尚讲述这些武道秘辛,也是津津有味,对和尚刚才郑重的反应也没往心头去,这时问道:“三元绝脉,便是这天地人三脉为绝脉么?”
“正是如此,师弟也知道,这万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就比如洞庭湖水为淡,而北海海水则极为苦涩,将北海之鱼放入洞庭,不出片刻就要死去,反之也是如此。一些极其珍贵的灵药,生长环境更是苛刻,湿度,光线稍有偏差就会枯死。陈抟居士提出这灵气海一说,便造成了极大恐慌,人已经习惯生长在灵气之中,若是灵气干涸,末世之时,会不会如洞庭之鱼入北海一般,立即死去呢?为此陈抟居士经过深入调查,提出了观点,认为灵气干涸对人类会造成影响,但不会致死,这便是三元绝脉假说。”
“灵气虽会枯竭,但天地自有一线生机,三元绝脉,便是人体对天地元气的适应,陈抟居士断言,后三百年,灵气由湖变河,人体自绝天脉,从此天人之路隔绝,武道衰落,破碎虚空便成传说。再三百年,灵气由河变溪,地脉亦绝,先天之道因此而绝,从此江湖不敌朝廷,武道神通亦成传说神话,又三百年,灵气干涸,人脉自绝,从此内力也是随之不存,武道遂灭。此为三元绝脉之说。”
“师弟身负三元绝脉,犹如从末法之中而来,不想说点什么吗?”和尚眼睛炯炯有神,看着吕乐一字一顿的说道。
那和尚继续说道:“徽、钦二帝先后故去,而高宗赵构膝下无子,死之前理应还政徽、钦二帝子嗣,偏偏那赵构口称太祖托梦,将皇位传予赵匡胤一脉的赵眘,此事激起朝野不满,钦帝之子宁王原本身登大宝的呼声最高,又手握军政大权,驻守西边,现在新皇登基,便要对宁王下手,那宁王自然不从,前日传来消息,宁王不遵圣旨将朝廷天使逐出大营,只怕内战在即,不日将起刀兵。内战一起,国力自然衰落,这两方势均力敌,无论是谁胜了,定是惨胜,到时候外寇南下,江山易主便是两说。”
吕乐听了咂舌不已,问道:“既然师兄能看出弊端,那朝野有识之士就不能看清形势吗?”
和尚摇摇头,冷笑道:“连和尚都能看出的事实,朝野诸公哪个心里不是亮堂的很?只是偏偏一方要做那从龙之功,一方要做那中兴名臣,心里都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只不过苦了天下百姓,刀兵一起,要死多少人方罢休。”
兵戈一起万民哀,权贵为这名利两字,妄动兵戈,不知道要害死多少人,吕乐听和尚面露不忍之色,便问道:“师兄是有大神通之人,小僧观师兄参枯禅,显然已到了西域诸国所述的超凡入圣、心有领域的圣域境界,圣域高手在极西之地地位崇高,家国天下一言可决,便是那神主代言——教皇冕下也要忌惮三分。”
“超凡入圣,心有领域?善哉,这西方国倒是将物我交融之道阐述的够直白。”和尚称赞一句,又摇摇头说道:“自唐开元年间,玄宗李隆基有感武后身怀绝世武学威压天下,心有余悸。于开元三年,和天下武宗共立武道三约,从此江湖朝廷分隔,除了科举入朝为相,无上宗师不得干预朝政。我虽初入无上宗师一境,但据我所知,此一境界光中原之地不少于十指之数,凭我一人,哪里能够影响朝政?”
听和尚所言,这圣域高手在中原起码有十多人,比起在罗曼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圣域传闻,黄金强者便能横扫一国,中土当真是地大物博,人才济济。
想到这中土黄金遍地走,白银不如狗的场景,吕乐不由担忧起这和尚将要托付的任务,忍不住忧虑道:“师兄是绝顶高人,而小僧则是门径还未踏入之人,只怕有负师兄所托。”
那和尚亲咦一声,奇道:“我观师弟天资不凡,举手投足之间身体已至江湖三流巅峰,怎么会是未入门径之人?”
吕乐苦笑,将自己在罗曼不能学斗气传承的事一一道来。
“阿弥陀佛。”那和尚双手和什,神情严肃的说道:“师弟能否将斗气入门之法详细告之,待我细细推来。”
“斗气之道在于诚,生死一线见生机……”吕乐毫不迟疑的将传承口诀背了出来,开玩笑,人家圣域高手会在乎这种大路货的斗气传承。
吕乐将口诀背完,眼巴巴的望着和尚,那和尚沉吟不语,闭目推算,良久才说道:“这极西传承功法暴烈,不够持久,且运转时间一长就要损害经脉,有违武学强身健体的理念,但也算得上是入门之法,缘故师弟迟迟不能踏入修炼体系呢?”
说罢,和尚神色一正,抬头对吕乐说道:“烦请师弟抬手,我为师弟把把脉。”
吕乐没有犹豫,将手递过去,那和尚刚将三指搭上吕乐的脉搏,突然面露可不思议的神色,手上轻轻一震,将吕乐的手震开,一时间怔在原地。
“阿弥陀佛!”良久,和尚才回过神来,神情郑重的对吕乐说道:“方才贫僧或有疏漏,还请师弟再次抬手。”
吕乐忐忑不安的将手递给和尚,这次和尚搭了许久的脉搏,面上震惊之色阴晴不定,最后才长长叹了一口气。
“绝脉,三元绝脉,不曾想传说是真。”
见和尚这么一副作为,吕乐心知不妙,但四年血战让他心智坚强,强颜作笑,问和尚道:“三元绝脉是什么?还请师兄告之。”
和尚这时候居然也忧心忡忡,听到吕乐的问话,回道:“师弟可知,我佛门有末法之世一说?”
吕乐摇摇头,说道:“不曾听闻。”
“那极西之地,佛经稀少,师弟不曾听闻也属正常,末法之世一说是佛祖寂灭之前所作的预言,在他入灭后多年,佛道衰落,有魔王波旬乱佛毁佛,佛门内乱,护教龙王持一切佛门典籍蹈海,佛教终灭,而波旬窃据佛主之位,变佛为魔,神州大地正道不存,群魔乱舞。”
“此事与我有什么关系?”听到和尚谈论仙佛志怪,吕乐一愣,愕然问道,“刚刚师兄不是说三元绝脉么?”
“师弟莫急,还请耐心听完。这原本只是一个传闻,但在几百年前,中土道门出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此人叫陈抟,他证明末法之说确实存在,一时间无论是佛道两门,还是江湖上都哗然大惊。”
“这陈抟居士提出灵气海之说,按他的看法,这天地灵气犹如一处海,虽浩瀚无际,但被万物汲取修炼,而无百川入海,终有一天会干涸枯竭,那一天便是末法时代,从此神通不再,武道不昌。最好的例子便是先秦时灵气充沛,犹如汪洋大海,练气士引气入体,便能得道;到了两汉,灵气稍弱,没有修仙之法便不能得道;到了隋唐,灵气由海变湖,佛道两门也从外炼入门的仙道转內炼为主的武道,从此武道渐昌,直至今日。”
吕乐想起后世武学衰落,从堂堂的杀敌之术沦为表演的艺术,点点头赞同道:“这陈抟居士说得很有道理。”
“现在灵气海一说已是佛道正统,但在那时陈抟居士被斥为离经叛道,当时佛道两门最为绝顶的十大高手其赴华山,在华山之巅,陈抟居士引经据典,驳斥僧道众人口不能语,更是一人击败当世最强的佛道十人联手,事迹传出,江湖哗然,当时黑白两道的绝世高手一一拜访华山,纷纷被陈抟居士人品武功所折服,尊其为天下第一人。”
“陈抟居士身居天下第一人之后,便奔波各地,寻访绝世高手,想解决灵气海枯竭的问题。当时武林被陈抟居士的个人魅力折服,纷纷献计献策,但天数有常,纵是陈抟居士这般智慧绝顶之人,也是不敌天数,最后郁郁而终。”
吕乐听到此处也是叹息一声:“天地伟力岂是区区人类能抗拒的,人定胜天终只是一时,世事变迁,到底是抗争不过天命。”
和尚点点头,显是赞同吕乐所说:“陈抟居士虽然没有成功,但也留下道藏为后人开路。三元绝脉,就是陈抟居士研究之时提出的一种假说。贫僧刚才为师弟把脉,脉象与陈抟居士描述一一对应,一时震惊之下,让师弟见笑了。”
“到底何为三元绝脉?”经和尚那么一说,吕乐更为好奇了。
“师弟可知,这中土修行,分为先天后天之说?”
“倒是听说过。”吕乐点点头,先天后天就是罗曼的黑铁青铜之分,也是游戏的一二阶划分,青铜斗气大成,生生不息,战斗力大增,并将开启魂念,有种种鬼神莫测的手段。
“后天之流不过是刚刚踏入修行门槛,而先天才是武道之始。先天之后,内力转为真气,生生不息,更衍生出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通过这些神通,逆推原理,陈抟居士发现,除了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之外,人体之中还有隐脉一说,三元隐脉便是天地人三脉,对应武道修为的各个阶段。”
吕乐为人乐观,听和尚讲述这些武道秘辛,也是津津有味,对和尚刚才郑重的反应也没往心头去,这时问道:“三元绝脉,便是这天地人三脉为绝脉么?”
“正是如此,师弟也知道,这万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就比如洞庭湖水为淡,而北海海水则极为苦涩,将北海之鱼放入洞庭,不出片刻就要死去,反之也是如此。一些极其珍贵的灵药,生长环境更是苛刻,湿度,光线稍有偏差就会枯死。陈抟居士提出这灵气海一说,便造成了极大恐慌,人已经习惯生长在灵气之中,若是灵气干涸,末世之时,会不会如洞庭之鱼入北海一般,立即死去呢?为此陈抟居士经过深入调查,提出了观点,认为灵气干涸对人类会造成影响,但不会致死,这便是三元绝脉假说。”
“灵气虽会枯竭,但天地自有一线生机,三元绝脉,便是人体对天地元气的适应,陈抟居士断言,后三百年,灵气由湖变河,人体自绝天脉,从此天人之路隔绝,武道衰落,破碎虚空便成传说。再三百年,灵气由河变溪,地脉亦绝,先天之道因此而绝,从此江湖不敌朝廷,武道神通亦成传说神话,又三百年,灵气干涸,人脉自绝,从此内力也是随之不存,武道遂灭。此为三元绝脉之说。”
“师弟身负三元绝脉,犹如从末法之中而来,不想说点什么吗?”和尚眼睛炯炯有神,看着吕乐一字一顿的说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