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4 第14章
- 15 第15章
- 16 第16章
- 17 第17章
- 18 第18章
- 19 第19章
- 20 第20章
- 21 第21章
- 22 第22章
- 23 第23章
- 24 第24章
- 25 第25章
- 26 第26章
- 27 第28章
- 28 第29章
- 29 第30章
- 30 第31章
- 31 第32章
- 32 第33章
- 33 第34章
- 34 第35章
- 35 第36章
- 36 第37章
- 37 第38章
- 38 第39章
- 39 第40章
- 40 第41章
- 41 第42章
- 42 第43章
- 43 第44章
- 44 第45章
- 45 第46章
- 46 第47章
- 47 第48章
- 48 第49章
- 49 第50章
- 50 第51章
- 51 第52章
- 52 第53章
- 53 第54章
- 54 第55章
- 55 第56章
- 56 第57章
- 57 第58章
- 58 第59章
- 59 第60章
- 60 第61章
- 61 第62章
- 62 第63章
- 63 第64章
- 64 第65章
- 65 第66章
- 66 第67章
- 67 第68章
- 68 第69章
- 69 第70章
- 70 第71章
- 71 第72章
- 72 第73章
- 73 第74章
- 74 第75章
- 75 第76章
- 76 第77章
- 77 第78章
- 78 第79章
- 79 第80章
- 80 第81章
- 81 第82章
- 82 第83章
- 83 第84章
- 84 第85章
- 85 第86章
- 86 第87章
- 87 第88章
- 88 第89章
- 89 第90章
- 90 第91章
- 91 第92章
- 92 第93章
- 93 第94章
- 94 第95章
- 95 第96章
- 96 第97章
- 97 第98章
- 98 第99章
- 99 第100章
- 100 第101章
- 101 第102章 番外一史氏
- 102 第103章 木石番外
- 103 第104章 番外三立国
- 104 第105章 番外四当著人物重生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4章
第24章
贾代善没有太多的闲心跟不省心的老婆孩子赌气了,原以为之前被弹劾了一番,算是雨过天晴了,哪知道只是个开始。
两个皇子京郊遇刺,哪怕圣人其实不缺儿子,但这也不是一件小事了,今儿个敢刺杀皇子,明儿个,是不是就敢逼供弑君了?另外,徒明昀还差点挂掉了,卫家也不肯轻轻放过这件事。加上这里头也有其他几个皇子推波助澜,大家都想将这个黑锅扣到自个对头头上去,然后为自个的将来扫清障碍,心里面还暗自扼腕,怎么徒明旰和徒明昀居然就能逃出一劫呢,要是都死了该多好啊!
嫌疑最大的太子徒明昭简直要气死了,这事真的跟他没多大关系,结果大家怀疑的眼神全对着他来了,他冤死了好不好,老四不受宠,老七虽说有个过硬的外家,但是,卫家也就是在文臣圈子里面有些影响力,遇到利益攸关的大事,别说老师了,就是老爹,也不能改变他们的心意好不好。对太子来说,刺杀是最下乘的手段,他就算做,也不会选老四老七好不好!因此,太子也发飙了,看谁都有嫌疑,脾气愈发暴躁起来。
总之,随着追查的深入,牵扯到的人越来越多,这种事情原本就是有杀错没放过的,圣人又直接启用了锦衣卫通政司,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幸灾乐祸,后来,便有了人人自危的迹象。
圣人看着通政司弄过来的口供,也是几乎要喘不上气来,他真的没想到,自个还没死呢,居然下面这么多牛鬼蛇神冒出来了。别说已经长大的一群儿子,便是几个还小,还没有封王出宫的几个,一个个也借助母家或者是先生伴读乳母之类的势力,在外面都已经开始抱团了。
这点其实也没有触及到圣人的底线,说实话,皇家的子孙,一贯都是这样过来的,圣人当初自个还不是太子的时候,手底下也养着一批人手呢,现在锦衣卫都指挥使就是圣人当年的乳兄,在圣人还是郡王的时候,就为圣人效力,一贯唯圣人马首是瞻,其他人说什么,他都不买账。
只是,这些皇子勾结军队,这就让圣人觉得牙疼了,心中疑心也是越来越大。老实说,对于皇帝来说,甭管明君昏君,别看那些亡国之君说什么愿来世不生于帝王家,那就是矫情,或者说,他们没真的过过那样的生活。真正品尝过坐在九重殿上,一言九鼎,万民臣服滋味的人,那是压根不会甘心将手中的权利交给别人的。对于皇帝来说,长大的儿子,那就不光是儿子了,那是会夺走他权利的仇人,年迈的皇帝会本能地仇视自个那些已经长大的儿子,儿子正当盛年,年富力强,而自己却是垂垂老矣,只会让他觉得自个的儿子夺走的自己的青春,这也是历来没几个太子能够善终的缘故。
何况如今,不光是太子,其他几个年长的皇子在朝堂,在军中竟是都插了一脚,这能不叫圣人疑心吗?
不过,圣人也没老糊涂,他自个运气好,三十岁不到便当了皇帝,虽说中间也经历过夺嫡之争,但是在还没有掀起腥风血雨的时候,先帝因为自个身体问题,干脆快刀斩乱麻,立了当年的圣人做太子之后,立马将其他儿子给削成了光杆司令,有再大的野心也是无济于事。圣人虽说对儿子不安份觉得厌恶,但是,他年纪越大,越不想大动干戈,想要留下一个仁君的名号,不想真的搞得人头滚滚,血流漂杵。何况,暗地里面,他也需要制衡自个那些儿子,因此,等到快要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时候,圣人果断收手了。
圣人的手段很简单,之前牵扯进去的,也别想着平反了,正好斩断自个那些越来越有自个想法的儿子伸出去的爪子,因此,主犯直接斩首弃市,从犯男的充军流放,女眷沦为官奴,当街买卖。总之,又是一大批的官员落马,很快,就有一批一直在后面等着替补起复的官员被提拔了上来,朝堂上依旧是人才济济,总之,离了谁,朝堂还会继续运转下去,将儿子臣子都敲打了一番之后,圣人也能够高枕无忧。
贾代善也没真的讨到好,京都大营中一些兵器盔甲流出,又有什么吃空饷,强占良田,欺压百姓之类的问题被查了出来,据说当初京都大营在直隶附近剿匪的时候,还出了杀良冒功的事情,类似的罪名被查了出来,贾代善作为京营节度使,显然难辞其咎,贾代善最终被削了一级官职,扣了三年的俸禄,不过圣人看在贾代善没有真的掺和到这种事情里头的份上,总算没有真的罢了贾代善的官,还让他暂行京营节度使之职,这也让贾代善简直是出了一身的白毛汗,回去之后,也不敢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了。
这里头最大的赢家自然是圣人,而作为受害者的徒明旰徒明昀也没真的捞到什么好处,徒明旰和徒明昀开府都没几年,徒明旰母家不显,不过族中也有几个秀才举人什么的,被徒明旰想办法弄出了个进士出来,虽说二甲偏后,却也外放做了县令,至于妻族,徒明旰的妻族不上不下,算不上显赫,也不是什么微末小官,有着妻族的帮助,徒明旰日子也不难过,还有了一些人手势力,结果这次风波,他岳父那里被牵扯到了,直接被连贬三级,一家子苦逼地离开了京城,外放做官去了。
至于徒明昀,他排行靠后,在圣人那里虽说不是最得宠的,却也不差,仪妃是个聪明人,有着卫家的势力在,只要不谋朝篡位,任谁登基都不能苛待了徒明昀,在圣人那里只说让徒明昀日后做个闲王,安享富贵便是了,徒明昀自个也是这般表现的,在礼部挂了个闲职,每天就是去点个卯,跟朝臣也没有多少往来,因此,这次不过是被扫了个尾巴,还因为遇刺,得了点补偿。
明面上如此,实际上,因为这次差点挂掉,徒明昀也起了心思,他不能将一切都寄托在别人的心意上,万一上位的是个疯子,岂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是如今圣人看得紧,徒明昀虽说有心,却也只好先忍耐了。
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原本以为自个一个小人物,早就被忘在脑后的贾赦却是被圣人想起来了。于是,贾赦直接被一个口谕宣到了皇城。
两个皇子京郊遇刺,哪怕圣人其实不缺儿子,但这也不是一件小事了,今儿个敢刺杀皇子,明儿个,是不是就敢逼供弑君了?另外,徒明昀还差点挂掉了,卫家也不肯轻轻放过这件事。加上这里头也有其他几个皇子推波助澜,大家都想将这个黑锅扣到自个对头头上去,然后为自个的将来扫清障碍,心里面还暗自扼腕,怎么徒明旰和徒明昀居然就能逃出一劫呢,要是都死了该多好啊!
嫌疑最大的太子徒明昭简直要气死了,这事真的跟他没多大关系,结果大家怀疑的眼神全对着他来了,他冤死了好不好,老四不受宠,老七虽说有个过硬的外家,但是,卫家也就是在文臣圈子里面有些影响力,遇到利益攸关的大事,别说老师了,就是老爹,也不能改变他们的心意好不好。对太子来说,刺杀是最下乘的手段,他就算做,也不会选老四老七好不好!因此,太子也发飙了,看谁都有嫌疑,脾气愈发暴躁起来。
总之,随着追查的深入,牵扯到的人越来越多,这种事情原本就是有杀错没放过的,圣人又直接启用了锦衣卫通政司,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幸灾乐祸,后来,便有了人人自危的迹象。
圣人看着通政司弄过来的口供,也是几乎要喘不上气来,他真的没想到,自个还没死呢,居然下面这么多牛鬼蛇神冒出来了。别说已经长大的一群儿子,便是几个还小,还没有封王出宫的几个,一个个也借助母家或者是先生伴读乳母之类的势力,在外面都已经开始抱团了。
这点其实也没有触及到圣人的底线,说实话,皇家的子孙,一贯都是这样过来的,圣人当初自个还不是太子的时候,手底下也养着一批人手呢,现在锦衣卫都指挥使就是圣人当年的乳兄,在圣人还是郡王的时候,就为圣人效力,一贯唯圣人马首是瞻,其他人说什么,他都不买账。
只是,这些皇子勾结军队,这就让圣人觉得牙疼了,心中疑心也是越来越大。老实说,对于皇帝来说,甭管明君昏君,别看那些亡国之君说什么愿来世不生于帝王家,那就是矫情,或者说,他们没真的过过那样的生活。真正品尝过坐在九重殿上,一言九鼎,万民臣服滋味的人,那是压根不会甘心将手中的权利交给别人的。对于皇帝来说,长大的儿子,那就不光是儿子了,那是会夺走他权利的仇人,年迈的皇帝会本能地仇视自个那些已经长大的儿子,儿子正当盛年,年富力强,而自己却是垂垂老矣,只会让他觉得自个的儿子夺走的自己的青春,这也是历来没几个太子能够善终的缘故。
何况如今,不光是太子,其他几个年长的皇子在朝堂,在军中竟是都插了一脚,这能不叫圣人疑心吗?
不过,圣人也没老糊涂,他自个运气好,三十岁不到便当了皇帝,虽说中间也经历过夺嫡之争,但是在还没有掀起腥风血雨的时候,先帝因为自个身体问题,干脆快刀斩乱麻,立了当年的圣人做太子之后,立马将其他儿子给削成了光杆司令,有再大的野心也是无济于事。圣人虽说对儿子不安份觉得厌恶,但是,他年纪越大,越不想大动干戈,想要留下一个仁君的名号,不想真的搞得人头滚滚,血流漂杵。何况,暗地里面,他也需要制衡自个那些儿子,因此,等到快要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时候,圣人果断收手了。
圣人的手段很简单,之前牵扯进去的,也别想着平反了,正好斩断自个那些越来越有自个想法的儿子伸出去的爪子,因此,主犯直接斩首弃市,从犯男的充军流放,女眷沦为官奴,当街买卖。总之,又是一大批的官员落马,很快,就有一批一直在后面等着替补起复的官员被提拔了上来,朝堂上依旧是人才济济,总之,离了谁,朝堂还会继续运转下去,将儿子臣子都敲打了一番之后,圣人也能够高枕无忧。
贾代善也没真的讨到好,京都大营中一些兵器盔甲流出,又有什么吃空饷,强占良田,欺压百姓之类的问题被查了出来,据说当初京都大营在直隶附近剿匪的时候,还出了杀良冒功的事情,类似的罪名被查了出来,贾代善作为京营节度使,显然难辞其咎,贾代善最终被削了一级官职,扣了三年的俸禄,不过圣人看在贾代善没有真的掺和到这种事情里头的份上,总算没有真的罢了贾代善的官,还让他暂行京营节度使之职,这也让贾代善简直是出了一身的白毛汗,回去之后,也不敢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了。
这里头最大的赢家自然是圣人,而作为受害者的徒明旰徒明昀也没真的捞到什么好处,徒明旰和徒明昀开府都没几年,徒明旰母家不显,不过族中也有几个秀才举人什么的,被徒明旰想办法弄出了个进士出来,虽说二甲偏后,却也外放做了县令,至于妻族,徒明旰的妻族不上不下,算不上显赫,也不是什么微末小官,有着妻族的帮助,徒明旰日子也不难过,还有了一些人手势力,结果这次风波,他岳父那里被牵扯到了,直接被连贬三级,一家子苦逼地离开了京城,外放做官去了。
至于徒明昀,他排行靠后,在圣人那里虽说不是最得宠的,却也不差,仪妃是个聪明人,有着卫家的势力在,只要不谋朝篡位,任谁登基都不能苛待了徒明昀,在圣人那里只说让徒明昀日后做个闲王,安享富贵便是了,徒明昀自个也是这般表现的,在礼部挂了个闲职,每天就是去点个卯,跟朝臣也没有多少往来,因此,这次不过是被扫了个尾巴,还因为遇刺,得了点补偿。
明面上如此,实际上,因为这次差点挂掉,徒明昀也起了心思,他不能将一切都寄托在别人的心意上,万一上位的是个疯子,岂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是如今圣人看得紧,徒明昀虽说有心,却也只好先忍耐了。
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原本以为自个一个小人物,早就被忘在脑后的贾赦却是被圣人想起来了。于是,贾赦直接被一个口谕宣到了皇城。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