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70 【0872 赵金凤的娘】
- 871 【0873 去看赵金凤】
- 872 【0874 魏忠贤邀王体乾报喜】
- 873 【0875 朱由校少有的霸气时段】
- 874 【0876 内阁减员严重】
- 875 【0877 郁闷的魏忠贤】
- 876 【0878 很容易就都办妥了】
- 877 【0879 伤害了吴家】
- 878 【0880 安抚吴家】
- 879 【0881 韦爵爷】
- 880 【0882 韦爵爷一惊】
- 881 【0883 心急火燎的孙承宗】
- 882 【0884 高第主持议事】
- 883 【0885 来自大舅哥的敲打】
- 884 【0886 两个大舅哥】
- 885 【0887 韦爵爷开心的期待】
- 886 【0888 效率超高的统计署蓟辽站】
- 887 【0889 出征吧,骑兵团】
- 888 【0890 宝军骑兵团】
- 889 【0891 骑兵团第一战】
- 890 【0892 学聪明了的努尔哈赤】
- 891 【0893 从键盘侠到统治阶层】
- 892 【0894 号称六万的大军入关】
- 893 【0895 闲得慌的吴三桂】
- 894 【0896 吴三桂跪下了】
- 895 【0897 没人知道就可以】
- 896 【0898 典型的宝军伏击战】
- 897 【0899 全方位比拼】
- 898 【0900 总裁亲赴前屯堡】
- 899 【0901 韦总裁上课】
- 900 【0902 韦总裁一点不觉得苦】
- 901 【0903 有大气魄的努尔哈赤】
- 902 【0904 骑兵团和步兵旅协同作战】
- 903 【0905 作弊的宝军】
- 904 【0906 夺取喀喇沁之后】
- 905 【0907 扼杀家族式腐败】
- 906 【0908 货币体系面临崩溃】
- 907 【0909 聪明的卓特木尔】
- 908 【0910 第一笔军购订单】
- 909 【0911 乌兰图雅琪琪格】
- 910 【0912 韦总裁亲自赴约】
- 911 【0913 定了】
- 912 【0914 定情信物】
- 913 【0915 朱由校着急了】
- 914 【0916 一切照着历史走】
- 915 【0917 管理蒙古,得学建奴】
- 916 【0918 上百年】
- 917 【0919 韦爵爷的发展目标】
- 918 【0920 彼得大帝和***大帝】
- 919 【0921 韦爵爷最崇拜的人】
- 920 【0922 军事艺术巨匠】
- 921 【0923 硬着头皮的***】
- 922 【0924 努尔哈赤亲自追击】
- 923 【0925 莽古尔泰】
- 924 【0926 曹文诏来援救】
- 925 【0927 内喀尔喀的寒冷夜晚】
- 926 【0928 恩格德尔】
- 927 【0929 曹文诏到了】
- 928 【0930 两军同时抵达】
- 929 【0931 刘大河与曹文诏】
- 930 【0932 天地会兼容不了大明】
- 931 【0933 一见面就崩了】
- 932 【0934 关宁铁骑正名的机会来了】
- 933 【0935 曹文诏的证明】
- 934 【0936 优先攻击宝军骑兵团】
- 935 【0937 宝军骑兵团】
- 936 【0938 宝军骑兵大发神威】
- 937 【0939 占了便宜就撤出】
- 938 【0940 不一样的韦宝】
- 939 【0941 不愿意的韦宝下】
- 940 【0942 中原之难】
- 941 【0943 由盛转衰】
- 942 【0944 韦爵爷对大明的影响】
- 943 【0945 胥吏】
- 944 【0946 爵爷回京】
- 945 【0947 黑暗的时代】
- 946 【0948 韦爵爷回京】
- 947 【0949 天启算是很不错的皇帝】
- 948 【0950 先大宴同僚再拜访岳父】
- 949 【0951 八百多万两纹银的缺口】
- 950 【0952 韦爵爷为朝廷弄钱的计划】
- 951 【0953 开放口岸和统管整个大明水师】
- 952 【0954 老丈人深夜召见】
- 953 【0955 臣子难为】
- 954 【0956 翁婿推心置腹】
- 955 【0957 让顾秉谦上奏本】
- 956 【0958 丁绍轼】
- 957 【0959 顾秉谦难办了】
- 958 【0960 理直气壮的韦爵爷】
- 959 【0961 居然说服了大半个内阁】
- 960 【0962 都是韦宝**想到的】
- 961 【0963 韦宝**想到这么顺利】
- 962 【0964 初见杨嗣昌】
- 963 【0965 杨嗣昌】
- 964 【0966 八百*两银子的缺口】
- 965 【0967 狗脑子】
- 966 【0968 罢免杨嗣昌】
- 967 【0969 一帮大能】
- 968 【0970 首辅大人的难言之隐】
- 969 【0971 几方面微妙的势力】
- 970 【0972 韦爵爷技惊四座】
- 971 【0973 内阁出奇的一致】
- 972 【0974 君臣饮宴】
- 973 【0975 魏忠贤把话说的很重】
- 974 【0976 魏忠贤与韦宝翻脸】
- 975 【0977 韦府热闹了】
- 976 【0978 取悦皇帝不容易】
- 977 【0979 韦宝没想到】
- 978 【0980 韦爵爷辞官】
- 979 【0981 到底要不要当皇帝】
- 980 【0982 王体乾来访】
- 981 【0983 王体乾的来意】
- 982 【0984 太监】
- 983 【0985 要不要听王体乾的】
- 984 【0986 韦爵爷不同意合作】
- 985 【0987 客巴巴起作用】
- 986 【0988 客巴巴】
- 987 【0989 韦宝之所以直接对皇帝托出新政的原因】
- 988 【0990 李永贞为九千岁出的主意】
- 989 【0991 魏忠贤点头】
- 990 【0992 九百万两】
- 991 【0993 聪古伦格格入京】
- 992 【0994 找老丈人借银子】
- 993 【0995 国公爷讨价还价】
- 994 【0996 御前议事】
- 995 【0997 朱由校接见英国公】
- 996 【0998 朱由校站在了张维贤一边】
- 997 【0999 折个中吧】
- 998 【1000 聪古伦格格的信】
- 999 【1001 韦爵爷得到了聪古伦的消息】
- 1000 【1002 不容易搞】
- 1001 【1003 铺天盖地的反对声浪】
- 1002 【1004 韦宝见聪古伦】
- 1003 【1005 政治婚姻】
- 1004 【1006 高第要撤回关外兵马】
- 1005 【1007 晋商】
- 1006 【1008 关宁锦防线的前世今生】
- 1007 【1009 御前议事】
- 1008 【1010 蓟辽督师的官位】
- 1009 【1011 朱由校开始防着韦宝了】
- 1010 【1012 盛世之梦】
- 1011 【1013 朱由校要杀韦宝】
- 1012 【1014 朱由校的驭臣之道】
- 1013 【1015 无路可退】
- 1014 【1016 韦爵爷去辽东】
- 1015 【1017 张美圆和吴雪霞有喜了】
- 1016 【1018 韦总裁坚持带上两门炮】
- 1017 【1019 我是韦宝舅舅】
- 1018 【1020 宁远换防】
- 1019 【1021 又和袁崇焕碰头了】
- 1020 【1022 大明第一帅】
- 1021 【1023 范文程来劝降】
- 1022 【1024 贞明公主】
- 1023 【1025 军演】
- 1024 【1026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 1025 【1027 努尔哈赤出兵】
- 1026 【1028 钓鱼】
- 1027 【1029 预料之中的大胜】
- 1028 【1030 努尔哈赤议和】
- 1029 【1031 战争扩大化】
- 1030 【1032 宝军第一次主动与建奴在开阔地战斗】
- 1031 【1033 排队枪毙战术】
- 1032 【1034 韦总裁没有想到建奴如此不堪一击】
- 1033 【1035 努尔哈赤要死了】
- 1034 【1036 建奴全军覆没】
- 1035 【1037 向大明朝廷索要二百五十万两补贴】
- 1036 【1038 东北王】
- 1037 【1039 很顺利的韦爵爷】
- 1038 【1040 宝军骑兵团】
- 1039 【1041 吓破了胆的建奴】
- 1040 【1042 聪古伦格格回义州城】
- 1041 【1043 历史节点上的建奴】
- 1042 【1044 建奴向天地会求救】
- 1043 【1045 努尔哈赤愿意用韦宝的药】
- 1044 【1046 努尔哈赤醒了】
- 1045 【1047 大气的韦总裁】
- 1046 【1048 派郎中】
- 1047 【1049 两种可能】
- 1048 【1050 给努尔哈赤看病】
- 1049 【1051 努尔哈赤不甘心的地方】
- 1050 【1052 努尔哈赤要韦宝称天可汗】
- 1051 【1053 大玉儿进义州城】
- 1052 【1054 封公爵】
- 1053 【1055 辅国公】
- 1054 【1056 辅国公回京接驾】
- 1055 【1057 当朝红人韦公爷】
- 1056 【1058 英国公请辞京营总督】
- 1057 【1059 不听劝的朱由检】
- 1058 【1060 理工宅与文青宅】
- 1059 【1061 信**后】
- 1060 【1062 义妹田氏义姐张皇后】
- 1061 【1063 阻止朱由校修三大殿】
- 1062 【1064 朱由校的攻略秘籍】
- 1063 【1065 田秀英】
- 1064 【1066 辅国公党】
- 1065 【1067 韦公爷的升官神话】
- 1066 【1068 **图雅琪琪格】
- 1067 【**** 大明的第一支工程兵】
- 1068 【1070 皇帝到山海关】
- 1069 【1071 赵克虎和林小玉的往事】
- 1070 【1072 毛帅的难言之隐】
- 1071 【1073 毛文龙的确伟大】
- 1072 【1074 韦公爷连夜拜见林小玉】
隐藏
显示工具栏
【0882 韦爵爷一惊】
【0882 韦爵爷一惊】
韦宝暗暗好笑,心说你在这里摆个什么谱儿啊?老子要是不甩你,你看看这里有人甩你吗?
韦宝对李永贞笑道:“李公公,就在大院宣读吧,我还没有自己的官厅。”
“岂有此理,韦爵爷出任蓟辽监军已经月余了啊,这么长时间,居然连自己的官厅都没有,底下人都是如何办事的?”李永贞阴阳怪气的道,说罢看了众人一圈。
他是宣读圣旨的,某种意义上,现在李永贞代表的就是皇帝,很有威仪。
蓟辽督师府众人不敢出声,一致低着头。
李永贞哼了一声:“所有人都到了吗?宣读圣旨可是大事。怎么没看到孙督师?”
“老夫在此!”孙承宗此时已经步出了自己的官厅。
李永贞呵呵一笑:“孙督师好大的架子,你不知道圣旨来了吗?还要圣旨等你?”
“你少扣大帽子!”孙承宗冷然道。暗忖你不就是魏忠贤身边一条狗吗,怎么着?你还想在老夫身上榨取贿赂不成?你觉得老夫会吃你这一套吗?
韦宝见李永贞面色不善,似乎马上要发火,赶忙道:“李公公,宣读圣旨吧?”
李永贞也知道孙承宗不怕自己,自己也拿孙承宗没什么办法,只是想多与孙承宗吵上几句,故意气一气老头,现在见韦宝开腔,想到韦宝是孙承宗的弟子,便给了韦宝一个面子,住嘴了。
否则太监们都是心胸狭窄的人,最不能吃亏的就是嘴巴。
李永贞随即宣读了圣旨,韦宝升迁正三品。韦宝因功勋卓越封侯爵。皇帝将会亲自主持韦宝娶小妾的婚事,还要认韦宝的小妾为义妹。
这四条圣旨一宣读完,在场人人只觉得振聋发聩。
虽然众人大概都已经耳闻了风声,大概知道都是一些啥事情。
但是当亲耳听宣读圣旨,还是感觉很不可思议。
韦宝升迁正三品?
韦宝自己在蓟辽当监军,韦宝的岳父当山海关总兵?
这不等于什么权力都是他韦家的了?
韦家在关外的权力比当初李成梁都大了吧?
十五岁的人,能封爵吗?而且还一上来就封一个侯爵?
李成梁当初也只是伯爵啊。
韦宝立的功再大,毕竟也才十五岁啊,况且,不过是多杀了建奴几个人,也没有夺下啥重要城关啊?
最搞笑的是最后一条,皇帝不要亲自主持韦宝娶小妾的婚事,还要认韦宝的小妾为义妹。
这是何等的荣宠?
就是太祖开国的时候,对待开国功臣也没有这么重的赏赐吧?
他们都以为是皇帝安排的。
其实还真不是朱由校安排的,朱由校没有那个脑子。
这些都是韦宝自己求的,最搞笑的是,韦宝也只是随口的提一提罢了,却没有想到因为东林党和阉党对立的因素,东林党和阉党居然全盘答应了他的要求。
倒是魏忠贤想阻止,却发现很难阻止了。
更有甚者,魏忠贤居然从这件事上看明白,韦宝最好的去处居然是海防总督衙门!
魏忠贤甚至想让韦宝尽早赴任,到海防总督衙门执掌大印,将韦宝扶正成为海防总督大臣了。
魏忠贤担心韦宝在辽东再搞一两年,蓟辽十几万人马都姓了韦,到时候大明朝无人能够控制韦宝。
把韦宝放到海防总督衙门,既能替魏忠贤搞钱,山东一带的军权也没有边军那么重。
边军都是野战部队,而山东方面的军队有点像后世的缉私警察部队,或者武警部队性质。
魏忠贤却不知道的是,韦宝不管是在蓟辽,还是在河间府、沧州府、山东和登莱,韦宝控制军队的手段是魏忠贤所无法想象的。
韦宝上来就会把人裁撤一批,身体素质不行,思想没法改造的兵士都赶走,就不剩下几个人了,将领也全部安揷上自己的人。
一番操作之后,山东十万大军,蓟辽六万多大军,已经尽数姓了韦,不管韦宝将来说不说离开蓟辽,都一样。
吴家只是摆设。
圣旨宣读完毕,众人向韦宝和吴襄贺喜。
吴襄眉飞色舞,想让自己看上去谦和一些,却真的好难做到啊。
吴襄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居然能坐上山海关总兵的宝座!
这个位置,相当于蓟辽军队的二号人物,权力之大,仅次于蓟辽督师!
在原本的历史中,吴襄直到大明灭亡前夕,才短暂的坐上过这个位置。
“酒宴早已经备好,请诸位大人都到海商会馆去用一些酒饭。”吴襄乐开了花,“一应花销,都算在我吴家头上,请诸位大人将军,一定要赏在下一个薄面。”
众人纷纷笑着道好说好说。
大家虽然嫉妒,但是现在木已成舟,已经板上钉钉,却也能够接受。
只是没有想到韦宝在朝廷现在这么混的开,这得摆平多方势力,才能成就如此的局面啊。
“恭喜吴将军,恭喜韦爵爷呀。”高第呵呵大笑,暗忖有了韦宝,韦宝又扶持了自己的老丈人吴襄成为山海关总兵,那他这个蓟辽经略在孙承宗走人之后,就可以安心打酱油,啥也不用过问了。
这是高第巴不得的,高第能得到蓟辽经略的位置已经知足,并没有想过夺啥功劳,能不犯错就成了,能到辽东镀金,回归朝廷的时候,将稳坐兵部尚书的位置!
“呵呵,高大人客气了。”韦宝笑眯眯道。
众人也纷纷热络的对韦宝一通恭维。
“韦爵爷,这是九千岁让人赶制的官服,咱大明可没有现存的侯爷官服了呀,您看看,这做工,都是紫禁城最好的裁缝做出来的,一共三件,每件都超过一百两纹银!爵爷这就换上吧?”李永贞笑着让小太监取出官服。
韦宝笑道:“多谢李公公,对李公公和诸位公公的厚谢,等到了私下再拿出来,重谢魏公公和司礼监的大公公的谢礼,我也早已经让人备好了。”
李永贞闻言,两眼放光,知道韦宝的谢礼是很吓人的!动辄便是上万两,封爵这么大的喜事,怕是至少得十万两闻言起步吧,给他个人的谢礼,至少也得万两纹银。
李永贞笑的合不拢嘴:“不忙,不忙,韦爵爷出手大方,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
“呵呵,等会李公公一定要多喝几杯酒,我要好好陪一陪公公。”韦宝笑道:“不过我酒力不行,公公可不要拖着我不放哦。”
“不会不会,谁敢灌韦爵爷的酒。咱家一定帮着爵爷。”李永贞笑的嘴都合不拢。
韦宝说声失陪,让底下人好好招呼众官员和将领。
韦宝看见孙承宗沉着脸走了,赶忙追过去道:“恩师。”
孙承宗倒也不是冲着韦宝,不是不给韦宝面子,只是不想和太监们多接触,另外也有些看不惯韦宝和吴襄两个人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
虽然韦宝和吴襄已经尽力收敛了,但是在孙承宗看来,还是很不舒服的。
孙承宗在大明偌大的功劳,为了大明朝廷,为了边军,日夜操劳,到头来,不但得走人,还啥都没捞着。
别说侯爵,孙承宗连伯爵,连爵位都没有,一个年近古稀的人,还赶不上自己十来岁的关门弟子,这不让人郁闷吗?
“你去忙你的吧,我不舒服,今日恐怕没办法吃韦爵爷的喜酒了。”孙承宗冷淡道。
韦宝笑道:“恩师没法去吃酒,那我就让人将酒菜摆到督师府后院,与恩师两个人对饮。”
“你不必招呼我一个马上要卸任的糟老头子,去陪那些京师来的大人物吧!”孙承宗不高兴道。
“恩师,您是顶天立地的大人啊,是朝廷和大明的栋梁,还跟太监置气做什么、倒是未免有些小家子气了。”韦宝笑道。
这种话,旁人是不敢乱说的,但是韦宝可以。
一方面韦宝年轻,才十五岁年纪,是真正的少年时期。
另一方面韦宝与孙承宗的关系非同一般,入室弟子,与子侄差不多。
韦宝发现了一些与孙承宗的相处之道,不能太把自己这个恩师供着,有时候越是怼孙承宗几句,孙承宗反而态度还能转化一些。
也许,普天之下,除了韦宝,也没有人敢怼孙承宗了。
“哼,你这是说老夫气量小?难道是猫儿狗儿都能骑到我堂堂大明督师头上拉屎拉尿了,是这个意思吗?韦爵爷那一套为官之道,老夫几十年前就看的明明白白的,只是老夫不会!”孙承宗怒道。
韦宝呵呵一笑,拽起老头就走人,也不管孙承宗是不是在火头上,是不是因为自己不高兴。
其实韦宝知道孙承宗不高兴,一方面因为自己封爵,一方面因为吴襄升任山海关总兵,等于自己夺了军权。
孙承宗不会因为自己升任正三品和皇帝要给赵金凤主婚,并且收赵金凤为皇妹的事情不高兴的。
韦宝知道,天底下最防备自己的,应该要数魏忠贤和孙承宗这两个人。
虽然这两个人立场不同,水火不容,但是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未来有多少人防备自己不好说,反正目前为止,韦宝觉得,大明内部,就这两个人最防备自己了。
至于外部,建奴那边不必说,各个防备自己,朝鲜人也一样,怕自己哪天把朝鲜王室一脚踢开。
至于再低阶一些的人,比如祖大寿和毛文龙等人,不管防备还是不防备韦宝,在韦宝眼里,他们都已经不够格了。
与韦宝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级。
魏忠贤防备韦宝是出于权力角度考虑,觉得韦宝不是真正的自己人。
孙承宗防备韦宝是出于战略角度,而且韦宝已经有了军阀的雏形,不但有大片的土地和大批的兵勇,还有这么强的声望。
现在韦宝还在大明内部掌控了如此多的军权,这些隐患,孙承宗想想都觉得心慌。
不知道万一哪天韦宝要是坐反,谁能挡得住。
“别拉,老夫会走。”孙承宗被韦宝拖着自己的手走路,心中一暖。
“恩师。你再大声一点,又想找人吵生闲气的架吵吗?”韦宝笑道。
孙承宗叹口气:“老夫会怕他们吗?”
“是,您谁也不怕。”韦宝笑道:“但是吵那种架,您获得了什么?没必要。”
这些道理,孙承宗自然是比谁都清楚的,但是人老了,难免固执,尤其是快失去势力的时候,心情更加不好。
“爵爷,你不必招呼我了,真的,心意老夫领了,你去招呼那些贵客吧!”孙承宗道。
“恩师,能不能别一口一个爵爷的了?我便是当了公爵,也是恩师的弟子呀。”韦宝笑道:“再说,以后人家称呼恩师也得改了,您的弟子封了爵位,您脸上无光吗?”
“叫我什么?老夫脸上有什么光?你是你,我是我,我可不敢高攀韦爵爷。”孙承宗被韦宝说中心疼的地方,不满的道。
孙承宗觉得凭自己的名望,还用得着沾你韦宝的光?
“别人会叫你什么可能变化不大,但都知道您是我韦宝的恩师呀。”韦宝笑着胡搅蛮缠,“反正我没有给您老丢人吧?”
孙承宗还想说什么,这时候,有天地会统计署的人过来报信。
林文彪在听信之后,点了点头,便要来告知韦总裁。
“爵爷。”林文彪学着众人的样子改了称呼。
韦宝哦了一声,知道林文彪很少这么直接拦阻自己与人说话,一定有急事了。
孙承宗也猜想到有什么大事,对韦宝道:“好了,小宝,公务要紧。”
韦宝笑了笑,为了表示不将孙承宗当外人,对林文彪道:“恩师没关系,有什么事情,直说吧!”
林文彪不傻,如果是不能让孙承宗知道的事情,会隐晦的点出来,然后用别的事情交代过去,肯定不能让孙承宗知道。
不过这件事,林文彪觉得孙承宗知道没问题,因为即便自己不说,孙承宗马上也会知道的!
“是,回爵爷的话,探子来报,建奴会合漠南蒙古朵颜部,预备进犯辽东!”林文彪道。
韦宝和孙承宗同时一惊,两个人都有些意外。
韦宝对李永贞笑道:“李公公,就在大院宣读吧,我还没有自己的官厅。”
“岂有此理,韦爵爷出任蓟辽监军已经月余了啊,这么长时间,居然连自己的官厅都没有,底下人都是如何办事的?”李永贞阴阳怪气的道,说罢看了众人一圈。
他是宣读圣旨的,某种意义上,现在李永贞代表的就是皇帝,很有威仪。
蓟辽督师府众人不敢出声,一致低着头。
李永贞哼了一声:“所有人都到了吗?宣读圣旨可是大事。怎么没看到孙督师?”
“老夫在此!”孙承宗此时已经步出了自己的官厅。
李永贞呵呵一笑:“孙督师好大的架子,你不知道圣旨来了吗?还要圣旨等你?”
“你少扣大帽子!”孙承宗冷然道。暗忖你不就是魏忠贤身边一条狗吗,怎么着?你还想在老夫身上榨取贿赂不成?你觉得老夫会吃你这一套吗?
韦宝见李永贞面色不善,似乎马上要发火,赶忙道:“李公公,宣读圣旨吧?”
李永贞也知道孙承宗不怕自己,自己也拿孙承宗没什么办法,只是想多与孙承宗吵上几句,故意气一气老头,现在见韦宝开腔,想到韦宝是孙承宗的弟子,便给了韦宝一个面子,住嘴了。
否则太监们都是心胸狭窄的人,最不能吃亏的就是嘴巴。
李永贞随即宣读了圣旨,韦宝升迁正三品。韦宝因功勋卓越封侯爵。皇帝将会亲自主持韦宝娶小妾的婚事,还要认韦宝的小妾为义妹。
这四条圣旨一宣读完,在场人人只觉得振聋发聩。
虽然众人大概都已经耳闻了风声,大概知道都是一些啥事情。
但是当亲耳听宣读圣旨,还是感觉很不可思议。
韦宝升迁正三品?
韦宝自己在蓟辽当监军,韦宝的岳父当山海关总兵?
这不等于什么权力都是他韦家的了?
韦家在关外的权力比当初李成梁都大了吧?
十五岁的人,能封爵吗?而且还一上来就封一个侯爵?
李成梁当初也只是伯爵啊。
韦宝立的功再大,毕竟也才十五岁啊,况且,不过是多杀了建奴几个人,也没有夺下啥重要城关啊?
最搞笑的是最后一条,皇帝不要亲自主持韦宝娶小妾的婚事,还要认韦宝的小妾为义妹。
这是何等的荣宠?
就是太祖开国的时候,对待开国功臣也没有这么重的赏赐吧?
他们都以为是皇帝安排的。
其实还真不是朱由校安排的,朱由校没有那个脑子。
这些都是韦宝自己求的,最搞笑的是,韦宝也只是随口的提一提罢了,却没有想到因为东林党和阉党对立的因素,东林党和阉党居然全盘答应了他的要求。
倒是魏忠贤想阻止,却发现很难阻止了。
更有甚者,魏忠贤居然从这件事上看明白,韦宝最好的去处居然是海防总督衙门!
魏忠贤甚至想让韦宝尽早赴任,到海防总督衙门执掌大印,将韦宝扶正成为海防总督大臣了。
魏忠贤担心韦宝在辽东再搞一两年,蓟辽十几万人马都姓了韦,到时候大明朝无人能够控制韦宝。
把韦宝放到海防总督衙门,既能替魏忠贤搞钱,山东一带的军权也没有边军那么重。
边军都是野战部队,而山东方面的军队有点像后世的缉私警察部队,或者武警部队性质。
魏忠贤却不知道的是,韦宝不管是在蓟辽,还是在河间府、沧州府、山东和登莱,韦宝控制军队的手段是魏忠贤所无法想象的。
韦宝上来就会把人裁撤一批,身体素质不行,思想没法改造的兵士都赶走,就不剩下几个人了,将领也全部安揷上自己的人。
一番操作之后,山东十万大军,蓟辽六万多大军,已经尽数姓了韦,不管韦宝将来说不说离开蓟辽,都一样。
吴家只是摆设。
圣旨宣读完毕,众人向韦宝和吴襄贺喜。
吴襄眉飞色舞,想让自己看上去谦和一些,却真的好难做到啊。
吴襄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居然能坐上山海关总兵的宝座!
这个位置,相当于蓟辽军队的二号人物,权力之大,仅次于蓟辽督师!
在原本的历史中,吴襄直到大明灭亡前夕,才短暂的坐上过这个位置。
“酒宴早已经备好,请诸位大人都到海商会馆去用一些酒饭。”吴襄乐开了花,“一应花销,都算在我吴家头上,请诸位大人将军,一定要赏在下一个薄面。”
众人纷纷笑着道好说好说。
大家虽然嫉妒,但是现在木已成舟,已经板上钉钉,却也能够接受。
只是没有想到韦宝在朝廷现在这么混的开,这得摆平多方势力,才能成就如此的局面啊。
“恭喜吴将军,恭喜韦爵爷呀。”高第呵呵大笑,暗忖有了韦宝,韦宝又扶持了自己的老丈人吴襄成为山海关总兵,那他这个蓟辽经略在孙承宗走人之后,就可以安心打酱油,啥也不用过问了。
这是高第巴不得的,高第能得到蓟辽经略的位置已经知足,并没有想过夺啥功劳,能不犯错就成了,能到辽东镀金,回归朝廷的时候,将稳坐兵部尚书的位置!
“呵呵,高大人客气了。”韦宝笑眯眯道。
众人也纷纷热络的对韦宝一通恭维。
“韦爵爷,这是九千岁让人赶制的官服,咱大明可没有现存的侯爷官服了呀,您看看,这做工,都是紫禁城最好的裁缝做出来的,一共三件,每件都超过一百两纹银!爵爷这就换上吧?”李永贞笑着让小太监取出官服。
韦宝笑道:“多谢李公公,对李公公和诸位公公的厚谢,等到了私下再拿出来,重谢魏公公和司礼监的大公公的谢礼,我也早已经让人备好了。”
李永贞闻言,两眼放光,知道韦宝的谢礼是很吓人的!动辄便是上万两,封爵这么大的喜事,怕是至少得十万两闻言起步吧,给他个人的谢礼,至少也得万两纹银。
李永贞笑的合不拢嘴:“不忙,不忙,韦爵爷出手大方,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
“呵呵,等会李公公一定要多喝几杯酒,我要好好陪一陪公公。”韦宝笑道:“不过我酒力不行,公公可不要拖着我不放哦。”
“不会不会,谁敢灌韦爵爷的酒。咱家一定帮着爵爷。”李永贞笑的嘴都合不拢。
韦宝说声失陪,让底下人好好招呼众官员和将领。
韦宝看见孙承宗沉着脸走了,赶忙追过去道:“恩师。”
孙承宗倒也不是冲着韦宝,不是不给韦宝面子,只是不想和太监们多接触,另外也有些看不惯韦宝和吴襄两个人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
虽然韦宝和吴襄已经尽力收敛了,但是在孙承宗看来,还是很不舒服的。
孙承宗在大明偌大的功劳,为了大明朝廷,为了边军,日夜操劳,到头来,不但得走人,还啥都没捞着。
别说侯爵,孙承宗连伯爵,连爵位都没有,一个年近古稀的人,还赶不上自己十来岁的关门弟子,这不让人郁闷吗?
“你去忙你的吧,我不舒服,今日恐怕没办法吃韦爵爷的喜酒了。”孙承宗冷淡道。
韦宝笑道:“恩师没法去吃酒,那我就让人将酒菜摆到督师府后院,与恩师两个人对饮。”
“你不必招呼我一个马上要卸任的糟老头子,去陪那些京师来的大人物吧!”孙承宗不高兴道。
“恩师,您是顶天立地的大人啊,是朝廷和大明的栋梁,还跟太监置气做什么、倒是未免有些小家子气了。”韦宝笑道。
这种话,旁人是不敢乱说的,但是韦宝可以。
一方面韦宝年轻,才十五岁年纪,是真正的少年时期。
另一方面韦宝与孙承宗的关系非同一般,入室弟子,与子侄差不多。
韦宝发现了一些与孙承宗的相处之道,不能太把自己这个恩师供着,有时候越是怼孙承宗几句,孙承宗反而态度还能转化一些。
也许,普天之下,除了韦宝,也没有人敢怼孙承宗了。
“哼,你这是说老夫气量小?难道是猫儿狗儿都能骑到我堂堂大明督师头上拉屎拉尿了,是这个意思吗?韦爵爷那一套为官之道,老夫几十年前就看的明明白白的,只是老夫不会!”孙承宗怒道。
韦宝呵呵一笑,拽起老头就走人,也不管孙承宗是不是在火头上,是不是因为自己不高兴。
其实韦宝知道孙承宗不高兴,一方面因为自己封爵,一方面因为吴襄升任山海关总兵,等于自己夺了军权。
孙承宗不会因为自己升任正三品和皇帝要给赵金凤主婚,并且收赵金凤为皇妹的事情不高兴的。
韦宝知道,天底下最防备自己的,应该要数魏忠贤和孙承宗这两个人。
虽然这两个人立场不同,水火不容,但是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未来有多少人防备自己不好说,反正目前为止,韦宝觉得,大明内部,就这两个人最防备自己了。
至于外部,建奴那边不必说,各个防备自己,朝鲜人也一样,怕自己哪天把朝鲜王室一脚踢开。
至于再低阶一些的人,比如祖大寿和毛文龙等人,不管防备还是不防备韦宝,在韦宝眼里,他们都已经不够格了。
与韦宝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级。
魏忠贤防备韦宝是出于权力角度考虑,觉得韦宝不是真正的自己人。
孙承宗防备韦宝是出于战略角度,而且韦宝已经有了军阀的雏形,不但有大片的土地和大批的兵勇,还有这么强的声望。
现在韦宝还在大明内部掌控了如此多的军权,这些隐患,孙承宗想想都觉得心慌。
不知道万一哪天韦宝要是坐反,谁能挡得住。
“别拉,老夫会走。”孙承宗被韦宝拖着自己的手走路,心中一暖。
“恩师。你再大声一点,又想找人吵生闲气的架吵吗?”韦宝笑道。
孙承宗叹口气:“老夫会怕他们吗?”
“是,您谁也不怕。”韦宝笑道:“但是吵那种架,您获得了什么?没必要。”
这些道理,孙承宗自然是比谁都清楚的,但是人老了,难免固执,尤其是快失去势力的时候,心情更加不好。
“爵爷,你不必招呼我了,真的,心意老夫领了,你去招呼那些贵客吧!”孙承宗道。
“恩师,能不能别一口一个爵爷的了?我便是当了公爵,也是恩师的弟子呀。”韦宝笑道:“再说,以后人家称呼恩师也得改了,您的弟子封了爵位,您脸上无光吗?”
“叫我什么?老夫脸上有什么光?你是你,我是我,我可不敢高攀韦爵爷。”孙承宗被韦宝说中心疼的地方,不满的道。
孙承宗觉得凭自己的名望,还用得着沾你韦宝的光?
“别人会叫你什么可能变化不大,但都知道您是我韦宝的恩师呀。”韦宝笑着胡搅蛮缠,“反正我没有给您老丢人吧?”
孙承宗还想说什么,这时候,有天地会统计署的人过来报信。
林文彪在听信之后,点了点头,便要来告知韦总裁。
“爵爷。”林文彪学着众人的样子改了称呼。
韦宝哦了一声,知道林文彪很少这么直接拦阻自己与人说话,一定有急事了。
孙承宗也猜想到有什么大事,对韦宝道:“好了,小宝,公务要紧。”
韦宝笑了笑,为了表示不将孙承宗当外人,对林文彪道:“恩师没关系,有什么事情,直说吧!”
林文彪不傻,如果是不能让孙承宗知道的事情,会隐晦的点出来,然后用别的事情交代过去,肯定不能让孙承宗知道。
不过这件事,林文彪觉得孙承宗知道没问题,因为即便自己不说,孙承宗马上也会知道的!
“是,回爵爷的话,探子来报,建奴会合漠南蒙古朵颜部,预备进犯辽东!”林文彪道。
韦宝和孙承宗同时一惊,两个人都有些意外。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