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68 第两百六十四章 人贵自知,始于足下
- 269 第两百六十五章 大赛的突破
- 270 第两百六十六章 失衡
- 271 第两百六十七章 谣传
- 272 第两百六十八章 结网
- 273 第二百六十九章 应对
- 274 第两百七十章 扭转
- 275 第两百七十一章 新的阶段
- 276 第两百七十二章 又添一人
- 277 第两百七十三章 问题有点严重
- 278 第两百七十四章 曙光
- 279 第两百七十五章 有惊喜哦?
- 280 第两百七十八章 见面
- 281 第两百七十七章 就是那条独木桥啊
- 282 第两百七十八章 恢复训练
- 283 第两百七十九章 完美回归
- 284 第两百八十章 盛夏的季节
- 285 第两百八十一章 新的起点
- 286 第两百八十二章 明心
- 287 第两百八十三章 停赛
- 288 第两百八十四章 夜谈和支招
- 289 第两百八十五章 陈教练的flag
- 290 第两百八十六章 奇葩队友的日常
- 291 第两百八十七章 猛人啊
- 292 第两百八十八章 姚爱军,只有一个
- 293 第二百八十九章 理想总是要有的!
- 294 第二百九十章 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想你
- 295 第二百九十一章 吾家有女初长成
- 296 第二百九十二章 吾家有女初长成
- 297 第两百九十三章 来去
- 298 第两百九十四章 道阻且长
- 299 第二百九十五章 忙碌
- 300 第两百九十六章 1v6的较量
- 301 第二百九十七章 谁也没闲着
- 302 第两百九十八章 强势出击
- 303 第两百九十九章 欢迎归队
- 304 第三百章 异军突起
- 305 第三百零一章 危机
- 306 第二百三十二章 分站赛
- 307 第三百零三章 不一样的比赛
- 308 第三百零四章 户外场地的不同
- 309 第三百零五章 小组赛开始
- 310 第三百零六章 前田的优势
- 311 第三百零七章 你是不是练过
- 312 第三百零八章 决赛风起
- 313 第三百零九章 犹有余力
- 314 第三百一十章 咬紧了,谁先放松谁淘汰
- 315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许英雄见白头
- 316 第三百一十二章 第一个分站赛冠军
- 317 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年游
- 318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上新动作啦
- 319 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少慕艾
- 320 第三百一十六章 古怪的妹子
- 321 第三百一十七章 不答应
- 322 第三百一十八章 陈教练的野望
- 323 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改就没活路了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两百七十四章 曙光
第两百七十四章 曙光
随着高三的步伐越来越紧,架在脖子上的那个名为高考的大刀也越来越沉重。? ? 姚爱军知道自己的下水训练严重不足,只能平日在有限的条件下利用学校的体育馆做一做6上训练,保持自己的身体状态。
唯一的利好消息,就是他重生一遭后对他“不离不弃”水感格外的强大,能够在这样的状态下还支撑起自己的动作水平,每周去队里跟训的时候,都能在训练时保持住状态。
为此他的付出也是巨大的。
曾经他知道的“体教结合”都是在一个闭环体系中进行的,有足够的外在条件完成领队、教练员、辅导员、管理人员等的支持配合,才能合理的安排运动员的每日作息。
但在现在,他在校的情况下只能给自己做教练员,跟着学校的正常升学教学来做“辅导员”的角色,剩下的专业方向都借助国家队那边的力量。
这样三方分开,都无法闭环的配合,事倍功半。姚爱军不得不花费成倍的力气来坚持住自己的信念与梦想。
至于其他,他甚至没有时间也不敢去细想。
考上大学后怎么办?现在“体教结合”概念才初生没多久,仍然停留在少部分决策者的案头待讨论。根本就没有实际推动的力量在操办。
他想过找朱曦枫,找到愿意投资的经济力量。然而,自己“已知”的那所第一学府,人家愿意接受这样的投资吗?
就算这一切都搞定,这样的机构,教学资质和参赛资质,有关部门能批准吗?
这一切,姚爱军都无暇顾及。
此时的姚爱军还抱有着十分天真简单的想法。他认为既然历史的车轮“曾经实现过”,那么在人力推动时肯定可以实现的!
好在努力的人总是被命运偏爱一些。
借着亚青赛打响产品品牌形象的朱曦枫,赚的盆满钵满。紧接着就想起了一年前对小兄弟的承诺。既然想做俱乐部,咱们就要做好!
跑商业他熟可体育不懂行啊!但不懂没关系,有人懂就可以了。
姚爱军还在省队借训的时候,都是由陈康平帮他前前后后的照料,朱曦枫自然也在姚爱军口中知道这位教父级的大神,只不过素未谋面罢了。
朱曦枫找上门的时候,陈康平给游泳班的孩子们上课。
朱曦枫连着去了一周,每天都默不作声的坐在看台席的角落里观察。看看这位老教练是否如姚爱军口中说的那般神奇。
眼见为实,陈康平对跳水的热情从未因为时光退去。在那群毫无基础的孩子面前,陈康平循循善诱,训练在他手里变得非常简练通透。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一手打造出现如今的江淮省跳水格局吧!
朱曦枫愿意帮助姚爱军实现理想,但也不是个盲目的人。在确认陈康平是那个可以和他一起挑起这个事情的人之后,他在一天训练结束后,找上了陈康平。
“陈康平陈教练是吗?您好,我是姚爱军的朋友,想和您聊点儿事情。您看方便吗?”
眼前这个年轻人比姚爱军看着大上不少,一副成功的商务人士的模样。但谦逊和气,颇为儒雅,陈康平便把人带到了自己在体馆的休息室。
“时间比较晚了,一会儿体馆就要落锁,你先坐吧,有什么事吗?”陈康平问道。
朱曦枫大致介绍了下自己,说了下姚爱军曾经的设想和难题,并未过多谈及姚爱军和自己的合作伙伴关系,只说是姚爱军要好的朋友。
“您看,按照爱军现在的成绩,如果一味跟着国家队的训练走,他这么多年在学业上的努力就浪费了。而如果顾着学业让他失去跳水这块,也将是他的终生遗憾吧。陈教练,您说是吗?”
陈康平手里的烟燃了有一半,老长的烟灰掉在桌上,他跟着朱曦枫说的话思索了一会儿,叹了口气:“爱军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好了啊!”
“去年他回来考试的时候,就和我说过这个事情。问我哪个重要,唉……不瞒你说,虽然我教他跳水,看他比赛,亲眼送他去国家队,但我跟他讲的,其实一样!能进学,就不要放弃。”
“你说的这个俱乐部模式,也是我和他说起来的。其实8o年代末,“体教结合”的概念就有人提出了。我从上面下来的时候,也想过这么做。一开始的前两年,我四处想找学校合办,但……难啊!真的是,太难了!”
陈康平的眉间透露出深深的疲惫。
“陈教练,现在是9o年代了。您看,现在国家经济条件也好了,家家户户都一个孩子,咱们这样专业训练的路子,还能坚持多久?体教结合终究是未来的趋势啊!”
“我想在此向您出邀请,就像您当年一手打造起江淮省跳水队那样,我们联手打造出一支体教结合的队伍,再次创造一个奇迹之队!您愿意吗?”
陈康平手里的香烟抖落在桌上。
再次创业,打造一支奇迹之队!陈康平仿佛听见自己全身血液都在沸腾,的确,一支体教结合的队伍,是他从未忘记过的梦想!
陈康平伸出苍老却依旧有力的大手握住朱曦枫:“好!那体育局这边的路子就让老朽来给你淌一淌水。”
从三月到九月,整整半年时间,陈康平和朱曦枫都在找寻合适的合作院校。有的院校愿意尝试,但却不具备申报单位资质;有申报单位资质的,却又不满足陈康平他们心目中对教学任务的定位。
直到陈康平想起来他在教育系统也有熟人呢!姚爱军之前请来看比赛的徐大教授,可是和自己有过那么点交情的嘛!
陈康平翻着自己的电话本,找到徐教授的电话。
在徐教授的牵线搭桥下,陈康平终于圈定了那所在庚子赔款下建立起的第一高校。只有这样的底蕴才具备足够的行政资质,对接体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成为能够申请培训运动员资质的注册单位。
再来就是洽谈立项,陈康平一遍遍的往主管部门跑申请。好在“历史还是那段历史”,“体教结合”的理念也一直是主管部门想试行的,多方努力下,一轮轮的谈判磋磨后,终于拿到了办学资质。
以高校为注册单位,在教育体系下与中小学挂钩,形成小、中、高一条垂直的培养机构。(未完待续。)
唯一的利好消息,就是他重生一遭后对他“不离不弃”水感格外的强大,能够在这样的状态下还支撑起自己的动作水平,每周去队里跟训的时候,都能在训练时保持住状态。
为此他的付出也是巨大的。
曾经他知道的“体教结合”都是在一个闭环体系中进行的,有足够的外在条件完成领队、教练员、辅导员、管理人员等的支持配合,才能合理的安排运动员的每日作息。
但在现在,他在校的情况下只能给自己做教练员,跟着学校的正常升学教学来做“辅导员”的角色,剩下的专业方向都借助国家队那边的力量。
这样三方分开,都无法闭环的配合,事倍功半。姚爱军不得不花费成倍的力气来坚持住自己的信念与梦想。
至于其他,他甚至没有时间也不敢去细想。
考上大学后怎么办?现在“体教结合”概念才初生没多久,仍然停留在少部分决策者的案头待讨论。根本就没有实际推动的力量在操办。
他想过找朱曦枫,找到愿意投资的经济力量。然而,自己“已知”的那所第一学府,人家愿意接受这样的投资吗?
就算这一切都搞定,这样的机构,教学资质和参赛资质,有关部门能批准吗?
这一切,姚爱军都无暇顾及。
此时的姚爱军还抱有着十分天真简单的想法。他认为既然历史的车轮“曾经实现过”,那么在人力推动时肯定可以实现的!
好在努力的人总是被命运偏爱一些。
借着亚青赛打响产品品牌形象的朱曦枫,赚的盆满钵满。紧接着就想起了一年前对小兄弟的承诺。既然想做俱乐部,咱们就要做好!
跑商业他熟可体育不懂行啊!但不懂没关系,有人懂就可以了。
姚爱军还在省队借训的时候,都是由陈康平帮他前前后后的照料,朱曦枫自然也在姚爱军口中知道这位教父级的大神,只不过素未谋面罢了。
朱曦枫找上门的时候,陈康平给游泳班的孩子们上课。
朱曦枫连着去了一周,每天都默不作声的坐在看台席的角落里观察。看看这位老教练是否如姚爱军口中说的那般神奇。
眼见为实,陈康平对跳水的热情从未因为时光退去。在那群毫无基础的孩子面前,陈康平循循善诱,训练在他手里变得非常简练通透。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一手打造出现如今的江淮省跳水格局吧!
朱曦枫愿意帮助姚爱军实现理想,但也不是个盲目的人。在确认陈康平是那个可以和他一起挑起这个事情的人之后,他在一天训练结束后,找上了陈康平。
“陈康平陈教练是吗?您好,我是姚爱军的朋友,想和您聊点儿事情。您看方便吗?”
眼前这个年轻人比姚爱军看着大上不少,一副成功的商务人士的模样。但谦逊和气,颇为儒雅,陈康平便把人带到了自己在体馆的休息室。
“时间比较晚了,一会儿体馆就要落锁,你先坐吧,有什么事吗?”陈康平问道。
朱曦枫大致介绍了下自己,说了下姚爱军曾经的设想和难题,并未过多谈及姚爱军和自己的合作伙伴关系,只说是姚爱军要好的朋友。
“您看,按照爱军现在的成绩,如果一味跟着国家队的训练走,他这么多年在学业上的努力就浪费了。而如果顾着学业让他失去跳水这块,也将是他的终生遗憾吧。陈教练,您说是吗?”
陈康平手里的烟燃了有一半,老长的烟灰掉在桌上,他跟着朱曦枫说的话思索了一会儿,叹了口气:“爱军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好了啊!”
“去年他回来考试的时候,就和我说过这个事情。问我哪个重要,唉……不瞒你说,虽然我教他跳水,看他比赛,亲眼送他去国家队,但我跟他讲的,其实一样!能进学,就不要放弃。”
“你说的这个俱乐部模式,也是我和他说起来的。其实8o年代末,“体教结合”的概念就有人提出了。我从上面下来的时候,也想过这么做。一开始的前两年,我四处想找学校合办,但……难啊!真的是,太难了!”
陈康平的眉间透露出深深的疲惫。
“陈教练,现在是9o年代了。您看,现在国家经济条件也好了,家家户户都一个孩子,咱们这样专业训练的路子,还能坚持多久?体教结合终究是未来的趋势啊!”
“我想在此向您出邀请,就像您当年一手打造起江淮省跳水队那样,我们联手打造出一支体教结合的队伍,再次创造一个奇迹之队!您愿意吗?”
陈康平手里的香烟抖落在桌上。
再次创业,打造一支奇迹之队!陈康平仿佛听见自己全身血液都在沸腾,的确,一支体教结合的队伍,是他从未忘记过的梦想!
陈康平伸出苍老却依旧有力的大手握住朱曦枫:“好!那体育局这边的路子就让老朽来给你淌一淌水。”
从三月到九月,整整半年时间,陈康平和朱曦枫都在找寻合适的合作院校。有的院校愿意尝试,但却不具备申报单位资质;有申报单位资质的,却又不满足陈康平他们心目中对教学任务的定位。
直到陈康平想起来他在教育系统也有熟人呢!姚爱军之前请来看比赛的徐大教授,可是和自己有过那么点交情的嘛!
陈康平翻着自己的电话本,找到徐教授的电话。
在徐教授的牵线搭桥下,陈康平终于圈定了那所在庚子赔款下建立起的第一高校。只有这样的底蕴才具备足够的行政资质,对接体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成为能够申请培训运动员资质的注册单位。
再来就是洽谈立项,陈康平一遍遍的往主管部门跑申请。好在“历史还是那段历史”,“体教结合”的理念也一直是主管部门想试行的,多方努力下,一轮轮的谈判磋磨后,终于拿到了办学资质。
以高校为注册单位,在教育体系下与中小学挂钩,形成小、中、高一条垂直的培养机构。(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