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 第10章
- 11 第11章
- 12 第12章
- 13 第13章
- 14 第14章
- 15 第15章
- 16 第16章
- 17 第17章
- 18 第18章
- 19 第19章
- 20 第20章
- 21 第21章
- 22 第22章
- 23 第23章
- 24 第24章
- 25 第25章
- 26 第26章
- 27 第28章
- 28 第29章
- 29 第30章
- 30 第31章
- 31 第32章
- 32 第33章
- 33 第34章
- 34 第35章
- 35 第36章
- 36 第37章
- 37 第38章
- 38 第39章
- 39 第40章
- 40 第41章
- 41 第42章
- 42 第43章
- 43 第44章
- 44 第45章
- 45 第46章
- 46 第47章
- 47 第48章
- 48 第49章
- 49 第50章
- 50 第51章
- 51 第52章
- 52 第53章
- 53 第54章
- 54 第55章
- 55 第56章
- 56 第57章
- 57 第58章
- 58 第59章
- 59 第60章
- 60 第61章
- 61 第62章
- 62 第63章
- 63 第64章
- 64 第65章
- 65 第66章
- 66 第67章
- 67 第68章
- 68 第69章
- 69 第70章
- 70 第71章
- 71 第72章
- 72 第73章
- 73 第74章
- 74 第75章
- 75 第76章
- 76 第77章
- 77 第78章
- 78 第79章
- 79 第80章
- 80 第81章
- 81 第82章
- 82 第83章
- 83 第84章
- 84 第85章
- 85 第86章
- 86 第87章
- 87 第88章
- 88 第89章
- 89 第90章
- 90 第91章
- 91 第92章
- 92 第93章
- 93 第94章
- 94 第95章
- 95 第96章
- 96 第97章
- 97 第98章
- 98 第99章
- 99 第100章
- 100 第101章
- 101 第102章 番外一史氏
- 102 第103章 木石番外
- 103 第104章 番外三立国
- 104 第105章 番外四当著人物重生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0章
第20章
也不知道到底是李氏带来的小菜蜜饯真的起了作用,还是有母亲陪伴,心情好了很多,张氏的孕吐总算没那么严重了,胃口渐渐恢复了过来,贾赦算是长松了一口气,又制定了一大本的食谱,让厨娘换个花样给张氏做菜。
天气渐渐凉了,贾赦还带着人跑到山中,打算弄一些皮子回来,给张氏做衣裳还有褥子,也免得屋子里面烧炭太过燥气。
李氏在这边待了挺长一段时间了,也担心家里,也准备过几天就回去了,听说贾赦还在跟山里的狐狸过不去,硬是要给张氏做一件上好的狐裘,不免露出了笑意,她伸手握住了女儿的手腕,拍拍她的手背:“媛儿,姑爷如此待你,我也放心了!以前的事情,不要多想了,人啊,还是得往前看!你们一直好好的,为娘也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张氏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娘,我知道,之前的事情,其实女儿也有错!娘你也知道的,女儿那时候心里面转不过弯来,恩侯那会儿碍于老夫人的教导,一直藏拙,府里面那位太太又是个偏心的,对恩侯一直冷淡,对我更是如此,因此,女儿也一直没有真正与恩侯交过心,也就是后来出了这么多事情,女儿跟恩侯才算是真正认识了彼此。娘,我们会一直好好的!”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李氏欣慰不已,然后又叹道,“媛儿,有句话叫做少年夫妻老来伴,人这一辈子,父母会过世,子女会有自个的小家,能够陪你一辈子的终归还是恩侯,就算你孩子出生了,也别真的将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忽略了恩侯,知道了吗?”
张氏一愣,想想之前贾瑚出生之后,她还真的一门心思扑在贾瑚身上,对贾赦也是爱理不理的,也难怪那时候,贾赦多半时间跟那帮通房侍妾混在一块儿了,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嗯,娘,女儿记住了!”
李氏能够跟张陵这么多年夫妻恩爱,一直以来,张陵也没有过外心,自然在夫妻相处上很有一套,以前李氏并没有跟张氏交代这么多,也是当时荣国府情况复杂,贾赦那会儿显然除了顶着一个荣国府嫡长子的名号,文不成,武不就,还没成婚,就跟房里的通房丫头厮混,并不算什么良配,因此,李氏担心女儿傻乎乎将自个的真心交付出去,日后伤心难过,因此,自然没有仔细跟张氏说这些事情,直到如今,亲眼看着贾赦对张氏温柔体贴,才算是将自个的那些心得都告诉了女儿,免得张氏日后走了弯路,夫妻因此有了口角。
不过,她们却是不知道,贾赦虽然三辈子都是大男人,但是第一世的时候,出身富裕,身边往来的,也都是高素质人群,男人对女人一向要摆出所谓的绅士风度,颇为容让。到了大唐,那会儿民风开放,中间还出了个女帝武则天,江湖女子又有着相当的武力值,自然也很有话语权,自然没有真的男尊女卑到那个程度。几世的熏陶,贾赦的性格早就养成,这也就注定了,他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会是那个强势到想要一言而决,希望妻子只会三从四德的角色。
不过两人若是都有妥协迁就的想法,日后的生活自然只有更加和顺的道理,反正贾赦对于三妻四妾并没有什么兴趣,他可不想闹得家宅不宁,既然打算跟张氏好好过一辈子,何必要瞎折腾呢!
贾赦如今武功小成,小时候也跟着荣国府的家将学过一些骑射之术,如今很快就找到了状态,即便不是百发百中,但是他眼里准头都不差,因此收获颇丰。
眼看着已经到了下午,贾赦看看车上堆满了各种猎物,光是狐狸兔子黄羊就有不少,盘算了一下数量,大概也差不多了,他这几日并没有碰到什么猛兽,也是,这边不过是距离京城不到二十里的距离,往来的客商不知凡几,常有进山游玩,拜访道观佛寺,吟诗作赋之人,若是有什么大虫熊罴之类的猛兽,搞出了什么事情,早就闹得不可开交了。
贾赦带着一帮人打道回府,一路说笑。贾赦身边伺候的人多半是当年老荣国夫人给他准备的,很多也是上过战场的,以前跟贾赦往来不//多,毕竟,贾赦那时候简直就是宅男中的宅男,等闲压根不露面,因此,对贾赦并不了解。后来跟着贾赦出来,也不过是帮着贾赦打理庄子铺子,做一些琐事而已,贾赦搞出来的什么牡丹花草,对于他们这些大老粗来说,无非就是一盆花草能卖几个钱,其他的,那就搞不清楚了。直到贾赦带着他们出来行猎,他们才算是看到了贾赦的本事,心中喝彩不已,他们或者是他们的父辈都是上过战场的,觉得贾赦这般本事,才能算得上是荣国公的后代,至于荣国府里那什么贾政,酸儒一个,贾代善简直是眼睛被油蒙了,才舍弃了贾赦,选了贾政那个软蛋呢!
瞧着贾赦这般本事,几个老人都想着撺掇贾赦从军,好赚点功勋回来,叫贾赦在贾代善面前扬眉吐气,让贾代善不得不承认,自个看错了人,将贾赦接回去了。
贾赦对于这些人的想法却是嗤之以鼻,这年头虽说不至于刀兵入库,马放南山,也算是差不多了,这些年来,除了在东南还有西北边境上,跟北蛮还有南边的什么瀚海国,茜香国,真真国有些小规模的冲突,根本就是天下承平,那点小冲突对于上头文武百官来说,根本不值得大动干戈。
想要通过战功封妻荫子,那是想也别想,一般就是在这种小规模冲突的时候,那些勋贵人家安排子弟镀个金罢了,回头也别指望什么封爵的事情,无非是摆出个功劳,将子弟安排到军中或者是兵部之类的地方,有个差不多的官职,若是袭爵的长子嫡孙,更是指望着看在功劳的份上,日后袭爵的时候,上头降爵少几级而已。等到往后,勋贵子弟越来越不成器,这种事情都很少了。何况,上头也不能真的让军队成了勋贵的自留地,乐得将那些勋贵子弟养废了。贾赦要是想要出头,上头可不管贾赦分家分出来了,毕竟打断骨头连着筋,这年头家族观念深入人心,若是贾家再出个掌管兵权的将军,圣人都要睡不着觉了。
贾赦不想跟那些人解释什么,不过是闲扯几句,一路慢悠悠地往回赶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不远处似乎传来了喊杀之声。
天气渐渐凉了,贾赦还带着人跑到山中,打算弄一些皮子回来,给张氏做衣裳还有褥子,也免得屋子里面烧炭太过燥气。
李氏在这边待了挺长一段时间了,也担心家里,也准备过几天就回去了,听说贾赦还在跟山里的狐狸过不去,硬是要给张氏做一件上好的狐裘,不免露出了笑意,她伸手握住了女儿的手腕,拍拍她的手背:“媛儿,姑爷如此待你,我也放心了!以前的事情,不要多想了,人啊,还是得往前看!你们一直好好的,为娘也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张氏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娘,我知道,之前的事情,其实女儿也有错!娘你也知道的,女儿那时候心里面转不过弯来,恩侯那会儿碍于老夫人的教导,一直藏拙,府里面那位太太又是个偏心的,对恩侯一直冷淡,对我更是如此,因此,女儿也一直没有真正与恩侯交过心,也就是后来出了这么多事情,女儿跟恩侯才算是真正认识了彼此。娘,我们会一直好好的!”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李氏欣慰不已,然后又叹道,“媛儿,有句话叫做少年夫妻老来伴,人这一辈子,父母会过世,子女会有自个的小家,能够陪你一辈子的终归还是恩侯,就算你孩子出生了,也别真的将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忽略了恩侯,知道了吗?”
张氏一愣,想想之前贾瑚出生之后,她还真的一门心思扑在贾瑚身上,对贾赦也是爱理不理的,也难怪那时候,贾赦多半时间跟那帮通房侍妾混在一块儿了,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嗯,娘,女儿记住了!”
李氏能够跟张陵这么多年夫妻恩爱,一直以来,张陵也没有过外心,自然在夫妻相处上很有一套,以前李氏并没有跟张氏交代这么多,也是当时荣国府情况复杂,贾赦那会儿显然除了顶着一个荣国府嫡长子的名号,文不成,武不就,还没成婚,就跟房里的通房丫头厮混,并不算什么良配,因此,李氏担心女儿傻乎乎将自个的真心交付出去,日后伤心难过,因此,自然没有仔细跟张氏说这些事情,直到如今,亲眼看着贾赦对张氏温柔体贴,才算是将自个的那些心得都告诉了女儿,免得张氏日后走了弯路,夫妻因此有了口角。
不过,她们却是不知道,贾赦虽然三辈子都是大男人,但是第一世的时候,出身富裕,身边往来的,也都是高素质人群,男人对女人一向要摆出所谓的绅士风度,颇为容让。到了大唐,那会儿民风开放,中间还出了个女帝武则天,江湖女子又有着相当的武力值,自然也很有话语权,自然没有真的男尊女卑到那个程度。几世的熏陶,贾赦的性格早就养成,这也就注定了,他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会是那个强势到想要一言而决,希望妻子只会三从四德的角色。
不过两人若是都有妥协迁就的想法,日后的生活自然只有更加和顺的道理,反正贾赦对于三妻四妾并没有什么兴趣,他可不想闹得家宅不宁,既然打算跟张氏好好过一辈子,何必要瞎折腾呢!
贾赦如今武功小成,小时候也跟着荣国府的家将学过一些骑射之术,如今很快就找到了状态,即便不是百发百中,但是他眼里准头都不差,因此收获颇丰。
眼看着已经到了下午,贾赦看看车上堆满了各种猎物,光是狐狸兔子黄羊就有不少,盘算了一下数量,大概也差不多了,他这几日并没有碰到什么猛兽,也是,这边不过是距离京城不到二十里的距离,往来的客商不知凡几,常有进山游玩,拜访道观佛寺,吟诗作赋之人,若是有什么大虫熊罴之类的猛兽,搞出了什么事情,早就闹得不可开交了。
贾赦带着一帮人打道回府,一路说笑。贾赦身边伺候的人多半是当年老荣国夫人给他准备的,很多也是上过战场的,以前跟贾赦往来不//多,毕竟,贾赦那时候简直就是宅男中的宅男,等闲压根不露面,因此,对贾赦并不了解。后来跟着贾赦出来,也不过是帮着贾赦打理庄子铺子,做一些琐事而已,贾赦搞出来的什么牡丹花草,对于他们这些大老粗来说,无非就是一盆花草能卖几个钱,其他的,那就搞不清楚了。直到贾赦带着他们出来行猎,他们才算是看到了贾赦的本事,心中喝彩不已,他们或者是他们的父辈都是上过战场的,觉得贾赦这般本事,才能算得上是荣国公的后代,至于荣国府里那什么贾政,酸儒一个,贾代善简直是眼睛被油蒙了,才舍弃了贾赦,选了贾政那个软蛋呢!
瞧着贾赦这般本事,几个老人都想着撺掇贾赦从军,好赚点功勋回来,叫贾赦在贾代善面前扬眉吐气,让贾代善不得不承认,自个看错了人,将贾赦接回去了。
贾赦对于这些人的想法却是嗤之以鼻,这年头虽说不至于刀兵入库,马放南山,也算是差不多了,这些年来,除了在东南还有西北边境上,跟北蛮还有南边的什么瀚海国,茜香国,真真国有些小规模的冲突,根本就是天下承平,那点小冲突对于上头文武百官来说,根本不值得大动干戈。
想要通过战功封妻荫子,那是想也别想,一般就是在这种小规模冲突的时候,那些勋贵人家安排子弟镀个金罢了,回头也别指望什么封爵的事情,无非是摆出个功劳,将子弟安排到军中或者是兵部之类的地方,有个差不多的官职,若是袭爵的长子嫡孙,更是指望着看在功劳的份上,日后袭爵的时候,上头降爵少几级而已。等到往后,勋贵子弟越来越不成器,这种事情都很少了。何况,上头也不能真的让军队成了勋贵的自留地,乐得将那些勋贵子弟养废了。贾赦要是想要出头,上头可不管贾赦分家分出来了,毕竟打断骨头连着筋,这年头家族观念深入人心,若是贾家再出个掌管兵权的将军,圣人都要睡不着觉了。
贾赦不想跟那些人解释什么,不过是闲扯几句,一路慢悠悠地往回赶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不远处似乎传来了喊杀之声。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