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3 第一零三章 历史年轮
- 104 第一零四章 一两十万
- 105 第一零五章 又见朱琳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项目划分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一个都不要
- 108 第一零八章 新模式
- 109 第一零九章 拒绝
- 110 第一一零章 不下百万
- 111 第一一一章 碾压(求首订)
- 112 第一一二章 步步为营
- 113 第一一三章 新征程
- 114 第一一四章 方案比选
- 115 第一一五章 目的——多赚钱!
- 116 第一一六章 胆大
- 117 第一一七章 优化成瘾
- 118 第一一八章 早有准备!
- 119 第一一九章 强硬
- 120 第一二零章 停工?
- 121 第一二一章 适可而止
- 122 第一二二章 扩建
- 123 第一二三章 水涨船高
- 124 第一二四章 红利
- 125 第一二五章 为难
- 126 第一二六章 下放
- 127 第一二七章 出乎意料
- 128 第一二八章 战略合作伙伴
- 129 第一二九章 顶进
- 130 第一三零章 四纵四横
- 131 第一三一章 大格局
- 132 第一三二章 速度要快
- 133 第一三三章 第一波分红
- 134 第一三四章 聚人心
- 135 第一三五章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136 第一三六章 奇葩的人
- 137 第一三七章 什么叫强词夺理
- 138 第一三八章 引爆
- 139 第一三九章 验工计价
- 140 第一四零章 全都懵了
- 141 第一四一章 周建的想法
- 142 第一四二章 动了谁的奶酪
- 143 第一四三章 强强联合
- 144 第一四四章 专列
- 145 第一四五章 危机初现
- 146 第一四六章 质疑
- 147 第一四七章 莫名其妙的交班
- 148 第一四八章 堵门,只是开始
- 149 第一四九章 说理、你说的通?
- 150 第一五零章 好好谈?
- 151 第一五一章 矛头转移
- 152 第一五二章 升级
- 153 第一五三章 无故缩减
- 154 第一五四章 一月两次
- 155 第一五五章 到底得罪了谁?
- 156 第一五六章 闭门羹
- 157 第一五七章 转机?
- 158 第一五八章 反击(一)
- 159 第一五九章 反击(二)
- 160 第一六零章 反击(三)
- 161 第一六一章 反击(四)
- 162 第一六二章 反击(五)
- 163 第一六三章 反击(六)
- 164 第一六四章 后悔,来不及!
- 165 第一六五章 账、咱慢慢算!
- 166 第一六六章 扫地一年二十万
- 167 第一六七章 没想象中简单
- 168 第一六八章 抢功?
- 169 第一六九章 一切皆有可能
- 170 第一七零章 尽其才
- 171 第一七一章 杀的太狠
- 172 第一七二章 施压?
- 173 第一七三章 约见
- 174 第一七四章 大有来头
- 175 第一七五章 助攻
- 176 第一七六章 不惜血本
- 177 第一七七章 十一号
- 178 第一七八章 大赢家
- 179 第一七九章 暗流涌动
- 180 第一八零章 给大家讲个故事
- 181 第一八一章 莫欺少年穷
- 182 第一八二章 分寸
- 183 第一八三章 试了才知道
- 184 第一八四章 从源头抓起
- 185 第一八五章 小把戏
- 186 第一八六章 这还能免费?
- 187 第一八七章 跑了
- 188 第一八八章 态度很重要
- 189 第一八九章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 190 第一九零章 产业链
- 191 第一九一章 疯狂
- 192 第一九二章 盛况
- 193 第一九三章 利益惹的祸
- 194 第一九四章 习惯、害死人!
- 195 第一九五章 诱饵
- 196 第一九六章 两个条件
- 197 第一九七章 最牛招标方案
- 198 第一九八章 全面推进
- 199 第一九九章 一人一箱
- 200 第二零零章 秦舒淮的目的
- 201 第二零一章 楚江月
- 202 第二零二章 不计代价
- 203 第二零三章 套路满满
- 204 第二零四章 坐吃等死
- 205 第二零五章 格局太小
- 206 第二零六章 超方严重
- 207 第二零七章 作文章的好机会
- 208 第二零八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209 第二零九章 俊江南
- 210 第二一零章 新增一辆列车
- 211 第二一一章 陨落
- 212 第二一二章 证实
- 213 第二一三章 虎视眈眈
- 214 第二一四章 各怀心思
- 215 第二一五章 无所不用
- 216 第二一六章 冤不冤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一三章 新征程
第一一三章 新征程
亏损扣除保证金,超保证金部分,还要项目部全体人员补贴!
这种想法的确很新颖,姚北斗一时间没法适应,因为从字面意思便知道,这种模式风险很大。
其实在去年,姚北斗便知道这种模式,不过并没有深究,觉得不太可能在铁路三十局执行,如今,秦舒淮却提出了这种模式。
很明显,秦舒淮的子公司,已经开始执行了这种运营模式。
难道这就是秦舒淮组建子公司的目的,姚北斗心中想到。
正如姚北斗想的那样,秦舒淮这次找姚北斗的目的,不是为了降点,而是为了这件事。
这种事情,关靠秦舒淮一个人去办,阻力很大,连分公司都撬动不了,唯有更高一级的领导施压,分公司才能答应。
而秦舒淮的牌,就是姚北斗!
一旦这样执行,相当于秦舒淮这种模式还没开始执行,就得以扩张,让一小部分分公司的项目部,也执行子公司的运营模式。
想要分公司领导同意,秦舒淮自己现有实力办不到,秦舒淮现在,要靠姚北斗来帮忙,才能真正落实。
一旦这种做法让分公司一些项目部获利了,那么接下来慢慢推广,就简单多了。
项目部运营模式的执行,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只有让人看见了利益,才能让更多的人接受。
“子公司成员,都接受这种模式?”姚北斗道。
“至少现在没人反对。”秦舒淮道。
“这种办法在铁建工程局那边有不少,但是效果怎么样,还要看结果,你觉得能成功?”姚北斗想了想道。
“我们集团公司要推行很困难,只能一步步来,况且这种东西,总得有人去做,没做之前,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秦舒淮毫不忌讳的在姚北斗面前说自己的目的。
“需要我做什么。”姚北斗沉默片刻,望着秦舒淮道。
有了这句话,也算姚北斗对秦舒淮的一种认同。
“很简单,我去找分公司谈判,提出这种办法的时候,他们搞不好要找姚总你落实,希望姚总你点个头,其实事情我来办。”秦舒淮道。
毕竟,让姚北斗亲自出面,这种事情并不合适。
“好。”姚北斗点头,其实他也是在赌。
或者说,他是信任秦舒淮罢了。
接下来一周,秦舒淮不断的跑动,基本上都在分公司和汉城煤运集团两边跑,最终,初步确定了铺轨和四电由分公司两个项目部施工。
同时这两个项目部,必须无条件执行秦舒淮管理的子公司运营模式,这件事也算是真正落实下来了。
一周来,子公司各部门成员连续到齐。
项目经理秦舒淮、书记李清超、总工孙鑫林、安全总监杨启明、副经理徐子平、魏成祥、任宁。
这些是暂定的领导班子成员,张洁比较特殊,开启了项目部另外一个部门,称之为开发部。
其他各部门负责人,其中工程部部长马宁海,工程部分管技术同时,还负责合同,并没有想后来一样,专门搞一个工经部管合同。
财务部负责人潘世鹏,物资部部长董超,安质部部长盛奇,综合部部长赵胜男以及实验室主任刘法。
这些成员,组成了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副职里面,只有工程部设立了三个副部长。
他们分别是副部长梁志勇,分管合同等事宜,副部长张夕会,负责现场技术指导,副部长李建明,负责内页和现场技术指导。
如此一来,部门副职以上的成员,就占据了十七人!
剩下二十人,都是各部门和现场作业队的成员,这些成员中,工程部技术人员共七人,其中包括一个工程部调度。
有句话说的好,技术的龙头,从项目部人员配置情况来看,便知道为什么是龙头,主要是人多。
现场作业队长和领工员五人,另外八人中,实验室两人,物资部两人,财务部一人,综合部一人,安质部两人。
如此组成了整个子公司的人员构架,如今,副职以上包括工程部全体成员已经全部到齐,连三名作业队伍都到齐了,剩下两名领工员和其他各部门成员八人,一共十人未到。
至于司机和厨师之类的,不算正式员工,需要进一步应聘。
秦舒淮把众人安置在离汉城煤运集团新增二线起点不到十里的一个宾馆里。
上周,孙鑫林等人已经带人开始跑现场,做前期调查。
秦舒淮因为没时间,一直没参加,随着人员越来越多,车明显不够用,之前的车还是赵胜男租来的。
如今大量人跑工地,显然不够。
好在江湖那边好说话,还没算真正进场,就拨付了几百万资金,解秦舒淮燃眉之急。
秦舒淮大笔一挥,利用江湖的关系买了四辆二手车。
一辆猎豹是书记李清超的专车,专门负责跑现场征拆事宜。
一辆工程部使用,工程部的是一辆大面包,足足可以拉十来人。
另外一辆也是大面包,由现场副经理和作业队长等人上下班使用。最后一辆机动车,有其他事宜的时候使用。
因为车辆较少,秦舒淮自己只能开李逸风送的奥迪车,但是不适合上工地。
四月初,在宾馆的一间小会议室内,秦舒淮第一次和所有成员碰面开会。
这段时间秦舒淮绝大部分时间跑外面的事,甚至连现场都没走完一遍,更不要说坐下来开会,主要是因为中间很多事情需要他去处理。
如今,总算有了定数。
秦舒淮坐主位,两侧是领导班子成员,紧接着是部门负责人和其他成员。
“今天正好有时间,召集你们来开个会,碰个头,顺便安排一下下面的施工。”秦舒淮开口道。
“在座虽然都认识我,但是熟悉我的人恐怕不多,开会之前,我还是要声明一点,这件事是我们子公司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事情。”秦舒淮环视一圈道。
在座的众人,都聚精会神的听着。
“我们子公司管理模式和其他项目部不同,这个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那就是股份制,说白了就是所有员工入股,对于盈利按股份均分,对于亏损也是均摊,所以这入股的资金,每一位都要交到位,有困难可以找我。觉得不认同这种管理模式的,可以申请调离子公司,我都没意见。”秦舒淮道。
子公司所有的运营和建设,都是建立在这套模式下的,如果这套模式都执行不下去,那就没有留下的必要。
“说完了这事,接下来说说工作方面的事情,工程部先汇报一下工程概况和近期的现场调查情况,先让大家有一个初步了解。”秦舒淮望向孙鑫林道。
“好的,我先汇报一下工程概况和现场调查情况。”孙鑫林接话道。
“汉城煤运新增二线,全长20.1公里,总包干费2.1亿,线路基本上沿用老线的走形,少部分区域有变化。整个工程,以路基为主,桥梁涵洞为辅,其中路基工程共15.6公里,桥梁和涵洞4.5公里,其中大桥五座,包括一座上跨桥单线连续梁,新建涵洞十二座,涵洞接长十座,同时还有……”
孙鑫林将汉城煤运新增二线的工程概况大体的讲解了一番,其中不止设计线下工程,还有关于铺轨工程、架梁、四电等项目。
可以说,孙鑫林等人对工程是概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解统计,工程部的确花费了一些精力。
当孙鑫林讲解完,在座的众人基本上了解了这条线路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组成情况,对项目部施工的项目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
“半个月来,除了统计了线路的概况外,还对现场进行了调查,现在我将现场调查情况汇报一下。”说了工程概况后,孙鑫林紧接着讲解现场调查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我从小里程起点开始汇报,小里程起点连接汉冀铁路上行迁出二线,从现场调查来看……”
孙鑫林根据工程部近期的现场调查情况,从起点开始一路说到终点,足足花费了近四十来分钟,其中涉及到线路走形中的房屋征拆、电力迁改、管道迁改、以及各种征拆作物等,都很详细。
同时还叙述了哪些是征拆重点难点,提出了征拆进地的先后顺序,一条条的叙述,资料做的非常扎实。
孙鑫林在原工程总公司便是总工,对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很有一套,能写出这样的调查汇报材料,秦舒淮还算满意。
其实原工程总公司的工班技术人员,每一位都很厉害,他们对现场技术管理工作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后来随着市场的扩张,召集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多,人数总量是上去了,质量却没什么提高,反而有所降低。
加上铁路三十一局待遇比其他局差,最终导致优秀的技术人员都纷纷离职,造成很多项目部技术人员短缺的情况。
在秦舒淮和各领导班子手里,都有一份调查报告,孙鑫林介绍完后,秦舒淮就一些问题进行了提问,绝大部分孙鑫林和马宁海他们都能回答,还有部分需要进一步落实。
“孙总,刚才你说了方案方面的事情,尤其是驻地和钢筋加工厂,大临便道都有了初步方案,你们谁参与了调查,一道说说。”秦舒淮道。
这种想法的确很新颖,姚北斗一时间没法适应,因为从字面意思便知道,这种模式风险很大。
其实在去年,姚北斗便知道这种模式,不过并没有深究,觉得不太可能在铁路三十局执行,如今,秦舒淮却提出了这种模式。
很明显,秦舒淮的子公司,已经开始执行了这种运营模式。
难道这就是秦舒淮组建子公司的目的,姚北斗心中想到。
正如姚北斗想的那样,秦舒淮这次找姚北斗的目的,不是为了降点,而是为了这件事。
这种事情,关靠秦舒淮一个人去办,阻力很大,连分公司都撬动不了,唯有更高一级的领导施压,分公司才能答应。
而秦舒淮的牌,就是姚北斗!
一旦这样执行,相当于秦舒淮这种模式还没开始执行,就得以扩张,让一小部分分公司的项目部,也执行子公司的运营模式。
想要分公司领导同意,秦舒淮自己现有实力办不到,秦舒淮现在,要靠姚北斗来帮忙,才能真正落实。
一旦这种做法让分公司一些项目部获利了,那么接下来慢慢推广,就简单多了。
项目部运营模式的执行,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只有让人看见了利益,才能让更多的人接受。
“子公司成员,都接受这种模式?”姚北斗道。
“至少现在没人反对。”秦舒淮道。
“这种办法在铁建工程局那边有不少,但是效果怎么样,还要看结果,你觉得能成功?”姚北斗想了想道。
“我们集团公司要推行很困难,只能一步步来,况且这种东西,总得有人去做,没做之前,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秦舒淮毫不忌讳的在姚北斗面前说自己的目的。
“需要我做什么。”姚北斗沉默片刻,望着秦舒淮道。
有了这句话,也算姚北斗对秦舒淮的一种认同。
“很简单,我去找分公司谈判,提出这种办法的时候,他们搞不好要找姚总你落实,希望姚总你点个头,其实事情我来办。”秦舒淮道。
毕竟,让姚北斗亲自出面,这种事情并不合适。
“好。”姚北斗点头,其实他也是在赌。
或者说,他是信任秦舒淮罢了。
接下来一周,秦舒淮不断的跑动,基本上都在分公司和汉城煤运集团两边跑,最终,初步确定了铺轨和四电由分公司两个项目部施工。
同时这两个项目部,必须无条件执行秦舒淮管理的子公司运营模式,这件事也算是真正落实下来了。
一周来,子公司各部门成员连续到齐。
项目经理秦舒淮、书记李清超、总工孙鑫林、安全总监杨启明、副经理徐子平、魏成祥、任宁。
这些是暂定的领导班子成员,张洁比较特殊,开启了项目部另外一个部门,称之为开发部。
其他各部门负责人,其中工程部部长马宁海,工程部分管技术同时,还负责合同,并没有想后来一样,专门搞一个工经部管合同。
财务部负责人潘世鹏,物资部部长董超,安质部部长盛奇,综合部部长赵胜男以及实验室主任刘法。
这些成员,组成了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副职里面,只有工程部设立了三个副部长。
他们分别是副部长梁志勇,分管合同等事宜,副部长张夕会,负责现场技术指导,副部长李建明,负责内页和现场技术指导。
如此一来,部门副职以上的成员,就占据了十七人!
剩下二十人,都是各部门和现场作业队的成员,这些成员中,工程部技术人员共七人,其中包括一个工程部调度。
有句话说的好,技术的龙头,从项目部人员配置情况来看,便知道为什么是龙头,主要是人多。
现场作业队长和领工员五人,另外八人中,实验室两人,物资部两人,财务部一人,综合部一人,安质部两人。
如此组成了整个子公司的人员构架,如今,副职以上包括工程部全体成员已经全部到齐,连三名作业队伍都到齐了,剩下两名领工员和其他各部门成员八人,一共十人未到。
至于司机和厨师之类的,不算正式员工,需要进一步应聘。
秦舒淮把众人安置在离汉城煤运集团新增二线起点不到十里的一个宾馆里。
上周,孙鑫林等人已经带人开始跑现场,做前期调查。
秦舒淮因为没时间,一直没参加,随着人员越来越多,车明显不够用,之前的车还是赵胜男租来的。
如今大量人跑工地,显然不够。
好在江湖那边好说话,还没算真正进场,就拨付了几百万资金,解秦舒淮燃眉之急。
秦舒淮大笔一挥,利用江湖的关系买了四辆二手车。
一辆猎豹是书记李清超的专车,专门负责跑现场征拆事宜。
一辆工程部使用,工程部的是一辆大面包,足足可以拉十来人。
另外一辆也是大面包,由现场副经理和作业队长等人上下班使用。最后一辆机动车,有其他事宜的时候使用。
因为车辆较少,秦舒淮自己只能开李逸风送的奥迪车,但是不适合上工地。
四月初,在宾馆的一间小会议室内,秦舒淮第一次和所有成员碰面开会。
这段时间秦舒淮绝大部分时间跑外面的事,甚至连现场都没走完一遍,更不要说坐下来开会,主要是因为中间很多事情需要他去处理。
如今,总算有了定数。
秦舒淮坐主位,两侧是领导班子成员,紧接着是部门负责人和其他成员。
“今天正好有时间,召集你们来开个会,碰个头,顺便安排一下下面的施工。”秦舒淮开口道。
“在座虽然都认识我,但是熟悉我的人恐怕不多,开会之前,我还是要声明一点,这件事是我们子公司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事情。”秦舒淮环视一圈道。
在座的众人,都聚精会神的听着。
“我们子公司管理模式和其他项目部不同,这个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那就是股份制,说白了就是所有员工入股,对于盈利按股份均分,对于亏损也是均摊,所以这入股的资金,每一位都要交到位,有困难可以找我。觉得不认同这种管理模式的,可以申请调离子公司,我都没意见。”秦舒淮道。
子公司所有的运营和建设,都是建立在这套模式下的,如果这套模式都执行不下去,那就没有留下的必要。
“说完了这事,接下来说说工作方面的事情,工程部先汇报一下工程概况和近期的现场调查情况,先让大家有一个初步了解。”秦舒淮望向孙鑫林道。
“好的,我先汇报一下工程概况和现场调查情况。”孙鑫林接话道。
“汉城煤运新增二线,全长20.1公里,总包干费2.1亿,线路基本上沿用老线的走形,少部分区域有变化。整个工程,以路基为主,桥梁涵洞为辅,其中路基工程共15.6公里,桥梁和涵洞4.5公里,其中大桥五座,包括一座上跨桥单线连续梁,新建涵洞十二座,涵洞接长十座,同时还有……”
孙鑫林将汉城煤运新增二线的工程概况大体的讲解了一番,其中不止设计线下工程,还有关于铺轨工程、架梁、四电等项目。
可以说,孙鑫林等人对工程是概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解统计,工程部的确花费了一些精力。
当孙鑫林讲解完,在座的众人基本上了解了这条线路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组成情况,对项目部施工的项目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
“半个月来,除了统计了线路的概况外,还对现场进行了调查,现在我将现场调查情况汇报一下。”说了工程概况后,孙鑫林紧接着讲解现场调查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我从小里程起点开始汇报,小里程起点连接汉冀铁路上行迁出二线,从现场调查来看……”
孙鑫林根据工程部近期的现场调查情况,从起点开始一路说到终点,足足花费了近四十来分钟,其中涉及到线路走形中的房屋征拆、电力迁改、管道迁改、以及各种征拆作物等,都很详细。
同时还叙述了哪些是征拆重点难点,提出了征拆进地的先后顺序,一条条的叙述,资料做的非常扎实。
孙鑫林在原工程总公司便是总工,对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很有一套,能写出这样的调查汇报材料,秦舒淮还算满意。
其实原工程总公司的工班技术人员,每一位都很厉害,他们对现场技术管理工作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后来随着市场的扩张,召集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多,人数总量是上去了,质量却没什么提高,反而有所降低。
加上铁路三十一局待遇比其他局差,最终导致优秀的技术人员都纷纷离职,造成很多项目部技术人员短缺的情况。
在秦舒淮和各领导班子手里,都有一份调查报告,孙鑫林介绍完后,秦舒淮就一些问题进行了提问,绝大部分孙鑫林和马宁海他们都能回答,还有部分需要进一步落实。
“孙总,刚才你说了方案方面的事情,尤其是驻地和钢筋加工厂,大临便道都有了初步方案,你们谁参与了调查,一道说说。”秦舒淮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