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01 第501章 西风压倒东风
- 502 第502章 别稿官僚主义
- 503 第503章 至少千亿
- 504 第504章 多买几个岛
- 505 第505章 拍马屁的境界
- 506 第506章 你有多大决心,就给你多大支持
- 507 第507章 把我的人丢尽了
- 508 第508章 不明白老爹老妈的想法
- 509 第509章 向莹莹不用为钱发愁了
- 510 第510章 沈老板的毒鸡汤
- 511 第511章 回母校
- 512 第512章 娘们不好安排
- 513 第513章 访谈
- 514 第514章 太会玩了
- 515 第515章 世界级白富美
- 516 第516章 大发现
- 517 第517章 好像是坑
- 518 第518章 新一轮战争开始
- 519 第519章 一声猫叫
- 520 第520章 顺口溜
- 521 第521章 苦口婆心的沈老板
- 522 第522章 奇葩事
- 523 第523章 上半年业绩
- 524 第524章 张悦要走
- 525 第525章 沈老板有马甲在里面
- 526 第526章 随分子
- 527 第527章 风起云涌
- 528 第528章 每532章 风向变
- 529 第529章 都想挖坑让人跳
- 530 第530章 串联
- 531 第531章 赌一把
- 532 第532章 大战落幕
- 533 第533章 暗杀
- 534 第534章 人性的利用
- 535 第535章 升官?
- 536 第536章 办学
- 537 第537章 吃糠咽菜也没什么不好
- 538 第538章 不稀罕
- 539 第539章 不要干爹
- 540 第540章 太不要脸了
- 541 第541章 一小时一美元
- 542 第542章 总统的邀请
- 543 第543章 空头支票
- 544 第544章 紧急回国
- 545 第545章 灵堂前说鬼
- 546 第546章 懵逼中
- 547 第547章 面子
- 548 第548章 吃瓜
- 549 第549章 新来的父母官
- 550 第550章 准备搬家
- 551 第551章 古董有屁用
- 552 第552章 以柔克刚
- 553 第553章 究竟是谁在快乐谁
- 554 第554章 上眼药
- 555 第555章 老同事的电话
- 556 第556章 老朋友
- 557 第557章 还有大秘啊
- 558 第558章 争论
- 559 第559章 坚持更重要
- 560 第560章 男神来了
- 561 第561章 赤裸裸的鄙视
- 562 第562章 野郎中
- 563 第563章 鄙视链
- 564 第564章 狮子大张口
- 565 第565章 健康团队
- 566 第566章 人来多了
- 567 第567章 老娘的家产分割
- 568 第568章 门不当户不对
- 569 第569章 订婚
- 570 第570章 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
- 571 第571章 惊雷
- 572 第572章 怎么就不愿意回去呢
- 573 第573章 大家族的传承之道
- 574 第574章 一百吨
- 575 第575章 不能年年亏
- 576 第576章 真二代和假二代
- 577 第577章 看我肚子干嘛
- 578 第578章 少几个社畜
- 579 第579章 半夜惊魂
- 580 第580章 改革
- 581 第581章 备过案了
- 582 第582章 不能娶的职业女
- 583 第583章 炮轰
- 584 第584章 沈老板的幽默
- 585 第585章 驾驭刺头
- 586 第586章 挖了个大坑
- 587 第587章 小事情引发大风波
- 588 第588章 脑子有病
- 589 第589章 就是欺负人
- 590 第590章 口是心非
- 591 第591章 会死人的
- 592 第592章 人和人的差距
- 593 第593章 开场红
- 594 第594章 惊喜
- 595 第595章 首任轮值CEO
- 596 第596章 讨薪难,就得堵门
- 597 第597章 女大不中留
- 598 第598章 人穷莫娶美娇娘
- 599 第599章 都是骚包惹的祸?
- 600 第600章 沈老板心里的梗
- 601 第601章 低调
- 602 第602章 遗传
- 603 第603章 都没良心
- 604 第604章 当哥哥的愿望
- 605 第605章 坑爹的闺女
- 606 第606章 绝对见不到的画风
- 607 第607章 玩不起
- 608 第608章 郁闷的想吐血
- 609 第609章 沈老板哭穷
- 610 第610章 不能因病返贫
- 611 第611章 干到五十五
- 612 第612章 又滑沟里了
- 613 第613章 麻将精神
- 614 第614章 高手
- 615 第615章 猪被白菜骗走了
- 616 第616章 神仙又要打架
- 617 第617章 软饭吃的理所当然
- 618 第618章 牺牲
- 619 第619章 曝光
- 620 第620章 单位和企业的区别
- 621 第621章 星海汽车公司的第一台机器
- 622 第622章 谢婧栽跟头
- 623 第623章 别棒打鸳鸯
- 624 第624章 都是老婆的功劳
- 625 第625章 新思路
- 626 第626章 平台思维
- 627 第627章 烟火气
- 628 第628章 从没这么热闹过
- 629 第629章 第一单生意
- 630 第630章 哥俩都不是好鸟
- 631 第631章 沈老板成了大旗
- 632 第632章 被打击到
- 633 第633章 秘书的学问
- 634 第634章 沈老板试车
- 635 第635章 两只幼崽
- 636 第636章 手法不行
- 637 第637章 第641 香火(终)
- 638 写在完本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511章 回母校
第511章 回母校
沙河中学始建于五十年代,记得九十年代,沈辉上小学时,学校学生很多,等到他上初中后,学生就渐渐少了,不少人转到城里,初中一个年级就两个班,前几年更是撤消了所有乡镇的中学,全部并到了城市,想上中学,就得去城里,当然要买房子。
所以农村逾发人少,基本上都跟着学生进了城。
初中撤销后,学校就改成了中心小学。
学生逾发少,六个年级还不到一百个学生,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人数最多的有二十几个学生,最少的只有不到十个学生,老师也同样少,就剩下大猫小猫两三只,且年龄普遍比较偏大,年轻有上进心的基本上都调去了城里。
周二中午吃午饭时,校长陈伟接个电话后,就挨个通知所有老师们打扫卫生,同时要求各班班主任通知家长过来打扫卫生,引来不少报怨,甚至当着校长的面抱怨。
想进步的都进城了。
还留在乡里的,年轻点的还好,那些就等着退休的,谁还怕校长,当着校长的面发个牢骚那是常有的,巴不得再别给安排带课,去看个大门或者管个宿舍多轻松。
不过报怨归报怨,活还是要干的。
都有微信群,群里通知一下就行了。
农村不比城里,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年轻的出去打工了,娃丢给爷爷奶奶,好多老年人根本就不会用智能手机,还在用老人机,微信是肯定没有的,学校也有办法,把爸爸妈妈拉到群里,学校有啥通知爸爸妈妈看到了,再打电话通知爷爷奶奶。
让家长来打扫卫生,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学校太大,一共就十几个老师,肯定是打扫不过来的。
指望学生,现在的这些乖宝宝,谁是个能干活的。
八零后九零后的学生,上学从来没让家长操心过,学校也不会折腾家长,现在的这些娃就算了,一二年级的娃鼻屎都擦不干净,还有些尿裤子的,还是让老师操心。
所以,不是学校喜欢折腾家长,有些事实在是没办法。
虽然知道长家会骂娘,但也顾上不那么多了。
只要不当面骂就行了。
下午两点左右,家长们陆续过来的,大多数都是爷爷奶奶,个别几个爸爸妈妈,学校门口停了一堆小车或者电三轮车,两轱辘的电瓶车也有。
全都带着抹布,还有剪刀镰刀之类的工具。
有家长问老师:“咋通知的这么急,有检查的要来?”
老师点头,这事不好解释。
家长抱怨几句,老师也没法跟人家置气。
只能尽量安抚,活不多,马路扫扫,玻璃擦擦,绿化带里的杂草修剪下就好了,虽然有部分家长没来,但来了三分之二,加上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也够了。
学生们课也不上了,四五六年级的被老师们组织起来,跟着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擦玻璃扫树叶,一二三年级的则被赶去操场,由一名老师带着上体育。
老师忙里偷闲,问校长:“校长,到底谁要来参观,还搞这么大阵仗。”
校长四下瞅瞅,压低了声音:“咱们青河首富要来。”
“青河首富?”
老师愣了几下,过了下脑子,才想起来:“姓沈的?”
校长点头:“嗯,我的学生!”
老师无语,你大爷的,还以为有领导要来呢,搞这么大阵势,原来是姓沈的要来,想吐槽一下,想了想还是算了,姓沈的现在可了不得,等闲人见不到。
见见也好,可比那些明星要香。
瞅瞅校长,心里就挺羡慕。
这老家伙命好,教过的学生成了世界首富。
自己教了那么多学生,就没个成材的。
忙活了两个多小时,快到下午五点时,总算收拾完了卫生,马路干净了,校舍玻璃也擦干净了,绿化带里的杂草树叶什么的也清理干净了,面貌焕然一新。
几个宣传橱窗擦了又擦,里面的内容也全换了一遍。
把家长送走后,校长又领着老师开会,分派了一堆任务。
老师们也终于知道了谁要来参观,虽然免不了吐槽一下,不过相比上级领导下来检查要更受欢迎,能见一下那位传说中的沈首富,也挺好。
末了校长感慨:“可惜学校秋上就要全部搬到城里去了,不然还能让我这学生给掏点钱把桌椅板凳、电脑啥的给换一下,最后一个月,大家站好最后一班岗。”
老师们一下心情就差了。
上头已经下文,秋上开学后,乡镇所有小校的学生全部都要进城,学生进城了,老师自然也要进城,这对那些岁数大的,就等着轻闲几年退休的老师来说,委实不算啥好事。
乡里多好,事情少,轻轻松松混一天。
城里就操蛋了,各种闹心事,哪有乡下舒服。
年轻老师同样也有烦恼,有门路有能耐的早就调去了城里,还留在乡下的,都是没门路没能耐的,虽说能进城挺好,可具体会被分到哪个学校现在都没消息,怎么能不烦心。
听校长啦啦了半个小时,大家就心事重重的散了。
次日一早,学生刚上课就接到校长通知,校口门集合。
全校十八个老师,这还是加上管后勤的,实际上带课老师就八个,一人带三个班属于正常现象,剩下的要么管食堂,要么管宿舍的,再就是当领导的。
学校门口,除了正在上课的老师,剩下的全来了。
学校就在县道边上,老师们一边闲聊一边瞅几眼路上。
有老师问:“校长,啥时候到?”
校长说道:“已经出发了,从县城到这最多半个小时。”
另一位老师说:“校长,我记得沈辉上初中的时候语文学的好像最差吧?”
混账玩意!
校长脸有点黑:“谁说的,沈辉数理化不行,语文英语到是可以,还在国企干了几年党务工作,写大材料的语文怎么可能不好。”
老师呵呵一声,没再继续揭底。
他也教过沈辉,怎么可能不知道沈辉情况。
成绩排名倒数,语文考及格的次数都不多,也能算好?
不过姓陈的现在是校长,多少要给留几分面子。
“来了,来了!”
聊了几句,有老师喊了一声,大家忙扭头望去。
就见三辆黑色轿车从南边开了过来,大家都精神一振。
很快,三辆黑色轿车开过来,在七八米外停下。
岁数大的对研究汽车品牌没啥兴趣,就觉得这车看着气派,比儿子的车高档的多,年轻点的则趁机饱眼福,劳斯莱斯啊,特么的活了半辈子还没见过几次呢。
库里南到是经常见,去天汇佳苑就能见到。
幻影系列还是第一次见。
沈辉没等保镖开门,就自个下来了。
难得回趟母校,还有老师在,可不能谱大。
下车扫了一眼,就快步向站在最前面的校长走过去,老远伸出手:“老师。”
伸的双手。
陈伟两手握住他手,上下打量一眼,才笑着说:“总算想起回学校看看了,你可是我们沙河中学的骄傲,我们这些老家伙都以你这个学生为荣。”
沈辉十分谦虚:“没有老师的教导,就没有学生的今天。”
陈伟就更高兴:“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下,老刘不用我介绍了吧,你肯定认识。”
“刘老师!”
沈辉连忙双手握住刘松明的手:“十几年没见,老师身体还好吧?”
“还行!”
刘松明乐呵呵,上下打量这个学生,感觉与有荣焉:“教了一辈子的学生,就你一个有大成就的,老师以有你这样的学生为荣。”
沈辉越发谦虚:“没有老师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哪有学生的今天,就是学生有点不太争气,连个高中也没考上,给老师们脸上抹黑了。”
一片善意笑声。
刘松明拍了拍他的手,没说什么。
沈辉又跟其他的老师握下,剩下的可就不认识了。
当初教过他的老师,大部分已经调到了城里。
还剩下的,就老陈和老刘两位了。
在校门口寒喧一阵,沈辉跟着校长进校参观,学校不大,没啥好看的,校舍还是他上学时的房子,全是红砖房,虽然后来翻新过,可看上去还是有点老旧。
沈辉还专门看了看他当年住过的宿舍,条件不错,都装了暖气。
十几年前他上学时,宿舍连个暖气都没有,全是大通铺,一个宿舍挤十几个人,架的煤炉子,夏天还好,到了冬天,木头门关不太严,睡门口的学生能冻成狗。
也就那年代的农村娃都皮实,换了现在的娃,哪受得了那个罪。
现在条件好的多了,全是高低床,门也换了,还有暖气。
条件是越来越好了,可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不见了。
再到食堂看看,变化比宿舍还大,条件跟十几年前比更是天壤之别。
沈辉那会还吃的大锅饭,现在全是小灶。
当然,伙食费也更贵了。
那会都是自己带米面油交给学校,一个月交几十块钱伙食费。
现在谁还要米面油,一个月伙食费就得大几百。
所以农村逾发人少,基本上都跟着学生进了城。
初中撤销后,学校就改成了中心小学。
学生逾发少,六个年级还不到一百个学生,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人数最多的有二十几个学生,最少的只有不到十个学生,老师也同样少,就剩下大猫小猫两三只,且年龄普遍比较偏大,年轻有上进心的基本上都调去了城里。
周二中午吃午饭时,校长陈伟接个电话后,就挨个通知所有老师们打扫卫生,同时要求各班班主任通知家长过来打扫卫生,引来不少报怨,甚至当着校长的面抱怨。
想进步的都进城了。
还留在乡里的,年轻点的还好,那些就等着退休的,谁还怕校长,当着校长的面发个牢骚那是常有的,巴不得再别给安排带课,去看个大门或者管个宿舍多轻松。
不过报怨归报怨,活还是要干的。
都有微信群,群里通知一下就行了。
农村不比城里,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年轻的出去打工了,娃丢给爷爷奶奶,好多老年人根本就不会用智能手机,还在用老人机,微信是肯定没有的,学校也有办法,把爸爸妈妈拉到群里,学校有啥通知爸爸妈妈看到了,再打电话通知爷爷奶奶。
让家长来打扫卫生,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学校太大,一共就十几个老师,肯定是打扫不过来的。
指望学生,现在的这些乖宝宝,谁是个能干活的。
八零后九零后的学生,上学从来没让家长操心过,学校也不会折腾家长,现在的这些娃就算了,一二年级的娃鼻屎都擦不干净,还有些尿裤子的,还是让老师操心。
所以,不是学校喜欢折腾家长,有些事实在是没办法。
虽然知道长家会骂娘,但也顾上不那么多了。
只要不当面骂就行了。
下午两点左右,家长们陆续过来的,大多数都是爷爷奶奶,个别几个爸爸妈妈,学校门口停了一堆小车或者电三轮车,两轱辘的电瓶车也有。
全都带着抹布,还有剪刀镰刀之类的工具。
有家长问老师:“咋通知的这么急,有检查的要来?”
老师点头,这事不好解释。
家长抱怨几句,老师也没法跟人家置气。
只能尽量安抚,活不多,马路扫扫,玻璃擦擦,绿化带里的杂草修剪下就好了,虽然有部分家长没来,但来了三分之二,加上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也够了。
学生们课也不上了,四五六年级的被老师们组织起来,跟着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擦玻璃扫树叶,一二三年级的则被赶去操场,由一名老师带着上体育。
老师忙里偷闲,问校长:“校长,到底谁要来参观,还搞这么大阵仗。”
校长四下瞅瞅,压低了声音:“咱们青河首富要来。”
“青河首富?”
老师愣了几下,过了下脑子,才想起来:“姓沈的?”
校长点头:“嗯,我的学生!”
老师无语,你大爷的,还以为有领导要来呢,搞这么大阵势,原来是姓沈的要来,想吐槽一下,想了想还是算了,姓沈的现在可了不得,等闲人见不到。
见见也好,可比那些明星要香。
瞅瞅校长,心里就挺羡慕。
这老家伙命好,教过的学生成了世界首富。
自己教了那么多学生,就没个成材的。
忙活了两个多小时,快到下午五点时,总算收拾完了卫生,马路干净了,校舍玻璃也擦干净了,绿化带里的杂草树叶什么的也清理干净了,面貌焕然一新。
几个宣传橱窗擦了又擦,里面的内容也全换了一遍。
把家长送走后,校长又领着老师开会,分派了一堆任务。
老师们也终于知道了谁要来参观,虽然免不了吐槽一下,不过相比上级领导下来检查要更受欢迎,能见一下那位传说中的沈首富,也挺好。
末了校长感慨:“可惜学校秋上就要全部搬到城里去了,不然还能让我这学生给掏点钱把桌椅板凳、电脑啥的给换一下,最后一个月,大家站好最后一班岗。”
老师们一下心情就差了。
上头已经下文,秋上开学后,乡镇所有小校的学生全部都要进城,学生进城了,老师自然也要进城,这对那些岁数大的,就等着轻闲几年退休的老师来说,委实不算啥好事。
乡里多好,事情少,轻轻松松混一天。
城里就操蛋了,各种闹心事,哪有乡下舒服。
年轻老师同样也有烦恼,有门路有能耐的早就调去了城里,还留在乡下的,都是没门路没能耐的,虽说能进城挺好,可具体会被分到哪个学校现在都没消息,怎么能不烦心。
听校长啦啦了半个小时,大家就心事重重的散了。
次日一早,学生刚上课就接到校长通知,校口门集合。
全校十八个老师,这还是加上管后勤的,实际上带课老师就八个,一人带三个班属于正常现象,剩下的要么管食堂,要么管宿舍的,再就是当领导的。
学校门口,除了正在上课的老师,剩下的全来了。
学校就在县道边上,老师们一边闲聊一边瞅几眼路上。
有老师问:“校长,啥时候到?”
校长说道:“已经出发了,从县城到这最多半个小时。”
另一位老师说:“校长,我记得沈辉上初中的时候语文学的好像最差吧?”
混账玩意!
校长脸有点黑:“谁说的,沈辉数理化不行,语文英语到是可以,还在国企干了几年党务工作,写大材料的语文怎么可能不好。”
老师呵呵一声,没再继续揭底。
他也教过沈辉,怎么可能不知道沈辉情况。
成绩排名倒数,语文考及格的次数都不多,也能算好?
不过姓陈的现在是校长,多少要给留几分面子。
“来了,来了!”
聊了几句,有老师喊了一声,大家忙扭头望去。
就见三辆黑色轿车从南边开了过来,大家都精神一振。
很快,三辆黑色轿车开过来,在七八米外停下。
岁数大的对研究汽车品牌没啥兴趣,就觉得这车看着气派,比儿子的车高档的多,年轻点的则趁机饱眼福,劳斯莱斯啊,特么的活了半辈子还没见过几次呢。
库里南到是经常见,去天汇佳苑就能见到。
幻影系列还是第一次见。
沈辉没等保镖开门,就自个下来了。
难得回趟母校,还有老师在,可不能谱大。
下车扫了一眼,就快步向站在最前面的校长走过去,老远伸出手:“老师。”
伸的双手。
陈伟两手握住他手,上下打量一眼,才笑着说:“总算想起回学校看看了,你可是我们沙河中学的骄傲,我们这些老家伙都以你这个学生为荣。”
沈辉十分谦虚:“没有老师的教导,就没有学生的今天。”
陈伟就更高兴:“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下,老刘不用我介绍了吧,你肯定认识。”
“刘老师!”
沈辉连忙双手握住刘松明的手:“十几年没见,老师身体还好吧?”
“还行!”
刘松明乐呵呵,上下打量这个学生,感觉与有荣焉:“教了一辈子的学生,就你一个有大成就的,老师以有你这样的学生为荣。”
沈辉越发谦虚:“没有老师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哪有学生的今天,就是学生有点不太争气,连个高中也没考上,给老师们脸上抹黑了。”
一片善意笑声。
刘松明拍了拍他的手,没说什么。
沈辉又跟其他的老师握下,剩下的可就不认识了。
当初教过他的老师,大部分已经调到了城里。
还剩下的,就老陈和老刘两位了。
在校门口寒喧一阵,沈辉跟着校长进校参观,学校不大,没啥好看的,校舍还是他上学时的房子,全是红砖房,虽然后来翻新过,可看上去还是有点老旧。
沈辉还专门看了看他当年住过的宿舍,条件不错,都装了暖气。
十几年前他上学时,宿舍连个暖气都没有,全是大通铺,一个宿舍挤十几个人,架的煤炉子,夏天还好,到了冬天,木头门关不太严,睡门口的学生能冻成狗。
也就那年代的农村娃都皮实,换了现在的娃,哪受得了那个罪。
现在条件好的多了,全是高低床,门也换了,还有暖气。
条件是越来越好了,可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不见了。
再到食堂看看,变化比宿舍还大,条件跟十几年前比更是天壤之别。
沈辉那会还吃的大锅饭,现在全是小灶。
当然,伙食费也更贵了。
那会都是自己带米面油交给学校,一个月交几十块钱伙食费。
现在谁还要米面油,一个月伙食费就得大几百。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