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04 第五百零六章 蹴鞠
- 505 第五百零七章 翁婿
- 506 第五百零八章 物资
- 507 第五百零九章 部落
- 508 第五百一十章 投诚
- 509 第五百一十一章 人心所向
- 510 第五百一十二章 穷途
- 511 第五百一十三章 献俘
- 512 第五百一十四章 落幕
- 513 第五百一十五章 伤兵
- 514 第五百一十六章 吐谷浑
- 515 第五百一十七章 亲从官
- 516 第五百一十八章 王子
- 517 第五百一十九章 税法
- 518 第五百二十章 烧粮
- 519 第五百二十一章 约战
- 520 第五百二十二章 强兵
- 521 第五百二十三章 吐蕃副相
- 522 第五百二十四章 蛮夷
- 523 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军
- 524 第五百二十六章 会面
- 525 第五百二十七章 歼敌
- 526 第五百二十八章 慕容
- 527 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军
- 528 第五百三十章 战起
- 529 第五百三十一章 地狱
- 530 第五百三十二章 阵
- 531 第五百三十三章 铁鹞子
- 532 第五百三十四章 神臂弩
- 533 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胜
- 534 第五百三十六章 老将
- 535 第五百三十七章 地狱
- 536 第五百三十八章 战后
- 537 第五百三十九章 京观
- 538 第五百四十章 弃城
- 539 第五百四十一章 班师
- 540 第五百四十二章 胡无人
- 541 第五百四十三章 归家
- 542 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捷
- 543 第五百四十五章 工商
- 544 第五百四十六章 胡商
- 545 第五百四十七章 西去
- 546 第五百四十八章 复国
- 547 第五百四十九章 佛道
- 548 第五百五十章 兵团
- 549 第五百五十一章 官吏
- 550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上会
- 551 第五百五十三章 丰年
- 552 第五百五十四章 剑南道
- 553 第五百五十五章 呼罗珊
- 554 第五百五十六章 辩经
- 555 第五百五十七章 弘法
- 556 第五百五十八章 法库论唐
- 557 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宝九载
- 558 第五百六十章 李林甫之死
- 559 第五百六十一章 遣唐使
- 560 第五百六十二章 神仙
- 561 第五百六十三章 河西大都护
- 562 第五百六十四章 遗族
- 563 第五百六十五章 未曾发生的战争
- 564 第五百六十六章 怛罗斯
- 565 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百一十六章 吐谷浑
第五百一十六章 吐谷浑
沈光的大军再次拔营,已是三天后,三千伤兵里最后能活下来的不到两千人,临行前沈光亲自为这些死去的伤兵主持了下葬的仪式,这也让那些活下来的伤兵们有了更强烈的归属感。
“主君,那些党项人只是靠着股蛮勇作战,作战时若没有……”
队伍中,安抱真不由向自家主君问道,在他看来何必要花那么多心思收编那些伤兵,更何况这些活下来的伤兵伤未好透,急切间也上不得战场,这般养着岂不是空耗粮草。
“太玄,这些党项人在你眼中是蛮夷,可是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而他们也从未有过选择的机会,如今我给他们成为华族,让后人不复为蛮夷在此间地狱受苦的机会,你觉得他们日后会舍得在部族里的妻儿父兄吗?”
沈光的回答让安抱真愣了愣,他一直以为主君收编这些伤兵是用来当炮灰,可主君显然不是那么想的,一时间他有些转不过脑子来。
“此战我们攻打吐谷浑,可是谁说我们一定要破城才能打下吐谷浑,这仗要慢慢打。”
沈光笑了起来,他携带超量的物资来攻打吐谷浑,真正的目的从来都在吐蕃人的援军身上,如今党项人被他收服,吐蕃人若要保住吐谷浑,就得派遣国中的兵马,若是速下吐谷浑,吐蕃人收缩兵力固守高原才是大麻烦。
“可是大总管那儿?”
安抱真愣住了,他记得大总管的军令可是限期让他们破积石、复五桥、下赤河,夺取吐谷浑人手上那几座地处要害的大城。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大总管也是清楚的,那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
武威城里,那些被沈光放过的几家大胡商早就被他策反,他们依然会给吐蕃人送去城中消息,只不过这些消息都是王忠嗣和他想让吐蕃人相信的。
安抱真终于明白过来,于是他很识趣地没再问下去,大总管和主君是要以吐谷浑为陷阱,以碎叶军为诱饵,引吐蕃大军来攻。
《安西军团远征风云录》,安抱真是熟读于胸的,他记得孽多城之战,也是主君吸引吐蕃大军主力,给了高大都护率兵击破吐蕃人大营,最后合击吐蕃大军的战机。
想到这儿,安抱真的眼神亮了起来,本以为这次出征吐谷浑,并不是什么大战硬仗,没想到主君图谋这般深远。
……
党项八部最后从征的兵马为两万五千人,沈光主动放慢了行军速度,让派出去的军官担任党项军队的百夫长,同时也让身边的亲从官出任千夫长,开始训练这些党项武士。
同时他也任由大军进逼的消息传到积石山,给了吐谷浑人聚集兵力和坚壁清野的时间,当五月初,天气进入炎热的夏天时,沈光才率军抵达了如临大敌的积石山。
这儿是吐谷浑人最重要的畜牧地,因为靠近黄河,所以附近水系纵横,湖泊众多,有着数量众多的草场,一旦丢了积石山,吐谷浑人便等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近半牧区。
积石山一带的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不过吐谷浑人把城池修在了东北方,便是因为西南山区太过寒冷,不过眼下乃是夏季,他们在坚壁清野的时候,那些无法撤入城中的部落都进了西南山区。
看着牧草青葱的草场,沈光让大军在积石城二十里外扎营立寨,当年吐谷浑被大唐击败,故地曾经被分为四郡,河源、西海、且末、鄯善,其中且末和鄯善都在西域,但是河源郡和西海郡算得上是青海的膏腴之地。
而积石城后面便是“九曲之地”,换句话说积石城同样是把守青海的门户,积石城中除了吐谷浑人外,还有吐蕃守军万人。
沈光并没有穿戴甲胄,只是穿了身戎衣,便和郭子仪等麾下大将一道前往积石城前观察地势,敌情。
吐谷浑人的坚壁清野做得很到位,周围数百里都没有部落放牧,只有积石城外同样扎了大寨,事实上当沈光下令大军扎营的时候,积石城的守军派过骑兵试图骚扰打探,可是在外游弋的党项骑兵打消了他们的念头。
拥有碎叶军的军官们充当百夫长后,党项骑兵放在游牧军队里也能称一声精锐了,积石城的兵力有限,那位守城的吐蕃将领出身卓氏,名唤铁颜,是个年过五旬的老将,而老将便意味着保守和沉稳。
最后这位铁颜将军放弃了出城袭击的举动,随后便加派信使向九曲之地求援,在他看来唐军征发了党项骑兵,大军五万有余,只要唐军舍得伤亡,积石城是守不住的。
一旦丢了积石城,五桥、赤水根本保不住,就算将兵力放在更重要的洪济城、大莫门城也没有什么意义,唐军占据积石山附近后,进可攻、退可守,就和铁刃城落在唐军手里一样,大蕃会陷入被动。
“积石城虽然不是山城,可是却建在山谷中间,以巨石峭壁为屏障,果然是易守难攻。”
安重璋看着前方夹在东北方向谷口的积石城,眉头紧皱,对于他们这些将领们来说,最厌恶的事情莫过于攻打坚城,因为这毫无用兵弄巧的可能,只能那士卒的命去填城墙,不过想到随军的党项骑兵,他的眉头才舒展开了些。
“他强由他强,咱们自不必管,且让党项八部移驻于此地,某倒是要看看吐谷浑人坐不坐得住。”
沈光笑了起来,吐谷浑当年占据的九曲之地才是最富庶的牧区,不过如今成了吐蕃直属的领地,而他们则被赶到了积石山来为吐蕃人看守门户,要是再被党项人占据这儿的牧区,他们便真没了立足之地。
“主君,吐谷浑胜兵四五万,若是化整为零,袭击党项八部……”
“吐谷浑人若是有胆子这般打,咱们便陪他们在这里好好玩玩,正好咱们的新兵尚缺实战磨炼。”
听到郭子仪的话,沈光笑了起来,吐谷浑能拿出的四五万军队已经是其极限,这里面只怕大半都是武备简陋的牧民,吐谷浑人要是想打游骑骚扰的战术,他更加欢迎,正好能好好磨练下手底下的新兵。
积石城的城墙上,吐谷浑的两位王子颇为不甘地看着那个倔犟的吐蕃将军,这明明是他们吐谷浑人的城池,可是父王却偏要他们两个听从吐蕃人的命令,如今唐军已至,可他们除了龟缩在城里,却是什么都不干。
“再这样下去,都不必唐军来打,咱们倒先要饿死了。”
慕容参愤愤不平地骂道,唐军远道而来,在他看来就算打不过也得先试试看,如今连对方的影都没见到,就躲得比草原上的獭子都勤快,这还打什么,干脆投降算了。
“主君,那些党项人只是靠着股蛮勇作战,作战时若没有……”
队伍中,安抱真不由向自家主君问道,在他看来何必要花那么多心思收编那些伤兵,更何况这些活下来的伤兵伤未好透,急切间也上不得战场,这般养着岂不是空耗粮草。
“太玄,这些党项人在你眼中是蛮夷,可是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而他们也从未有过选择的机会,如今我给他们成为华族,让后人不复为蛮夷在此间地狱受苦的机会,你觉得他们日后会舍得在部族里的妻儿父兄吗?”
沈光的回答让安抱真愣了愣,他一直以为主君收编这些伤兵是用来当炮灰,可主君显然不是那么想的,一时间他有些转不过脑子来。
“此战我们攻打吐谷浑,可是谁说我们一定要破城才能打下吐谷浑,这仗要慢慢打。”
沈光笑了起来,他携带超量的物资来攻打吐谷浑,真正的目的从来都在吐蕃人的援军身上,如今党项人被他收服,吐蕃人若要保住吐谷浑,就得派遣国中的兵马,若是速下吐谷浑,吐蕃人收缩兵力固守高原才是大麻烦。
“可是大总管那儿?”
安抱真愣住了,他记得大总管的军令可是限期让他们破积石、复五桥、下赤河,夺取吐谷浑人手上那几座地处要害的大城。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大总管也是清楚的,那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
武威城里,那些被沈光放过的几家大胡商早就被他策反,他们依然会给吐蕃人送去城中消息,只不过这些消息都是王忠嗣和他想让吐蕃人相信的。
安抱真终于明白过来,于是他很识趣地没再问下去,大总管和主君是要以吐谷浑为陷阱,以碎叶军为诱饵,引吐蕃大军来攻。
《安西军团远征风云录》,安抱真是熟读于胸的,他记得孽多城之战,也是主君吸引吐蕃大军主力,给了高大都护率兵击破吐蕃人大营,最后合击吐蕃大军的战机。
想到这儿,安抱真的眼神亮了起来,本以为这次出征吐谷浑,并不是什么大战硬仗,没想到主君图谋这般深远。
……
党项八部最后从征的兵马为两万五千人,沈光主动放慢了行军速度,让派出去的军官担任党项军队的百夫长,同时也让身边的亲从官出任千夫长,开始训练这些党项武士。
同时他也任由大军进逼的消息传到积石山,给了吐谷浑人聚集兵力和坚壁清野的时间,当五月初,天气进入炎热的夏天时,沈光才率军抵达了如临大敌的积石山。
这儿是吐谷浑人最重要的畜牧地,因为靠近黄河,所以附近水系纵横,湖泊众多,有着数量众多的草场,一旦丢了积石山,吐谷浑人便等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近半牧区。
积石山一带的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不过吐谷浑人把城池修在了东北方,便是因为西南山区太过寒冷,不过眼下乃是夏季,他们在坚壁清野的时候,那些无法撤入城中的部落都进了西南山区。
看着牧草青葱的草场,沈光让大军在积石城二十里外扎营立寨,当年吐谷浑被大唐击败,故地曾经被分为四郡,河源、西海、且末、鄯善,其中且末和鄯善都在西域,但是河源郡和西海郡算得上是青海的膏腴之地。
而积石城后面便是“九曲之地”,换句话说积石城同样是把守青海的门户,积石城中除了吐谷浑人外,还有吐蕃守军万人。
沈光并没有穿戴甲胄,只是穿了身戎衣,便和郭子仪等麾下大将一道前往积石城前观察地势,敌情。
吐谷浑人的坚壁清野做得很到位,周围数百里都没有部落放牧,只有积石城外同样扎了大寨,事实上当沈光下令大军扎营的时候,积石城的守军派过骑兵试图骚扰打探,可是在外游弋的党项骑兵打消了他们的念头。
拥有碎叶军的军官们充当百夫长后,党项骑兵放在游牧军队里也能称一声精锐了,积石城的兵力有限,那位守城的吐蕃将领出身卓氏,名唤铁颜,是个年过五旬的老将,而老将便意味着保守和沉稳。
最后这位铁颜将军放弃了出城袭击的举动,随后便加派信使向九曲之地求援,在他看来唐军征发了党项骑兵,大军五万有余,只要唐军舍得伤亡,积石城是守不住的。
一旦丢了积石城,五桥、赤水根本保不住,就算将兵力放在更重要的洪济城、大莫门城也没有什么意义,唐军占据积石山附近后,进可攻、退可守,就和铁刃城落在唐军手里一样,大蕃会陷入被动。
“积石城虽然不是山城,可是却建在山谷中间,以巨石峭壁为屏障,果然是易守难攻。”
安重璋看着前方夹在东北方向谷口的积石城,眉头紧皱,对于他们这些将领们来说,最厌恶的事情莫过于攻打坚城,因为这毫无用兵弄巧的可能,只能那士卒的命去填城墙,不过想到随军的党项骑兵,他的眉头才舒展开了些。
“他强由他强,咱们自不必管,且让党项八部移驻于此地,某倒是要看看吐谷浑人坐不坐得住。”
沈光笑了起来,吐谷浑当年占据的九曲之地才是最富庶的牧区,不过如今成了吐蕃直属的领地,而他们则被赶到了积石山来为吐蕃人看守门户,要是再被党项人占据这儿的牧区,他们便真没了立足之地。
“主君,吐谷浑胜兵四五万,若是化整为零,袭击党项八部……”
“吐谷浑人若是有胆子这般打,咱们便陪他们在这里好好玩玩,正好咱们的新兵尚缺实战磨炼。”
听到郭子仪的话,沈光笑了起来,吐谷浑能拿出的四五万军队已经是其极限,这里面只怕大半都是武备简陋的牧民,吐谷浑人要是想打游骑骚扰的战术,他更加欢迎,正好能好好磨练下手底下的新兵。
积石城的城墙上,吐谷浑的两位王子颇为不甘地看着那个倔犟的吐蕃将军,这明明是他们吐谷浑人的城池,可是父王却偏要他们两个听从吐蕃人的命令,如今唐军已至,可他们除了龟缩在城里,却是什么都不干。
“再这样下去,都不必唐军来打,咱们倒先要饿死了。”
慕容参愤愤不平地骂道,唐军远道而来,在他看来就算打不过也得先试试看,如今连对方的影都没见到,就躲得比草原上的獭子都勤快,这还打什么,干脆投降算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