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27 第二十七章 加速(七)
- 628 第二十八章 加速(八)
- 629 第二十九章 加速(九)
- 630 第三十章 加速(十)
- 631 第三十一章 力从地起(一)
- 632 第三十二章 力从地起(二)
- 633 第三十三章 力从地起(三)
- 634 第三十四章 力从地起(四)
- 635 第三十五章 力从地起(五)
- 636 第三十六章 力从地起(六)
- 637 第三十七章 力从地起(七)
- 638 第三十八章 力从地起(八)
- 639 第三十九章 力从地起(九)
- 640 第四十章 力从地起(十)
- 641 第四十一章 力从地起(十一)
- 642 第四十二章 力从地起(十二)
- 643 第四十三章 力从地起(十三)
- 644 第四十四章 力从地起(完)
- 645 第四十五章 挤压(一)
- 646 第四十六章 挤压(二)
- 647 第四十七章 挤压(三)
- 648 第四十八章 挤压(四)
- 649 第四十九章 挤压(五)
- 650 第五十章 挤压(六)
- 651 第五十一章 挤压(七)
- 652 第五十二章 挤压(八)
- 653 第五十三章 挤压(九)
- 654 第五十四章 挤压(完)
- 655 第五十五章 起手
- 656 第五十六章 故伎重施(一)
- 657 第五十七章 故伎重施(二)
- 658 第五十八章 故伎重施(三)
- 659 第五十九章 故伎重施(四)
- 660 第六十章 故伎重施(五)
- 661 第六十一章 故伎重施(六)
- 662 第六十二章 故伎重施(七)
- 663 第六十三章 故伎重施(八)
- 664 第六十四章 故伎重施(九)
- 665 第六十五章 故伎重施(十)
- 666 第六十六章 故伎重施(十一)
- 667 第六十七章 故伎重施(完)
- 668 第六十八章 骆驼与稻草(一)
- 669 第六十九章 骆驼与稻草(二)
- 670 第七十章 骆驼与稻草(三)
- 671 第七十一章 骆驼与稻草(四)
- 672 第七十二章 骆驼与稻草(五)
- 673 第七十三章 骆驼与稻草(六)
- 674 第七十四章 骆驼与稻草(七)
- 675 第七十五章 骆驼与稻草(八)
- 676 第七十六章 骆驼与稻草(九)
- 677 第七十七章 骆驼与稻草(十)
- 678 第七十八章 骆驼与稻草(十一)
- 679 第七十九章 骆驼与稻草(十二)
- 680 第八十章 骆驼与稻草(十三)
- 681 第八十一章 骆驼与稻草(十四)
- 682 第八十二章 骆驼与稻草(十五)
- 683 第八十三章 骆驼与稻草(十六)
- 684 第八十四章 骆驼与稻草(十七)
- 685 第八十五章 骆驼与稻草(十八)
- 686 第八十六章 骆驼与稻草(十九)
- 687 第八十七章 骆驼与稻草(二十)
- 688 第八十八章 骆驼与稻草(二十一)
- 689 第八十九章 骆驼与稻草(完)
- 690 第九十章 崩塌(一)
- 691 第九十一章 崩塌(二)
- 692 第九十二章 崩塌(三)
- 693 第九十三章 崩塌(四)
- 694 第九十四章 崩塌(五)
- 695 第九十五章 崩塌(六)
- 696 第九十六章 崩塌(七)
- 697 第九十七章 崩塌(八)
- 698 第九十八章 崩塌(九)
- 699 第九十八章 崩塌(玖)
- 700 第九十九章 崩塌(十)
- 701 第一百章 崩塌(十一)
- 702 第一百零一章 崩塌(十二)
- 703 第一百零二章 崩塌(十三)
- 704 第一百零三章 崩塌(十四)
- 705 第一百零四章 崩塌(十五)
- 706 第一百零五章 崩塌(十六)
- 707 第一百零六章 崩塌(十七)
- 708 第一百零七章 崩塌(十八)
- 709 第一百零八章 崩塌(完)
- 710 第一百零九章 侠客行(一)
- 711 第一百一十章 侠客行(二)
- 712 第一百一十一章 侠客行(三)
- 713 第一百一十二章 侠客行(四)
- 714 第一百一十三章 侠客行(五)
- 715 第一百一十四章 侠客行(六)
- 7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侠客行(七)
- 717 第一百一十六章 侠客行(八)
- 7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侠客行(九)
- 7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侠客行(十)
- 7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侠客行(十一)
- 721 第一百二十章 侠客行(十二)
- 722 第一百二十一章 侠客行(十三)
- 723 第一百二十二章 侠客行(十四)
- 724 第一百二十三章 侠客行(十五)
- 725 第一百二十四章 侠客行(十六)
- 726 第一百二十五章 侠客行(十七)
- 727 第一百二十六章 侠客行(十八)
- 728 第一百二十七章 侠客行(十九)
- 729 第一百二十八章 侠客行(完)
- 730 第一百二十九章 逆臣(一)
- 731 第一百三十章 逆臣(二)
- 732 第一百三十一章 逆臣(三)
- 733 第一百三十二章 逆臣(四)
- 7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逆臣(五)
- 7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逆臣(六)
- 7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逆臣(七)
- 737 第一百三十六章 逆臣(八)
- 738 第一百三十七章 逆臣(九)
- 739 第一百三十八章 逆臣(十)
- 740 第一百三十九章 逆臣(十一)
- 741 第一百四十章 逆臣(十二)
- 742 第一百四十一章 逆臣(十三)
- 743 第一百四十二章 逆臣(十四)
- 744 第一百四十三章 逆臣(十五)
- 745 第一百四十四章 逆臣(十六)
- 746 第一百四十五章 逆臣(十七)
- 747 第一百四十六章 逆臣(十八)
- 748 第一百四十七章 逆臣(十九)
- 749 第一百四十八章 逆臣(二十)
- 750 第一百四十九章 逆臣(二十一)
- 751 第一百五十章 逆臣(二十二)
- 752 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臣(二十三)
- 753 第一百五十二章 逆臣(二十四)
- 754 第一百五十三章 逆臣(二十五)
- 755 第一百五十四章 逆臣(二十六)
- 756 第一百五十五章 逆臣(二十七)
- 757 第一百五十六章 逆臣(二十八)
- 758 第一百五十七章 逆臣(二十九)
- 759 第一百五十八章 逆臣(三十)
- 760 第一百五十九章 逆臣(三十一)
- 761 第一百六十章 逆臣(三十二)
- 762 第一百六十一章 逆臣(三十三)
- 763 第一百六十二章 逆臣(三十四)
- 764 第一百六十三章 逆臣(三十五)
- 765 第一百六十四章 逆臣(三十六)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七章 力从地起(七)
第三十七章 力从地起(七)
当明清双方还在西南、东南的大地上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陈凯则选择了在广东闷头发展,甚至向士绅阶层释放善意,将大饼画得是又圆又大,放在绝大多数人眼里自然是不务正业的表现。但是,作为政治对手,张孝起等人却是绝对不敢有一丝一毫的轻忽的,因为透过这些表象,他们很清楚陈凯在试图通过何种方式增强其自身的实力,而那隐藏在背后的巨大身影更是他们所不能不为之动容的。
高州府城,这里并不是广州,那座刚刚开过了两次大会,已经成功开始影响到福建和南赣地区的政治生态环境的暴风眼,但是随着陈凯认同了咨议局的提议,并亲往咨议局针对准许疍民上岸谋生一事进行投票的消息传到此间,迅疾的狂风亦是让此间的空气不由得为之一滞。
高廉雷琼巡抚衙门得到消息没过两天,本地的士大夫们就理所当然的收到了风声。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低声的交换着彼此的信息,探讨着各自的看法,时不时的在窃窃私语的同时发出一声声似有似无的窃笑、哀叹。
“我听说,张抚军很是发了一通脾气,现在巡抚衙门里的官员、小吏们无不是轻手轻脚、谨小慎微的,唯恐被张抚军注意到了,成了撒气的筒子。”
“这也难怪。有道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别看合浦珠如今产量少得可怜,但是巡抚衙门和抚标里还有大把人指望着呢。现在陈抚军一出手就是放疍民上岸谋生,摆明了车马就是要拿合浦珠下手,张抚军能高兴才怪呢。”
“我看不光是合浦珠,听说广州、潮州、琼州那些地方都在对马尼拉禁航,是闽王看不惯佛朗机欺压汉人海商。倒是张抚军这边,照样放行不说,就连马尼拉来的佛朗机人都可以贸易,还不是想要赚钱养活他的那个抚标。”
“呵呵,养得活又有什么用?就张孝起那个抚标,就着咱们高州府地面儿上,估摸着连郭登第、张月都打不过。若是碰上了陈抚军麾下那些跟鞑子硬碰硬干过仗的雄师,想来连望风而逃都做不到。”
“没那么夸张吧,逃总应该还是会的吧。”
“我没说不会逃啊,只是就他们那熊样,大概听说陈抚军的大军来了就直接逃之夭夭了,看是绝对不敢看的,哪怕是一眼也不敢。”
毕竟是在高州府的地面儿上,总还是要给张孝起一些面子的。是故,当笑话入了众人之耳,笑声也不可避免的要压低了一些声量。
不过,这里虽说是高廉雷琼巡抚衙门的治下,但是若说对于上面那位朝廷正统文官出身的巡抚大人的敬意,本地的士绅、商贾和豪强们基本上也就是维持在一个礼貌性而已。这,并非是张孝起做过什么让他们厌恶的事情,实在是这人比人,就总会有被旁人恨其不肯早死的。
“陈抚军据说可是个绝不轻易出手,出手就一定见真章的人物。这回,张抚军怕是不好过的。到时候,咨议局设立,必少不了咱们大展拳脚的机会。”
人活着总要有一个奔。这其中,志向高远的总免不了一个曲高和寡,绝大多数所谓的俗人,他们才是社会的主流。
喝粥的羡慕吃白饭的,吃菜的羡慕吃肉的,粗布麻衣者自是渴望着有一日能够绫罗绸缎、妻妾成群,当刘邦、项羽在人群中仰望着高高在上的始皇帝之际,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便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再也没办法将其拔除出去了。
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们对于提升的诉求自有不同,哪怕是在那至尊位上的孤家寡人,同样要为了守住江山社稷,进而开疆拓土、万古流芳而战战兢兢。是故,科举的大行其道本就是符合了下层人士对于阶级提升的诉求,皇帝之所以要大力推广,其中也少不了要借助于科举产生的新生血液来冲击固有的既得利益集团,防止皇权受到旧有势力的挤压。
满清在破关而入之初便在关内例行科举,哪怕是其中掺了满榜、汉榜的砂子,但是比起已经把这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忘了个七七八八的南明而言,仍旧是一条阶级提升的捷径。所以,满清例行诸般恶法的同时仍旧可以得到大批或富裕、或贫寒的汉人士大夫的支持的原因所在。
科举是满清争取汉人士心的大杀器,而作为正统汉家政权的明廷反倒是自废武功,也就是隆武帝和孙可望还有点儿觉悟而已。
奈何,即便是如隆武帝那般在科举考试上给士大夫频繁开绿灯,也总需要考试才行,仍旧是一个千军万马去过那独木桥的现实。一旦连着一两代人考不中,阶级降位也不是什么笑话。而陈凯在广州搞出的那个咨议局,却摆明了是要拿权利来拉拢基层有力人士,这分明是一条更加便捷的通路。
如今,陈凯在广东地面儿上搞咨议局是搞得有声有色,连带着周边地区也受到了影响。可是作为广东省的一部分,粤西南却始终故我——地方上军阀割据,官府都要仰人鼻息,更别说是士绅、商贾了。贫寒士子们渴望科举一步登天,地方有力人士们渴望着能够获得更高的地位,实现阶级的再提升,而粤西文官集团不光是不顺应潮流设立咨议局,就连科举考试都组织组织,眼见着阶级固化日趋严重,地方有识之士自然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由此,盼着陈凯早日将张孝起赶走的心思也就越加的为人所共识。
此间眼看着张孝起要倒霉了,对于“美好未来”的期盼也在这些人们心中恣意生长。当然,其中也不乏有忧国忧民的老成之士,忧心真的兵戎相见了,张孝起背后的中枢朝廷与陈凯背后的郑氏集团之间的矛盾爆发,会否引发连锁反应,让满清占了便宜。
“陈抚军打鞑子还是有一套的,连洪承畴都奈何不了他,应该不会吃亏吧。”
声音的主人没有明言是对满清吃亏,还是对朝廷吃亏,但是剧变即将到来,人们总免不了一个喜忧参半。只是,变化远比想象中的来得更快,确切的说是陈凯出招了,张孝起自然就免不了要回敬一手。
“新消息,新消息。”
气喘吁吁的儒生几乎是撞进了雅间,着实惊了在场的众人一跳。然而,这一句“新消息”却直接让他们忘记了来人的失礼之处,一个眼疾手快的连忙递了杯茶水,让他好将话继续说下去。
“刚刚从巡抚衙门那里传出来的消息,说是张抚军要弹劾陈抚军……”
“弹劾,有用吗?”
陈凯不是寻常文官,作为郑氏集团的二号人物,背后有着如此庞大的藩镇作为依仗,政治斗争中很多招数对其都是无效的。两个字换来的是嗤之以鼻,至少大多是如此的。但是也有人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问及弹劾的内容,却是登时便为之一惊。
“张抚军要弹劾陈抚军滥用虏廷之法,说陈抚军就是那佟养甲第二。”
高州府城,这里并不是广州,那座刚刚开过了两次大会,已经成功开始影响到福建和南赣地区的政治生态环境的暴风眼,但是随着陈凯认同了咨议局的提议,并亲往咨议局针对准许疍民上岸谋生一事进行投票的消息传到此间,迅疾的狂风亦是让此间的空气不由得为之一滞。
高廉雷琼巡抚衙门得到消息没过两天,本地的士大夫们就理所当然的收到了风声。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低声的交换着彼此的信息,探讨着各自的看法,时不时的在窃窃私语的同时发出一声声似有似无的窃笑、哀叹。
“我听说,张抚军很是发了一通脾气,现在巡抚衙门里的官员、小吏们无不是轻手轻脚、谨小慎微的,唯恐被张抚军注意到了,成了撒气的筒子。”
“这也难怪。有道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别看合浦珠如今产量少得可怜,但是巡抚衙门和抚标里还有大把人指望着呢。现在陈抚军一出手就是放疍民上岸谋生,摆明了车马就是要拿合浦珠下手,张抚军能高兴才怪呢。”
“我看不光是合浦珠,听说广州、潮州、琼州那些地方都在对马尼拉禁航,是闽王看不惯佛朗机欺压汉人海商。倒是张抚军这边,照样放行不说,就连马尼拉来的佛朗机人都可以贸易,还不是想要赚钱养活他的那个抚标。”
“呵呵,养得活又有什么用?就张孝起那个抚标,就着咱们高州府地面儿上,估摸着连郭登第、张月都打不过。若是碰上了陈抚军麾下那些跟鞑子硬碰硬干过仗的雄师,想来连望风而逃都做不到。”
“没那么夸张吧,逃总应该还是会的吧。”
“我没说不会逃啊,只是就他们那熊样,大概听说陈抚军的大军来了就直接逃之夭夭了,看是绝对不敢看的,哪怕是一眼也不敢。”
毕竟是在高州府的地面儿上,总还是要给张孝起一些面子的。是故,当笑话入了众人之耳,笑声也不可避免的要压低了一些声量。
不过,这里虽说是高廉雷琼巡抚衙门的治下,但是若说对于上面那位朝廷正统文官出身的巡抚大人的敬意,本地的士绅、商贾和豪强们基本上也就是维持在一个礼貌性而已。这,并非是张孝起做过什么让他们厌恶的事情,实在是这人比人,就总会有被旁人恨其不肯早死的。
“陈抚军据说可是个绝不轻易出手,出手就一定见真章的人物。这回,张抚军怕是不好过的。到时候,咨议局设立,必少不了咱们大展拳脚的机会。”
人活着总要有一个奔。这其中,志向高远的总免不了一个曲高和寡,绝大多数所谓的俗人,他们才是社会的主流。
喝粥的羡慕吃白饭的,吃菜的羡慕吃肉的,粗布麻衣者自是渴望着有一日能够绫罗绸缎、妻妾成群,当刘邦、项羽在人群中仰望着高高在上的始皇帝之际,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便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再也没办法将其拔除出去了。
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们对于提升的诉求自有不同,哪怕是在那至尊位上的孤家寡人,同样要为了守住江山社稷,进而开疆拓土、万古流芳而战战兢兢。是故,科举的大行其道本就是符合了下层人士对于阶级提升的诉求,皇帝之所以要大力推广,其中也少不了要借助于科举产生的新生血液来冲击固有的既得利益集团,防止皇权受到旧有势力的挤压。
满清在破关而入之初便在关内例行科举,哪怕是其中掺了满榜、汉榜的砂子,但是比起已经把这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忘了个七七八八的南明而言,仍旧是一条阶级提升的捷径。所以,满清例行诸般恶法的同时仍旧可以得到大批或富裕、或贫寒的汉人士大夫的支持的原因所在。
科举是满清争取汉人士心的大杀器,而作为正统汉家政权的明廷反倒是自废武功,也就是隆武帝和孙可望还有点儿觉悟而已。
奈何,即便是如隆武帝那般在科举考试上给士大夫频繁开绿灯,也总需要考试才行,仍旧是一个千军万马去过那独木桥的现实。一旦连着一两代人考不中,阶级降位也不是什么笑话。而陈凯在广州搞出的那个咨议局,却摆明了是要拿权利来拉拢基层有力人士,这分明是一条更加便捷的通路。
如今,陈凯在广东地面儿上搞咨议局是搞得有声有色,连带着周边地区也受到了影响。可是作为广东省的一部分,粤西南却始终故我——地方上军阀割据,官府都要仰人鼻息,更别说是士绅、商贾了。贫寒士子们渴望科举一步登天,地方有力人士们渴望着能够获得更高的地位,实现阶级的再提升,而粤西文官集团不光是不顺应潮流设立咨议局,就连科举考试都组织组织,眼见着阶级固化日趋严重,地方有识之士自然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由此,盼着陈凯早日将张孝起赶走的心思也就越加的为人所共识。
此间眼看着张孝起要倒霉了,对于“美好未来”的期盼也在这些人们心中恣意生长。当然,其中也不乏有忧国忧民的老成之士,忧心真的兵戎相见了,张孝起背后的中枢朝廷与陈凯背后的郑氏集团之间的矛盾爆发,会否引发连锁反应,让满清占了便宜。
“陈抚军打鞑子还是有一套的,连洪承畴都奈何不了他,应该不会吃亏吧。”
声音的主人没有明言是对满清吃亏,还是对朝廷吃亏,但是剧变即将到来,人们总免不了一个喜忧参半。只是,变化远比想象中的来得更快,确切的说是陈凯出招了,张孝起自然就免不了要回敬一手。
“新消息,新消息。”
气喘吁吁的儒生几乎是撞进了雅间,着实惊了在场的众人一跳。然而,这一句“新消息”却直接让他们忘记了来人的失礼之处,一个眼疾手快的连忙递了杯茶水,让他好将话继续说下去。
“刚刚从巡抚衙门那里传出来的消息,说是张抚军要弹劾陈抚军……”
“弹劾,有用吗?”
陈凯不是寻常文官,作为郑氏集团的二号人物,背后有着如此庞大的藩镇作为依仗,政治斗争中很多招数对其都是无效的。两个字换来的是嗤之以鼻,至少大多是如此的。但是也有人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问及弹劾的内容,却是登时便为之一惊。
“张抚军要弹劾陈抚军滥用虏廷之法,说陈抚军就是那佟养甲第二。”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