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27 第一千零三五章 手段
- 1028 第一千零三六章 夜袭
- 1029 第一千零三七章 阔别
- 1030 第一千零三八章 变数
- 1031 第一千零三九章 计划
- 1032 第一千零四零章 曹将军别来无恙(4000字)
- 1033 第一千零四一章 天要亡我曹孟德也!
- 1034 第一千零四二章 末将典韦,愿为主公赴汤蹈火!(4000字)
- 1035 第一千零四三章 共治天下
- 1036 第一千零四四章 天不亡我,哈哈哈!
- 1037 第一千零四五章 攻城
- 1038 第一千零四六章 不退
- 1039 第一千零四七章 朕是天子!
- 1040 第一千零四八章 落幕
- 1041 第一千零四九章 为了吕家
- 1042 第一千零五零章 密报
- 1043 第一千零五一章 武昭
- 1044 第一千零五二章 出兵徐州
- 1045 第一千零五三章 陈家父子
- 1046 第一千零五四章 奔袭下邳
- 1047 第一千零五五章 谁肯真心扶汉室,唯有子龙也!
- 1048 第一千零五六章 马超和他未来妹夫的初次交锋
- 1049 第一千零五七章 天神诛灭!
- 1050 第一千零五八章 两败俱伤
- 1051 第一千零五九章 还未成妻管严的英雄人物——常山赵子龙
- 1052 第一千零六零章 真丈夫也!
- 1053 第一千零六一章 下邳城下终相见
- 1054 第一千零六一章 我吕骁回来了!
- 1055 第一千零六二章 吕府的两位公子
- 1056 第一千零六三章 请安
- 1057 第一千零六四章 我没有!
- 1058 第一千零六五章 大雨
- 1059 第一千零六六章 迁营
- 1060 第一千零六七章 水龙卷城
- 1061 第一千零六八章 天亡我也!
- 1062 第一千零六九章 绝地求生
- 1063 第一千零七零章 唯有一战
- 1064 第一千零七一章 午时已到
- 1065 第一千零七二章 谋而后动
- 1066 第一千零七三章 獠牙
- 1067 第一千零七四章 战场上耀眼的白龙!
- 1068 第一千零七五章 攻城
- 1069 第一千零七六章 子龙
- 1070 第一千零七七章 狂暴
- 1071 第一千零七八章 最后一战
- 1072 第一千零七九章 一戟破城门
- 1073 第一千零八零章 谁在划水?
- 1074 第一千零八一章 突围
- 1075 第一千零八二章 绝境
- 1076 第一千零八三章 缴械
- 1077 第一千零八四章 刘备已死
- 1078 第一千零八五章 探监
- 1079 第一千零八六章 白门楼上,不见故人
- 1080 第一千零八七章 移驾徐州
- 1081 第一千零八八章 谁赞成,谁反对?
- 1082 第一千零八九章 流民
- 1083 第一千零九零章 不作,不死
- 1084 第一千零九一章 挨揍
- 1085 第一千零九二章 冢虎
- 1086 第一千零九三章 许多年前,许多年后
- 1087 第一千零九四章 陛下,时代变了
- 1088 第一千零九五章 独少一人
- 1089 第一千零九六章 孤之生平,豪气满千
- 1090 第一千零九七章 争夺
- 1091 第一千零九八章 狡兔死,走狗当烹
- 1092 第一千零九九章 是谁走漏了风声?
- 1093 第一一零零章 妻子
- 1094 第一一零一章 入朝
- 1095 第一一零二章 敕封与别离
- 1096 第一一零三章 前奏
- 1097 第一一零四章 君臣相对
- 1098 第一一零五章 行动
- 1099 第一一零六章 反正我从小都是傻子
- 1100 第一一零七章 草蛇灰线,伏行千里
- 1101 第一一零八章 没什么不敢
- 1102 第一一零九章 新王登基(FPX牛逼!!!)
- 1103 第一一一零章 真相总是让人难以接受
- 1104 第一一一一章 爆发
- 1105 第一一一二章 信
- 1106 第一一一三章 祭
- 1107 第一一一四章 惊蛰
- 1108 第一一一五章 真相
- 1109 第一一一六章 老卒
- 1110 第一一一七章 这天下,没什么意思了
- 1111 第一一一八章 塞北飞将的故事(全书完)
- 1112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千零四五章 攻城
第一千零四五章 攻城
如此重赏之下,城楼上的弓弩手个个精神大振,接连引箭扣弦,射向城下在冲锋道路中的吕军将士。
大雨倾盆,城楼上箭矢密集灌射,不少吕军将士倒在泥泞之中,再也爬不起来。
入伍不久的新卒眼见身旁的昔日弟兄不断死在冲锋的路上,心中忐忑惊惧,停下了脚步,甚至想要往后退却。
旁边带队的老卒见状,拉住了这些初临战场的新兵,将半人高的盾牌举过头顶,厉声喝道:“战场怯逃,一旦被将军发现,立斩不饶!”
“老哥,敌人的火力太猛,只怕还未冲至城脚,咱们就被射成了筛子。我家里还有老娘,我不想死!”新兵哭丧着脸,望向那从城楼上密集而来的箭矢,双腿都打着哆嗦。
“小子休要胡说,自打追随大将军以来,老子还从没听说过有攻不下的城池!”
老卒回头看了那新兵一眼,“你要是怕死,就跟在老子后头!”
很快,吕军将士强顶着漫天箭雨,靠近了城下墙角,迅速搭建起攻城飞梯。
看着一架架飞梯搭在城墙,吕军士卒顺着飞梯向城楼进行攀爬,刘辩眼中寒意愈盛,吕布手下的这些将士,比想象中的还要迅疾。
“擂木、滚石全部给我往下扔,别让敌军爬上城头!”徐广大声吼着,声音里满是怒火。
巨大的石块被高高举起,猛地掷向飞梯上攀爬的吕军士卒,顷刻间便是头破血流,脑浆迸裂,飞梯上的吕军士卒如同断线的珠子,哗哗哗的直往下坠。
落在城脚,了无生息。
然则,这一切手段,并不能阻拦士气高昂的吕军。
有经验的老卒都知道,只有以最快速度攻下城头,才会减少后方弟兄的死亡,所以他们攀爬的速度,愈发激进起来。
“报~陛下大事不好!”
此时,有士卒从城西狼狈跑来,浑身湿透。
“何事如此惊慌?”刘辩眉心一沉。
那士卒急忙禀道:“吕布麾下大将高顺,已向北边城楼发起了猛攻!城门告破在即,请陛下速派兵马增援!”
什么!
刘辩心中一惊,继而一股很不好的预感升起。
果不其然,顷刻间又有两名士卒从别处急奔而来,气喘吁吁。
“陛下,东门遭到黄忠和马超的猛攻,快要坚持不住!”
“陛下,西城门危矣,章将军请陛下发兵支援!”
听得这些个消息,刘辩头大如斗。本以为吕军只会从正面决一胜负,没想到竟是四面开花。城内超过八成的兵力都在这里,用来防守吕布大军,其他三处城门,皆是守备虚弱,战力低下。
若是其他三处城墙,有一处告破,那么吕军就会长驱直入,从而致使刘辩陷入腹背受敌的艰难处境。
所以,一定要保住其他三面城楼。
刘辩暗自咬了咬牙,随即当机立断:“荀卿,劳烦你带人去北城门进行增援,不论任何大小事情,皆可先斩后奏。朕只有一点要求,务必给我守住北城门!”
刘辩很清楚,攻打北城门的高顺,乃是一个不容小觑的男人。只有派荀彧前去,或许才能有一线生机。
望向这位年轻的帝王,荀彧也知道局势刻不容缓,他躬身行了一记大礼:“陛下多加小心,臣去也。”
“荀卿也请多加保重!”
刘辩回上一声,看着这位忠心可昭日月的汉室肱股,消失在蒙蒙大雨之中。
荀彧走后,刘辩又同徐广吩咐:“你带人去西城门支援章郜,还是那句话,西城门不容有失!”
正在督战的徐广只得退下阵来,点齐三千兵马,拱手抱拳同天子信誓旦旦:“陛下尽可放心,西城门若有半点闪失,末将提头来见!”
说罢,也往西城门方向去了。
西、北两处城门俱已做出应对,如今就只剩下东城门了。
刘辩环顾四周的臣子一眼,迟迟没有作声。
“陛下,臣愿为您死守东城门!”年过五旬的光禄大夫站了出来。
刘辩只看了他一眼,心中便摇头否了。他很清楚,此人忠心有余而才干不足,除了口头上夸夸其谈,其他几乎一无是处。
要真派他去了东城门,可能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城门就该易主让人了。
“陛下,臣亦愿往!”
见刘辩没用首肯,又有其他官员站了出来。
嘴上说是去死守城门,与吕军奋战到底,但其实有不少人心中已经有了新的算盘,他们想趁此机会,偷偷开溜,或者是及早投降。
总之就是,不想留在这里,白白为刘辩陪葬。
刘辩却是摇头,好言宽慰道:“诸位卿家不必担忧,关于东城门朕已经有了人选,诸位卿家只管与朕守好此地,其他三处城门,大可不必忧心!”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那些怀有二心的官员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暂时先应承下来。毕竟之前建言投降的官员,已经通通被刘辩砍了脑袋。
这位年轻君王一旦心狠起来,也是冷血至极。
刘辩手下无将可派,所以方才他已经写了书信,派人去交给巳蛇,让他把安插在城内的所有‘眼睛’全收回来,然后带去增援东城门。
希望巳蛇可以不负朕望!
刘辩心中默默祷告,只要能够渡过此劫,他情愿折寿十年。
城楼上,渐渐有攀爬的吕军将士冒出头来。
滚石檑木用尽,守军抄起手里的长矛,不断向下方刺捅,将一个个快要爬上城楼的敌军给重重推下了高墙,摔得粉身碎骨。
守军奋起顽抗,吕军亦是不怕死的直往上爬。
不断有士卒从城楼或是飞梯坠落,厮杀和呼吼混合着淅沥沥的大雨,声音嘈杂,一刻也不曾消停。
这些影像落在吕布眼中,掀不起半分波澜。
兴许是这些年见得多了,连他都变得有些麻木。
可战争就是这样,双方交战,就没有不死人的道理。
唯有尽早完成统一,才能使生灵少受涂炭。
骑坐在赤菟背上的吕布目光深邃,等解决掉了东武阳,下一个目标,就是刘备所在,最后的徐州之地。
大雨倾盆,城楼上箭矢密集灌射,不少吕军将士倒在泥泞之中,再也爬不起来。
入伍不久的新卒眼见身旁的昔日弟兄不断死在冲锋的路上,心中忐忑惊惧,停下了脚步,甚至想要往后退却。
旁边带队的老卒见状,拉住了这些初临战场的新兵,将半人高的盾牌举过头顶,厉声喝道:“战场怯逃,一旦被将军发现,立斩不饶!”
“老哥,敌人的火力太猛,只怕还未冲至城脚,咱们就被射成了筛子。我家里还有老娘,我不想死!”新兵哭丧着脸,望向那从城楼上密集而来的箭矢,双腿都打着哆嗦。
“小子休要胡说,自打追随大将军以来,老子还从没听说过有攻不下的城池!”
老卒回头看了那新兵一眼,“你要是怕死,就跟在老子后头!”
很快,吕军将士强顶着漫天箭雨,靠近了城下墙角,迅速搭建起攻城飞梯。
看着一架架飞梯搭在城墙,吕军士卒顺着飞梯向城楼进行攀爬,刘辩眼中寒意愈盛,吕布手下的这些将士,比想象中的还要迅疾。
“擂木、滚石全部给我往下扔,别让敌军爬上城头!”徐广大声吼着,声音里满是怒火。
巨大的石块被高高举起,猛地掷向飞梯上攀爬的吕军士卒,顷刻间便是头破血流,脑浆迸裂,飞梯上的吕军士卒如同断线的珠子,哗哗哗的直往下坠。
落在城脚,了无生息。
然则,这一切手段,并不能阻拦士气高昂的吕军。
有经验的老卒都知道,只有以最快速度攻下城头,才会减少后方弟兄的死亡,所以他们攀爬的速度,愈发激进起来。
“报~陛下大事不好!”
此时,有士卒从城西狼狈跑来,浑身湿透。
“何事如此惊慌?”刘辩眉心一沉。
那士卒急忙禀道:“吕布麾下大将高顺,已向北边城楼发起了猛攻!城门告破在即,请陛下速派兵马增援!”
什么!
刘辩心中一惊,继而一股很不好的预感升起。
果不其然,顷刻间又有两名士卒从别处急奔而来,气喘吁吁。
“陛下,东门遭到黄忠和马超的猛攻,快要坚持不住!”
“陛下,西城门危矣,章将军请陛下发兵支援!”
听得这些个消息,刘辩头大如斗。本以为吕军只会从正面决一胜负,没想到竟是四面开花。城内超过八成的兵力都在这里,用来防守吕布大军,其他三处城门,皆是守备虚弱,战力低下。
若是其他三处城墙,有一处告破,那么吕军就会长驱直入,从而致使刘辩陷入腹背受敌的艰难处境。
所以,一定要保住其他三面城楼。
刘辩暗自咬了咬牙,随即当机立断:“荀卿,劳烦你带人去北城门进行增援,不论任何大小事情,皆可先斩后奏。朕只有一点要求,务必给我守住北城门!”
刘辩很清楚,攻打北城门的高顺,乃是一个不容小觑的男人。只有派荀彧前去,或许才能有一线生机。
望向这位年轻的帝王,荀彧也知道局势刻不容缓,他躬身行了一记大礼:“陛下多加小心,臣去也。”
“荀卿也请多加保重!”
刘辩回上一声,看着这位忠心可昭日月的汉室肱股,消失在蒙蒙大雨之中。
荀彧走后,刘辩又同徐广吩咐:“你带人去西城门支援章郜,还是那句话,西城门不容有失!”
正在督战的徐广只得退下阵来,点齐三千兵马,拱手抱拳同天子信誓旦旦:“陛下尽可放心,西城门若有半点闪失,末将提头来见!”
说罢,也往西城门方向去了。
西、北两处城门俱已做出应对,如今就只剩下东城门了。
刘辩环顾四周的臣子一眼,迟迟没有作声。
“陛下,臣愿为您死守东城门!”年过五旬的光禄大夫站了出来。
刘辩只看了他一眼,心中便摇头否了。他很清楚,此人忠心有余而才干不足,除了口头上夸夸其谈,其他几乎一无是处。
要真派他去了东城门,可能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城门就该易主让人了。
“陛下,臣亦愿往!”
见刘辩没用首肯,又有其他官员站了出来。
嘴上说是去死守城门,与吕军奋战到底,但其实有不少人心中已经有了新的算盘,他们想趁此机会,偷偷开溜,或者是及早投降。
总之就是,不想留在这里,白白为刘辩陪葬。
刘辩却是摇头,好言宽慰道:“诸位卿家不必担忧,关于东城门朕已经有了人选,诸位卿家只管与朕守好此地,其他三处城门,大可不必忧心!”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那些怀有二心的官员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暂时先应承下来。毕竟之前建言投降的官员,已经通通被刘辩砍了脑袋。
这位年轻君王一旦心狠起来,也是冷血至极。
刘辩手下无将可派,所以方才他已经写了书信,派人去交给巳蛇,让他把安插在城内的所有‘眼睛’全收回来,然后带去增援东城门。
希望巳蛇可以不负朕望!
刘辩心中默默祷告,只要能够渡过此劫,他情愿折寿十年。
城楼上,渐渐有攀爬的吕军将士冒出头来。
滚石檑木用尽,守军抄起手里的长矛,不断向下方刺捅,将一个个快要爬上城楼的敌军给重重推下了高墙,摔得粉身碎骨。
守军奋起顽抗,吕军亦是不怕死的直往上爬。
不断有士卒从城楼或是飞梯坠落,厮杀和呼吼混合着淅沥沥的大雨,声音嘈杂,一刻也不曾消停。
这些影像落在吕布眼中,掀不起半分波澜。
兴许是这些年见得多了,连他都变得有些麻木。
可战争就是这样,双方交战,就没有不死人的道理。
唯有尽早完成统一,才能使生灵少受涂炭。
骑坐在赤菟背上的吕布目光深邃,等解决掉了东武阳,下一个目标,就是刘备所在,最后的徐州之地。
正在加载...